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宝石的力学特性

任务1宝石的力学特性
任务1宝石的力学特性

任务1 宝石的力学特性

宝石的力学特性是宝石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性。

一、解理、裂理、断口

1、解理

宝石受到外力作用后,沿一定结晶学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

质称为解理,其破裂面为解理面。解理是宝石固有的性质,是由晶

体结构所决定的,具有方向性。同一个方向称为一组解理,而一个

方向可以裂开成无数个面。晶体中不同方向的键力不同,键力最弱

的方向容易产生解理。不同宝石的解理发育程度和组数不同,同种

宝石具有相同的解理。

按照解理产生的难易程度分为: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

解理、无解理。完全解理的宝石如:托帕石、萤石、方解石等等;

中等解理的宝石如:钻石、长石、金绿宝石等等;不完全解理的宝

石如:橄榄石、磷灰石、锆石等等;无解理也称为极不完全解理的宝石如:石英、碧玺、尖晶石等等。利用钻石的解理特性,可以将其劈开,去掉杂质部分。严格地说,具有完全解理的宝石不宜制作成首饰,加工时要特别注意,如托帕石具有一组平行于底面的完全解理,加工时要求台面与解理面夹角50左右,以保证不会裂开。

解理在鉴定宝石过程中十分有用,例如,紫晶与紫色方柱石的性质相似,而紫晶无解理,紫色方柱石具有一组中等和一组不完全解理。钻石的腰棱可能出现因解理而造成的“须状腰”,可帮助区别其仿制品。翡翠中的翠性又称“苍蝇翅”,是解理面的闪光,是鉴定翡翠的依据之一。

2、裂理

裂理又称为裂开,是宝石矿物在外力打击下有时可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平面的性质。裂开面又称为裂理面。裂理的形成与包裹体和机械双晶有关,是由外因引起的,而解理是宝石固有的属性,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宝石裂理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最常见的是刚玉的裂理。

3、断口

断口是指宝石受到外力作用后出现的一种随机性无方向的破裂。解理与断口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解理越发育,断口就越不发育,反之亦然。解理只在晶体材料中才出现,而断口在大多数宝石中都出现。某些断口可以作为鉴定性依据,如玻璃破裂后形成弯曲的断口,称为贝壳状断口,这种断口常出现在非晶质宝石或者解理极不发育的宝石中,如石英、绿柱石等等。发育在纤维结构宝石上的断口常呈锯齿状、参差状,被称为锯齿状断口,如软玉。其他的断口对宝石鉴定用处不大。

二、硬度

硬度是指宝石抵抗外界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衡量某种材料的硬度有两种标准:绝对硬度和相对硬度。其中,绝对硬度是用核定重量的压痕器在材料上施压,然后测定压痕直径和深度算出的精确值。

宝石鉴定中提到的硬度都是相对硬度,是选用自然界中10种常见的能获得高纯度的矿物互相刻划,排列出硬度的高低顺序得来,即摩氏硬度计。10种矿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是:

①滑石②石膏③方解石④萤石⑤磷灰石

⑥正长石⑦石英⑧黄玉⑨刚玉⑩金刚石

摩氏硬度计中的10种矿物之间的绝对硬度差值不是均匀的,例如,滑石与刚玉之间的绝对硬度差值要远远小于刚玉与金刚石之间的绝对硬度差。

宝石的硬度取决于宝石晶体结构和成分。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和异向性导致不同方向上的硬度有差异,这种性质称为差异硬度。钻石的硬度在平行八面体方向上大于立方体和菱形十二面体,所以用钻石可以切割钻石。蓝晶石平行c轴方向上的硬度为4.5,垂直c轴方向上的硬度为6.6,又称为“二硬石”。

硬度测试不宜用于宝石成品的鉴定,若使用硬度笔测试应从低硬度开始,确保在宝石上只留下一条痕迹。

三、韧性和脆性

韧性是宝石抵抗破碎的能力,而容易破碎的性质被称为脆性。硬度大的宝石不一定韧性高,例如钻石的摩氏硬度虽然达到了10,但具有脆性,如果在佩戴的时候碰到巧力便可能裂开。锆石硬度为7.5,与较软的物质相接触而发生“纸蚀”现象。集合体的材质往往韧性比较强。如玛瑙是由许多隐晶质石英聚集而成,矿物微晶交织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抵抗破碎的能力。黑色钻石是黑色微晶形式的钻石,具有高韧性,有很高的工业价值。

常见宝玉石韧性从强到弱顺序为:黑色钻石、软玉、硬玉、红宝石、蓝宝石、钻石、水晶、还蓝宝石、橄榄石、祖母绿、托帕石、月光石、金绿宝石、萤石。

四、相对密度

宝石的相对密度是指宝石在空气中的质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Co时的质量之比。宝石相对密度是由宝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所决定的,还受到形成环境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范围。

相对密度是鉴定宝石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利用静水力学法和重液法测定。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作业03任务

03 任务_0007 试卷总分:100测试总分:97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 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A. 约束的数目 B. 多余约束的数目 C. 结点数 ◎D.杆件数 2. 力法的基本体系是 A. 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 n B.瞬变体系 C. 可变体系 D. 几何不变体系 3. 在超静定结构计算中,一部分杆考虑弯曲变形,另一部分杆考虑轴向变形,则此结构为 A. 梁 B. 桁架 C. 横梁刚度为无限大的排架 向D.组合结构 4. 力法方程中的系数务代表基本体系在’^ = 1作用下产生的 r A. Xj 厂B.冷 目C. 方向的位移 昌D. 方向的位移 5.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不能作为基本结构的是图

图示刚架的超静定次数为

□ A. 1 次 H B.2次 ” C. 3次 r D.4次7. 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 O A. 5 '* B. 7 'C. 8 匚D. 6 8. F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口 B.弯矩 C.转角 D.轴力 10.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 -------------------- El E1 7777 7m, EJ A.水平位移 冈B.轴力 【:l C.剪力 二D.弯矩 園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n=3。 工 也A.错误目B.正确 2. 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力法方程代表的位移条件相同。 ◎A.错误 U B.正确 3. 力法的基本方程使用的是位移条件;该方法只适用于解超静定结构。目A.错误 頁B.正确 4.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轴穿过的截面只有反对称的内力。 A.错误

土木工程力学02任务-0027答案

02任务_0027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图所示结构弯矩图的正确形状是 A. B. C. D. 2. 对图a所示结构,按虚拟力状态b将求出

A. A、D两截面的相对转动 B. A、D两点的相对线位移 C. A、D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 D. A、D连线的转动 3. 图示结构A截面的弯矩为() A. ,上侧受拉 B. ,下侧受拉 C. ,上侧受拉 D. ,下侧受拉 4. 图示多跨梁M B为

A. F P a(下表面受拉) B. F P a(上表面受拉) C. F P a/2(上表面受拉) D. 0 5. 悬臂梁两种状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图乘结果是 A. B. C. D. 6. 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

A. AB部分 B. BC部分 C. CD部分 D. DE部分 7. 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 A. 0 B. 2 C. 4 D. 6 8. 图示桁架中的零杆的数目是 A. 6根 B. 8根

C. 7根 D. 9根 9.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 A. 发生变形和位移 B. 不发生变形和位移 C. 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 D. 发生变形,但不产生位移 10. 图示结构当支座B有沉降时产生 A. 内力 B. 反力 C. 位移 D. 变形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图示为梁的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B两点的相对线位移。 A. 错误

B. 正确 2. 图示刚架,AB部分的内力为零。 A. 错误 B. 正确 3. 图示悬臂梁截面A的弯矩值是ql2。 A. 错误 B. 正确 4. 试判断下列弯矩图是否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5.

土木工程力学03任务0007

03任务_0007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97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A. 约束的数目 B. 多余约束的数目 C. 结点数 D. 杆件数 2. 力法的基本体系是 A. 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 B. 瞬变体系 C. 可变体系 D. 几何不变体系 3. 在超静定结构计算中,一部分杆考虑弯曲变形,另一部分杆考虑轴向变形,则此结构为 A. 梁 B. 桁架 C. 横梁刚度为无限大的排架 D. 组合结构 4. 力法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基本体系在作用下产生的 A. B. C. 方向的位移 D. 方向的位移 5.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不能作为基本结构的是图

A. B. C. D. 6. 图示刚架的超静定次数为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7. 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 A. 5 B. 7 C. 8 D. 6 8.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A. B. C. D. 9.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A. 竖向位移 B. 弯矩 C. 转角 D. 轴力 10.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A. 水平位移 B. 轴力 C. 剪力 D. 弯矩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n=3。 A. 错误 B. 正确 2. 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力法方程代表的位移条件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3. 力法的基本方程使用的是位移条件;该方法只适用于解超静定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4.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轴穿过的截面只有反对称的内力。 A. 错误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作业任务2答案解析

001 02任务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分析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 A. B. C. D. 2.

对下图(a)所示结构,按虚拟力状态图(b)将求出 A. 截面B的转角 B. 截面D的转角 C. BD两点间的相对移动 D. BD两截面间的相对转动 3. 图示悬臂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 A. B. C. D. 4. 图示结构中C截面弯矩等于

A. (上拉) B. (上拉) C. (下拉) D. (下拉) 5. 悬臂梁两种状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图乘结果是 A. B. C. D. 6. 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

A. AB部分 B. BC部分 C. CD部分 D. DE部分 7. 图示对称结构中杆1与杆2的内力关系是 A. B. C. D. 8. 图示桁架中的零杆的数目是

A. 6根 B. 8根 C. 7根 D. 9根 9. 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是反对称的 A. 弯矩图 B. 剪力图 C. 轴力图 D. 内力 10.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 A. 发生变形和位移 B. 不发生变形和位移 C. 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 D. 发生变形,但不产生位移 02任务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分析选择题 二、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试判断下列弯矩图是否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2. 图示悬臂梁截面A的弯矩值是ql2。 A. 错误 B. 正确 3. 图示刚架弯矩图的形状是否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4. 图示两根梁的内力相同,变形也相同。 A. 错误

材料力学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第二章答案 2.1 求图示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40kN 50kN 25kN (a ) 4 4F R F N 4 40kN 3 F N 3 25kN 2F N 2 20kN 11 F N 1 解: F R =5kN F N 4 =F R =5 kN F N 3 =F R +40=45 kN F N 2 =-25+20=-5 kN F N 1 =20kN 45kN 5kN 20kN 5kN

(b) 1 10kN 6kN F N 1 =10 kN F N 2 =10-10=0 F N 3 =6 kN 1—1截面: 2—2截面: 3—3截面:10kN F N 1 1 1 10kN 10kN 2 2 F N 2 6kN 3 3 F N 3 2.2 图示一面积为100mm 200mm的矩形截面杆,受拉力F = 20kN的作用,试求:(1)

6 π = θ的斜截面m-m 上的应力;(2)最大正应力max σ和最大剪应力max τ的大小及其作用面的方位角。 解: 320101MPa 0.10.2 P A σ?===?2 303cos 14 σσα==?=3013sin600.433MPa 2 22 σ τ= = ?=max 1MPa σσ==max 0.5MPa 2 σ τ= =F 2.3 图示一正方形截面的阶梯形混凝土柱。设重力加速度g = 9.8m/s 2, 混凝土的密度为 33m /kg 1004.2?=ρ,F = 100kN ,许用应力[]MPa 2=σ。试根据强度条件选择截面宽度a 和b 。

b a 解: 2 4, a ρ?3 42 2.0410ρ=??11 [] a σσ=0.228m a ≥ = =22 342424431001021040.2282104a b b ρρ=?+?=??+???+???2[], b σσ≥0.398m 398mm b ≥ == 2.4 在图示杆系中,AC 和BC 两杆的材料相同,且抗拉和抗压许用应力相等,同为[]σ。BC 杆保持水平,长度为l ,AC 杆的长度可随θ角的大小而变。为使杆系使用的材料最省,试求夹角θ的值。

填料塔的基本特点

填料塔的基本特点 一、填料塔结构 填料塔是以塔内装有大量的填料为相间接触构件的气液传质设备。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乱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在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限制填料随上升气流的运动。液体从塔顶加入,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气体从塔底送入,经气体分布装置(小直径塔一般不设置)分布后,与液体呈逆流接触连续通过填料层空隙,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 二、填料的类型及性能评价 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构件,它提供了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相界面,是决定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因素。填料的种类很多,根据装填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两大类。散装填料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分为环形填料、鞍形填料、环鞍形填料等;规整填料按其几何结构可分为格栅填料、波纹填料、脉冲填料等,目前工业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波纹填料,分为板波纹填料和网波纹填料; 填料的几何特性是评价填料性能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比表面积、空隙率、填料因子等。1.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填料层的填料表面积,其值越大,所提供的气液传质面积越大,性能越优; 2.空隙率:单位体积填料层的空隙体积;空隙率越大,气体通过的能力大且压降低; 3.填料因子:填料的比表面积与空隙率三次方的比值,它表示填料的流体力学性能,其值越小,表面流体阻力越小。 三、填料塔设计基本步骤 1.根据给定的设计条件,合理地选择填料; 2.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计算塔径、填料层高度等工艺尺寸; 3.计算填料层的压降; 4.进行填料塔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包括塔体设计及塔内件设计两部分。 四、填料塔设计 1.填料的选择 填料应根据分离工艺要求进行选择,对填料的品种、规格和材质进行综合考虑。应尽量选用技术资料齐备,适用性能成熟的新型填料。对性能相近的填料,应根据它的特点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使所选用的填料既能满足生产要求,又能使设备的投资和操作费最低。 (1)填料种类的选择 填料的传质效率要高:传质效率即分离效率,一般以每个理论级当量填料层高度表示,即HETP值; 填料的通量要大:在同样的液体负荷下,在保证具有较高传质效率的前提下,应选择具有较高泛点气速或气相动能因子的填料; 填料层的压降要低:填料层压降越低,塔的动力消耗越低,操作费越小;对热敏性物系尤为重要; 填料抗污堵性能强,拆装、检修方便。 (2)填料规格的选择

国开《土木工程力学(本)》所有形考任务教学内容

国开《土木工程力学(本)》所有形考任务

从几何角度,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1)回答 通常由若干根杆件相互联结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大于横截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度。 (2)回答 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 (3)回答 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度大小相近(属于同一数量级)。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实体结构 B.板壳结构(薄壁结构) C.杆件结构 D.拱结构题目2 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结点通常简化为以下三种类型: 回答回答回答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一般总是分布在一定的面积上,当荷载作用面积远小于结构或构件的尺寸时,可以认为此荷载是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一个点上。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静力荷载 B.恒载 C.活载 D.集中荷载 E.分布荷 载 F.动力荷载 题目5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 (1)在任意荷载作用下,若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与位置均保持不变,这样的体系称为回答 。 (2)即使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也会引起其几何形状的改变,这样的体系称为回答 。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几何不变体系 B.几何可变体系 题目6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 一根链杆相当于1个约束;那么: (1)一个单铰相当于回答 个约束 (2)一个刚结点相当于回答 个约束。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1 B.2 C.3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目7 未回答 满分4.00 标记题目 题干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选择一项: A. 瞬变体系

材料力学答案解析第二章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第二章答案 2.1 求图示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40kN 50kN 25kN (a ) 4 4F R F N 4 40kN 3 F N 3 25kN 2F N 2 20kN 11 F N 1 解: F R =5kN F N 4 =F R =5 kN F N 3 =F R +40=45 kN F N 2 =-25+20=-5 kN F N 1 =20kN 45kN 5kN 20kN 5kN

(b) 1 10kN 6kN F N 1 =10 kN F N 2 =10-10=0 F N 3 =6 kN 1—1截面: 2—2截面: 3—3截面:10kN F N 1 1 1 10kN 10kN 2 2 F N 2 6kN 3 3 F N 3 2.2 图示一面积为100mm 200mm的矩形截面杆,受拉力F = 20kN的作用,试求:(1)

6 π = θ的斜截面m-m 上的应力;(2)最大正应力max σ和最大剪应力max τ的大小及其作用面的方位角。 解: 320101MPa 0.10.2 P A σ?===?2 303cos 14 σσα==?=3013sin600.433MPa 2 22 σ τ= = ?=max 1MPa σσ==max 0.5MPa 2 σ τ= =F 2.3 图示一正方形截面的阶梯形混凝土柱。设重力加速度g = 9.8m/s 2, 混凝土的密度为 33m /kg 1004.2?=ρ,F = 100kN ,许用应力[]MPa 2=σ。试根据强度条件选择截面宽度a 和b 。

b a 解: 2 4, a ρ?3 42 2.0410ρ=??11 [] a σσ=0.228m a ≥ = =22 342424431001021040.2282104a b b ρρ=?+?=??+???+???2[], b σσ≥0.398m 398mm b ≥ == 2.4 在图示杆系中,AC 和BC 两杆的材料相同,且抗拉和抗压许用应力相等,同为[]σ。BC 杆保持水平,长度为l ,AC 杆的长度可随θ角的大小而变。为使杆系使用的材料最省,试求夹角θ的值。

第二章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及钢材的脆化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 及钢材的脆化 金属材料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以及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这不仅是由于其来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成熟,而且还因为它具有优良的性能。 通常所指的金属材料性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使用性能即为了保证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等能正常工作,材料所应具备的性能,主要有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等),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等),化学性能(耐蚀性、热稳定性等)。使用性能决定了材料的应用范围,使用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工艺性能即材料在被制成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的过程中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例如锻造,焊接,热处理,压力加工,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性能。工艺性能对制造成本、生成效率、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1.1材料力学基本知识 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要承受不同形式外力的作用,当外力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度时,材料就会发生变形以至断裂。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一些性能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锅炉压力容器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指标可以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测定。 1.1.1强度 金属的强度是指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强度指标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测 出。把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金属试样(图1~2)装夹在试验机上,然后对试样逐渐施加拉伸载荷,直至把试样拉断为止。根据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载荷和产生的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可绘出该金属的拉伸曲线(图1—3)。在拉伸曲线上可以得到该材料强度性能的一些数据。图1—3所示的曲线,其纵坐标是载荷P(也可换算为应力d),横坐标是伸长量AL(也可换算为应变e)。所以曲线称为P—AL曲线或一一s曲线。图中曲线A是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分析曲线A,可以将拉伸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土木工程力学03任务-0022文档

1. 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 A. 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 B. 支座位移 C. 制造误差 D. 以上四种原因 2. 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A. 恒大于零 B. 恒大于零 C. 恒大于零 D. 恒大于零 3. 力法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基本体系在作用下产生的 A. B. C. 方向的位移 D. 方向的位移 4.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不能作为基本结构的是图

A. B. C. D. 5. 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 A. 结构的平衡条件 B.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 C. 结构的变形条件 D. 同时满足A、B两个条件

6.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A. 2 B. 4 C. 5 D. 6 7. 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 A. 5 B. 7 C. 8 D. 6 8.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A. B. C. D. 9. 图示对称结构EI = 常数,对称轴穿过的截面C内力应满足( )

A. B. C. D. 10. 对称结构作用正对称荷载时,对称轴穿过的截面 A. 只有轴力 B. 只有剪力 C. 只有弯矩 D. A、C同时满足 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力法方程代表的位移条件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性质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 力法计算的基本体系不能是可变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 超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时,如果刚度增大一倍,内力也增大一倍,而位移不变。 A. 错误 B. 正确 . 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各杆刚度的绝对值有关。 A. 错误 B. 正确 . 图示超静定结构去掉杆件①、②、③后为一静定梁,故它是三次超静定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 同一结构选不同的力法基本体系所得到的最后结果是相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 在下图所示结构中若增大柱子的EI值,则梁跨中点截面弯矩值减少。

土木工程力学作业1任务0002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作业01任务0002 ( (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A. 可变体系 B.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A. 瞬变体系 B.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 一个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是()。 A. 可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A. 瞬变体系 B. 可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5.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A. 瞬变体系 B. 可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6.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A. 瞬变体系 B. 可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7.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A. 瞬变体系 B.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8.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A. 瞬变体系 B.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9.

材料力学第二章

材料力学-第二章

————————————————————————————————作者:————————————————————————————————日期:

2005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前辅导精讲班 材料力学 第四讲截面的几何性质 【内容提要】 本节主要了解静矩和形心、极惯性矩和惯性积的概念,熟悉简单图形静矩、形心、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掌握其计算公式。掌握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移轴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有一对称轴的组合截面惯性矩的计算方法。准确理解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性矩的概念,熟悉常见组合截面形心主惯性矩的计算步骤。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移轴公式的应用,形心主轴概念的理解和有一对称轴的组合截面惯性矩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一、静矩与形心 (一)定义 设任意截面如图4-1所示,其面积为A,为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任意直角坐标系。c 为截面形心,其坐标为,。则 截面对z轴的静矩 截面对轴的静矩 截面形心的位置 (二)特征 1.静矩是对一定的轴而言的,同一截面对不同轴的静矩值不同。静矩可能为

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 2.静矩的量纲为长度的三次方.即。单位为或。 3.通过截面形心的坐标称为形心轴。截面对任一形心轴的静矩为零;反之,若截面对某轴的静矩为零,则该轴必通过截面之形心。 4.若截面有对称轴,则截面对于对称轴的静矩必为零,截面的形心一定在该对称轴上。 5.组合截面(由若干简单截面或标准型材截面所组成)对某一轴的静矩,等于其组成部分对同一轴的静矩之代数和(图4-2),即 合截面的形心坐标为:

二、惯性矩惯性积 (一)定义 设任意截面如图4-3所示,其面积为A,为截面所在平面内任意直角坐标系。则

土木工程力学第三次任务

03任务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A. 无关 B. 相对值有关 C. 绝对值有关 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 2.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A. 杆端弯矩 B. 结点角位移 C. 结点线位移 D. 多余未知力 3. 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以下哪个条件得到的 A. 结构的平衡条件 B. 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 C. 结构的变形条件 D. 同时满足A、B两个条件 4.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不能作为基本结构的是图

A. B. C. D. 5. 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A. 恒大于零 B. 恒大于零

C. 恒大于零 D. 恒大于零 6.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A. 12 B. 10 C. 9 D. 6 7.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A. 2 B. 4 C. 5

D. 6 8.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A. B. C. D. 9. 关于下图所示对称结构,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A点线位移为零 B. AB杆无弯矩 C. AB杆无剪力 D. AB杆无轴力 10.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A. B. C.

D. 二、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选取的基本结构不同,所得到的最后弯矩图也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2. 图示超静定结构去掉杆件①、②、③后为一静定梁,故它是三次超静定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3.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性质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4. 同一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不是唯一的。 A. 错误 B. 正确 5. 求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时,可将虚拟单位荷载加在任意静定的基本体系上。 A. 错误 B. 正确 6. 超静定次数一般不等于多余约束的个数。 A. 错误 B. 正确

中央电大《土木工程力学》01任务_0028

01任务_0028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填空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一、填空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20 分。) 1. 从几何角度,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C通常由若干根杆件相互联结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大于横 截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度。B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A 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度大小相近(属于同一数量级)。 A 实体结构B板壳结构(薄壁结构)C杆件结构D拱结构 试题满分:3 分 第 1 空、满分:1 分 第 2 空、满分:1 分 第 3 空、满分:1 分 2. 结点通常简化为以下三种类型: ( C ) ( B ) ( A ) A铰结点B刚结点C组合结点 试题满分:3 分 第 1 空、满分:1 分 第 2 空、满分:1 分 第 3 空、满分:1 分 3. B

动,但可以沿平行于支承的方向滑动。 A转动,而不能发生任何移动。 允许结构绕铰转动,也可以沿着垂直于链杆的方向移动。 A定向支座B固定支座C固定铰支座D活动铰支座 试题满分:4 分 第 1 空、满分:1 分 第 2 空、满分:1 分 第 3 空、满分:1 分 第 4 空、满分:1 分 4. 根据荷载的不同特征,荷载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根据作用时间可以分为: 根据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 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计算过程中可忽略惯性力的影响。 程中惯性力的影响不能忽略。 根据作用的方式可以分为: 面积远小于结构或构件的尺寸时,可以认为此荷载是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一个点上。 A静力荷载B恒载C活载D集中荷载E分布荷载F动力荷载 试题满分:6 分 第 1 空、满分:1 分 第 2 空、满分:1 分 第 3 空、满分:1 分

08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曲线测定

实验八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曲线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吸收操作流程; 2. 测定不同喷林密度下气体流速和压强降的关系曲线; 3. 测定不同不同喷林密度下的载点和泛点气速; 4. 观察持液和液泛现象。 二、实验装置 图1所示装置用于测定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时,关停CO2管路即可。填料塔是一内径为90mm的塔体,塔内装填填料采用φ8×6mm瓷拉西环,水由水泵输送,流经转子流量计至塔顶,从塔顶喷林而下,最后从塔底流回水槽。空气由风机吸入,风机为旋涡风机,输入功率为250W,转速为2800/min,风压为10.5KPa,风量为26m3/h。通过转子流量计后到进口管,最后在塔顶排空。 空气和水的流量均由转子流量计测量,通过床层的压强降由差压计测定。 图1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曲线测定工艺流程图

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包括压强降和液泛规律。计算填料塔需用动力时,必须知道压强降的大小。而确定吸收塔的气、液负载量时,则必须了解液泛的规律,所以测量流体力学性能是吸收实验的一项内容。 实验可用空气与水进行。在各种喷淋量下,逐步增大气速,记录必要的数据直至刚出现液泛时止。测量结果经整理后标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 气体通过填料层时压降ΔP与气速u及填料特性(形状,尺寸)有关:ΔP∝u1.5~2.0(u空塔气速)。 气液两相逆流通过填料层时,气体的压降ΔP除与气速u和填料特性有关外,还取决于喷淋密度等因素。 在一定喷淋密度下,当气速较小时ΔP∝u1.5~2.0但比无喷淋时的ΔP值高。当气速增加到一定值时。气液间的摩擦力开始牵制液体向下流动。液膜增厚,气流通道变小。阻力增加较快,此时㏒ΔP~㏒u关系曲线上出现一个拐点,称为泛点。当喷淋密度增加时,压力降增加,载点与泛点的气速下降。一般填料塔的设计均应在泛点以下操作。(对于一般乱堆填料当每米高的填料层压降值为200~250mmH2o左右时即产生液泛)。如果要求压降很稳定。则宜在载点以下,但因为很多场合下没有明显载点,难以准确确定之。而泛点以后则已有较准确的关联式。因此塔的设计中一般均先计算泛点速度WF然后乘以负荷因子(一般为0.6~0.8)作为实际气速。泛点气速关联式: ㏒ 式中:W F—泛点空速气速,m/s; g —重力加速度,9.81m/s2; a/ε3—干填料因子,m-1; r G,r L —气相,液相密度,kg/m3; u L—液相粘度,CP。

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及传质

实验五 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及传质 一、实验任务 1、 了解吸收塔的流程和结构; 2、 测量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 3、 测定吸收系数。 二、基本原理 1、 流体力学性质 a 、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包括压降和泛点,知道压降的大小,可以确定吸收塔 所需的动力,而泛点是生产操作中的重要的控制因素。因此,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测定的目的,是为填料塔选择适宜的操作条件提供依据。 流体力学特性测定时,使用的是空气和水。 b 、 气体通过干填料时,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一致。 在对数坐标纸上作 ~p u ?关系曲线,为一直线,如图(1)所示,斜率为1.8~2次幂,当有喷淋量时,低气速时(c 点以前)压降也正在于气速的1.8~2次幂,但大于同一气速下干填料的压降(线2中bc 段)。随气速增加,出现载点,出现载点(c 点),持液量增大, ~p u ?线向上弯曲,斜率变陡(cd 段),到达泡点(d 点)后,在几乎不变的气速下,压降持续增大,出现液泛。 固定液体喷淋密度,记下塔内现象,空气流量、压降数。 日期: 设备型号: 大气压力: 填料高度: 水温: 气温 2T : 空气流量计算状态 1T 、 1P : 塔平均内径D : 水流量L : 空气流量: 压强降:

换算公式: / 00/Q Q Q γ==Ω 0T -----273K 0P =760mmHg 0r -----空气密度 1.293Kg/m 3 Ω -----塔截面积 2 4 D π Ω= 以气速G /为横坐标,压降 2P ?为纵坐标,作压降曲线,找寻载液点和液泛点。 2、 传质系数的测定 总体积传质系数Kga 是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填料体积吸收的溶质量,又是反映填料吸收塔性能的主要参数,是设计填料层高度的重要依据。 本实验是用水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体水中的氨,为使气液两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混合气中氨的浓度应少于10%。 吸收过程可有用下列方程表示。 y G K G F = y K ----以气相摩尔比差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 G------单位时间吸收的组分量(Kg/时) F-------气液两相接触面积(米2) m Y ?-----平均传质推动力 (1)G――可以通过测量气相进、出口浓度和惰性气体流量获得 ()b a G V Y Y =- V――惰性气体流量[Kg /时] a Y 、 b Y ――进出塔气相组成,以摩尔比表示[ m ol m ol 组分载体] (2)两相接触面积 2 14 F aV a D X π == 填料 Z――填料层高度[米] V――塔中填料的全部面积 r D ――塔内径[米] a ――填料的单位面积的有效表面积[米2/米3 ]一般a 并不等于干填料的比表面at ,而应乘以填料的表面效率 η,即 a at η= η――可根据最小润湿分率查下图表。

材料力学第二章习题【含答案】

浙江科技学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A 卷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考试方式闭完成时限 2 小时拟题人陈梦涛审核人批准人2015 年9 月17 日建工学院2014 年级土木工程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1. 对于塑性材料来说,胡克定律(Hooke's law)使用的范围是。 A. p σσ <; B. p σσ >; C. s σσ <; D. s σσ > 2.实心圆截面杆直径为D,受拉伸时的绝对变形为mm l1 = ?。仅当直径变为2D时,绝对变形l?为。 A.1mm B.1/2 mm C.1/4 mm D.2mm 3. 下列有关受压柱截面核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压力P作用在截面核心内时,柱中只有拉应力。 B.当压力P作用在截面核心内时,柱中只有压应力。 C.当压力P作用在截面核心外时,柱中只有压应力。 D.当压力P作用在截面核心外时,柱中只有拉应力。 4.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 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关; C.与二者都有关; D.与二者都无关。 5. 如右图所示,设虚线表示为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则该单元体的剪 应变为。 A. α; B.π/2-α; C.π/2-2α; D.2α 6. 图示一杆件的拉压刚度为EA,在图示外力作用下其 应变能U的下列表达式是。 7.应力-应变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为σ=FN /A,ε=△L / L,其中。 A.A 和L 均为初始值; B.A 和L 均为瞬时值; C.A 为初始值,L 为瞬时值; D.A 为瞬时值,L 均为初始值。 8. 设一阶梯形杆的轴力沿杆轴是变化的,则发生破坏的截面上。 题5图 题6图

电大土木工程力学网上考试03任务

试卷预览 03任务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A. 相对值有关 B. 绝对值有关 C. 无关 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 2. 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是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A. B. C. 方向的位移 D. 方向的位移 3.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A. 杆端弯矩 B. 结点角位移 C. 结点线位移 D. 多余未知力 4. 力法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基本体系在作用下产生的 A.

B. C. 方向的位移 D. 方向的位移 5. 力法的基本体系是 A. 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 B. 瞬变体系 C. 可变体系 D. 几何不变体系 6. 图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A. 1 B. 2 C. 3 D. 4 7. 图示刚架的超静定次数为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8.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A. B. C. D. 9.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A. 竖向位移 B. 弯矩 C. 转角 D. 轴力 10.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A. 水平位移 B. 轴力 C. 剪力 D. 弯矩

试卷预览 03任务_001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 二、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温度改变对超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和反力。 A. 错误 B. 正确 2. 同一结构的力法基本体系不是唯一的。 A. 错误 B. 正确 3. 在力法计算时,多余未知力由位移条件来求,其他未知力由平衡条件来求。 A. 错误 B. 正确 4. 图示结构有两次超静定。 A. 错误 B. 正确 5. 图示超静定结构去掉杆件①、②、③后为一静定梁,故它是三次超静定结构。

填料塔流体力学计算说明书

GBL-T5102丝网波纹填料塔内件设计说明书 2.1设计方案的确定 根据用户要求,本设计采用BX(500)丝网波纹填料塔进行分离。BX(500)的相关参数见第4节。 2.2水力性能的计算 2.2.1填料塔上段 (1)喷淋密度 32248454 3.0168/3.1410431.4S L m m h S L ?===?? (2)泛点气速 118420.213lg ()()()F l l v A K l g v l w u a w νρρμρρε??=-????? 112 840.23403353785000.3044lg ()()0.30 1.759.811024.50.90.30440.451042.5()F u ??=-????? u F =5.44m/s (3)空塔气速 3.62/u m s == = (4) 液泛率 3.6266.5%5.44 F u u = = (5)持液量 质量 m=4033×0.042=169.386Kg 体积

3169.3960.162481042.5 V m == 填料体积 2 '34.154224V H m D π== 持液量 V/V ’=0.16248/4.15422=0.039112 m 3/ m 3 (6)压降 △P=2.7×5×10=135Pa (7)操作弹性 由所选液体分布器:308个小孔直径为2mm ,布液管直径为20mm ,分配管及液位管直径130mm 当分配管内液流速最大0.3m/s 时,求得最大允许流量 2 max 1042.5360014936.250.3Kg/h 40.13Q π ?==??? 而填料允许最小喷淋密度为1 m 3/(m 2h)时 2min 1042.536001604.761Kg/h 4 1.4Q π??==?? 液相负荷上限 4845×1.2=5814 Kg/h <Qmax 液相负荷下限 4845×0.5=2422.5 Kg/h >Qmin 操作弹性为 14936.75/1604.76=9.3 所以设计合理。 2.2.2中段 (1)液泛气速 112840.23458759325000.3044lg ()()0.30 1.759.8160210.90.3044()0.451021()F u ??=-?????

材料力学第二章习题

材料力学第二章习题

习 题 2.1试画出图示各杆的轴力图 题2.1图 2.2 图示中段开槽的杆件,两端受轴向载荷P 作用,试计算截面1 - 1和截面2 – 2上的正应力。已 知: ,mm b 20=,mm b 100=,mm t 4=。 题2.2图 2.3 图示等直杆的横截面直径mm d 50=,轴向载荷 。 ( 1 ) 计算互相垂直的截面AB 和BC 上正应力和切应力; ( 2 ) 计算杆内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 2.4图示为胶合而成的等截面轴向拉杆,杆的强度由胶缝控制,已知胶的许用切应力[]τ为许用正应力[]σ的1/2。问α为何值时,胶缝处的切应力和

正应力同时达到各自的许用应力。 2.5图示用绳索起吊重物,已知重物, 绳索直径。许用应力,试校核绳索的强度。绳索的直径应多大更经济。 , 2.6冷镦机的曲柄滑块机构如图所示。镦压工件时连杆接近水平位置,镦压力P=1100KN。连杆矩形截面的高度h与宽度b之比为:h/b=1.4。材料为45钢,许用应力【 】=58MPa,试确定截面尺寸h及b。 2.7图示结构杆1与杆2由同一种材料制成,其

许用应力[σ]=100MPa。杆1横截面面积A1=300mm2,杆2横截面面积A2=200mm2,CE=0.5m, ED=1.5m。试按杆1,杆2的强度确定许可载荷[F]。 2.8杆长,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两杆,一为钢杆另一为灰铸铁杆。欲组装成图示等边三角架。已知 杆长=0.5m,杆的横截面积A=400mm2,钢的许用应力【σ】=160MPa,灰铸铁的许用拉应力 =30MPa,许用压应力=90MPa。试问如何安装较为合理?求这时的最大许可载荷[F]。 2.9图示桁架,由圆截面杆1与杆2组成,并在节点A承受外力F=80kN作用。杆 1,杆2的直径分别为d1=30mm和 d2=20mm,两杆的材料相同,屈服极 限σs=320MPa,安全系数n s=2.0。试校核桁架的强度。 2.9图

2021年土木工程力学04任务

土木工程力学作业04任务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A ) A. 平衡方程 B. 位移条件 C. 物理关系 D. 位移互等定理 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B ) A. 铰结点数 B. 刚结点数 C. 多余约束数 D. 不确定 3.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 A. 与结构的形式有关 B. 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 C. 与结点数有关 D. 与 杆件数有关 4.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 ) A. 多余未知力 B. 杆端内力 C. 杆端弯矩 D. 结点位移 5.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 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 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 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 D. 使 梁的下侧受拉 6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C) 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 约束反力 7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 (C) 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 约束反力

8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C ) A. 2 B. 3 C. 4 D. 5 9.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 A. 2 B. 3 C. 4 D. 5 10.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线位移(独立)的个数是(B ) A. 0B. 1C. 2D. 3 11. 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A. 2 B. 3 C. 4 D. 5 12.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 A. 8 B. 10 C. 11 D. 12

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与吸收系数的测定

实验一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与吸收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性能和特点,练习并掌握填料塔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数据的处理分析,加深对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基本理论的理解,加深对填料塔传质性能理论的理解。 2.掌握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练习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 二、实验内容: 1.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定在一定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2.固定液相流量和入塔混合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液泛速度以下,分别测量塔的传质能力(传质单元数和回收率)和传质效率(传质单元高度和体积吸收总系数)。 3.进行纯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用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碳的操作练习,同时测定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三、实验原理: 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消耗。压强降与气、液流量均有关,不同液体喷淋量下填料层的压强降P ?与气速u 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填料层的P ?~u 关系 当液体喷淋量00=L 时,干填料的P ?~u 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0 。当有一定的喷淋量时,P ?~u 的关系变成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这两个转折点将P ?~u 关系分为三个区段:既恒持液量区、载液区及液泛区。

传质性能:吸收系数是决定吸收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实验测定可获取吸收系数。对于相同的物系及一定的设备(填料类型与尺寸),吸收系数随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的不同而变化。 若气液平衡关系遵循享利定律,即平衡曲线为直线,可用解析法解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式,亦即可采用下列平均推动力法计算填料层的高度或液相传质单元高度: Am A A L sL C C C aS K V h ?-?= 2 1 (11) S K V h H h N L sL L L α== (12) 式中m A C .?为液相平均推动力,即 其中:1110A A C Hp Hy p *==, 2220A A C Hp Hy p * ==,0P 为大气压。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常数: E M H w w 1 ? = ρ13--??Pa m koml (14) 式中:w ρ——水的密度, ;3-?m kg w M ——水的摩尔质量, 1-?kmol kg ; E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享利系数(见表1),Pa 。 因本实验采用的物系不仅遵循亨利定律,而且气膜阻力可以不计,在此情况下,整个传质过程阻力都集中于液膜,即属液膜控制过程,则液侧体积传质膜系数等于液相体积传质总系数,亦即 Am A A sL L l C C C hS V a K a k ?-?= =2 1 表1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E ×10-5,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