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家舒伯特》说课稿

合集下载

(音乐家故事)少年舒伯特-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家故事)少年舒伯特-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家故事 - 少年舒伯特背景介绍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古典音乐作曲家,音乐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他虽然生前并未享有过太多成就,但是他创作的音乐却在后人中备受喜爱,成为了广受欢迎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个早早逝世的作曲家,舒伯特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短暂而且坎坷的。

这里我们将讲述他生命中的重要时期 - 少年时期。

少年时期舒伯特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父亲是一名老师,母亲则主管家里的事务,所以可以说他们家中并不算富裕。

然而,虽然家境一般,家里还是质朴温馨,充满着音乐的气息。

舒伯特在7岁时开始学习音乐,一开始是学习小提琴,但是并不久便转而学习钢琴。

在6年的练习之后,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技术娴熟的钢琴演奏家。

虽然他坦承讨厌小提琴,但他的小提琴作品却是世界上最优美的作品之一。

在13岁时,他经常和一些音乐同好交流学习,后来他们自己组建了一个音乐小组,称作乐圣协会,用来演奏一些小型配乐。

通过这个协会,舒伯特得以深入学习音乐,对其掌握得也越来越精通。

舒伯特的一生曲目有约600首,其中很多是为小型合唱团体或者是为纯钢琴而创作的,更有甚者,他在18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尝试创作歌剧,成为了当时奥地利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纪念随着他的生命日渐走近死亡,在1828年,舒伯特在维也纳逝世。

虽然舒伯特这个音乐天才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赞誉,但是,他在离开人世后却受到了许多人的赞誉和纪念。

许多世界名人都曾经称赞他的音乐,认为他的音乐是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

在湘文艺术教育中,舒伯特也是非常受欢迎的音乐人物之一,经常以他的音乐作品来作为学校音乐教学的素材之一,包括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也将舒伯特的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

结语虽然舒伯特的短暂人生并没有得到世界上太多的赞誉,在一些粉丝的心中,他却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音乐家之一。

舒伯特用完美的方式表达了他内心世界的感情和想法,成为了音乐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一。

音乐家舒伯特教学设计

音乐家舒伯特教学设计

音乐家舒伯特教学设计第一篇:音乐家舒伯特教学设计第五课音乐家舒伯特一、教学目标:1、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学习他热爱音乐、坚持不懈的精神。

2、能认真听赏歌曲《鳟鱼》、乐曲《鳟鱼五重奏》,了解其音乐形象,体验、辨别音乐情绪的转变,并能积极参与表现。

3、能认真听赏钢琴独奏曲《军队进行曲》,感受乐曲表现的雄壮有力的情绪,并能在听赏音乐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选择喜欢的角色积极参与表现。

4、能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学会演唱歌曲《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美境,并试着用竖笛或口琴吹一吹。

教学重点:听赏、演唱舒伯特的几首代表作品,了解其音乐情绪与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舒伯特作品的音乐形象,并能做简单的曲式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总第9课时一、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学生随《军队进行曲》的音乐进教室。

师:在欧洲,有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生:……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维也纳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播放:专题片《音乐之都维也纳》。

老师随画面进行介绍。

师: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去年,咱们湖南湘西就有一位著名歌唱家维也纳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来,让咱们一起说出她的名字——宋祖英。

师:宋祖英的成功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荣誉,也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我们湖南人的骄傲。

让我们为她鼓掌祝贺!课件展示:宋祖英独唱音乐会画面。

二、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1、导入师:在维也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众多音乐家中的一位,他就是一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学生观看连环画(1)看一看。

(2)说一说。

师:看了这段连环画后,你了解了舒伯特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小姐:同学们说得很好,在生活、学习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你们能像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老师相信,你们都会有成功的一天。

四年级音乐下册 音乐家舒伯特(第二课时)说课稿 湘教版

四年级音乐下册 音乐家舒伯特(第二课时)说课稿 湘教版

音乐家舒伯特(第二课时)
一、听赏:
初听,带着问题来听:
1. 歌曲中出现了几个角色?
2. 讲述了什么事情?
3. 歌曲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听完后学生发言,并试着模仿歌中的几个角色。

复听全曲,引导学生听辩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情绪变化,从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等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赏析:
教师先介绍一下《鳟鱼五重奏》的创作故事,让学生了解此曲选自《A大调钢琴五重奏》的第四乐章。

然后说说“什么是钢琴五重奏”。

在听赏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更加细腻的情感变化,听辩乐曲所表现的惟妙惟肖的音乐形象。

三、音乐家小档案:
下课前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带回家填写,并收集起来,要求学生课余收集更多资料,丰富其内容。

1。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6音乐家舒伯特》人音版(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6音乐家舒伯特》人音版(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6音乐家舒伯特》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6音乐家舒伯特》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以及他的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舒伯特的生活背景、创作特点以及代表作品,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舒伯特的生平介绍、照片、代表作品的乐谱和简介,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他们对舒伯特的了解可能较少,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舒伯特的生活背景,感悟他的音乐特点,激发学生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舒伯特的生活背景,掌握他的代表作品,学会欣赏浪漫主义音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奏、演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传承优秀的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舒伯特的生活背景,掌握他的代表作品,学会欣赏浪漫主义音乐。

2.教学难点:对舒伯特音乐风格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讲解舒伯特的生活背景、创作特点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感悟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2.实践法:学生听、唱、奏、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互动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媒体辅助:利用音响、投影等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舒伯特的生活背景,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舒伯特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他的创作特点和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3.实践:学生听、唱、奏、演等活动,感受舒伯特音乐的魅力。

4.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舒伯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5.拓展:介绍舒伯特的同类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和了解浪漫主义音乐。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课音乐家舒伯特——摇篮曲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课音乐家舒伯特——摇篮曲湘艺版

《音乐家舒伯特——摇篮曲》课标分析:一、学段目标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乐器演奏和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老师配摇篮曲朗诵,自弹自唱)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听音乐讲故事自己想象场景)和创造力(简要介绍作曲方法)培养乐观的态度和有爱的精神(情感升华感恩母亲)二、内容标准感受与鉴赏:能随着乐曲或歌曲哼唱,在体态上做出反应(跟音乐的律动)能用语言对音乐做简单描述(小组讨论摇篮曲的感受)表现:乐于参与演唱演奏活动,知道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能在演唱和演奏中看清指挥动作及前奏做出恰当的反应(看老师指挥跟音乐竖笛合奏)结合所学歌曲认识常用记号——倚音关注日常的音乐——《小苹果》教材分析:《摇篮曲》是1816年舒伯特19岁时的作品。

曲中轻而徐缓的旋律,非常甜美,表现出安详、温馨的意境,充满无限的温存和爱抚。

伴奏声部用稳定和不稳定的两个和弦不断交替,形成了摇篮般的晃动感。

歌词优美亲切、简单感人,词曲结合非常和谐。

学生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谱基础和竖笛演奏基础,有多首乐曲的积累。

能够胜任该课中一个乐句的慢速视奏。

本课的竖笛教学对孩子课后的竖笛练习和音乐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教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舒伯特音乐的优美,体会《摇篮曲》“轻”、“柔”、“美”的风格特点。

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做一个有爱心孝敬父母的孩子。

2.过程与方法:听赏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读歌词、用轻柔的声音哼唱,学唱歌曲;通过不唱倚音和唱倚音来比较理解掌握歌曲中前倚音运用的特点;找曲子中的相同小节了解作曲的常用方法;随音乐做动作体验摇篮的摇荡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正确的评价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舒伯特)》(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舒伯特)》(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舒伯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舒伯特)》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柔和,具有浓厚的摇篮曲特点。

歌曲为C大调,2/4拍子,结构简单,旋律线条流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摇篮曲的特点,感受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同时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但音乐理论知识还不够完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了解摇篮曲的特点,认识舒伯特这位作曲家。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摇篮曲(舒伯特)》,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摇篮曲的喜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摇篮曲(舒伯特)》,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如半音、全音的识别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钢琴、多媒体课件、乐谱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熟悉的摇篮曲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讲解:介绍摇篮曲的特点,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分析歌曲的情感。

3.示范:教师演唱《摇篮曲(舒伯特)》,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

4.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歌曲,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5.分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演唱能力。

6.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7.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摇篮曲的特点和舒伯特的音乐风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摇篮曲的特点、歌曲的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演唱、音乐理论知识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家舒伯特》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家舒伯特》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家舒伯特》教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听赏、演唱教学目的:1. 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了解舒伯特的生平简介。

2. 听赏《鳟鱼五重奏》、《鳟鱼》,能够积极参与乐曲的情感体验并把它表现出来。

3. 能用柔美的声音和舒缓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舒伯特的几部代表作品,并大胆地参与表现.教学难点:1. 辨别出《鳟鱼》、《鳟鱼五重奏》的不同形式和体裁。

2. 学会用柔美舒缓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教学内容:1. 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2. 听赏《鳟鱼五重奏》、《鳟鱼》、《摇篮曲》、《军队进行曲》;3. 演唱《摇篮曲》。

教学准备:口琴、钢琴、多媒体、歌单教学程序:一、讲“舒伯特的故事”——听《少年舒伯特》1、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来自奥地利的世界著名音乐家舒伯特先生,下面,让我们伴随着他的音乐一起走进他的故事……2、讲一讲,听一听《少年舒伯特》老师讲述《少年舒伯特》的故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悉少年舒伯特的故事情节,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铺垫.二、听“舒伯特的乐曲”——听赏《鳟鱼五重奏》、《鳟鱼》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舒伯特坎坷的一生,我想,光知道他的故事是远远不够的,下面我们就将走进他的音乐世界中吧……* 听赏《鳟鱼》1、初步听赏《鳟鱼》第一乐段①听一听想一想a 出示歌单《鳟鱼》b聆听歌曲的第一乐段并想该乐段的故事情节师:歌曲往往来源于一个个故事,你们听,这段歌曲发生了什么故事呢?②说一说a 说说歌曲第一段的故事内容b 说出歌曲的表现形式——童声合唱c 谈谈自己对歌曲的初步感受2、初步听赏《鳟鱼》的第二乐段①听一听想一想a 聆听歌曲的第二乐段的旋律片段b 比较两段音乐辨别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c 说出两段乐曲的相同和不同d 聆听歌曲的第二乐段,辨别第二乐段分几部分?e 说说第二乐段的故事。

3、完整听赏《鳟鱼》①说一说总结整个歌曲的故事内容②动一动a 完整聆听歌曲《鳟鱼》,并用“啦”哼唱歌曲。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家故事)少年舒伯特》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家故事)少年舒伯特》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家故事)少年舒伯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家故事:少年舒伯特》是一篇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生平的故事。

教材通过讲述舒伯特年轻时的才华和对音乐的热爱,展示了他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舒伯特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感受他的音乐才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家及其作品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舒伯特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舒伯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舒伯特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音乐才华。

2.学会欣赏舒伯特的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舒伯特的生平事迹,欣赏他的音乐作品。

2.难点:感受舒伯特音乐的特点,学会欣赏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舒伯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品欣赏:播放舒伯特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他的音乐风格。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舒伯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4.教学实践:学唱舒伯特的歌剧选段,体会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关于舒伯特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的课件。

2.音频:准备舒伯特的歌剧选段、钢琴曲等音频资料。

3.教材:准备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舒伯特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作曲家。

2.呈现(10分钟)播放舒伯特的歌剧选段、钢琴曲等作品,让学生感受他的音乐风格。

3.操练(15分钟)分组学唱舒伯特的歌剧选段,体会音乐的魅力。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5分钟)请学生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舒伯特的其他作品,如钢琴曲、室内乐等,进一步感受他的音乐才华。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舒伯特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家舒伯特》说课稿
我是音乐学科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音乐家舒伯特》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告诉我: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门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

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自主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

因此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展开说明。

一、说教材
音乐欣赏课《音乐家舒伯特》是湘教版第八册第五课,安排此课,旨在拓宽学生音乐视野,了解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聆听世界各国的音乐,感受各国音乐不同的风格。

教材由他的歌曲切入来了解其音乐风格与内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的了解舒伯特和他的音乐。

《少年舒伯特》的故事,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生动感人,能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故事中的少年舒伯特和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相仿,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感触会更深刻。

本课的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以及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能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能认真听赏钢琴独奏曲《军队进行曲》,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情绪;能在听赏音乐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积极参与表现。

3、能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学会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馨、甜美的情绪。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舒伯特的几部代表作品,并大胆地参与表现.
教学难点:学会用柔美舒缓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二、本课运用的教法:本课是一堂集唱歌、欣赏、活动于一体的音乐综合课。

包括少年舒伯特故事、听赏《军队进行曲》、学唱歌曲《摇篮曲》三个教学内容,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参观法以介绍与了解音乐之都维也纳入手,观看连环画激起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想象,表现音乐形象,通过认知、感受、表现、创造等参与活动的综合形式教学,指导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并感受歌曲的情境,采用听唱法、奥尔夫教学法、对比听赏法,启发式谈话法辅助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不知不觉想跟着老师一起表演的欲望,达到教学目的。

三、引导学生采用的学法:
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参与为主体,通过一些综合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采用体验法、听唱法、讨论法、还有探究法、分组合作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在亲身体验、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教学理念:
体验中发现表现中创造创造中享受
四、教学过程:
到底要怎样才能让这堂音乐课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
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都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的展现,具有鲜明的人文性。

二、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让音乐走进生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营造视觉的美、听觉的美、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音乐故事,利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欣赏《少年舒伯
∙了解在维也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等,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也是其中一个。

∙引导学生观看连环画后讨论“了解了舒伯特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听赏乐曲-----《军队进行曲》
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

1、引导学生分段听赏乐曲,对比听赏体验乐曲情绪,想象乐曲情境
2、听赏全曲,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参与表现乐曲,突出重点。

四、学唱歌曲----《摇篮曲》
1、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兴趣是音乐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和必要前提,利用故事导入法真切感人,能够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发动他们的情绪想象。

∙朗读歌词,播放《摇篮曲》伴奏做背景音乐,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弹奏范唱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意境。

∙学生哼唱旋律,学生划拍哼唱旋律。

∙引导学生用柔美舒缓的情绪演唱《摇篮曲》,体验角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拓展延伸
1、师用课堂乐器竖笛吹奏歌曲,学生感受不同形式表现歌曲的不同效果,并尝试吹奏。

2、介绍舒伯特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

他创作的歌曲既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成果,又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所以,人们把舒伯特称为“歌曲之王”。

课后请学生搜集舒伯特的其他歌曲听一听,学一学。

专家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师研究教法,不是研究如何把教师吃透的教材,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而是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吃,自己去品味,其本质即是研究学生的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机智也相当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时刻静心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更好以学生为本,贵在得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们评委老师,并请老师们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