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伤不咳 脾不伤不久咳 肾不伤不喘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沛县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黄绍峰肺源性心脏病是各种不同致病因素作用于肺脏,导致肺功能受损,肺动脉高压而继发引起心脏病变的一组综合征。
在祖国医学中虽无相应的病名,但类似肺心病的文献记载却很多,大多散在痰饮、咳喘、伏饮、肺胀之中,根据肺心病不同时期的见症,中医也有相应的描述,如肺虚咳逆、水气凌心、肾不纳气、喘脱、喘厥等。
可见祖国医学对肺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探讨。
病因病机:肺心病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大多是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其他慢性肺部疾患逐渐演变而来,它实际上包括三个疾病病名:1慢支(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2阻塞性肺气肿;3右心劳损或衰竭。
祖国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开合,外合皮毛。
起到主呼吸、护表卫及抵御外邪入侵的功能。
当肺气虚,卫外功能失职时,六淫之邪就会侵入机体,肺脏为五脏之华盖,最为娇嫩,故易受邪,受邪后则肃降不能,气机不利,肺气不宣则引起一系列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此时若失治误治,以致咳喘不已,久则耗气伤阴,致使肺脏更虚,复加反复外感,周而复始,就逐渐形成了慢性咳喘之症----慢性支气管炎,此时的支气管内膜增生,粘液分泌增多,再加反复感染的浓痰栓子阻塞造成气体交换障碍、残留气体增加,肺泡组织不断破坏,久则就构成了典型的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进一步发展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加重了右心脏负担,若超过右心的负荷和其代偿能力,就会导致心衰,而出现一系列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
肺主气朝百脉,心主血灌流全身,二者密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气血精微物质周而复始的营养全身各脏器的功能,肺虚则不能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水湿停聚、久则泛溢于肌肤,则引起水肿,上则水气凌心,出现咳吐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动则喘甚等心气虚的症状,久则水湿阻遏心阳,致使心阳不振、心血瘀阻出现肢冷端坐呼吸、口唇紫绀,肝脏大脉结代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心肺同病,肺源性心脏病也就逐渐形成了。
风热犯肺证怎么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风热犯肺证怎么办
导语:有很多人都有过风热感冒的情况,这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在中医看来是风热,在西医看来就是感冒发烧了,风热一般会引起肺炎的情况,在中医来
有很多人都有过风热感冒的情况,这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在中医看来是风热,在西医看来就是感冒发烧了,风热一般会引起肺炎的情况,在中医来讲就是风热犯肺症的情况,那么风热犯肺证怎么办呢?
预防调护
咳嗽的预防,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腠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遇有感冒及时治疗。
若常自汗出者,必要时可予玉屏风散服用。
咳嗽时要注意观察痰的变化,咳痰不爽时,可轻拍其背以促其痰液咳出,饮食上慎食肥甘厚腻之品,以免碍脾助湿生痰,若属燥、热、阴虚咳嗽者,忌食辛辣动火食品,各类咳嗽都应戒烟,避免接触烟尘刺激。
转归预后
咳嗽一般预后好,若治疗失当,其转归总是由实转虚,虚实兼夹,由肺脏而及脾、肾,正所谓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病久则咳喘并作。
部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甚至累及于心,最终导致肺、心、脾、肾诸脏皆虚,痰浊、水饮、气滞、瘀血互结而病情缠绵难愈,甚至演变成为肺胀。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关于风热犯肺证怎么办的这个问题了,不知道大家对这些有所了解了吗,如果出现了咳嗽肺部疾病了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这样才能让疾病得到有效的恢复,才能及早的获得健康。
中医治疗慢性肺心病用药的探讨

中 医辩 证 ,是 概 括 肺心 病 不 同 阶 段 及 各 种 表 现 ,运 用 中
、
对 肺原 性 心脏 病 的认 识
医的 四诊 八 纲 和 中 医 的 理 论 进 行 辩 证 分 症 。 辩 证 分 症 要 反 映 其 不 同 阶 段 的 本 质 特 点 ,分 症 要 点 主 要 立 足 于 本 虚
总 之 ,肺 心 病 是 以 “ ” 为 其 本 。 而 寒 热 是 其 急 虚 性 发 作 期 的 辩 证 之纲 , 再 进 一 步 归纳 之 ,可 以概 括 两 个
主症 ,四个 兼症 。即 : 1、 肺 心 肾 气 虚 血 瘀 外 感 寒 痰 症 ( 寒 痰症 ) 虚 :2、 肺 心 肾 气 虚 血 瘀 外 感 热 痰 症 ( 瘀 虚 热 痰 症 ) 其 兼 症 为 : 兼 喘 (心 衰 ) 兼 昏 躁 (肺 。 ,
等 范 畴 。 大 部 分 对 肺 心 病 某 些 阶 段 或 临 床 中 主 要 表 现 进
从 整 体 观 念 出 发 ,急 则 治 其 标 ,缓 则 治 其 本 , 或 标 本
兼治。
行 分 析 和 辩 证 论 治 .主 要根 据 四诊 八 纲 及 患 者 各 方 面 情 况 、体 征 进行 综 合 辩 证 ,并 概括 分 析 其 病 因、病 机 。
力 升 高 .从 而 造 成 右 心 负 荷 加 重 ,久 则 引 起 右 心 室 肥
厚 、 扩 大 成 为 右 心 衰 竭 。 由于 肺 气 肿 及 并 发 反 复 的急 性 慢 性 肺 部 感 染 , 呼 吸 道 受 阻 ,通 气 换 气 功 能 降 低 , 造 成 机 体 慢 性 缺 氧 状 态 .致 使 肺 小 动脉 痉 挛 ,肺 循 环 阻 力 增 大 . 更 增 加 右 心 负 荷 .导 致 心 衰 加 重 :还 由 于 缺 氧 、
咳嗽

第一节咳嗽概念:指外感或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
溯源:《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及治疗等问题已作了较系统的论述,阐述了、影响及肺可以致咳嗽。
《素问·咳论》更是一篇论述咳嗽的专篇,指出“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汉,所著不仅拟出了不少治疗咳嗽行之有效的方剂,还体现了对咳嗽进行的思想。
隋《诸病源候论·咳嗽候》在《内经》脏腑咳的基础上,又论述了、寒咳等不同咳嗽的临床证候。
唐宋时期,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和剂局方》等收集了许多治疗咳嗽的方剂。
明代,《景岳全书》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明医杂著》指出咳嗽“治法须分新久虚实”,至此咳嗽的理论渐趋完善,切合临床实际。
对照: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病证进行辨证论治,其他疾病兼见咳嗽者,可与本病证联系互参。
外感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内伤咳嗽痰热郁肺----肺炎,支扩并感染痰湿郁肺----慢支肺气肿肝火犯肺----胸膜炎,肺炎肺阴亏耗----支气管扩张【病因病机】邪壅气道肺失宣肃----气逆而咳皮毛或口鼻肺失布津----津聚为痰外感咳嗽六淫外邪肺卫邪束卫表----寒热身痛----外感表证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湿聚为痰情志刺激----肝郁化火----灼津为痰痰阻气逆(邪实)久病劳损肺肾阴虚火旺灼津为痰内伤咳嗽阳虚水泛为痰痰阻气逆(正虚)肺不主气,肾不纳气禀赋不足两虚----肃降无权病位:肺。
基本病机:内外邪气干肺,肺气不清,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迫于气道而为咳。
外感咳嗽病理因素为风、寒、暑、湿、燥、火,以风寒为多,可发生风寒化热,风热化燥,或肺热蒸液成痰等病理转化。
内伤咳嗽邪实与正虚并见,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但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痰。
姜良铎教授辨治哮证经验_魏文浩

名老中医经验姜良铎教授辨治哮证经验魏文浩(河北省清苑县中医院 清苑 071100) 【关键词】 哮证;姜良铎;经验【中图分类号】 R 25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19(2003)11-811-03作者简介:魏文浩(1953-),男,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临床脾胃、心脑、内分泌、热病的研究。
姜良铎教授业医30余载,学验俱丰。
临床擅治疑难杂症,尤其治疗呼吸热病独具匠心,其对哮证辨治有一套成功的经验。
笔者有幸聆听姜师教诲,目睹其临床用药之灵验,疗效之显著,颇受启迪。
现从姜老哮证辨证论治和关键用药等方面介绍经验如下。
1 辨证论治哮证,古代称之为“喘鸣”、“呷嗽”、“鼻句喘”。
近似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
姜老认为其病发作期病位在肺,缓解期病位在脾、肾二脏。
发作期多为邪气盛实,病势较重的阶段,痰鸣气喘,张口抬肩,摇身撷肚,胸闷窒塞,面色青黯,不能平卧;缓解期为正虚邪恋,病情相对静止的阶段,痰鸣气喘、张口抬肩缓解,常有不同程度的虚象出现,甚至气短不能接续,动则喘鸣有声。
惟有宿根、伏痰,虚中又夹有实邪为其特点,这是临证必须注意的。
哮证发作时以邪气实为主,治疗当以祛邪为急务。
新病、实证宜分别寒、热,用豁痰利气,宣肺平喘法;久病兼虚,仍当祛邪治其标,适当兼顾其本。
哮证未发以正气虚为主,治之当以扶正气为根本大法。
扶正宜从肺、脾、肾三脏着手,审其阴阳偏盛偏衰,予以培补摄纳,兼治其痰,以冀减轻症状和控制复发。
1.1 寒邪凝滞痰阻肺,温肺散寒射麻方 肺为娇脏,喜温而恶寒,然寒邪易袭肺卫,内闭于肺,肺失宣散津液,津液停聚为痰,寒痰阻塞气道,肺气郁闭,气道挛急,而发为寒哮。
证见:咳喘气促,喉间痰鸣,痰涎清稀有沫,口不渴,舌苔白,脉浮紧。
治宜温肺散寒,豁痰平喘。
方用射干麻黄汤加减:炙麻黄10g ,射干12g ,五味子5g ,细辛5g ,干姜5g ,炙紫菀15g ,炙款冬花10g ,白前12g ,炒苏子10g ,生薏苡仁30g ,地龙12g ,石韦10g 。
咳嗽诊断及治疗1

诊断:咳嗽
辨证分型:痰热郁肺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清金化痰汤去知母、陈皮或千 金苇茎汤加味:鱼腥草、海蛤壳、葶 苈子、瓜蒌皮、花粉
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土安全来不得半点 马虎。2 0.12.15 20.12.1 5Tuesd ay , December 15, 2020 杜绝不良思想,发扬优质精神。08:09:3808:0 9:3808:0912/15 /2020 8:09:38 AM 作业精神:,第一次做对,次次都做 对。20. 12.1508 :09:380 8:09De c-2015 -Dec-2 0 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08:09:3808 :09:380 8:09Tu esday , December 15, 2020 提供优质的产品,是回报客户最好的 方法。2 0.12.15 20.12.1 508:09:3808:0 9:38De cember 15, 2020 质量做得好,错漏自然少。2020年12 月15日 上午8时 9分20. 12.1520 .12.15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2020 年12月1 5日星 期二上 午8时9 分38秒0 8:09:38 20.12.1 5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 体推进 。2020 年12月 上午8时 9分20. 12.1508 :09Dec ember 15, 2020 要想产品销得好,产品质量最重要。2 020年1 2月15 日星期 二8时9 分38秒0 8:09:38 15 December 2020 尽职——是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午8时 9分38 秒上午8 时9分0 8:09:38 20.12.1 5 爱护公物,珍惜资源,勤俭节约,共 同发展 。20.12. 1520.1 2.1508:0908:09 :3808:0 9:38De c-20 安全是生产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2 020年1 2月15 日星期 二8时9 分38秒 Tuesday , December 15, 2020 质量好上好,教育不可少。20.12.1520 20年12 月15日 星期二 8时9分 38秒20 .12.15
浙江省优秀中医人推荐意见

浙江省优秀中医人推荐意见王永钧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王永钧,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中医师。
1935年01月出生,1954年始先后师从浙江名医王显庭、赵志超、俞尚德等研习中医,1956年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
1996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2017年被评为全国名中医,第二、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主要事迹如下:他在杭州市中医院创建了浙江省第一个肾脏病内科,该科现已发展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
此外他还帮助创建了一批中医院的肾病专科,并先后培养出5位国家级重点专科带头人,4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位省市级名中医。
他提出肾病从风湿论治的创新理论,阐述肾病风湿证候的病因、病机,规范了肾病风湿证的辨证指标和微观指标,为临床应用祛风胜湿中药治疗肾病提供了依据;研制尿毒净制剂、复方积雪草系列有效方药。
其经验方“复方积雪草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一种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一种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
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15项,先后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浙江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优秀奖1项。
2016年作为第三完成人的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论文73篇,主编《王永钧治肾经验集》《肾脏病专家门诊》等专著5部,参编《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中医临床内科学》《中医临床肾脏病学》等著作4部。
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贡献奖”“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浙江省医师终身成就奖”“杭州工匠”“第二届杭州杰出人才奖”“杭州市卫生科技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范永升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范永升,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主任中医师,1955年11月生,1977年9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已44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沛县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黄绍峰肺源性心脏病是各种不同致病因素作用于肺脏,导致肺功能受损,肺动脉高压而继发引起心脏病变的一组综合征。
在祖国医学中虽无相应的病名,但类似肺心病的文献记载却很多,大多散在痰饮、咳喘、伏饮、肺胀之中,根据肺心病不同时期的见症,中医也有相应的描述,如肺虚咳逆、水气凌心、肾不纳气、喘脱、喘厥等。
可见祖国医学对肺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探讨。
病因病机:肺心病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大多是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其他慢性肺部疾患逐渐演变而来,它实际上包括三个疾病病名:1慢支(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2阻塞性肺气肿;3右心劳损或衰竭。
祖国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开合,外合皮毛。
起到主呼吸、护表卫及抵御外邪入侵的功能。
当肺气虚,卫外功能失职时,六淫之邪就会侵入机体,肺脏为五脏之华盖,最为娇嫩,故易受邪,受邪后则肃降不能,气机不利,肺气不宣则引起一系列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此时若失治误治,以致咳喘不已,久则耗气伤阴,致使肺脏更虚,复加反复外感,周而复始,就逐渐形成了慢性咳喘之症----慢性支气管炎,此时的支气管内膜增生,粘液分泌增多,再加反复感染的浓痰栓子阻塞造成气体交换障碍、残留气体增加,肺泡组织不断破坏,久则就构成了典型的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进一步发展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加重了右心脏负担,若超过右心的负荷和其代偿能力,就会导致心衰,而出现一系列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
肺主气朝百脉,心主血灌流全身,二者密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气血精微物质周而复始的营养全身各脏器的功能,肺虚则不能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水湿停聚、久则泛溢于肌肤,则引起水肿,上则水气凌心,出现咳吐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动则喘甚等心气虚的症状,久则水湿阻遏心阳,致使心阳不振、心血瘀阻出现肢冷端坐呼吸、口唇紫绀,肝脏大脉结代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心肺同病,肺源性心脏病也就逐渐形成了。
肺为五脏之华盖,其气贯百脉通它脏,所以肺病不但可累计它脏,其他各脏的病变亦可累及肺,正如古人所言:肺不伤不咳,脾不伤咳而无痰,肾不伤咳而不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
咳不愈要当心哮喘
咳嗽变异型哮喘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咽炎等疾病,因而大多用抗生素治疗会使病情迁延,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所以对咳嗽顽固不愈者,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后,应考虑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可能。
咳嗽变异型哮喘又称为过敏性咳嗽、隐匿型哮喘,以顽固性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多以夜间和清晨咳嗽为主,无发热,也无特异性检查手段。
哮喘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哮喘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而过敏性疾病常常具有家族遗传性,哮喘患儿有家族性哮喘史是常见的。
但父母是哮喘病人,其子女不一定都患有哮喘,只是比别的孩子更容易患哮喘,或者说得哮喘的机会多一些。
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其子女患哮喘的机会可高达60%;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机会则降至20%;如父母都没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机会只有6%左右;在近亲中患哮喘病的人越多,下一代也容易患有哮喘。
这一方面说明哮喘可能与遗传有关,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父母与子女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与没有哮喘的病人的家庭的生活环境不一样。
即遗传与环境因素可能是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是否会患哮喘,与过敏体质和环境中的变应原及诱发因素有关。
特异体质的
内因和刺激因子的外因起决定作用。
哮喘儿童在身体素质上有两个特点:
首先,他们的气道很敏感,外接很小的刺激就可引起气道狭窄,比如特殊气体、冷空气等。
其次,大多数哮喘患儿受变应原的影响。
有的父母本身虽然没有哮喘,但是他们可能有其他的过敏性疾病,如皮肤过敏或过敏性鼻炎等,这些过敏倾向也会传给下一代,使他们较容易患上哮喘。
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
凡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肃降则气机上逆而致咳嗽、喘促;如果久咳不愈则肺气受损,表卫不固,机体抗御外邪能力下降,容易感冒,招致外感六淫之邪侵袭造成反复咳嗽。
肺主气;主皮毛,司宣肃,通调水道与大肠相表里。
而心主血脉;主神志,与小肠相表里。
胃与脾又相表里。
脾则主肌肉、四肢;主运化;主统血。
如果积年寒邪不除,造成脾阳不足,则运化无权,水谷精微无以化生为气血,反而聚湿生痰,痰湿上壅于肺,造成肺失肃降而致咳嗽、痰多、气喘。
如果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火不生土,造成脾阳不足,脾阳虚则中焦运化失常,不能使津液输布于肺,肺失通调之权,水湿为聚,酿痰成饮,上渍于肺,留滞肺脏,阻塞气道,以致肺气宣降失调,造成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
心的失调引起小肠的吸收、疏布失调;肺的宣肃失调导致大肠排泄不利。
从而引起胃的消化失利,进而发生口气、嗝逆甚至返流……这样的身体状况反过来进一步导致脾运失和,令水谷精微之气无以转化为营气。
首先是营卫之气不足——肺的宣肃功能下降,痰饮积滞——哮喘加重。
其次是消化不利必致肝血不足,神志不清引起情志不畅和疏泄不利导致抑郁而伤肝。
肝脏问题带来的气血不足会带来心慌、心悸——心脑供血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在治疗肺心病的过程中,不是单纯的杀菌——消炎——治疗肺的,而是要考虑全面,看到此病的内在根源,就是说肺心病已经和脾、肾等紧密联系,引起了脏腑功能的紊乱,所以在治疗肺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脏腑功能整体调理,做到一边治疗,一边调理,在祛病的同时激活人体的自愈能力,从根本上彻底的治愈。
按照经络推拿的调理方法,对于肾和脾引起的久咳和哮喘,可以通过按摩肾经和脾经的相关穴位起到调节治疗作用,根据笔者经验一般这类患
者肾经的足底涌泉穴和脾经商公孙穴会有明显的压痛。
凡在此两经络上的明显穴位压痛点,都要进行适度按摩以作调理,同时针对相关穴位也可以适用灸法。
哮喘
中医有五脏六腑都会喘一说,有肺喘,肾喘,心喘和胃喘的病人,一般都从肺,脾,肾着手,凡犯哮喘病的人身体都偏虚或很虚,他的主证就是呼吸困难,责之于脾不能运水,肺失宣降,但脾不能运水,肺失宣降的人并不一定哮喘,肺脾肾三脏的虚弱是前提,是条件,喘还要一个催化因素,那就是生气,经常生气,反复生气。
把气的问题解决了,肺脾肾三脏虽然还是虚的状态,喘却停了。
治哮喘要从肝治,要平肝气。
当肝气上越,血随气行,把人体的痰(人体组织,器官里的残留的组织液)推向肺的上半部分,从而影响了人的正常呼吸。
解决了喘的问题,再解决身体虚弱问题,哮喘就可以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