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顶堰流的水力计算

合集下载

7.2宽顶堰溢流——学习材料

7.2宽顶堰溢流——学习材料

7.2宽顶堰溢流——学习材料学习单元⼆、宽顶堰溢流⼀、堰的基本计算公式图7-3如图7-3所⽰的堰流为例推导堰流的⽔⼒计算公式:以通过堰顶的⽔平⾯为基准⾯,对堰前断⾯0―0 及堰顶断⾯1―1 应⽤能量⽅程式。

其中0―0 断⾯为渐变流;⽽1―1 断⾯流线弯曲程度很⼤,⽔流为急变流,过⽔断⾯上测压管⽔头不为常数,⽤γpz +表⽰1―1 断⾯上测压管⽔头平均值。

由此得:gv pz H g v H 2)(221110200αζαγα+++==+ v 0——0-0 断⾯的平均流速 v 1——1-1 断⾯的平均流速ζ——局部阻⼒系数令 ,0H pz ξγ=+ζα?+=11设堰顶过⽔断⾯1―1 宽度为b ,⽔⾆厚度⽤0kH 表⽰,k 为反映堰顶⽔流垂直收缩程度的系数。

则过⽔断⾯1―1 ⾯积为0kbH ,过堰流量为:v 011v 1P 2δHP 123010010121)(2H g b k H H g b kH A v Q ξζαξζα-+=-+==令ξ?ξζα-=-+=111k k m ,称为堰流的流量系数。

则堰流流量为:2302H g mb Q =,式中0H 称为堰前总⽔头上式为⽔流⽆侧收缩时堰流⾃由出流流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对堰顶过⽔断⾯为矩形的薄壁堰、实⽤堰及宽顶堰流都适合,不同的堰流流量系数不同),,(ξ?k m m =。

如堰流存在侧向收缩以及堰下游⽔位对过堰⽔流有影响时,应⽤上式时必须进⾏修正。

实际计算中将堰前⾏进流速⽔头的影响写进流量系数之中23200021(gv m m α+,则堰流流量公式可以写成:2302H g b m Q =由流量公式可知,堰流流量和堰前总⽔头的3/2次⽅成正⽐。

⼆、宽堰当堰顶⽔平且10/5.2≤宽顶堰流是实际⼯程中很常见的⽔流现象。

⼀般可分为两种,⼀种是具有底坎(堰坎),在垂直⽅向发⽣收缩⽽形成的有坎宽顶堰流,如图7-4(a)、(b)所⽰;另⼀种是没有底坎,如⽔流流经桥墩之间(见图7-4(c))、隧道或涵洞⼊⼝,以及⽔流经施⼯围堰束窄了的河床(图7-4(d) )时,⽔流由于边界宽度变⼩⽽产⽣侧向收缩,流速增⼤,动能增⼤,势能相应减⼩导致进⼝处⽔⾯跌落,产⽣宽顶堰的⽔流状态,称为⽆坎宽顶堰流。

宽顶堰流的水力计算PPT课件

宽顶堰流的水力计算PPT课件
例:有一直径d=20cm的圆形锐缘孔口,其中心在水下的 深度为3.0m。孔前行进流速为0.8m/s,孔口处为完善收缩 的自由出流,求流量。 解:
d 0.2 0.06 0.1,为小孔口 H 3 A

4
d 2 0.0314
v 0.62, H 0 H 0 3.03 2g
叫做闸孔出流。
当顶部闸门完全开 启,闸门下缘脱离水面,闸门对水流不起控制作用时, 水流从建筑物顶部自由下泄,这种水流状态称为堰流。
堰坎外形及厚度不同其能量损失及过水能力也会不同。
工程上通常按照堰坎厚度 δ 与堰上水头H 的比值大小及水
流的特征将堰流分作:
1.薄壁堰流:

H 0.67

2.实用堰:
2 gH0 2 gH0
式中 为流速系数。
流量为 Q vc Ac A 2gH0 A 2gH0 式中 为孔口出流的流量系数。 缩系数。 根据实验,小孔口的

为孔口的收
缩系数

0.06, 0.97 , , 、收 0.62 。不同边界形式的孔口的流速系数
2 2 0 0 c c 1 w
所以
v 带入 hw ( 1) c 2g
0v0 2 c vc 2
2
2
v H H1 ( 1) c 2g 2g 2g z0 z
0v0
2g
2
H H1
0v0
2g
2
(b)
所以流量公式为:
Q A 2 gz0
淹没出流中的流量系数 , 一般与自由出流的流量系数 相同。
第八章 堰流及闸孔出流
8.1 概述 在容器壁上开孔 , 液体经过孔口泄流的水力现象 , 称为孔 口出流。若孔口上加设短管,而且壁厚或短管长度是孔口 尺寸的 3~4 倍,这段短管称为管嘴。经过管嘴的泄流,称 为管嘴出流。

宽顶堰自由出流公式(二)

宽顶堰自由出流公式(二)

宽顶堰自由出流公式(二)
宽顶堰自由出流公式
简介
宽顶堰自由出流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宽顶堰水流出口断面流量的
公式。

它在水利工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准确预测水流出口的
流量,并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公式推导
宽顶堰自由出流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其中涉及到流体力学
的相关理论。

在此,我们只给出最终的公式结果:
Q = C * L * H^
其中,Q表示流量,C为流量系数,L为出口的有效长,H表示出
口水位高度。

公式参数解释
•流量系数C:它体现了宽顶堰出流特性,与堰体形状、出水流态以及流量特性有关。

常用的具体数值可通过实测或经验公式得出。

•有效长L:它指的是宽顶堰出口有效的横向长度,通常与堰体宽度相等。

•出口水位高度H:它是从堰顶到出口水位的垂直距离,即水头。

示例说明
假设有一个宽顶堰,其有效长(L)为10米,出口水位高度(H)为3米。

已知流量系数(C)为。

我们可以通过宽顶堰自由出流公式计算出水流出口的流量。

根据公式:Q = C * L * H^
代入参数:Q = * 10 * 3^ = * 10 * = m^3/s
因此,当宽顶堰的有效长为10米,出口水位高度为3米时,水流出口的流量约为立方米每秒。

总结
宽顶堰自由出流公式是一种重要的工程计算公式,能够准确预测宽顶堰的水流出口流量。

通过公式中的参数,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并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运营提供帮助。

带翻板门宽顶堰流量计算公式

带翻板门宽顶堰流量计算公式

滚轮连杆式水力自控翻板闸门上游洪水位计算公式一、翻板闸门全开卧倒以后的情况流量公式为:5.102H g b m Q s ∑=εσ 式中,s σ——淹没系数,由试验确定;m ——流量系数,由试验确定;H o ——门下的坝(堰)顶以上的上游全水头(m ), g v H H 22000α+=;H ——门下的坝(堰)顶以上的上游水头(m )。

其余符号的意义同前。

对于全关时有预倾角度的滚轮连杆式水力自控翻板闸门,门下匹配为带园弧形进口的复式折线型实用堰的情况,湖南省水电(闸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贺挽澜通过大量的水工模型试验对σs 与m 提出如下经验公式:⎥⎥⎦⎤⎢⎢⎣⎡-⎪⎪⎭⎫ ⎝⎛-+++=1.755.219.038.503.106.21000136.001325.1H p a q a q m θθ 当.707H h s 00≥时,s σ=2.35414.0001⎪⎪⎭⎫ ⎝⎛-H h H h s s ; 当.707<H h s 00时,s σ=1.00;上述h——下游水位高于堰顶的水深(m),当下游实测水位流量关系s中某一流量其对应水位有变幅时,应取其中的最高水位来计算h。

s 当无实测水位流量关系而依靠计算时,糙率n应取可能的最大值;q——过闸单宽流量(m3/s-m);a——闸门全关时的铅垂挡水高度(m);θ——闸门全开卧倒时面板与铅垂面的夹角(全开θ=75°);p——上游堰高(m);1其余符号的意义同前。

流量系数m中已包含了堰顶形状尺寸、堰高、防护墩、闸门面板、支腿、支墩、运转机构、工作桥等对过流的影响。

当工程规模较大或较重要时,σs值与m值应由水工模型试验确定。

宽顶堰流流量计算举例.

宽顶堰流流量计算举例.

宽顶堰流水力分析与计算
案例分析: 1.水流现象分析 闸门全开,水面无 约束为堰流 。 2.流量公式确定 5.淹没系数ζs确定
(1)淹没条件
Q s mB 2gH0
3/2
(2)淹没系数确定 淹没系数与hs/H0有关,查表求得。
3.流量系数m确定 4.侧收缩系数ε确定
水力分析与计算
宽顶堰流水力分析与计算
——迭代一次计算流量
由流量再求 H 0 2.59m,再求 Q 39.66m3 / s
Q=39.66m3/s
——迭代二次计算流量
小结、布置任务
小结:
1. 由水流现象分析确定计算公式
Q s mB 2gH0
3/2
2. 根据流量公式,借助表、经验公式能确定流量系数m、侧收缩系数ε 和淹没系数σs。
b b 1 4 1 B0 B0 P 3 0.2 1 H a0
1
3
边墩头部为圆形,B 0 b
1
3
a0 0.2 0.1 P1 H
4
b b 1 1 B0 B0
a0
3
0.2
P1 H
4
b b 1 b b
淹没系数ζs确定:
(1)淹没条件
hs 0.8 H0
(2)淹没系数σs确定
hs H0
淹没系数与hs/H0有关,查表求得。
0.80 1.00 0.84 0.97 0.81 0.995 0.85 0.96 0.82 0.990 0.86 0.95 0.83 0.98 0.87 0.93
ζs
hs H0
ζs
案例讲解: 1.水流现象分析:堰流
hs ht P2 2.63 0.5 2.13m

宽顶堰流计算公式

宽顶堰流计算公式

hs/H0
28+908-29+115
10.0
0
0.014
1.33
0.01
0.129
50.78
0.133
2.4201 1.825183 0.264796
孔数(个) 1 单宽b(m) 10 上游流速水头V0(m) 0.00 不计行进流速的堰上水头H(m) 1.00 计入行进流速的堰上水头H0(m) 1.00 流量系数m 0.39 流量(m3/s) 6.83 试算上游流速V0(m) 0.17 桩号 底宽(b) 边坡(m)
糙率(n)面积(s)
比降(i)水力半径(R)谢才系数(C) 水深(h) 流量(Q)流速v
hs/H0
28+908-29+115
10.0
0
0.014
31.88
0.01
1.947
79.82
3.188
355.08 11.13688 0.421121
孔数(个) 1 单宽b(m) 10 上游流速水头V0(m) 0.08 不计行进流速的堰上水头H(m) 8.00 计入行进流速的堰上水头H0(m) 8.08 流量系数m 0.39 流量(m3/s) 391.18 试算上游流速V0(m) 1.22 桩号 底宽(b) 边坡(m)
糙率(n)面积(s)
比降(i)水力半径(R)谢才系数(C) 水深(h) 流量(Q)流速v
hs/H0
28+908-29+115
10.0
0
0.014
25.21
0.01
1.676
77.85
2.521
254.1 10.07856 0.416222
孔数(个) 1 单宽b(m) 10 上游流速水头V0(m) 0.06 不计行进流速的堰上水头H(m) 6.50 计入行进流速的堰上水头H0(m) 6.56 流量系数m 0.39 流量(m3/s) 286.49 试算上游流速水头V0(m) 1.10 桩号 底宽(b)

宽顶堰流流量计算举例

宽顶堰流流量计算举例

n
3
宽顶堰流水力分析与计算
案例讲解:
hs ht P2 2.63 0.5 2.13m
1.水流现象分析:堰流
2.流量公式
Q smB
2g
H 3/2 0
3.流量系数m确定 m=0.505
H0
H
v02 2g
H=H1-P1=2.5m
迭代试算判断是否淹没,确定 淹没系数及流量。
4.侧收缩系数ε确定 ε=0.967
3.流量系数m确定 m=0.378
4.侧收缩系数ε确定
1
3
a0 0.2
P1
4
b B0
1
b B0
分别计算边孔、H中孔收缩系数,
然后加权平均计算侧收缩系数。
边墩头部为圆形,B0 b
1
3
a0 0.2
P1
4
b B0
1
b B0
1
3
a0 0.2
P1
4
b b
1
b
b
H
H
1
3
0.1 0.2 0.6
4.侧收缩系数ε确定
水力分析与计算
宽顶堰流水力分析与计算
侧收缩系数ε确定:
1
3
a0 0.2
P1
4
b B0
1
b B0
——单孔
H
1 n
n
2
2
——多孔
B0—上游引水渠宽度; α0—反映墩头形状对侧收缩影响 的系数;墩头为矩 形 α0 =0.19;墩头 为圆弧形, α0 =0.1 。
ε’、ε”分别为中孔、边孔侧收
堰流 ,且为宽顶堰流。
2.流量公式确定
Q smB

流体力学讲义-第十章-堰流

流体力学讲义-第十章-堰流

第十章堰流堰流是明渠缓流由于流动边界急剧变化而引起的明渠急变流现象.本章主要介绍各类堰流的水力特征、基本公式、应用特点及水力计算方法.概述一、堰和堰流堰:在明渠缓流中设置障壁,它既能壅高渠中的水位,又能自然溢流,这障壁就称为堰。

堰流(weir flow):缓流越过阻水的堰墙溢出流动的局部水流现象称为堰流。

选择:堰流特定的局部现象是: A。

缓流通过障壁; B.缓流溢过障壁; C。

急流通过障壁; D.急流溢过障壁.研究堰流的主要目的:探讨流经堰的流量Q及与堰流有关的特征量之间的关系.堰流的基本特征量(图10—1)1。

堰顶水头H;2。

堰宽b;3.上游堰高P、下游堰高P1;图10—14.堰顶厚度δ;5。

上、下水位差Z;6.堰前行近流速υ0.二、堰的分类1.根据堰壁厚度d与水头H的关系,如图10—2:图10-2图10-32。

根据上游渠道宽度B与堰宽b的关系,图10-4:3.根据堰与水流方向的交角:图10-44.按下游水位是否影响堰流性质:5。

按堰口的形状:堰可分为矩形堰、梯形堰、三角堰.三、堰流及孔流的界限1。

堰流:当闸门启出水面,不影响闸坝泄流量时。

孔流:当闸门未启出水面,以致影响闸坝泄流量时。

2。

堰流和孔流的判别式(1)宽顶堰式闸坝堰流:e/H ≥0。

65 孔流:e/H <0.65(2)实用堰式闸坝(闸门位于堰顶最高点时)堰流:e/H ≥0.75 孔流: e/H 〈0.75式中:e——闸门开启高度; H—-堰孔水头。

判断:从能量角度看,堰流和闸孔出流的过程都是一种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对第一节堰流的基本公式一、堰流基本公式推导(图10-7)由大孔口的流量公式(7-6)及,并考虑上游行近流速的影响,令图10—6得堰流的基本公式:(10-1)式中:m-—堰流流量系数,m=。

二、堰流公式图10—7若考虑到侧收缩影响及淹没影响,则堰流公式为:(10-2)(10-3)式中:——淹没系数,≤1.0;-—侧收缩系数,≤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0.65 H
为堰流;
闸底坎为曲线型堰流时
e 0.75 为闸孔出流;
H
e 0.75 H
为堰流;
式中:e为闸孔开度;H为从堰顶算起的闸前水深。
8-2 孔口与管嘴出流
在容器侧壁上开孔,液体将从孔中流出,这种水流 现象称为孔口出流。
一、恒定流孔口出流 当容器中水面保持恒定不变, 通过孔口的水流则为恒定流。 根据孔口的直径与孔口水头的 比值将孔口分为小孔口 d 0.1
解(1)求孔口出流的流量 d 0.020.010.1,为小孔口
H2
孔口流量系数取0.62,作用水头为2m
则:
QA2g0 H 1.2L 2/s
(2)管嘴出流流量
取管嘴出流的流量系数为0.82,则
QnA2g0 H 1.6L 1/s
(3)管嘴处收缩断面真空高度
hv0.7H 501.5m2O H
8-3 闸孔出流的水力计算
H2 0v g02 pg a2 cg vcpg c0v 2cg 2
同样令
则 H0
H 0v02
2g
vc
2g(H0
pa pc)
g
其中
1
c 0
则通过管嘴的流量
QvcAc
vcAA
2g(H0
pc)
g
A 2g(H0hv)
在孔口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管嘴的流量比孔口要大 。管嘴的有效水头多了一项 hv ,此项恰为收缩断面上的 真空值。假设 hv 0.75H0 则:QnA 2gH0
实际工程中的水闸,闸底坎一般为宽顶堰或曲线型实
H
和大孔口。 d 0.1 对小孔口,
H
由于孔直径比水头小的多,可 以近似认为孔口断面各点的压强和速度都相等。
过水断面的收缩:流水流经过孔口时,由于惯性的作用 ,水流不能在孔口附近作直角转变,只能逐渐的弯曲,过 水断面逐渐收缩,并在距壁约d/2出完成。此时的断面流 线近似平行,符合渐变流条件,该断面称收缩断面。 即 c-c 断面,收缩断面的面积与 小孔的面积的比为收缩系数:
损失系数为:
0
(1 Ac ) 1 A2
所以
hw
(
带1) v入c2
2g
H2 0vg02H12 cvgc2(1)v 2cg 2
z0z20vg02 HH120vg02
(b)
所以流量公式为: QA 2gz0
淹没出流中的流量系数,一般与自由出流的流量系数 相同。
例:有一直径d=20cm的圆形锐缘孔口,其中心在水下的
一般 n 取值为0.82,是圆孔流量系数的1.32QnA 2gz0
z0
z
v20 2g
z 0 为作用水头, n 为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
例:有一圆形孔口,直径d=20mm。在作用水头H=2m
条件下恒定自由出流,求:孔口出流流量,在孔口处外
接同直径的管嘴后的流量;管嘴收缩断面处的真空高度
Ac 。,的大小反映了水流的 收缩程A 度。 完全收缩和完善收缩的概念。
收缩系数与孔口形状、大小、位置及水头有关系。 完全收缩和完善收缩(充分收缩)的概念。 完全收缩:孔口四周都发生的收缩的叫完全收缩。
部分周边收缩就是不完全收缩。 完善收缩:当孔口边缘离液面、底面或容器壁面的 距离 都不小与孔口对应边长的三倍时,流线收缩完全,称为充 分收缩或完善收缩。否则,就是不完善收缩。 下面讨论恒定孔口自由出流的公式: (一)、恒定孔口自由出流
为孔口的收
缩系数。 为孔口出流的流量系数。
根据实验,小孔口的 0.64 ,0.0,6 0.9,7
0.6。2不同边界形式的孔口的流速系数 、收
缩系数 或流量系数 可参考有关手册。
(二)恒定孔口淹没出流
如果孔口在下游水面以下,则为孔口淹没出流,可以
写能量方程。
H0v02
2g
H12cvgc2
hw
其局中部水: hw头 损0 v2失cg2 可以看成是断面突然扩大的水流的能量损失
闸孔出流和堰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随着闸门的开度逐渐
加大,过闸水流受到闸 门的约束越来越小,当 闸门开度增大到一定值 时,闸前水面下降并脱离闸门底缘,水流不再受闸门约 束,此时水流由闸孔出流转化为堰流。相反闸门开度减少 到一定值的时候,堰流也转化为闸孔出流。
闸底坎平顶堰时
e 0.65 H
为闸孔出流;
堰坎外形及厚度不同其能量损失及过水能力也会不同。 工程上通常按照堰坎厚度δ与堰上水头H的比值大小及水 流的特征将堰流分作:
1.薄壁堰流: 即 0.67 。
H
2.实用堰:

0.67
2.5

H
3.宽顶堰流: 即 2.5 10。
H
堰流和闸孔出流是两种不同的水流现象。 堰流与闸孔出流也存在着许多共同点。首先,堰流和 闸孔出流都是因水闸或溢流坝等建筑物壅高了上游水位, 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水流运动。其次,这两种水流都是在 较短的距离内流线发生急剧弯曲,离心惯性力对建筑物表 面的压强分布及建筑物的过水能力均有一定影响。 其出流过程的能量损失主要是局部损失。
对断面1-1:z1
H,
p1
0
对 c-c 断面
zc
Hc
0,
pc
0
列能量方程得
H0v02
2g
cvc2
2g
hw
令 , hw
0
vc 2 2g
H0
H
0v02
2g
H:孔口水头。H0孔口全水头。
0v0 2g
2
:行近流速水头。
则 流量为
式中 vc
1
c0
2gH 0 2gH 0
为流速系数。
Q vcA cA 2g0 H A2g0 H式中
第八章 堰流及闸孔出流
8.1 概述 在容器壁上开孔,液体经过孔口泄流的水力现象,称为孔 口出流。若孔口上加设短管,而且壁厚或短管长度是孔口 尺寸的3~4倍,这段短管称为管嘴。经过管嘴的泄流,称 为管嘴出流。
水利工程中为了泄水或引水,常修建水闸或溢流坝 等建筑物,以控制河流或渠道的水位及流量。
水流受闸门控制而 从建筑物顶部与闸 门下缘间孔口流出 时,这种水流状态 叫做闸孔出流。 当顶部闸门完全开 启,闸门下缘脱离水面,闸门对水流不起控制作用时, 水流从建筑物顶部自由下泄,这种水流状态称为堰流。
深度为3.0m。孔前行进流速为0.8m/s,孔口处为完善收缩
的自由出流,求流量。
解:
d 0.20.060.1,为小孔A口d2 0.0314
H3
4
0.62,H0
Hv02 3.03 2g
Q A2g0 H 0.1m 53/s
二、恒定管嘴出流的计算 (一)自由出流:若在孔口上连接一段长为(3~4
)d 的短管(d为孔径)液体经短管而流出的现象。 1-1断面与收缩断面 c-c 断面能量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