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合集下载

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背景资料1998 年4 月6 日,美国花旗银行(Citi bank)的母公司花旗公司(Citi corp)和旅行者集团(Travelers Group)宣布合并,这一消息给国际金融界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这次合并之所以引入注目,不仅仅是因为其涉及1400亿资产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一次合并,更重要的在于,一旦这次合并得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合并后的实体将成为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大超市,从而使“金融一条龙服务”的梦想成为现实。

花旗公司原为全美第一大银行,1996 年美国化学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后,屈居次席。

旅行者集团是—家总部设在纽约的老字号保险金融服务公司,是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中的一员。

早期以经营保险业为主,在收购丁美邦经纪公司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投资金融服务领域。

1997 年底又以90 多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门--- 美邦投资公司,该公司已居美国投资银行的第二位。

至此,旅行者的业务已包括投资服务、客户金融服务、商业信贷和财产及人寿保险业四大范围。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花旗集团”(Citi group)。

旅行者集团首席执行官斯坦福·韦尔和花旗公司董事长约翰·里德同时担任花旗集团董事会主席。

根据协议,旅行者集团的股东将以l股换新公司1股,花旗公司的股东将以l股换新公司2.5股的方式获得新公司的股份。

合并完成后,原来的两家公司特务持新公司股份50%。

根据两家公司原来的财务及业绩计算,新组成的花旗集团1997年的资产为7000亿美元,流通股市值超过440亿。

以市值而言,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新组成的花旗集团将集中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消费者信贷、信用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证券经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地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等业务。

韦尔说,新集团将成为一家经营全球多元化消费者金融服务的公司,一家杰出的银行,一家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家全球性投资银行及证券交易公司,一家具有广泛经营能力的保险公司。

花旗银行案例框架整理

花旗银行案例框架整理

花旗银行案例作业框架整理1、花旗银行的沿革(时间截至1998年与旅行者集团合并)这一部分的意义:通过回顾梳理花旗银行的发展历程进一步了解美国银行业的监管历史与变革。

2、1998年花旗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的背景与原因(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客户需要银行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对混业经营的需求)(2)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分流了银行的存款和贷款(金融脱媒在负债端和资产端的体现),美国的商业银行在与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单位资金的利润趋薄,由此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银行需要增加规模(Q)来保证利润(通过混业经营提供多元化服务挽回因金融脱媒流失的客户和市场份额);第二,银行需要拓展表外业务和非利息收入保证利润。

(以上两点都形成对于混业经营的驱动力)(4)欧洲银行业已经实施混业经营,美国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3、花旗集团拆分大事记第一,花旗集团由三业混业经营缩减为两业混业经营大事记:(1)2002年3月出售原旅行者集团的财产和意外保险部门。

(2)2005年1月31日,大都会保险公司以115亿美元收购花旗子公司旅行者的人寿保险和年金业务、以及花旗的全部国际保险业务。

至此,花旗分拆了其全部的保险业务,从三业缩减为两业。

第二,花旗集团由两业混业经营向传统银行业回归(拆分证券与投行部门的过程)(1)2001年11月2002年6月,安然、世通财务丑闻事件。

投资者集体诉讼,认为在1999-2000年期间花旗等几大投行违规承销了安然、世通约200亿美元的债券和股票。

2004年5月花旗集团向世通公司支付26.5亿美元的赔偿金。

2005年6月向安然公司支付了20亿美元的赔偿金。

(2)2006年开始投行业务有所起色,2007年达到顶峰。

(3)2007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花旗集团由于证券投行部门深陷危机泥潭而蒙受巨额损失。

(4)2009年1月13日,花旗集团与摩根斯坦利旗下经纪业务部门合并为摩根斯坦利美邦公司,摩根向花旗支付27亿美元现金拥有51%的股份,并根据双方协议,5年后摩根斯坦利可100%控股。

危机中的花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解析教材

危机中的花旗银行风险管理案例解析教材

次贷危机以花旗银行为例的风险管理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老师:一、花旗集团简介在花旗的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名字:花旗银行(Citibank)、花旗公司(C1tiCorP)和花旗集团(rcitigroup),它代表着花旗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代表着花旗的成长和发展。

花旗银行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的,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月改为现名。

纽约花旗银行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CitybankOfNewyork),1865年该行取得国民银行执照,改为纽约花旗银行。

上世纪40年代,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机,纽约花旗银行大力恢复和扩充业务。

战后,纽约花旗银行业务不断扩展。

50年代,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企业兼并浪潮,纽约花旗银行在竞争中壮大起来,于1955年兼并了摩根财团的第二大银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随后更名为第一花旗银行,于此同时该行资产急剧扩大,成为当时美国第三大银行。

花旗公司由于美国银行法对银行与证券业务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规定不允许商业银行购买股票及经营非银行业务,对分支行的开设也有严格的限制。

为了规避法律的限制,1968年花旗银行成立银行控股公司,以其作为花旗银行的母公司。

花旗银行把自己的股票换成其控股公司即花旗公司的股票,而花旗公司资产的99%是花旗银行的资产“。

花旗集团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合并组成的新公司称为“花旗集团”,其商标为旅行者集团的红雨伞和花旗集团的兰色字标。

旅行者集团前身旅行者人身及事故保险公司(TheTravelerSLifeandAccident InsuranceComPany)成立于1864年,一直以经营保险业为主,在收购了美邦经纪公司(SmithBarney)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证券经纪、投资金融服务领域。

1997年底又以9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门·‘美邦投资公司,该公司己居美国投资银行的第二位。

花旗银行案例分析

花旗银行案例分析
——Vikram S. Pandit
Thank you!
——第六小组
全能化战略的转机: 1998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颁布,几乎解除了所有对金融业设置的藩篱,给花
旗全能化战略的实施扫除了障碍。
全球化战略、再造战略
➢ 全球化是花旗银行始终不渝的目标
银行再造:变革运动
➢ 花旗集团成立后,全球化步伐放缓
花旗集团再造主要集中在下列几方面:
➢ 近期合并或收购机构主要在美国国内 • 一是权力重构。
花旗内部彻底改组风险管理 部门、缩小规模、坚决以客户 的利益作为各项业务的中心, 大量退出自营交易业务。
花旗集团在2010年《财富》 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排 名全球第33名。
花旗集团
组织机构
2009年1月16日,重大重组
SWOT分析
Strengths ➢Global network ➢Backing of the Citigroup ➢Innovative product offering
安全性指标
图9
图10
成长性指标
图11 花旗集团2008-2011总资产增长率
图12 花旗集团2008-2011净利润增长率
九宫格
能潜
绩效
优秀
达标
贡献
1、表示当前具备转 3、表示该员工有能力 6、上年度轮流到新工作
转 变到更高层次的能 进行转变,应该做得 岗位,并且以前被放在第
变 力。通常6个月内升 更出色,可能往1格转 1和第2格的员工也被暂时
三、花旗集团战略
是再造战略 的实现方式
并购 战略
再造 战略
全能化 战略
实现全球化 的重要措施
全球化 战略
并购战略

案例十四:花旗集团的收购兼并之路

案例十四:花旗集团的收购兼并之路

案例十四:花旗集团的收购兼并之路1998年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成为美国金融史上的一次创举,它使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及保险业务三者合一,对当时美国并行的两大银行法(即1933年颁布的《格拉斯一斯迪格尔法案》和1956年施行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提出了全面挑战。

它改写了美国金融发展的历史。

花旗与旅行者合并的选择不是凭空而来,它是在美国国内与国际金融市场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做出的。

80年代,美国逐步放松了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管制,但对商业银行的分业管理却没有大的改观。

非银行金融机构抢走了商业银行的许多业务,并通过兼并银行,形成“金融百货公司”,使商业银行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按当时的法律框架,外国银行享有许多优惠,比如可以跨州设立分支机构,可以经营证券业务,持有美国和外国企业的股票,外国银行迅猛发展。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国银行不断受到来自欧洲和日本的竞争压力。

1992年“全能银行”和分行制在欧共体范围内全面推广;1998年日本进行了“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实行全能银行体制,经营业务涵盖商业存贷款、投资、保险等领域,美国银行地位迅速下降。

花旗集团的合并应运而生。

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Financial Service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新法案的通过使美国的金融业从立法上告别了分业经营的历史,迈向了一个混业经营的新时代。

它允许在美国每一个城镇建立金融超级市场,提供低廉的一站式(One-Stop-Shop)服务,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在一家金融公司内办妥所有的金融交易。

花旗用实践走在了法律的前面。

另外,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还来源于其内在的动力与条件。

当时,旅行者集团包括两家著名公司:旅行者保险公司和所罗门·美邦投资公司(Salomon Smith Barney Holding Inc.)。

旅行者保险公司是美国最大保险公司之一,其财产保险与人寿保险纯利润之和有22亿美元。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合并案例分析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合并案例分析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合并 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
目录
案例背景 案例过程 案例分析
监管启示
花旗银行在合并之前是世界资产规模最大、利润最多、 全球连锁性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且多 年来, 花旗银行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也是世界大银行之一, 1998年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全球最佳银行, 以表彰其在全 球各地的杰出金融服务表现。 旅行者集团原是一家生命与财产保险公司, 后来收购了 一家美国投资银行—— 史密斯· 邦尼( Smith Barney ) 公 司, 接着1997 年收购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 司后, 一跃成为全美第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投资银行, 业务范围也相应扩大 到投资银行、保险、融资服务等领域。 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这两家实力都很雄厚那 为什么要合并呢?
出于上述原因,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 宣布合并组成了新公司——花旗集团
谢谢!
标题
副标题
目 录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标题
谢谢!
/iwps/ /kingsoftwps/
更多模板下载:/moban/
花旗银行和旅行者相互选择对方的原因:
1、两机构优势互补, 共享资源, 共同发展客户。花旗银行 批发业务位居全美第一, 技术设备先进, 而旅行者以投资银 行业务和保险业务为主。合并后可以共享信息、客户和电子 技术等优势资源, 降低成本, 提高受益。 2、拓宽亚洲业务, 进行跨国并购。此外,旅行者公司也将 凭借花旗公司在亚洲经营了90多年的历史, 在亚洲扩展业务, 并加入花旗公司收购韩国和泰国的金融机构, 进行跨国并购。
从宏观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1)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11998年4月6日,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的花旗银行宣布同专长与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涉及的资本总额高达820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案。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将新公司定名为花旗集团,但沿用旅行者集团的商标,因为这是美国保险服务行业最有信誉的商标之一。

用花旗之名,用旅行者之商标,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两大公司的合并是平等的合并。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的总资产为7100亿美元,年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股东权益为44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

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达到10000万个以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全能金融集团。

这次合并并未受到美国司法、法院和国会的反对,这对美国银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开展实质性的混业经营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近年来跨国银行购并趋势的背景和动因。

案例分析2IBM,西门子和东芝公司在1992年为在20世纪末开发256兆位芯片而结成战略技术联盟。

来自3个公司的200位工程师在IBM高级半导体技术中心共同工作,并向东芝的管理人员汇报,所有开发芯片所需的基本投入先由IBM公司投资,然后把发票寄给西门子和东芝,账单和支出由每一公司安排在其他两家公司的雇员控制。

这3家公司共同研制新产品的机构包括IBM技术中心和西门子,东芝在美国的总部。

试结合所学国际投资学的知识,对此案例作简要分析。

案例分析3斯洛文尼亚的经验: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独立后的两年中,没有颁布对外直接投资具体政策。

1993年政府开始对国际资本移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严加监管,因为正在进行的市场改革和自由化引起人们对国际资本移动不加控制的潜在不稳定影响的关注。

另外,野蛮私有化不规范地将公有公司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以私营为目的而组建的私有公司手中,使得人们怀疑此类公司是资本抽逃的根源。

有鉴于此,政府于1993年10月修订了对外贸易法,这些修改赋予斯洛文尼亚财政部逐案审查对外直接投资,并决定是否批准的权力,未来投资者需满足两个条件:对政府没有明显的未偿税收债务,在预备对外直接投资的前一年有确定的收益。

跨国公司案例---花旗集团

跨国公司案例---花旗集团

花旗集团的诞生
数家从事金融服务业的机构。首先 是1812年于美国成立的纽约城市银 行,它是贸易融资的先驱。集团其 它主要的前身是1873年在费城成立 的证券经纪公司, 1910年,花旗的另一前身——所罗 门作为一家工业债券交易商在纽约 成立,后来发展成一家业内领先的 债券交易所。 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与旅行者 集团宣布以700亿美元合并,合并组 成的新公司称为“花旗集团”,其 商标为旅行者集团的红雨伞和花旗 集团的兰色字标。
工商083-06 洪丽红 Thank you !
上海花旗银行
大连花旗银行
人力资源战略
花旗集团努力去营造一 种工作环境:在这里, 不同的个性被拥抱与赞 美,人们能够被激励奉 献他们的全部智慧
1、员工网络: 花旗集团正式发起成立了员工网络,它的第一个员工网络组织是“自豪 花旗”,面对所有员工开放,它的主要目标是培育一种遍及花旗集团的 包容性、尊重的环境,让员工感到在这里很舒适。 2、传统月: 在花旗集团美国总部,有几个月被指定为传统月,来答谢各种组织的成 就。在这几个特殊的月份里,花旗集团的业务集团被鼓励举行各种计划 来教育、建立信念,并庆祝花旗集团员工多样化的传统。 3、建立忠诚: 花旗在全球拥有优秀的培训体系,拥有全球金融界领先的管理方式,金 融产品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使员工可以学习的非常快,而不是原地踏步。 员工有机会与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的金融人士进行交流。所以,虽然花 旗在同行业中的收入不是最高,但花旗依靠优秀的培训体系,公正而高 效的激励机制,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以及始终都在创新的精神,无可 比拟的学习的环境,让员工认识到总在不停的学习到新知识,留住员工。 从另一方面讲,那些忠诚度高的员工将得到花旗频繁的培训与提升, 给他们海外发展的机会,更加增加了他们的忠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案例四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根据两家公司原来的财务及业绩计算,新组成的 花旗集团1997年的资产为7000亿美元,流通股 市值超过440亿。以市值而言,是全球最大的金 融服务公司。
新组成的花旗集团将集中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 消费者信贷、信用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证券 经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地产保险和人寿保险 等业务。
PPT文档演模板
案例四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n 2000年,花旗集团资产规模已达9022亿美元, 一级资本545亿美元,被 2001年《银行家》杂志 列为2001年全球1000 家大银行的第一位。
n 2001年4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全美 500强企业,花旗集团取代通用公司,登上了 2000年全美500强榜首。
案例四花旗公司和旅行 者集团的合并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案例四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美国花旗银行(Citibank)距今已有近200年 历史,可谓是华尔街上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 在成立之初,它的注册资本为200万美元,实收 资本仅80万美元;然而,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花旗集团(Citigroup)
花旗公司原为全美第一大银行,1996年美 国化学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后,屈 居次席。
旅行者集团是——总部设在纽约的老字号
保险金融服务公司,是道琼斯30种工业股
票中的一员。早期以经营保险业为主,在收购丁美邦经纪公
司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投资金融服务领域。1997年底又以90多亿 美元的价格兼并了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门---美邦投资公司, 该公司已居美国投资银行的第二位。至此,旅行者的业务已包括投资 服务、客户金融服务、商业信贷和财产及人寿保险业四大范围。
PPT文档演模板
案例四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花旗集团”(Citi group)。旅行者集团首席执行官斯坦福·韦尔和 花旗公司董事长约翰·里德同时担任花旗集团董事 会主席。
根据协议,旅行者集团的股东将以l股换新公司 1股,花旗公司的股东将以l股换新公司2.5股的方 式获得新公司的股份。
可以预料,花旗集团的出现将在美国乃至世 界的银行与金融服务公司之间引起新一轮的兼并 和合并浪潮,从而形成更多业务广泛的金融集团 公司。
PPT文档演模板
案例四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9
案例四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n 2001年7月30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首次 推出了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排行榜,花旗 银行被列为金融行业第一位。
PPT文档演模板
案例四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Citi bank) 的母公司花旗公司(Citi corp)和旅行者集团 (Travelers Group)宣布合并,这一消息给国 际金融界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这次合并之所以引入注目,不仅仅是因为其涉及
1400亿资产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一次合并,更重要
的在于,一旦这次合并得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的批准,合并后的实体将成为集商业银行、投资 银行和保险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大超市,从而使 “金融一条龙服务”的梦想成为现实。
PPT文档演模板
案例四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PPT文档演模板
案例四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韦尔说:“新集团将成为
一家经营全球多元化消费者金融服务的公司, 一家杰出的银行, 一家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 一家全球性投资银行及证券交易公司, 一家具有广泛经营四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即将合并的消息在世 界金融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欧、日对此极为不 安,欧洲舆论呼吁欧洲金融界尽快采取类似的兼 并行动以防止美国金融界独霸全球;日本认为, 花旗集团的出现使日本中小银行面临更为严峻的 生存压力,同时也将冲击亚洲金融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