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衬砌结构计算书

合集下载

隧道二次衬砌计算书

隧道二次衬砌计算书

主体结构计算书赵东平2010-2-10目录1 参考规范............................................................................................................... - 1 -2 计算模型............................................................................................................... - 1 -3 计算参数............................................................................................................... - 2 -4 荷载计算............................................................................................................... - 3 - 4.1 结构自重............................................................................................................ - 3 -4.2 围岩压力............................................................................................................ - 3 -5 结构内力及安全系数........................................................................................... - 3 -6 衬砌配筋及裂缝验算........................................................................................... - 8 -7 结论....................................................................................................................... - 9 -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检算1 参考规范本次计算主要依据如下设计规范:(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城市桥梁荷载设计标准》(CJJ77—98)(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2 计算模型衬砌结构计算采用荷载—结构法,荷载结构法原理认为,隧道开挖后地层的主要作用是对衬砌结构产生荷载,衬砌应能安全可靠地承受地层压力等荷载的作用。

隧洞衬砌的结构计算

隧洞衬砌的结构计算


应力。可通过工程措施予以解决,如控制水灰比、加强保养、

配筋等。只在非常寒冷的地区才予考虑。
构 (8)地震荷载

埋深30米的隧洞在地震时所受地震力只有地面的1/10,所以

衬砌设计中地震影响可不考虑。
9度或8度(I级结构):验算隧洞和围岩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
大于7度:隧洞进出口位置,验证抗震稳定性
(9)荷载组合
§5-5 隧洞衬砌的结构计算
目的:验算在设计规定的荷载组合下衬砌的强度,

使之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
洞 一、荷载及其组合

内水压力

自 重 可准确计算

外水压力

灌浆压力

可近似计算 温度荷载

地震荷载

围岩压力
弹性抗力 难以准确计算
(1)自重
自重应包括平均超挖回填部分,约 0.1 ~0.3 m。

( ) G自=g × pR2-pr2
洞 衬
衬砌厚度:
R-r
=
(1 8
-
1 12
)D洞
砌 (2)内水压力(有压隧洞主要荷载) 的 (1)发电引水隧洞:内水压力为全水头加 水击压力;
结 (2)有压洞:内水压力为均匀内水压力和 无水头洞内满水压力两部分; 构 (3)无压洞:内水压力为水面线以下的静水压力; 计
v基本荷载:

衬砌自重、围岩压力、预应力、设计条件下的


内水压力及地下水压力;

v特殊荷载:

校核水位下的内水压力及地下水压力、施工荷

载、温度荷载、灌浆压力、地震荷载

隧道二衬结构计算书全文

隧道二衬结构计算书全文

3 蓁山隧道二衬结构计算3.1 基本参数1.二衬参数表二次衬砌采用现浇模筑混凝土,利用荷载结构法进行衬砌内力计算和验算。

二次衬砌厚度设置见表3.1。

表3.1 二次衬砌参数表2.计算断面参数确定隧道高度h=内轮廓线高度+衬砌厚度+预留变形量隧道跨度b=内轮廓线宽度+衬砌厚度+预留变形量各围岩级别计算断面参数见表3.2。

表3.2 计算断面参数(单位:m)3.设计基本资料围岩容重:3/5.20m kN s =γ 二衬材料:C30、C35混凝土 弹性抗力系数:3/250000m kN K = 材料容重:3/25m kN h =γ 弹性模量:kPa E h 7103⨯=二衬厚度:35/40/45/50/55/60/65/70cm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行车速度:200km/h隧道建筑限界:双线,按200km/h 及以上的客运专线要求设计 线间距:4.4m曲线半径:1800m ,4000m 牵引种类:电力列车类型:动车组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运输调度方式:综合调度集中3.2 各级围岩的围岩压力计算按深埋隧道,《规范》公式垂直围岩压力 w q s 1245.0-⨯=γ)]5(1-+=B i w水平围岩压力有垂直围岩压力乘以水平围岩压力系数可得,水平围岩压力系数见表3.3。

各部位垂直围岩压力和水平围岩压力计算结果见表3.4。

表3.3 水平围岩压力系数表3.4 垂直围岩压力及水平围岩压力计算表注:二衬按承担70%的围岩压力进行计算。

3.3 衬砌内力计算衬砌内力计算的原理采用荷载结构法。

该方法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实现。

3.3.1 计算简图蓁山隧道衬砌结构为复合式衬砌,二衬结构为带仰拱的三心圆曲墙式衬砌。

典型的计算图式如图3.1所示。

荷载结构模型计算图式如图3.2所示。

围岩用弹簧代替,用弹簧单元模拟,结构用梁单元模拟。

图3.1 三心圆曲墙式衬砌结构图3.2 荷载结构模型计算图式3.3.2 计算过程下面以Ⅱ级围岩为例进行说明。

某工程A隧洞5类围岩衬砌及配筋计算书

某工程A隧洞5类围岩衬砌及配筋计算书

某工程A隧洞5类围岩衬砌及配筋计算书某工程A隧洞5类(桩号干0+156.00~干1+111.00)衬砌内力和配筋计算书 2014年5月16日目录1 基本资料 (3)1.1 等别 (3)1.2 断面尺寸 (3)1.3 荷载 (3)1.4 计算工况和荷载组合 (3)2 计算方法 (4)2.1 参数取值 (4)2.2 计算简图 (6)3 理正计算结果 (6)4 衬砌配筋计算 (9)4.1 计算情况 (9)4.2 偏心受压计算 (10)4.2.1 取值 (10)4.2.2 配筋计算 (11)4.3 受弯计算 (13)4.4 计算结果 (13)5 抗裂验算 (14)5.1 计算公式 (14)5.2 计算情况 (15)5.3 偏心受压计算 (15)5.4 受弯计算 (15)6 斜截面抗剪验算 (16)6.1 计算公式 (16)6.2 计算情况 (16)6.3 偏心受压计算 (17)6.4 受弯计算 (17)7 配筋结果 (17)1 基本资料1.1 等别根据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和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该工程属Ⅲ等(中型)工程。

渠系建筑物按5级设计。

渠系建筑物设计洪水重现期为10年(P=10 %)1.2 断面尺寸净断面尺寸2.0m ×2.4m (宽×高),底板、侧墙及顶拱衬砌厚度均为0.3m 。

1.3 荷载按5级建筑物设计,安全级别为Ⅲ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9.00=γ,设计状况系数0.1=持久ψ、95.0=短暂ψ、85.0=偶然ψ,永久荷载分项系数05.1=G γ(0.9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20.1=Q γ,偶然作用分项系数0.1=A γ,结构系数2.1=d γ。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荷载分项系数:衬砌自重作用分项系数1.05(有利)、0.95(不利)围岩压力作用分项系数1.0 外水压力作用分项系数1.0 灌浆压力作用分项系数1.31.4 计算工况和荷载组合检修期:围岩压力+衬砌自重+外水压力施工期:围岩压力+衬砌自重+外水压力+灌浆压力注:以检修期作为控制工况,施工期灌浆时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

盾构衬砌设计计算书

盾构衬砌设计计算书

盾构隧道衬砌设计计算书060987李博一、设计资料如图所示,为一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横断面,有一块封顶块K,两块邻接块L,两块标准块B 以及一块封底块D 六块管片组成。

q=20kN/m 2j=7.2j=8.9部分数据地面超载 2/20m kN q =超地层基床系数 2/20000m kN k =衬砌外径 m D 2.60= 衬砌内径 m D 5.5= 管片厚度mm t 350=管片宽度m b 2.1=管片裂缝宽度 允许值 []mm 2.0=v接缝张开允许值 []mm 3=D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MPa f c 1.23=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MPa f t 89.1= 钢筋抗拉强度 设计值(II 级钢) MPa f y 300=钢筋抗拉强度 设计值(II 级钢) MPa f y 300'= 管片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 mm a a s s 50'==钢筋抗拉强度 设计值(I 级钢)MPa f y 210= 混凝土弹性模量 27/1045.3m kN E ´=钢筋弹性模量 (II 级钢) 28/100.2m kN E ´=钢M30螺栓有效面积 26.560mm A g = M30螺栓设计强度 MPa R g 210= M30螺栓弹性模量28/101.2m kN E ´=螺栓M30螺栓长度cm l 5.18=螺栓二、荷载计算1、 自重kN R D D g Hh81.1602)(41220=×-=p g p2、 竖向土压力由于隧道上覆土层为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基床系数2/20000m kN k =,推测应为硬黏性土,且隧道埋深超过隧道半径很多倍,故竖向土压力应按照太沙基公式计算。

衬砌圆环顶部的松弛宽度m D B 73.6)48cot(200=+=jp 地面超载2/20m kN q =超,且H q <g /超,H 为覆土厚度,即56.7m。

压力隧洞的衬砌计算

压力隧洞的衬砌计算

压力隧洞的衬砌计算一、基本资料某水电站压力隧洞,为三级建筑物,拟进行设计的断面桩号为0+320,该设计断面围岩属Ⅲ类,岩石容重3/25m kN R =γ,铅直向和水平向围岩压力系数分别为2.0=y S ,0=x S ,相应的单位弹性抗力系数360/105m kN k ⨯=,隧洞的过水流量s m Q /2.123=,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计算断面内壁洞顶静水头m H 5.42=,调压井产生最高涌浪时使洞内增加的静水压力m H 5.17=∆,隧洞内直径m D 10.2=。

采用C20砼衬砌,其设计抗裂强度k P a R f 1600=,相应的弹模k P a E h 7106.2⨯=;采用3#钢筋,其设计强度k Pa R g 5104.2⨯=,相应的弹模kPa E g 8101.2⨯=,钢筋砼容重3/25m kN gh =γ,泊松比61=μ。

对于三级建筑物,钢筋砼结构构件的抗裂安全系数20.1=fK;砼结构构件的强度安全系数50.1=g K ,考虑隧洞超挖m h 15.0=∆。

解:(一)衬砌厚度计算]1][][[--+=pp A r h ghgh i σσ式中:)21)(1()1(0μμμ-+++-=o h h k E k E A =(2.18*108-5*106(1+1/6))/(2.18*108+5*106(1+1/6)(1-2/6))=0.9545][ghσ=Rf/Kf=1600/1.2=1333.3Kpa均匀内压力P=rw (H+△H )=9.81*(42.5+17.5)=588.6Kpa]16.5883.13336.5883.13339545.0[05.1--+=h =0.60m(二)荷载计算: 1.均匀内水压力p :P=(H+△H) γw =588.6Kpa 2.围岩压力q :q=S y D γR =0.2*2.1*25=10.5Kka 3.单位面积衬砌自重g :在计算断面上沿着长度方向取1米长的衬砌计算其自重g 。

某公路隧道衬砌结构计算书共18页文档

某公路隧道衬砌结构计算书共18页文档

目录一基本资料 (1)二荷载确定 (1)2.1围岩竖向均布压力 (1)2.2围岩水平均布力 (1)三衬砌几何要素 (1)3.1衬砌几何尺寸 (1)3.2半拱轴线长度S及分段轴长△S (2)3.3割分块接缝重心几何要素 (2)四计算位移 (2)4.1单位位移 (2)4.2载位移——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引起的位移 (2)4.3载位移——单位弹性抗力及相应的摩擦力引起的位移 (8)4.4墙低(弹性地基上的刚性梁)位移 (12)五解力法方程 (12)σ=)分别产生的衬砌内力 (13)六计算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1h七最大抗力值的求解 (14)八计算衬砌总内力 (14)九衬砌截面强度检算(检算几个控制截面) (15)9.1拱顶(截面0) (15)9.2截面(7) (18)9.3墙低(截面8)偏心检查 (18)十内力图18一 基本资料高速公路隧道,结构断面如图1所示,围岩级别为V 级,容重318kN /m ϒ=,围岩的弹性抗力系数630.1510kN /K m =⨯,衬砌材料C20混凝土,弹性模量72.9510kPa h E =⨯,容重323kN /m ϒ=。

图1 衬砌结构断面二 荷载确定2.1 围岩竖向均布压力: 10.452s q ωγ-=⨯式中:s ——围岩级别,此处s=5;ϒ——围岩容重,此处ϒ=18kN/㎡;ω——跨度影响系数,ω=1+i(B m -5),毛洞跨度B m =12.02m ,B m =5~15时,i=0.1,此处: ω=1+0.1×(12.02-5)=1.702所以,有:510.45218 1.702220.5792q kPa -=⨯⨯⨯=考虑到初期之处承担大部分围岩压力,而二次衬砌一般作为安全储备,故对围岩压力进行折减,对于本隧道按照45%折减,即q 45%0.45220.579299.2606q kPa =⨯=⨯=2.2 围岩水平均布力:e =0.4×q=0.4×99.2606=39.7043kPa三 衬砌几何要素3.1衬砌几何尺寸内轮廓半径 r 1=5.56m ;内径r 1 所画圆曲线的终点截面与竖直轴的夹角1ϕ=100°; 截面厚度d=0.45m 。

第三篇隧道二次衬砌结构计算

第三篇隧道二次衬砌结构计算

第三章隧道二次衬砌结构计算3。

1基本参数围岩级别:Ⅴ级围岩容重:γs =18.53/mkN围岩弹性抗力系数:K=1.5×1053/mkN衬砌材料为C25混凝土,弹性模量Eh =2。

95×107kPa,容重γh=233/mkN.3.2荷载确定3.2。

1围岩垂直均布压力按矿山法施工的隧道围岩荷载为:qs=0.45×21-sγω=0.45×21-sγ[1+i(B-5)]=0。

45×24×18.5×[1+0.1×(13.24—5)]=242.96(2/mkN)考虑到初期支护承担大部分围岩压力,而对二次衬砌一般作为安全储备,故对围岩压力进行折减,对本隧道按30%折减,取为1702/mkN。

3.2。

2 围岩水平均布压力e=0.4q=0.4×170=68 2/mkN3。

3计算位移3.3。

1单位位移所有尺寸见下图1:半拱轴线长度s=11。

4947(m )将半拱轴线长度等分为8段,则∆s=s/8=1.4368(m) ∆s/ E h =0。

4871×107- (1-⋅kPa m ) 计算衬砌的几何要素,详见下表3.1。

单位位移计算表 表3。

1注:1。

I —截面惯性矩,I=3bd /12,b 取单位长度。

2。

不考虑轴力影响。

单位位移值用新普生法近似计算,计算如下: 11δ=⎰sh ds IE M 01≈∑∆I E s 1=0.4871×107-×864。

0000=4。

2085×105-12δ=21δ=⎰sh ds IE M M 021.≈∑I yE s ∆=0.4871×107-×2643。

1776=1.2875×104-22δ=⎰sh ds I E M 022≈∑∆Iy E s 2=0.4871×107-×14338.9160=6.9845×104- 计算精度校核为:11δ+212δ+22δ=(0.42085+2×1.287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洞衬砌结构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
一、示意图:
1.依据规范及参考书目: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DL/T 5195-2004,以下简称《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SL 191-2008),以下简称《砼规》《隧洞》(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熊启钧编著)
《水工隧洞和调压室水工隧洞部分》(水利电力出版社,潘家铮编著)2.几何参数:
半跨宽度L1 = 2.000 m ;顶拱半中心角α=60.00°
拱顶厚度D1 =0.400 m;拱脚厚度D2 =0.600 m
侧墙厚度D3 =0.600 m;侧墙高度H2 = 4.000 m 隧洞衬砌断面形式:圆拱直墙形
底板厚度D4 =0.600 m
3.荷载信息:0.00 m
6.00 m ;外水压力折减系数β=0.40 Q1=70.00kN/m ;顶部
山岩压力中间值Q3=40.00kN/m ;
侧向山岩压力下侧值Q5=
0.00kN/m ;底部山岩压力中间值
顶拱围岩弹抗系数K1 =500.0 MN/m
3 侧墙围岩弹抗系数K2 =500.0 MN/m 3 底板围岩弹抗系数K3
=500.0 MN/m 3顶拱灌浆压力P d =0.00 kPa;P d 作用半中心角αp =0.00° 其他部
位灌浆压力P e =0.00 kPa
4.分项系数:
基本资料:
内水压力水头H i =
外水压力水头Ho =
顶部山岩压力端部值
侧向山岩压力上侧值
底部山岩压力端部值
Q2=
70.00kN/m
Q4=
50.00kN/m
建筑物级 1 级;荷载效应组合:基本组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安全系数K = 1.35 衬砌自重分项系数γQ1 = 1.10;山岩压
力分项系数γQ2 = 1.00 内水压力分项系数γQ4 = 1.00 ;外水压力分项系数γQ5 =
1.00 灌浆压力分项系数γQ3 = 1.00
5.材料信息: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 =16.70 N/mm 2;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 = 1.78 N/mm 2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1.90 N/mm 2;轴心抗拉强
度设计值f t = 1.27 N/mm2 混凝土弹性模量E c = 2.80×104 N/mm 2
纵向受力钢筋种类:Ⅱ级
钢筋强度设计值f y =300 N/mm 2;弹性模量E s = 2.00× 105 N/mm
钢筋合力点到衬砌内、外边缘的距离 a =0.050 m
三、内力计算:
N -- 衬砌计算截面的轴向力,kN ,以拉为正;
Q -- 衬砌计算截面的剪力,kN,以逆时针转动为正;M -- 衬砌计算截面的弯矩,kN· m,以内边受拉为正u -- 衬砌计算截面的切向位移,mm ;v -- 衬砌计算截面的法向位移,mm ;ψ-- 衬砌计算截面的转角位移,度;k -- 衬砌计算截面的围岩抗力,kPa 计算节点编号顺序为:底板或底拱、底圆按照从左到右编号;顶板板或顶拱、顶圆按照从右到左编号;其余部位按照从下到上编号;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内力计算:经过 3 次迭代运算后,各点设定抗力条件和法向位移一致。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内力计算:
经过 3 次迭代运算后,各点设定抗力条件和法向位移一致。

四、截面承载验算:
衬砌截面按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构件进行承载力和配筋计算:1.偏心受压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依据:
首先按素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验算公式如下:
K×N ≤φ×γm×t f×b×h/(6×eo/h-1)《砼规》式 5.2.3-3 K×N ≤φ× f c× b ×h/ (6× eo/h+1 )《砼规》式 5.2.3 -4 如果承载力验算不满足,则进行配筋计算,公式如
下:KN ≤f c× b×χy' ×+f A-sσ's× As 《砼规》式 6.3.2-1
KNe ≤f c×b×χ×(ho-χ/2)+f y'× As'(ho-a s')《砼规》式 6.3.2-2 2.偏心受拉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依据:
轴向力作用在钢筋A s合力点与A s'合力点之间的小偏心受拉构件:
KNe ≤f y' × As' × (ho - a s')《砼规》式 6.4.2-1
KNe' ≤f y×As × (ho' - a s)《砼规》式 6.4.2-2 轴向力作用在钢筋A s合力点与A s'合
力点之外的大偏心受拉构件:KN ≤f y× A-sf y' × A-sf c'× b×χ《砼规》式 6.4.3-1
KNe ≤f c×b×χ×(ho-χ/2)+f y'× As'(ho-a s')《砼规》式 6.4.3-2 3.截面抗剪验算依据:
当满足下述条件时,可不配置抗剪钢筋:
K× V ≤0.7×β h×f t×b×ho 《砼规》式 6.5.4-1 βh =(800 / ho )1/4《砼规》式 6.5.4-2 4.抗剪验算结果:
以计算点:底板 1 的截面为例进行抗剪验算,其余截面抗剪验算与此相同。

截面高度
h = 600 mm;有效高度ho = 550 mm ;截面宽度b = 1000 mm ;截面剪力设计值V
= 4192 N
K×V = 1.35× 4192 = 5659 N ≤0.25×f c×b×ho
= 0.25 × 11.90 × 1000 × 550 = 1636250 N
故受剪截面满足要求!
K×V = 1.35×4192 = 5659 N ≤ 0.7×βh×f t×b×ho
= 0.7 × 1.000 × 1.27 × 1000 × 550 = 488950 N 故受剪验算满足要求!
5.按素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验算截面承载力:
以计算点:底板8 的截面为例进行素混凝土截面承载力验算,其余截面与此相同。


算截面高度h =600 mm,宽度 b =1000 mm ,计算长度lo = 3181 mm 承受弯矩
M =72691759 N·mm,轴力N =157039 N b=600mm 时,从《砼规》表 5.2.2-1 查
得素混凝土构件稳定系数φ=0.967
K×N =1.45×157039 =227707 N ≤ φ× f c×b×h
=0.967×11.90×1000×600 =6904232 N 按照素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验算承载力满足要求。

eo =M / N =72691759 / 157039 =462.9 mm b=600mm 时,从《砼
规》表 5.2.2-1 查得素混凝土构件稳定系数φ=0.967
从《砼规》附录 C 中表C1查得截面抵抗矩的塑性系数γ m = 1.71 K×N =
2.20×157039 =345487 N ≤ φ×γ m×t f×b×h/(6×eo/h-1)
=0.967×1.71×1.27×1000×600/ (6× 462.9/600 -1) =346197 N 按素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验算受拉区承载力满足要求。

K×N =1.45×157039 =227707 N ≤ φ×
f c×b×h/(6×eo/h+1)
=0.967×11.90×1000×600/(6×462.9/600+1 ) =1226571 N 按素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验算受压区承载力满足要求,无须进行配筋计算!
五、配筋及裂缝宽度计算结果:
h -- 衬砌计算截面高度,mm ;
A si -- 衬砌计算截面内侧钢筋计算面积,2
2;
mm
A si' -- 衬砌计算截面内侧钢筋实配面积, 2 mm ;
A so -- 衬砌计算截面外侧钢筋计算面积,2
2;
mm
A so' -- 衬砌计算截面外侧钢筋实配面积, 2 mm ;
ω -- 衬砌计算截面的裂缝宽度,mm ,当抗裂验算满足要求时则显示为“抗
裂”
计算节点编号顺序为:
底板或底拱、底圆按照从左到右编号;顶板板或顶拱、顶圆按照从右到左编号;
其余部位按照从下到上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