宁夏白酒市场调研报告
白酒行业研究报告

白酒行业研究报告白酒行业研究报告白酒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酒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对我国白酒行业展开研究,分析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行业概况1、行业特点白酒行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它的过程和技术一直是独特的。
在过去,这个行业是由一些小型企业组成的,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品质不稳定,生产流程不规范等。
然而,随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行业的规范化,白酒行业日渐成熟,并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品牌集中度高。
目前,几家大型的白酒企业已经掌握了市场的绝对份额,并且这些品牌在不断的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2)消费需求多样化。
消费者们的饮酒观念、口味和消费习惯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品牌的推出也能迎合消费者需求。
(3)技术密集度高。
白酒行业的生产过程和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创新。
这也使得企业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能够利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2、发展历程白酒行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是我国的传统饮品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白酒行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呈现出以下几个阶段:(1)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原始的酿造技术和制作方法被使用。
这一时期,企业规模很小,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不规范,品质不稳定,所以企业很难走向大规模生产。
(2)技术改进阶段:在这个阶段,新的酿造技术被应用到了白酒行业,使得白酒的品质得到了提高。
同时,企业开始走向规模化生产。
(3)品牌建设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品牌也开始在市场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行业龙头。
(4)规范化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政府开始对白酒行业进行监管,并且企业也逐渐走向规范化。
这一时期,企业不仅仅注重自身的发展,而且还注重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
二、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据相关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白酒总体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达到了5969亿元,同比增长5.5%。
白酒调研报告(通用5篇)

白酒调研报告(通用5篇)白酒篇1在这次调研中与部分经销商谈话令人映像深刻,他们提出很多建议,比如:做形象店、授权店、设摆台专柜等很多促销方法。
建议我们集中力量做好现有品牌,不要盲目开发。
也提到我们存在的一些国企同病。
如:保守,缺乏创新,管理有待提高,集团内部的内耗问题等等。
很中肯!可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逐步去解决,却不可能立竿见影!市场不等人,市场销售方面我们应该当机立断,抓住商机掌握主动。
等!就是等死!拼才有生机!下面就这次调研进行详细介绍:第一部分:市场概况阳泉市是山西第三大城市,是山西省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中心,是中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辖城、郊、矿三个市辖区和盂县、平定两个县。
全市总人口137.42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84.67万,乡村人口52.76万,全市城镇化率达61.61%。
20xx 年全市GDP为602亿元。
长治现辖10个县、2个区、1个县级市:长治县、长子县、屯留县、壶关县、黎城县、平顺县、襄垣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城区、郊区、潞城市。
人口333.4万人,20xx年全市GDP为1328亿元。
晋城是中原经济区13个核心城市之一,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全市人口227.91万人。
20xx年全市GDP为1011.6亿元。
第二部分:三地白酒行业现状分析四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生产厂长王维忠带领我们一行六人对阳泉,长治,晋城三个地级市进行市场调研。
通过对三地终端渠道及消费者调查、当地业务人员协同拜访重点经销商、酒店、商超及名烟名酒店,掌握以下情况:一、喜好度数本地消费群体喜好度数以42—53度之间为主。
二、市场环境分析1.中国经济总体增速放慢,整体经济大环境不容乐观。
2.各项针对食品特别是白酒政策的落实客观上使白酒市场增长缓慢。
3.白酒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而且不断加剧。
4.各酒厂、各级经销商的库存很大,但白酒产量仍是上升趋势。
白酒产业问题研究报告范文

白酒产业问题研究报告范文白酒产业问题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近年来,白酒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市场竞争激烈、品牌认知度下降、质量安全问题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对白酒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白酒市场竞争激烈1.品牌认知度下降白酒市场上的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同时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也逐渐下降。
许多新品牌涌入市场,消费者面临着过多的选择,导致他们对每个品牌的认知度难以提高。
2.市场份额争夺激烈白酒市场的市场份额争夺激烈,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品牌为了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出现了以低价竞争为主要手段的现象,导致整个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品牌价值体系受损。
三、白酒质量安全问题1.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白酒行业的质量监管体系相较于其他行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些小企业或黑作坊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忽视了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导致白酒行业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
2.农药残留与防伪问题白酒生产过程中,由于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执行农药合理使用规定,导致白酒中农药残留物超标问题突出。
另外,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白酒防伪标识,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利益。
四、解决方案1.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企业应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在提升品牌认知度的同时,注重品质与口碑的建设。
通过合理的市场推广策略,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2.强化质量监管与追溯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白酒行业的监管力度。
制定更为严格的质量标准与生产规范,通过抽检等手段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
并推行完善的追溯体系,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信任度。
3.促进行业合作与创新白酒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创新,共同应对市场竞争。
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合作等途径,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白酒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白酒市场调研报告范文要做一个白酒市场调研,你知道调研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白酒市场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白酒市场调研报告范文1:XX白酒市场呈现“多元化”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泸州老窖占外来酒业的主导地位,然而诗仙太白作为本地的白酒企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在XX市场也具有本身的市场主导地位。
在这几天商超以及餐饮方面的了解,可以看出市场80%的都是诗仙太白的专场,在各大超市也拥有自己的专柜。
XX作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不难看出XX未来的白酒市场是相当巨大的,其容量在8亿至15亿之间,这主要是由于万州作为重庆市东部地区的主导城市,对于周边的三区八县有着经济以及消费的辐射力,所以万州市场不仅仅是局限与本地市场还有其可带动的其他地区市场。
在市场的巨大潜力之下,XX市场的白酒市场也呈现了外地酒不断进军万州市场的局面,如丰谷、小角楼、金潭玉液、白鸟朝凤等,然而诸多酒中在XX市场所占有份额是极小的部分。
从XX市场可以看出白酒销售比较畅销的是中低端酒类,高档酒主要是用于送礼,相对而言白酒市场处于中低端酒类热卖的阶段。
所以在这个阶段最为畅销的价位在100元至500元之间,我调查了万州的新世纪、沃尔玛、永辉、重百、百盛这几大商超,在调查的过程中,每个商超都有几大品牌,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液、郎酒、诗仙太白、稻花香。
而从商超促销员口中可以得出结论是,在酒类中由于诗仙太白属于本地企业所以在消费者热衷程度上有着在自己地理的一个优势,所以在销售上比较畅销,而泸州老窖作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也深得消费者的亲乃所以在泸州老窖的中低端酒类的销售中也占有主导地位。
然而稻花香作为较早进入XX市场的白酒,在于诗仙太白争夺市场的前期工作中,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所以也有较好的销售业绩,而且其在餐饮也有自己的销售点,在我了解餐饮的服务员中得之,也有一部分消费者会选择稻花香作为餐饮用酒。
整体来说对于万州市场白酒的现状是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有诸多名酒,但是由于泸州老窖自身的诸多优势使得市场更多的接受了泸州老窖。
白酒市场调研报告(共6篇)

白酒市场调研报告(共6篇)白酒市场调研报告(共6篇)白酒市场调研报告(共6篇)第1篇:白酒调研报告白酒质量状况调研分析报告第五小组成员:一.白酒质量标准简介目前,我国有关白酒质量、卫生标准有16个,相关标准7个,它们分属于浓香型、酱香型、兼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和豉香型白酒及贵州茅台酒。
其中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各有一个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国标。
另有4个行业标准,分别为《液态法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及《浓酱兼香型白酒》。
GB 275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T *****- 酱香型白酒GB/T *****.1- 浓香型白酒(含第1号修改单)GB/T *****.2- 清香型白酒GB/T *****.3- 米香型白酒GB/T *****- 浓酱兼香型白酒GB/T *****- 凤香型白酒GB/T *****- GB/T *****- GB/T *****- GB/T *****- GB/T *****- GB/T *****- GB/T *****- GB *****- GB/T *****- GB/T *****- 豉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老白干香型白酒小曲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食用酒精白酒分析方法白酒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二.白酒主要生产厂商这里主要讨论国内知名厂商1.茅台酒,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酒年生产量四万吨;43°、38°、33°茅台酒拓展了茅台酒家族低度酒的发展空间;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满足了中低档消费者的需求;15年、30年、50年、80年陈年茅台酒填补了我国极品酒、年份酒、陈年老窖的空白;在国内独创年代梯级式的产品开发模式。
形成了低度、高中低档、极品三大系列200多个规格品种,全方位跻身市场,从而占据了白酒市场制高点,称雄于中国极品酒市场。
2.五粮液酒,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坐落于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白酒之都宜宾。
白酒调研报告15篇

白酒调研报告白酒调研报告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酒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白酒调研报告1江苏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也是白酒的产销量大省。
据资料显示,20xx年江苏省白酒产量增速居全国第一。
实际上,以“三沟一河”四大品牌为代表的苏酒在中国白酒行业,虽然没有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地位显赫,但也名声在外。
“三沟一河”是指汤沟酒、双沟酒、高沟酒、洋河酒,其中洋河是江苏白酒行业“三沟一河”四大品牌中的龙头企业。
江苏白酒近年来的飞跃,不仅是江苏白酒个别强势品牌的拉动,回归到白酒本质上来说,在江苏白酒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淡雅浓香型这个独特的白酒流派风格对苏酒的发展也可谓功不可没。
淡雅型白酒已经成为江苏白酒的主流,“绵甜净爽、丰满醇和、窖香幽雅、回味悠长”成为江苏白酒的显著特色和个性风格,亦被白酒界公认为未来白酒的发展方向之一。
1、相对于其它白酒产销大省,江苏消费总体结构较高,中高档白酒份额较大,约占总体销售额的50%,这可能与其经济发达程度有关。
2、江苏白酒消费两极分化现象较明显,高档和低档消费量大,中档相对较少,尤其在苏北市场十分明显,苏南市场因近几年的消费升级,中档酒表现好于苏北。
3、全省以42―46度浓香型白酒消费为主,苏北地区相对苏南来说,高度酒更畅销。
4、苏南与苏北的消费习惯差异很大。
苏南无知名地产酒,对外来品牌接受度高,容易接受知名度高和品牌概念强的品牌;苏北地区的消费者则形成消费地产酒的习惯,洋河、双沟等省内名酒有深厚的民间基础。
5、整体来看,消费者相对比较理性和成熟,对品牌有明确的档位认知,销售现状也反映了这一点:如30―50元/瓶档选择迎驾较多,60―100元/瓶档选择高炉、口子窖较多,超过100元的高端消费大部分选择洋河蓝色经典,而这些品牌在各自优势档位以外的销售状况并不强劲。
酒水调研报告

酒水调研报告《酒水市场调研报告》摘要:酒水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饮料,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报告对酒水市场进行了调研,通过分析市场情况、消费趋势、竞争情况等方面,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一、市场情况1. 酒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受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影响,酒水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2. 酒水品类多样,竞争激烈。
各种酒水品牌和类型繁多,市场上竞争力较大,消费者选择面广。
二、消费趋势1.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消费者对酒水的品质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求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2. 产品创新受到青睐。
消费者对新颖、独特的酒水产品更感兴趣,对品牌创新力和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竞争情况1. 国内外品牌竞争激烈。
国内外酒水品牌在市场上竞争激烈,品牌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品质、价格竞争和市场推广方面。
2. 品牌营销关键。
酒水品牌的营销策略对于市场份额的争夺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渠道建设和品牌宣传,可以增强品牌影响力。
建议:1. 加强产品创新,提高产品品质。
品质是产品的生命,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2. 建立健全的营销渠道。
加强与商超、餐饮等渠道的合作,扩大销售范围,提高品牌知名度。
3. 加大营销力度,强化品牌影响力。
通过线上线下的推广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总结:酒水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品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加强创新力,加大营销力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白酒市场分析报告范文3篇

白酒市场分析报告范文3篇白酒市场分析报告范文3篇白酒市场分析报告范文篇一:一、行业运行综述2月正值春节黄金销售期,各种节日消费品表现出良好的销售势头,整个白酒市场因为年底礼品市场的启动而变得红火,销量比平时攀升了三成左右,五粮液、茅台等知名品牌的销量最大。
中高档白酒的促销方式出现新变化,即:以前以商超销售为主的方式,正向厂家或其派驻机构的直销方式转变,开始通过进攻酒楼、宾馆等直接在消费终端寻找新的市场。
本月市场鲜见新品,厂家都忙于老品牌的销售,并且着手为即将在3月来临的糖酒会做准备。
二、市场状况分析1、区域市场分析重点区域市场价格分析在本月受调查的5个城市里,所调查的白酒品牌价格波动不太活跃,其中武汉市场和成都市场的白酒价格异常平静,南京、广州和北京市场也不象预期的那样活跃。
在本月受调查的15个品牌中,除了55 古井贡在被调查的城市里均没有价格变化外,其他品牌在价格上都做了调整。
被调查的15个品牌分别是:52 五粮液、38 茅台、52 剑南春、52 水井坊、54 酒鬼、52 泸特、53 郎酒、52 小糊涂仙、55 古井贡、45 西凤酒、53 汾酒、35中国劲酒、金六福传播语中国绵柔型白酒领袖品牌男人的情怀①中国绵柔型白酒领袖品牌重点诉求绵柔的品质和口感,满足消费者对绵柔口感的需求,同时强化自己在绵柔型产品中的领袖地位。
②男人的情怀借助一致性的蓝色基调,诉求宽广、博大的心胸和情怀,在精神层面与消费者达成共鸣。
蓝色经典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均有支撑品牌的诉求点,让消费者形成完整的品牌感受,体现其高端白酒的时尚、开放、现代化的品位和主张。
洋河蓝色经典案例分析 3 洋河蓝色经典案例分析 3 文化代表蓝色文化蓝色文化其实是对洋河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蓝色一直是洋河独具特色的传统色彩;蓝色文化既是对开放、高远的现代文化的追求,更是对洋河文化的一种新诠释。
蓝色文化还体现着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像海一样具有宽广而博大的胸怀,像浪花一样充满竞争和创造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白酒市场调研报告从全国范围看宁夏白酒,所占位置几乎无足轻重:一、宁夏白酒的总体消费量低,自治区总销量或许无法与苏鲁豫皖等板块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域的销量比肩;二、地域偏远,为外来品牌的介入制造了一定障碍,属于封闭性市场;三、与国内其他区域白酒市场相比,总体竞争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对整个白酒行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有效推动;四、宁夏白酒缺少历史厚重感,品牌血统根基匮乏和较低的产销量无法形成集群效应。
第一部分:宁夏白酒市场现状分析一、市场竞争格局:宁夏是人口较少(总人口600余万)、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有1/3左右为穆斯林。
根据中国人均白酒消费量110元/年计算,宁夏省年度白酒销售额约4-5亿元,中档、中低档白酒的总消费量约70%。
宁夏白酒总体竞争格局层次感清晰。
高档市场完全由“茅、五、剑”三大巨头把持,中档、中低档市场由本地企业占据。
“沙湖春”和“老银川”竞争激烈,“沙湖春”的市场份额已超过40%;另一重要品牌“大夏贡”销量明显下滑,面临着退为二线品牌的危险。
外来品牌表现较好者仅有河套老窖和口子窖;前者铺货率较高,实际占据的市场份额较低,没有形成竞争威胁;口子窖立足于5年产品在商超渠道和部分餐饮渠道运作,以机会性推广为主;西凤在省会银川有一定动作,但未大面积推广。
从区域市场来看,沙湖在银川地区和石嘴山地区呈下滑趋势,老银川上升迅猛;吴忠市场尚无绝对领导品牌,沙湖、老银川、大夏贡、古峡宴均有一定市场份额;中卫市场沙湖春仍占主流,“银川”在县级市场发力效果明显;固原地区沙湖春、大夏贡表现较好,“老银川”谋势待发。
二、消费特点:1、宁夏白酒具有区域消费不均衡现象,从宁北(石嘴山、银川)、宁中(吴忠、中卫)、宁南(固原)明显呈现出倒立“金字塔”结构。
主因是民族消费特性所决定的:回族禁白酒,聚集区消费量较低(吴忠、固原地区);而回族分布较少的地区(银川、石嘴山)市场白酒比重极大,占据自治区近60%以上消费。
亦因不同民族消费特性和居住特点,重点城市和中心城市对下辖行政区域内的白酒消费辐射和影响力并不强。
2、全省主流白酒以41—43度为主,高度酒和低度酒都很少。
浓香型产品深受喜爱。
但第一品牌沙湖春目前积极推广清香型洞藏系列。
3、白酒消费格局较为明晰,形成了稳定的消费价格带,具体如下:A. 大众消费能力不强:家庭消费10-20元,普通宴请、聚饮、婚庆、礼品消费集中在15—30元,即10-30元为市场主流价格带,消费需求旺盛;乡镇市场10元以下仍是主流。
B. 政务/商务消费不均衡:低档消费在20-40元,选择沙湖(新品、玉液)、老银川居多、大夏贡(1038)次之。
中高档消费75—160元档,选择沙湖(特酿、和谐、三里洞藏、琼浆)、老银川(传世经典、国际经典、十年陈藏)、大夏贡经典五年和口子窖5年较多。
各品牌旗下产品竞相表现,但没有形成绝对的领导产品,老银川上升趋势明显。
高端消费大部分选择“茅、五、剑”,消费比较成熟,但量不大。
在中高档市场上,缺乏绝对核心产品,此为中高档白酒机会之一,所有厂家市场定位都较为清晰,但没有在某一细分价位上实施精耕细作战略,都以多产品机会运作的思路操作中高档白酒。
C. 其中流通终端价40-70元中档消费属真空地带,大夏贡系列、老银川四星在此价位上缺乏系列化运作,表现平平。
此为市场机会之一。
整体来说消费不够理性和成熟。
对品牌缺乏认知度和忠诚度。
存在以下几大消费特点:一、被动消费,大部分消费者因渠道(服务员和零售店主)推介产生消费,突出表现在银川和石嘴山地区;二、跟风消费,消费者易受外界干扰购买流行性白酒产品;三、地缘性消费居多,即消费者存在地产酒消费情结,也是宁夏地产酒强势的根本性原因。
三、渠道特征:1、餐饮:除银川和石嘴山外,宁夏其他各地区大型餐饮欠发达。
吴忠、固原地区中小型餐饮较多,但清真的消费特点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白酒消费。
餐饮渠道进店壁垒不高,大部分为品牌/品项进场费用,基本无买断专场、包量销售、大包商运作、买断专场促销权的操作方式。
渠道中服务员的推力极为关键;大部分终端加价率不高,但消费者自带现象比较严重。
2、名烟名酒店和专卖店等渠道方式仅在银川、石嘴山市场较发达,也带动了该市场团购渠道的发展。
3、现代商超渠道较发达(主要在银川)。
该类渠道在白酒销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各厂家在该渠道推广活动的开展趋向频繁,导购投入也在增加。
传统批零渠道在白酒销售中仍占主流,对利润需求较为旺盛。
4、公关团购渠道逐步兴起,为中高档白酒未来销售主渠道之一,以银川和石嘴山市场突出。
专卖店业态以全国性一名酒(茅台、五粮液)为主。
四、主流品牌概念及推广:从各品牌名称来看,存在“三地”:地缘特色明显,地域文化突出,地方情结浓厚。
1、沙湖春为银川旅游景点,借助旅游资源提升品牌知名度,地域文化突出;在品牌形象塑造上,推出高端形象系列产品“原浆系列”,在香型上进行破坏性试验,弃用浓香型采用非主流清香型;在概念上借用酒鬼的“洞藏”文化,突出五谷原酿。
此项突破为宁夏白酒先河,但从消费特性和需求来说,创新效果还有待未来验证。
2、老银川利用银川在宁夏地区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政治、经济因素对其他市场进行辐射和影响),通过地方情节来拉拢本地消费者。
3、大夏贡沿用西夏历史文化结合宁夏地域文化,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力。
但在宣传上以“真朋友、喝好酒”的聚饮消费概念进行传播,与品牌的历史厚重的调性不匹配。
4、塞上江南:此品牌名称极致的体现了“三地”特色。
在产品概念上,首创“窖藏•原酒”,系列产品突出年份概念。
5、地方性品牌原州宴、六盘春等皆以三地文化为主。
6、推广简析:A. 现状:全省性品牌推广以空中为最(电视广告投放比重最大,且都以省级二流媒体为主),在部分现代化媒体上尝试性投放(分众传媒)等。
户外媒体上仅注重终端门头的使用,大型楼宇/高炮/墙体等使用少。
整体而言,所有厂家在市场旺销氛围营造重视程度不够,市场生动化和终端生动化缺乏创新,品牌塑造意识较弱,传播手段过于传统和保守,传播媒介使用的立体性和传播内容的一致性存在明显不足。
从事件营销的角度看,几大厂家都能结合自治区五十年区庆这一热点事件。
在消费者培育上缺乏新意和行动(几乎所有的厂家都加大渠道面的推广工作),此为其他厂家竞争力打造的突破口之一;B. 分析:促销的形式有四种: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公共关系。
而宁夏白酒品牌的促销目前还处于比较偏颇而又单一的方式上。
不少企业把品牌知名度提升、业绩增长寄望于宣传上,只要“量”到了,其他什么都可以忽略(老银川为最)即便是广告本身,也是思维贫乏、创意雷同。
对于渠道促销上,宁夏白酒热衷于大力度的渠道促进,有句话是“宁夏的白酒厂都是为服务员建的”。
这种恶性竞争直接导致消费者忽视品牌,忠诚度低,被动消费。
换句话说就是缺乏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规划,品牌意识还处在销售型品牌管理阶段,缺乏统领全区的霸主高度,传播手段过于传统和保守,传播的立体性和一致性存在明显不足,因此,未能形成独特的品牌区隔,不具有品牌独占性。
五、主要品牌营销模式分析1、沙湖春1) 基本状况A. 竞争模式:品牌传播+厂家主导性操作+中低价位产品汇量式驱动。
a、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品牌传播,包括多媒体的组合使用,事件行销,通过高端形象产品的开发提升品牌形象等。
b、经销商主要承担产品分销的物流和资金职能,企业的销售队伍负责市场的维护和管理。
c、细分中低档市场,在每个机会市场都培育出领导性产品,狙击竞品。
B. 品牌概念:沙湖春为银川旅游景点,借助旅游资源提升品牌知名度,地域文化突出;推出“原浆系列”拔高产品形象,用清香型进行产品差异化,宣传“洞藏”文化,突出五谷原酿,品牌形象清晰。
C. 市场区域特点:全省布局早已实现,但主导产品发展不均衡很明显。
银川、石嘴山、固原、中卫市场是沙湖春的强势阵地,吴忠市场表现一般,银川和石嘴山地区销量有下滑趋势。
从全省来看,沙湖春仍是第一品牌。
D. 产品线:产品囊括高档、中高档、中低档、低档,产品结构明显优于其他品牌。
但中高档产品的推广突破不成功,大致如下:a、高档、中高档产品:原浆系列(三里、六里、九里洞藏),价格从88元到数百元,在宁夏省内尚未形成规模。
特酿在70-100元价格区间表现较好,未能成为细分价格带的主流,近期下滑迹象明显;和谐、琼浆等表现平淡。
b、中低档产品(价格区间中前者为流通最低价、后者为餐饮最高价):主要为玉液(35-58元)、新品(22-32元)、佳品(16-25),定位精准,且每款产品皆为全省性主导产品。
c、低档产品:光瓶系列。
2) 问题分析A. 洞藏系列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白酒价格到价值的转变,高价位产品不能简单等同于高品牌形象,需要持续进行系统深入的品牌塑造。
B. 同时推广两、三个中高档产品,产品概念也不同,不统一的传播口径,导致消费者对品牌认知混乱,最终导致各个产品都推广不力。
C. 缺乏终端维护意识,终端管理能力不足,导致消费者促销被终端老板或服务员大量截留,终端价格混乱,从而影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D. 对新渠道的推广意识不够,如公关团购。
2、老银川1) 基本状况:A. 竞争模式:群狼战术+高空品牌传播+整合政府资源+快速撇脂的渠道策略a、大量采取买断贴牌,吸引和刺激资本雄厚的经销商,垄断渠道资源。
b、经销商全权负责市场的操作,企业仅提供高空中的品牌传播支持。
c、经销商利用低成本优势,对零售终端采用高促销、高售价的快速撇脂方式,极大的满足了其高利润需求,渠道推力显著。
d、具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资源,在团购渠道有显著优势,核心消费群的领导性消费较强。
B. 品牌:老银川直接利用银川在宁夏地区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地方情结拉拢本地消费者,利用银川在全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因素对其他市场进行辐射和影响。
C. 市场区域特点:老银川目前上升势头迅猛,但全省布局和发展失衡。
主要市场在宁北(银川、石嘴山)和宁中部分县级区域(中卫、吴忠),宁南市场处启动阶段(固原)。
D. 产品线:各系列产品总品项达100多个,每个价位上均有数款产品,自我竞争的特点明显。
从市场反映来看,销量较好的产品如下:a、中高档产品:传世经典、国际经典、十年陈藏;其中传世经典表现突出;b、中低档产品:二星、三星全省铺货率较高,50年老银川在银川市和石嘴山表现尤为突出。
2) 问题分析:A.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开发泛滥,核心产品不突出,缺乏长远的产品规划。
因此,产品更迭过快,品牌透支严重。
B. 品牌概念单薄,没有明确的诉求点,有待挖掘,消费者沟通浮于表面,品牌根基不稳;3) 机会:A. 贴牌模式使得企业产能得以全部释放,企业市场份额得以迅速扩大,企业原始积累得以完成;同时企业也实现了多产品、全价位、全渠道的密集覆盖;这种模式是企业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最佳模式;B. 企业聚集了雄厚资金实力、健全的销售网络,渠道优势明显;C. 企业下步方向应该为:品牌概念的挖掘和持续性传播、产品结构优化、厂家主导性操作几款产品、逐步削减买断产品、做好终端细致化管理和维护等,获得持续性高增长可能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