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析表格
幼儿园案例分析表格模板

幼儿园案例分析表格模板1. 简介幼儿园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
以下是一个幼儿园案例分析表格模板,用于评估幼儿园的各项指标,保证幼儿园的质量,并提供合理的改进建议。
2. 案例分析表格模板教学资源项目可评分值评分教学设备10教学材料10图书馆 5活动室 5兴趣班10教学环境10总分50儿童关怀项目可评分值评分个别关注10安全保障10饮食卫生10健康检查10总分40管理服务项目可评分值评分儿童报到、离园10家长接送管理10班级管理10设施设备管理10总分403. 评分细则教学资源•教学设备:评估幼儿园的教学设备是否齐全、安全可靠,包括电子设备、教具等。
•教学材料:评估幼儿园的教学材料是否丰富、易于使用,包括绘本、玩具等。
•图书馆:评估幼儿园的图书馆资源是否充足、有序,是否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
•活动室:评估幼儿园的活动室布置、安全性,是否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各种活动。
•兴趣班:评估幼儿园是否提供多样化的兴趣班,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等。
•教学环境:评估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是否整洁、安全,是否有良好的教学氛围。
儿童关怀•个别关注:评估幼儿园是否提供个别关注的服务,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关怀。
•安全保障:评估幼儿园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包括门禁、监控等。
•饮食卫生:评估幼儿园的饮食卫生是否符合规范,食材来源是否可靠。
•健康检查:评估幼儿园的健康检查制度是否完善,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儿童的健康问题。
管理服务•儿童报到、离园:评估幼儿园对儿童报到、离园流程的管理是否规范、高效。
•家长接送管理:评估幼儿园对家长接送的管理是否合理、方便,是否有专人负责接送。
•班级管理:评估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否有序,包括卫生、纪律、行为规范等。
•设施设备管理:评估幼儿园的设施、设备是否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保持良好状态。
4. 改进建议项目改进建议教学设备更新设备,确保安全性和功能齐全教学材料提升教学材料的质量和种类,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图书馆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引进优秀的儿童读物活动室调整活动室布局,提供更多适合儿童发展的活动兴趣班开设更多种类的兴趣班,丰富儿童的兴趣爱好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多样化的学习场景个别关注加强对每个孩子的个别关注和了解,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安全保障完善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儿童的安全饮食卫生加强食材采购和储存管理,定期对饮食进行质量检查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加强儿童健康问题的管理儿童报到、离园简化报到和离园流程,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家长接送管理设立专门的接送区域,规范家长接送的流程班级管理加强班级管理,建立有效的纪律和行为规范设施设备管理指定专人负责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持良好状态以上是一个幼儿园案例分析表格模板,通过评估各项指标并提供改进建议,可以帮助幼儿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儿童关怀服务,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幼儿园成为一个更加理想的学习场所。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及记录分析表

边听故事,一边学做做故事里面的事情。
三、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和妈妈相互关心的事情。
教师:故事里妈妈和宝宝相互暖手,互相关心,你们关心妈吗?你们为妈妈做了哪些事呢?
活动效果:
好
教学反思及
建议和意见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及记录分析表
2013-03-14 ——
园名
幼儿园
班级
小班
执教教师
谢贤娇
周次
4
主题名称
爸爸妈妈
活动名称
语言:暖暖手
活动目标
重点难点
认识:天、来 1、知道故事的名称和角色,理解“冷冰冰”“暖和”等词汇。 2、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理解故事内容。 3、在教师的鼓励下,愿意大声地在集体中回答问题。
(1)、教师:冷冰冰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暖和的感觉又是什么样的?
(2)请另一名教师用冷水洗过售后擦干,让幼儿摸一摸,感受一下“冷冰冰”的感觉。
(3)、教师伸出暖和的手让幼儿摸一摸,感受一下“暖和”的感觉,也可以请一名幼儿伸出手来让其他幼儿摸一摸。
5、播放教学CD,引导幼儿一起表演故事中相互暖手的情节。
1、教师:来时把它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一遍故事。
3、教师:(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
(3)、妈妈做了什么?
(4)、宝宝有做什么了?
(5)、最后他们还冷不冷了?为什么?
4、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同时用夸张的动作配合表演,帮助幼儿理解“冷冰冰”“暖和”等词汇的意思。
活动准备
1、教师扮妈妈。和一名大班幼儿事先排练根据故事内容改编的情境表演。 2、教学CD。
【网络研修】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单(马晓明)

学生做得很吃力,过了整整十五分钟,还有一些实践能力差的学生还没有完成,更不用说书上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法:把圆转化成三角形。教师一看表,不能再等了,于是草草地引导学生总结了公式,简单地练了两道题便下课了。
案例
分析
由于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而长方形是直线图形,因此,学生即使照着书上的样子做,也显得很吃力,耽误了很长时间。虽然《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但孩子毕竟太小了,上千年形成的文化都完全放手让十岁左右的孩子在有限的课堂上去探索、去发现,显然是不可能的。本节课,由于教师过于放手,缺乏指导,所以探究的结果是低效的。最终学生对所学概念还是不甚理解。
案例分析表格3

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时候样的器材?怎样测量?记录哪些数据?(进行实验前要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m/g
液体初温t1/℃
液体末温t2/℃
升高的温度t1-t2/℃
通电时间t/min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设计记录表格,准确记录数据。
福清洪宽中学教学案例分析表
2010~2011学年下学期
姓名
王源艳
任教学科班级
初三年4,5,6班物理科
教学案例分析内容:
1、课题的主题与背景:介绍各案例各内容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行的。
2、情景描述: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片段或者情景故事进行文学华的描写。
3、教学设想:包括对作业的说明、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案例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操作建议,以及一些必要的说明。
四、课堂练习
1.砂石的比热是0.92×103J/(Kg∙℃),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的温度计用水银作为测温物质,是因为水银的比热容___,当温度变化时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这样对被测物体的温度影响小,并且水银的热膨胀性能强,温度改变时,体积变化大,容易观察。
3.状态一定的物质的比热容()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热量?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吸收多少热量?
2、将一壶水烧开与烧开半壶水相比,谁要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
3、将一壶水烧成开水与将一壶水烧成温水相比,谁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
由此可见,水在升高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也和温度升高的程度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也就越多。
教学分析表

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四年级教学形式新授
教师
缪小丽
单位
如东县实验小学
课题
给画图添加文字
生成性案例描述
教材分析
Win dows自带的“画图”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主要介绍了 “画图”中“直线”
“曲线” “椭圆” “矩形” “放大” “橡皮” “文字”等常用工具的使用,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 律,使学生从学习简单图形的绘制入手,循序渐进地学习图形的处理以及综合运用,力求在
距,学生在操作技能方面差距也很大(一般,豕里有电脑的冋学已经熟悉了画图和打字)。
在学习本课之前,全体学生都已经掌握了鼠标和键盘的操作,能够利用画图工具栏中的大多
数工具绘制图画。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但他们有较强的好奇心,容易被生动有趣的情 景所吸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知识融入到活动
借助网络进行电脑同步演示,使学生近距离直观地学习
3•上机操作
师:想不想在画图中输入自己的名字?
比一比,哪一组最快完成?
生:在画图中实际操作,小组内互帮互助,先做完的同学做小老师,指导其他同学操作
学生对自己名字的输入最感兴趣,同时,让速度快的同学做小老师,协助其他学生完成任务,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师
缪小丽
单位
如东县实验小学
课题
给画图添加文字
关键性事件描述
学习者是四年级的学生,经过调查,每班只有极少数学生家中有电脑。 由于家庭 等方面的差距,学生在操作技能方面差距也很大 (一般,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已经 熟悉了画图和打字)。在学习本课之前,全体学生都已经掌握了鼠标和键盘的操 作,能够利用画图工具栏中的大多数工具绘制图画。
案例分析记录表3

第三周
观察对象
向代瀚
年龄
6岁
性别
男
观察地点
本班教室
观察时间
2014年3月6日
照片呈现
案例描述
今天上课时,向代瀚一开始很认真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听老师讲课,慢慢的到后来就开始动其他的幼儿,让他旁边的幼儿和他一起讲话。老师提醒后,他变乖了不会影响其他了,可没几分钟又开始啦,老师再次提醒他和坐在他旁边的幼儿不可以讲话,再讲话老师就会请你上来。肖宇诚乖了好一会,但还是坐不住又开始在动了。
案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好动,感觉停不下来一样,无论老师提醒再多少次还是一样。所以,我单独找了他聊天,向代瀚偷偷低了下头,马上抬起头答应了老师。并和老师说,我一定会好好上课。我也会在平时观察他帮助他改掉这个毛病。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及记录分析表

秋季树林背景图、小树叶头饰每人一个、电脑、钢琴
活动内容:
一、导入部分
1、谈话:我看到小朋友都带上了头饰,你现在扮演的是谁啊?
(小树叶)小树叶你们的妈妈是谁啊?原来是大树妈妈的孩子,我们来做一个小树叶和大树妈妈的游戏好吗?"
2、音乐表演游戏“小树叶”,发声练习
(1)听音乐根据春秋小树叶的变化在教师的带领和提示下进行表演。
2、学习第一段歌词
(1)范唱完提问: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引导幼儿完整的说一说,学习歌词。教师引导: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它会害怕吗?我们一起问问它。(引导幼儿感受小树叶是在给妈妈说再见呢,用轻的亲切的声音来表现沙沙沙。)
(2)语言节奏学说歌词教师:咱们一起说说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
3、学习第二段歌词
教师:咱们给这首歌曲取个名字吧,你说叫什么呢?"
5、幼儿整首跟唱教师:"你喜欢这片勇敢的小树叶吗?那你来唱一唱,用你的声音来表现出勇敢。"
6、尝试领唱和伴唱
(1) 教师领唱幼儿伴唱教师戴上小树叶的头饰扮演小树叶来领唱,小朋友来伴唱,就只唱最后一句沙沙沙。(提示用不同的声音和感受来演唱)
(2)个别幼儿领唱教师:谁想扮演勇敢的小树叶上来表演表演?
(2)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树叶被风吹得发出了什么声音?沙沙沙沙的响呢,你听。(发声练习"小树叶沙沙")引导幼儿感受强弱和音高的不同。
二、展开活动
1、教师范唱教师:"小树叶沙沙的在响好象在说话,它遇到了什么事情了,说了些什么?你想不想知道?答案在老师唱的一首歌里呢,快坐下一起听一听。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及记录分析表
2013-10-07——2013-10-11
教学分析表

4、熟练手工焊接贴片电子元器件及插件元器。
5、钳工知识
6、识读程序
7、调试工艺
8、撰写调试工艺文件
1、观察法
2、测量检查
3、静态调试
4、动态调试
1、团队意识
2、安全意识
3、质量意识
4、成本意识
5、学习能力
6、环保意识
7、竞争意识
电子产品维修
1、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2、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6、电子产品调试工艺文件的编制
7、电子电路故障分析与维修
8、电子产品维修报告的撰写
9、电子产品初步设计与改良
1、电子产品的焊接
2、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3、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4、电子电器电路图的识别和绘制
5、电子产品的技术指导
6、电子产品调试工艺文件的编制
7、电子电路故障分析与维修
8、电子产品维修报告的撰写
1、团队意识
2、安全意识
3、质量意识
4、成本意识
5、学习能力
6、环保意识
7、竞争意识
2、仪表测量法
3、局部测量法
4、整体测量法
5、对比测量法
1、团队意识
2、安全意识
3、质量意识
4、成本意识
5、学习能力
6、环保意识
7、竞争意识
电子产品的调试
1、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2、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3、电子电器电路图的识别和绘制
4、电子产品调试工艺文件的编制
5、电子产品的焊接
6、电子产品的技术指导
3、电子电器电路图的识别和绘制
4、电子产品调试工艺文件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