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员工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如何列支【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合集下载

小企业会计准则社保分录

小企业会计准则社保分录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社保分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记录:
1. 每月为员工缴纳社保时,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社保费,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

这部分费用通常在工资的10%左右,例如,单位承担的社保费为800元,则应借记费用80元。

2. 实际支付时,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贷:银行存款/现金。

此时,需要将社保费用与工资一起结算。

3. 社保费用和税费扣除后,再计入成本或者费用中去。

这样做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利润。

4. 如果是个人承担的社保费用,则应计入工资表由工资代扣。

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用,以保障员工的权益。

以上是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社保分录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记录分录时,企业应当注意核实相关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企业应当定期核对社保费用和税费扣除情况,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到准确反映。

总的来说,小企业在进行社保分录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准确记录各项费用和支出,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到有效管理。

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强内部控制,确保社保费用的合规缴纳和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这样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企业社保费及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企业社保费及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企业社保费及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企业社保费的会计核算目前国家向企业征收的社会保险统筹主要有: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

企业对缴纳的社会保险统筹在会计核算处理方法上不尽一致,以及企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统筹的税务处理,也仍然存在很多分歧。

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维护企业所有者和职工的合法收益,财政部财企[2003]61号文《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对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统筹的会计处理作了明确的规定。

通知规定:“各类型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统筹,为职工缴纳的除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社会保险费,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

由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从职工个人的应发工资中扣缴”。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应统一计入“管理费用”中核算比较合理,而不应计入企业的产品成本。

「例1」某企业2006年12月份从所有职工的工资中扣除应由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分别为3.2万元和0.4万元,则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单位:万元)借:应付工资 3.6贷:其他应付款——基本养老保险费3.2其他应付款——失业保险费0.4「例2」该企业在2007年1月份为所有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分别为11.6万元和1.2万元(其中含从职工工资中扣除的基本养老保险3.2万元和失业保险0.4万元),则该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单位:万元)借:管理费用9.2(11.6+1.2-3.2-0.4)其他应付款——基本养老保险费 3.2其他应付款——失业保险费0.4贷:银行存款12.8(11.6+1.2)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应当在“应付福利费”科目中列支,而不应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核算。

「例3」该企业2006年12月份从所有职工的工资中扣除应由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为0.8万元,则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单位:万元)借:应付工资0.8贷:其他应付款——基本医疗保险费0.8「例4」该企业在2007年1月份为所有职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为3.6万元(其中含从职工工资中扣除的基本医疗保险0.8万元),则该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单位:万元)借:应付福利费 2.8(3.6原0.8)其他应付款——基本医疗保险费0.8贷:银行存款 3.6应付职工薪筹二级明细科目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计提工资、社保的账务处理

计提工资、社保的账务处理

计提工资、社保的账务处理
计提工资、社保时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根据部门而定)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员工个人承担的社保)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
结转费用:
企业承担的公积金部分:
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企业承担的社保部分:
借:管理费用-社保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缴纳各种保险和申报个人所得税,把其他应付款扣的个人社保部分和应付职工薪酬挂的单位承担部分全部支付掉。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贷:银行存款
把个人扣下来的个税全部申报了并支付: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计提工资和实际发放的不同,会计分录如何做?这里分2种情况:
如果是计提的工资大于实发的工资,分录应做成:借:管理费用——工资红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红字
如果是计提的工资小于实发的工资,分录应做成: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社会保险费用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社会保险费用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社会保险费用计入什么会计科目一般的社保核算主要集中在管理费用、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这几个科目:1、单位负担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这些作为管理费用核算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失业保险2、单位负担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作为应付福利费借:应付福利费贷:其他应付款-医疗保险、工伤保险3、职工负担的保险通过应付工资核算借:应付工资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4、其他的商业保险也是通过应付福利费核算,特别工种的商业保险可以在管理费用或成本中核算以上都是计提保险的分录,计提以后就要上交借: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贷:银行存款、现金2社会保险个人部分计入什么科目(1)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和成本类会计科目五大类。

(2)会计科目按其隶属关系,可分为总账科目、子目和细目。

在实际会计处理过程中,关于某些会计科目如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还必须进一步了解其具体信息。

如原材料,必须知道它的种类、数量、单价、金额等信息,这些就必须在原有科目下再依据用途和必须要具体设置细目,这就有了总账科目、子目、细目等。

总账科目又称总分类科目或一级科目,它是总括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科目。

细目又称明细分类科目或三级科目,它是具体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科目。

有的总账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较多,还可在总账科目和细目之间设置子目。

子目又称二级科目,是对总账科目的进一步分类,而细目是对子目的进一步分类。

例如,工业企业可在原材料总账科目下设置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包装物、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等子目,然后再依据材料规格、品种或型号等设置细目。

目前,在我国执行的是统一的会计制度,这种制度的典型特征就是由国家规定统一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

财政部已于2000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收职工社保的账务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收职工社保的账务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收职工社保的账务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收职工社保的账务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一个有趣的财务之旅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收职工社保这事儿,可别小瞧它哟,这里头的门道还不少呢!咱就一起唠唠这账务处理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那些事儿。

首先,收职工社保这事就像一场有趣的接力赛。

每个月,咱就得像那个准备起跑的运动员一样,精神饱满地准备接收员工们交来的社保费。

收到钱之后,这账务处理可就开始啦!第一步,咱得把收到的这笔社保费找个合适的地方记下来,这就像给它安排个专属座位。

然后呢,根据社保的不同项目,咱还得仔细地给它们分分家,养老保险放一堆,医疗保险放一处,就跟整理书架一样整齐。

在这个过程中啊,咱可得瞪大眼睛,别把数字弄错了,要不然可就闹笑话啦!万一算错了,员工们还不得来找咱说理呀。

接着就是要和社保部门对接啦,这感觉就像两个好朋友聊天,咱得告诉他们咱这边的情况,他们也会给咱反馈一些信息。

这一来一往,可不能马虎,要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说起来,这里面还有几个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呢。

就像出门前得检查有没有带钥匙一样重要。

一个呢,是得把员工的信息搞清楚,可别把张三的社保费算到李四头上啦,那可就乱套咯!还有啊,社保政策经常会有变化,咱得像那个时刻关注潮流的时尚达人一样,随时跟上政策的步伐,不然可就跟不上趟咯。

另外,每个月都得按时完成这些账务处理,可不能拖拖拉拉的,不然就像赶火车晚点一样麻烦。

总之啊,收职工社保的账务处理就像是一场小小的冒险,咱们得细心、认真,还得有点幽默感来应对偶尔出现的小意外。

只要咱们认真对待,把每个环节都处理好,就一定能让这个账务处理的旅程变得轻松愉快。

哈哈,大家一起加油吧,让我们在财务的海洋里畅游无阻!。

员工社保费会计分录

员工社保费会计分录

社保费用的会计处理涉及到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这通常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社保费用分为企业部分和个人部分,企业部分是企业的成本或费用,个人部分则从员工工资中扣除。

员工社保费会计分录通常如下:
1. 记录企业应缴纳的社保费用部分: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根据实际发生的部门进行科目选择)
应交税费-应交社会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社保局专户)
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保费用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或费用,并且增加了应交税费中的应交社会保险费科目。

2. 记录从员工工资中扣除的个人社保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交税费-应交社会保险费
这一分录反映了从员工工资中扣除的社保费用,减少了应付职工薪酬中的工资科目,并增加了应交税费中的应交社会保险费科目。

3. 缴纳社保费用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社会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社保局专户)
这一分录反映了企业实际向社保局缴纳社保费用,减少了应交税费中的应交社会保险费科目,并减少了银行存款或增加了其他应付款。

拓展知识:
在中国,社保费用的缴纳比例和基数由政府规定,并且可能因地区而异。

企业需要根据当地的社保政策来计算应缴纳的社保费用。

此外,企业缴纳的社保费用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作为税前扣除项目,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个人来说,社保费用的缴纳是享受社保待遇的前提,如养老金、医疗保险报销等。

因此,企业和个人都应重视社保费用的正确计算和及时缴纳。

公司缴纳社保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公司缴纳社保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公司缴纳社保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缴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贷: 其他应收(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库存现金(实发数)
补提的分录跟上述分录一样,你只需要在摘要中说明即可。

企业缴纳社保相关分录:
企业分配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3.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5.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社会保险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

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这几个最常用的会计分录你写对了吗工薪三费五险一金商业保险的会计处理!(1)

这几个最常用的会计分录你写对了吗工薪三费五险一金商业保险的会计处理!(1)

这几个最常用的会计分录你写对了吗?工薪三费、五险一金、商业保险的会计处理!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以下简称“工薪三费”或“三项费用”)的税前扣除是以“工资薪金”作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的。

“五险”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依法缴纳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前三项分企业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后两项全部由企业缴纳;“一金”是指企业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也分企业缴纳部分和员工缴纳部分。

与“五险”相关的还有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

企业为了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有时会为一些员工购买一些商业保险。

工薪三费、五险一金和商业保险,在会计上按照会计准则规定都是属于职工薪酬的范畴,并无多少限制,而税务上确有较多限制条件,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一)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第六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职工福利费的范围,会计实务中一般是按照财企(2009)242号文件界定的范围作为基础。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前,会计实务中一般是职工福利费按照工资的14%进行计提,借方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贷方计入负债;而会计准则修订后,不再预提,而是按照实际发生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二)职工福利费的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于职工福利费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义,但是在国税函(2009)3号对职工福利费明确了其列支范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此处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并且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总额,而不是会计上的工资薪金提取数总额。

(三)职工福利费的税会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企业根据财企(2009)242号的规定确认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但是能否以职工福利费的名义税前扣除,则需要按照国税函(2009)3号文件的规定进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和员工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如何列支【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导读】问:企业为员工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应计入什么科目?从工资中扣除员工自己承担的部分又计入什么科目?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二条规定,《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06)》第二条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职工薪酬包括: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四)住房公积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
(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八)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一)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二)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与职工工资属于“应付职工薪酬”下两个不同的二级明细。

比如2012年7月,财务部出纳张明应发工资3000元,社会保险假定单位应承担并支付部分为1300元,自己应承担部分为660元。

工资单显示,张明当月应发工资3000元,代扣保险660元,实发2340元。

会计处理如下:
1、发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工资3000
贷:现金2340
其他应付款——代扣社会保险660
2、单位向社保部门统一支付保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1300
其他应付款——代扣社会保险660
贷:银行存款1960
3、月末,分配应付职工薪酬余额:
借:管理费用——工资3000
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1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000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1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