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70管线钢焊缝弯曲不合格原因分析

X70管线钢焊缝弯曲不合格原因分析
X70管线钢焊缝弯曲不合格原因分析

常用耐热钢的焊接工艺

常用耐热钢的焊接工艺 耐热钢是指钢再高温条件下既具有热稳定性,又具有热强性的 钢材。热稳定性是指钢材在高温条件下能保持化学稳定性(耐腐蚀、 不氧化)。热强性是指钢材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其中耐热 性能主要通过铬、钼、钒、钛、铌等合金元素来保证,因此在焊接材 料的选择上应根据母材的合金元素含量来确定。耐热钢在石油石化工业装置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我们能够经常接触到的多为合金含量较 低的珠光体耐热钢,如15CrMo,1Cr5Mo等。 1铬钼耐热钢的焊接性 铬和钼是珠光体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显著提高金属的高温强度和高温抗氧化性,但它们使金属的焊接性能变差,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具有淬应倾向,焊后在空气中冷却易产生硬而脆的马氏体组织,不仅影响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而且产生很大的内应力,从而产生冷裂倾向。 因此耐热钢焊接时的主要问题是裂纹,而形成裂纹的三要素是: 组织、应力和焊缝中的含氢量,因此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尤为重 要。 2珠光体耐热钢焊接工艺 2.1坡口 坡口的加工通常用火焰或者等离子切割工艺,必要时切割也要预热,打磨干净后做PT检验,去除坡口上的裂纹。通常选用V型坡口, 坡口角度为60°,从防止裂纹的角度考虑,坡口角度大些有利,但

是增加了焊接量,同时将坡口及内处两侧打磨干净,去除油污、铁锈及水份等污物(去氢、防止气孔)。 2.2组对 要求不能强制组对,防止产生内应力,由于铬钼耐热钢裂纹倾 向较大,故在焊接时焊缝的拘束度不能过大,以免造成过大的刚度,特别在厚板焊接时,妨碍焊缝自由收缩的拉筋、夹具和卡具等应尽量避免使用。 2.3焊接方法的选用 目前,我们石油石化安装单位管线焊接常用的焊接方法是钨极氩弧焊打底,焊条电弧焊填充盖面,其它焊接方法还有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焊)、CO2气体保护焊、电渣焊和埋弧自动焊等。 2.4焊接材料的选择 选配焊接材料的原则,焊缝金属的合金成分与强度性能基本上要与母材相应指标一致或者应达到产品技术条件提出的最低性能指标。而且为了降低氢含量应先用低氢型碱性焊条,焊条或者焊剂应按规定工艺烘干,随用随取,要装在焊条保温桶中随用随取,焊条再保温桶内不得超过4个小时,否则应重新烘干,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三次,这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都有详细的规定。铬钼耐热钢手弧焊时,也可选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如A307焊条,但焊前仍需要预热,这种方法适用于焊件焊后不能热处理的情况。 耐热钢焊材选用表如下所示:

管线钢综述

综述 管线钢指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等的大口径焊接钢管用热轧卷板或宽厚板。管线钢在使用过程中,除要求具有较高的耐压强度外,还要求具有较高的低温韧性和优良的焊接性能。随着石油、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其输送的重要性显越发突出,尤其是长距离输送。而提高输送效率,提高输送的经济效益就要通过加大输送管道口径,提高输送压力来解决。从而提高了对高级别、高性能管线钢的需求。 国外高级别管线钢呈现强劲的发展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X65管线钢开始投入使用,80年代X70级管线钢逐渐被引入工程建设,1985年API标准中增加了X80钢级,随后X80开始部分在一些管线工程中使用,并很快就投入到X100和X120管线钢的开发试制工作。有关X100最早的研究报告发表于1988年,通过大量工作已形成很好的技术体系。高级别管线钢概述我国管道建设正处于大力发展阶段,因此管线钢的发展也非常迅速。20世纪50~70年代管线钢主要采用A3钢和16Mn钢;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采用从日本进口的TS52K钢(相当于X52级钢);90年代,管线钢主要采用的X52、X60、X65级热轧板卷主要由宝钢和武钢生产供应。“八五”期间成功研制和开发了X52~X70级高韧性管线钢,并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西气东输工程采用了X70级管线钢并逐渐向X80过度。国内管线钢生产技术现状分析由于市场要求单管输气量不断提高。我国早期四川、西北地区的天然气管道采用X52及以下钢级、426mm以下管径的管线钢管,设计年输气量在10亿m3/a以下;陕京一线第一次采用了X60钢级、

D660mm管线钢管设计年输量提高到33亿m3/a;西气东输一线采用X70钢级、D1016mm管线钢管,设计年输量提高到170亿m3/a;最近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管道,采用X80钢级、D1219 mm管线钢管,设计年输量提高到300亿m3/a。 这种单管输气量不断提高的趋势仍在持续。当前国际上新一轮巨型天然气长输管道,单管输气量将达到450亿-500亿m3/a的水平。干线一般采用X80钢级,具有输送距离长、采用更高工作压力和大管径输送的特点。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是正在建设的俄罗斯巴甫年科沃-乌恰天然气管道。管线长度1100km,采用1420mm管径和K65(类似于X80)钢级,输送压力11.8MPa,单管设计输气量约500亿m3/a,计划于2012年第三季度进行系统调试。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项目是拟在北美建设的阿拉斯加北坡天然气外输管道,管道的输送能力约465亿m3/a,管线长度2737km,采用1219mm管径和X80钢级,将阿拉斯加北坡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加拿大和北美市场。 我国也已在规划研究未来多条西气东输管道(西三线~西八线)的方案。包括将单管输气量提高到400亿~500亿m3/a的多种方案都在研究之中。 由于西气东输二线采用的X80钢级、管径1219mm,12MPa工作压力的方案只能达到300亿m3/a的输气能力,要将输气能力进一步提高到400亿-500亿m3/a,只能进一步提高输送压力和管径。

常用焊接方法—焊接工艺

常用焊接方法——焊接工艺 我公司是生产自动焊接设备的大型厂家。作为公司员工,就更应该了解常用焊接方法及焊接工艺。结合设备调试,这里将常用的埋弧焊、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作为简要的讲述,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一、埋弧焊 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进行焊接的方法称为埋弧焊。主要优点:劳动条件好,节省焊接材料和电能,焊缝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等。但不适合薄板焊接。(当焊接电流小于100A时,电弧稳定性差,目前板厚小于1mm的薄板还无法采用埋弧焊)只限于水平或倾斜度不大的位置施焊。 埋弧焊是高效焊接常用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焊接各种钢板结构。焊接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和复合材料以及堆焊耐磨、耐蚀合金等。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影响较大的有: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焊丝直径与伸出长度、焊丝倾角、装配间隙与坡口大小等。此外焊剂层厚度及粒度对焊接质量也有影响。下面分别讲述它们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1.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是决定熔深的主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焊接电流增加,焊缝的熔深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缝的宽度增加不大。增大焊接电流能提高生产率,但在一定的焊接速度下,焊接电流过大会使热影响区过大,并产生焊瘤及焊件被烧穿等缺陷。若焊接电流过小,测熔深不足,

熔合不好、未焊透和夹渣,并使焊缝成形变坏。 2.电弧电压: 电弧电压是决定熔宽的主要因素。电弧电压增加时,弧长增加,熔深减小,焊缝宽度变宽,余高减小,电弧电压过大,溶剂熔化量增加,电弧不稳,严重时会产生咬边和气孔等。 3.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增加,母材熔合比较小。焊接速度过高时,会产生咬边,未焊透,电弧偏吹和气孔等缺陷,焊缝余高大而窄成形不好。 4.焊丝直径与伸出长度: 当焊接电流不变时,减小焊丝直径,电流密度增加,熔深增大,成形系数减小。焊丝伸出长度增加时,熔深速度和余高都增加。 5.焊丝倾角: 焊丝前倾,焊缝成形系数增加,熔深变浅,焊缝宽度增加。焊丝后倾,熔深与余高增,。熔宽明显减小,焊缝成形不变。 6.装配间隙与坡口: 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装配间隙与坡口角度增大时,熔合比与余高减小,熔深增大,焊缝厚度基本保持不变。 7、焊机层厚度与粒度: 焊剂层太薄时,容易露弧,电弧保护不好,容易产生气孔或裂纹。焊剂层太厚,焊缝变窄,成形不好。 一般情况下,焊剂粒度对焊缝成形影响不大,但采用小直径焊丝焊薄板时,焊剂粒度对焊缝成形就有影响。若焊剂颗粒太大,电弧不

管线钢综述

管线钢综述 欧阳高凤 摘要:本文对管线钢的大概发展历程、成分冶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轧制工艺、焊接性及焊接工艺进行了论述,从而能够了解管线钢的发展,为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管线钢成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生产工艺焊接工艺发展 1 管线钢的大概发展历程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和需求量的增加,从而带动了管线钢的发展。由于管道运输具有经济、方便、安全等特点,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管线钢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我国管线钢的应用和起步较晚,过去已铺设的油、气管线大部分采用Q235和16Mn钢。我国开始按照API标准研制X60、X65管线钢,并成功地与进口钢管一起用于管线铺设。90年代初宝钢、武钢又相继开发了高强高韧性的X70管线钢,随后成功研制了X80管线钢,X70和X80管线钢已大量应用于油气管道运输中。近几年开发的高强韧的X100和X120管线钢还处在试验阶段,应用方面还比较少。 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的运输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管道运输。但是与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管道运输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中国虽然为世界的主要石油出产国之一,但输油输气的管道不足世界管线总长度的百分之一,而且普遍存在输送压力低、管径小的缺点。随着我国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西气东输的工程实施,油气管线向长距离、大口径发展是必然趋势。下面从管线钢的冶金成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生产工艺及焊接工艺等方面,进一步较详细的介绍管线钢的发展。 2 管线钢的冶金成分的发展 管线钢和其他的微合金钢一样,都是在传统的C-Mn钢的基础上加上合金元素。合金元素主要以Nb、Ti、V或少量的Mo、Cu、Ni、Cr及B为主,以这些合金元素来对管线钢进行合金设计,以达到不同的强度等级及性能要求。 管线钢的冶金成分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年以前,是以C-Mn和C-Mn-Si钢为主的普通碳钢,强度级别在X52以下。第二阶段为1950-1972年,在C-Mn钢的基础上引入微量的Nb、Ti、V,通过相应的热轧和轧后处理工艺,提高了钢的综合性能,生产出X60及X65级别的钢。第三阶段为1972年至今,这一阶段合金化的发展特点为微合金的多元化,相继又加入少量的Mo、Cu、Ni、Cr及B,结合控轧控冷的新工艺,生产出综合性能优异的管线钢,主要以X70和X80管线钢为主,X100和X120管线钢在试验研究阶段。 下面具体论述以下管线钢中这些合金元素或微合金元素的作用及添加量。2.1 碳 碳是最传统的合金元素、强化元素,而且也是最经济的元素,但它对钢的可焊性影响很大。碳是影响焊接性能最敏感的一个元素,所以20多年来管线钢的碳含量是逐步趋向于低碳或超低碳方向发展。而且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韧性下降,偏析加剧,抗HIC和SSC的能力下降。因此,随着管线钢级别的提高,碳含量应逐渐降低。管线钢的含碳量从开始的1.0%左右逐步降低,最低可达到0.01%。

高级别管线钢概述

高级别管线钢概述 管线钢是指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等的大口经焊接钢管用热轧卷板或宽厚板。管线钢在使用过程中,除要求具有较高的耐压强度外,还要求具有较高的低温韧性和优良的焊接性能。随着石油、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其输送的重要性显越发突出,尤其是长距离输送。而提高输送效率,提高输送的经济效益就要通过加大输送管道口径,提高输送压力来解决。从而提高了对高级别、高性能管线钢的需求。 1、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管线钢的起步较晚,国内生产符合API5L标准的管线工程设计要求的管线钢仅有10多年的历史,X60~X70级管线钢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目前国内已投入生产的X80级管线钢质量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X100级管线钢已经研制出来。随着国内冶金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我国能生产管线钢板卷的企业逐渐增多,但是能够生产X70及以上级别的钢厂仅有宝钢、武钢、鞍钢、舞钢、等。近两年来,许多钢铁厂加大了对高级别管线钢的研究开发,宝钢已研发出X120级别的管线用钢板。 21世纪是我国输气管建设的高峰时期。“西气东输”管线采用大口径、高压输送管的方法,这条管线全长4167km,输送压力为10MPa,管径为1016mm,采用的钢级为X70、厚度4.6mm,-20℃的横向冲击功≥120J。从西气东输工程钢材与钢板的国产化率统计看(表1.1)[1],此项目X70钢材与钢管的总国产化率并不高,说明我国迫切需要加速高钢级管线钢宽厚板生产能力的建设。从总体上来看,我国X80级别以上高级别管线钢与国际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同级别管线钢的开发与应用整整比发达国家晚了近30年。 表1.1西气东输工程钢材与钢板的国产化率统计 2、国外发展概况 国外高级别管线钢呈现强劲的发展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X65管线钢开始投入使用,80年代X70级管线钢逐渐被引入工程建设,1985年API标准中

15CrMoG耐热钢管道焊接施工工法

15CrMoG耐热钢管道焊接施工工法 1 前言 耐热钢中以珠光体铬钼耐热钢应用最广,因为这类钢一般适用于 350-550℃之间,同时,这类钢的合金元素含量相对较少,一般都属于低合金钢的范畴,因为合金钢是在碳钢中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钢的性能就发生了变化,就得到了碳钢所没有的性能,即耐高温、抗氧化、抗蠕化和良好的持久强度,由于合金元素小于3.5%,所以称作低合金,简称合金钢。它的耐热性和强度均超过不锈钢,但是价格比不锈钢便宜得多,适用于在各种高温高压条件下工作的介质管道。例如在攀钢煤化工厂外线工艺管道施工项目中,该工程管道φ273×11共1200米,其设计温度为480℃,设计压力为5.5Mpa,并且管道材质为15CrMoG耐热合金钢,这类高温高压的特殊材质管道以前我公司未施工过,所以还没有完善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及经验可以借鉴。由于合金钢的化学成分和性能与碳素钢、不锈钢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施工15CrMoG耐热合金钢的焊接工艺及步骤都比碳素钢、不锈钢要求更高,也更严格和复杂。因此掌握此项新技术、新工艺中所有技术参数是具有较大的技术难题。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公司成立了专题攻关技术小组,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了“15CrMoG耐热钢管道焊接技术”这一新成果,并且该技术于2006年通过攀钢冶金技术有限公司(原攀冶建公司)科技质量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获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在2007年4月全国冶金施工系统QC成果发布会上获得二等奖。该技术填补了我公司在15CrMoG耐热合金钢焊接

技术方面的空白,优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证了焊接质量,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工法特点 2.1由于15CrMoG钢中含有较高含量的Cr、C和其它合金元素,钢材的淬硬倾向较明显,焊接接头淬硬倾向大,可能出现冷裂纹,因此15CrMoG 钢焊接时,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严格的工艺措施,对于防止焊缝产生裂纹,保证管道使用性能至关重要。所以15CrMoG耐热合金钢与碳素钢、不锈钢等管道相比不管从施工工艺还是施工时所使用的工机具要求都更高,也更复杂。因此通过本工法的实施,使我公司的管道施工综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填补了我公司在15CrMoG耐热合金钢安装技术方面的空白,优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证了焊接质量,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更为今后公司施工同类管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 1 市场竞争能力。 2.2本工法贯彻实施后,使我公司得以熟练掌握15CrMoG材质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的打磨、预热、焊接、层间温度、焊后缓冷、焊缝及管道的热处理等所有工序及每个工序的具体要求及相关参数。为今后公司施工同类合金管道将起到较大的指导作用。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道介质在10MPa、550℃以下的15CrMoG材质或同类型材质的高温、高压蒸汽管道或其它介质管道的焊接。 4工艺原理 为了保证耐热钢具有较好的高温强度和高温抗氧化性能,要加入一定

管线钢

管线钢 一、管线钢的概述 1、概念 管线钢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的输送。制造石油天然气集输和长输管或煤炭、建材浆体输送管等用的中厚板和带卷称为管线用钢(LPS)。石油钢的强度一般要求达到600~700MPa;钢中O、S、P、N、C总含量不大于0.0092%;钢中脆性Al2O3夹杂和条状Mn夹杂为痕迹状态。 管线钢主要用于加工制造油气管线。油气管网是连接资源区和市场区的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它的快速建设不仅将缓解铁路运输的压力,而且有利于保障油气市场的安全供给,有利于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程度和能力。 2、管线钢类型 管线钢可分为高寒、高硫地区和海底铺设三类。从油气输送管的发展趋势、管线服役条件、主要失效形式和失效原因综合评价看,不仅要求管线钢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还应具有耐负温性、耐腐蚀性、抗海水和HSSCC性能等。这些工作环境恶劣的管线,线路长,又不易维护,对质量要求都很严格。 3、管线钢的消费和生产现状 (1)消费状况 为了把这些自然气输送到主要的消费区域,建设输送管线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西气东输”项目已经建成,今后还将建设的主要管线有陕京二期、中俄自然气管线(东线、西线)、以及中亚或俄罗斯至上海自然气管线,终极与“西气东输”管线形成“两横、两纵”的自然气干线。 目前,原油、自然气管网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成品油输送管道相对较少,目前仅占全部输送量的40%,将来计划修建3万km,管径在Ф500mm左右,壁厚在10mm以下,以X65为主。未来10年,我国将建设5万km的油气管道,均匀每年需要展设近5000km,每年自然气管道需要钢材近400万t。 随着管道输送压力的不断进步,油气输送钢管也相应迅速向高钢级方向发展。在国际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一般采用X52钢级,70年代普遍采用X60~X65钢级,近年来以X70为主,而国内城市管网以X52、X65为主。目前国内主干线输气管最大压力为10MPa,最大直径能够达到Ф1016~1219mm,以X65、X70应用为主,X80也有应用,但用量未几。随着国内输气管的延长和要求压力的进步,X70、X80将成为主流管线钢。 (2)管线管的生产情况 随着国内冶金技术装备水平的进步,我国能生产管线钢板卷的企业逐渐增多,但是能够生产X70及以上级别的钢厂仅有宝钢、武钢、鞍钢、舞钢、

耐热钢焊接焊条选用及说明

耐热钢焊接焊条选用及说明 在高温下工作的钢叫做耐热钢,耐热钢应具备高温化学稳定性和高温强度,耐热钢按显微组织可分为珠光体耐热钢、铁素体耐热钢、马氏体耐热钢和奥氏体耐热钢四类;珠光体耐热钢通常热强钢,另有专篇,不再叙述,这里只讲铁素体耐热钢、马氏体耐热钢和奥氏体耐热钢。 一般来说,钢中含Cr达到5%,在600℃下具备了抗氧化能力,当Cr达到12%时,抗氧化能力可达800℃,当Cr达到20%时,抗氧化能力可达950℃,当Cr达到25%时,在1050℃高温下耐热钢表面不起氧化皮,高温化学稳定性非常强;铬金属是耐热钢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所以耐热钢含铬量大都在12%以上。 相对而言,铁素体耐热钢和马氏体耐热钢高温强度低且塑韧性不好,耐热性能不如奥氏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含碳量高一些,有些钢种既是不锈钢又是耐热钢。 本文依据GB/T 4238-2015《耐热钢钢板与钢带》和GB/T 983-2012《不锈钢焊条》标准,选出14种代表性耐热钢材料及其适用的12种焊条,基本涵盖适用温度范围,其余耐热钢焊接时焊条选择也可以参照使用。 一、焊条选用原则 1、耐热性对等 焊缝与母材都在同一个温度下服役,若焊缝耐热性差就会影响整体功能,若焊缝耐热性过剩则会造成浪费,只有两者对等才是最适宜的。 2、化学成分相近 为确保焊缝金属与母材具备相同的耐热性,焊条熔敷金属化学成份与母材应尽量相近;同时两者化学成份相近使得它们膨胀系数相近,避免了因膨胀系数不同在焊接接头处产生内应力。 3、保证抗裂性 对抗裂性差的耐热钢可以用化学成分差异化来选择焊条,防止冷裂纹,确保施工可焊性。如马氏体耐热钢、沉淀硬化耐热钢。

材料焊接性课后答案

分析热轧钢和正火钢的强化方式和主强化元素又什么不同,二者的焊接性有何差别?在制定焊接工艺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答:热轧钢的强化方式有:(1)固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Mn,Si。(2)细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Nb,V。(3)沉淀强化,主要强化元素:Nb,V.;正火钢的强化方式:(1)固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强的合金元素(2)细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V,Nb,Ti,Mo(3)沉淀强化,主要强化元素:Nb,V,Ti,Mo.;焊接性:热轧钢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碳当量较低冷裂纹倾向不大,正火钢含有合金元素较多,淬硬性有所增加,碳当量低冷裂纹倾向不大。热轧钢被加热到1200℃以上的热影响区可能产生粗晶脆化,韧性明显降低,而是、正火钢在该条件下粗晶区的V析出相基本固溶,抑制A长大及组织细化作用被削弱,粗晶区易出现粗大晶粒及上贝氏体、M-A等导致韧性下降和时效敏感性增大。制定焊接工艺时根据材料的结构、板厚、使用性能要求及生产条件选择焊接方法。 分析Q345的焊接性特点,给出相应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要求?答:Q345钢属于热轧钢,其碳当量小于0.4%,焊接性良好,一般不需要预热和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从脆硬倾向上,Q345钢连续冷却时,珠光体转变右移,使快冷下的铁素体析出,剩下富碳奥氏体来不及转变为珠光体,而转变为含碳量高的贝氏体与马氏体具有淬硬倾向,Q345刚含碳量低含锰高,具有良好的抗热裂性能,在Q345刚中加入V、Nb达到沉淀强化作用可以消除焊接接头中的应力裂纹。被加热到1200℃以上的热影响区过热区可能产生粗晶脆化,韧性明显降低,Q345钢经过600℃×1h退火处理,韧性大幅提高,热应变脆化倾向明显减小。;焊接材料:对焊条电弧焊焊条的选择:E5系列。埋弧焊:焊剂SJ501,焊丝H08A/H08MnA.电渣焊:焊剂HJ431、HJ360焊丝H08MnMoA。CO2气体保护焊:H08系列和YJ5系列。预热温度:100~150℃。焊后热处理:电弧焊一般不进行或600~650℃回火。电渣焊900~930℃正火,600~650℃回火 Q345与Q390焊接性有何差异?Q345焊接工艺是否适用于Q390焊接,为什么?答:Q345与Q390都属于热轧钢,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只是Q390的Mn含量高于Q345,从而使Q390的碳当量大于Q345,所以Q390的淬硬性和冷裂纹倾向大于Q345,其余的焊接性基本相同。Q345的焊接工艺不一定适用于Q390的焊接,因为Q390的碳当量较大,一级Q345的热输入叫宽,有可能使Q390的热输入过大会引起接头区过热的加剧或热输入过小使冷裂纹倾向增大,过热区的脆化也变的严重。 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时,选择焊接材料的原则是什么?焊后热处理对焊接材料有什么影响?答:选择原则:考虑焊缝及热影响区组织状态对焊接接头强韧性的影响。由于一般不进行焊后热处理,要求焊缝金属在焊态下应接近母材的力学性能。中碳调质钢,根据焊缝受力条件,性能要求及焊后热处理情况进行选择焊接材料,对于焊后需要进行处理的构件,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应与基体金属相近。 比较Q345、T-1钢、2.25Cr-Mo和30MnSiA的冷裂、热裂和消除应裂纹的倾向. 答:1、冷裂纹的倾向:Q345为热扎钢其碳含量与碳当量较底,淬硬倾向不大,因此冷裂纹敏感倾向较底。T-1钢为低碳调质钢,加入了多种提高淬透性的合金元素,保证强度、韧性好的低碳自回火M和部分下B的混合组织减缓冷裂倾向,2.25Cr-1Mo为珠光体耐热钢,其中Cr、Mo能显著提高淬硬性,控制Cr、Mo的含量能减缓冷裂倾向,2.25-1Mo冷裂倾向相对敏感。30CrMnSiA为中碳调质钢,其母材含量相对高,淬硬性大,由于M中C含量高,有很大的过饱和度,点阵畸变更严重,因而冷裂倾向更大。2、热裂倾向Q345含碳相对低,而Mn含量高,钢的Wmn/Ws能达到要求,具有较好的抗热裂性能,热裂倾向较小。T-1钢含C低但含Mn较高且S、P的控制严格因此热裂倾小。30CrMnSiA含碳量及合金元素含量高,焊缝凝固结晶时,固-液相温度区间大,结晶偏析严重,焊接时易产生洁净裂纹,热裂倾向较大。3、消除应力裂纹倾向:钢中Cr、Mo元素及含量对SR产生影响大,Q345钢中不含Cr、Mo,因此SR倾向小。T-1钢令Cr、Mo但含量都小于1%,对于SR 有一定的敏感性;SR倾向峡谷年队较大,2.25Cr-Mo其中Cr、Mo含量相对都较高,SR倾向较大。

管线钢知识

管线钢知识 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迅速增长,2011-2015年世界范围内管道建设的工程投资每年近400亿美元。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以高强度X80为管材,管径1219mm,压力12MPa,主干线全长4895km。2010年底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已建立原油管道1.9*104km,天然气管道3.3*104km,成品油管道1.6*104km,油气管道总里程已达6.8*104km,2020年有望达到20*104km。同时,与我国的能源需求和先进国家的管道水平相比,我国管道建设还有巨大的需求和潜力。 一、管道工程面临的挑战与管线钢发展方向 ●管道的大管径、高压输送与高强度管线钢 由建立在流体力学基础上的设计计算可知,原油管道单位时间输送量与输送压力梯度的平方根成正比,与略大于管道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加大管道直径,提高管道工作压力是提高管道输送量的有力措施和油气管道的基本发展方向。 目前认为,输油管道合适的最大管径为1220mm,输气管道合适的最大管径为1420mm。在输送压力方面,提高压力的追求仍无止境。20世纪50-60年代的最高输送压力为6.3MPa(X52),70-80年代的最高输送压力为10MPa(X60-65),90年代后的最高输送压力达14MPa(X70-80)。近年来,国外一些新建天然气管道压力一般为10-15MPa,一些管道压力已超过20MPa(X100-X120)。 由管道设计准则可知,管道工程的大口径、高压输送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增加钢管壁厚和钢管强度来实现。然而,提高管线钢的强度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这是因为高强度管线钢的采用不仅可减少钢管壁厚和重量,节约钢材成本,而且由于钢管管径和壁厚的减少,可以产生许多连带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在大口径管道工程中,25%-40%的工程成本与材料有关。一般认为,管线钢每提高一个级别,可使管道造价成本降低5%-15%。 ●管道的低温环境与高韧性管线钢 随着管道工程的发展,对管线钢韧性的技术要求日益提高,韧性已成为管线钢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为获取高韧性管线钢,可通过多种韧化机制和韧化方法,其中低碳或超低碳、纯净或超纯净、均匀或超均匀、细晶粒或超细晶粒以及针状铁素体为代表的组织形态是高韧性管线钢最重要的特征。 超纯净管线钢:S≤0.0005%、P≤0.002%、N≤0.002%、O≤0.001%和H≤0.0001%; 超细晶粒管线钢:通过严格控制控轧、控冷条件,目前可获得这种有效晶粒 大都在尺寸达到1-2um,因而赋予了管线钢优良的韧性。现代管线钢的A kv 可高达200-300J以上,50%FATT可达-45℃以下。经过精心控制的管线钢,其A kv 400-500J以上,DWTT的85%FATT可降至-60℃以下。 ●管道的大位移环境与大变形管线钢 所谓大变形管线钢是一种适应大位移服役环境的,在拉伸、压缩和弯曲载荷下具有较高极限应变能力和延性断裂抗力的管道材料。这种管线钢既可满足管道高压、大流量输送的强度要求和满足防止裂纹起裂和止裂的韧性要求,同时又具有防止管道因大变形而引起的屈曲、失稳和延性断裂的极限变形能力,因此大变形管线钢是管道工程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传统油、气输送管道材料的一种重要补充和发展。 大变形管线钢的主要性能特征是在保证高强韧性的同时,具有低的屈强比

耐热钢焊条的选用

耐热钢焊条的选用

电焊条的选用 (二) (3)耐热钢焊条的选用 低合金耐热钢要在高温下长期工作,为了保证耐热钢的高温性能,须向钢中加入较多的合金元素(如Cr、M o、V、Nb等)。在选择焊接材料时,首先要保证焊缝性能与母材匹配,具有必要的热强性,因此要求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应尽量与母材一致。如果焊缝与母材化学成分相差太大,高温长期使用后,接头区域某些元素发生扩散现象(如碳元素在熔合线附近的扩散),使接头设法性能下降。 耐热钢焊条一般可按钢种和构件的工作温度来选用。选配耐热钢焊接材料的原则是焊缝金属的合金成分和性能与母材相应指标一致,或应达到产品技术条件提出的最低性能指标。为了提高焊缝金属的抗热裂能力,焊缝中的碳含量应略低于母材的碳含量,一般应控制在0.0 7%~0.15%之间。由于钢中碳和合金元素的共同作用,耐热钢焊接时极易形成淬硬组织,焊接性较差。为此耐热钢一般焊前预热,焊后进行回火处理。 近年来,在薄壁管焊接中普遍采用了氩弧焊打底,酸

性焊条手弧焊盖面的工艺,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但这类焊条抗裂性次于低氢型焊条,在单独使用或用于厚壁管焊接时,应选择低氢型耐热钢焊条。 常用低合金耐热钢焊条的成分、性能、特征和用途见表1。 (4)低温钢焊条的选用 低温钢是在-40~-196℃的低温范围工作的低合金专用钢材。按化学成分来划分,低温钢主要有含镍钢和无镍钢两类。国外一般使用含镍低温钢,如3.5Ni钢、5 Ni钢和9Ni钢等;我国多使用无镍低温钢。 选择低温钢焊接材料首先应考虑接头使用温度、韧性要求以及是否要进行焊后热处理等,尽量使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与母材一致。经焊后热处理后,焊缝仍应具有较高的低温韧性。由于对焊缝金属的低温韧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低温钢焊条药皮均采用低氢型。焊接时要求尽量采用小的焊接线能量,避免焊缝金属及近缝区形成粗晶组织而降低低温韧性。含镍低温钢除手弧焊外,主要采用氩弧焊进行焊接,采用与母材相同成分的焊丝,保护气体为Ar或在Ar中 加入2%的O 2或5%~10%的CO 2 ,以改善焊缝成形。 常用低温钢焊条的成分、性能、特征和用途见表2。 5.3 不锈钢焊条的选用

耐热钢A335-P22材质在施工现场的焊接讲课教案

耐热钢A335-P22材质在施工现场的焊接

耐热钢A335-P22材质在施工现场的焊接 摘要 A335-P22(化学成分为2.25Cr-1Mo)是ASME规范的表示方法,在国内表示为12Cr2Mo,属于高温铁素体合金耐热钢。特点是工艺性能良好,对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不太敏感,焊接性能也较好,具有良好的塑性,具有抗高温、难腐蚀。最大的缺点在焊接工艺中具有淬硬性和再热裂纹倾向。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行业的超高压蒸汽管道生产工艺中。以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装置超高压管道为例,对A335-P22材质的合金耐热钢焊接工艺进行分析,以指导现场焊接施工。 关键词耐热钢管道焊接性能焊接工艺 1工程概况 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100万吨/年乙烯装置,为全国首套大乙烯工程,具有工程量大、施工工期短、施工难度大、技术,质量要求严格等特点。其超高压蒸汽管道采用A335-P22无缝钢管,设计温度538℃,操作温度520℃,设计压力1 2.8MPa,操作压力11MPa。超高压蒸汽管道主管线贯穿街区主管廊,分散于热区、压缩区、急冷区、冷区,裂解炉区,共计管道延长米 3.2公里,共计焊口3300多道。管道规格:Φ21.3* 4.78~Φ610*73.025。焊接工作主要为A335-P22同材质焊接。耐热钢焊接作业时间、热处理周期长。高压管道坡口加工、焊接和安装是整个乙烯装置的重点和难点。 2焊接准备工作 2.1材料检验

A335-P22无缝钢管在注明标示外,外观与普通的碳钢无缝钢管是一样的,所以在材料的验收、入库、保管、发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及公司的相关规定,认真核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材料验收、核对材料证明文件需参照表1和表2数值。必须做到材料实物与材料证明相符合,并做上合格标记。根据 SH3501的要求,对合金钢管道组成件主体的关键合金部分应采用光谱分析等进行复查。 表1 A335-P22无缝钢管的化学成分 表2 A335-P22无缝钢管的力学性能 2.2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所焊管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使用和施焊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的,所以焊接材料的合理选用必须慎重。应符合以下规定: 选用的焊材与所焊接的管材化学成分相当; 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管材标准抗拉强度的下限, 依据《石油化工铬钼耐热钢焊接规程》(SH/T3520),《A335 P22焊接工艺评定》焊材见表3: 表3 焊接材料的选用

超高强度管线钢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1863730.html, 超高强度管线钢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刘西畅陈震李喜庆冯宁波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8期 摘要:随着输油输气行业的迅速发展,管线钢作为主流用钢,其经济性、可靠性和稳定 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我国管线钢的发展历程出发,以宝钢为例,介绍了现阶段我国管线钢的生产情况和应用情况,并通过组织成分、生产工艺以及焊接工艺等方面重点介绍了现阶段超高强管线钢的研究现状,并肯定了其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管线钢;超高强度;X100/X120;研究现状 1 引言 随着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量的日益增长,输油输气管线也在迅速发展。由于恶劣的开采环境,开采作业中管线钢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与X80 相比,X120的强度提高了近50%,可节省管线工程投资10%左右。近年来,使用高等级、大壁厚管线用钢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发展态势[1]。 2 我国管线钢的发展历程 我国管线钢的发展十分迅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采用国内生产的A3、16Mn,随后因强度不足很快淘汰。八十年代后按美国API标准生产的管线钢板开始兴起,但由于国内技术落后,多使用进口板。九十年代后,国内管线板生产发展很快,各大钢厂相继开发生产高钢级管线钢。以宝钢为例,宝钢于1995年开始批量生产X52管线钢,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宝钢生产的常规和抗腐蚀高钢级管线钢总量超过400万吨。近两年在宝钢人的努力下,不仅产量得到飞跃,还成功开发了超高强管线钢种。目前管线钢板卷已经用于西气东输管线,中俄管线等国内外输油输气重大工程[2-3]。 3 超高强度管线钢的研究现状 超高强管线钢对于降低输送管线的建设成本和确保安全性方面优势明显,其将来必定会成为管线产业的新宠。 3.1 超高强度管线钢的化学成分与微观组织 不同强度级别的管线钢不仅化学成分不同,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微观组织,不同的显微组织决定了其不同的机械性能。根据显微组织的不同,管线钢可分为铁素体-珠光体型管线钢、针状铁素体型管线钢、贝氏体-马氏体型管线钢及回火索氏体型管线钢[4]。

耐热钢SA335P92的焊接工艺

耐热钢SA335P92的焊接工艺 1前言 P92钢是在T91/P91钢的基础上改良开发出来的新钢种。在化学成份上适当降低了钼元素的含量(0.5%Mo),同时加入了一定量的钨(1.7%W)以将材料的钼当量(Mo+0.5W)从P91钢的1%提高到约1.5%,该钢还加入了微量的硼。 经上述合金化改良后,与其它铬-钼耐热钢相比,P92钢的耐高温腐蚀和氧化性能与9%Cr钢相似,但材料的高温强度和蠕变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由此带来的主要优点是,在相同的工作温度,压力或设计寿命条件下,能够进一步降低电站锅炉及管道系统的重量;或者在同样的结构尺寸下,进一步提高结构的设计工作温度,从而提高系统的热效率。 2P92钢的焊接性 从A335P92钢的化学成分可知,C、S和P的含量低、纯净度高,具有晶粒细、韧性高的优点,相比较焊接冷裂纹倾向大为降低。但P92钢作为马氏体耐热钢,通常作为主蒸汽管道,其壁厚较大,焊接接头刚度过大或氢含量控制不够严格,焊接残余应力较大,焊接热循环条件下冷却速度控制不当易导致淬硬的马氏体组织的形成,以上一种或几种因素作用有可能产生冷裂纹,总体来讲,P92钢仍具有一定的冷裂倾向。P92钢为通过热处理强化的铁素体钢,由于低于临界温度的回火作用或在临界温度范围内微观结构的变化,在HAZ外端的细晶区硬度会下降,在对焊接接头进行高温持久强度试验时,往往这个部位断裂,该部位即为软化带或“Ⅳ型区”。 3P92钢的焊接工艺 3.1焊接材料的选择 所选取的焊材除要求焊缝金属满足室温下的强度外,还必须满足运行温度下的韧性和蠕变强度的要求。与母材通过细晶弥散强化不同,焊缝金属在其熔敷成形及冷却过程中,一些微量元素(Nb、V等)大部分固溶在焊缝金属中,通过固溶强化反而降低焊缝韧性。因此,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总是低于母材的。为了提高焊缝的韧性,必须合理的搭配Nb、W、V、Mn、Ni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严格控制P、S、N、O、H等微量有害元素及降低C含量。 对英国曼彻特公司提供的9CrWV氩弧焊焊丝、Chromet92 焊条和德国伯乐-蒂森提供的Thermanit MTS 616 埋弧焊焊丝及Marathon543 焊剂,熔敷金属试验表明,这两个厂家的这些焊材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便于焊工操作和掌握。焊材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见表2。

管线钢分类、发展

管线钢分类、发展 管线钢是指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等管道所用的一类具有特殊要求的钢种,根据厚度和后续形成等方面的不同,可由热连轧机组、炉卷轧机或中厚板轧机生产,经螺旋焊接或UOE直缝焊接形成大口径钢管。下面随小编去了解下管线钢。 一、管线钢分类 1、铁索体-珠光体管线钢 铁素体一珠光体管线钢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开发的管线钢所具有的基本组织形态,X52以及低于这种强度级别的管线钢均属于铁素体一珠光体,其基本成分是碳和锰,通常碳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10%一0.20%,锰含量为1.30%~1.70%,一般采用热轧或正火热处理工艺生产。当要求较高强度时,可取碳含量上限,或在锰系的基础上添加微量铌和钒。通常认为,铁素体一珠光体管线钢具有晶粒尺寸约为7μm的多边形铁素体和体积分数约30%的珠光体。常见的铁素体一珠光体管线钢有5LB、X42、X52、X60、X60和X70。 2、针状铁素体管线钢 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并于70年代初投入工业生产。当时,在锰一铌系基础E发展起来的低碳.锰一钼一铌系微合金管线钢,通过钼的加入,降低相变温度以抑制多边形铁素体的形成,促进针状铁素体转变,并提高碳、氮化铌的沉淀强化效果,因而在提高钢强度的同时,降低了韧脆转变温度。这种钼合金化技术已有近40年的生产实践。近年来,另一种获取针状铁素体的高温工艺技术正在兴起,它通过应用高铌合金化技术,可在较高的轧制温度条件下获取针状铁素体。常见的针状铁素体管线钢有X70、X80。

3、贝氏体一马氏体管线钢 随着高压、大流量天然气管线钢的发展和对降低管线建没成本的追求,针状铁素体组织已不能满足要求。20世纪后期,一种超高强度管线钢应运而生。其典型钢种为X100和X120。1988年日本SMI公司首先报道了,X100的研究成果。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和开发,X100钢管于2002年首次投入工程试验段的敷设。美国ExxonMobil公司于1993年着手X120管线钢的研究,并于1996年与日本SMI公司和NSC公司合作,共同推进X120的研究进程,2004年X120钢首次投人丁程试验段的敷设。 贝氏体一马氏体管线钢在成分设计上,选择了碳一锰—铜—镍—钼—铌—钒—钛—硼的最佳配合。这种合金设计思想充分利用了硼在相变动力学上的重要特征。加入微量的硼(ωB=0.0005%~0.003%),可明显抑制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核,使铁素体曲线明显右移。同时使贝氏体转变曲线变得扁平,即使在超低碳(ωC=0.003%)情况下,通过在TMCP中降低终冷温度(<300℃)和提高冷却速度(>20℃/s),也能获得下贝氏体一板条马氏体组织。常见的贝氏体—马氏体(B—M)管线钢有X100、X120。 4、回火索氏体管线钢

耐热钢的选用

耐热钢的选用 一.什么是耐热钢 耐热钢是指在高于450℃条件下工作,并具有足够的强度、抗氧化、耐腐蚀性能和长期的组织稳定性的钢种。 耐热钢从性能上分为热强钢和抗氧化钢(不起皮钢)。含Ni量很高的耐热钢称为高温合金。二.耐热钢的分类与适用范围:见附表一 【附表一】耐热钢的分类与适用范围

三.常用耐热钢的化学成分与机械性能:见附表二;附表三【附表二】常用耐热钢的主要化学成分%.

KY10 ㈢。高温耐蚀合金:四.更高使用温度的钢种㈡.高温耐蚀合金:KF62 KanthalAPM: ㈠. 【附表三】常用耐热钢的室温力学性能

【附表四】常用耐热钢的抗氧化性能

注:氧化增重是质量指标;()为失重速度; 五。耐热钢的应用性能 ㈠.耐热钢的高温腐蚀 耐热钢在高温下使用,根据使用温度的高低,环境因素的不同,不同的钢种会受到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腐蚀·主要包括: 1.高温氧化(狭义) 3 耐热钢的狭义高温氧化是指耐热钢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的过程。氧气可以是纯氧,或是含氧的干燥空气。这是最基本、最基础的耐热钢腐蚀21﹣﹣。该数值愈小,耐热钢的h·cm·现象。其氧化的程度以氧化增重量表示:g抗氧化性能愈强。水蒸气加速高温氧化过程;外加载 荷加速高温氧化过程。 常用耐热钢的抗氧化性能比较见附表四。 2.高温碳化 高温碳化是指耐热钢在高温下含C及其化合物的还原气氛中与其反应生成碳化物的过程。增 重愈小,耐热钢的抗增碳性能力愈强。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耐热钢表面产生的保护性氧化膜的致密性与稳定性。 3.高温硫化 高温硫化是指耐热钢在高温下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含硫介质中与其反应生成硫化物的过程。耐热钢在含硫介质中经受氧化、还原、和抵抗硫腐蚀三重作用。腐21–表示。–cm ·hmm蚀能力以腐 蚀速率·4.高温氮化 高温氮化是指耐热钢在高温下的氮气或含氮介质中与其反应生成氮化物的过程。耐热钢抵抗高温氮化腐蚀的能力大小取决于钢中元素与氮的亲和力。 5.高温卤化 耐热钢在卤族(氟、氯、溴、碘)元素介质中会产生强烈的腐蚀(点状腐蚀)称为高温卤化。其中氯尤其严重,合金中的Cr、Ni、Al、Fe与氯都有很强的亲和力,在低温潮湿环境下形成挥发性很强的化合物。因此,耐热钢在卤族元素介质中使用温度通常不超过500℃。 6.混合气体氧化 在多种元素或化合物的混合介质中,耐热钢会产生两种以上的氧化,如硫化-氧化;硫化-碳化等。这是实际应用中最通常的情况。 7.氢腐蚀 在高温高压的氢气中,氢原子渗入耐热钢中与碳化物发生反应,产生甲烷气体致使钢表面发生气泡或开裂,并且表面脱碳。这种腐蚀称为氢腐蚀。 耐热钢焊接时,焊缝中的氢气排不出来,也造成焊缝的腐蚀。 以上所有的腐蚀现象都是从耐热钢表面的保护性氧化膜遭到破坏开始。钢中主要元素的作用及其含量的不同,致使不同的耐热钢具有不同的抗腐蚀能力。 4 ㈡.耐热钢中主要元素对耐热钢性能的影响 1.C:

高钢级管线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20? 焊管 2008年3月 50.8 rlLrn,X70钢试样为API SPEC 5L标准所要求 的板状试样,按ASTM A37022002标准规定,在MTS810215自动拉伸试验机上进行。 对于夏比V形缺口冲击试样,X80钢在钢板中间厚度处取样,X100钢在钢板表面2mm下取样,分别在0℃,一18℃,一20℃和一38℃下进行.冲击试验。 2试验结果

2.1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结果(见表2表明,对于三种试验用钢,随着管线钢级别的提高,其硬度和强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延伸率下降较小,屈强比略有升高。 夏比冲击试验表明,X100钢即使在更低的温度下 表2试验钢的力学性能 仍然比X80钢有更高的冲击吸收功。落锤撕裂试验表明,三种管线钢的DwTr 剪切面积高达100%,在所测试温度下都满足API SPEC 5L标准的“Battelle 85pet SA”要求,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 2.2显微组织 如图l所示,X70级管线钢的显微组织为针 状铁素体;X80级管线钢的显微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双相组织;X100级管 线钢的显微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上贝氏体组织。 并且可以发现X80钢中的针状铁素体要比x70 钢中的铁素体细小得多,而X100钢的整个组织 都得到了有效的细化。

图1三种试验管线钢显微组织 如图2所示,用扫描电镜能更清楚地看到,X70级管线钢组织主要由形状不规则的针状铁素 体组成;X80级管线钢组织则是由大块状的多边形铁素体、不规则的针状铁素体和片条状的贝氏 体组成;X100级管线钢是由片条状十分明显的上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多边形铁素体呈多边形状或板条状均匀分布,板条束组织较细,晶界清晰;针状铁素体呈不规则非多边形状,晶粒间界模糊,没有“完整”的连续的晶界,粒度参差不一,晶 粒间和晶内分布着极细小的小岛,从晶粒中隐约 可观察到由浮凸和析出相所勾勒出的亚晶条纹。 连续冷却过程中,在较低温度下粒状贝氏体由铁素体+岛状物(M/A组成,如图 2(c所示。 (cX100钢 TEM观察表明,X70级管线钢的针状铁素体组织位错密度较低,亚晶粒晶畴尺寸较大,基体中存在少量夹杂和析出物。和贝氏体相比,多边形 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形成温度较高,尺寸较大,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