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鳞状NSCLC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比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

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比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

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比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摘要目的本研究对比多西他赛联合贝伐单抗和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56例接受过含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失败后的非鳞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

其中56例接受多西他赛联合贝伐单抗的治疗为观察组;接受多西他赛单药治疗为对照组,两组均每3周1次,直到疾病进展。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是6.3个月(95%CI=5.0,8.2),客观缓解率是54%,疾病控制率是86%;而对照组的中位PFS是3.5个月(95%CI=2.5, 6.2),客观缓解率是32%,疾病控制率是61%;毒性未见两组有较大差异。

结论多西他赛联合贝伐单抗对比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非鳞NSCLC患者有更大的生存获益。

关键词多西他赛;贝伐珠单抗;非小细胞肺癌肺癌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首位因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的80%,65%~75%的患者在诊断时已是局部晚期或转移的患者[1],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化疗成为首要的治疗手段。

含铂为基础的两药化疗是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这些方案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中位生存和生活质量[2],但患者最终都会发生疾病进展。

基于Ⅲ期临床研究数据,NCCN指南推荐多西他赛、厄洛替尼和培美曲赛可以作为二线治疗的选择,国外的数据显示二线治疗的ORR在7%~11%,OS在6~8个月。

然而这些二线治疗的数据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抗血管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已经被FDA和EMDA批准联合化疗用于NSCLC的一线治疗,与多个化疗方案联合都显著优于单用化疗,然而贝伐单抗在二线的治疗数据却十分有限。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近2年来收治的28例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对比28例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非鳞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证据

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证据

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证据作者:李俭杰刘晓晴来源:《上海医药》2012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R734.1;R97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1-0021-04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含铂两药方案化疗是传统的标准一线治疗,且化疗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已进入平台期[1]。

近年来研究发现根据肿瘤生物学特点开发出的靶向治疗药物,如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等,这类药物具有靶向性和非细胞毒性的的特点,且已有证据显示能够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IgG1抗体,它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高亲和力结合,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肿瘤的血供、氧供和其它营养物质的供应而抑制肿瘤生长[1]。

该药于2004年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成为首个用于临床的靶向VEGF药物。

作为第一个在全球获准上市的抗血管生成的单抗药物,目前在全球市场贝伐珠单抗已先后获批用于晚期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肾癌、恶性胶质瘤等,使用患者已超过50万例。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且耐受性好。

其与化疗联合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标准方案之一。

本文将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一线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一线联合化疗临床前研究模型显示,贝伐珠单抗一线联合化疗用于不同肿瘤均可获益[2~4]。

在皮下人肺癌的动物模型(Calu-6 细胞系)中,抗VEGF药物与顺铂联合应用时其生物学活性较任何一种单剂的活性显著增加。

1998 年,Genentech 公司启动了一项II 期临床试验(研究AVF0757g),以评估贝伐珠单抗用于新诊断的IIIb/IV 期或复发性NSCLC 患者的疗效[5]。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PD*
Avastin every
3 weeks until
PD
progression
主要研究终点:OS
P=紫杉醇,200mg/m2 C=卡铂,AUC=6 PC方案为,最多不超过6周期
ECOG 4599: PFS & OS
Patients With PFS (%) Patients Surviving (%)
80
P < .001; HR: 0.66
Median PFS: 6.2 vs 4.5 mos
6-mo PFS: 55% vs 33%
60
1-yr PFS: 15% vs 6%
40
20 0 0
6 12 18 24 30 36 Mos
100
Carboplatin/paclitaxel
+
bevacizumab
SAiL研究:TTP
贝伐单抗联合标准治疗方案作为一线治疗非鳞癌NSCLC的安全性可,临 床可耐受
为晚期和复发非鳞癌NSCLC患者带来一定的临床获益
Lucio Crinò t,al. Lancet Oncol. 2010 Jul 20.
点评
ECOG 4599研究和AVAIL研究的疗效结果存在差异。AVAIL研究提示,低剂量 贝伐单抗也是安全和有效的,甚至疗效要略优于高剂量。而在ECOG 4599研 究中,PFS的获益程度(HR=0.66)要高于AVAIL研究,且紫杉醇+卡铂联合贝伐 单抗产生了明显的生存益处。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治 疗人群的不同和所使用的化疗方案不同,与PC方案相比,GP方案与贝伐单抗联 合应用时可能降低了贝伐单抗的附加效应。 紫杉醇联合卡铂可能是与贝伐单抗联合的更佳方案。

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徐萍;李红梅【摘要】目前非小细胞肺癌已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且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这种现状促使人们不断寻求各种治疗手段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综述旨在通过迄今为止有关临床数据,全面讨论贝伐珠单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探讨该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患者的更有效选择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At present,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one of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cancers in the world,and its incidence increased year by year,this situation prompted people to continue to seek a variety of treatment in order to extend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This review aims to discuss the progress ofbevaciz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through the clinical data so far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use of the drug,the choice of patients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7(020)004【总页数】6页(P272-277)【关键词】贝伐珠单抗;肺肿瘤;不良反应【作者】徐萍;李红梅【作者单位】266000青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266000青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现如今,肺癌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已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贝伐珠单抗(Bavencio)是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
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

它的主要成
分是脊髓灰质炎-1免疫球蛋白(PD-L1)单抗。

PD-L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当结合到肿瘤细胞表面时,它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使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免
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

贝伐珠单抗通过与PD-L1结合,阻
断PD-L1与免疫细胞上的PD-1结合,从而增强抗肿瘤免
疫应答。

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已被批准,并可作为单药治疗或与化疗联合使用。

临床试验表明,与
化疗相比,贝伐珠单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无进
展生存期。

此外,贝伐珠单抗还可以作为维持治疗用于那
些在化疗后疾病没有进展的患者。

但需要注意的是,贝伐珠单抗可能会引发一些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疲劳、皮疹、恶心、呕吐等。

因此,在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时,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结来说,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但作为一种免疫治疗药物,它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适应症,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唐俊舫;吴羽华;武玮;朱允中;徐丽艳;史鹤玲;孟弃逸;刘赞;郭丽丽;陶虹;李明智;刘喆【期刊名称】《结核病与胸部肿瘤》【年(卷),期】2012(000)003【摘要】背景与目的贝伐珠单抗是首个针对VEGF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美国FDA已批准其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用于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NSCLC)的一线治疗。

SAiL(MO19390)研究是一项开放、非对照、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NSCLC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

本文13例患者来自本研究中心入组SAiL研究的患者。

方法贝伐珠单抗15mg/4kg,化疗d1静点,以后每3周重复;联合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75mg/m2,d1,卡铂:AUC=6,d1,每3周重复。

化疗应用4~6周期,贝伐珠单抗每3周应用一次直至病情进展。

评价不良反应、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

同时,我们对可取得肿瘤组织标本的患者进行回顾性EGFR和KRAS突变检测。

结果发生5级肺动脉栓塞1例,4级脑梗塞1例,4级蛋白尿2例,3级鼻出血1例。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鼻出血(69.2%)、蛋白尿(46.2%)、高血压(38.5%)、咯血(30.8%)、流涕(30.8%)、头晕(23.1%),大多程度较轻可以耐受。

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7例(53.8%),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6例(46.2),总有效率53.8%,疾病控制率100%,中位PFS7.7个月,中位OS16.1个月。

6例可进行EGFR和KRAS突变检测的患者中,1例存在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1例存在21外显子L858R 点突变,4例未检测到EGFR敏感突变,6例患者KRAS突变均为阴性。

贝伐珠单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又称为PD-1抗体,是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新兴免疫疗法。

近年来,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也是导致肺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但对于晚
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贝伐珠单抗通过抑制PD-1与其配体PD-L1的结合,恢复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在NSCLC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研究发现,使用贝
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患者,相较于仅使用化疗的患者,贝伐珠单抗组的生存
时间明显延长,并且具有更好的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贝伐珠单抗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疲倦、皮疹、恶心、肝酶升高等。

患者的治
疗耐受性和反应性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在使用贝伐珠单抗进行NSCLC治疗时,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贝伐珠单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贝伐珠单抗是一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药物,近年来关于其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贝伐珠单抗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它可以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外胞质结构域,抑制EGFR的自身磷酸化,阻断了该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目前,贝伐珠单抗已经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1.适应症扩大最初,贝伐珠单抗主要适用于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贝伐珠单抗还可以适用于EGFR阳性、ALK阴性的NSCLC患者。

一系列的临床试验表明,在这个群体中,贝伐珠单抗与化疗或其他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和生存期。

2.治疗方案优化在贝伐珠单抗的临床应用中,研究者们还不断尝试优化治疗方案,使其更具个性化和精准化。

一些研究表明,贝伐珠单抗与其他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缓肿瘤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3.治疗效果预测由于贝伐珠单抗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因此研究者们试图寻找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患者对贝伐珠单抗的治疗反应。

一些研究表明,EGFR突变、p-Akt、PTEN等因子的表达状态可能与患者对贝伐珠单抗的治疗反应相关。

4.治疗耐药机制研究尽管贝伐珠单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药物耐药的现象。

研究者们也着力探讨贝伐珠单抗耐药机制,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目前,有关贝伐珠单抗耐药机制的研究主要涵盖了EGFR突变、MET扩增、KRAS突变、HER2突变等因素。

三、展望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肺癌患者带来了许多新的治疗选择,并且为治疗方案的优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鳞状NSCLC中的应用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属于人
源化嵌合型的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

它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血管新生,减少肿瘤生长和扩散,从
而延长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

贝伐珠单抗已被广泛应用于NSCLC的治疗中,特别是那些晚期或转移性的患者。

通常,贝伐珠单抗作为化疗方案的
辅助治疗,与化疗药物(如紫杉醇)联合使用。

这种联合
治疗方案已经证明对某些NSCLC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可以延长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它可以减少肿瘤的血供,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贝伐珠单抗还可以减
轻肿瘤相关症状,例如呼吸困难、疲劳和疼痛等。

需要注意的是,贝伐珠单抗并不适用于所有NSCLC患者。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疾病阶段、肿瘤类型
和患者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来确定是否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

总结起来,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鳞状NSCLC中的应用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治疗
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意见来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