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地形地貌高程测量成果原始记录表20
XX医院综合大楼东侧场平工程土方开挖原始地形地貌高程点测量报告(专业完整格式模板)

密级:I 编号:1XXXX中医一附院外科综合大楼东侧场平工程土方开挖原始地形地貌高程点测量报告贵州公司2018年6月XXXX中医一附院外科综合大楼东侧场平工程土方开挖原始地形地貌高程点测量报告批准/审定:审核:编写:测量人员:贵州公司2018年6月目录1. 工程概况 (3)2. 作业依据 (4)3. 已有资料 (4)4. 坐标系统 (5)5. 人员、仪器及施测方法 (6)6. 计算说明 (9)7. 质量控制 (10)8. 成果资料 (10)1. 工程概况受XXXX中医一附院医基建处的委托,我公司承接XXXX中医一附院医外科综合大楼东侧场平工程施工,根据甲方提出工期要求及项目推进计划,甲方组织各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场平施工单位、主体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于2018年6月22日对地块界线内土方挖填工程量计算的原始地形地貌高程点测量,该项目建设地块位于云岩区宝山北路XXXX中医一附院医范围内,东侧宝山北路,南侧为省休校,西侧为外科综合大楼,北侧为医院门急部,项目测区地块现状为建筑物建渣乱堆土为主。
工程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约6200.0平方米。
2. 作业依据2.1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2.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3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9;2.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
3.已有资料3.1 控制点资料甲方提供是地勘单位钻探报告中注记的已知控制点。
控制点成果资料:平面坐标系:XXXX独立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如下示意图:3.2图纸资料甲方提供的项目建设工程红线总平面图。
4. 坐标系统4.1 已知控制点根据甲方提供的已知控制点资料对控制点位现场踏勘,控制点位保存完好。
则本次采用KZ-02控点为基准点,KZ-01为检查复核点。
控制点坐标数据如下:4.2 本次采用坐标系4.2.1 平面控制为XXXX市独立坐标系;4.2.2 高程控制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地形图检验程序和方法

前言1基本规定1.1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测绘成果质量通过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方式进行控制,测绘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和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验收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验收。
其要求如下:a)测绘单位实施成果质量的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
过程检查采用全数检查。
最终检查一般采用全数检查,涉及野外检查项的可采用抽样检查,样本以外的应实施内业全数检查;b)验收一般采用抽样检查,验收单位应对样本内的单位成果进行详查,必要时可对样本以外的单位成果的重要检查项进行概查;c)各级检查验收工作应独立、按顺序进行,不得省略、代替或颠倒顺序。
d)最终检查应审核过程检查记录,验收应审核最终检查记录。
1.2检查验收依据a)验收执行的规范;b)抽检项目所依据的生产技术标准;c)有关的测绘任务书、合同书;d)成果生产技术设计书。
2抽样检查程序2.1确定样本量根据规范确定成果的样本量。
测绘成果的批量可能较大,要分批进行划分为若干个独立批次,并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其中一个批次进行检验,从而确定批量大小。
2.2抽取样本样本应分布比较均匀。
确定样本后,必须有两个检验人员和一个生产单位代表签名确定。
2.3检验样本2.3.1详查根据各单位成果的质量元素及检查项,按有关的规范、技术标准和技术设计的要求逐个检验单位成果并统计存在的各类差错数量,评定单位成果质量。
2.3.2概查概查是指对影响成果质量的主要项目和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的一般性检查,一般只记录A类错漏和普遍性问题。
若概查中出现A类错漏或B类错漏较多时,则判成果概查为不合格。
否则,判概查为合格。
2.3.3当检查中发现A类错漏时,成果的检验工作终止进行,判定批成果质量不合格。
2.4评定样本质量2.4.1当样本中出现不合格单位成果时,评定样本质量为不合格。
2.4.2根据单位成果的质量得分,按算术平均方式计算样本质量得分,评定样本质量等级。
2.5批质量判定当详查或概查中发现伪造成果现象,均判为批不合格。
化探资料整理表格

1:5万化探野外资料整理要求1、1:5万化探野外采样提交资料种类、各种野外采样表格和样式依据1:5万化探规范(报批稿)作了修改、调整,从2013年起执行,废除以前的资料整理要求。
2、电子文档数据内容:清图、记录卡电子文档、送样单、航迹监控图、工作小结、工作总结、项目组采样质量检查汇总表、GPS数据文件(.txt、.gdb两种格式);3、清图点位统一采用投影的方式生成,属性中应包括采样点号、横坐标、纵坐标、点号(不带大格号)、GPS文件号、采样日期、采样时间、高程、图幅号、采样人等,清图中野外质量检查点应用不同的子图表示;GPS数据文件中.txt、.gdb两种格式文件名称应对应统一,文件名称用记录卡中相对应的文件号(GPS号+顺序号),.gdb文件应含有相应航迹,当GPS内存用完时应及时更换文件号,以免航迹丢失,在GPS有信号地区无航迹点将不予验收;禁止随意删除和合并.gdb文件;4、点位变更应填写点位变更记录表;5、野外三级检查明确为采样小组-项目组-地调院(物化探所),各类检查记录表格在各级检查中通用。
采样小组检查:自检、互检、样品加工自检,自检、互检用同一种表格分别填写,每个图幅完成后编写采样图幅工作小结。
项目组检查:方法技术检查(野外和样品加工,野外采样技术检查原则上每个采样小组都应该检查,样品加工技术检查用样品加工质量检查记录表)、记录卡野外检查、记录卡室内检查、样品加工质量检查,编写项目组采样质量检查汇总表,各种检查表格附在汇总表之后;6、室内资料检查、样品加工质量检查比例大于总工作量的10%,野外质量检查(包含方法技术检查和记录卡野外检查)比例大于总工作量的5%,野外检查要求有航迹。
7、采样工作总结要力求表述出野外工作的各种过程,建议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工作区地质矿产特征、工作部署及组织、工作方法技术、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点位变更及其它情况说明)、质量管理及工作质量评述、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及建议等。
原始地貌测量工程方案

原始地貌测量工程方案测量的目的地质地貌测量的目的是通过对地表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和岩性等地质地貌特征的测量,以获取地质地貌特征和演化过程的基本信息,为地质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以及地球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表形貌和地形特征:包括地表地形的起伏程度、地势倾向和地形曲率等特征,以及地形特征的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
(2)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包括地质构造的构造形式、构造参数和构造变迁规律,以及地层岩性的岩性特征和岩性分布规律等。
(3)地貌过程和地貌地貌发育:包括地表地貌发育的主要过程和作用、发育规律和演化机制,以及地貌发育的地形地貌演化规律和历史演化过程等。
测量的方法地质地貌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遥感影像解译、地形测量和地貌调查等。
下面就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遥感影像解译遥感影像解译是利用遥感卫星或航空平台所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影像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解译分析来获取地表地形、地貌等地质地貌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遥感影像解译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影像模式选择、预处理、目标提取和解译分析等步骤。
首先是影像模式选择。
根据地质地貌特征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遥感影像模式,包括光学影像、多光谱影像、高光谱影像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等。
其次是预处理。
包括影像的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和噪声抑制等预处理工作,以提高影像的几何和辐射质量。
然后是目标提取。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影像数据进行目标的提取和特征的分析,获取地质地貌信息的数字数据。
最后是解译分析。
根据遥感影像中的地质地貌信息,采用图像解译原则和方法,对地形地貌特征进行解译分析,获得地质地貌信息的定性数据。
(2)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地形模型(DTM)等技术手段,对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进行数字化测量和分析的一种测量方法。
地形测量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地形数据获取、地形数据处理和地形数据分析等步骤。
原始地形的测量技术方案

上海陈政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15年度河道生态治理项目—闵行区郊野公园首期启动区河道整治工程(南片)原始地形施测方案编制单位:上海陈政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审核:批准:目录 (1)1.概述 (2)2.所要执行的规程规范 (2)3.所采用的测量系统 (2)4.所投入的测量仪器、测具及设备 (3)5.原始地形测量方案 (4)5.1 施测方法 (4)5.2施测精度 (4)5.3控制测量 (4)5.4放样测量 (4)6.所要执行的技术依据 (7)7.测量系统的采用 (7)8.测量工作技术方案 (8)8.1 施测方法 (8)8.2施测等级 (8)8.3 施测工作的技术要求 (8)8.3.1 GPS测量基本要求: (8)8.3.2 水准测量观测基本技术要求 (10)9.4 观测工作应遵循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11)9.4.1 GPS观测应遵循的主要技术指标 (11)8.4.2水准观测应遵循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12)9. 测量数据的概算,计算方法 (12)10.基本技术要求 (14)本工程为闵行区郊野公园首期开园范围内水系生态治理工程(南片),主要包括申嘉湖高速以南范围的规划河道和园区内河水系的河道。
主要项目含大寨河、园艺场河二条规划河道、10条园内支河,工程内容包括:新建护岸10.6km、土方开挖12.6万方、土方回填4.94万方、河道疏浚8.96万方、绿化8.54万平方米、防汛通道10541m2,新建桥梁22座、拆除桥梁6座、拆除涵洞9座,外围水系听雨河疏浚1835m。
由于地势起伏不平,施工及拆迁难度较大,为了准确的反映工程部位的地形地貌现状,为施工控制及工程管理的需要,特别是为工程的计量准确性提供依据,我项目部将对工程各部位进行原始地形地貌的测量工作。
我项目部将根据各部位的通视状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施测方法进行其原始地形测量工作。
2.所要执行的规程规范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 197-97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934)《水利水电制图标准》3.所采用的测量系统1)上海平面坐标系统。
测量成果质量错漏分类

1:500/1:1000 地形图测量成果质量错漏分类表 4
质量元素 A类 1. 坐标或高程系统采用错 误、 独立坐标系统投影计算 或改算错误 数学基础 2. 平面或高程起算点使用 错误 3. 图根控制测量精度超限 1. 地物点平面绝对位置中 平面精度 误差超限 2.想对位置中误差超限 1. 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 超限 高程精度 2. 等高线高程插求点高程 中误差超限 B类 C类 D类
1. 错漏比高在 2 倍等高距 以上, 图上长度超过 5cm 的 陡坎 2. 双线道路路面材料错漏 3. 水系流向错漏 4. 错漏小片明显特征地貌 5. 漏绘双线道路或水系超 过图上 5cm、双线桥及其附 属建筑物 6. 错漏较高经济值的植被 图上 10 cm
2
其他 轻微 的错 漏
质量元素
A类 6. 存在普遍的综合取舍不 合理 7. 地貌表示严重失真 8. 漏绘一组等高线 9. 其它严重的错漏
2 2
D类 其他 轻微 的错 漏
二层及以上房屋,2 cm 一 层房屋 8. 漏绘桓栅超过图上 2cm 9. 自然村及以下地名错漏 10. 楼房层次错 11. 其他一般的错漏
地理精度
15. 乡及以上境界错漏达图上 10cm 16.主要地物、地貌不接边 17. 漏绘高压线、 通讯线超过图上 5m 18. 漏绘桓栅超过图上 5cm 19. 标石完好的国家等级控制点, 在 图上标注错漏 20. 漏绘双线道路或水系超过图上 10cm 21. 主要地物、 地貌明显的综合取舍 不合理 22. 其他较重的错漏
2. 成果资料次要文字、 的 错
导线测量成果质量错漏分类表 2
质量元素 A类 1. 点位中误差超限 数学精度 2. 边长相对中误差超限 3. 测角中误差超限 4. 方位角闭合差超限 1. 测站观测中误差超限 2. 导线曲折度超限 3. 投影方法及当心元素量 观测质量 取错误 4. 其他严重错漏 1. 成果取舍、重测不合理 2. 仪器次要技术指标有轻微超 限 3.光段比例轻微超限 4. 记录划改不符合规定 5. 其他较严重的错漏 1. 验算项目缺项 2. 导线各条件自由项超限 计算质量 3. 方位角条件闭合差超限 4. 严重影响成果质量的计 算错误 5. 其他严重错漏 1. 点位地质、地理条件极 差,极不利于保护、稳定和 选点质量 观测 2. 其他严重错漏 1. 漏绘点之记 2. 点位选择不合理, 不利于扩展 和观测 3. 点位密度不合理 4. 其他较严重的错漏 1. 标石规格严重不符合规 定 2. 标石埋设完全不符合要 埋石质量 求 3. 其他严重错漏 1. 上、下标志中心超限 2. 标志类型、 规格存在明显缺陷 3. 标志不符合规定 4. 其他较严重的错漏 1. 点之记内容漏项、 缺 项 2.漏注或错注重要注记 或小数点 3. 选点展点图缺项 4. 其他一般错漏 1. 标石规格或浇注不 规范 2. 标石面埋设倾斜大 于 10° 3. 标石外部未整饰 4. 标石埋设或浇注深 度不符合要求 5. 其他一般的错漏 1. 成果资料文字、 数字错漏 较多, 给成果使用造成严重 整饰质量 影响 2. 其他严重错漏 1. 缺主要成果资料 2. 其他严重错漏 资料完整性 1. 成果资料重要文字、 数字错漏 2. 成果文档资料归类、 装订不规 整 3. 其他较严重的错漏 1. 成果附件资料缺失 2. 缺技术总结或检查报告 3. 其他较严重的错漏 1.成果资料装订及编号 错、漏 数字错漏 3. 其他一般的错漏 1. 无成果资料清单, 或 成果资料清单不完整 2. 技术总结、 检查报告 内容不全 3. 其他一般的错漏 其 他 较 轻 微 的 错漏 其 他 较 轻 错漏 其 他 较 轻 微 的 错漏 其 他 较 轻 微 的 错漏 1. 验算过程资料不全 2. 数据取位不合要求 3. 影响成果质量的计算错误 4. 对结果影响较小的计算错误 5. 其他较严重的错漏 1. 观测条件掌握不严, 其 他 不符合规定 2. 不影响成果质量的 计算错误 3. 观测记录中影响成 果质量的注记错漏 4. 其他一般错漏 1. 不影响成果质量的 计算错误、 2. 其他一般错漏 其 他 较 轻 微 的 错漏 较 轻 微 的 错漏 B类 C类 D类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形测量

⼯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形测量⼯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形测量 5.1 ⼀般规定 5.1.1 地形图测图的⽐例尺,根据⼯程的设计阶段、规模⼤⼩和运营管理需要,可按表5.1.1选⽤。
5.1.2 地形图可分为数字地形图和纸质地形图,其特征按表 5.1.2 分类。
5.1.3 地形的类别划分和地形图基本等⾼距的确定,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地⾯倾⾓(α)⼤⼩,确定地形类别。
2 地形图的基本等⾼距,应按表 5.1.3 选⽤。
5.1.4 地形测量的区域类型,可划分为⼀般地区、城镇建筑区、⼯矿区和⽔域。
5.1.5 地形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表 5.1.5-1 的规定。
2 等⾼(深)线的插求点或数字⾼程模型格⽹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5.1.5-2 的规定。
3 ⼯矿区细部坐标点的点位和⾼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 5.1.5-3 的规定。
4 地形点的最⼤点位间距,不应⼤于表 5.1.5-4 的规定。
5 地形图上⾼程点的注记,当基本等⾼距为 0.5m 时,应精确⾄ 0.0lm;当基本等⾼距⼤于0.5m 时,应精确⾄ 0.1m。
5.1.6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应满⾜下列要求: 1 地形图的分幅,可采⽤正⽅形或矩形⽅式。
2 图幅的编号,宜采⽤图幅西南⾓坐标的千⽶数表⽰。
3 带状地形图或⼩测区地形图可采⽤顺序编号。
4 对于已施测过地形图的测区,也可沿⽤原有的分幅和编号。
5.1.7 地形图图式和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的使⽤,应满⾜下列要求: 1 地形图图式,应采⽤现⾏国家标准《l: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7929和《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GB/T 5791。
2 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宜采⽤现⾏国家标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 和《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5660。
1,2000地形图测量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1,2000地形图测量规范篇一:1500地形图测量要求地形图测量技术要求一、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测量控制点测绘1.1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1.2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2.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2.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
1:500与1:1000比例尺测图,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1:2000比例尺测图可适当综合取舍,图上宽度小于0.5mm的小巷可不表示。
2.3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 时,可用直线连接。
2.41:500比例尺测图,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1:1000比例尺测图,图上6mm2以下的天井可不表示。
2.5测绘垣栅应类别清楚,取舍得当。
城墙按城基轮廓依比例尺表示,城楼、城门、豁口均应实测;围墙、栅栏、栏杆等可根据其永久性、规整性、重要性等综合考虑取舍。
2.6台阶和室外楼梯长度大于3m毫米,宽度大于1m毫米的应在图中表示。
2.7永久性门墩、支柱大于1m毫米的依比例实测,小于1m毫米的测量其中心位置,用符号表示。
重要的墩柱无法测量中心位置时,要量取并记录偏心距和偏离方向。
2.8建筑物上突出的悬空部分应测量最外范围的投影位置,主要的支柱也要实测。
3.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3.1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表示其位置、形状和性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