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合集下载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导入新课】二战结束了,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昔日的盟友关系能否维持长久?什么是冷战、热战?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怎样提出的?北约和华约是怎么回事?德国和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又是怎么造成的?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或许由此可以感悟到战争与和平,生命和死亡的一线之隔中,人类的命运应该如何把握。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1.自主学习(内容:步步高知识清单,完成后熟读两遍)2. 交流展示a、“冷战”产生的原因?b、“冷战”的含义、表现及影响含义:表现:影响:c、冷战阴影下国际关系的表现国家分裂:局部热战:古巴导弹危机:【合作探究】1、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2、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课堂检测】(内容:见步步高对点训练)【作业】1整理学习笔记(构建知识结构)2 做步步高单元学习小结1.德国分裂:"柏林危机"是战后美苏之间出现的第一次冷战高潮,是"冷战"加剧的重要表现. "柏林危机"发生之后,美国趁机加快了分裂德国的步伐.1949年5月,柏林封锁刚刚结束,它便支持西德通过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根本法》,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着,在苏联的支持下,东德于同年10月也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样,两个德国的局面便形成了.德国的分裂同当时的国际形势有什么关系?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源是什么?德国的分裂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密切相关的,是美苏对抗、"冷战"的结果,是冷战的第一次高潮,分裂的根源是美国的霸权政策。

两个德国的出现,对于战后欧洲和整个国际局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此德国成为两强冷战的前哨阵地,危机不断。

直到冷战结束,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

2.朝鲜分裂: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依据在波茨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其分界线是北纬38度线.经过长期的对峙,1948年8月在朝鲜半岛南部先行成立了大韩民国。

高一历史《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冷战”的概念,分析“冷战”形成的原因。

了解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

理解“冷战”和“热战”的关系。

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分析“冷战”的原因,探究“冷战”和两极格局之间的关系。

学会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辨证地看待“冷战”对世界和平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而形成的遏制和对抗不符合世界发展的需要,只有和平合作才能实现国家间的共赢。

【重点难点】重点:“冷战”兴起的原因;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难点:“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课堂导学】从盟友到对手1、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

(2)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

○1和衰落。

○2成为的霸主。

○3的实力增强。

○4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

(3)美苏两国在和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经过(1)发表演说,对二战时的盟友等大肆攻击,发出了以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2)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以“”作为和的指导思想。

3.影响:美苏“冷战”从此开始美苏冷战1.含义:以美国为首的,对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之外的一切。

2.表现(1)经济上○1美国:为帮助恢复经济和拉拢国家,开始实施对。

○2苏联:苏联,等国成立,以打破的经济封锁。

(2)军事上○1美国:1949年,,,等国签订《》,成立,加剧了“”程度。

○2苏联:1955年,苏联和等签署《》,组成“”。

○3影响:两大对峙,形成。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冷战”(1)德国的分裂○1原因:,,,四国分区占领,美苏冷战加剧。

○2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共和国和共和国。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闻喜中学2+6课堂模式学案年级部高一全部学科历史编号编制人审核人使用时间 2016.01 班级姓名《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2)掌握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正确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学习重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北约和华约。

【学习难点】冷战与雅尔塔体系形成与评价。

【学习流程】一、整体感知(一)、“冷战”的概况(阅读课本第一二个子目,完成下列内容)1、“冷战”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冷战”形成原因(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3、“冷战”表现领域美国苏联政治丘吉尔在美国发布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杜鲁门主义(“冷战”正式开始)经济马歇尔计划(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华约(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阅读课本第三个子目,完成下列内容)“冷战”阴影性下国际关系特点: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结合1、全面“冷战”的表现:(1)、欧洲:德国分裂(2)、亚洲:朝鲜分裂(3)、美洲:古巴导弹危机2、局部热战的表现: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二、深入学习(一)美苏两极格局对世界的影响积极影响:1、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为世界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经验并用于内部的调整与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消极影响: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高中历史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具体过程,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掌握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多极化趋势的异同点。

了解“冷战”局面的形成,认识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重点难点】(1)重点:美苏的“冷战”对峙的措施及其表现。

(2)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双重影响。

【学法指导】①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②通过问题探究、史料研习、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采取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己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知识链接】一、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主要过程、形成标志、存在时间、主要内容、维护工具、实质、主要特点和主要评价1.形成原因: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形成过程:美国苏联政治上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主张遏制共产主义,标志冷战开始苏联帮助东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经济上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 。

借助经济手段稳住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1949年苏联为首组织经互会,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封锁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成立针对苏联的“北约”军事组织。

加剧了冷战局面1955年,苏联为首成立针对北约的“华约”组织。

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4.存在时间: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5.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难点:
“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教材整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冷战”的概念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三、美国的“冷战”政策
四、“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五、“冷战”的影响。

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考点1 从盟友到对手1.原因:(1)雅尔塔体系确立:①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________________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②基础:美苏均势。

③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④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_________的框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_____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_____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_______________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2.冷战开始(1)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开始标志:___________(1947年3月)(政治表现):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___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_____”的正式开始。

(3)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___________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考点2 美苏“冷战”1.马歇尔计划(经济表现)(1)目的:①帮助西欧恢复经济;②___________西欧国家;③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

④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阵脚,遏制共产主义(2)提出者: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2.成立北约(军事表现)(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1949年,美国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___________》,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理解“冷战”的概念及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冷战”的重要举措;认识“冷战”给国际关系带了怎样的影响,注意其客观上的一些积极影响。

【基础知识填空】一、“冷战”的概念1.采取除以外的一切行动。

二、“冷战”的酝酿2.1945年,二战后期,国际会议奠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框架,这是一个以、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体现的是两国和的矛盾加剧升级。

3.1946年,英国前首相在美国发表“”演说,发出了“冷战”的最初信号,提议英美组成同盟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

三、“冷战”的开始及发展4. 年3月,美国出台,公开提出要干涉国际事务,以“遏制”作为美国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成为了“冷战”开始的标志,也是在政治方面的举措。

针对美国的行动,苏联积极帮助东欧国家建立制度。

5.1948年,为了帮助恢复经济,稳定其制度,美国实施计划,扶持并控制欧洲,这是美国一方“冷战”在经济方面的举措。

针锋相对,1949年东欧国家建立。

6. 年,美国主导建立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加剧“冷战”。

年,苏联及东欧国家成立组织,至此格局形成。

四、“冷战”的影响7.“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导致一些分裂,如、分裂;局部地区摩擦升级为热战,如战争和战争;一触即发,如年的危机。

8.由于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未发生,避免了新的,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恐怖下的局面,双方军备竞赛促进了发展。

【概念解释】(口头表达训练)【知识框架】1.冷战2.两极格局3.雅尔塔会议4.“铁幕”演说5.杜鲁门主义6.马歇尔计划7.经互会8.北约和华约9.柏林墙和德国分裂10.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11.越南战争12.古巴导弹危机【课后作业】完成《导与练》对应作业;完善本学案。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doc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习目标】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知道美苏对抗冷战的相关史实;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活动方案】活动一:了解雅尔塔体系阅读课文引言、第一目录和资料回放,解决下列问题。

(要求: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1雅尔塔体系是怎样确立的?概述雅尔塔体系的实质和影响。

%1从二战中到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而对战后初期美苏关系的变化,美对苏采取了什么政策?说出这一政策的目的和含义并举例说明。

活动二:掌握美苏冷战的有关史实阅读课文第二目录,解决下列问题。

(要求:自主完成相关任务,再小组合作交流。

)%1石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的一项计划,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漫画中的“医生” 和“患者”分别是指什么?美国通过这一计划想实现什么样的的?② 完成卜•列表格,了解美国对苏联采取了哪些冷战政策③面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哪些对策?北约和华约的出现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活动三: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阅读课文第三目录并结合课文相关图画,解决下列问题。

(要求:先自主整理,再小组合作交流。

)①列举美苏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具体表现。

%1探究活动:有人说冷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又有人说冷战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有利于世界发展,你是如何看待关苏冷战的。

活动一:%1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苏英等国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从而逐渐形成雅尔塔体系。

实质: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它莫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1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

原因:雅尔塔体系确立;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廿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1冷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第2《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
考点1 从盟友到对手
.原因:
(1)雅尔塔体系确立:
①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________________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②基础:美苏均势。

③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④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_________的框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_____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②_____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_______________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2.冷战开始
(1)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开始标志:___________(1947年3月):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___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_____”的正式开始。

(3)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___________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考点2 美苏“冷战”
.马歇尔计划
(1)目的:①帮助西欧恢复经济;②___________西欧国家;③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

④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阵脚,遏制共产主义
(2)提出者: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2.成立北约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1949年,美国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___________》,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性质: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_________集团。

(3)影响: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_________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3.经互会的成立
(1)时间、国家:
、。

(2)目的: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_________的经济封锁。

4.成立华约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19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___________》,被通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2)影响: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_______形成。

考点3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①背景:二战后,德国被___________四国分区占领;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美苏双方未能就__________问题达成协议。


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___________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分裂:①背景:194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_______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

②分裂: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③发展:19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_______、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3)侵越战争: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____
殖民者重返越南。

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

②时间:1961~1973年。

③结果: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4)古巴导弹危机:①原因: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②结果: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____
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4.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基础练习】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北约成立
D.德国分裂
2.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利益
3.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4.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下列用图示法表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①冷战
②杜鲁门主义
③对西欧国家经济援助
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⑤朝鲜战争
6.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转为战后的对手,其根源在于(

A.对“二战”胜利成果的分赃严重不均B.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的矛盾冲突
D.互相对各自的势力范围进行渗透
【互动探究】
一、两极世界形成的背景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基础、作用是什么?
2.结合教材,二战使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美苏由朋友到对手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两极世界形成的背景有哪几个)?
二、两极世界形成的过程(表现)
.完成表格:美苏冷战的表现。

美国(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经济
军事
2.冷战的对象、形式、实质是什么?
3.两极格局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三、两极格局形成(冷战)的影响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怎样?
【效果检测】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主义表现为两种形式,在欧洲是“冷战”,在亚洲是“热战”。

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抗并未爆发真正的世界大战,其主要原因是(

A.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B.双方合作多于对抗
.各国反战运动高涨
D.霸权主义受到遏制
2.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
D.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政治、军事均势状态下的产物
3.二战后初期,“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雅尔塔体制的确立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③北约组织的建立
④对德分区占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①②④
D.③④
4.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
B.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
D.雅尔塔体制、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右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

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B2.A3.B4..B6.效果检测:
.A2.3.B4.B.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