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

2018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
2018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

2018智慧零售白皮书:零售不死,巨变时代的零售转型工具箱

2018智慧零售白皮书:零售不死,巨变时代的零售转型工具箱 摘要:日前,腾讯研究院与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发布《构建智慧零售完整图景——2018智慧零售白皮书》。 日前,腾讯研究院与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发布《构建智慧零售完整图景——2018智慧零售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智慧零售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零售活动的生态化,与零售相关的生产设计、 物流仓储、集中采购、场景售卖、服务活动、经营管理、资金流转等所有环节都逐渐融入数据化和智能化 的平台,最终达到零售商效益优化,消费者体验优化,实现万物互联智能决策的自主商业。 以下是《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零售是人类最古老的业态之一,伴随人类文明产生。从最早的挑担货郎走村串户贩卖商品,到形成固 定的前店后厂模式,分散的小型零售商崛起。工业革命以后,零售完成百货革命、店铺迅速大型化,紧接 着又出现连锁即总部加分店的模式,超级市场和购物中心相继崛起。这些传统零售业态信奉抢占优势区位、快速开店扩张的经营原则,创造了每年门店数翻倍的黄金10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买买买”的习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线下实体零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全行业商品零售额增速连年下滑、人力租金成本大幅上升、关店潮频现。有人认为“零售将死”,这并 不正确,因为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只要有人做生意就必然有零售。 零售现阶段的困局,从更本质的问题上来说明,源于工业革命以来,传统零售企业的粗放模式已无法 匹配新的消费需求。零售需要的是一场变革,一场主动的、自发的、利用科学技术的变革。 而智慧零售并非是互联网公司去“颠覆”零售商,而是零售商出于自身的需求利用好新型工具实现必要 的自我转型与升级。

学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心得体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专家指出,近年来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规模不断扩张、贡献不断增强。 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名义增幅达15.6%,北京、上海数字经济GDP占比已超过50%,数字经济在地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数字经济疾步快跑,看点显然更在“数字”之外,反映出不断增强的中国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表明了中国经济活力充沛、增长动能澎湃。 数字经济疾步快跑是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成果。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关键领域的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实现新的突破、走向世界前沿。数字经济风起云涌,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数据供应链,有力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集成融合,显著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正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

全球态势,持续推进信息化、大数据领域创新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果。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注入强动能。数字经济的魅力在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研究显示,2019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达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数字经济减少信息流动障碍,加速资源要素跨产业、跨区域合理流动,给产业转型、经济转型提供支持。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购物、视频会议、远程医疗、云课堂等新模式层出不穷,数字经济在支撑复工复产、保障就业、提振经济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凸显,也进一步说明了其应用广泛、潜能巨大、前景广阔的优势特点。 数字经济奋楫逐浪,中国巨轮风劲帆满。信息技术、大数据、智慧治理加速向工业、服务业、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渗透。助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激发了社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能,数字经济站上了新的风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预测认为到2025年规模可达到60万亿元。国家和地方提速、加码布局“新基建”,推动云计算、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与落地,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从短期看有望拉动投资、内需,助力“六稳”“六保”政策落实,加快经济复苏步伐,从长远看可望有

《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指数(2017)》报告发布

《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指数(2017)》报告发布 “美国一骑绝尘,中国奋起直追,欧洲抱团取暖”。《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指数(2017)》报告(下称《报告》)这样形容当前全球数字经济的分布格局。 根据该报告,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排名中,美国以85.89分的明显优势位居榜首,中国紧随其后,位居第二。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中国经济有望在下一轮数据全球化中扮演领导角色。 数字经济成竞争制高点 十九大报告指出,数字经济正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推动着全球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数字经济正在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向数字经济迁移已经势不可挡,数字经 济已经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指出,近年来,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在积极布局发展数字经济。 根据《报告》,全球各大经济体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去年,美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1万亿美元,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3.8万亿美元,日本为2.3万亿美元,英国为1.43万亿美元。此外,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不断提升,去年,美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9.2%,英国为54.5%,日本为45.9%,中国为30.1%。 《报告》还发现,在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之间的发展还存在非常不均衡的现象。排名第一的美国得分为85.89,而排名第50名的塞尔维亚得分仅23.24,分数相差62.65。“这体现出竞争力较强国家与竞争力较弱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表明了当今世界各国之间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数字鸿沟’。” 王振说。 中国数字经济潜力巨大

近年来,全球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且增速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速。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数字经济增速高达6.8%,同期GDP增速为1.6%;日本数字经济增速为5.5%,同期GDP增速为0.9%;英国数字经济增速为5.4%,同期GDP增速为2%;中国数字经济增速高达16.6%,居世界第一,显著高于同期GDP6.7%的增速。 《报告》预计,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以电子商务为例,美国 未来5年将保持8.2%的复合年均增速,而中国电子商务预计未来5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为15.6%。如果预期能够实现,到2021年,中国电子商务将达到8395.4亿美元规模,高出美国一倍有余。 “在新经济领域,中国也在奋起直追。”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学者王滢波举 例说,在人工智能领域,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领先全球;在图像识别和视频监控领域,海康威视成为全球领导者;而在语音识别领域,科大讯飞屡次斩获国际大奖。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詹姆士·马尼卡认为,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不仅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且至少在四个方面拥有巨大潜能。首先,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了欧盟和美国网民的总和,且消费者较为年轻,熟悉掌握数字技术,这就意味着数字化企业能够以较大规模、较快速度将自己的服务商品化。其次,中国数字经济领域的活力已经远不止来自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领军企业,平安、华为等大型企业也正致力于超越传统业务,打造属于自己的数字生态。再次,中国 政府对待数字经济的开放态度促进了数字化的发展。最后,中国拥有7.31亿网络用户,每天50亿次百度搜索点击,每个微信用户每天平均66分钟的使用时间,每天1.75亿次支付宝交易,这使中国经济有望在下一轮数据全球化中扮演领导角色。 中企主动拥抱数字经济

2020-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深度预测分析

2020-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深度预测分析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分析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2018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0.2万亿美元,占GDP比重的40.3%,平均名义增速为9.2%。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数字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未来,伴随着数字技术持续创新,加速向传统产业融合渗透,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愈发凸显。 各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但各国数字经济发展依然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美国数字经济规模蝉联全球第一,达到12.34万亿美元,中国依然保持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地位,规模达到4.73万亿美元,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分别达到2.40万亿美元、2.29万亿美元、1.73万亿美元和1.15万亿美元,位列第三至第六位。韩国、印度数字经济规模较大,超过5000亿美元。加拿大、巴西、意大利、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规模也都超过1000亿美元。芬兰、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中欧国家,数字经济规模介于10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之间。欧洲小国立陶宛、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塞浦路斯等,数字经济体量较小,不足100亿美元。 图表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经济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9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排名 在2019年4月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中,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百城排名榜单中,上海以89.8分卫冕第一,北京89.4分,由2018年的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

数字经济概念与发展体系

数字经济概念与发展体系

前言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 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 影响,不断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应用潜能全面迸发,数字经济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快速创新, 并广泛渗透到其他经济领域,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力、发展 方式,重塑社会治理格局。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2016 年,中国数 字经济规模达到22.6万亿,同比增长18.9%,占GDP比重达到30.3%,数 字经济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增势稳定,结构 优化,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融 合部分成为增长主要引擎,面向数字经济的社会治理模式在摸索中 不断创新。数字经济在各行业中的发展出现较大差异,数字经济占 本行业增加值比重呈现出三产高于二产、二产高于一产的典型特征。2016 年,服务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29.6%,工业中数字 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17.0%,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6.2%。报告编制了中国数字经济指数(Digital Economy Index,简称 DEI 指数)。DEI 指数表明,数字经济增速显著高于我国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DEI 预警指数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冷热适中”,处于正常运行区间。预计未来我 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在“正常”区间上部和“趋热”区间下部波动

调整。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发展数字经济还面临很多问题与瓶颈,主要是新型生产力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人才和投融资体制还无法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经济主要领域数字化转型仍存在较多障碍,国际化拓展刚刚起步,数字经济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经济治理面临全新挑战,全球竞争和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 未来几十年,是数字化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发展关键期,是全面繁荣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契机转瞬即逝,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我国应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加强统筹谋划,借鉴国际经验,发挥大国大市场优势,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动力,深化改革,努力开拓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中国企业 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CHINESE ENTERPRIS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HITE PAPER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什么是 数字化转型
从2015年G20大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大会议题以来,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即数字经济时代政府及 产业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数字经济意味着数字化已经成 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数字化转型则是各类社会经济实 体进入数字经济的主要途径。

01|02
1.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2010年以来,物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在各个行业带来了一道又一道的风口,但是这些技术究竟是如何影响着 我们的客户、企业的运营、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如何抓住这些新的机会趁势而上,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 新优势? 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企业借助数字化解决方案,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智能 化技术应用于企业,通过规划及实施商业模式转型、管理运营转型,为客户、企业和员工带来全新的数 字化价值提升,不断提升企业数字经济环境下的新型核心竞争能力。 今天的数字化转型是从昨天的互联网转型走来。互联网转型的基本出点是“连接”,数字化转型的基本 出发点是“虚实融合”、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数字化融合正在改变制造、零售、金融、建筑和房地产 等行业,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新服务等数字化的新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的推行有五种基本类型,根据企业的数字化战略,企业可能选取其中一种或 多种数字化转型战略:
数字化营销转型:“两微一商”(微信、微博和电商)让数字化营销在中国企业中快速普及,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成为数字化营销的重要创新利器; 数字化运营转型:以ERP为核心,包括CRM及SRM的数字化运营平台成为企业完善管理流 程、实现业务协作、提升决策透明度的重要基础; 数字化产品转型:数字化成为产品的新内核,远程连接、云体验和场景化体验给用户带来全新 的产品体验价值。数字化产品需要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理念,以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 为手段,加快产品创新速度,快速满足产品个性化定制需求; 数字化服务转型: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产品远程连接、场景感知、需求预测、 远程诊断、主动服务,传统的响应型、低响应的服务需要加快向主动的、可预知的、实时感 知、快速适应的数字化服务转型。 数字化人才转型:数字化时代,需要实现流程、资产、设备与人员的数字化连接,亟需通过人 员赋能加快人员的数字化连接、协同、分析、决策能力,提升数字化时代人员的自治管理、自 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我提升的能力。

《数字政府白皮书——AI时代的数字政府发展指引》(PPT全文详解)

《数字政府白皮书——AI时代的数字政府发展指引》(PPT 全文详解) 数据观获悉,近日,在“2017互联网+智慧中国年会”——数字政府与互联网+政务服务论坛上,国脉研究院副院长金婧发表了在数字政府领域的研究成果《数字政府白皮书——AI时代的数字政府发展指引》报告,以下为详情(实录系根据现场速记和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金婧:今天我的主题是《AI时代的数字政府发展指引》。最近大家一直在谈论数字政府,那么数字化概念对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从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艾伯特·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数字国家、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等概念都出来了,世界各国将数字治理提升为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战略层面。通过这样一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几年在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公益方面出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变化。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实际上也在经历着数字化洗礼、网络化重塑和分权化再造,这种情况下我们政府治理模式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国脉对于数字政府相关研究主要是从基本内涵与表现特征、发展模式与实践案例、评价体系和未来展望这三方面展开的。今天时间有限我就其中观点和要点与大家分享。 一、基本内涵与表现特征

▊信息社会具有一体化、社会联动性高、复杂不确定性的特征,这种背景下需要从三个维度来理解数字政府:○数字政府是一种不断演进的政府形态 在不同的技术条件、需求阶段、社会响应趋势下,其所表现出来的特色、价值和影响等均不一样,本质上,数字政府是在web2.0技术、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不同技术的作用下,不同服务模式的驱动与用户需求的倒逼下,逐渐生成的政府新形态。 ○数字政府是一种数据驱动的组织范式 本质是数据驱动,无论是治理精细化、服务个性化,其背后是对数据价值的挖掘与运营,作为数据驱动的组织,数据作为一种资产、能源和组织灵魂与依归,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智能政府等都是不同的数据价值爆发阶段对数字政府的再 定义。 ○数字政府是一种社会创新的开源平台 数字政府的终极模式是公民社会的成熟与自组织,主动参与政府事务并分担责任贡献力量解决问题,类似于Appstore的应用市场模式将出现,政府以开源平台模式呈现自身能力与资源,为社会创新力量提供二次创新与开发的基础资源。通过数字政府演进路线图可以直观看到以2013年大数据为基点,所有应用、设备、需求都出现爆发式增长和转变,数字化形态也从信息数字化到业务数字化再到组织数字化转变,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数字经济是一种通过数字技术方式进行生产的新的经济形态,目前全球都在发展数字经济。本文先是说明了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和三个构成部分,分析了数字经济的特征,即阶段性、快捷性、自我膨胀性,最后阐述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标签:数字经济;问题;发展建议 一、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 数字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它主要以数字技术方式进行生产。信息技术,信息化带来了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与信息化信息技术不可分割。 数字经济从测量角度来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电子业务基础设施,指用于支持电子业务和电子商务的经济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软件、电信网络、支持服务、用于电子业务和电子商务的人力资本;二是电子业务,指组织中以计算机网络作为媒介的活动;三是电子商务,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二、数字经济的特征 (一)数字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生产方式采用数字技术 数字经济是指经济系统广泛使用数字技术,由此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数字技术具有正的外部性,数字技术自身发展过程中,其他行业能受益于其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行业通过将生产技术经历数字化改进提升,可以推动全社会使用数字技术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二)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数字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字化阶段,数字化是指将各类复杂多变的信息,例如数字、图像、语音、文字、虚拟现实和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等通过采样定理用0和1来表示,通过将信息数字化来更简单更方便地记录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成果。第二个阶段是网络化,即通过互联网共享全球的各种信息,实现互联互通。第三个阶段是智能化,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能够像人类一样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满足人类的不同需求的属性。 三、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一)传统工人面临着失业的压力 凯恩斯曾警告“技术进步可以产生足够的货物,可以解决经济问题,也同时会造成失业”。由于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高科技支持,这些新兴高科技产业在迅速发展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又反过来提高了生产效率

超美国11倍!麦肯锡176页报告解读数字中国领先全球的秘密【附下载】 智东西内参

超美国11倍!麦肯锡176页报告解读数字中国领先全球的 秘密【附下载】智东西内参 看点:到2030年,数字化将转变并创造高达45%的行业总收入。12月4日,麦肯锡发布了长达176页的中国数字经济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子商务(2016年交易额占全球40%)和数字支付(2016年个人消费交易额交易额7900亿美元,是美国的11倍。)已经领先全球;独角兽公司数量占的1/3,独角兽价值约占全球43%;2014至2016年间风投金额达770亿美元(占全球19%)。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麦肯锡的数字中国调研报告,从国际地位、数字化进展、背后的驱动力,以及政策和商业环境五大维度出发解读国内的数字化生态及其潜力。如果想收藏本文的报告全文(MGI-Digital China: Powering The Economy To Global Competiveness),可以在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回复关键词“nc210”下载。以下为智能内参整理呈现的干货:数字中国引领全球 从一些传统的衡量方法来看,目前中国的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普及率在全球仅仅居于中游,在2016年世界银行“数字技术普及应用指数”中位列50(共131个国家),“网络就绪指数”第59(共139个国家)。这是以以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作为衡量依据的。然而,从数字化应用和创投体量来看,中国已

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大国,在数字服务领域已经实现了净出口(过去五年连续保持年均100-1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并正在改写全球数字化的格局,并为远在海外的创业公司提供支持和启迪。▲中国的数字经济引领全球电子商务和数字 化支付方面:十年前中国的电商交易额还不到全球总额的1%,如今占比已超过40%,据估算已超过英、美、日、法、德五国的总和;移动支付在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中的渗透率也在迅速增长,从2013年的25%提升到2016年的68%,与个人消费相关的移动支付交易额高达7900亿美元,相当 于美国的11倍。▲中国对关键数字技术的风险投资位居世界前三创业和投资方面:全球262家“独角兽”中,三分之一是中国公司,占全球独角兽公司总估值的43%;在金融科技领域,全球每23家非上市“独角兽”中就有9家是中国企业,而且占据了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总估值的70%以上;中国风投行业从2011-2013年的120亿美元(占全球6%)迅速增至2014-2016年的770亿美元(占全球19%),此间对外风险投资总额达到380亿美元(80%流向发达经济体,75%流入了数字化相关行业)。中国有多数字化? ▲中国各领域数字化指标(资产、用例和劳动力三大维度) 上面的麦肯锡的中国数字化指标,揭示了中国22个领域的5大数字化发展阶段:1、ICT(信息通信技术)、媒体(数字内容提供商和出版商)和金融(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等)

新营销2020白皮书:变革与趋势

.新营销2020 变革与趋势

目 录7新营销2020:变革与趋势目录 序言:飞跃新营销 1前言 3研究背景 4研究团队 5特别鸣谢丨深访对象6第一部分 新环境 11一、经济和人口新常态:营销进入“增量获客”和“存量活客”的双轮时代 13二、互联网新常态:2C 外向,2B 内化,营销底层的技术构建发生 14三、传播新常态:媒体平台化与内容碎片化的聚散博弈 15四、渠道新常态:多元化、社交化、智能化的结点运营16第二部分 新理念 17一、新营销,新思维 19二、新营销,新要素 22三、新营销,新目标 26四、新营销,新运营31第三部分 新现象 41新现象之一:DTC(Direct To Consumer) 43一、DTC 回归 43二、DTC 的传播运营:以社交媒体为主阵地 45三、DTC 的销售运营:掌控渠道,持续复购 48四、DTC 的社群和体验运营,增强消费者粘性 49

目录8 新营销2020:变革与趋势新现象之二:营销工具化53 一、营销工具化的趋势53 二、营销工具化的领域55 三、营销工具化的实现路径63新现象之三:营销内容的精细化运营67 一、营销内容的资产化68 二、营销内容的动态化运营71新现象之四:人立方77 一、“人立方”正在新营销中发挥重要作用77 二、以“宣传的人”强化传播力78 三、以“裂变的人”提升扩散力80 四、以“渠道的人”深化销售力83新现象之五:渠道社交化91 一、渠道社交化——渠道与社交的融合91 二、开拓渠道的社交化能力,实现对消费者的运营92 三、激发社交的渠道化能力,实现高效卖货93新现象之六:营销终端化99 一、智能终端蕴藏巨大的营销潜能99 二、智能终端的营销功能101 三、营销终端化的实现路径105第四部分 新角色109欧莱雅:国际美妆品牌的数字化布局111 一、专业化、社会化的内容战略111 二、升级技术实力,优化服务与体验115 三、自主提升数据力,驱动营销116 四、长期运营C+B 两类消费者116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规模达35.84万亿元【组图】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规模达 35.84万亿元【组图】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据中国信通院给出的定义可知,我国数字经济主要由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构成。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的总体规模达35.84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6.2%,其中,北京、上海的数字经济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2019年,在我国数字经济的总体规模中,产业数字化规模达28.8万亿元,占比约80%;数字产业化规模达7.1万亿元,占比约20%。 1、数字经济的构成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据中国信通院的定义可知,数字经济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其相关概念如下图所示: 2、2019年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35.84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

经济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的总体规模已从2005年的2.62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5.84万亿元;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占GDP的比重也从2005年的14.2%提升至2019年36.2%。可见,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要素的重要一员。 从数字经济的区域发展现状来看,2019年,我国北京市、上海市的数字经济规模占比当地GDP的比重在50%以上,占比位列第一梯队,说明这两个地区的数字经济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在40%-50%的省市分别有广东、浙江、江苏和福建。

3、数字产业化规模、产业数字化规模双双增长 从数字经济的构成来看,2016-2019年期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和产业数字化规模均逐年上升,但相较而言,产业数字化规模的增速要略快于数字产业化规模的增速。

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报告

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报告

2017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举办,腾讯研究院在峰会上发布了《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7)》报告。报告由腾讯公司联合滴滴出行、美团点评、京东、携程等企业,共享大数据汇聚而成。涵盖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以5个梯次呈现出351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规模以及程度。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量占到了GDP 总量的30.61%,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就业的直接带动,还是对国民GDP的拉升,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都在不断提高。以下是报告解读,后台回复“HLW”,下载本文报告。 主要内容: 第一章|互联网+数字经济总指数:数字经济的中国速度 第二章|产业分指数:数字经济纵深发展 第三章|双创分指数:理性回归 第四章|智慧民生分指数:步入移动大发展的元年

2017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总指数省级排名

核心观点:数字经济八大发现 ?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经济发展效率,有效激活发展潜能,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程度也相应越高。根据回归模型测算,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每增长一点,GDP大致增加1406.02亿元。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增加161.95点。由此估算出2016年全国数字经济总体量大约为22.77万亿元,占2016年全国GDP总量的30.61%。?数字经济成为带动就业增长新引擎 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一地GDP的增长,也能够促进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全方位拉动就业,降低地区整体失业率。数字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失业率会显著低于其他地区。据回归分析测算得出,一省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每增加一点,该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大致下降0.02%,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大致上升1.73万人。2016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2%,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年指数平均增长5.22点。由此可以估计出数字经济发展使得31个省级行政单位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下降大约0.10%,带来280.17万新增就业人数,带来新增就业占比超过21.32%。 ?产业分指数总体快速增长,行业表现分化

2019中国社交电商白皮书

2019中国社交电商白皮书 2019年9月 亿邦动力研究院 social sharing retail communication ...

报告数据来源说明& 法律声明 本报告数据来源 亿邦动力研究院采取深度调研等形式,与部分企业代表、机构及行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获得相关一手信息和数据。 行业公开信息、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政府公开数据与信息、宏观经济数据、企业财报数据等。 法律声明 本报告由亿邦动力研究院独立制作和发布。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保护,未经本机构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商业目的;任何非商业性质的报道、摘录及引用请务必注明版权来源。 本报告中的数据均采用研讨、调研或二手数据研判所得,部分数据未经相关企业直接认可;同时限于数据可得性等客观因素,部分数据未必能够完全反映真实市场情况。本报告仅供组织和个人作为市场参考资料,本机构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报告摘要 本报告旨在构建2019中国社交电商行业生态全貌,为每一个已经进场或即将进场的玩家提供坐标及方向,为行业发展预判提供视角及参考。报告主要结论摘要如下: 社交电商是传统电商在移动社交时代的自我扩容和自我进化,其通过社交流量商业化与电子商务社交化对零售基础要素及零售价值链路进行革新,正在深刻改变中国电子商务的结构与生态。当前,市场、行业、资本、政策等多重合力推动中国社交电商全面爆发,整体行业在整合与争鸣中进入发展与规范并举、开放与安全并重的新阶段。 亿邦动力研究院基于核心价值把当前社交电商生态里的主流业态划分为社交零售电商、社交内容电商、社交分享电商及社交电商服务商四种基本类型,并区分出多条细分赛道。零售平台/零售商凭借自有零售能力快速切入社交电商赛道,吸纳借鉴各种创新模式并放大价值形成规模效应。新兴社交电商平台凭借内容、分享等核心能力优势完成前端流量积累后,基于对用户群体的价值挖掘布局零售链路多个环节,谋求差异化高维竞争。社交电商服务商从技术工具赋能向零售解决方案赋能转型升级。 在可预见的未来,社交对零售全产业链的渗透融合将持续深化,社交电商成为标准配置,社交关系链朝向弱社交、泛参与扩容,用户关系运营全面转向用户生命价值运营,社交电商玩家聚焦零售本质(成本、体验、效率)阶段性调整、纵深化发力,头部玩家将跨越赛道在更高维度开展竞争。

2020年一季度成都网络理政工作总结.docx

通过网络理政平台,XX市民邓先生让新开地铁线的进站口加上了线路名称;市民翟宇提出的开通夜间公交线路的建议,也在上月变成了现实……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2020)》日前发布,XX在城市治理排名中位列第一。4月12日,2020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发布了《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20)》,在2020中国“互联网+”总指数城市100强中,XX仅次于深圳、广州、北京和上海,排名第五,在中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一。 4月17日,XX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了今年一季度XX网络理政工作在民生诉求、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信息公开、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并介绍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季度47.5万个诉求近八成已解决 随着近年来XX在网络理政方面的实践不断深入,民生呼吁、诉求和意见建议直接影响政策制定的案例正变得越来越多。记者了解到,近期XX市政府及各部门就采纳了市民邓先生的建议,在新开地铁线路站点的进出站口,加设了线路名称。市民翟宇建议开通夜间公交线路,以方便市民和游客夜生活。这个建议已经在上月变成现实,XX增开夜间公交线路12条。 据XX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通报,一季度,XX网络理政平台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474911件,其中,来电来信诉求解决率78.85%,群众满意率81.43%,平均回复周期5.7个工作日。 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有:网络预订酒店类纠纷、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物业安防管理不到位等。 640项行政审批实现“最多跑一次” 除了解决民生诉求,网络理政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政府信息公开、网络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功用。 在行政审批方面,出于“让数据多跑路,市民少跑腿”的要求和考虑,XX2月底印发了《XX 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审批不见面”和“仅跑一次”清单》和《XX市本级公共服务事项“审批不见面”和“仅跑一次”清单》。截至3月底,除冻结事项、转报事项外,市本级796项政务审批服务事项中有640项实现“审批不见面”或“仅跑一次”,实现率80.40%。 行政执法方面,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牵头建设全市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服务平台,着力推动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执法“五位一体”,加快推进行政执法向智慧化升级。统一各区(市)县执法事项目录,实现事项数量、名称、标准等统一,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管理水平。 在政府信息公开上,XX市从4方面发力,成效明显。一是建成了覆盖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行政机关的统一公开平台,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一季度,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开信息达8万余条;二是核定推行办事公开的公共企事业单位2345家,编制了办事公开指南和目录,通过政府网站统一向社会发布,实现了办事公开全领域覆盖;三是深化热点难点领域信息公开。重点聚焦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救灾、市政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义务教育8个方面,编制出台标准化规范化的基层政务公开目录;四是建立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常态化公开解读机制,一季度公开各类政策解读信息230余条。 在网络设施建设上,XX一季度推进了政务云基础平台、应用系统迁移上云、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等工作。 XX网络理政上榜中国“互联网+”优秀案例 近年来,XX借助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积极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生产总值的1/3,其重要性凸显三信息技术创新不断,数字经济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融合发展三 1 数字经济高速增长 从发展规模来看,中国数字经济保持快速成长势头三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 2万亿元,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持续增加,达到32 9%,接近1/3的水平三2017年,数字经济增速高达20 3%,远超GDP6 9%的增速,成为国民经济中最靓丽的风景线三据测算,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增势不减,达到32 6万亿元,②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三 从用户规模来看,智能手机继续普及,提速降费政策取得实效,网民人数持续攀升三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超过8亿,③互联网普及率为57 7%三智能手机成为我国最重要互联网接入终端,手机网民人数为7 88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高达98 3%三 在企业营收方面,数字经济上市企业都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三根据赛迪顾问研究报告,2017年数字经济基础层上市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0283亿元,④同比增长16 3%;平台层企业营业收入达13883亿元,同比增长57%;应用服务层营业收入29616亿元,同比增长21 7%三数字经济基础层上市企业净利润达到2644亿元,同比增长22 9%;平台层企业净利润为672亿元,同比增长33 3%;应用服务层企业净利润达2515亿元,同比增长20 6%三 从投融资热度来看,2018年有关数字经济的投融资案例快速增加,2018年前10个月的融资额已经是2017年全年的三倍三从细分领域来看,数字内容二数字消费二整机二数字生活二数字金融二技术一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一)中国数字经济高速增长 2017 2018年数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规模总量占比接近国民

2018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

城市综合发展指标 2018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 京沪深排名前三城市两极分化明显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8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8》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分列前三位,城市两级分化非常明显。 北上深各有一项指标位列第一深圳环境排名领先全国 报告从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全面地对中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298个)进行了量化评价,为中国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树立了一套“数字化的标杆和参照系”。与2016年的“大城市群发展战略”和2017年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主题不同,今年的报告聚焦“大都市圈发展战略”,梳理和探讨了中国大都市圈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按照报告,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8综合排名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别列前三位,广州、天津、杭州、重庆、成都、南京、武汉则位居第4位到第10位。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位居第8位的苏州此次跌出前10名,位列第11位。 从环境指标来看,深圳、三亚、海口排名前三位,普洱、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福州、重庆则位居第4位到第10位。 从社会排名来看,北京、上海、广州位列前三位,杭州、天津、重庆、成都、深圳、武汉、南京则位居第4位到第10位。 从经济排名来看,上海、北京和深圳位列前三位,广州、天津、苏州、成都、杭州、重庆、武汉则位居第4位到第10位。 各项功能向大城市高度集中IT上市公司扎堆前30名城市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专家组组长、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周牧之解读报告称:“综合考察各项指标,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各项功能高度向大城市集中的倾向,城市的两极分化非常明显。” 按照GDP规模,排名前30位城市的GDP全国占比达到42.5%;按主板上市企业数量,排名前30位城市的全国占比高达69.7%,其中排名前三位城市的全国占比达39.6%;按照制造业辐射力,排名前30位城市的货物出口全国占比高 若有喜欢或是需要本文的,可以点击下载哦!祝大家生活愉快!

中国支付+新零售产业生态图谱2020

中国支付+新零售产业生态图谱2020 在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进行产业互联网和企业服务市场的布局。希望通过新业务的发展来带动公司整体的业绩增长。 分析背景 2016年10月,马云在阿里云栖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自此,零售行业线上线下的融合开始逐渐起步。腾讯,京东,苏宁等巨头公司也纷纷开始进行自身在新零售领域的业务布局和拓展。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让大量的线下零售商户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了线上线下融合和线下零售数字化的重要意义。新零售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凸显。 另一方面,随着新零售的发展和线下零售企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移动支付也由原来的交易终结点逐渐转变为商户进行用户精细化运营的发起点,其对于零售企业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大。加上断直连、备付金存管等监管政策的出台对很多支付企业传统的盈利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支付企业开始拓展自身增值服务的相关业务,加快自己在企业服务市场的业务布局。 1、分析定义 新零售,即个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支付+新零售是指支付公司以自身的支付业务为基础,借助人工智能、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基于线上线下零售企业的相关需求,向其提供金融、营销、数据分析、风控等一系列配套的增值服务或整体的解决方案。帮助线下的零售企业更快更好的完成自身的数字化升级、优化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提高线上线下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率、为经营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经营方案和策略、提升现金流和资产估值获得新的增长空间。 2、支付+新零售产业链及行业图谱 本部分将从支付+新零售的场景、运营主体、服务商三个部分说明国内支付+新零售的产业链、市场格局及应用现状等。

2020年一季度成都网络理政工作总结

2020年一季度成都网络理政工作总结 通过网络理政平台,XX市民邓先生让新开地铁线的进站口加上了线路名称;市民翟宇提出的开通夜间公交线路的建议,也在上月变成了现实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日前发布,XX在城市治理排名中位列第一。4月12日,2020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发布了《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在2020中国互联网+总指数城市100强中,XX 仅次于深圳、广州、北京和上海,排名第五,在中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一。 4月17日,XX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了今年一季度XX网络理政工作在民生诉求、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信息公开、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并介绍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季度47.5万个诉求近八成已解决 随着近年来XX在网络理政方面的实践不断深入,民生呼吁、诉求和意见建议直接影响政策制定的案例正变得越来越多。记者了解到,近期XX市政府及各部门就采纳了市民邓先生的建议,在新开地铁线路站点的进出站口,加设了线路名称。市民翟宇建议开通夜间公交线路,以方便市民和游客夜生活。这个建议已经在上月变成现实,XX增开夜间公交线路12条。 据XX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通报,一季度,XX网络理政平台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474911件,其中,来电来信诉求解决率

78.85%,群众满意率81.43%,平均回复周期5.7个工作日。 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有:网络预订酒店类纠纷、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物业安防管理不到位等。 640项行政审批实现最多跑一次 除了解决民生诉求,网络理政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政府信息公开、网络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功用。 在行政审批方面,出于让数据多跑路,市民少跑腿的要求和考虑,XX2月底印发了《XX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审批不见面和仅跑一次清单》和《XX市本级公共服务事项审批不见面和仅跑一次清单》。截至3月底,除冻结事项、转报事项外,市本级796项政务审批服务事项中有640项实现审批不见面或仅跑一次,实现率80.40%。 行政执法方面,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牵头建设全市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服务平台,着力推动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执法五位一体,加快推进行政执法向智慧化升级。统一各区县执法事项目录,实现事项数量、名称、标准等统一,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管理水平。 在政府信息公开上,XX市从4方面发力,成效明显。一是建成了覆盖市、区县、乡镇三级行政机关的统一公开平台,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一季度,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开信息达8万余条;二是核定推行办事公开的公共企事业单位2345家,编制了办事公开指南和目录,通过政府网站统一向社会发布,实现了办事公开全

“十四五”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十四五”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20年11月

C O N TENT产业集聚角度:各城市主导产业的阶段性特征目录 上市公司角度:各区域成熟企业的产业分布 风险资本角度:各区域新兴行业的分布特征 政府支持角度:各区域政府政策偏好 案例分析角度:龙头企业带动区域产业链布局

1.1 产业集聚:各区域主导产业的阶段性特征 主要产业划分 主要产业 ? 区位熵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 专业化程度。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 域主导产业的状况。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 ? 区位熵的计算公式为,?? =( ??/ ? )。 ?? 六大生产性 服务业 ? ? 采矿业 其他服务业 住宿餐饮 房地产 ? ? 其中, ? 为j 地区i 产业就业人数,? 为j 地区所有产业的就业人数; ?? ? 制造业 交通运输 ? 指在全国范围内i 产业的就业人数;?为全国所有产业的就业人 ? 数,区位熵?? 表示j 地区i 产业的劳动力占比与全国i 产业劳动力 信息传输 金融 ?? 电力、热 力、燃气 及水生产 和供应业 占比的比值。 水利环境 教育 ? 当区位熵?? >1时 ,我们认为j 地区i 产业集聚程度高于全国平均 ?? 水平,在该地区具备主导地位。据此,我们将筛选出不同城市三 角区位熵大于1的主导产业。此外,我们还将考察不同地区“十三 五”(2015-2018)期间不同行业区位熵变化方向。 批发零售 租赁与商务 服务 卫生社工 文体娱乐 公共管理 建筑业 科学研究 资料来源: 《201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市场研究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