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讲义

合集下载

2021年最新大学课程-信息基础讲义-lecture13

2021年最新大学课程-信息基础讲义-lecture13

Lecture 13: 网络
13-9
13.2.3 性能矩阵
目标 :
• 高利用率 -信道容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请有效地利用它。 -理想: 使用 100% 的信道容量来传送包。 -浪费: 空闲时间、冲突、协议开销 • 公平。 -“请求者”之间平均分配容量。 -但是并不是每个节点都在请求。 • 有限等待 -传输成功前的等待上限 -对同步通信 (例如,声音/视频) 很重要。 • 活力和可伸缩性 适应不断变化的节点数量,理想情况下不改变任何给定节点的实现。 • 并非所有协议都能很好地处理所有这些指标
USlottedAloha = N p(1 − p)N
Lecture 13: 网络
13-13
Figure 13.16: 最大化使用率
Figure 13.17: Slotted Aloha(N=10) 的仿真 稳定: 选择正确的 p : • 设置 p = 1/N 可以最大化利用率,其中 N 是积压节点的数量。 • 对于突发流量或提供不相等负载的节点 (即倾斜负载),积压的数量不断变化。
利用率 利用率度量通道的吞吐量:
total throughput over all nodes Uchannel = maximum data rate of channel
•0 ≤ U ≤ 1 利用率可以小于 1,如果 -节点有包要传输 (在传输队列中有包的节点称为 backlogged),但是协议效率很低。 -提供的负载不足,即没有足够的数据包来传输以使用信道的全部容量。 • 对于积压的节点,完美的利用率很容易实现: 只需让一个节点一直传输! 但那不公平
Figure 13.7: 分组交换用队列进行缓冲
最佳努力交付模型 不能保证! 1. 根本不保证发货! C 数据包丢失 (由于损坏或拥塞),使用确认/重传协议来恢复。 2. 如何确定何时重传? 超时? 3. 每个数据包都是单独路由的。可能到达最终目的地重新从传输指令。 4. 没有延迟保证交付。通过网络的延迟因包而异。 5. 如果数据包重传太快! 重复的。

《信息技术基础》课件

《信息技术基础》课件

数字化科技应用
探索数字化科技的应用,如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 掘和智能决策等。
教学方法
1
知识讲解
老师将为你讲解关于课程的理论知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技术。
2
实践操作
你将利用计算机技术工具实践操作,编写代码,构建系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 学知识。
3
研究性学习
你将接受基于项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选取具有挑战性的项目,通过探索、尝试和协助完成 项目,训练自己思考的能力。
掌握数字化科技的应用技能,如机器学习、自 动化流程设计等。
课程内容
计算机原理与操作系统
涵盖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的基础架构和操作 系统管理的多种技术。
编程与软件应用开发
涵盖编程语言、编程范例和软件使用调试基础,如 Python 和 Visual Studio 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
创建互联网底层体系,理解各种底层关键技术,比 如 TCP/IP 协议、数据传输规则和网络安全技术等。
课程目标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包括二进制系统、计 算机内部结构和算法等。
了解计算机网络
学会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常见协议及其安 全性管理等,如 TCP/IP 协议等。
熟悉各类软件
掌握主流的办公软件、编程软件及其应用技巧, 如 Microsoft Office 和 Python。
实际应用技能
《信息技术基础》课件
欢迎来到《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将带领你了解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 进展。你将掌握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并学会如何在实际情 境中应用这些概念。
课程介绍
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架构、程序设计、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等方面。在学习过程中,你还会了解数字化科技的应 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机器学习等。

信息技术基础讲义

信息技术基础讲义

信息技术基础讲义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来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信息的技术。

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出发,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技术。

我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执行指令来处理数据,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指令。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和Linux等。

每个操作系统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

在信息技术中,网络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网络可以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使它们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常见的网络类型有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它通过TCP/IP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数据库也是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和管理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等。

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信息安全包括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干扰的威胁。

为了保护信息安全,人们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等。

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各种任务。

常见的应用程序有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游戏等。

办公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它们可以帮助用户处理文档、数据和演示等。

大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基础模块)(微课版)教学课件项目五——新一代信息技术

大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基础模块)(微课版)教学课件项目五——新一代信息技术
项目五 新一代信息技术
大学生信息技术基础
目录
5.1 初识新一代信息技术 5.2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5.1 初识新一代
信息技术
任务描述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它既是 信息技术的纵向升级,也是信息技术与相关产业的横向渗透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无疑 是当今世界创新活跃、渗透性强、影响力广泛的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的科 技革命,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领科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本任务主要介绍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代表技术的概念、技术特点、典型应用领域等。
5.1.1 人工智能
2.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 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 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 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 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 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 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 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类的意识、思维 的过程进行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类的智能,但 能像人类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类的智能。
(2)动态可扩展
云计算具有高效的运算能力,在原有服务器基础上增加云计算功能,能够使计算速度迅速提高,最终 实现动态扩展虚拟化的层次,达到对应用进行扩展的目的。
5.1.4 云计算
(3)按需部署
计算机包含许多应用、程序软件等,不同的应用对应的数据资源库不同,所以用户运行不同的应用需 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对资源进行部署,而云计算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配备计算能力及资源。
5.1.4 云计算
3.云计算的应用领域
较为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如今的互联网服务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网络搜索引擎 和网络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任何想要的资源,通过云端共享数据资源。在过去,寄一封邮件 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个很慢的过程;而在云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 网络邮箱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在网络环境下,就可以实现实时的邮件发送。其实, 云计算技术已经融入现今的社会生活中。

《信息技术基础讲座》课件

《信息技术基础讲座》课件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员们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员们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评估、小组项目评估和期末考试。学员们在 实际操作、团队合作和理论知识等方面都将得到全面评估。
结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们将能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希望大家能 够利用所学知识,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信息技术基础讲座》 PPT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程序设计等 方面,旨在向学员们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提升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综 合素养。
内容概述
本课程将涵盖多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 程序设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们将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并 应用于实际场景。
课程目标
1 全面了解信息技术 2 掌握基础知识
3 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学员们将在本课程中全 面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发展和应用领域,为进 一步学习和应用打下坚 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 员们将掌握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和程序设计 等基础知识,形成扎实 的技术基础。
本课程将注重实践操作, 帮助学员们培养信息技 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 提升解决问题和应用领域,引发 学员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研究热情。
计算机基础知识
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包括计 算机组成、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程序等。
网络基础知识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网络协议, 以及网络安全和互联网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数据库基础知识
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和常用数 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设计和查询的基 本技巧。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讲义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讲义

大学信息技术根底课程讲义1. 引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应用于信息处理、储存、传输、获取和利用的技术和设备的总和。

大学信息技术根底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入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根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和信息素养能力。

本讲义将介绍大学信息技术根底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根底知识、网络根底知识、操作系统根底知识等。

2.1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所使用的物理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计算机硬件。

2.2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开发工具。

此外,还需要了解软件的安装和升级等根本操作。

2.3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根本概念、网络拓扑结构和常用的网络协议。

3.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

3.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双方遵循的规那么和约定。

学生需要了解常用的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族、HTTP协议和FTP协议等,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和功能。

3.3 网络平安网络平安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资源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或篡改的能力。

学生需要了解网络平安的根本概念、常见的平安威胁和防范措施,以及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平安。

4. 操作系统根底知识4.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接口和控制程序运行。

学生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根本概念、功能和分类,以及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和Mac OS 等。

2024版《信息技术基础》课件

2024版《信息技术基础》课件
数据传输方式
网络通信支持单向传输和双向传输, 包括单播、广播和组播等多种传输 方式。
常见网络通信设备与协议
网络通信设备
常见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 集线器、网卡等,用于实现网络
连接和数据传输。
网络协议
常见协议包括TCP/IP、HTTP、 FTP、SMTP、POP3等,用于规 定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格式和
数据库特点
数据共享性高、数据冗余 度低、数据独立性高、数 据安全性好等。
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
大数据存储
01
针对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将数据分散存
储在多个节点上,提高存储效率和可靠性。
大数据处理技术
02
包括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用于对海量数
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
大数据应用
《信息技术基础》 课件
目录
• 信息技术概述 • 计算机系统组成 • 网络通信基础 •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 • 办公软件应用技能 • 多媒体技术应用 •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01
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与信息技术定义
信息
信息是对事物属性、状态或关系的描 述,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或降低熵的 数据。它可以以文字、数字、图像、 声音等多种形式存在。
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包括内存和外 存。内存速度快,但容量有限;外存 速度慢,但容量大。
输入设备
用于将数据和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
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如 显示器、打印机等。
计算机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外部设备配置及扩展能力 指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能力和扩 展槽的数量。外部设备配置越丰富, 计算机的功能越强大。

最新大学课程信息技术第一章PPT课件

最新大学课程信息技术第一章PPT课件

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
文字:使信息得以在更大的范围跨越时间和空 间而传播;
算术:使量化的数字信息被加工和变换;
活字印刷:使得大量信息成批量的复制成为可 能,让信息真正成为千万人可共享的资源;
计算机:通用数字计算机和高速因特网络的出 现,使全球性的信息加工、传输、互动应答成 为可能。
14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人类的这四类信息器官和它们的信息功能是有机 地联系在一起的
11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的“四基元”
➢ (1)感测技术;(2)通信技术;(3)计算机和智 能技术;(4)控制技术
扩展神经系统功 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
能的通信技术
与存储技术
扩展神经系统功 能的通信技术
扩展感觉器官功能 的感测(获取) 技术
例如,数828.8的值为 8×102+2×101+8×100+8×10-1
其中,102、101、100、10-1称为权。
21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对于任何一个十进数N,都可以表示成按权展开的多项式:
N = dn×10n+dn-1×10n-1+…+d1×101+d0×100+d-1×10-1+…+d-m×10-m = di×10i
0必须补。
【例1-13】将八进制数642.15O转换为二进制数。
6
4
2. 1 5 O
110 100 010 . 001 101 H
32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4)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方法可以概括为“ 四位并一位” ;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 法可以概括为“一位拆四位”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与特征,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熟悉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分类及发展趋势。课程着重讲解信息的表示、存储方法,多媒体基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以及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首章教学内容围绕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展开,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如硬件组成、软件分类等,同时深入剖析信息表示及编码、信息存储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学难点则在于信息表示及编码的基础知识,该部分涉及较为抽象的理论概念,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提升个人在未来职场中的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