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语言交际中不合语法的现象并分析其在交际中流行的原因

合集下载

浅谈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浅谈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浅谈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际舞台上,由于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了解不足或者不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英语,以至于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

本文就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定义,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类别及日常生活中注意的对策做探讨,以便更好地增进跨文化交流。

标签:跨文化交际语用学语用失误(一)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中国申奥成功,中国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许多西方人来中国旅游或工作,同时也有很多中国人走出国门到其它国家学习和交流,这就要求更多的人能够很好地用英语与世界进行交流。

由于文化的不同,当我们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时,有时会产生一些误解,甚至无意间伤害了他们。

我们对别人的大多数误解不是因为我们不能听清楚他们所说的话,或是不能正确分析他们的语句,交谈过程中一个更为重要的难处在于——我们经常误解说话人的意图。

(二)语用原则和语用失误的关系传统的语用学研究将指示语、言语行为、会话含意理论、预设以及会话结构等作为研究的基本内容。

语用学家十分注重研究说话者的“意图”(intension)和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的区分。

语用学家认为,人们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谈话双方要想利用语言来表达、实现自己的意图,就必须共同遵守一些语用原则。

首先,谈话双方必须要遵守交际原则。

其次,谈话双方还必须得遵守“合作原则”。

最后,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还要遵循礼貌原则。

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语用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了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或套用汉语的表达结构等。

(三)语用失误的分类英语语言学家托马斯(Jenny Thomas)在1983年发表了《跨文化语用失误》,对语用失误进行了定义分类。

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类:1.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

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与语言本身有关,是指所讲的习得语不符合这种语言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不合适的表达方式,或者不懂得习得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按母语的语言习惯直接套入习得语中去。

用语不规范现象

用语不规范现象

用语不规范现象在当前的社会中,语言的运用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尤其是用语不规范的现象,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口语和电子沟通当中,也在一些正式场合如写作、演讲以及公开场合变得越来越普遍。

那用语不规范的现象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1. 网络语言盛行今天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

年轻的一代尤其喜欢使用网络语言,这也就是新的词汇和语法单元形成的地方。

而一些网络语言可能会借鉴口语或方言,缩短或变形的语言结构可以在网络上快速传播。

尽管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但其不规范性使许多人忽略了正规语言的使用。

2. 教育体制需要改善当前的教育体制并没有有效地改善语言问题。

在学校和大学中,使用错误的语法和拼写错误的单词是常见的现象。

如果这些错误不得到及时纠正和反复强化,给读者或听众留下的影响也可能是深远的。

3. 虚荣心和个性化语言使用一些人认为在用语方面使用个性化的风格会让他们更突出。

因此,他们采用更自由、更随意的用词、忽略正规语言的使用。

在一些人看来,这种风格可能会体现他们的独特个性,增加与众不同的优势。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1. 加强语言教育制止用语不规范的最有效方法是要加强语言教育并设法增强公众对语言学习的重视。

在学校中,教育者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提高话语标准。

而在社会上,也应该加强对语言规范化的宣传,鼓励人们使用正规语言。

2. 注重个性化和正规化的平衡虽然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可以让人们在一定的场合下脱颖而出,但过多的个性化用语可能会影响一种稳定的社交性和专业性。

因此,对于个性化语言的使用应该注重平衡个性化和正规化的空间,以避免有益的个性化变成消极的个性化,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沟通。

3. 发挥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网络媒体在传播语言方面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我们可以发挥其作用,鼓励公正的言论,发扬正面的语言风范。

同时,需要引导并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以防止语言的错误和误导的信息。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doc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doc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由于语用者对语言符号和结构的理解不同所引起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交际中即使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表达方式不符合所使用的目的语的语言习惯,或不顾及对方的身份、地位及交际场合,不了解所使用语言的文化,就不能适宜、得体、有效地沟通,在交际中甚至会发生误解或冲突,致使交际失败,这被称为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有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之分[1].一、语用语言失误语用语言失误只体现在语言本身,即说话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套用在所使用的目的语中却无法表达自己的用意而造成的语用失误,是由于语用者对语言符号和结构的理解不同所引起的,通常表现为语音、词汇、语法、句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失误。

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JennyThomas)将语用语言失误归咎于对话语语用之意的错误认识,即传达了非意传达的言外之意的话语,也就是说话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中,或表达方式不符合所使用的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而产生的失误[2].语用语言失误可从交际双方来考虑。

一是说话人话语表达不当导致听话人的误解的语用失误,二是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正确表达做出错误的推理的语用失误。

例如:下面这段对话是在咖啡厅服务员和顾客之间的对话:Waiter:Excuseme.WhatcanIgetforyou?Customer:I'dlikeacupofcoffee.Waiter:Whatkindofcoffeewouldyoulike?Customer:Theusual.Waiter:Sorry,wedon'thave“theusual”coffee.这位顾客显然按着汉语思维要一杯普通咖啡,但是在英语里不存在普通咖啡,导致了交际的失误。

又比如:一位中国学生和一位美国学生同住一个宿舍,中国学生在听音乐,把声音开的很大,非常吵闹,外国朋友说:“Whatareyoudoing?”中国学生回答“I'mlisteningtomusic.”显然这位中国学生没有理解外国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在责怪他把声音开得太大而不是询问他在做什么。

语用偏误分析

语用偏误分析

语用偏误分析以俄罗斯留学生为例分析语用偏误类型及其原因在日常教学或交流中,常常会有学生说出让我们觉得从语言结构上没有问题,但听起来别扭的话。

例如,一名留学生来到办公室,在见到他的中国女教师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你今天很性感”。

从语言结构上说这句话毫无问题,但听到这句话的中国人都会感到有些尴尬或者别扭。

因为虽然这不是一个错误的句子,但却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句子。

原因在于“性感”这个词语在这个语境下的运用并不符合汉语交际的习惯。

学生的原意是称赞老师的衣着或装扮,在这个场景下,如果要使用这个句子,按照汉语的习惯常用的词语是“漂亮”。

但“性感”这个词往往是运用在较亲近的或同辈的人之间的,前面这个场景是在办公室,而交流的对象是自己的教师,按照汉语的交际习惯,我们会尽量避免这类的用语,而改用“你身体好吗”等类的说法。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学生语言规则运用上的错误,而是学生不了解汉语的交际习惯所造成的,如何在教学中纠正或避免此类现象,就是本文要考虑内容。

第一节语用偏误理论概述一、关于语用的概念语用即语言的运用,是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或者说是研究语言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在不同的言语交际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学科,我们称之为语用学。

最早的语用学概念来源于符号学,莫里斯认为语言分为三个层面:句法、语义、语用。

句法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是“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间的关系”而语用是“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

形象地指出了语用的意义。

20 世纪50 年代末,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推动了语义学的发展,语义学是在语言系统内部研究语言的意义,即语言文字本身固有的内部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不受外界影响的。

1983年,首次提出了“语用失误”这一概念。

所谓语用失误是指当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说话不合适宜,或者说话方式不妥当,表达不合习惯等,具体来说就是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者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达到预期或完美的交际效果,这样的错误即为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现象原因及其对策

社交语用失误现象原因及其对策
A、 He l l o, ni c e t o me e t y o u.

社 交 语 用 失误 基 本 理 论 概 念
英国著名语用学家 J e n n y T h o ma s 在《 跨 文化 语用失误》 一 文中表达了她的基本观点。她把语用 失误分为两种 : 语用语言
失误 ( p r a g m a l i n g u i s t i c f a i l u r e ) 和社 交语 用 失误 ( s o c i o p r a g m a t i c f a i l u r e ) 。 她 指 出社 交语 用 失 误 是 指 由 于 文 化 背 景 不 同 而 犯 的 语用失误 , 牵涉 到哪些话该 说 , 哪些 话不该 说 , 人 际 关 系 的 远
B、 Hel l o,n i c e t o me e t y o u .
A、 T h a t i s a l o v e l y d r e s s y o u h a v e o n
B 、 w h e r e , w h e r e , i t i s j u s t a o r d i n a r y d r e s s .
湖北函授 大学学 ̄. ( 2 0 1 3 ) 第2 6卷 因及 其 对 策
周 迎锋 , 王
[ 摘

2 3 0 0 0 9 )
( 合 肥工业 大学外 国语学 院, 安徽合肥
要] 在跨 文化 交际过程 中, 经常会遇到社 交语用失误 的现 象。本论 文从 社 交语用失误的现 象着手 , 分析其 出
现 的原因, 然 后 提 出相 应 的 对 策 。这 样 对 避 免跨 文化 交 际 中的 语 用 失 误 有 很 大 的 帮 助 , 提 高跨 文化 交 际 能 力 , 达 到 实

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引言:在全球化和英语国际地位的背景下,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中国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语用失误的问题。

语用失误在言语交际中常常导致误解、不适当的回应和不成功的社交互动。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并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常见的语用失误1. 礼貌用语失误中国学习者常常受到中文礼貌用语的影响,在英语交际中过度使用或缺乏使用。

例如,他们可能在不恰当的场合下使用“谢谢”或“对不起”,或者未能用适当的礼貌用语表达谢意或道歉。

2. 语气和语调失误中国学习者在语气和语调上的失误可能导致信息的误解或不适当的言辞。

他们可能过度表达或缺乏表达情感的能力,或者使用不适当的语气和语调来表达观点。

3. 不恰当的指代中国学习者在使用代词时常常出现指代不明确或错误的情况。

他们可能未能清楚地指代先前提到的人或物,这导致交流的不连贯或误会。

4. 社交礼仪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学习者可能不熟悉或不理解英语国家的社交礼仪,导致社交交往上的困惑。

例如,他们可能在社交场合中不懂得适当地使用眼神接触、身体语言或笑声。

二、语用失误的原因1. 第一语言的干扰中国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通常会受到母语中语言习惯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将中文的语用习惯直接应用于英语交际中,从而导致语用失误。

2. 文化差异英语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可能面临跨文化交际困难。

中国学习者可能不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导致语用失误的发生。

三、解决语用失误的方法1. 语用教学的重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语用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中引入与语用有关的话题和活动。

通过模拟真实的语境和情境,学习者可以增加对英语交际中语用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文化意识的培养学习者需要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增强对语言背后文化含义的理解。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现象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现象

社交语用 失误 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首先 , 际双方 交
必须来 自不 同的文化 背景, 文化差异主要指不 同文化 圈之 间 的差异 ,尤其是 中西方 的文化差异 。其次 ,交 际双方必须使 用 同一种语言交 际, 是显而易见的 , 这 假如一方使用一种语 言, 而另一方使用另外一种不 同的语 言, 际是无 法进 行的 。 交 最后 , 际双方进行 的是实时的 口语交际 , 交 跨文化交 际的途 径多种多样 , 以是语 言符 号的交际,也可 以是非语言符号 可


引 言
随着对 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 中西方人 员往 来 日益频 繁, 跨文化交流对各 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 巨大 的推 动作 用 。然而 ,在具体交往过程 中,由于商务活动人 员来 自不同 的地域 ,具有不同的文化 内涵 ,因此所表现 出来 的商务文化
思维和 定势也不 同, 别是价值观念 、 特 思维 方法 、 文化取 向、 行为准则均有较 大的差异, 同一事情和 问题有不 同的理解 对 和表达 , 在交 流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彼此不理解、误解和 曲解 的现象 ,达不到有效 的沟通 ,造成不必要 的损 失,极大地 阻 碍 了跨文化交 际活动 的开展 。 二 、社交语用失误 的内涵 与产生条件 由于社交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 际中具有普遍 性, 国语 各 言学家 都对此做 了大量 的研 究和分 析 。根据 英国语 言学家 Jn yT o s的观 点, en h ma 跨文化语 用失误可 以划分为语用语言 失误和 社交语用失误两大类 。他认为 ,在言语 交际 中,说话 人 没能根据 标准 的语法模式 去遣词造 句 ,他顶 多被认 为是 “ 说得不好 ” 但没有按照语用原则来 处理 话语 ,他就会被认 ; 为是 “ 表现不好 。国 内著名学者何 自然教授 认为 “ 社交语 用 失误 不是 一般 的谴 词造句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 , 而是 说话 不合适 宜、不得体 的错 误,说话方式不 妥,表达不 合习惯等 导致交 际不 能取 得预 期效果的失误 。 ”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及有效应对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及有效应对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及有效应对策略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现象。

语用失误不是来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而是说话人用词不当或听话人误解了说话人的意图所致。

更多的语用失误则是由于谈话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风俗、禁忌、价值观念等造成的。

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提出了减少语用失误的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文化一、跨文化交际与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

人进行言语交往时都要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交际双方的交流就是依赖于两种文化背景的人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往。

当编码与解码不在同一语言文化模式下进行,这种跨文化交际就会形成不同形式的语用失误。

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因未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而出现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

在这里,我们不用“错误”,而是采用“失误”这一说法,这是因为,语言失误并不是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所引起的,它不是因语法结构出现错误而导致的词不达意。

语用失误是说话人采取的说话方式不合时宜或者不符合表达习惯。

根据英国著名语言学家jenny tommas的观点,可以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种: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言失误。

它们均是跨文化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顾名思义,语用语言失误是因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它们之间的影响所引起的,很多情况下,这种失误也应归因于母语对第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干扰。

而社交语言失误是由不同语言所依赖的文化背景差异或者社交文化习惯引起的,这就是说,当说话者对对方缺乏文化了解,情急之下,运用母语的文化习惯进行会话就会形成语用失误。

二、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1.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表现(1)语用语言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指的是由于外语学习者不懂得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而把母语的语言习惯运用到目的语中,而造成表达的不准确,例如:a:thank you very much.b:never mind.在上述的对话中,b用“never mind”来表达不用谢的意思是不对的,当我们对对方道歉时表示不介意时才会用“never min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集语言交际中不合语法的现象并分析其在交际中流行的原因语言是我们每个人每天必须会接触到的事物,无论是口语还是手语亦或是身体语言,总而言之离开语言我们几乎无法生存于这个社会。

然而,正是由于它的广泛应用性,很多问题也由此而产生,其中一个就是语言的表达不合语言原来的语法。

这个问题在网络语言上尤为突出。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几乎覆盖了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更多的是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电子产品,这为网络语言的出现做了很大贡献。

网络语言中出现了种种陌生的语言现象,如大量的新词、自造词,表达的方式随意自由,语义的变异等,它脱胎于现代汉语,超越了现代汉语的常用语法规则,对现代汉语造成了一种冲击。

比如有段时间我的口头禅就是“…..的说”,说话时常就是“我现在好无聊的说”、“我在吃饭的说”,但实际上“的说”放在句尾并没有任何含义,也不符合句法结构;还比如说话的时候会把宾语和谓语的位置互换,比如原来问吃饭这件事情我们会说“你吃饭了没”,而如今一般都会说“你饭吃了没”等等之类的。

其次就是网络语言的使用随意自由,言语的组织搭配往往打破语法规则,违背语法规范。

如:“她很淑女”、“她很灿烂”、“他很生活”、“他很中国”等。

这些都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

按传统语法规律,汉语的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

所以副词“很”不能修饰名词。

还有生活中不合语法的现象很常见的由成语、俗语等改变而来的广告词,当然平时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我们不经意间所造成的语法错误。

例如语义用错。

这包括词义轻重不分、词义范围大小不分、词语适用范围弄错等。

以前语文试卷上出现过这么一句话:“这种鼓吹有钱便是万能的说法,简直是不刊之论。

”其中不刊之论是望文生义,将“不刊之论”理解为不可发表的言论了。

而“刊”是“削除的意思”,“不刊之论”即不可更改不可磨灭的言论,这里显然是用反了,应改为“荒谬言论”。

那么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现实生活中为了便于交流或适应某种需要,于是不合语法的现象开始出现。

原先可能某些不合语法现象的词句只流行与青年人之中,但是长辈或小辈由于交流的需要,也不得不被动的接受这些语法现象,从而也使这些词句遍布社会。

其次还有就是英语对于汉语言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语言有其共同点,不同语言之间会相互影响。

像我就是深受英语的影响,英语中特别是在写作文中需要运用一些倒装句、插入语或者是定语从句之类的,而这些语法结构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词序是不同的。

如今写文章语序有时也会按着英语来。

还有一些就是中英文混杂,说话时常常就是两种语言一起,比如“有事情call我”之类的。

最后一点我想说说的广告词,由于成语、俗语是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所以商家会绞尽脑汁去把自己的商品和这次成语俗语联系在一起,尽管在本质上它们毫无共同之处,但是达到了广告的知名度。

事实上这对于现代汉语的不利影响是最大的,因为很多小孩子在还没有接触过正规的语法训练前就被这些错误的语法给误导了,在之后的学习中会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也确实需要创新,但显然现如今很大一部分“潮流语言”是朝不利的方向发展的,这一点我想是应该做一些措施来控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