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疾病秘诀

合集下载

中医师望诊绝技(珍藏版)(病、死)

中医师望诊绝技(珍藏版)(病、死)
15、《相形俗》
蜀人相眼,闽人相骨,浙人相清,淮人相重,宋人相口,"江西人相色,鲁人相轩昂,胡人相鼻,太原人相重厚。
1"6、《相疾病死捷法》
病生乎内,发乎外,是以先贤以山根定疾厄之宫,确乎嘛其不可¨?移…咪性命旨?L云,?山根上通天谷,?下达尾闯,中通心肾,L召摄灵阳。凡人生而长,后天呼吸不能接先天之真气,所以不通。夹脊透混元而直达于合府,子母何能会合,破镜何能重圆。不知救护命实,翼作修,证仙道。故有病苦生死,独以山根为重辨者,盖因乎此。凡病者,不过灾疾,耍在疾厄宫看。此宫青暗,不过小疾。此宫黑赤,不过有灾,非主死。凡口准命耳此四宫犯相克之气色,即死无疑。克乃五行棺克之理,不可不看详细。一面灰蒙,必遭大难。命宫昏暗,必遭大难。天庭色滞,必遭大难。边地色暗,必遭大难。惟小儿易见,若瞅哪疾病,山根必有青气,但看轻重如何。大人山根乎满,年寿润泽者,身长康泰。错暗及纹理者疾病频来,如面枯黄者为疾病天罗。孝?"?,、额外负担上枯黄者主病。额外负担赤干枯者主病而兼是非。
亏眼肚黑,肺热准头红,肝盛两眸赤,寨喘两颧乌。
多风蓝眼白,痰湿眼中黄,多痰眼肚肿,寒胃口唇青,肾绝耳黑稿。
湿盛面皮黄,肝热皮毛燥,脾热眼颧红,夹色眼昏暗,足伤月脖沉。
失血乌年寿,遗泄面青黄,气虚面浮肿,多汗面唇青,痛病眉心皱,
火燥额堂乌,额焦宜补水,唇白勿尝寒,颧赤清肝肺,肥盛痰要除。
瘦人肝火盛,赢弱气虚防,困喉发噎食,困口发胃寒,泄泻面黄白。
观察:头的转动、眼睛的灵活、耳朵的软硬、口唇的厚薄以及色泽的红润,就可以推出将来如何,是杏能成器?同时也勉励做父母的对子女教育,从一出娘胎就要注意,免得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1。《三岁定A十》这不仅是相学术语,也是儿童教育心理的名言。三岁的儿童巴不食母乳,而五官六府、三停骨格、性情贤愚,都可以观察大概,如果有什么缺点,就应该赶紧设法矫正或补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髓心生,相随心灭",能够重视家庭教育大可以使儿童将来能成大器;如果以为三岁还小,过于溺爱,就很可能害了他一辈子。

中医望诊如何准确把握病情变化

中医望诊如何准确把握病情变化

中医望诊如何准确把握病情变化中医望诊,作为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等方面,来判断病情的变化。

这一古老而神奇的诊断技术,蕴含着丰富的医学智慧和实践经验。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运用望诊来把握病情变化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望诊的基本内容。

望神,是望诊的首要环节。

神,指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神志、眼神、表情、动作等。

神志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动作自如,通常表示正气充足,病情较轻;反之,神志不清、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则往往提示正气亏虚,病情较重。

比如,一个昏迷不醒的患者,与一个能清晰回答问题、活动自如的患者相比,病情的严重程度显然不同。

望色,主要观察患者面部的颜色和光泽。

中医认为,面部的颜色与脏腑的气血盛衰有关。

面色红润有光泽,多为气血充盈;面色苍白无华,可能是气血不足;面色发青,多与肝郁气滞、血瘀有关;面色发黄,常见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面色发黑,可能是肾阳亏虚、水湿内停。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色泽的浮沉、清浊、散抟和泽夭等情况。

色泽浮露在表,多为病在浅表;色泽沉隐在里,多为病在深部。

色泽清晰,多为新病、轻病;色泽晦暗,多为久病、重病。

色泽疏散,多为病情好转;色泽凝聚,多为病情加重。

色泽润泽,多为预后良好;色泽枯槁,多为预后不良。

望形,包括观察患者的形体强弱、胖瘦以及姿态等。

形体强壮、肌肉丰满,多为正气充足;形体瘦弱、肌肉松弛,多为正气不足。

肥胖之人,多痰湿;消瘦之人,多阴虚。

患者的姿态也能反映病情,如肢体屈伸不利,多为痹证;坐而喜伏,多为肺虚少气;坐而喜仰,多为肺实气逆。

望态,主要是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和肢体的异常动作。

比如,躁动不安多属阳证、热证、实证;安静少动多属阴证、寒证、虚证。

抽搐、震颤,多与风邪有关;半身不遂,多为中风后遗症。

然而,要准确把握望诊的结果,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观察,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其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

望诊口诀大全100条

望诊口诀大全100条

望诊口诀大全100条望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络脉、形态等症状来判断病情。

以下是一些关于望诊的口诀大全,共计100条:1. 面色青,寒痛证;面色黄,湿热证。

2. 面色赤,阳热证;面色黑,阴寒证。

3. 舌质红,热证;舌质淡,寒证。

4. 舌苔黄,热证;舌苔白,寒证。

5. 舌苔厚,消化不良;舌苔薄,胃气不足。

6. 舌体胖,湿热内蕴;舌体瘦,阴虚火旺。

7. 舌质瘀斑,血瘀证;舌质光滑,津液亏损。

8. 唇色红,热证;唇色淡,寒证。

9. 口渴,热证;口不渴,寒证。

10. 脉弦,肝郁气滞;脉滑,痰湿证。

11. 脉涩,血瘀证;脉弱,气血不足。

12. 脉数,热证;脉迟,寒证。

13. 脉紧,寒痛证;脉缓,湿热证。

14. 头痛,阳虚;头胀,阳热。

15. 目赤,肝火上炎;目暗,肝肾阴虚。

16. 耳鸣,肾虚;耳聋,气血不足。

17. 鼻塞,肺寒;鼻炎,湿热。

18. 咽痛,热证;咽干,阴虚。

19. 口苦,肝火;口臭,胃热。

20. 皮肤红,热证;皮肤白,寒证。

21. 皮肤黄,湿热;皮肤黑,阴寒。

22. 皮肤瘙痒,风邪;皮肤水肿,湿邪。

23. 背部寒冷,阳虚;背部发热,阳热。

24. 下肢肿胀,湿热;下肢无力,气血不足。

25. 男性阳痿,肾虚;女性月经不规律,肝肾阴虚。

26. 食欲不振,湿热;食欲旺盛,胃火。

27. 大便干燥,热证;大便溏稀,寒证。

28. 小便黄,热证;小便清,寒证。

29. 尿频,肾虚;尿急,湿热。

30. 睡眠差,心肝火旺;睡眠好,气血充足。

31. 肺病咳嗽,痰多;心病悸动,失眠。

32. 肝病胁痛,口苦;脾病腹胀,食欲不振。

33. 肾病水肿,腰痛;胃病胃痛,嗳气。

34. 胆病口苦,苔黄;膀胱病尿频,急迫。

35. 发热无汗,表实证;发热有汗,表虚证。

36. 恶寒发热,外感;但热不寒,内伤。

37. 头痛发热,太阳病;头痛恶寒,阳明病。

38. 舌苔黄腻,湿热内蕴;舌苔白厚,痰湿证。

39. 舌质淡胖,阳虚;舌质瘦红,阴虚。

望诊十法口诀

望诊十法口诀

望诊十法口诀摘要:一、望诊十法简介1.望诊的定义2.十法口诀的内容二、望诊的重要性1.中医诊断的基础2.病情初步判断的手段三、十法口诀的具体内容1.望神2.望色3.望形态4.望五官5.望舌6.望脉7.望皮肤8.望排泄物9.望小儿指纹10.望妇女带下四、十法口诀在临床中的应用1.病例分析2.诊断与治疗五、望诊与现代化技术结合的前景1.提高诊断准确率2.促进中医现代化发展正文:望诊十法口诀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概括了望诊的主要内容,对于中医初学者和非专业人士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望诊,顾名思义,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变化来了解患者的病情。

十法口诀包括望神、望色、望形态、望五官、望舌、望脉、望皮肤、望排泄物、望小儿指纹和望妇女带下十个方面,全面覆盖了望诊的主要内容。

望诊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基础,也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寒热、虚实等的第一步。

通过望诊,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接下来的问诊和脉诊提供依据。

十法口诀的具体内容包括望神、望色、望形态、望五官、望舌、望脉、望皮肤、望排泄物、望小儿指纹和望妇女带下。

其中,望神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眼神、表情等,以判断患者的病程和病情;望色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以判断患者的气血盛衰;望形态主要观察患者的体型、肢体等,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病变部位;望五官主要观察患者的五官功能,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望舌主要观察患者的舌质、舌苔等,以判断患者的脏腑虚实;望脉主要观察患者的脉象,以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望皮肤主要观察患者的皮肤色泽、弹性等,以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望排泄物主要观察患者的尿液、粪便等,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望小儿指纹主要观察小儿食指指纹,以判断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望妇女带下主要观察妇女的带下情况,以判断妇女的生殖系统健康状况。

在临床实践中,望诊十法口诀为医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诊断方法。

望诊的六要素如何把握

望诊的六要素如何把握

望诊的六要素如何把握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有望、闻、问、切四种,其中望诊是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来获取病情资料的一种方法。

望诊的六要素包括神、色、形、态、舌象和排出物,准确把握这六要素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神志、精神状态和面部表情等。

神志清晰、反应灵敏、目光明亮灵活、表情自然,表明正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病情较轻;反之,神志不清、精神萎靡、目光呆滞、表情淡漠,多为正气亏虚,脏腑功能衰败,病情较重。

例如,高热患者若神志清醒,说明正气尚强,病情较轻;若出现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则提示病情较重,可能有热毒内陷心包。

色主要指面部的色泽。

面部色泽的变化能够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气的性质。

正常人面色红润而有光泽。

面色苍白多为气血不足或阳虚;面色潮红多为热证;面色青紫多为血瘀或寒证;面色发黄多为脾虚湿蕴或黄疸。

此外,还需注意色泽的浮沉、清浊、散抟和微甚。

色泽浮露于皮肤表面,病情较浅;色泽沉隐于皮肤之内,病情较深。

色泽清明,表明病在阳分;色泽浊暗,提示病在阴分。

色泽疏散,多为新病、轻病;色泽抟聚,多为久病、重病。

色泽浅淡,提示正气虚;色泽深浓,表明邪气实。

形是指人体的形体和体质。

形体肥胖者多痰湿,容易患中风、消渴等病;形体消瘦者多阴虚、血虚,易患劳嗽等病。

观察体质的强弱可以了解人体正气的盛衰。

体质强壮者,正气充足,抗病能力强;体质虚弱者,正气不足,容易患病且病情较重。

例如,儿童身体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多为肾气不足;老年人肌肉萎缩、行动迟缓,多为气血亏虚。

态主要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和肢体的异常动作。

喜动者多属阳证、热证;喜静者多属阴证、寒证。

肢体震颤多为风证;手足抽搐多为肝风内动;半身不遂多为中风偏瘫;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多为痉病。

此外,患者的体位和步态也能反映病情。

如坐而喜伏,多为肺虚少气;坐而喜仰,多为肺实气逆;行走时身体前倾,多为腹痛;行走时步态不稳,多为肾虚。

老中医望诊12口诀,全是干货,建议收藏!1、凡看病,望为先精气

老中医望诊12口诀,全是干货,建议收藏!1、凡看病,望为先精气

老中医望诊12口诀,全是干货,建议收藏!1、凡看病,望为
先精气
老中医望诊12口诀,全是干货,建议收藏!
1、凡看病,望为先。

精气神,最重要。

脏腑位,要牢记。

多重影,应分清。

2、病多端,起气血。

面色青,主寒痛。

面色泽,气血充。

面色赤,定有火。

3、赤如妆,乃虚火。

面色黑,肝肾见。

白无华,是血虚。

面黄泽,为湿热。

4、面黄暗,病肝肾。

额头亮,精神爽。

额头暗,有灾殃。

眼有神,无大病。

5、眼无神,精气虚。

眼色红,内有火。

眼白黄,病肝胆。

虹膜缺,主脑病。

6、胃环大,有中毒。

黑纵线,是炎症。

黑凹陷,伤器质。

皮炎痒,虹周灰。

7、血管硬,白圆环。

虹膜诊,学问大。

同心圆,是关键。

多节段,排成环。

8、环环扣,象全身。

眼为鱼,贵明亮。

鼻光泽,无大病。

鼻色青,主寒伤。

9、鼻色白,主伤血。

鼻土偶,胃气绝。

鼻不正,病不轻。

鼻有痣,病陷危。

10、人中明,无大病。

泪堂下,宜饱满。

青黑干,主肾虚。

夜不寢,多伤神。

11、沟平坦,性无力。

人中疔,主胃火。

人中歪,命不长。

唇淡红,无大病。

12、唇色红,无大病。

唇色白,主伤血。

唇青紫,寒痛阏。

面光亮,为水积。

中医望诊口诀大全!赶紧收藏!

中医望诊口诀大全!赶紧收藏!

中医望诊口诀大全!赶紧收藏!中医大家庭. . .望诊口诀1.望神病情轻重靠望神,安静不躁病在阴,血虚津亡多恍惚,呆钝沉郁伤七情。

烦躁不安神气竭,热人心包神不清,疲惫见于虚劳后,胸中了了不须惊。

2.望色气血盛衰靠望色,黄主湿邪赤主热,色青为风肝所属,肾病为劳多见黑。

白为寒邪肺令当,鲜明晦暗分开说,后者在里前在表,久病新病要晓得。

3.望形态观望形态也重要,分清肥胖与消瘦,胖者湿多易生痰,中风暴厥费劳够。

瘦者津少阴血虚,相火易亢多劳嗽,指甲肌肉腠骨筋,临床辨证开心窍。

4.其它形态角弓反张痉病容,口眼歪斜掉线风,毛悴色夭肺痿病,肌肤甲错血劳生。

项强落枕太阳症,手足抽搐急惊生,下肢瘫软为足痿,偏枯震颤各不同。

5.望头面头面肿大大头瘟,肾炎风肿及疮疗,囟凸督火攻脑髓,反之先天不足成。

囟门不合亏肾气,摇头要辨久与新,久病体弱是虚证,暴发风邪体壮人。

6.望头发黑发正常白血衰,气血诸热黄发来,脱发精虚血液燥,发枯虚极必成灾。

作穗小儿疳积见,发润好坏自安排,血气未衰预后好,汗出而喘肺绝哉。

7.望目光目有光彩神气望,目无光彩神气衰,白睛黄者为黄疸,目赤肿痛肝热来。

睡时露睛脾虚证,卒中肝绝目不开,瞳孔散大是危象,睛定诸药难救裁。

8.望鼻色鼻如烟煤热毒深,红赤风热脾肺经,色白气虚或亡血,黑者为劳水气停。

鼻翼煽动属肺热,鼻衄多为热伤阴,清涕外感风寒证,浊涕风热鼻渊成。

9.望口唇口噤痉厥或中风,口张主病各不同,口糜心经有实热,口疮心脾热上攻。

口歪真中已掉线,鹅口满嘴雪花生,唇动脾虚难收摄,唇裂多见燥病容。

10.舌之形态.舌起芒刺热结深,肿胀多为水饮停,重舌心脾有积热,木舌心火炙神明。

伸长中风气虚证,舌卷囊缩病厥阴,强硬中风脉失养,滑为湿痰干少津。

11.舌苔形态厚为痰湿薄在表,腻苔秽浊外邪扰,滑属寒湿润正常,燥舌阴伤津液少。

白腐肺痈黄腐胃,舌裂阴亏正气少,斑斑驳驳证候危,白霉满口药难疗。

12.红舌主病舌质鲜红热病生,阴虚火旺亦可能,舌旁赤色为肝热,舌尖独赤心火攻。

中医望诊秘笈,一眼看出你有什么病

中医望诊秘笈,一眼看出你有什么病

中医望诊秘笈,一眼看出你有什么病“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大手段。

古代医书认为,一眼就能看出病情的为神医,听到病人声音而知病情的是圣医,听完病人叙述后确定病情的为工医,切完脉后确定病情的为巧医。

尤其对妇科而言,通过十种望诊,可以“读”出女性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

1.舌头舌头色淡红而润泽,舌苔薄白,没有裂痕和凹痕,表明健康情况良好。

舌苔变厚:表明消化不良,肠中腐败有机物较多,或发烧头痛。

舌色过淡:可能患有贫血。

舌色表紫:表明身体缺氧。

多见于肺心病、肝脏病及癌症病人。

舌头鲜红而平,发干、皲裂,表明患者有糖尿病。

舌头亮而红:表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

舌头呈紫色或洋红色:表明缺乏维生素B2。

舌头伸出时震颤:表明可能患神经衰弱、久病体虚、脑炎、甲亢等。

舌头红肿,舌上出现芒刺:表明可能有重症肺炎,猩红热或其他发高热的疾病。

舌头运动不灵活,说话含糊不表:是脑血管破裂的先兆。

舌头胖嫩,舌边出现齿痕,表明患者有水肿,缺乏维生素B1。

舌头胖大:表明可能患有甲状腺机能低下。

舌尖有白色舌苔:可能患胃粘膜炎。

舌后有白色舌苔:可能患肠炎。

舌头肿胀发红:胆或胰腺可能有毛病。

舌苔发黄:表明肝功可能偏高,或消化不良。

2.口感“鼻闻香臭,舌尝五味”,如在进食时口中有异味感,或不进食也觉得口腔内有异味,则有可能得了某种疾病。

口苦:多为肝胆有热,胆气熏蒸所致,与胆汁排泄失常有关。

口甜:由于脾胃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所致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口酸:常见于胃炎和消化道溃疡。

口辣:多属肝火偏旺、肾虚痰的热者,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长期低热患者也可出现这种情况。

口咸:多见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患者,有时也可出现在慢性肾炎、肾功能损害者身上。

口淡:多见于脾胃虚寒或病后脾虚运气无力者。

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及长期发热的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蛋白质及热量不足等,均会产生口淡之感。

口涩:常见于神经官能症或通宵未眠者,有些恶性肿瘤患者,尤其到晚期,多有味觉基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望诊疾病秘诀
看相以为是迷信的,其实,有些内容确实有些道理,夹杂了中医望诊内容。

今日偶然见到,摘录如下:
面相疾病生死秘诀
1、何知此人病在心
两眉锁皱山根细,气色青黑暗三阳,心痛心忧愁郁际。

2、何知此人病在肝
两眼睛红颈筋粗,气色干燥金伤木,定然束怒气嘈嘈。

3、何知此人病在脾
满面青黄瘦不支,神衰唇白难运食,成湿成痰定必宜。

4、何知此人病在肺
颧红肺火颧黑寒,血咳吐血殊哮喘,寒热两关颧上看。

5、何知此人病在肾
耳黑额黑面乌暗,补水制火节欲心,眼睛昏暗房劳禁。

6、何知此人盅胀亡
山根低小面黑黄,纵有病人面略白,眼深鼻断象孤寒。

7、何知此人手足伤
山根一断气难扬,肾亏筋弱殊火烁,跌扑伤病鼻骨殃。

8、何知此人夹色病
两眼昏暗神不清,两眉粗压目蒙昧,夹色伤寒阳缩惊。

9、何知此人主长寒
面有垢神色暗黄,黑是寒兼黄是热,有痰宜辨眼睛黄。

10、何知此人主狂痰
眼突睛黄下白现,杀重性刚主狂颠,痰生肺火胸中战。

11、何知此人遗精症
皮色青黄色木荣,有时红艳如脂抹,相火虚痰亦泄精。

12、何知此人痛心病
头低眉皱山根青,兼印多纹抑郁重,精舍暗黑痛难胜。

13、何知此人火烁金
颧红血壮发须少,露筋露骨齿牙颓,定知火盛筋骨烧。

14、何知此人主长寒
须浓困口不分清,黑更须防餐饭少,老来噎食定优惊。

15、何知此人必吐血
山粗露骨瘦且小,面青骨赤血必防,纵然不吐疮衄照。

16、何知此人必痨症
面皮网鼓眼神急,人瘦气短性操兼,鼻剑背薄颐尖龈。

17、何知此人失血来
面皮背黄色不荣,须红须赤发早脱,此时失血乃成形。

18、何知此人热呕血
额黑耳暗面皮焦,唇裂紫黑验如此,面上无光定不调。

19、何知此人粪后红
年寿之间有暗乌,定然食燥则生血,痔血便血作常遭。

20、何知此人肾水亏
眼下阴阳有暗乌,必是少年多纵欲,眼深暗黑又干枯。

21、何知此人发哮喘
两颧暗黑多乌点,此是肺寒实无疑,唇黑兼之检自宜。

22、何知此人多衄血
鼻梁光焰似火形,疮疾须防前后见,荡疼疔疥一齐成。

23、何知此人多盗汗
面白唇青发淡黄,脾弱肝虚神不壮,总官壮胃补牌方。

24、何知此人手足震
皆因末指屈难仲,血不荣筋方有此,老来气疾占其身。

25、何知此人痰必多
眼下浮胞自带黄,肉胀痰凝气不运,乃从此位认真妆。

26、何知此人气不足
面皮淡白无荣色,或浮或肿或削瘦,总是气弱为真的。

27、何知此人多热病
面红发焦火生燥,唇烂口疮亦多逢,皮肤血热或兼到。

28、何知此人阴份亏
面青面黑皮干枯,唇黑肉削眼昏暗,定是阴虚命必无。

29、何知此人生瘰为
人瘦筋露面黑赤,发眉暗浊山根小,肝郁或形身病的。

30、何知此人阳不起
满面暗黑如烟蔽,三阳枯陷眼无光,综是阳缩肾病发。

31、何知此人身将死
命门口汞井窀乌,两目直视无转侧,应知不久即呜呼。

32、何知此人死复生满身病重眼神清,观视玲珑一点照,三阳远透耳光荣。

33、何知此人身将病
山根乌暗身灾现,倘有鸟鹊集大庭,准头暗黑命将遗。

34、何知妇人经不调
眉毛纷乱认其端,束热定然颧额赤,虚寒唇白面青凝。

35、何知妇人遗白带
黄白无光面是真,或成崩漏皆无肉,浮气虚痨则赢身。

36、何知小儿多惊险
耳根青暗头筋现,两耳不重失气形,无风波浪急如箭。

37何知此人多疮疥
头骨过重肉不称,阳为头骨火必多,疮疥依然生列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