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时代下NSCLC化疗的临床实践共38页文档
临床应用论文:紫杉醇和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NSCLC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论文:紫杉醇和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NSCLC的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观察紫杉醇和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nsclc 的疗效。
方法入组不能手术的中晚期nsclc126例,随机分为两组。
序贯组66例,化疗2周期后再行放疗;同步组60例,放化疗同时进行。
化疗采用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放疗剂量66.0~70.0gy。
结果序贯组和同步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2.4%、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放疗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和15mvx线,常规剂量分割,1.8~2.0gy/次,1次/d,5次/周,临床靶区包括原发病灶、相应纵隔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总剂量66.0~70.0gy。
序贯组化疗用紫杉醇135~175mg /m2、顺铂80mg/m2,在放疗前化疗2个周期。
同步组小剂量化疗用紫杉醇60mg或90mg、顺铂30mg,在放疗开始时同步进行,1次/周,共用4~5次。
化疗前常规使用5一ht 受体拮抗剂预防呕吐,应用紫杉醇时采用静脉缓慢滴注至少3h,并在输入紫杉醇前12、6h分别口服地塞米松10mg,30min 前肌肉注射苯海拉明50mg,静脉滴注西米替丁300mg。
表1同步组和序贯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例1.3 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疗效按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以上;2)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最大垂直两径乘积缩小>50%并维持4周以上;3)稳定(nc):肿瘤病灶最大垂直两径乘积缩小<50%或增大<25%;4)进展(pd):肿瘤病灶最大垂直两径乘积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
以(cr+pr)计算总有效率。
放疗毒副反应评价参照rtog和eortc放疗毒副反应评价标准,化疗毒副反应评价参照who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晚期NSCLC一线化疗
化疗方案如何选?那个更有效? 下面的临床询证研究
NSCLC一线化疗
临床试验: 一项著名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1594研究纳 入了1207例ⅢB/Ⅳ期NSCLC。 分四组: 紫杉醇 135mg/m2 d1+顺铂 75mg/m2 d2 顺铂 100mg/m2 d1+吉西他滨1000mg/m2 d1、8、 15 多西他赛 75mg/m2 d1+顺铂 75mg/m2 d1 紫杉醇 225mg/m2 d1+卡铂 AUC=6 d1
PD
晚期肺癌是不可治愈的疾病 为什么要进行二线治疗?
NSCLC二线治疗
24
NSCLC二线化疗
NSCLC二线化疗
药物 多西他赛 培美曲塞 吉西他滨
二线化疗常用方案
剂量(mg/m2) 给药途径 给药时间
75
静脉滴注 第1天
周期 3周
500 1000~1250
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
第1天
3周
第1天、第8天 3周
Ⅳ 期无驱动基因、鳞 癌一线治疗:PS=0~1 1、含顺铂或者卡铂的联合 或多西他赛 或吉西他滨 或紫杉醇 2、含奈达铂双药:奈达铂+多西他赛 3、不含铂的双药联合
吉西他滨+多西他赛 ;吉西他滨+长春瑞滨 4、帕博利珠单抗单药 5、帕博利珠+紫衫/白蛋白紫衫+铂类
CSCO指南复习
Ⅳ 期无驱动基因、鳞 癌一线治疗: PS=0~2 纳武利尤单抗 或多西他赛
过去,不能手术的晚期NSCLC化疗是令人失望 的。
NSCLC化疗的回顾
2、化疗的地位: 正确的选化疗较支持治疗能够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
生存时间。
NSCLC辅助及晚期化疗

晚期NSCLC的化学治疗
问题2:化疗能否缓解病人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晚期NSCLC的化学治疗
疾病特异性症状(Disease Specific Symptom, DSS): 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疾病非特异性症状(Disease non-specific Symptom, DNSS): 活动状态下降(PS)、体重下 降、食欲下降等症状
问题:化疗能否缓解病人的症状和提高生 活质量?
答案:Yes. 获益:90年代方案
DSS:60%的病人得到缓解 PS:1/3病人改善 1/3病人保持不变
晚期NSCLC的化学治疗
两药方案优于单药 三药与两药方案的生存期相似但毒性增加
新药+铂类>旧药+铂类方案 获益:
有效率提高20%(25% Vs 40-50%) 平均中位生存期延长2-3个月(6月 Vs 9月) 1年生存率提高10-15%(25% Vs 40%)
2/1
0/0
5/2
Renal
3/0
6/2
3/0
Company Confidential
SWOG 594 Scagliotti et al
ECOG 1594 - Toxicities (G3/4 %)
TC GC
TxC TCb
Neutropenia
18/57 24/39 21/48 20/43
Thrombocytopenia
4/2
22/28 2/1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332,286 261,839
男
2000
2005
497,908 381,487
白蛋白紫杉醇在NSCLC领域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
中位给药周期数量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300mg/m2,卡铂AUC=6,贝 伐单抗15mg/kg
4
PR CR
RR (PR + CR)
31% 0
31%
SD ≥16 周
54%
DCR 中位PFS, 月
95% CI
85%(31%+54%) 9.8
月
白蛋白紫杉醇组对比紫 杉醇组,PFS及OS延长 但无统计学差异
白蛋白紫杉醇组显著延长北美、大于 70岁以上患者的OS
Socinski MA et al. J Clin Oncol. 2012 Jun 10;30(17):2055-62.
安全性
最常见的≥3级的不良事件
AE
血液学AE 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贫血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
评价标准
两制剂的Cmax、AUC0-∞和AUC0-t的对数转化形式的比的90%置信区间 在80%-125%等效区间内,认为两
2016年3月1日至5月24日,共纳入4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与原研药生物等效
总紫杉醇平均浓度-时间图
克艾力®
游离紫杉醇平均浓度-时间图
分层因素: • 组织学 (鳞癌 vs 非鳞癌)
主要研究终点:
• 独立放射学评价基于RECIST标准的客观缓解率ORR(
CR+PR) 次要研究终点: • PFS 及OS(治疗后随访18个月) • 安全性 (NCI CTCAE v3)
疗效
总体人群 ORR: TP VS GP 52% VS 27% P<0.001 TP组明显优于GP组
中华医学杂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或序贯放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组,实施序贯放化疗的 33 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
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SCLC 患者临床治疗中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明显好
于序贯放化疗,且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使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 RECIST) 对两组患者之治疗效果进行 评价 [3],分别为完全缓解、基本缓解、稳定以及进展,分组计算治疗总 有效率后进行组间对比,总有效率 = 完全缓解率 + 基本缓解率 ;统计 两组患者放化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统计患者白细胞下降、 放射性肺损伤以及放射性食管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后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由 SPSS20.0 软件分析、整理,检验定数资料用 x2,描述 用百分比(%);当 P < 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放化疗后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63.64%,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
率为 30.30%,研究组患者放化疗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级
33 10(30.30) 0(0.00) 8(24.24) 0(0.00) 6(18.18) 0(0.00)
33 14(42.42) 4(12.12) 13(39.39) 5(15.15) 13(39.39) 2(3.06)
3.969
6.346
4.785
0.046
0.012
0.029
3 讨论
放疗治疗和化疗治疗联合应用的治疗方式在 NSCLC 患者临床治 疗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单独实施放疗治疗或者化疗治疗,能够在化 疗治疗杀死癌细胞的基础上,通过放疗治疗抑制癌细胞再生和进一步 发展,能够极大的提升放射治疗的敏感优势 [4]。放化疗联合治疗在临 床中的应用也有多种选择,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是同步治疗以及 序贯治疗,二者相对比来看,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提 升疾病的控制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治疗效果,能够在增强 对主要病灶消除治疗的基础上对转移扩散的小病灶进行消除治疗,能 够同时完成大范围的肿瘤清除 [5],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能够降低 长时间反复放化疗对患者造成的刺激,缩短治疗及恢复时间,提升患 者的耐受性,提升放化疗效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 效率(63.64%)明显高于对照组(30.30%),且治疗后白细胞下降、放 射性肺损伤以及放射性食管炎受损程度以及受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见,NSCLC 患者治疗中同步 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序贯放化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速度,缓 解患者各类临床症状及痛苦,且治疗中能够降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率,提升治疗安全性。综上可知,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 疗中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序贯放化疗,且患者治疗后不良 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晚期NSCLC老年患者化疗进展回顾与临床优化

部分老年肺癌患者治疗过度
晚期老年患者接受化疗 vs. 不接受化疗 毒性反应发生率 化疗组 vs. 安慰剂组 31.5% vs. 13.5%
IFCT-0501:毒性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率约5%
Kale MS,et al.Am J Clin Oncol 2015 Quoix E,et ncet 2011;378:1079-1088
晚期NSCLC老年患者如何进行治疗前评估
Gridelli et al, 2011 ASCO Educational Book.
NSCLC老年患者评估体系--CGA
CGA(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cssment,老年综合评估体系),是 一种涉及多学科、全方位的诊断过程,以确定老年人群所具有的能力和存在的 问题。 意义:通过全方位的诊断来制定个体化的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 照护计划与长期随访措施,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20世纪30年代末
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医院Marjory Warren首先应用于临床实践
20世纪70年代
近 一 个 世 纪 的 发 展
开始应用于退伍军人医院,并逐渐推广到社区服务中 CGA由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发起并制定 国内开始有关CGA的研究 在老年医学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1987年
1993年
今天
J Clin Oncol 25:1824-1831, 2007 张孔雁, 等. 承德医学院院报 2016; 33(1): 56-59.
研究者
Jackman Lilenbaum INVITE
药物
厄洛替尼 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No. 年龄
80 52 97 &g4 3.1
DCR (%)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论文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配伍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预后。
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08年12月我院不能手术ⅲa-ⅲb期nsclc患者70例,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同步放化疗组)和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三维适形放疗。
观察组在放疗时同步予多西他赛(20mg/m2)配伍顺铂(30mg/m2)化疗,每周1次,连用5-6次。
观察两组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5.71%)显著优于对照组(40.00%),p0.05。
结论多西他赛配伍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多西他赛;顺铂;同步放化疗;疗效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
对于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nsclc患者,放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但单纯放疗的疗效并不理想,报道显示[2]其5年生存率仅为5%-10%。
近期有研究表明,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晚期nsclc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我科自2005年2月——2008年12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配伍顺铂同步治疗7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标准①入选标准[2-3]: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ⅲa-ⅲb期nsclc,符合国际抗癌联盟1997年分期标准;无胸膜受侵或胸腔渗出;卡氏评分(kps)≥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年龄30-75岁;既往无放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史,均为首次治疗。
②排除标准[3]:活动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血常规、心、肝、肾功能异常;明显器质性病变;放化疗禁忌证;第二肿瘤;妊娠、哺乳期者;严重慢性支气管炎;中途退出治疗者。
1.2 分组情况采用双盲法将70例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精准治疗PPT教案

第7页/共37页
Tony Mok et al N Engl J Med 2009
第一代TKI一线治疗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疗效
研究
N (EGFR m+)
EGFR突变类型
ORR (%)
PFS (月)
HR PFS
IPASS
261
19Del/L858R + other (8%)
71.2 vs 47.3
EB联合:厄洛替尼 150mg qd
P
+贝伐珠单抗 15mg/kg q3w (n=75)
D
− 外显子19缺失
R
− 外显子21 L858R突
变 • ≥20岁
E单药:厄洛替尼 150mg qd
P
• PS 0-1
(n=75)
D
• 无脑转移
主要终点:PFS (RECIST v1.1,独立审查) 次要终点:OS、肿瘤缓解、QoL、安全性 探索性终点:生物标记物评估 分层因素:性别、吸烟史、临床分期、EGFR突变类型
亚洲 (n=1482)
其他, 20%
EML4-ALK, 5%
MET, 5% BRAF,
1%
PIK3CA , 1%
RET, 1%
ROS1, 1% HER2, 3%
KRAS, 5%
EGFR 55%
PIONEER Study Group, J Thoracic Oncol 2013.
Wu YL, et al. 2012 PLoS ONE 7(6): e40109.
第8页/共37页 Yang JC et al ASCO 2012, Wu YL et al ASCO 2013
在NCCN指南中,单药TKI被列为EGFR敏感突变晚 期N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