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粉尘涉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主要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粉尘危害的三级预防范本

粉尘危害的三级预防范本

粉尘危害的三级预防范本粉尘作为一种常见的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和工作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粉尘危害,保障员工安全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三级预防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粉尘危害的三级预防范本。

一、工厂整体控制措施在粉尘危害防控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工厂整体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按照国家标准对工厂进行合理布局,确保生产区域与办公区、员工休息区相分离,减少粉尘飞扬范围。

2. 配备高效的通风系统,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通风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及时排除粉尘。

3. 安装粉尘收集设备,如除尘器、集尘罩等,对产生大量粉尘的设备进行集中排除,防止粉尘扩散。

4. 定期对工厂进行清洁,特别是对积尘较多的地方进行重点清理,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5. 使用低粉尘或无尘工艺和设备,替代传统高粉尘排放的工艺和设备,减少粉尘产生。

二、个人防护措施除了整体控制措施,个人防护也是预防粉尘危害的重要手段。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使用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工作服、手套等,有效隔绝粉尘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2. 定期更换和清洗防护设备,确保其工作效果和卫生条件。

3. 定期检查员工防护设备的使用情况,了解是否出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4. 提供员工培训,加强对粉尘危害的认识,教育他们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装备。

5. 设置洗手间、淋浴设施等卫生条件良好的场所,方便员工在工作结束时进行清洁。

三、法律法规遵守除了以上两个层面的预防措施,企业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确保工厂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通过各项检测评估合格证明。

2. 建立健全的工业粉尘防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3. 配备专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协调粉尘危害的防控工作。

4. 对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特别是对长期接触粉尘的人员,定期进行职业病筛查。

5. 及时更新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粉尘危害的监管力度,提高处罚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范文

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范文

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范文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工作场所安全,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制定和实施一套有效的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份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识别、评估和控制粉尘爆炸危险隐患,并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适用于所有可能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

2. 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优先考虑防止危险隐患的发生,进行预防性控制措施。

(2) 分级管理:根据粉尘爆炸危险程度,将工作场所分为不同的危险等级进行管理。

(3) 全员参与:强调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落实责任制和奖惩机制,促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危险隐患的排查和治理中。

3. 管理流程(1) 危险源辨识: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确定可能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设备、工艺、场所等。

(2) 风险评估: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对可能的危险隐患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危险等级。

(3) 排查治理计划制定:根据危险等级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计划。

(4) 隐患排查治理:按照排查治理计划,开展粉尘爆炸危险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

(5)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 管理要求(1) 建立粉尘爆炸危险隐患台账,记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排查治理等相关信息。

(2) 定期组织开展粉尘爆炸危险隐患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 根据危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 建立危险隐患报告机制,发现和上报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5) 定期开展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演练,熟练掌握逃生和应急处置技能。

以上是一份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的范文,具体制度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粉尘是指由固体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细小颗粒。

它们可以来自许多不同的源头,如建筑工地、工业厂房、农场、矿山等。

虽然粉尘看似微小,但危害却不可小觑。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炎症、眼睛疾病等。

因此,了解粉尘的危害及采取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是最常见且最明显的。

吸入粉尘的颗粒会进入呼吸道,沉积在肺部并引发炎症反应。

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粉尘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尘肺等疾病。

尘肺是一种由矽尘、钨尘、煤尘等纤维物质引起的非特异性肺炎,其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和胸痛。

其次,粉尘还对皮肤产生刺激和炎症反应。

暴露于粉尘环境中,尤其是含有化学物质的粉尘,会引起皮肤干燥、瘙痒、炎症和红斑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皮肤疾病如湿疹和过敏性皮炎。

此外,眼睛也容易受到粉尘的伤害。

尘埃进入眼睛后会引起眼睛疼痛、灼烧感、红血丝、视力模糊等症状。

长时间暴露于粉尘中,还可能导致结膜炎和角膜炎等眼部疾病。

为了预防粉尘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接触控制措施:减少接触粉尘的机会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使用密封设备和操作台,将粉尘限制在操作区域内。

减少制造粉尘的工艺和设备,可以降低粉尘污染的产生。

2.空气净化措施:使用空气过滤器和通风系统,可以帮助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含量。

同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以防止粉尘积聚在空气中。

3.个体防护措施:在操作过程中,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皮肤、呼吸系统和眼睛免受粉尘的侵害。

4.定期清洁: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是预防粉尘危害的关键。

进行定期的清洁工作,包括清除地面上的堆积物和清洁设备表面的积尘等。

同时,清洗和更换过滤器等设备也很重要。

5.培训和教育:提供良好的培训和教育,让员工了解粉尘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员工应该知道如何正确清洁粉尘以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粉尘危害。

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专项评估整治方案》的通知

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专项评估整治方案》的通知

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专项评估整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2.13•【字号】陕安委办〔2020〕12号•【施行日期】2020.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专项评估整治方案》的通知各设区市、韩城市安委办,省级有关部门,各粉尘涉爆企业:现将《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专项评估整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2月13日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专项评估整治方案近年来,我省持续开展了工贸行业粉尘涉爆安全专项整治,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

但是,仍然存在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对粉尘涉爆工作不重视,对粉尘爆炸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所属行业领域涉粉防爆企业底数不清的情况;部分企业对粉尘涉爆安全整治工作不到位,事故隐患整改不彻底,规章制度不完善,防爆设施不配套,现场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和粉尘清扫等制度不落实等问题。

为巩固工作成果,有效防范粉尘爆炸事故发生,依据《粉尘涉爆安全规程》(GB15577)等有关标准规定和《国家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工贸行业粉尘涉爆安全风险专项评估整治工作情况的通报》(应急厅函〔2019〕91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巩固粉尘涉爆安全风险专项评估整治工作成果,全面辨识粉尘爆炸风险,按照《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深入排查治理粉尘爆炸事故隐患,建立双重预防长效机制,加大安全风险评估整治力度,彻底消除工贸企业粉尘涉爆作业场所各类重大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二、时间安排从3月1日开始至11月30日结束。

2022 通用 粉尘爆炸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制度

2022 通用 粉尘爆炸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制度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编制:审核:批准:二〇二二年九月目录粉尘爆炸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制度 (2)粉尘爆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7)粉尘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1)粉尘防爆专项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3)粉尘清理和处置 (18)除尘系统和相关安全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维修管理 (20)粉尘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 (23)粉尘爆炸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制度1.目的为了明确粉尘爆炸风险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更好的对粉尘爆炸风险进行控制,防范危险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合用于公司内的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

3.职责3.1主要负责人负责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

3.2安全主管负责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价。

3.3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的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

4.4、一般规定4.1粉尘爆炸危险辨识的范围1)公司木工车间生产活动(如抛光作业、通风除尘设备维修作业、抛光设备维修作业等)和非常规生产活动(如临时抢修)。

2)所有进入铝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人员(包括本公司员工、外来人员)。

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所有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设备设施)。

4)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5)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4.2粉尘爆炸危险辨识时机与频次1)安全主任不间断的组织风险评估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控制风险,每年至少对风险控制结果监测、评审一次,确认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风险评估一般每年9月至10月份由安全主任组织一次,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估︰a.有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出台时。

b.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时。

如∶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c.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非正常进行时。

防尘工危险源辨识(三篇)

防尘工危险源辨识(三篇)

防尘工危险源辨识防尘工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清扫、扫尘工作,以保证施工环境的洁净和安全。

然而,防尘工作面临着一些潜在的危险源,需要进行辨识和防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防尘工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防范。

1. 粉尘危害施工现场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粉尘产生,如水泥、砂石等材料的搬运和加工过程,容易产生粉尘。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会导致防尘工呼吸道疾病,如尘肺病、支气管炎等。

防尘工可以通过佩戴口罩、戴防护眼镜、使用防尘服等有效防范粉尘危害。

2. 噪音危害施工现场噪音往往较大,如机械设备的作业声音、工人之间的交流声音等。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会导致防尘工听力损害。

防尘工可以通过佩戴耳塞或耳罩来降低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3. 化学品危害施工现场使用的一些化学品,如溶剂、油漆涂料等,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和毒性作用。

防尘工在使用这些化学品时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以降低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损害。

4. 高温作业危害夏季施工现场的高温对防尘工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不小的危害。

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中暑和脱水等问题。

防尘工在高温环境下需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5. 机械设备危害施工现场常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电锤、挖掘机等,这些机械设备如果使用不当或安全措施不到位,会对防尘工造成伤害。

防尘工需要熟悉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并佩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具。

6. 疲劳和体力劳动危害防尘工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如果过度劳累或没有适当的休息,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损伤。

防尘工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注意保持良好的体力和体能。

7. 高处作业危害施工现场往往涉及到高处作业,如搭建脚手架、清理高处的灰尘等。

如果在高处作业时不使用安全带或操作不当,存在摔落和坠物等风险。

防尘工在高处作业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佩戴好安全带。

总之,防尘工作是一个存在一定危险的行业,需要防尘工本人和施工单位共同做好危险源的辨识和防范工作。

GB 15577-2018《粉尘防爆安全规程》(2019-6-1实施)

GB 15577-2018《粉尘防爆安全规程》(2019-6-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谁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 GB 15577 2018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 GB/T 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 15577 — 200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与 GB 15577 — 2007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GB 15577 — 1996 、 GB 15577 — 2007 。
I
— GB 15577 2018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粉尘防爆安全总则、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防止粉尘云与粉 尘层着火、粉尘爆炸的控制、除尘系统、粉尘控制与清理、设备设施检修和个体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及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存储、设备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不适用千煤矿井下、烟花爆竹、火炸药和强氧化剂的粉尘场所。
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
3.6 隔爆 explosion isolation
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阻止爆炸传播,将爆炸阻隔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3.7 泄爆 venting of dust explosion
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休的极限强度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 和未燃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位向尤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全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疏散路线应设置应急照明和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5.7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严格控制区域内作业人员数扯,不得设有休息室、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与
其他厂房、员工宿舍等应不小千 GB 50016 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测试试题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测试试题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测试试题总分:100分限时:90分钟【答题须知】1.请按照要求在试卷上密封线内规定的位置填写姓名、工作单位及个人职务;2.所有试题均在试卷上直接作答,要求字迹清晰,应使用蓝色、黑色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作答,铅笔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勿将试卷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每题1分,共10分)1.粉尘涉爆企业除尘系统应采用正压吹送粉尘。

( )2.涉及粉尘爆炸作业过程中,如防护到位,在作业区可以进行动火作业及检维修作业。

( )3.两个以上作业队伍在同一区域内进行作业活动时,不同作业队伍相互之间应签订管理协议,明确各自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并指定 专人进行检查与协调。

( )4.兑铁水时,需提前挂上防止铁水罐倾翻的副钩。

( ) 5.液氨管线禁止穿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 ) 6.金属冶炼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7.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可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

( ) 8.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主要是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按要求进行文件编制。

( )9.有泄漏煤气危险的平台、工作间等,均必须设置相对方向的两个出入口。

( )10.安全管理协议中,涉及冶金企业与施工企业交叉作业的事项,应明确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职责。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每题1分,共10分。

)1.吊运高温铁水、钢水、液渣所用吊车,应为( )。

A 、冶金铸造起重机B 、普通桥式起重机C 、一般起重机D 、改装桥式起重机 2.执法检查中,发现一家建材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应()。

A 、 要求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评,企业可不提出评审申请B 、 要求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评,必须提出评审申请C 、 下达停产整改指令,要求其在6个月内整改D 、 无需开展标准化建设3.造纸企业浆池和浆塔有限空间的吸风口应设置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生产场所应当有两个以上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疏散门向外开启,通道确保畅通。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2〕38号)
GB17269-2003
《苏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3
防雷设施
防雷设施未及时进行检测或防雷设施无效,雷电或静电产生火花
火灾
(3)生产场所投入使用后,严禁乱拉私接临时电线、增加设备;
(4)作业场所应尽量减少插座和照明灯具。必须安装时,插座和照明灯具应布置在爆炸性粉尘不易积聚的地点,照明灯具应是防爆灯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2〕38号)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10)粉尘除、排尘系统吸排尘管道内应无尘积。
(11)打磨抛光加工作业时,若产生火花,则应在粉尘除、排尘系统吸口,设置防止进入吸排尘管道内的阻隔措施。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269-2003)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GB 2476.1--2000)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 15605-2008)
爆炸
B级/橙色
(1)防雷设施应定期检测,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为每年一次。
(2)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或贮存场所,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为每半年一次
《苏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QXT/T 106-2009)
4
安全检查检测和故障排查制度
未能及时识别,生产环境达到粉尘爆炸极限
火灾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2〕38号)
2
场所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未达到规范要求
未安装、未定期检测防雷设施
火灾
其他爆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级/红色
(1)生产场所不得设置在危房或违章建筑内;
(2)铝镁粉加工厂的工库房应按GBJ16中一级耐火要求设计;
(3)铝镁粉属甲类火灾危险性,其工(库)房的占地面积、安全疏散等应符合GBJ16中相关条款;
其他爆炸
B级/橙色
(1)应建立起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并将检查记录登记建档的工作制度。
(2)要定期排查设备设施故障,并将排查情况登记建档;
(3)应明确排查故障的方式方法,例如,识别粉尘除、排尘系统吸排风机电机是否产生运行异响;水除尘系统供水是否正常,循环水清洁度是否正常。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2〕38号)
(5)粉尘除、排尘系统的吸排尘管道使用材料应为防止产生静电的材料;
(6)粉尘除、排尘系统的吸排尘管道的表面温度不得高于常温;
(7)设置在室外的粉尘除、排尘系统吸排尘管道应符合防雷安全要求;
(8)设置在室外的粉尘除、排尘系统吸排尘管道应符合防雨水渗入的(措施;
(9)粉尘除、排尘系统吸排尘管道的构造应便于粉尘清扫;
粉尘涉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主要防范措施
2017年3月
苏州*************************
粉尘涉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主要防范措施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风险分级/风险标识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
厂房环境
粉尘爆炸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
火灾
其他爆炸
A级/红色
厂房不得设置在居民区内,生产场所应独立设置
通风设施不完好,生产环境达到粉尘爆炸极限
火灾
其他爆炸
B级/橙色
(1)粉尘除、排尘系统的吸排尘管道不得与高温、热风、可燃气体等通排风管道联通;
(2)粉尘除、排尘系统的吸排尘管道应保证有足够的排风量;
(3)粉尘除、排尘系统吸排尘管道内设置的风机电机应是防爆电机;
(4)粉尘除、排尘系统的吸排尘管道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8
通风除尘系统
无通风设施,生产环境达到粉尘爆炸极限
火灾
其他爆炸
B级/橙色
(1)安装相对独立的通风除尘系统,并设置接地装置;
(2)收尘器离明火产生处不少于6米,并有防雨措施,回收的粉尘应当储存在干燥的堆放场所。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2〕38号)
9
通风除尘系统
无通风设施,生产环境达到粉尘爆炸极限
火灾
其他爆炸
B级/橙色
(1)安装相对独立的通风除尘系统,并设置接地装置;
(2)收尘器离明火产生处不少于6米,并有防雨措施,回收的粉尘应当储存在干燥的堆放场所。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2〕38号)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269-2003)
7
电气安全
生产环境达到粉尘爆炸极限,有产生火源的源头
火灾
其他爆炸
B级/橙色
(1)生产场所电气线路应当采用镀锌钢管套管或铠装式保护,并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位置敷设。严禁采用绝缘导线或塑料管明设;
(2)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应安装在打磨抛光车间外,设备、电源开关应当采用防爆防静电措施;
10
粉尘收尘器
无通风设施,生产环境达到粉尘爆炸极限
火灾
其他爆炸
B级/橙色
粉尘除、排尘系统必须设置收尘器,粉尘收尘器应符合《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 17919-2008)规定的安全要求。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 17919-2008)
11
粉尘除、排尘系统吸排尘管道
《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269-2003)
5
场所清洁制度
未能及时清理,生产环境达到粉尘爆炸极限
火灾
其他爆炸
B级/橙色
(1)定期对生产场所残留的粉尘进行清理,清洁作业场所地面粉尘,及时对收尘器、吸排尘管道等设备的粉尘进行清理;
(2)应当采用不产生火花、静电、扬尘等方法清理生产场所。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2〕38号)
6
防火防爆措施
生产环境达到粉尘爆炸极限,有火源等
火灾
其他爆炸
B级/橙色
(1)作业场所严禁各类明火。需要在作业场所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停止生产作业,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作业场所内不应有非生产性明火存在,不应存放与铝镁粉性质不相容的物质或汽油、煤油、苯等易燃物。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通知》(安委办〔2012〕38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