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习题精选
春秋战国时期问题集及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问题集及答案
问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问题二: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国家有哪些?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国家有齐、晋、楚、秦、燕、赵、韩、魏等。
问题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是什么样的?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以封建制为主,国家权力集中于君主手中,贵族阶层占据统治地位。
问题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如何?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繁荣,农业生产和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商业交流也日渐频繁。
问题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特点有哪些?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为诸子百家思想的兴起,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形成,以及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的出现。
问题六: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有齐桓公的变法、荀子与韩非子的思想交锋、孟子的教育活动、草木皆兵的故事等。
问题七: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有哪些?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主要有普通战争、攻城战、围困战、伏击战、游击战等。
问题八:春秋战国时期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军事战略等方面,为中国历史的演进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的纷争 习题(含答案)

D.长平之战D.齐桓公A.庞涓B.孙武C.田忌D.廉颇 春秋战国的纷争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 成武县文亭山的北面有一土丘,此为斗鸡台一。
传说古时候时,宋灭郜国一后,违背了北杏之会一的盟约,齐桓公一于公元前679年一以盟主的身份召集盟友_,出兵讨伐,单伯带兵与他相会于宋北境,打败宋国一后,他们就在台上斗鸡一取乐,庆祝胜利,此后世代相沿就成为人们斗鸡取乐的场所,有故址斗鸡台。
传说里的古时候是指()A.商朝时期B.战国时期C.汉朝时期D.春秋时期2. 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你知道这个成语与下列哪个战役有关()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城濮之战 3.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秦孝公B.楚庄王C.晋文公 4. 春秋时期曾担任过吴国军师的是()5. “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
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秦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C.秦国和楚国D.秦国和赵国6. 下列关于诸侯国与其都城的连线,错误的是()A.赵国-邯郸B.秦国-咸阳C.魏国-大梁D.楚国-临7.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3次。
同时鲁 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朝贡B.鲁国国君很傲慢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D.周王室地位衰微8.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主要是指()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铁制工具普遍使用D.新旧社会制度更替9. 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
正如下列句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描绘,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A.齐桓公以管仲为相改革,召集诸侯会盟B.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C.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D.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相互争霸,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10. 《史记》载,“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战国时期试题

战国时期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据《礼记•王制篇》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材料反映的是()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科举制度D.郡县制2.“诸侯争霸”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诸侯”的产生最早来源于()A.禅让制B.奴隶制C.分封制D.世袭制3.使西周成为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实施B.水利工程的兴修C.诸侯国的争霸D.郡县制的实行4.有学者认这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制度的是()A.甲骨文B.青铜器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5.如图是“烽火戏诸侯”的连环画图片,开始时诸侯被戏弄成功与分封制的哪一内容有关()A.诸侯向天子交纳贡品B.诸侯担负镇守疆土的职责C.战时带兵随同天子作战D.诸侯开发边远地区6.如图是某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的课堂笔记,图中①说明()A.分封制的作用B.诸侯的义务C.诸侯的权利D.周天子的责任7.齐门建在苏州的城北护城河边.相传当年吴国强盛一时,“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年迈的齐景公慑于吴国的强大,不得不将女儿送往千里之外的吴国出嫁.从此,齐国这位公主远离家乡,时常思念故土,日日以泪洗面.吴王为了减轻公主的相思之苦,特意命人在面朝齐国的方向建造了高大的城楼,好让她能够登高远望齐国故土.这段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秦灭六国B.楚汉相争C.武王伐纣D.春秋争霸8.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9.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是农业文明的一场革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井田制的瓦解,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这一变革出现在()A.夏朝B.商朝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10.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库的瑰宝。
春秋战国时期的问答和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问答和答案
1. 问: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
答: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一个时期。
2. 问: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分裂割据、战争频繁、思想多元、文化繁荣。
3. 问: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布如何?
答: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分裂成了多个小国,其中主要有齐、楚、燕、赵、魏、韩、秦、宋等国。
4. 问: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战争有哪些?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战争有齐桓公攻打莒国、晋楚之战、赵魏之战、秦晋之战等。
5. 问: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有哪些?
答: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思想家,其中包括孔子、墨子、老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
6. 问: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如何?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非常繁荣,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
7. 问: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形态是什么样的?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8. 问: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有哪些特点?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以封建制为基础,各个国家分封诸侯,形成了一种列国割据的局面。
以上是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问答和答案。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思想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试题及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试题及答案春秋战国时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关于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厉王D.周幽王2.齐国之所以最先强大得益于A.伊尹改革B.姜尚改革C.管仲改革D.李悝改革3.“三家分晋”的三家是A.齐、楚、韩B.赵、燕、魏C.韩、赵、魏D.楚、魏、秦4.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齐②燕③楚④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公元前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它分为和两个时期。
2.齐桓公通过召集,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通过,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3.春秋末年,江南的国和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成语就与越王勾践有关。
4.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北的是国,最南的是国。
5.战国时期发生在齐魏之间的战争有、;大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①政治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⑤2.对于春秋时期诸侯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C.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D.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3.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的国王是()A.周平王B.周文王C.周武王D.共伯和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5.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A.改革币制B.改革内政C.发展生产D.改革军制6.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①管仲改革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⑤①D.①④②③7.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为()①韩国②赵国③燕国④魏国⑤吴国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④8.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A.牧野之战B.围魏救赵C.桂陵之战D.长平之战二、材料解析题。
春秋战国时期考试题目及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春秋战国时期的起始时间是:- A. 公元前221年- B. 公元前475年- C. 公元前770年- D. 公元前221年- 答案:C2. 春秋时期的国家分裂成多少个诸侯国?- A. 7个- B. 9个- C. 12个- D. 14个- 答案:C3. 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成多少个诸侯国?- A. 7个- B. 9个- C. 12个- D. 14个- 答案:D4.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 A. 战国时期- B. 春秋时期- C. 秦朝时期- D. 唐朝时期- 答案:B5.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答案:C二、判断题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时代。
- 答案:正确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
- 答案:错误3.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
- 答案:正确4.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推动。
- 答案:正确5.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技术相对落后。
-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原因。
- 国家分裂的原因主要有:诸侯割据、权力争夺、内外战争等。
其中,春秋时期由于诸侯国内部权力的割据和争夺,导致国家分裂为多个小国;而战国时期则因为战争频繁、国家间势力争夺激烈而进一步分裂为更多的诸侯国。
2.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中一个学派的主要思想。
-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等。
以儒家为例,其主要思想是以仁爱、礼制、忠诚和孝道为核心,提倡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君臣之间的忠诚。
儒家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可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有哪些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繁荣性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交流和竞争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春秋战国试题

单项选择1.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c。
A.晋国B.楚国C.郑国D.齐国2.战国时期<<法经>>的作者是()。
dA.商鞅B.吴起C.韩非D.李悝4.战国楚国悼王时担任令尹的是()。
aA.吴起B.屈原C.李悝D.荀况5.《法经》共( )。
cA.三篇 B.七篇 C.六篇 D.九篇6.春秋时期,郑国公布成文法,提出反对的是( )。
dA.孔丘 B.商鞅 C.魏文侯 D.叔向7.在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是郑国的( )。
cA.叔向 B.孔子 C. 子产 D.郑驷歂8.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aA.赵鞅B.叔向C.郑驷歂D.子产9.“阴阳”最早见于(),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扩展引申为事物的对立统一,并由此产生了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
cA、《尚书》B、《论语》C、《易经》D、《左传》10.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年号是()。
bA、元鼎B、建元C、开元D、前元12、为培养儒学人才,西汉()开始创办国家级最高学府太学。
b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14、春秋末年开凿的邗沟是我国最早的运河,它沟通的水系是()。
cA、黄河和海河B、海河和淮河C、淮河和长江D、长江和钱塘江15、下列不属于“儒家十三经”的著作是()。
aA、中庸B、孝经C、尔雅D、仪礼16、八卦中,象征“泽”的是()。
bA、巽B、兑C、震D、艮19、中国古代的“避讳”起源于()。
aA、周朝C、秦朝C、春秋战国时期C、汉朝20、古代把每月的第一日叫()。
cA、胐B、晦C、朔D、望1、春秋时期“三国分晋”中的三国是指?A.魏蜀吴B秦楚赵C韩楚魏D赵魏韩2、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战死于?A桂陵道B马陵道C少陵道D羊肠小道3、秦献公英年早逝,他逝世时多少岁?A43 B44 C45 D464、秦朝宰相李斯死于?A车裂B斩首C腰斩D毒药5、“百里奚举于市”,请问百里奚在被举荐前时干什么的?A商人B奴隶C士兵D木匠6、吕不韦是战国时期哪个流派的代表人物?A法家B名家C杂家D纵横家7、西汉昭帝时期召开的盐铁会议的主持人是谁?A桑弘羊B杜延年C田千秋D霍光8、“秦吞六国”,请问最后一个被吞掉的国家是?A齐 B楚 C燕 D韩9、随荆轲刺秦王的人是?A樊无期 B高渐离 C秦武阳 D燕丹1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谁的名言?A商鞅 B韩非 C荀子 D李斯11、春秋战国名剑中“仁道之剑”是指?A鱼肠 B湛卢 C巨阙 D赤霄12、平定西汉“七王之乱”的将军是?A李广 B韩信 C周亚夫 D郭子仪13、下列不属于春秋五霸的是?A秦穆公 B魏惠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14、轮台罪己诏是汉武帝哪个时期颁布的?A征和 B元狩 C元鼎 D元朔15、“田横五百士”中的田横是哪国人?A赵国 B齐国 C韩国 D魏国16、商鞅变法,徙木立信,请问徙木立信的奖金是多少?A十金 B二十金 C五十金 D一百金17、“一鸣惊人”讲的是谁的故事?A楚庄王 B楚成王 C楚文王 D楚怀王1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江东是指现代哪些地区?A湖南湖北 B浙江江苏 C安徽 D四川19、“斥候”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什么职务?A级别较低的王公大臣 B军队内务人员 C通信侦察人员 D高级行政人员20、文景之治主要应用的思想方法是?A黄老之术 B大一统思想 C兼爱非攻 D法治思想答案:1——5DBDCB 6——10CCACB11——15BCBAB 16——20CABCA1.垓下位于现在哪个省?A湖北B湖南C江西D安徽 D2.箕子朝鲜是由哪个国家遗民所建?A夏B商C周D秦 B3.箕子朝鲜之后建立的是哪个国家?A李氏朝鲜B卢氏朝鲜C卫氏朝鲜D 李氏高丽 C4.西汉七国之乱是以哪国为首?A吴B楚C齐D淮南 A5.张良是哪国人?A齐B赵C燕D韩 D6.白起的封爵是什么?A信平君B武安君C武成侯D马服君 B7.以下哪个与其他人不属于一族?A商鞅B夫差C姬旦D勾践 D8.“五羖大夫”指的是哪一位?A百里视B西乞术C百里奚D蹇叔 C 9.泓水之战是发生在哪两国之间?A宋楚B宋郑C宋齐D楚郑 A10.下列哪个不是战国四大名将?A李牧B白起C乐毅D王翦 C11.赵氏孤儿说的是哪位的故事?A赵朔B赵盾C赵武D赵衰 C12.“推恩令”的提出者是?A桑弘羊B主父偃C董仲舒D公孙贺 B13.以下哪位西汉皇帝没有庙号?A汉文帝B汉武帝C汉宣帝D汉景帝 D14.司马迁:“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____亦重瞳子“A刘邦B韩信C项羽D嬴政 C15.下列哪一项不是韩非的核心观点?A法B术C刑D势 C1. 鬼谷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属于诸子百家的哪一家?AA.纵横家 B阴阳家 C 杂家 D小说家2.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BA.《离骚》 B《天问》 C 《诗经》 D《上林赋》3. 《论语》是传统儒家经典之一,对于后世有着深远影响,请问以下哪句名言出自《论语》 DA.“水则载舟,水则覆舟”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开心学国学题库(春秋战国篇)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
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A禅让制
C郡县制
2、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是(屈原)
3、春秋时代,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是(墨子)
4、庄周是战国时代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他和门人及后所著的书是()
B淮南鸿烈
C太史公书
5、汉时避刘洵讳,改称“孙卿”的是()
B孟轲
C李耳
D孔丘
6、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的是(荀子)
7、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四书”分别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8、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五经”分别指(诗、书、礼、易、春、秋)
9、诗经六艺分别是 (风、雅、颂、赋、比、兴)
10、以下哪本古代史书是编年体的()
B史记
C 三国志
A《孟子》
C《论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标志着周王室在春秋时代的地位一落千丈,仅存虚名( )A.周郑交恶 B.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 C.周平王迁都洛邑 D.三家分晋2.下列哪一项不是春秋时代齐国管仲改革的内容( )A.案田而税 B.寓兵于农 C.废除井田 D.士农工商专业分居3.下列哪一项是在春秋时代的齐、楚两国之间发生的( )A.城濮之战 B.召陵之盟 C.苏秦合纵 D葵丘会盟4.下列对春秋时期各国称霸的顺序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齐一晋一秦 B晋一秦一楚 C.秦一宋楚 D.齐一秦一晋5.确立楚庄王霸主地位的重要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崤之战 C.邲之战 D.弭兵之会6.战国初期,上党地区在下列哪一个国家的控制范围之内( )A.韩国 B.秦国C.赵国 D燕国7.下列哪一项不是战国时期齐国对外扩张的行为( )A攻取燕国下都 B.两次打败楚军 C.与秦国同时称帝 D.公元前286年灭宋8.春秋后期,华夏诸国征服并吞并了许多周边的少数民族,其中被秦国所灭的是( )A.白狄 B.西戎 C.犬戎 D赤狄9.下列哪一项无法体现春秋战国时代公室与私家势力之间的相互斗争( )A.田氏代齐 B.三桓专鲁 C.三家分晋 D.李悝变法10.下列哪一项不是战国时代魏国李悝变法的内容( )A.实行平籴法,维持经济秩序 B.打击贵族势力,将其迁至荒凉地区 C.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国家收入 D.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11.下列对战国时代各国变法改革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际上是以法家思想为核心进行的社会改革 B.秦、楚、魏国的变法改革都比较成功 C.为后世的政治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D.商鞅的变法改革中有一部分源于三晋12.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同国家对应不正确的是( )A.郢爰一楚国 B刀币一齐国 C.铲币秦国 D蚁鼻钱一楚国13.下列哪一项制度不是战国时代开始推行的( )A.“上计”制度 B.“玺书”制度 C.俸禄制度 D.军功入仕制度14.郡县制度在春秋战国时代是政治变革中最显著的一个方面,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春秋早期郡的级别在县之下 B.战国时代郡多设于边地,主要是为了巩固边防 C.战国时代县已经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地方行政职能 D.春秋时期县的设立主要通过灭亡邻国改设产生15.下列选项中,与“履亩而税”相一致的做法中不包括( )A.“作爰田”B“初税亩” C.“量人修赋” D.“自爰其处”16.《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所狩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所事者……~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甲师移之。
”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周初的分封制 B.周王室对诸侯失控 C.春秋时诸侯争霸 D.齐桓公称霸17.城市的发展在春秋与战国之间的区别不包括( )A.战国时代的城市在经济职能上远远超过了春秋 B市场是战国时代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C.春秋时代城市的基本性质是政治中心 D.春秋时代的城市规模相对比较小,人口不多18.春秋战国时代,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的条件是下列哪一项( )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B.牛耕逐渐普及开来 C.铁制农具出现并逐步推广 D.家庭观念越来越强19.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激烈的争鸣中,有着融合的趋向,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孔子的天命仁学 B韩非子的法、术、势 C.邹衍的阴阳五行之说 D.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20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潮时期,下列成果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A.甘德发现行星的逆行现象 B.《墨经》中对几何问题的论述 C.《黄帝内经》是春秋战国医学理论的大作 D.《周髀算经》中对勾股定理的记述二、名词解释1.郭店楚简 2.四书五经 3.葵丘之盟 4.合纵连横 5.长平之战 6.徐州相王 7.礼崩乐坏 8.郑国渠 9.尚书 10.“胡服骑射”三、史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凡法术之难行也,不独万乘,千乘亦然。
人主之左右不必智也,人主于人有所智而听之,因与左右论其言·是与愚人论智也;人主之左右不必贤也,人主于人有所贤而礼之,固与左右论其行,是与不肖论贤也。
智者决策于愚人,贤士程行于不肖,则贤智之士羞而人主之论悖矣。
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修士且以精洁固身,其智士且以治辩进业。
其修士不能以货赂事人,恃其精洁而更不能以枉法为治,则修智之士不事左右、不听请谒矣。
人主之左右,行非伯夷也,求索不得,货赂不至,则精辩之功息,而毁诬之言起矣。
治辩之功制于近习,精洁之行决于毁誉,则修智之吏废,则人主之明塞矣。
不以功伐决智行,不以叁伍审罪过,而听左右近习之言,则无能之士在廷,而恿污之吏处官矣。
”——《韩非子·孤愤》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韩非子的思想。
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初税亩。
初者何始也。
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初税亩何以书讥。
何讥尔讥始履亩而税也。
何讥乎始履亩而税古者什一而藉。
古者曷为什一而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
多乎什一,大桀小桀。
寡乎什一,大貉小貉。
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春秋公羊传》请简述春秋时期鲁国初税亩的产生过程和在当时的社会影响。
四、简答题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李悝变法的内容及其意义。
3.弭兵之会的背景、过程和有什么样的结果。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1.A【解析】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以周、蔡、卫、陈四国之师伐郑,为郑国军队所伤,从此,周天子的威信下降,共主仅存虚名。
周平王迁都是东周的开始,三家分晋是战国的开始,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则是春秋时代大国争霸的开始。
2.C【解析】很明显,废除井田是错误的选项,废除井田到战国时代才发生,是战国商鞅变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其他三项都是管仲改革的内容,考生需要对此有基本了解。
3.B【解析】,公元前650年,齐桓公联合多国伐楚,双方互不退让,后订立盟约,使得楚国北进的锋芒受到打击,确立了齐受到中原各国拥戴的地位,史称召陵之盟。
苏秦合纵虽然也是在齐、楚之间进行的,但那是在战国时代,城濮之战发生在晋、楚之间。
4 D【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春秋时代大国争霸时间顺序的了解,正确的顺序应该是:齐桓公一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一楚庄王,所以最后一项中的秦、晋顺序颠倒了。
5 C【解析】公元前598年,楚围郑,晋施援手,晋楚战于邲,晋军大败,从此不敢与楚再战,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遂成中原霸主。
城濮之战虽然也在晋楚之间发生,但是获胜的是晋国,崤之战发生于秦晋之间。
6.A【解析】此题考查战国初期的历史地理学,上党地区在今天的山西境内,在春秋时代是晋国属地,三家分晋之后在韩国的境内,是战国后期秦赵两国争夺的地区,也是长平之战的起因。
考生需对战国时代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有大致的了解。
7.C【解析】与秦国同时称帝是同时期发生的事情,但并不是齐国对外扩张的行为。
8.B【解析】春秋早期,戎狄的势力比较强大,华夏各小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秦、晋等大国也受到过他们的入侵。
到了春秋后期,随着华夏各国的日益强大,秦国灭西戎,晋国灭了赤狄和白狄。
9.D【解析】公室与私家势力之间的相互斗争是春秋战国时代政治格局演变的主线之一,在斗争的过程中,私家势力逐渐掌握了政权,甚至灭亡了公室,本题的前三项都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需要考生重点了解,有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
10.B【解析】战国时代,魏国的李悝变法是最具代表性的变法改革之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变法的内容考生应重点掌握,打击贵族势力,将其迁至荒凉地区是吴起在楚国变法时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11.B【解析】各国的变法改革是战国时代各国实力消长的主要原因,是法家政治学说的具体实践,其中楚国的吴起变法是以失败告终的,楚国在战国时代一直没有能够强盛起来。
此题考查考生对战国变法的熟悉程度。
12.C【解析】铲型币是当时赵国所使用的货币。
13.B【解析】本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新型官僚任用制度,但是其中的“玺书”制度是在春秋末期开始推行的,其他三项始于战国时代。
考生需对这些制度有大致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实行效果。
14.D【解析】最后一项中县的设立途径还包括改邑为县,郡县制度的兴起始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政治改革中的重要考点,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其演变过程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此题有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
15.D【解析】“履亩而税”是贵族统治者放弃以“公田”收获作为租税的剥削方法,而不再区分“公田”、“私田”的做法,各国都有相似的做法,本题的前三项都是正确的,最后一项不包括在内,春秋战国时代土地制度的演变是历年考查的重点。
16.A【解析】周灭商和东征以后,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
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
17.C【解析】古代城市的发展研究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考生有必要时每个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特点有所掌握,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其他三项都是两个时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区别,需要重点记忆。
18 C【解析】铁器的广泛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提高了开垦能力,便于深耕细作,推动了农业的迅速发展,所以小农经济最主要的条件是铁制农具的出现并逐步推广。
考生需对其意义有深入了解。
19.A【解析】韩非子的观点将法、术、势融为一体,其中还吸收了道家老子的观点;邹衍的阴阳五行之说,包括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则是对融合各家思想的一次大胆尝试。
只有A项是无法体现这一特点的。
20.D【解析】科技文明和文化艺术是一般性的细节考点,考生只需对比较著名的成果有大致的了解即可。
《周髀算经》成书于西汉时期。
二、名词解释 1.郭店楚简:郭店楚简,又称郭店楚墓竹简,是中国湖北省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内的竹简,1993年10月出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原装书。
郭店楚简共804枚,其中有字的竹简有726枚,字数有130∞余个,全部为先泰时期的儒家和道家典籍,共18篇。
秦始皇在焚书坑儒中将大量先秦书籍焚毁,而郭店楚简则幸免于难,提供了很珍贵的历史资料。
【解析】近年来随着出土资料的增多,简牍研究相当热门,鄣店楚简就是其中之一,郭店楚简中包含大量儒家典籍,尤其是对先秦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大的补充作用,受到国际汉学界的极大关注,考生需加强对研究热点的了解。
2.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解析】四书五经是传统儒家经典,此题旨在考查四书五经的具体内容和地住上升的过程,考生需注意四书在南宋经过朱熹编纂后地位的抬升,此题也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