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虫虫虫(一)

合集下载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虫虫虫(一)8-苏少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虫虫虫(一)8-苏少版

虫虫虫(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态、颜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抓住虫的特征进行表现,并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虫的特征,并能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运用夸张、变形、添加的等方法创作虫图案,并合理构图。

教师准备:PPT课件、示范用具,勾线笔,剪刀,双面胶。

学生准备:铅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材料,剪刀,双面胶。

一、激趣导入1、今天的美术课,老师请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出示纸偶蝴蝶)2、蝴蝶:“同学们好!你们喜欢我吗?为什么?你们知道我是什么变的?(毛毛虫)”。

3、漂亮的蝴蝶原来是一只虫子,同学们还认识哪些虫子?(学生交流各自认识的昆虫)4、大家认识的昆虫真多,今天我们就和小蝴蝶一起逛逛昆虫世界好不好?(出示课题:虫虫虫)不过,同学们一定要认真观察,看看这些昆虫外形上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出示纸偶蝴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走进昆虫世界1、远古的昆虫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远古的昆虫:约2亿多年前的巨脉蜻蜓,翼展约1米。

3亿年前的巨型蜈蚣,约2.4米长,海洋凶猛动物。

(设计意图:远古的昆虫体积庞大对孩子的视觉冲击力很强,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现在生活中常见的虫子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科学家估计约有一千万种昆虫生活在地球上。

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昆虫的外形,找出它们身体结构的共同点。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点,身体结构,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的说出它们的生活习性。

3、还有一些虫子我们用肉眼不容易看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露出真面目。

(虱子、蚜虫)4、引导学生以蜜蜂为例分析昆虫的身体结构。

头(触角、眼、口器)胸(两对翅膀、三对足)腹(设计意图:通过赏、析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结构、特点,为画昆虫做好铺垫。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 虫虫虫(一)-苏少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 虫虫虫(一)-苏少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虫虫虫(一)-苏少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虫子的外形特征;
2.能够准确的描绘虫子的形态和色彩;
3.通过绘画感受大自然中的生物美。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通过学生身边的虫子或者图书,将虫子的外形特征介绍给学生。

2. 讲解步骤
•第一步:画出虫子的外形轮廓线;
•第二步:填充虫子的身体各部分的颜色;
•第三步:加上虫子的眼睛和尾巴。

3. 练习环节
教师通过绘图的演示,引导学生自主练习。

4. 总结与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自己或者同学所画的虫子图案,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三、教学重点
1.描绘虫子的形态和色彩。

四、教学难点
1.如何使学生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虫子的外形特征。

五、板书设计
画虫子的步骤
第一步:画轮廓线
第二步:填充身体颜色
第三步:加眼睛和尾巴
六、作业布置
画一只自己喜欢的虫子,完成后贴在班级展示区。

七、教学反思
该课程师生互动性强,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对虫子的外形特征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学会了一些画虫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希望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继续创造出更加生动、形象的虫子形象,提高绘画水平。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 虫虫虫(一)15-苏少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 虫虫虫(一)15-苏少版

来画虫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态、颜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抓住虫的特征进行表现,并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虫的特征,并能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运用夸张、变形、添加的等方法创作虫图案,并合理构图。

教学准备:PPT课件、示范用具。

教学过程:一、不忘老朋友今天,老师有一个任务你们敢接吗?你们都是勇敢的冒险家。

在探险的路上会遇到许多的难题,你们害怕吗?信心十足啊!老师祝愿你们顺利通关。

我们来看看第一道难题。

猜谜语:1.小小娃娃兵,四处寻猎物,物虽比己大,团结便解决。

(蚂蚁)2.身像半球形,背缀七颗星,蚜虫害怕它,棉花最欢迎。

(七星瓢虫)3.美丽姑娘花衣裳,花里来去像跳舞,不是采蜜不白忙,传送花粉立功劳。

(蝴蝶)这些朋友我们在熟悉不过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用一个字来说,虫。

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画虫。

(导出课题)二、认识新朋友刚才遇到了一些老朋友我们在一起打声招呼后继续上路,前面真热闹我们一起去瞧一瞧,还会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原来它们在玩连连看,你们想玩吗?1.飞行专家——蜻蜓——老师把它转化成儿童画的形式,特意把身体画成了金鱼,在加上长长的腹部,听清楚了它不叫尾巴而是称作腹部,因此称作头——胸——腹。

2.跳跃冠军——蚂蚱——它的儿童画会是什么样子的,你会看见它的后大腿非常的大又粗,前面的四条腿却很小,是不是很有意思呢!等会画时你也可以更加的夸张。

3.照明师——萤火虫——像是毛毛虫偷穿了蝴蝶的翅膀,还挑着灯独自欣赏自己的美貌。

4.大力士——蚂蚁——一位肌肉男出现了,看它有力的步伐不愧是大力士呢!连连看是用你们的智慧把它成功的完成,老师要给你们献上响亮的掌声,而刚才儿童画讲解精彩不精彩?要不要也为我献上荣耀的掌声。

谢谢好学的勇士们。

三、我画你来猜用你们的智慧和勇气勇闯了2关,接下来老师要加深难度考验你们,我画你来猜。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4课 虫虫虫(一)》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4课 虫虫虫(一)》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4课虫虫虫(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虫虫虫(一)》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虫子的特征和形态,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虫子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和临摹。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虫子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各种生物,尤其是虫子。

他们在绘画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进行描绘。

但部分学生对虫子的特征和形态了解不多,因此在绘画过程中可能出现形象不符的现象。

此外,学生们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虫子的特征和形态,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培养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虫子的特征和形态,能够独立完成虫子的绘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虫子的特征,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虫子。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虫子的图片,分析虫子的特征和形态。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虫子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绘画心得和观察体会。

4.创作法: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发挥创意。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虫虫虫(一)》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2.画材:彩色笔、铅笔、画纸等。

3.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虫子的特征和形态。

教师简要介绍虫子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虫子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虫子的特征。

引导学生关注虫子的身体结构、颜色、纹路等方面。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虫子的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绘画,体会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绘画心得和观察体会。

《第14课 虫虫虫(一)》教学设计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第14课 虫虫虫(一)》教学设计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虫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通过示范、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的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授学生基本纹饰的运用技巧,如重复、穿插等,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纹饰,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手工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虫虫虫(一)》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各种各样的虫虫?”(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虫虫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第14课 虫虫虫(一)》教学设计 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14课 虫虫虫(一)》是苏少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虫虫的观察和描绘,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运用重复、穿插等基本纹饰,进行添画创作。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点、线、面等基本元素,以及重复、穿插等基本纹饰。本节课将这些知识与观察到的虫虫相结合,进行创作。

第14课 虫虫虫(一)(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4课 虫虫虫(一)(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4课虫虫虫(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昆虫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描绘昆虫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2. 讲解如何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昆虫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3. 指导学生观察真实的昆虫,学会抓住昆虫的特点进行绘画。

4.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昆虫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昆虫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昆虫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投影仪、昆虫图片、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昆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形态和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并示范如何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昆虫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3. 实践:让学生观察真实的昆虫,学会抓住昆虫的特点进行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第14课虫虫虫(一)2. 内容:昆虫的基本特征、绘画方法、实践步骤等。

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昆虫作品,要求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昆虫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2. 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下它们的特点,为下一节课的昆虫绘画做好准备。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是否掌握了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方法。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何,是否体现了教学效果。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 虫虫虫(一)-苏少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 虫虫虫(一)-苏少版

虫虫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课件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虫虫的外形和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够抓住虫虫的特征进行表现,并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的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虫的外形特征,并能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运用组合添加的方法创作虫图案,并合理构图。

教学准备:课件记号笔彩纸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小伙伴,瞧,它们来了(播放视频)。

1.观看视频(动画导入)仔细瞧一瞧?如果你们认识它,可以大声地叫一叫它的名字!2.你们喜欢它吗?早在亿万年前,我们的地球上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虫子了,它们不仅是我们的好朋友,还是我们的小老师呢,你们看。

(课件展示:飞机、建筑)飞机让我们联想到哪种虫虫呢?这是建筑师设计的高楼,看这个高楼的某些地方像哪种虫虫?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它们交交朋友,了解一下它们的特征。

二、新授1:孩子们,这些可爱的虫朋友们早耐不住性子了,也来到了我们中间,看!各种可爱的昆虫。

1.同学们看一看:你认识这些虫虫吗?谁能来介绍一下?这些虫虫千奇百怪,每一个都有不一样,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它?它们的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2.同学们想一想:这些虫虫的外形我们可以用哪些简单的图形来概括呢?你们会画这些图形吗?3.同学们变一变:我们用这些图形可以组成可爱的小虫虫,你们信吗?现在看老师来变个魔术,你们瞧仔细了!变成了什么?三、新授2:我们可以把虫虫的身体结构先概括成各种几何图形,然后再进行组合。

看看这两个虫宝宝,你们能用哪些图形来概况它们的身体结构呢?(欣赏2张图;解说2幅图)我们根据虫虫的外形结构,将这些图形巧妙组合,一只只生动活泼的小虫虫就出现了。

现在,老师用另外一种画法来试一试。

示范:老师来画只蜻蜓。

看老师画了以后,你们想不想动手试一试啊?拿出练习纸,画一画你喜欢的小昆虫,我们先画出虫虫的外形,然后抓住它的特征(板书)把它画的大大的,画在画面的中央。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 虫虫虫(一)-苏少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 虫虫虫(一)-苏少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虫虫虫(一)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观察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表现。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并了解昆虫的特点,如身体结构、颜色等。

2. 学习用线条、颜色等表现昆虫的方法。

3. 进行昆虫绘画或手工制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并了解昆虫的特点,用线条、颜色等表现昆虫。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昆虫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昆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昆虫的身体结构、颜色等,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点。

3. 练习: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昆虫,用线条、颜色等表现昆虫。

4. 创作环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昆虫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虫虫虫(一)2. 内容:昆虫的特点、表现方法、创作步骤等。

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昆虫。

2. 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制作一只昆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创作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昆虫的特点,并学会了用线条、颜色等表现昆虫。

在创作环节,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昆虫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昆虫的特点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细致且具有互动性,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观察、学习、实践和创造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掌握昆虫的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虫虫虫(一)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初步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感受和体验画中可爱的昆虫形象。

操作领域: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增强对昆虫的了解。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的构造、特点,自编故事,尝试创作连环画。

教学难点:欣赏并了解连环画的创作特点。

教师准备:昆虫图片、相关资料、昆虫故事连环画。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以及课前收集的有关昆虫的知识、故事和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出示小青虫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个新伙伴,看,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虫。

师:你瞧它背着行囊,猜猜看它要去干嘛?
生:去旅行……
师:其实啊,它是要去找妈妈。

2、猜谜语,讲特点。

小青虫为了找它的妈妈,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并且在路上还遇到了很多昆虫,都有谁呢?老师这儿有两条谜语,请小朋友们来猜猜它们是谁:
细细身体长又长,四面旗帜背身上,眼睛大大照前方,专除害虫本领大。

(蜻蜓)师:你可真棒,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你从什么地方知道这是蜻蜓的呢?
生:蜻蜓的眼睛很大,身体很长……
师:说得对,这些都是蜻蜓独有的特点!
师:我们再来猜一个:
头戴两根雄鸡毛,身穿一件绿衣袍,手握两把锯齿刀,小虫见了拼命逃。

(螳螂)师:啊,这个小朋友们都知道,螳螂的大刀确实是赫赫有名啊!
3、出示昆虫图片,分析昆虫的构造特征:
a、出示蜻蜓的图片。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它们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瞧,蜻蜓的身体都有什么特点?
生:大眼睛、长长的肚皮、有两对翅膀、六条腿……
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对,昆虫们有着相似的构造,它们一般有六条腿和两对翅膀,并且它们的身体还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中胸部是昆虫运动的主要部分,你们瞧,它的六条腿和两对翅膀都是长在这个部位上的。

b、出示螳螂的图片。

师:我们再来看螳螂,虽然它和蜻蜓的外形相差很大,但也有着相同的构造。

凭借这些特点,我们就能大略的辨认出哪些才是昆虫。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小青虫除了遇到蜻蜓和螳螂外,还可能遇到了哪些昆虫呢?生:瓢虫、蜜蜂、蝴蝶……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昆虫还真不少!你能用简笔画的方法画一画你所说的昆虫吗?
生:能……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虫吧!
揭示课题:《来画虫》
二、走进昆虫王国
1、欣赏昆虫图片。

师:昆虫的世界神秘博大,刚才我们画的昆虫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想了解更多的昆虫吗?走,让我们走进昆虫王国去看一看!
课件流动展示昆虫图片,请学生欣赏。

2、小组交流。

3、个别展示。

师:请两位小朋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知道的昆虫,好吗?请学生上台介绍一些昆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等知识。

评选出讲得最好的小朋友,授予“昆虫小博士”的荣誉。

4、介绍学生不熟悉的个别昆虫。

师:昆虫的种类很多,有许多我们都不熟悉,今天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两种有趣的虫。

a、出示竹节虫图片。

师:这幅画面里有虫吗?
生:有,它和草很像……
师:你可真是个火眼金睛!
师:这个虫的名字叫竹节虫。

它为了保护自己,使自己的身体形状和色彩长得和周围的环境很像,这样就很难被人发现。

并且有一种竹节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昆虫,最长的甚至超过30厘米。

b、出示独角仙的图片。

师:你认识它吗?生:……
师:这种虫叫独角仙,因为它的头上有一个独特的犄角,不过一般雄虫才有角。

独角仙身体强壮有力,能拉动比它重二十倍的东西,它们还特别爱摔跤,那是为了抢夺食物、地盘。

它在摔跤時,主要是利用它头上特有的犄角,利用犄角的角尖攻击,或把敌人夹住,再高举摔得远远的,它们摔角的比赛规则就是摔在地上就算输了,输的便要自动离开。

有人喜欢斗独角仙,便将它们抓来饲养。

三、连环画欣赏,激起绘画兴趣。

1、欣赏连环画故事。

师:这一趟昆虫王国之旅让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

现在,小朋友们一定很关心小青虫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了没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完这个故事吧!
课件播放:
小青虫从好伙伴小蚂蚁那里得知,每个动物都有妈妈,那自己的妈妈在哪里呢?小青虫决定去寻找妈妈,一路上它遇到了很多动物和昆虫,可它们都不知道小青虫的妈妈是谁,大家很想帮助小青虫,它们听说屎壳郎爷爷学问多,便一起去问屎壳郎爷爷,屎壳郎爷爷听了以后,笑着对小青虫说:“你的妈妈就是那美丽的蝴蝶啊,在花丛中准能找到它!”小青虫便来到了花丛中,果然看见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便小心翼翼的问:“你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吗?”蝴蝶笑着抱起小青虫对它说:“傻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啊!”小青虫高兴极了,大声喊道:“妈妈、妈妈,我可找到你了!可是为什么我和你长得不一样呢?”蝴蝶妈妈说:“那是因为你还小啊,等你长大了,就和妈妈一样了。


2、了解连环画的形式。

师:原来蝴蝶是小青虫变的,许多昆虫都有这样的变化过程,如蚕宝宝结茧后就会变成一种飞蛾。

师:你喜欢这个故事吗?
师:你们看这个故事一共用了几幅画面?
生:七幅。

师:这种用连续的画面来讲述故事的形式就叫连环画。

它由一幅幅不同但又连贯的画面组成,用画面来给我们讲述故事。

师:你能用连环画的方法来画一画这样的小故事吗?
生:能……
四、创作连环画。

作业要求:
1、学生根据自己知道的昆虫小故事或者自己创编的小故事来画连环画;
2、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多人合作,每人画一幅组成一个连贯的故事;
3、一个故事以2—4幅画面为主。

五、小结,展评作品。

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学生互评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3、评出“最佳故事奖”和“最佳画面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