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精选教育文档

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含义环境,指人类主体的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
众所周知,人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受人主宰,人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审美观念、价值标准来对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
同时,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人和教育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因此,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提高和改善环境的质量,还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人才素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它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不同的划分。
一般情况下,环境基本都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对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才产生决定的影响。
社会环境可以分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的总和。
为两部分,其一,宏观环境;其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媒。
微观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社会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人的关系(一)“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命题是由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提出的。
此命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生物学、人类学角度来理解,它分析了人类起源的问题。
第二,从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理解,它分析了社会上不同的人为什么形成他们各自不同的样子。
(二)环境是人发展的前提和契机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会出现不一样的性格。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和特点

概念一、环境1.一般意义,环境是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p96)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
具体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那些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P144)4.环境的界定在《辞海》里有两个:一是指围绕所辖的区域;一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
对环境的理解包括:(1)环境是与某项中心事物或活动对应而存在的(2)环境是所有外部相关因素和条件的总和(3)环境是变化发展的5.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注意:(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环境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2)思政环境是影响思政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各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295)6.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并能够反映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5)7.“环境通常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各种条件的总和。
具体说,它是有机体外部可以进入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直接影响到生命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
广义地讲,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并且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75页)9.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经过主观调控和创造而形成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优良环境。
思政教育原理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与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互动。
在传统社会,环境的同质性、稳定性和封闭性比较突出;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多维性、复杂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增强,并出现了媒介环境、虚拟环境和竞争环境等新的环境因素。
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要素比较而言,环境影响的功能正在不断强化。
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不仅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而且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功能(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类型环境的界定在《辞海》里有两个:一是指围绕所辖的区域;一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
英语中的环境词语为environment和situation。
对环境的理解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环境是与某项中心事物或活动对应而存在的。
第二,环境是所有外部相关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第三,环境是变化发展的。
环境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构成,其中经济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制约着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环境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各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变化发展的。
一般意义上,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
这里讲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从范围、状态、性质和内容进行划分。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安其影响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又称大环境,主要指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是影响人的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或国际环境。
中观环境是指影响具体个人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阶段与与其重要背景,包括人们必然经历的家庭社区、青少年组织、学校、企业等因素和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广泛影响的大众传媒、国际互联网等因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滞后等问题普遍存在。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也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和建议措施,如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等。
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分析,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滞后,问题解决思路,建议措施,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现状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环节,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复杂多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一些教育资源并不均衡,导致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实力相对薄弱,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过多强调课堂教学,缺乏综合性和实践性,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与参与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较为严峻,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与改进。
1.2 问题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分析的意义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滞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更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思路和建议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未来,通过改革创新和借鉴先进经验,可以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浅析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效果

浅析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效果【摘要】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包括塑造学生的意识形态,情感态度等方面;对教师的影响则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风格上;教育环境对学校管理的影响表现为学校管理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对课程设置的影响体现在课程内容和目标的设定上;对教学方法的影响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积极影响1. 引言1.1 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教育环境是学生接受教育和塑造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场所。
学校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校园文化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和态度。
教育环境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创新意识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传授思想政治知识。
教育环境还会影响学校的管理方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果。
建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在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个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良好的教育环境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下,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正能量的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立场。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广泛性
外在特征 复杂性
动态性
渗透性
可塑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多维性
环境要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是多维性的第一个表现。此外, 人的主观选择的多向度,需要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主观选择的丰富程度。 需要的丰富性推进了自主选择的多样性,进而增强了人们对社会环境 认识多样性的过程。
2.复杂性
从主观角度而言,复杂性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从客观的角度而言, 复杂性是世界存在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既表现为事物的客观存在的 复杂性,也表现为客观存在对人的影响的复杂性。思教环境的复杂性 主要表现在:第一,影响因素的广泛性。二是影响性质的多重性。第 三,影响方式的多样性。
1、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人的 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自觉环境因素 。(岳金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 环境的界定分析》)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 具体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 的一切外部因素。 (张耀灿、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中心体 周边体 组成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人的思想品德 自觉要素
思想政治环境系统 自发要素和 自觉要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广泛性
开放性?
特定性
复杂性?
张耀灿、邱伟光
动态性
多维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可创性
宇文利《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与特点新探》
广泛性
1、复杂性和可控性的统一
3.开放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影响因素在空间上没有 固定界限。第二,影响因素在时间上没有严格的界限。第三,思想政 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环境。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2、企业文化的纵向层次
第一层次是表层,它表现为实体的物质层 文化。
第二层次是中介层次,它表现为企业的人 际交往方式和企业的各种制度、规范、 行为准则。
第三层次是深层的观念形态因素。企业的 深层观念形态结构,是企业职工各种观 念形态文化的总和。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选好和用好大众传播媒介“把关者” 2、有效地控制大众传播媒介 (1)政府部门控制 (2)社会公众控制 (3)内部自我控制 3、净化大众传媒的影响 4、注意避免外来传媒对本国的消极影响 5、加强传播学研究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六、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一)概念
校园文化环境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师 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 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 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 大层面。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建设、文化设施、校 园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和最直 观的表现形式。精神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是精神文 化的外壳。观念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 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观念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内 核文化。
作用。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风、家庭关系、家庭的
文化素质等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四)社交环境
这里指情况相近的经常交往的朋友组成的社交环境,即 同辈群体的“朋友圈”。
形成同辈群体的“朋友圈”,往往有三个条件:第一, 年龄相近,社会成熟程度大体相同;第二,社会地位、 阶级和阶层大体相同;第三,职业、学历和兴趣爱好大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与分类
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精选教育文档

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含义环境,指人类主体的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
众所周知,人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受人主宰,人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审美观念、价值标准来对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
同时,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人和教育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因此,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提高和改善环境的质量,还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人才素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它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不同的划分。
一般情况下,环境基本都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对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才产生决定的影响。
社会环境可以分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的总和。
为两部分,其一,宏观环境;其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媒。
微观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社会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人的关系(一)“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命题是由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提出的。
此命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生物学、人类学角度来理解,它分析了人类起源的问题。
第二,从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理解,它分析了社会上不同的人为什么形成他们各自不同的样子。
(二)环境是人发展的前提和契机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会出现不一样的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影 响作用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理论; 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 教育的影响;
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其优化 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特点;环
境及其对人的影响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影 响作用
一、环境与人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及其特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四、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孟子:“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 病相扶持”。
2、重视主观思想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偕黒。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 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 以防邪僻而求中正也”。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及其 特点
(一)分类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含义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
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2007)
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 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一切外部因 素的总和,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 环境和人际环境。(2001)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
(二)特点
复杂性; 动态性; 特定性; 可创性;
1 复杂性
经济环境
政治环境
孩 子
文化环境
大众传播 环境
2 特定性
3 动 态 性
改革开放30年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
4 可 创 性
改善环境问题关键在于每一个公民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一)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1、重视人际关系对人的品德形成的影响
2、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理性主义的环境决定论
卢梭:教育要为儿童提供优良的环境。
3 、一体化时期进步主义的环境论和流派的形 成 卢梭之后,佩斯泰洛齐、福禄培尔、杜威 都继承了他的思想。 杜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建立紧密 的联系。
(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外部 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 ,环境的变化影响人们思想的变化;
2、马克思的观点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
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第一,人与环境是互相创造的。“人创造 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第二,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辩证统一于 实践。 “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两 者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变革的实践。
南京因整治秦淮河获颁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
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公正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心情平静地
生活;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感受到这世界是生
活的好地方。
一、环境与人的关系
(一) 环境对人的影响 1、几种主要看法: “人是环境的产物”。 环境是人发展的前提与契机。 环境是人格的支柱。
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生产关系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 用,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也影响和制约人的思 想道德倾向。
(二)对“环境”概念的理解
1、对环境概念的一般理解
一是指环绕所辖的区域; 另一种解释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 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 条件的综合体。
——《辞海》
环境,是指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各种因素的综合,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 环境。
自然环境,又叫物理环境,是指人 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切自然条件的总 和。
从一般意义上讲,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
“借山光以悦人性,借湖水以静心情” 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
活动起决定性影响。
2、具体分类(社会环境): 按空间(覆盖范围)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
观环境 按性质可分为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 按状态可分为开放环境和封闭环境 按作用可分为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 按形态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人为环境,指因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而形成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社 会环境、家庭环境、人际环境等。
2、教育学中的环境概念
相对于人的主体而言,并以人的主体为中 心,围绕自我的事物,包括外部环境和个体内 部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环境概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当中,环境一词所针对 的中心体是: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 品质。
养出好公民,必须有一个好社会; 柏拉图:人从他与环境相互作用中
学习;
亚里士多德:如一个青年人不是在正确的法律 下成长的话,很难把他养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因为节制、艰苦的生活是不为大多数人所喜 欢的,特别是对青年人。所以要在法律的约束 下进行哺育,在变成习惯以后,就不再痛苦了 。
只有当法制、良好的环境影响、正确的家庭 影响和教育形成合力时,人才能成为道德高尚 的人。
蓬蒿生长在麻丛中,不用扶持就能长直,白沙混在黑 泥里,就和黑泥一样黑。兰槐的根叫芷,如果将它浸泡在 臭水里,君子不接近它,百姓不佩戴它。这并非它的本质 不好,而是它所接触的东西造成的。因此君子居住一定要 选择乡土,交游一定要接近贤人,这是用来防止邪僻而接 近正道的方法。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1、自然经济条件下朴素的环境论 苏格拉底:要使人们的教育制度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伶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妒忌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有了负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