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脱硝检修工艺规程
脱硝操作规程

脱硝操作规程
标题:脱硝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
脱硝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项环保措施,其目的是减少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为了确保脱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脱硝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脱硝操作规程的制定
1.1 确定脱硝操作的具体流程和步骤
1.2 制定脱硝操作的标准和要求
1.3 确定脱硝操作的责任人和监督机制
二、脱硝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2.1 定期检查脱硝设备的运行状态
2.2 及时清理脱硝设备中的积灰和异物
2.3 定期对脱硝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三、脱硝操作的安全措施
3.1 确保脱硝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采取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
3.3 对脱硝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
四、脱硝操作的监测和评估
4.1 定期对脱硝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4.2 根据监测结果对脱硝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
4.3 建立脱硝操作的数据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
五、脱硝操作的应急处理
5.1 制定脱硝操作的应急预案
5.2 做好脱硝设备的故障处理和维修工作
5.3 对脱硝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和处理
结论:
脱硝操作规程是保障脱硝操作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措施,只有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才能有效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希望各企业和单位能重视脱硝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共同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脱硝检修规程1

脱硝系统检修一、脱硝系统的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1.1.脱硝系统的生产原理目前通行的烟气脱硝工艺大致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等3类,其中干法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电子束联合脱硫脱硝法。
半干法有活性炭联合脱硫脱硝法;湿法有臭氧氧化吸收法等。
目前,干法占主流,其原因是,NO X与SO2相比,缺乏化学活性,难以被水溶液吸收,NO X经还原后生成无毒的N2和H2O,副产品便于处理,NH3对烟气的NO可选择性吸收,是良好的还原剂。
本工程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系统,采用的脱硝还原剂的有效成份为NH3。
SCR技术原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向温度为280~410℃的烟气中喷入氨,将NO x还原成N2和H2O。
1.1.1.脱硝的基本反应方程式:4NO+4NH3+O2→4N2+6H2O6NO+4NH3→5N2+6H2O6NO2+8NH3→7N2+12H2O2NO2+4NH3+O2→3N2+6H2O1.1.2.影响SCR脱硝因素:a) 烟气温度:脱硝一般在280~410℃范围内进行,此时催化剂活性最大。
所以SCR反应器布置在锅炉省煤器与空预器之间。
b) 飞灰特性和颗粒尺寸烟气组成成分对催化剂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烟气粉尘浓度、颗粒尺寸和重金属含量。
粉尘浓度、颗粒尺寸决定催化剂节距选取,浓度高时应选择大节距,以防堵塞,同时粉尘浓度也影响催化剂量和寿命。
某些重金属能使催化剂中毒,例如:砷、汞、铅、磷、钾、钠等,尤以砷的含量影响最大。
烟气中重金属组成不同,催化剂组成就不同。
c) 烟气流量NOx的脱除率对催化剂影响是在一定烟气条件下,取决于催化剂组成、比表面积、线速度LV和空速SV。
在烟气量一定时,SV值决定催化剂用量。
LV决定催化剂反应器的截面和高度,因而也决定系统阻力。
d)中毒反应(一)在脱硝同时也有副反应发生,如SO2氧化生成SO3,氨的分解氧化(>450℃)和在低温条件下(<280°C )SO2与氨反应生成NH4HSO4。
脱硝装置检修规程

脱硝装置检修规程一、设备概述脱销系统由液氨储存系统、氨气制备和供应系统、氨/空气混合系统,SCR 反应系统、声波吹灰系统和废水吸收处理系统组成。
液氨储存系统、氨气制备和供应系统布置在氨区,SCR反应系统布置在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之间,两侧反应器内各布置三层网孔状催化剂,在各层反应器催化剂上方布置3只声波吹灰器,及时吹扫催化剂上吸附的灰尘;氨/空气混合系统由两台稀释风机和氨/空气混合器组成,与废水吸收处理系统一起布置在锅炉0米。
液氨储存灌和锅炉0米的氨气区域各自配有喷淋装置。
外来的液氨经过卸氨泵卸到液氨储存灌内,控制液氨温度在50℃以下,超过使用喷淋降温。
液氨在液氨输送泵作用下,液氨蒸发槽液氨在蒸汽加热下气化成氨气,被送到锅炉0密,在氨/空气混合器中经过自稀释风机来的压缩空气混合稀释后喷入SCR反应器,在SCR反应器中与280℃-410℃烟气灰混合,在化剂作用下烟气中NOX被还原成成N2和H20,水经过废水泵排到废水池,N2经过空气预热器等随烟气排入大气。
二、检修维护(一)每天检查项目1.锅炉省煤器后烟气温度(小于410℃)。
2.稀释风机振动、温度、压力、流量正常。
3.液氨输送泵振动、温度、压力、流量正常。
4.机组排水槽水位正常。
5.脱销废水泵振动、温度、压力、流量正常。
6.声波吹灰器工作正常。
7.氨气的浓度正常(NH3浓度大于5%)。
8.烟气中NOX含量和脱销效率。
9.液氨储存罐的液位。
(二)每月检查项目1.机组烟气中NOX含量和脱销效率。
2.催化剂剩余寿命。
3.液氨输送泵、废水泵和稀释风机地脚螺栓紧固。
4.液氨输送泵、废水泵和稀释风机靠备轮检查。
5.喷淋装置检查。
6.声波吹灰器吹灰效果检查。
7.催化剂分选,除去破碎的催化剂并补充新催化剂。
三、检修周期、分类与项目(一)A级检修项目1.检查泵与风机、修补磨损外壳、衬板、叶片、叶轮及轴承保护套。
2.检修泵与风机进出口挡板、叶片、叶轮及传动装置。
3.检修泵与风机转子、轴承、轴承箱及冷却装置。
脱硝CEMS系统检修工艺规程

脱硝CEMS系统检修工艺规程1.1 CEMS系统组成、原理及安装情况我厂#1至#4锅炉脱硝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是采用北京雪迪龙公司的SCS-900系统,其主要由在线环境监测仪器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在线环境监测仪器系统由取样系统、测量仪表组成;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由PLC及数字采集仪组成;上述系统通过对锅炉及脱硝后的排烟连续采集、分析、处理等过程实现对脱硝前烟气氮化物、干氧及脱硝后净烟气的氮化物、干氧、氨逃逸量等排放物进行连续监测。
烟气探头烟气经取样泵送入U23,经过U23分析仪分析后传输至分析室电控柜PLC,一路通过送至DCS系统进行记录、显示、计算等监控用并同时生成分钟、日、月等报表。
一路通过PLC和数字采集仪直送市环保中心数据监测平台。
电控柜内的PLC采用的是西门子S7-200系列PLC,由CPU224, 模拟量输入模块EM223,模拟量输出模块EM232构成。
本系统监测点安装位置如下: #1至#4锅炉脱硝入口烟气监测点分别安装在#1至#4锅炉脱硝SCR_A及SCR_B反应区烟气入口管道上(省煤器出口);#1锅炉脱硝出口烟气监测点分别安装在SCR_A及SCR_B反应区烟气出口管道上(空预器入口);每套CEMS虽然测量的烟气不同,但就地安装设备完全相同,测量的组份也一样。
对于入口烟气,主要监测入NO和氧量;出口烟气主要监测NO和氧量、氨逃逸量三组份,氨逃逸量由LDS6激光分析仪进行在线监测,其余成份则通过取样泵由取样探头把烟气连续抽取出来,经过粗过滤、加热、冷却干燥、精细过滤等环节后送进U23分析单元进行分析。
气体分析系统由采样探头、取样管线、样品预处理系统、气体分析仪、分析仪表柜等组成;烟气的气体分析(NO、O2)采样方法采用直接抽取加热法;气体分析仪选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ULTRAMAT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
测量原理: NOx采用NRIR 不分光红外法;O2:采用电化学法。
1.2 维护周期及项目: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一项重要工作,维护应做到:1.2.1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取样探头过滤器,可采用压缩空气对其进行吹扫清洗(滤芯内侧),如滤芯严重堵塞或裂缝需及时更换。
脱硫和脱硝设备检修规程

脱硫和脱硝设备检修规程一、检修前准备工作在进行脱硫和脱硝设备检修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具体工作包括:1. 检修计划制定制定详细的脱硫和脱硝设备检修计划,包括检修范围、人员分工、检修时间等内容。
计划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2. 安全措施落实根据检修范围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确保设备停机、排放有害气体处理、防止介质泄漏等,以保证检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检修工具和设备准备根据设备的特点和检修内容,准备相应的检修工具和设备,包括扳手、螺丝刀、测量工具等。
4. 检修人员培训对参与脱硫和脱硝设备检修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设备结构和操作流程的理解和掌握,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5. 施工现场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设备和周边区域无阻碍,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
二、脱硫和脱硝设备检修步骤1. 停机检查在检修前,首先需要停机检查,确认脱硫和脱硝设备已经停止运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断开电源、关闭阀门等。
2. 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存在损坏、变形或腐蚀等情况,如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记录并报告。
3. 清理工作清理设备内部和周围的杂物、积尘等,保持设备的清洁。
4. 设备拆卸和更换根据检修计划和需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拆卸和更换,注意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5. 部件检查和维修对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和维修,包括清洗、润滑、更换磨损部件等。
6. 通电试运行在检修结束后,对设备进行通电试运行,验证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是否正常。
三、检修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脱硫和脱硝设备检修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检修前需确认设备已停机,并采取相应的电气和机械安全措施,以防止意外启动。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切勿强行操作或忽视安全注意事项。
•检修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确保自身安全。
脱硝操作规程

脱硝操作规程一、引言脱硝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燃煤电厂等工业排放中的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为了确保脱硝操作的安全、高效和可靠,制定一套脱硝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脱硝操作规程的各个方面,包括操作准备、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结果的监测与记录。
二、操作准备1. 操作前,必须确保所有脱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2. 操作人员应熟悉脱硝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并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3.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4. 操作前,应检查脱硝设备周围的环境,确保没有可燃物和易燃物质,以防发生火灾。
三、操作步骤1. 启动脱硝设备前,必须先进行预热操作,将设备内部温度提升到适宜的工作温度。
2. 在预热完成后,将燃煤电厂的烟气引入脱硝设备,同时控制进气温度和流量。
3. 在脱硝设备中,通过添加适量的脱硝剂,使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与脱硝剂发生反应,生成无害物质。
4. 在脱硝过程中,需要控制脱硝剂的投加量和反应时间,以确保脱硝效果达到要求。
5. 完成脱硝操作后,需要对脱硝设备进行冷却操作,将设备内部温度降低到安全范围。
6. 关闭脱硝设备前,必须将设备内部的残存脱硝剂和废气排放进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和超负荷操作。
2.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3.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脱硝剂的投加量,避免超出设备承载能力,以防止设备损坏或者事故发生。
5. 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监测脱硝效果,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五、操作结果的监测与记录1. 在脱硝操作结束后,应对脱硝效果进行监测,包括测量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和其他相关指标。
火电厂脱硝治理设施运行、检修、维护工艺要求

火电厂脱硝治理设施运行、检修、维护工艺要求火电厂脱硝治理设施运行、检修、维护工艺要求1烟气脱硝设施1.1一般要求1、火电厂应优先运行好低氮燃烧设施,在综合考虑锅炉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尽可能低的NO X生成量,再投入高效烟气脱硝设施,确保达标排放。
2、火电厂烟气脱硝设施的运行、维护、检修应参照DL/T335(火电厂烟气脱硝SCR系统运行技术规范)、DL/T322(火电厂烟气脱硝SCR装置检修规程)、HJ562(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HJ563(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DL/Z870(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DL/T838发电厂检修导则、DL/T748.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部分:总则)执行。
3、还原剂品质及使用应满足GB536(液体无水氨)、GB2440(尿素)的相关要求。
4、脱硝催化剂处置(1)火电厂应对不满足脱硝效率要求的催化剂进行催化剂能否再生的测试评估。
(2)经过测试评估可再生的催化剂应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使活性得以部分或完全恢复,主要程序有:催化剂评估、再生工艺选择、物理清洗、活化、热处理、性能测试等。
具体可参照HJ562执行。
(3)经过测试评估不可再生的催化剂应由专业厂家或原催化剂供应厂家负责回收处理,不得随意抛弃。
磨损严重、机械破裂无法再生的催化剂应优先考虑回收再利用处理,其次应按照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进行填埋处置。
5、二次污染及预防(1)对烟气脱硝设施应采取防止氨泄漏的相关措施。
(2)脱硝系统的稀释风机入口应加装消声装置。
(3)采用液氨作还原剂时,液氨贮存与供应区域应设置完善的消防系统、洗眼器、防毒面具、清洗药品、风向标等,氨区应设置防雨、防晒及喷淋设施,喷淋设施应考虑冬季防冻措施,并定期对洗眼器、喷淋设施进行检修,确保设施处于备用、待用状态,涉氨场所宜安装氨气泄漏报警仪。
1.2运行考核火电厂应定期对烟气脱硝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考核,考核指标至少应包括脱硝效率、系统投运率、NO X排放达标状况及总量控制情况、还原剂消耗量、电耗等。
脱硫和脱硝设备检修规程

脱硫和脱硝设备检修规程目次第一部分总则 (1)1 要求 (1)2 术语定义 (2)3 设备检修管理通则 (4)第二部分电气设备检修规程 (9)1 范围 (9)2 规范性引用文件 (9)3 术语和定义 (10)4 电动机检修 (13)5 高压开关设备检修 (54)6 400V低压开关(PC)检修 (64)7 400V低压开关(MCC)检修 (72)8 干式变压器检修 (81)9 电力电缆检修 (94)10 UPS配电柜检修 (104)11 照明检修 (112)12 继电保护检修 (117)13 低压直流系统检修 (124)第三部分热控设备检修规程 (134)1 范围 (13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4)3 术语和定义 (135)4 DCS控制系统检修 (139)5 温度检测仪表检修 (205)6 压力检测仪表检修 (220)7 变送器检修 (230)8 执行机构检修 (239)9 质量流量计检修 (263)10 PH分析仪表检修 (270)11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检修.. 27912 颗粒物监测检修 (297)13 氨泄漏检测探头检修 (306)14 氨逃逸激光气体分析仪 (310)第四部分脱硫机务设备检修规程 (317)1 范围 (317)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17)3 脱硫系统概述 (318)4 吸收塔及烟道检修 (320)5 增压风机检修 (327)6 斗式提升机检修 (341)7 称重皮带给料机检修 (346)8 湿式球磨机检修 (354)9 流化风机检修 (375)10 浆液循环泵检修 (376)11 吸收塔搅拌器检修 (383)12 立式离心泵检修 (390)13 罗茨风机检修 (394)14 离心风机检修 (401)15 卧式离心泵检修 (407)16 真空皮带脱水机检修 (415)17 水环式真空泵检修 (423)18 立式搅拌器检修 (430)19 厢式压滤机检修 (434)20 污泥输送泵检修 (439)21 玻璃鳞片、衬胶防腐 (443)第五部分脱硝机务设备检修规程 (452)1 范围 (45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52)3 脱硝系统概述 (453)4 液氨卸料压缩机检修 (453)5 废水泵检修 (461)6 尿素制备区泵类设备检修 (469)7 尿素雾化喷枪检修 (471)8 稀释风机检修 (474)9 蒸汽吹灰器检修 (478)10 声波吹灰器检修 (484)11 催化剂检修 (488)12 脱硝SCR反应器检修 (493)附录1:联轴器校正中心 (498)附录2:滚动轴承的拆装工艺 (502)附录3:轴找弯曲的方法 (504)附录4:液氨储罐类定期检验规定和要求.. 505第一部分总则1要求1.1贯彻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标准,推行全过程管理和标准化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本规程适用于指导大唐石门电厂2×300MW机组脱硝检修人员进行检修作业的技术标准。
为了指导检修人员熟悉掌握所属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性能,规范检修人员在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中的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提高检修工艺水平,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依据相关的国标、部标,参考设备的运行维护手册,制定本检修规程。
本规程编写引用如下资料: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规程DL/T 748-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 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 5007—19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 408-9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本规程为试行本,还需随着检修、维护工作的深入继续修改、补充和完善。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实践经验需不断丰富,故本规程肯定存在有错误和不足之处。
望读者及时给予批评指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唐石门发电有限公司检修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叶飞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审定人:本标准批准人:目录1范围 (3)2烟气脱硝系统概述 (3)2.1烟气脱硝系统概述 (3)2.2脱硝工艺系统简介 (3)3氨气设备检修安全管理规定 (6)3.1氨区安全管理 (6)3.2氨气设备动火作业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7)3.3氨气设备切割、焊接前的检查 (7)3.4施焊与收尾时应注意的事项 (8)3.5储罐类设备内部检修 (8)3.6储罐类设备定期检查规定 (8)4烟气脱硝设备技术规范............................................................................................................. (8)4.1SCR区域设备技术规范 (8)4.2氨区设备技术规范 (9)5烟气脱硝设备检修工序、工艺及质量标准 (11)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2机组烟气脱硝装置及氨站设备的检修维护。
2烟气脱硝系统概述2.1烟气脱硝系统概述本烟气脱硝系统由凯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包设计安装,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装置,在设计煤种、锅炉最大工况(BMCR)、处理100%烟气量条件下反应器脱硝效率不小于78.6%,且SCR出口NOx含量不超过150mg/Nm3,氨逃逸率≤2.27ppm,SO2/SO3转化率≤1.0%,催化剂层数按2+1冗余设置。
SCR反应器布置于省煤器和回转式空预器之间,烟气在省煤器出口处被平均分成两路,每路烟气并行进入一个垂直布置的SCR反应器里,即每台锅炉配有两个反应器,在反应器里烟气向下流过均流器、催化剂层,随后进入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引风机和FGD(烟气脱硫装置),最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气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烟气中NOX反应生成N2和H2O从而达到降低排烟中NOX含量的目的。
2.2脱硝工艺系统简介脱硝工艺系统由液氨储存系统、氨气制备和供应系统、氨/空气混合系统、氨喷射系统、SCR反应器系统和废水吸收处理等系统组成。
其中有液氨槽车运送液氨,利用卸料压缩机,液氨由槽车输入储氨罐内,并依靠自身重力和压差将储氨罐中的液氨输送到液氨蒸发槽内蒸发为氨气,后经与稀释风机鼓入的稀释空气在氨/空气混合器中混合后,送达氨喷射系统。
在SCR入口烟道处,喷射出的氨气和来自锅炉省煤器出口的烟气混合后进入SCR反应器,通过催化剂进行脱硝反应,最终通过出口烟道回到锅炉空预器,达到脱硝的目的。
氨气系统紧急排放的氨气则排入废水池,经吸收后再经由废水泵送至电厂化水处理。
2.2.1液氨卸料贮存系统液氨卸料贮存系统为#1、2机组烟气脱硝装置的公用系统,主要包括卸料压缩机和液氨储罐。
氨区配有两台液氨卸料压缩机,一用一备,主要作用是抽取液氨储罐中的氨气,经压缩后将液氨槽车的液氨推挤入液氨储罐内。
液氨储罐为一用一备,液氨由液氨槽车送来,利用液氨槽车自身压力及卸料压缩机入口抽液氨储罐气氨,压缩机出口至液氨槽车形成压力差的方式,将液氨由槽车输送至液氨储罐内贮存。
氨区设置2台88m3液氨储罐。
液氨由槽车运送,经卸料压缩机,输入到液氨储罐内。
液氨储罐上安装有逆止阀、紧急关断阀和安全阀为液氨泄漏保护所用。
液氨储罐还装有温度计、压力表、液位计和相应的变送器,将信号送到脱硝控制系统。
液氨储罐四周安装有工业水喷淋管线及喷嘴,当液氨储罐内温度或压力高报警时自动淋水装置启动,对罐体自动喷淋减温;当有微量氨气泄漏时也可启动自动淋水装置,对氨气进行吸收,控制氨气污染。
2.2.2液氨蒸发系统液氨蒸发系统为#1、2机组烟气脱硝装置的公用系统,主要包括液氨输送泵、液氨蒸发槽,氨气缓冲罐等设备。
液氨输送泵将液氨储罐中的液氨输送到液氨蒸发槽内蒸发为氨气,经氨气缓冲罐来控制一定的压力及其流量,然后与稀释空气在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送达脱硝装置。
氨区设置2台液氨输送泵。
液氨蒸发槽采用热水作为加热液氨的热媒,热媒所需要的热量由蒸汽提供,蒸汽加热热媒,控制热媒在60℃左右的温度,热媒使液氨气化为氨气。
通过蒸汽调节阀来调节温度。
蒸汽在液氨蒸发槽内热交换后成为冷凝水冷却后由地沟排入废水池。
氨区设置2台液氨蒸发槽(一用一备),单台气化能力800Nm³/h。
从液氨蒸发槽蒸发的氨气流进入氨气缓冲罐,氨气缓冲罐的压力信号回馈至液氨蒸发槽的压力调节阀,通过该压力调节阀维持设定的压力,蒸发后的氨气通过氨气缓冲罐和氨气输送管线送到锅炉侧的脱硝系统。
氨气缓冲罐能为SCR系统供应稳定的氨气,避免受液氨蒸发槽操作不稳定所影响。
氨区设置2台氨气缓冲罐(一用一备),每台容量为10m3,与液氨蒸发槽一一对应。
在氨气出口管线上装有压力仪表和温度检测器,当出口温度过低或压力过高时应当切断液氨,使氨气缓冲罐维持适当的温度和压力。
液氨蒸发槽和氨气缓冲罐上均设置有安全阀,防止设备压力异常过高。
2.2.3氨/空气混合系统氨/空气混合系统主要包括稀释风机和氨/空气混合器。
由氨气缓冲罐输出的氨气和稀释风机鼓入的空气在氨/空气混合器混合,得到含5%左右氨气的混合气体,进入SCR反应器入口的氨喷射系统。
2.2.4氨喷射系统氨喷射系统包括注氨分流调整系统、氨气流量控制模块和氨喷射格栅。
注氨分流调整系统是将氨气做初步调整分流,使之能均匀注入每一个喷射格栅。
氨气流量控制模块为控制氨流量的设备,不但接受控制室来的信号,还可以接受锅炉负荷信号,及时调整氨气用量,也回馈信号给控制室作为控制参数。
氨喷射格栅(AIG)位于SCR 反应器前端,使氨气均匀分布于烟气中,利于NH3 和NOx 充分接触,提高脱硝效率。
2.2.5反应器系统#1、2锅炉均配置两台SCR反应器(即A侧SCR反应器和B侧SCR反应器),反应器入口设气流均布装置,烟气竖直向下流动。
催化剂的型式采用蜂窝式,设计为三层(上层和中层),其中下层为预留层。
其中烟气竖直向下流动,反应器入口设气流均布装置。
为防止未处理过的烟气泄漏,在催化剂模块间及模块与SCR 反应器壳间有密封设计。
2.2.6吹灰系统为防止SCR反应器催化剂表面积灰堵塞降低其性能,设置蒸汽吹灰和声波吹灰系统。
其中#2炉SCR反应器上层、中层安装催化剂,每层催化剂设置4台声波吹灰器和3台蒸汽吹灰器,A/B反应器共设置16台声波吹灰器和12台蒸汽吹灰器。
预留催化剂层预留声波吹灰器和蒸汽吹灰器接口。
在DCS控制下,按照吹扫程序进行吹扫,每个反应器从最上层开始吹扫,每层的两只吹灰器同时动作。
声波吹灰器是采用#2炉本体仪用压缩空气做为动力源,利用金属膜片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产生声波,高响度声波能引起粉尘共振而处于游离状态,防止灰尘粘合、累积在催化剂和SCR反应器内的其它表面上,并对积灰产生高加速度剥离作用和振动疲劳破碎作用,积灰产生松动而落下,接着这些粉尘颗粒被气流和重力清除出这些设备表面并被带出系统。
蒸汽吹灰器是利用高压蒸汽的射流冲击力清除设备表面上的积灰。
汽源来自锅炉后屏供空预器蒸汽吹灰汽源。
2.2.7氨区喷淋系统液氨储存罐上部四周应设紧急水喷淋系统,并安装工业水喷淋管线及喷嘴,液氨储存罐设置远传压力和温度计,当液氨储存罐的罐体温度或压力超过设计限值时,紧急水喷淋系统可自动启动,对罐体自动喷淋,以降低液氨储存罐的温度及压力。
氨区内设置氨气泄漏检测报警装置(氨气泄漏检测器的数量为8只,分布为:卸料压缩机处1只;液氨储罐4只;液氨蒸发槽1只;氨气缓冲罐1只,氨气稀释槽1只),通过与喷淋系统阀门连锁进行保护。
当有微量氨气泄漏时也可启动紧急水喷淋系统,吸收外泄的氨气。
2.2.8废水吸收处理系统废水吸收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氨气稀释槽、废水池和废水泵等。
氨区分别设置1台氨气稀释槽和1个废水池,设置2台废水泵(一用一备)。
液氨储罐及液氨蒸发系统紧急排放的气氨排入氨气稀释槽中,经水的吸收成氨水后排入废水池,再经由废水泵送至化学废水池。
氨气稀释槽的液位根据实际情况由工业水进行自动补水,由溢流管维持,稀释槽设计成由槽顶淋水和槽侧进水。
氨气稀释槽用于吸收有压力的废氨气,稀释介质为水,主要是吸收贮罐安全阀起跳后释放出的氨、卸氨后软管内剩余的氨。
氨气稀释槽装有液位计。
经水的吸收排入废水池。
液氨系统各排放处所排出的氨气经管线汇集后从稀释槽底部进入,通过分散管将氨气分散入氨稀释槽水中,利用大量水来吸收安全阀排放的氨气。
氨气稀释槽内设计防冻热水,由蒸汽加热水源,稀释槽顶部设置安全阀。
3氨气设备检修安全管理规定3.1氨区安全管理3.1.1任何人进入氨区必须经过运行值班人员的许可,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进入,禁止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氨区。
3.1.2任何人员进入氨区不能穿有铁钉子、铁掌的鞋盒穿化纤服装,进入氨区前必须用手触摸静电释放装置。
3.1.3进入氨区手机等通讯工具必须关机,把火机等火种交给运行值班员放在门口保管。
3.1.4氨区设备检修必须办理工作票,如需要动火时,必须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并对工作区域氨气含量进行测定,氨含量必须小于20ppm。
3.1.5在暗语进行检修工作、运行操作时,必须需用铜质工具。
3.1.6严禁机动车辆进入氨区。
3.1.7设备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带压修理和紧固法兰盘。
3.1.8氨区正常操作时必须使用防护手套和防护面具,要求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3.1.9氨区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和试验。
3.1.10氨区值班人员每班至少手动测定空气中的氨气含量,氨气含量超过20ppm,应立即分析原因,查找漏点,进行应急处置。
3.1.11氨区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消防喷淋试验;消防喷淋水源严禁中断,如因检修需中断水源时,必须得到总工程师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