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修水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合集下载

江西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江西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江西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江西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3月前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赣发〔2019〕23号)要求,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本级政府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细化落实,是对本行政区域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详细规划的依据。

为指导各地开展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证规划成果科学、规范、有效,遵循科学、简明、可操作的原则,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本指南。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赣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目录1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地位作用 (1)1.3规划期限 (1)1.4规划范围 (2)1.5规划层次 (2)1.6编制原则 (2)2编制要求 (3)2.1工作组织 (3)2.2编制程序 (4)2.3成果审查 (5)2.4规划基数 (5)2.5基础研究 (6)3编制内容 (6)3.1现状分析与形势研判 (6)3.2战略目标与协同发展 (7)3.2.1战略定位与目标体系 (7)3.2.2区域协同发展 (7)3.3全域国土空间格局 (7)3.3.1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7)3.3.2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8)3.3.3控制线划定 (9)3.3.4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 (11)3.4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11)3.4.1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保护 (11)3.4.2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11)3.4.3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11)3.4.4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 (12)3.4.5自然保护地体系 (12)3.4.6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2)3.5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12)3.5.1国土综合整治 (12)3.5.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13)3.6城乡功能结构优化提升 (14)3.6.1产业体系布局 (14)3.6.2综合交通体系 (14)3.6.3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14)3.6.4绿色空间网络与山水格局 (14)3.6.5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15)3.6.6乡村振兴发展策略 (15)3.6.7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15)3.6.8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15)3.7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16)3.7.1中心城区范围划定 (16)3.7.2城市用地布局 (16)3.7.3居住与住房保障 (16)3.7.4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生活圈 (16)3.7.5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 (17)3.7.6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 (17)3.7.7城市风貌引导与管控 (17)3.7.8城市更新 (17)3.7.9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7)3.7.10城市道路交通组织 (18)3.7.11城市基础设施布局 (18)3.7.12综合防灾设施布局 (18)3.7.13城市“四线”管控 (18)3.7.14乡镇发展指引 (19)4规划实施 (19)4.1规划传导 (19)4.1.1对下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 (19)4.1.2对相关专项规划的传导 (19)4.1.3对详细规划的传导 (20)4.2分期实施与行动计划 (20)4.3信息化建设 (20)5成果要求 (20)5.1报批成果 (21)5.1.1规划文本 (21)5.1.2规划图件 (21)5.1.3 数据库 (23)5.1.4 附件 (23)5.2技术成果 (23)5.2.1规划说明 (23)5.2.2专题报告 (24)5.2.3分析图件 (24)5.2.4其他材料 (25)5.3公众读本 (25)5.4乡镇规划指引成果要求 (26)5.4.1报批成果 (26)5.4.2技术成果 (27)6 附录 (29)附录1:规划指标体系 (29)附录2: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32)附录3:规划文本附表 (33)表1规划指标表 (33)表2国土空间用途结构调整表 (33)表3基本规划分区统计表 (33)表4规划约束性指标分解表 (34)表5镇村体系规划表 (34)表6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结构表 (34)表7历史文化资源统计表 (35)表8自然保护地名录表 (35)表9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36)表10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安排表 (36)表1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结构平衡表 (36)表12(中心城区)“四线”汇总表 (37)附录4:专项规划编制任务表 (38)附录5:基础资料清单(参考) (39)1总则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赣发〔2019〕23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的要求,加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县级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提高规划科学性、协调性与操作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技术指南。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

余干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局部调整方案(送审稿)余干县人民政府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2020.03项目名称余干县“两规”融合评估报告及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委托单位余干县自然资源局编制单位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证书编号城乡规划资质甲级 [建]城规编(141144)土地规划资质乙级赣土规乙字[2019]013 号工程编号院长江新洪高级工程师总工张宁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编制单位规划二所所长沈鑫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主任工程师蒋亦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朱宽樊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编制人员陈晨工程师郑立俊工程师协编单位余干县自然资源局目录1.调整指标分析 (1)2.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说明 (2)2.1 总规用地调整情况 (2)2.2 小结 (7)2.3 局部调整方案与原总规方案比对分析 (8)3.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 (9)3.1 三线管控符合性分析 (9)4.2 强制性内容符合性分析 (9)3.3 “两规”一致性分析 (10)4.乡镇项目调整建议 (11)1.调整指标分析根据《关于切实加强过渡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县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要求如下:1.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 2020 年的城市,可对规划建设用地进行部分拓展(原则上控制在原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20%以内),以满足城市近期发展的需要。

2.城市总体规划期限至 2030 年或 2035 年且已获批准的城市,应严格执行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不得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进行开发建设。

因国家、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经专题评估论证,确需调整的,按照“规模总量不变、强制性内容不改、用地增减平衡”的原则,可对建设用地(原则上控制在原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的 5%以内)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3.城市总体规划正在修编且成果已经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近期建设用地,可以作为过渡期规划建设的参考依据,编制和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和项目规划审批。

修水县上衫红色旅游区

修水县上衫红色旅游区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镇体系 规划分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 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 控制的区域。 …………
本规划设计三大亮点
第一面工农革命军旗 打响秋收起义第一枪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地
烈火燎燃!湘鄂赣边,上衫赤焰。彭德怀响炮 举旗,啸聚万千。红旗漫天农奴戟,一枪遍野 雪仇鞭,举刀枪,大闹湘鄂赣,卷狂澜!脱牢 笼,砸锁链,举军旗,工农军志更坚。
修水上衫……文脉
上衫乡地处湘鄂赣边陲,距修水县城60多公里,全乡土地面积86.1平方公里,下辖 7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偏僻乡镇,早在20世纪30年代,这 里红军战旗飘扬、猎猎漫卷、战争风起云涌、阵阵波涛,给后人留下了一幕幕可歌可 泣的史话。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宫选屋。 1931年国民党蒋介石军队正组织对苏区进行围剿,中共湘鄂赣省委机关驻地湖南的 浏阳成为国民党军队围剿的重点之一,为此,湘鄂赣省委机关迁驻平江。1931年9月, 湘鄂赣边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江长寿街召开,期间遭国民党军队飞机的轰炸, 大会转移到修水上衫续开。 驻扎时间:湘鄂赣省委、省苏及其机关从1931年9月迁入 至1932年4月迁出在修水上衫驻扎约8个月时间。1931年7月,在湖南浏阳东门楚东 山召开全省第一次党代会,成立省委,由李宗白任省委书记。1931年9月,湘鄂赣省 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上衫成立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由赖汝樵任主席,刘建 中任副主席。1932年3月22日,在上衫召开了省委第三次执委扩大会议,解散了以李 宗白为首的原省委,组建省委,林瑞笙任省委书记。 1932年4月1日,在修水上衫召开省苏维埃第二次执委扩大会,重新组建省苏维埃执 行委员会,以王显德为主席,刘建中、彭德怀为副主席。

环保型绿色生态养猪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论证研究报告

环保型绿色生态养猪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论证研究报告

环保型绿色生态养猪技术研究与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修水县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二○○三年五月环保型绿色生态养猪技术研究与开发可行性报告编制单位:修水县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编制组组长:万明(修水县科技局局长、县科技经济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修水县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副组长:张修林(修水县科协主席、修水县科技局副局长、高级经济师)成员:刘泰山(修水县科技局副局长、修水县科协副主席、高级畜牧兽医师)邱先华(高级农艺师)李岗明(高级畜牧兽医师)陈少怀(县老科协副主席、高级农艺师)。

项目实施单位:江西正华绿色生态牧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汤武生(高级畜牧兽医师)目录1 项目概述2 申报单位基本情况3 立项意义4 项目实施内容5 项目可行性分析5.1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5.2 环保养猪的主要技术特点5.3 项目的前期科研开发情况及现有条件5.4 市场预测、推广和应用前景6 投资预算和效益分析6.1 养猪场的投资预算和效益分析6.2 饲料厂的投资预算和效益分析6.3 有机肥厂的投资预算和效益分析6.4 总体概算分析7 项目进度安排8 项目的技术依托9 项目的资金及使用筹措10 项目的组织管理及相关保障措施11 结论附件:1、与县委、县政府协议书2、立项批准书(计委)3、项目单位注册凭证4、总体规划图,养猪场、饲料厂、有机肥厂规划设计图5、征地协议及建设用地许可证6、建设部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 项目概述“绿色猪肉”是从生猪的环境、种猪、饲料、饲养、防疫、屠宰、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全过程控制的,不含有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并经国家主管部门严格检测合格的,是更安全、更营养、更卫生的优质猪肉。

而要生产出无公害猪肉则要经过一系列无污染流程:检测生产应用与品控加工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足够的卫生条件和技术要求:无公害猪肉的生产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要求商家以无工业污染,生产环境优越的地方作为生猪生产基地;生猪所喂的饲料按绿色食品规程生产,采用绿色玉米、绿色大豆为原料,不添加化学催肥剂和催长剂等添加剂;生猪饲养使用无残留、对人体无害的兽药,并且要求猪肉在加工、运输、销售等24个指标中全部符合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赣府字〔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九江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恳请审批九江市瑞昌市等10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请示》(九府文〔2023〕4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修水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着力建设九江市域副中心、赣西北重要生态屏障、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园林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修水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5.896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1.571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917.70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55.25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69亿立方米。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落实主体功能区要求,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

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申报材料

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申报材料

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申报材料修水宁州水乡旅游度假区是一处生态旅游胜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竹坪乡和程坊乡。

该度假区占地60平方公里,紧邻S304省道,距离大广高速修水互通17公里,距修平高速(修水-平江)修水互通3公里,交通便利。

项目建设单位XXX是XXX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该公司经营范围主要为旅游景点开发及旅游景区管理服务。

宁州水乡旅游度假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即“山好、水好、空气好”,同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修水县委县政府已经将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支持,并提出了打造国家旅游休闲区的发展目标。

《修水县国家旅游休闲区总体规划》提出,修水应以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为基础,构建休闲旅游产业体系。

以温泉、中草药、古城文化为特色,重点开发国医养生、休疗度假、运动娱乐、禅修休闲、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构建中国中部一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基于上述各种优势条件,宁州水乡旅游度假区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位于三市(南昌、武汉、长沙)九县(通山县、崇阳县、通城县、平江县、铜鼓县、宜丰县、奉新县、靖安县、武宁县)几何中心,距离三市车程均在2.5小时左右。

除崇阳县、通城县、平江县外,三市九县中其余县市均有高速公路通达。

项目地处优越,交通条件良好,是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的理想选择。

该项目以水乡、水景、水活动为特色,融合客家文化和民俗体验,打造生态型旅游度假区。

以“特色产业+旅游产业”为发展引擎,推广“修▪水生活”,带动修水全域旅游健康发展。

度假区将成为集休闲娱乐、修生度假、美食住宿、教育科普、农园体验、创客孵化、康养运动、养老怡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最终,该项目将成为湘、鄂、赣三省边陲旅游信息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引领修水全域旅游形成国内最美的旅游目的地。

该项目完全符合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村镇类创建要求,在生态提升、环境建设、历史文化传承、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建设目标是创建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远期打造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修水县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修水县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修水县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草案)一、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的通知》(自然资规〔2020〕5 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执行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的指导意见》(赣府厅发〔2021〕2 号)、《修水县过渡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延续方案》、《修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乡镇总体规划及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

二、基本情况本方案共涉及12个片区,位于中心城区良塘片区、竹坪片区、黄田里片区、宁州项目片区(吴都、芦塘)、绿色食品科技产业园片区;太阳升项目片区及黄港镇片区等区域。

成片开发范围总面积321.7公顷,含部分已征收、已建成地块,拟征收面积152.224公顷。

(成片开发范围以最终批复为准)(一)双井黄庭坚故里项目区片区1(双井黄庭坚故里项目区)位于杭口镇双井村,成片开发范围面积6.15公顷,该片区土地征收主要涉及杭口镇双井村等村组,拟征收土地面积3.43公顷。

(二)竹坪片区片区2(冷链物流、宁州水乡项目区),位于良杭大道南北两侧,黄田里西大道以西。

成片开发范围面积31.99公顷,该片区土地征收主要涉及竹坪乡南圳村、竹坪村等村组,拟征收土地面积19.0227公顷。

片区3(宁州水乡项目区),位于沙洲西路两侧,成片开发范围面积13.23公顷,该片区土地征收主要涉及竹坪乡山峰堰村等村组,拟征收土地面积 3.932公顷。

(三)良塘片区片区4(生态康养项目区),位于良杭大道以南,成片开发范围面积27.31公顷,该片区土地征收主要涉及义宁镇良塘村等村组,拟征收土地面积19.908公顷。

片区6(城投房地产项目区),位于芦良西大道以南、湖滨路以东,成片开发范围面积20.4207公顷,该片区土地征收主要涉及义宁镇下路源村等村组,拟征收土地面积1.2893公顷。

(四)黄田里片区片区5(黄田里居住项目区),位于规划枫山东路以西、规划茶舍路以南、南山路以北,成片开发范围面积10.59公顷,该片区土地征收主要涉及宁州镇黄田村等村组,拟征收土地面积7.0907公顷。

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规划纲要

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规划纲要

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规划纲要一、对上一轮总规的评述1996年,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996版总规的近期规划期限为2000年;远期规划期限为2010年。

1996版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性质确定为:江西省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京九铁路沿线以电子、农林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贸易旅游口岸。

规划预测近期(200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28万人,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6.5平方公里;预测远期(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45万人,远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43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吉安市所辖的5个街道和白塘、禾埠、兴桥、长塘、樟山、河东、天玉等全部7个乡镇,以及吉安县所辖的敦厚、永和、高塘、横江、曲濑、凤凰等6个乡镇,合计共5个街道和13个乡镇(此处的乡镇与街道均为2000年行政区划调整之前的乡镇与街道)。

城市总体布局采用“双环、方格路网、多中心、轴线串接和山环水绕”的组团式城市布局形式,具体分为三大片区(河西、河东、河南),九大组团。

1996年版总规产生于城市蓬勃发展时期,影响较为深刻,城市建设效益明显。

该规划在近期年限内是可行的,城市建设基本上按其实施。

将现状调研的统计数据与上一轮总规的近远期预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至2006年,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与1996版总规所预测的2006年城市用地规模大致相当,且稍微超前,这表明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达到且超过了规划预计的速度和水平。

1996年版总规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特征为吉安市中心城区城市骨架开始拉开,表现在如下几点:(1)机场搬迁成功,城市中心地区释放大量空间,为中心城区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吉安大桥建成通车,城市东西联系加强。

(3)河东片区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4)北部吉州工业园区、河东经济开发区及南部的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吉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开发势头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2)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四章中心城区性质、职能与规模 (13)第五章规划区四区划定与统筹规划 (14)第六章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14)第七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6)第八章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规划 (18)第九章中心城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9)第十章中心城区商业服务业设施规划 (21)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21)第十二章中心城区“四线”控制规划 (23)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公用设施规划 (24)第十四章中心城区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规划 (28)第十五章中心城区环保环卫规划 (30)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时序 (31)第十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32)第十八章附则 (33)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加快修水县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确立修水县城市未来发展的长远空间框架、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修水县人民政府提出对2003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第2条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修水县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修水县从初级工业城市向现代服务城市转变、环境脆弱城市向生态环保城市转变,促进修水城乡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3条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前提,并注重节约使用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集约使用土地,合理确定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

(2)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改善人居环境,完善社会服务设施,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区域协调注重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和城市群建设,分析三个都市区发展对修水县产业发展、对外交通、城市布局的影响,顺应区域发展的趋势特征,科学确定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综合交通、产业体系。

(4)城乡统筹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突出特色重视保护山水自然景观、生态湿地、历史文化名村、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遗产等资源,在城市用地布局中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形成富有特色的滨江城市风貌。

(6)有序建设坚持规划引导,促进有序发展。

以远近结合为原则,合理确定分期规划目标,建立立足长远的空间结构,深化近期的用地布局,制定符合实际的的实施步骤和程序。

第4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3)《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2010年)(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5)《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6)《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7)《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4号);(8)《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9)《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09年)(11)《省城镇体系规划(2009-2030年)》纲要;(12)《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13)《修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14)《修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发展纲要》(15)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省、市地方性法规。

第5条规划年限本次规划年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第6条规划层次与围修水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围是修水县行政管辖围,国土面积4505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83.6万人。

本次城市规划区围包括义宁镇、宁州镇、杭口镇、竹坪乡、西港镇、上杭乡和征村乡的全部管辖围,面积640.9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248095人。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围北至凤凰山,东至大广高速公路,南至征村集镇,西至杭口镇区,中心城区面积约128平方公里,2010年中心城区总人口为188874人。

第7条强制性容本次规划条款中带“下划线”的容为强制性容。

强制性容一经确定,必须严格遵照本规划实施。

如需修改调整,必须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改调整。

第8条规划法律效力本规划是修水县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基本依据,凡在规划区围进行的一切规划建设及城市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和《省城乡规划条例》执行本规划。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第9条城市发展目标交通优越、环境优美的中等规模城市,山、水、人、城融合的宜居宜业城市。

第10条城市发展策略(1)社会和谐发展策略:统筹城乡就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探索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扶持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2)经济提升发展策略: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特别是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实现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出效益。

(3)文化先进发展策略:保持和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发展修水现代文化;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尤其是科技研发人才;努力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4)生态环境发展策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适度集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控,建立饮用水安全预警系统;加强酸雨控制力度,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加强噪声管理;综合治理固体废弃物。

(5)资源节约发展策略: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大力推进土地盘整与置换,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通过设定工业用地准入门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强化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区域统一管理;发展节水产业,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器具,提倡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和污水处理回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推广新能源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11条城市发展指标控制体系包括社会和谐指标、经济提升指标、文化先进指标、生态友好指标和资源节约指标等5个方面,落实城市发展策略。

(见附表一)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总体战略第12条城镇化发展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县域副中心和重点镇的建设;拉开城市框架,预留远景发展空间。

第13条城乡统筹战略:确定县域副中心和中心镇,增强县域副中心和中心镇的区域服务能力;加快城镇产业发展,增强就业人口吸纳能力。

第14条农村发展战略:适度调整村庄布局,适度撤并空心村,加快改造城中村;改善农村风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第二节县域人口与城镇化发展规划第15条县域总人口:近期2015年,县域总人口86万人;中期2020年,县域总人口90万人;远期2030年,县域总人口95万人。

第16条县域城镇化水平:近期2015年,县域城镇人口39.5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6%;中期2020年,县域城镇人口47.7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3%;远期2030年,县域城镇人口6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6%。

第三节县域城镇空间结构、等级规模与职能结构第17条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一核拓展、两翼联动、两轴三区(1)一核:是指以修水县中心城区,是修水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服务和交通中心。

(2)两片:指县域东部和西部地区,两翼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依托太阳升镇和渣津镇这两个县域副中心,重点培育太阳升镇和渣津镇,进行有效扶持,实现重点镇率先发展,带动区域其他城镇共同发展的模式。

(3)两轴:是指沿省道柯龙线发展的经济发展轴和沿修铜线的旅游发展轴。

(4)三区:指中心城镇核心发展区、太阳升发展片区和渣津发展片区。

第18条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县域城镇形成“县域中心城市——县域副中心——重点镇——一般乡镇”4个等级,承担相应的城镇职能。

(1)中心城区:修水县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40万人。

(2)县域副中心:为太阳升镇和渣津镇,城镇人口规模分别控制在3-5万人。

(3)重点镇:包括溪口镇、何市镇、白岭镇、黄港镇、大桥镇和四都镇。

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1-3万人。

(4)一般乡镇:分别是古市镇、全丰镇、马坳镇、港口镇、西港镇、山口镇、黄沙镇、上奉镇、黄龙乡、上杭乡、大椿乡、路口乡、上杉乡、水源乡、石坳乡、东港乡、新湾乡、布甲乡、漫江乡、庙岭乡、黄坳乡、余段乡和复源乡。

城镇或集镇规模控制在1万人以下。

第19条县域城镇职能:将修水县域各乡镇的城镇职能规划为综合型、工贸型、商贸型、农业型、旅游型等五种类型。

综合型城镇有中心城区;工贸型城镇有太阳升镇、庙岭乡、港口镇和四都镇;商贸型城镇有渣津镇和大桥镇;旅游型城镇有黄港镇、黄沙镇和上奉镇;其余乡镇为农业型乡镇。

第四节县域规划协调区统筹规划第20条规划区围包括义宁镇、宁州镇、杭口镇、竹坪乡、西港镇、上杭乡和征村乡的全部管辖围,面积640.9平方公里。

规划区现状人口规模:2010年底,规划区总人口248095人。

第21条规划区人口和用地规模预测:规划期末规划区总人口约47万人,规划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48平方公里以。

第五节县域产业总体布局第22条产业发展策略:进一步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多元化工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特色农业的产业化;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旅游产业等第三产业。

第23条农业发展指引与空间布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打造农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第24条工业发展指引与空间布局:工业要改变遍地开花的布局模式,加快实施名牌战略,争取在全县创出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在全省乃至全国市场上有一定影响的名牌。

第25条服务业发展指引与空间布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服务业,依托建材市场、茶业市场、粮食交易市场、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城南托运仓储中心等大型物流市场的建设,充分结合修水商业、物资、外贸、供销系统原有的批发和储运企业的改组、改制,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加快物流配送区的功能调整和存量资源整合,实现大市场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有效结合。

合理规划物流系统,构建三省交接处的区域性重要物流节点,紧密联系农业、工业,形成物流产业链。

第26条产业布局:一心两带三区一心:是指以修水县中心城区,是修水县主要商贸、生活服务区。

两带:指沿柯龙公路、武修线发展的工业发展带和沿修铜线发展的旅游发展带。

三区:指以太阳升镇、四都镇和庙岭乡发展工业为主的工业聚集区;以黄沙镇、黄港镇、上奉镇和黄坳乡发展旅游为主的生态旅游区;其他乡镇发展农业、茶业、桑蚕业、养殖业等为主的农业发展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