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长短变化学案
昼夜长短学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昼夜长短变化学案昼夜长短及变化规律1.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关系:(1)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_____,均为__小时;(2)若直射点在北半球(夏半年),则北半球各地___长___短,而且越往北,昼越___夜越___,夏至日,直射______,昼长达一年中_____,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现象。
南半球反之。
(3) 若直射点在南半球(冬半年),则北半球各地____长____短,而且越往北,夜越___昼越___,冬至日,直射______,昼长达一年中_____,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现象。
南半球反之。
(4)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__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__,极圈内出现______现象;太阳直射点不在半球:昼长__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__,极圈内出现______现象。
2.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的关系:(1)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北半球各地昼渐___,夜渐___;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北半球各地昼渐___,夜渐___。
(2)太阳直射点靠近的半球昼渐___,夜渐___;太阳直射点远离的半球昼渐___,夜渐___。
练习:1. 10月1日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昼夜等长B. 昼长大于夜长C. 昼长小于夜长D. 不能确定2.某一天,北京昼长大于南京昼长,则这天可能是()A.春节B.教师节C.国庆节D.元旦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3—4题:3.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5.极夜现象从北极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A.春分至夏至B.夏至至秋分C.秋分至冬至D.冬至至春分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天是月日前后,北半球为节气。
(2) 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图中AB是(晨、昏)线。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昼夜交替科学教案(通用6篇)

昼夜交替科学教案(通用6篇)昼夜交替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同学知道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经受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设进行验证,培育同学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模拟试验验证猜想的技能。
3、培育同学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技能。
4、培育同学尊敬事实、实事求是,仔细严谨的科学立场和合乎规律的推理技能。
教学预备1.多媒体课件。
〔关于太阳东升西落,日月星辰活动的课件〕2.地球仪,大头针,电筒。
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1.课件出示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
2.问:同学看到什么?有什么问题?3.收集归纳同学形成的问题。
二、推想假设1.为什么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白天和夜晚会不断交替呢?2.同学依据已月的知识作出假设。
3.师收集同学的假设。
三、模拟试验1.师出示试验器材,让同学明白其作用。
2.同学做模拟试验并记录所观测到的试验现象。
四、进一步推想1.在同学们猜想中你认为涌现“昼夜交替”现象,哪种可能性最大。
2.同学推想,沟通。
五、阅读资料同学阅读资料分析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缘由。
六、沟通汇报七、课外延伸1.课后了解哥白尼的故事,并把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发与同学沟通。
2.了解更多有关天文方面的知识。
昼夜交替科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试验;2、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
科学知识:1、知道昼夜的成因。
2、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进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认识昼夜交替形成的缘由及其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试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教学预备:老师——有关光的教学碟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或者手电筒〕,地球仪分组——手电筒,小地球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演示昼夜交替情景。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家知道是什么现象吗?2、昼夜改变有什么规律呢?对此,你有哪些感爱好的问题?3、同学争论沟通。
《昼夜长短的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昼夜长短的变化,我将运用生动、贴近生活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播放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动画、展示不同地区昼夜变化的图片等,让学生在视觉上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现象的魅力。同时,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经验,如体育课上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对本章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3.如何利用地理知识解释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学生们可以在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此过程中,我会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我会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如“为什么会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等,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地理知识。此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3.了解昼夜长短变化对季节、气候等方面的影响,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2.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拓展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途径,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地理现象的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昼夜长短的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一教学案例旨在引导学生们探索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现象,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生活的影响。以我国初中地理课程为背景,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验,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昼夜长短学案

模块 模
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一:同一时刻各地昼长随纬度变化 1.太阳直射赤道时各地昼夜情况如何?
学法指导 通过观察 图示总结 规律,培养 读图能力 和总结能 力
块 2、 直射北回归线时各地昼长随纬度变化规律 一、 3、直射南回归线时各地昼长随纬度变化规律
模
探究二:同一地点昼长在一年中的昼长变化 (动画展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引起的某地昼长变化) 以迁安为例说明在一年中的昼长变化情况:
块
结合生活 实际和观 察动画演 示,加深理 解
二、 总结规律: 模 探究三:昼夜长短的定量计算 计算 A 点的昼长? 步骤:1.找出 A 点所在纬度对应的昼弧 2.计算该昼弧的度数 3.利用公式计算: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 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º=24 小时-昼 长时数 培养学生 的学习能 力
巩固学习 的知识
知 识 网 整理知识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组长评价: _______ 教师评价: ________
地球公转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学案
◆课程标准: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三维目标: 1.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2.通过绘图分析,能说明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 ◆重点突破: 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
【自主学习】
一: 在太阳光照图上如何判别昼夜长短? 昼 夜长短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1、 在右图中用笔标出晨昏线。明确每条纬 线在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 昼半球的部分叫 ,位于夜半球的部分 叫 。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反映了该地 区昼和夜的长短。 若昼弧大于夜弧, 则 长 短;若夜弧大于昼弧,则 短 长。 2、在上图中明确晨昏线、地轴、太阳光线、赤道之间的关系。 地轴和赤道 ,太阳光线和晨昏线 。 3、由于 的存在,导致 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晨 昏线随之来回摆动。 二、 昼夜长短的静态定性判断:读课本 p22,回答下列问题 (一)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 ,全球各地昼夜 。 (二)夏至日:: (1)夏至日时,太阳直射 (哪一条纬线) (2)北回归线:昼长 夜长(大于、小于、等于)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 现象 (3) 赤道上:昼长 夜长 (4)南回归线:昼长 夜长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 现象 (三)冬至日 (1)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 (哪一条纬线) (2) 南回归线:昼长 夜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 现象 (3) 赤道上:昼长 夜长 (4) 北回归线:昼长 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 现象 三、昼夜长短的动态变化判断: (1)由于赤道与晨昏线始终相互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 。 (2)北半球各地在春分日时,由于晨昏线与纬线垂直,昼夜 ;春分日过后,由 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晨昏线发生摆动,各地昼渐 ,夜渐 ,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其范围不断 ;至夏至日时, 由于太阳直射点移到最北界线 ,晨昏 线也摆动到最大幅度,至此各地昼达到一年中最 ,夜达到一年中最 ,北极圈 上出现 现象。 南半球则反之 ◆学习流程:
《昼夜长短的变化》导学案

2.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B )。
A.不存在
B.秋分日
C.冬至日
D.夏至日
【解析】 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3.6月22日这一天,下列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 )。
A.莫斯科
B.悉尼 C.新加坡
D.广州
【解析】 6月22日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大 于12小时,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悉尼是南半球,昼长小于 12小时;莫斯科纬度最高,所以昼最长。
有极夜
南极 圈内
有极夜
有极昼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读下图(图中阴影或斜线部分代表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太阳直射点为①和②时,AD纬线和A'D'纬线的昼弧、夜弧分别是 图中哪段弧线?
【答案】
(2)当太阳直射点从①移到②时,AD纬线和A‘D’纬线的昼弧、夜 弧长短有何变化?这说明南、北半球昼夜长短随直射点的移动有何 变化规律?这种变化什么时候达到极值?
【答案】
当太阳直射点从①移到②时,AD纬线昼弧增加了BC段、 A'D'纬线的昼弧减少了B'C'段,夜弧情况相反。说明随太 阳直射点的北移,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昼变短、 夜变长。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 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3)当太阳直射点为①和②时,两极极昼或极夜范围分别到哪条纬线?
【答案】
当太阳直射点为①时,北极附近极昼范围到达GH纬线,南极附 近极夜范围到达G'H'纬线。当太阳直射点为②时,北极附近 极昼范围到达EF纬线,南极附近极夜范围到达E'F'纬线。
昼夜长短导学案

地球公转意义----昼夜长短变化(1)【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二分日光照图,了解昼弧和夜弧的定义,进而表示昼、夜的长短。
2.通过观察夏至日光照图的画法,学会画二分二至日光照图。
3.从光照图上读出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相关知识回顾检测】1.画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回归运动)示意图。
2.由第1题的图,写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用节气名称表示)【※※※重点,需要记忆该题包括括号里的内容】在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的夏半年或南半球的冬半年) 在南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的冬半年或南半球的夏半年) 在赤道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1.结合光照图二分日和夏至日光照图,画出冬至日光照图。
2.根据所画的光照图,总结并写出冬至日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状况。
【课堂检测】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题。
1.当北京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时,地球所处的右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2.下列图示表示6月22日太阳光照情况的是()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天是月日前后,北半球为节气。
(2)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是,图中D点的地方时为点,图中AB是 (晨、昏)线。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____ 。
【课后思考与延伸】开动脑筋尝试画出二分二至日光照图的俯视图。
(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进而画出完整的俯视光照图)0°3. (1)6月22日 ; 夏至(2 )北回归线(23°26′N) ; 60°E ;6; 晨线 ;(3)昼长夜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9.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昼夜长短的变化学案

昼夜长短变化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掌握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方法【学习重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常考)【学习难点】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方法。
(常考)一.课前预习案昼夜长短的变化1.北半球:(1)夏半年:日期(节气):到。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范围:。
昼夜长短状况:长短(昼长+夜长=24小时,此消彼长)昼夜长短的空间变化:全球向(方向)昼渐长,极昼极夜状况:北极附近出现现象。
(2)夏至日:最长,最短,(范围)出现极昼。
(3)冬半年:长短,全球越向北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现象。
(4)冬至日:最长,最短,(范围)出现极夜。
2.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3.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长短。
赤道上全年平分。
春秋两分日全球平分。
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了昼夜长短变化趋势。
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昼逐渐,南半球昼逐渐。
当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时则向反。
二.课内探索:1.昼夜长短变化的原理及规律探索原理:任意纬线圈被晨昏圈分成两段,在昼半球中的纬线段称为昼半弧,在夜半球中的纬线段称为夜半弧。
(1)找到下面几幅图中的昼半弧和夜半弧:(2)在自转过程中(24小时)中纬线上任一点都经过了该纬线圈上全部的昼弧段和夜弧段,同一条纬线上所有的点,在一天里随地球自转的轨迹完全相同,所以同一纬线上任意地点昼夜长短相同(昼夜长短与经度无关)。
由于地球自转是匀速运动,所以在纬线圈上昼弧所占比例越大白昼时间越,反之则越。
当纬线圈全部在昼半球时该纬度出现极昼(昼长小时),全部在夜半球则出现极夜(昼长小时)。
规律:1.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夜;2.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3.太阳直射点向那个方向移动,那个半球就昼渐;4.太阳直射点移动至最北时(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5.太阳直射那个半球,昼长就向那个方向递增,该半球极点附近出现极昼;6.赤道上全年 ,昼夜年变化幅度为 小时,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越 。
学案4:1.2.2昼夜长短的变化

课时2 昼夜长短的变化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成因:的移动,使在地表的分布因时因地而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2.特点:昼夜长短反映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内的太阳高度,反映太阳辐射的。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弧和夜弧: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弧和弧。
如果昼弧比夜弧长,则白昼长、黑夜短;反之,则黑夜长、白昼短。
2.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大于夜长。
( )(2)太阳直射某地时,该地一定昼最长、夜最短。
(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 )情境探究探究点1 昼夜长短的变化为了方便行人和车辆安全出行,大部分城市街道、城乡主干道都有路灯设置。
然而,当前我国城市中的路灯绝大部分都是按照统一时间开关的。
城市中的路灯一直是晚上六点开,早上统一关闭,结果就造成了夏天天还没黑,路灯就亮,资源浪费;冬季天已经黑了,路灯却还没有开放,使路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问题探析]1.造成路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针对以上问题,你认为应作如何调整?3.昼夜长短变化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请你再举两例与之有关的生活现象。
题组对练1.读材料,完成(1)~(2)题。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1)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丁丙甲乙D.甲丙乙丁(2)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B.6月28日C.9月2日D.11月2日探究点2 昼夜长短的计算某手机天气软件是专门为全球用户提供短时间内的气象变换情况,做到24小时预测和未来十五天天气预报。
另外,无论是用于穿衣、洗车、运动等生活指数,还是日出日落、空气质量、温度趋势等数据,都能轻易胜任,并为用户做到最好!图示为2020年2月19日我国某用户的手机天气软件的截屏(局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班级姓名学号
一、知识回顾:在下边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在图中分别标示出二分日和二至日,并写出相应日期;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并在A、C图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日期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
太阳直
射点移
动规律
(三线
图)
直射点
位置及
移动方
向
赤道往北移
太阳光
照图
昼夜长短及变化北半球
南半球
注意:画太阳光照图时要画出光线、地轴、赤道、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规律: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2.纬度越高,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最大,赤道上永远都是。
3.根据直射点移动的方向判断:直射点向移动,北半球各地区(除极昼地区)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反之;直射点向移动,南半球各地区(除极昼地区)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反之。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是()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D.赤道上
2.图1—4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
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①②③④
0 12 24 0 12 24 0 12 24 0 12 24(小时)
1 / 2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
读右图回答3—5题。
3.当晨昏线处于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风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5.当晨昏线从CD→AB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D.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6.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不存在B.秋分日C.冬至日 D.夏至日
7.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67°N B.21°S C.50°N D.89°S
8.10月1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城市是:()
A.悉尼B.新加坡C.广州D.北京
9.地球上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的地区是:()
A.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的地区B.北回归线以南,赤道以北的地区C.南回归线以南,南极圈以北的地区D.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地区
10.在一年当中,每天日出、日落时间总是一样的地方是()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1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月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3)图中A、B、C、D四点中,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4)这一天A点的昼长为,D点的昼长为小时, C点的昼长是小时,B
点的昼长是小时。
(5)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角速度的对比
是
参考答案
1—5:D A B C B 6—10:B C A A B
11.(1)12 22
(2)12:00
(3)C﹥ D ﹥A ﹥B
(4)16 12 20 24
(5)D ﹥A﹥ C ﹥B A=B=C=D
参考答案
1—5:D A B C B 6—10:B C A A B
11.(1)12 22
(2)12:00
(3)C﹥ D ﹥A ﹥B
(4)16 12 20 24
(5)D ﹥A﹥ C ﹥B A=B=C=D 00
太
阳
光
A E
D
C
F
B
图1—3
A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