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说课稿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说课稿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下面我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进行学情分析:一、说学情中学,正是青春飞扬、理想起帆的重要阶段,可令人遗憾的是,据教育部门统计,导致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就是溺水,占学生非正常死亡比例的50%多,而每年的5至9月份是学生意外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
在事故高发季节来临前,如何做好防范工作至关重要。
事实上,这些意外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由于学生缺乏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导致意外演变成了悲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本,在于立人,立人之道,生命优先。
从调查表显示,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让理论演变成具体的求生技能。
夏季来临,天气炎热,学生外出嬉水增多,非常容易发生意外。
这节课我就以游泳溺水为例,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溺水急救常识,以保证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
接下来进行教材分析:二、说教材本节课分三个部分的内容:①预防游泳溺水;②正确施救溺水者;③学会做人工呼吸。
本节课内容贯穿了《意外伤害》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了解《掉进冰窟窿》《野营要注意安全》《煤气中毒》等专题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中会重点讲到“怎样做人工呼吸”,这个知识点对意外伤害都是通用的。
可以说,本节课的内容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的规律,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溺水救助知识和技能。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预防溺水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地安全意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急救常识;【能力目标】:当意外来临时,能运用所学知识,实现自救,甚至救助他人;【情感目标】: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当我们对学情、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2、教学重难点《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将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教学方案(10篇)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教学方案(10篇)“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教学方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用血的教训,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无常,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2、使学生懂得溺水后家长的伤心欲绝与孤独无助。
3、使学生懂得溺水的主要原因和救助的方法,强化防溺水的意识。
4、让学生懂得一些俗语:宁欺山莫欺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生命无take two。
教学过程:一、血淋淋的教训阳光灿烂的夏日,本该是充满欢笑的季节。
而对于一些溺亡的中小学生来说,却再也无法沐浴这美好的阳光。
花季生命过早凋谢,带给那些不幸家庭难以承受的巨大痛苦,又一次用生命代价敲响了未成年人的安全警钟。
案例1:20__年5月11日下午3时30分许,6名初中学生相约到琴江河五华县河东镇浮湖村河段游泳,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其中4名被冲走的学生仍失踪。
据了解,当日下午3时30分许,五华县油田中学初二级学生谢_辉、谢_捷、周_豪,兴华中学初二级学生谢_峰、李_雄、周_宁相约到琴江河五华县河东镇浮湖村河段游泳。
由于该河段水流较急,致使谢_峰、周_豪、谢_辉、谢_捷4人被水冲走。
目前,4名失踪学生仍下落不明。
案例2:5月11日上午11时,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一中8名初中二年级学生相约一起到博罗县滨江路的东江边烧烤。
途中,一名男同学下江游泳时不幸溺水,其4位同学发现后手牵着手去救他,结果不幸一齐落入江中失踪。
其余3位同学见此情况,立刻报警求助。
(班主任老师还可以结合自己了解的实例教育学生)二、说说感受老师:听了这些实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
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对于人失去亲人的父母来说,失去孩子会有怎样的感受?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小结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
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男生居多。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说课稿

生命如花谨防溺水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班会主题是《生命如花谨防溺水》。
【班会背景】青少年,正是青春飞扬、理想起帆的重要时期,可令人遗憾的是近几年,溺水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生命杀手”。
据教育部门统计,溺水死亡占学生非正常死亡的50%多,每年的5月-9月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
孩子有嬉水、亲水的天性,由于预防溺水知识的缺乏及安全意识不到位,近几年,我市已发生数起中小学生在节假日溺水事件。
尤其是那些缺乏父母监管的孩子,成为了发生溺水事故的高危群体,最近班级出现了男生私自去河边玩耍现象。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明白生命只有一次的道理,从而产生珍惜生命的意识,掌握预防溺水知识,和遇险自救、互救技能,做到主动远离危险水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观看新闻视频,让学生认识溺水的主要原因,强化防溺水的意识。
2.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观看视频、小组合作交流法、竞赛讨论发言、表演展示法,使学生掌握自救施救方法。
3.通过自救视频,模拟自救动作,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感悟生命的宝贵,并把防溺水落实到行动上。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学习防溺水的有关安全知识”作为这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为“掌握溺水急救措施。
”【班会准备】活动准备是班会的一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一环,为加深学生的体验,课前我做了以下准备:1.搜集相关新闻视频、数据、图片,和防溺水知识等。
2.学生排练情景剧、准备防溺水宣讲稿。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该激起学生求学的欲望,对学习感兴趣并感到愉快”。
组织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布置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来串联起本章内容的教学,以此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一、新闻播报3分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使于亲。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上课前,采用生活化情景,播放溺水新闻,通过视频形式更能直观地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白溺水事故正在频繁的发生,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深思,激起学习预防溺水知识的渴望。
防溺水安全教育说课稿(精选10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说课稿(精选10篇)防溺水安全教育说课稿 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特点及编写意图我说课的内容是依据七年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我的安全我知道》确定的,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和校园安全、饮食卫生和疾病预防、运动安全和运动意外、心理健康与安全、火灾预防及逃生常识、地震常识及避震逃生六个章节。
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
预防溺水是教材第三章的内容,根据指导纲要的教育内容及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人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增强学生防溺水的安全意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防溺水的安全知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四)教学准备为了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我运用新闻和身边真实的案例,以及视频、文字、图片、歌谣等,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注意游泳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教育性,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发展。
我在设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一课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通过游戏竞赛,以及展示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一些视频资料,使学生在情绪和精神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这种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获得安全知识。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能更形象直观地掌握防溺水的安全知识。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取“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游戏竞赛法”等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主任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主任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主任主题班会篇1活动目的: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有关知识。
2、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识,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了解自防自救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事先准备事例,寻找一些图片资料一、活动导入1、教师:"小朋友们暑假快来了,那么你觉得什么运动适合炎热的夏天呢?"2、教师:"你们喜欢游泳吗?会游吗?二、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收集来的图片资料请幼儿观察讨论。
2、讲述案例《水库摸鱼,深水桑命》请幼儿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3、引导幼儿了解水库的危险性,自己游泳技术不佳时千万不可逞强下水。
4、教师谈谈事例《深水玩耍,水草缠身而亡》这个悲剧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1)、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2)、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3)、教育幼儿知道深水中经常有高大水草或大石块,若有水草缠身或被大石块夹住脚就会有生命危险。
5、教师向幼儿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
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我们还小,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朋友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等,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三、活动结束1、教师:"听了那么多,你懂得了什么?"2、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四、延伸1、教师:"要是碰到有人溺水被抬上来,这时候120没赶来,你该怎么救人?"2、幼儿自由发表意见3、教师出示图示请幼儿观察讨论4、教师讲解救人步骤5、教师示范救人步骤,幼儿观察。
珍爱生命远离溺水教案(8篇)

珍爱生命远离溺水教案(8篇)珍爱生命远离溺水教案一:珍爱生命,严防溺水活动目标:1.使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严重性,提高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掌握游泳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认识溺水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预防溺水。
活动过程:一、导入:1.图片展示:溺水现场,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们看到这张图片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二、新课教学:溺水事故的原因:(1)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2)教师总结:缺乏安全意识,忽视安全警告,私自下水玩耍等都是导致溺水事故的原因。
游泳安全知识:(1)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下水;(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3)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或游泳;(4)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游泳时不要过于逞能;(6)发现有人落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要呼叫成年人相救。
三、角色扮演活动:模拟溺水场景,进行自救和他救的演练。
四、小结:通过本次活动,你们学到了什么?应该怎样应用这些知识?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生命,远离危险。
珍爱生命远离溺水教案二:严防溺水,关爱生命活动目标:1.使学生了解溺水的危害,懂得珍惜生命。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掌握溺水急救的常识。
活动过程:一、导入:1.播放溺水事故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安全问题。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二、新课教学:1.溺水的危害:溺水会导致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甚至死亡,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遗憾。
2.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学习防溺水的技巧和方法,如学习游泳、使用救生设备等。
3.溺水急救常识:了解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如何使用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
三、角色扮演活动:模拟溺水场景,进行自救和他救的演练。
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小结:通过本次活动,你们学到了什么?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掌握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和急救常识。
安全教育说课稿防溺水(3篇)

第1篇一、说教材本次说课的主题是“防溺水”,该内容选自小学安全教育课程。
溺水是青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溺水教育对于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旨在通过讲解防溺水知识、演示自救和互救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溺水的原因和危害。
- 掌握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 增强学生的安全责任感,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迅速、正确地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四、说教法学法1. 教法:- 讲授法:讲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
- 演示法:演示自救和互救技能,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 学法:- 听讲法:认真听讲,掌握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思考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考如何预防溺水事故。
- 实践法: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溺水事故的新闻报道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
2. 提问:什么是溺水?溺水事故有哪些危害?3. 引入课题:防溺水。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溺水的原因:- 不熟悉水性。
- 不遵守游泳规则。
- 疏忽安全防护。
2. 讲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游泳前做好准备活动。
- 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
- 遵守游泳规则。
- 学习自救和互救技能。
3. 演示自救和互救技能:- 演示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 演示救助溺水者的方法。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自救和互救技能的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班会教案5篇

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班会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班会教案,盼望大家喜爱!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溺水的危害,懂得生命的珍贵。
2、初步了解溺水平安的有关内容,提高平安意识。
3、学习防溺水的一些平安自救学问,培育防范力量。
教学重点:学习防溺水平安的基本学问,培育有关防范力。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中由于车祸、中毒、溺水。
剥夺了很多珍贵的生命,尤其是溺水最为严峻。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随着天气转暖,很多同学会去游泳,今日这节班会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溺水和如何预防的学问。
二、了解案例,明白溺水危害1、老师出示近年来溺死事故实例和数据图例。
2、出示溺水事故发生后的几组图片。
3、谈看后的体会,明白溺水不仅给自己,也给家人带来巨大的损害。
三、讲解溺水学问,明白生命珍贵1、溺水发生缘由。
2、溺水死亡缘由及症状。
3、观看平安警示牌。
四、学会方法,自救与抢救1、出示一组关于溺水发生的选择题,靠靠同学的平安学问,激发学习爱好。
2、自救方法。
讲解并邀请同学演示。
3、游泳常识的教学,与同学实际相联系。
多媒体出示。
4、溺水者的抢救:(1)岸上急救。
课件出示相关学问,阅读并演示。
(2)溺水急救。
可以请同学提出方法,共同争论并归纳出可行性,加强同学的平安意识,不盲目施救给自己带来平安威逼。
五、如何防溺水,加强平安意识1、师生共同归纳“游泳四不”。
2、学习游泳小常识,齐读,指名读。
3、防溺水歌谣大家读。
六、同学争论,归纳学问这次班会课学到了什么,并且举例说明以后应当如何做?七、集体宣誓,升华熟悉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习了,如何防止溺水。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溺水自救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下面我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进行学情分析:
一、说学情
中学,正是青春飞扬、理想起帆的重要阶段,可令人遗憾的是,据教育部门统计,导致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就是溺水,占学生非正常死亡比例的50%多,而每年的5至9月份是学生意外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
在事故高发季节来临前,如何做好防范工作至关重要。
事实上,这些意外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由于学生缺乏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导致意外演变成了悲剧。
来这之前,我对我校高一5个班10、11、17、18、19班(约30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
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让理论演变成具体的求生技能。
夏季来临,天气炎热,学生外出嬉水增多,非常容易发生意外。
这节课我就以游泳溺水为例,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溺水急救常识,以保证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
接下来进行教材分析:
二、说教材
本节课分三个部分的内容:①预防游泳溺水;②正确施救溺水者;③学会做人工呼吸。
本节课内容贯穿了《意外伤害》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了解《掉进冰窟窿》《野营要注意安全》《煤气中毒》等专题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中会重点讲到“怎样做人工呼吸”,这个知识点对意外伤害都是通用的。
可以说,本节课的内容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的规律,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溺水救助知识和技能。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预防溺水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地安全意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急救常识;
【能力目标】:当意外来临时,能运用所学知识,实现自救,甚至救助他人;
【情感目标】: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当我们对学情、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2、教学重难点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将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问卷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我
设计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了解防溺水的有关知识,通过演习让理论知识变成实践本领;
【教学难点】:学会自救和救助溺水者,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俯卧压背法及俯卧压背的正确方法去救助他人。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法
1、教法:①讲授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②多媒体演示法;③讨论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④问题探究法
2、选择的依据是:
①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一般来说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由感性过渡到理性,教师应有目的地给学生做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便可以有效地突破难点。
②根据学生的感性认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把不易理解的难点(比如怎样做人工呼吸)展示出来,这样就能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③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所以,在教师讲授知识前,不如先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课文,养成自读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点的能力。
⑵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获取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归纳能力。
高中生的智力水平接近成年人高峰状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时常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
事实证明,课堂上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地获得知识技能,以求学得快,记得更牢,是本节课重要的学习策略。
⑶通过现场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有多媒体,下载好的5个视频:【《凤阳:3名小学生溺水身亡》《防溺水安全教育(预防溺水和游泳常识)》节选、《救助溺水者》《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口对口)》】。
教室布置为椭圆形,在中间先布置好几个塑料模拟人(溺水者)和运动垫子,以便于实践操作时所有学生都能看到操作。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大部分:①多媒体导入;②传授新知,形成技能;③课堂小结。
⑴导入。
为了让学生能加以重视,用约3分钟的时间进行导入部分,这部分包括话题引入、案例警示及播放《新邵:3名小学生溺水身亡》的视频。
(视频播放)
设计意图:让活生生的现实引起学生的警觉,让学生知道安全的重要性,使学生更能投入到本堂课的教学中,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⑵传授新知,形成技能。
用约40分钟的时间进行正体部分。
这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预防游泳溺水,正确施救溺水者及学会做人工呼吸。
重点放在施救溺水者上,难点在于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工呼吸。
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及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
第一步,我先讲“预防游泳溺水的方法”,给出第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们知道多少防溺水安全常识?概述溺水的原因?学生通过《防溺水安全教育(预防溺水和游泳常识)》一小段视频并结合课本上罗列的要点,能够归纳知道“如何安全游泳”。
(视频播放)
随后设第二个问题:除了教材和视频里注意的内容之外,请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防溺水安全的常识?这样学生之间会相互交流、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知道更多的安全常识,教师在加以总结、归纳(游泳“十六忌”)等。
设计意图:高中生已有相当于成年人的思维和水平,通过视频内容和教材内容相结合,再经过问题二的讨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同时,也会有效提取信息,归纳和拓展知识的能力。
这样师生互动效果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记得更牢。
第二步,告诉学生,做好了第一步,万一还是溺水了,抛出第三个问题:该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呢?让学生相互讨论。
然后教师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分析、全面总结,并播放2个简短视频(节选《防溺水安全教育(预防溺水和游泳常识)》的内容和《救助溺水者》)让学生熟知怎样自救及岸上救人和水下救人,视频内容非常好,有针对性,讲解清楚,学生一看就能明白。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紧急时学会冷静思考问题,善于观察的能力,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图)
第三步,实践操作阶段,讲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设第四个问题:如何紧急急救,有几种人工呼吸方法,具体怎样操作?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是通过播放视频《人工呼吸(口对口)》《仰卧压胸法》(视频播放2个)
和展示俯卧压背法的图片相结合来突破的,在看视频和图片前告知学生,看完后会抽他们上来演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心细致地观看。
该视频讲述和演练紧急急救方法非常详细,细节、步骤非常清楚;看完后后由学生亲自演示、老师指导来突破难点。
此环节包括控水、人工呼吸及俯卧压背法。
控水有“肩背倒立倒水法”“伏膝倒水法”(图),通过教材知识、视频、图片展示相结合,比较容易掌握。
因为时间关系,也考虑到学生不可能什么都学会,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为此着重的突破口对口吹气法及俯卧压背法这两种方法,因为口对口吹气法较常用、有效,俯卧压背法适合溺水者,很符合本节课的主题。
虽然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属于简单的,但对于初次学习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所以这个过程要花费很多的时间;鼓励学生尝试演练人工呼吸各种方法,老师在一旁观看并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讲解纠正不足的要领。
指导完后,学生分组演练,口对口吹气法用模拟人,其他两种方法学生自由组合。
然后用分组演练,分批进行,教师要耐心指导第一批学生,然后由学生相互交流、反复操作,直到每位学生救助动作熟练无误为止。
设计意图:视频与图片相结合,更加直观、形象。
使学生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实掌握施救的要领,并能灵活运用,完成教学目标;
⑶课堂小结: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写道:“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我将用约2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小结,还是想提醒学生“夏季游泳,注意安全”,告诉学生遇到意外不要慌张,要冷静对待,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救及救助他人,避免意外伤害,共创和谐社会!
希望每一个同学牢记这句话:流水无情,生命可贵
记住:不会游泳不要去玩水。
六、板书设计:(略)
因很多知识点只需要知道、理解,靠熟悉操作掌握基本技能,为此板书省略。
七、教学预期效果:
学生可以知道防溺水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了意外溺水紧急自救甚至救助他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尤其是口对口吹气法及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
但是教学中
常出现令人想象不到的事情,例如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演示、实践时,很多学生会很不情愿,这就需要老师灵活处理和应变能力。
八、课后练习及活动:熟悉三种人工呼吸的方法。
课后指导组织学生“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签名活动。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