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爱的教育》家长阅读心得体会2篇

《爱的教育》家长阅读心得体会 (2)《爱的教育》家长阅读心得体会 (2)精选2篇(一)《爱的教育》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我阅读后获得了很多启发和体会。
首先,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一系列故事和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
他强调了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以及他们如何通过爱、关注和引导来塑造孩子的性格和态度。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父母,我们不仅是孩子的养育者,更是他们的导师和榜样。
其次,这本书提醒我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作者认为,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但也需要独自面对挑战和困难,从中学会成长和解决问题。
他提醒我们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而应该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度和责任感,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做决策。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立性。
最后,这本书强调了教育中的爱和尊重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父母要以爱为基础,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同时,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以发展他们的潜能和兴趣。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
通过阅读《爱的教育》,我深刻认识到了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我相信,只有通过爱和尊重,我们才能真正引导孩子成长,并让他们成为独立而有爱心的人。
《爱的教育》家长阅读心得体会 (2)精选2篇(二)《爱的教育》是法国作家纪尧姆·莫雷克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探讨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挑战。
作为家长,阅读这本书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体会。
首先,这本书给我提醒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主人公皮埃尔从小就遭受着家庭暴力的伤害,他的成长经历和行为都受到了影响。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稳定、温暖和有爱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作为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爱的教育读后感(25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25篇):读书文学父亲爱国故事意大利生活爱的教育爱的教育读后感第1篇:《爱的教育》一书讲述了安利柯教师、父母、同学的引导和帮忙下变成了聪明善良、富有同情心的阳光男孩。
让我们体会到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世界上的爱如空气,遍布着每个角落,无论哪里都能感受到爱的情意。
比如说安利柯的教师不对学生发脾气是因为他太爱安利柯他们,想让他们学习中感受到像家里一样的温馨与和谐。
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这一切的情与爱,让我感觉到充满情与爱的世界是幸福、友好的。
别人爱你的同时,可别忘记关爱别人哟!让我们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这爱意盈盈的环境里再多制造些爱的芬芳!爱的教育读后感第2篇: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小学生的日记,其中还有他的家人给他的信。
所有资料都告诉我们,要心中充满爱,做一个有礼貌、懂礼仪、讲礼貌、懂得感恩的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每一个帮忙过你的人心怀感激,报以微笑,当他也遇到困难时,真诚地去帮忙他。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感激父母,是他们养育了我们,为我们遮挡一切风雨,保护着稚嫩的我们,是我们健康成长。
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
我们有一点点不舒服,他们都会关心地问,深怕我们有任何闪失。
父母,使我们第一个要感激的人。
我们还应当感激教师。
教师每一天为我们辛勤的教书,讲解知识,却无怨无悔;教师每一天一方讲台上,默默耕耘,却不求回报。
教师为了我们,耗尽心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如果没有教师,就没有我们满分的成绩;如果没有教师,我们就不会懂得这么多知识。
教师那么平凡,却又那么伟大。
我们也要感激教师。
身边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感激的人,感恩别人并不难,别人劳累时,给他一张椅子;别人悲痛时,好心地安慰他;别人摔倒时,主动去扶起……我们要知恩图报,而不是忘恩负义,心中充满爱,懂得感恩,世界就会更完美!爱的教育读后感第3篇: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著作,今日我看完了真本书。
2024年爱的教育家长心得体会

2024年爱的教育家长心得体会爱的教育对于家长来说,是一项长期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2024年,我已经做了多年的家长,也积累了一些关于爱的教育的心得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爱的教育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希望对其他家长有所启发和帮助。
首先,爱的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
爱的教育不仅仅是关注孩子学业上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和人格发展。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容易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影响,我们作为家长要用爱来引导他们,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为此,我和我的配偶经常与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惑,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关心他人并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
其次,爱的教育是一种平等的教育。
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应该平等对待,在教育方式上不应有偏袒。
平等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我们鼓励孩子们参与决策,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我们也注重与孩子的互动,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和约定,并严格执行。
这样的教育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自律意识,又能够提升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三,爱的教育是一种尊重的教育。
家庭应该是一个互相尊重、爱与被爱的温暖空间。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重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不轻易地批评和指责。
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并共同成长。
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尊重他人的意识,鼓励他们与师长、同学和朋友们友好相处。
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我们教育孩子们要学会倾听和包容,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孩子们和家庭的和谐发展,也培养了他们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最后,爱的教育是一种关注细节的教育。
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注重与孩子们的日常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爱的教育教会了我们什么道理_《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教会了我们什么道理_《爱的教育》读后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爱的教育》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籍,它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以及爱的教育给予我们的启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爱和教育的道理,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谈谈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
爱的教育教会了我们关于宽容和理解的道理。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情节中展现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摩擦。
在这些矛盾和摩擦中,父母、孩子之间始终贯穿着相互的爱和理解。
这告诉我们,作为家庭成员,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对方的不足和错误,而不是纠缠于对方的过错。
爱的教育教会了我们关于自我反省和成长的道理。
在书中,父母不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还不断努力成长自己,学习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这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反省自己,勇于改正错误,我们才能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在教育的过程中成长自己。
爱的教育教会了我们关于包容和接纳的道理。
在书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烦恼和挑战,比如学业、友情等等。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给予孩子无条件的包容和接纳,而不是过分强求。
这告诉我们,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包容和接纳,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爱的教育教会了我们关于倾听和沟通的道理。
在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倾听和沟通。
父母始终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孩子也始终试图倾听父母的教诲和建议。
这告诉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倾听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倾听和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从而更好地教育孩子。
爱的教育给予我们了很多关于爱和教育的启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宽容、自我反省、包容和倾听的道理。
这些启示不仅对于一个家庭的教育非常重要,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我们可以在爱的教育中不断成长,变得更加宽容、理解、包容和倾听。
【2000字】。
爱的教育读后感(通用15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通用15篇)爱的教育读后感1假期里,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意大利亚米契斯著的《爱的教育》,我非常喜欢,一口气就读完了。
“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师如此细腻的用行动教会孩子怎样去爱。
《爱的教育》中,作者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的。
但又不仅仅是这些。
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是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老师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女儿;我爱你们,请你们也喜欢我!你们之中,我一个都不愿责罚,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让我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于他,这位老师的坦诚深深地打动了我!他让我们意识到,老师或家长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么重要! 每个人在生活中,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错误,可是我们作为小孩子,却常常受到严厉的批评;而我们的进步却常常会被忽略!每个人都不希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差生,或者爸爸妈妈不喜欢的坏孩子。
“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老师给我们最好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爱。
这本书教会我们要真正的把爱心,献给需要的人,应当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从换位思考做起,学会理解、谅解和宽容。
这不仅是大人们的事,我们逐渐长大了,很多事,同样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们的老师,和养育我们的父母。
爱的教育读后感2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
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时,我才知道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真正的享受到爱,感受到爱。
书中人与人之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让我感动不已!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四年级男孩儿安利柯以日记的方式,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写到第二年的7月份,记录了他身边各种感人的小故事,记录了他在生活中一点一滴所积累的爱,他一天感受一点,一天反思一点,每天都在爱的世界里成长。
家长读《爱的教育》有感

家长读《爱的教育》有感家长读《爱的教育》有感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但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古往今来,有多少爱的真情故事啊,可见,爱,是无处不在的,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和爷爷奶奶的爱。
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
爱就如空气一般,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离开了爱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
爱可以使人绝处逢生,爱可以使浪子回头,爱又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力量。
是爱,使我们能快乐安康地成长,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
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爱是宽恕的,爱又是包容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
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沐浴在爱的海洋里。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就充分表达了这一点。
它通过一个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很多小故事,从中使人感受到了人类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呀,而这种关心、理解,都离不开一个最核心的东西——爱!整部小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朴素平淡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貌似渺小,但实际上却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卖菜妇女、卖柴人、铁匠的儿子、老石匠的儿子、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父亲的老师、带病上课的教师……等等,读后感《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优秀5篇

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优秀5篇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篇1)爱像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房;爱像雨露,滋润了美丽的花苞;爱像空气,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得到……是因为爱,我们人世间才变得温暖。
读了《爱的教育》,我更感受到爱的重要。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塑造了一个个貌似渺小、但实际上却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铁匠、卖菜的妇女、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父亲的老师”、“带病上课的教员”等等。
小说通过他们一个个充满爱心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啊!而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东西——爱。
小马尔可为了寻找自己的母亲,用双脚走出了万里长路;马利奥为了让同伴活下去,把唯一求生的希望留给了同伴,而自己却随船沉入海底;小小少年跳入湍急的河流中,不畏惧自己被冲走,救上落水孩子;还有一位小鼓手,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拖着满是子弹的腿,爬到友军基地,报告情况,打退奥军……这难道不是爱的力量吗?由马尔可,我想到了自己,爸爸妈妈、家人和老师对我的爱是无微不至的。
爸爸妈妈为了我能掌握一门乐器,放弃休息,风里来、雨里去,背着沉重的乐器,和我一起学习;下雨天,年迈的奶奶为了不让我淋雨,不顾体弱多病,到学校给我送伞;我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平时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教诲。
点点滴滴都体现出他们对我无私的爱!由马利奥,我想到了“生命的壮歌”中的老羚羊们,它们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年轻羚羊,把死的痛苦留给了自己。
由见义勇为的小少年,我想到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为了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不怕牺牲……我们不能只是接受,我们也要给予。
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世间最美好的就是爱。
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生命中美好的篇章。
让我们珍惜爱这个无价之宝吧!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篇2)读完【爱的教育】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爱。
【爱的教育】虽然文字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动不已。
爱的教育孩子们的家长读后感

爱的教育孩子们的家长读后感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作为孩子的家长,我内心的触动实在是太大了。
书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让我看到了教育中真正的爱。
比如说,书中有个孩子叫安利柯,他的老师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袒谁,也不歧视谁。
有一次,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捣乱,老师没有大声斥责,而是轻轻地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温柔地提醒他要遵守纪律。
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深思,我们作为家长,在孩子犯错时,是不是也能这么温柔且坚定地引导呢?再说说书中那些充满爱的家庭。
有个孩子的父母,每天晚上都会坐在一起,陪孩子读书,和孩子交流一天的见闻。
他们会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哪怕孩子的想法有些幼稚,他们也不会嘲笑,而是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家庭。
前几天,孩子放学回家,一脸的不高兴。
我忙问他怎么了,他耷拉着脑袋,闷声说:“这次考试没考好。
”我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是想说“怎么又没考好”,但话到嘴边,我忍住了。
我拉着他坐到沙发上,轻轻地说:“来,和妈妈说说,是哪里出了问题?”孩子抬起头,眼里有一丝惊讶,可能他以为我会发火吧。
他小声地说:“数学的几道题没看清,粗心做错了,语文作文没写好。
”我听着,没有打断他,等他说完,我摸摸他的头说:“宝贝,粗心这个小毛病咱们得改改,下次做题认真点。
作文没写好没关系,咱们多看看书,多积累,慢慢就会进步的。
”孩子听了,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的阴霾散去了不少。
那天晚上,我陪着他一起分析错题,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我发现,当我放下焦虑和急躁,用平和的心态和他一起面对问题时,他反而更愿意努力,更有信心去改正错误。
还有一次,孩子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他很用心地画了一幅画,满心期待能得奖。
结果公布名单的时候,没有他的名字。
他特别失落,回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我敲门进去,看到他坐在书桌前,眼泪汪汪的。
我走过去,抱抱他说:“宝贝,没得奖不代表你画得不好,也许只是这次评委的眼光和你的不太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爱的教育》适合家长和孩子一同阅读。
下面是小编奉上的《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不知从家长们的角度看,小说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范文一
这个暑假,我陪着孩子一起走进《爱的教育》的世界,领略着安利柯的父亲对孩子的殷勤教导与安利柯经历蜕变的成长命途。
一天一天,一页一页,就连原本带着不满、无法静下心来的我,竟是这样肆意地闯进了这样爱的世界,又更何况是孩子呢?
这本书好似是台照相机,记录着生活中的善与恶,也同样记录着同学间、师生间、亲子间的点点滴滴,呈现一派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人生。
这本书以一个小学生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稚嫩却不乏警醒,作为已为人子母的我,有时也不禁感叹,这本书蕴含着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咀嚼消化,并用于自己本身现状。
若是这样,这本书收益的人群将会是父母、孩子、师生甚至这整个社会。
克洛西无疑是孩子们的榜样。
残臂穷困的他丝毫没有丧失志气,在破旧的阁楼上依旧能忘我地读书,正所谓“风雨不动安如山”,他不正是如此吗?看到此,我脑海中就浮现出周总理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凌然正气,掷地有
声,一下子就能撼动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弦。
克洛西与周总理的精神不也是现在孩子们最缺乏的吗?一会儿叫苦,一会叫累,不懂得珍惜现在他们虽拥有的一切。
记得着名语文教师谌卫军写过这样一首诗“我是一只鸵鸟,将头埋进幻城,在这灿烂的阳光下,我却得了夜盲症。
”如今的孩子们都是这样的一只只“鸵鸟”,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却缺乏着精神上的馥郁,有着我们给他们的桎梏,失去了他们自由飞翔的空间。
我认为家长们的心是一样的,爱着孩子,却受着万般折磨。
在放与不放间踌躇,像鹰一般残忍,我们不忍,像放鸢一般寸步不离,孩子不愿。
而在这本书中,我认为家长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
有一点我认为在日常教育中,家长可以尝试的,那便是用书信来教育孩子。
在书中,安利柯的父亲与母亲在教育他时,很多时候采用了这种方法。
当安利柯的母亲看到安利柯在一个抱着小孩的女乞丐前冷漠地走过后,便写了一封信教育他应设身处地为穷人着想,并告诉他穷人受施舍后的祝福会给自己快乐和健康。
这种方式的教育既有利于避免与孩子间面对面的冲突,还可增加孩子启发的时间。
并且还能记录下一次次的教育过程,让孩子能够永远铭记。
我国着名翻译家傅雷夫妇对儿子傅聪的教育则是如此。
《傅雷家书》中一篇篇父亲对儿子的
警讯与告诫,都让儿子发人深省,我想傅聪最后的成功一定离不开父亲的一封封家书。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父母应要身先士卒,做好榜样工作。
当安利柯的母亲教育儿子应该尊重死者、为穷人着想。
我认为他的母亲在说这些话以前,便已经是个很好的榜样,这样才能让孩子依样画葫芦地学。
父母在孩子一生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安利柯的父母无疑是安利柯一辈子最大的恩师。
钱钟书夫妇对于女儿钱媛来说是父母,是亦师亦友。
钱媛儿时体弱多病,小学都是由钱钟书夫妇指导,因此这俩夫妇对于他们女儿的一生的意义更为巨大。
钱媛果不负众望,有着父亲嗜书如命和母亲做事稳稳当当的性格。
在杨绛《我们仨》中,我深深地敬佩着并羡慕着这样的一家人。
温总理曾经说过,“我曾经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现在我要提倡‘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前者我主张读书的意义,后者提倡读书的实践’”。
这句话,我在这本书中有了更深入的领会。
读了《爱的教育》后,不应该只注重读时的心的悸动,而应该着重于读完后的实践。
只有一个“活”的教育,身为父母的我们,才能为孩子铺垫上成功的基石,也许我们不能为他们挡去风雨,不能保证他们一路无阻,但是至少等我们放手的那天,我们会更安心、更放心,这样,足矣。
范文二
《爱的教育》值得父母和孩子一起细细品味。
首先要感谢新世纪小学给家长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我到现在还只读了一半,书中有关于孩子、家长、老师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给我和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一名家长同时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看了这些故事深深感到其中的爱!《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角度讲述他在读书期间每天发生的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情,真实记录了他的成长过程。
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看似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然而一个“爱”字却贯穿全文,有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也有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
插班进来的格拉勃利亚的小孩,通过老师的介绍不仅让孩子们感觉到祖国的伟大,还让代洛西代表孩子们展示同学之情,兄弟之爱。
这本原来我怀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读的书,竟然能够如此震撼我的心灵!当我看到父亲教育儿子的细节,我常常想,生活中的我好象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宽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励,多了些批评……自己希望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下成长?又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孩子原本是可爱的,在其成长的路上真的需要爱的精神,爱的教育,教会孩子学习,让她拥有爱心,让她懂得做人。
我相信世界上没有父母不爱自已的孩子的,广义讲社会
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后代,《爱的教育》告诉我们,只有爱是不够的,还得有效地传递。
《我的妈妈(爸爸的信)》是用信的形式来传递妈妈对孩子的爱的,给了孩子心灵上的震撼,加深了母子之情。
书中爸爸或妈妈的信均是孩子处于认识的十字路口时所提供的一盏明灯,其实质是在有效地传递爱。
纯粹的说教有时是没有用的,而应当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传递我们的爱,这种爱的力量就会真正成为其正确认识世界的动力。
《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了许多的道理,对我们教育孩子是大有禆益的。
作者以单纯而幼稚的心,充分表达了心中有爱,所有的爱与情感都是人间最神圣的东西。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爱。
是呀,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拥有爱,人生才有最宝贵的价值观;拥有爱,在前的道路才能迈出更强劲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