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弥儿看卢梭的女子教育观

合集下载

从《爱弥尔》看卢梭的女子观和女子教育观

从《爱弥尔》看卢梭的女子观和女子教育观

女 两性 的差 异 首 先是 身体 和 性 格 上 的不 同 。 认 为 , 子 特 点 这 样 , 他 男 妻子 才 能 做 好 丈 夫 的 贤 内助 。在他 看来 , 丽 的 容貌 并 美
是身材魁梧高大 、 强壮骠悍 , 女子则身材纤 细娇小 、 柔弱 。因 不 是 每个 人都 有 的 ,而 且 这 种 容 貌 由 于许 多 意 外 的 事 情将 遭

卢 梭 的女 子 观是 他 的女 子 教 育 观 的基 石 。 了解 卢 梭 女 子 不像 美 色 那 样 很 快 就 消失 , 是 有 生命 的 , 可 以 不 断地 得 到 它 它 观 是 了解 和 理 解 其女 子教 育 观 的基 础 。 ( )爱 弥 尔》 一 《 中卢梭 女 子 观 的依 据 的基本 思想 中引 申出来 的 。他 说 :所 有 的一 切男 女 两 性 的 特 “ 征, 都应 当看 作 是 由于 自然 的安 排 而得 到尊 重 ” 。卢 梭 认 为 男
第2 2卷 第 5期
20 0 9年 1 O月
濮 阳职 业技 术 学 院学 报
J u n fP y n o ai n l n e h ia ol g o r a o u a g V c t a d T c n c lC l e l o a e
Vo _ 2 No l2 .5 0c. 00 t2 9
16 7 2年 , 卢 梭 出 版 了 他 的 自然 主 义 思 想 代 表 作 《 弥 爱 尔 》 描 述 了 主人 公 爱 弥 尔及 其 未 婚 妻 苏 菲受 教 育 的过 程 , , 表 达 了 他反 对 残 害 人性 的封 建 专 制 下 的 经 院 主义 教 育 以及 主 张
《 弥尔》 爱 中卢 梭 女 子观 的主 要 特 征 有 以下 几 点 :

论卢梭的女子教育观

论卢梭的女子教育观

着力优化 办学条件 ,促进机械 工程 自动化专业 的全面 发展 , 机械工程及 自动化专业 的办学优势会更加 突出 ,
进一步保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简 介 : 王振玉 (9 0 )男 , 18 一 , 硕士 , 讲师 , 主要从 事机械工程 自动化专业教学与研究 。
学 院历来重 视各学 科 、 各专业 的教学 质量 , “ 将 质 量立 校 、 人才 强校 、 特色兴 校 ” 终作 为学 院发展 的办 始 学理念 。院长深入教学第 一线 , 进行 “ 抓学风 、 严考风 、 促教风” 三风 ” 的“ 建设 , 步提高教学 质量 。机械下程 稳
及 自动化专业是学 院的特色和 大型专 业 ,因此从 系里
有着较好 的就业前景 。我院位 于西南 , 地处世界 自然与 文 化双遗产所在地——乐 山市 ,乐 山是成都 经济 区核 心 圈层重 要的枢纽城市 、 Il 四J l 贸重镇 、 ll 古南方 丝绸之 路必经之地 。其 工业 门类齐全 、 发展基础较好 , 全市建 有 1个产业 园区( 2 工业集 中区 )其 中乐 山高新 区 、 , 夹江 经济技术开发 区为省级开发 区。 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7 8 5 家 ,其 中4 0 0 多家企 业从事 机 电行 业或 与机 电行业 相 关 。2 0 年 , 0 9 全市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 396 元 , 7. 亿 居全 省第3 , 位 增长2 . 4 %。我院作 为乐 山市唯一一所培养应 7 用 型高级技术人才 的理工科 大学 ,机械 工程及 自动化 专 业的毕业生远远不能满 足 当地需求 ,一些 企业对我 们 的毕业生更是格外青 睐 ,有多家企业 想与我院达成 人 才供需协议 , 口培养 应用型人才 。因此 , 对 机械工程 及 自动化作为教育部 的工科引导性专业 ,为地 方培养 应 用型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将 是一项长期 的任务。这些 有 利条件无疑地为我 院机械 工程及 自动化 专业 的存在 和发展提 供了更 为广阔的空间。 随着学院进行特 色专业 的建设 ,机 械工程及 自动 化特 色专业 以人才 培养模 式 的改 革与创 新为抓 手 , 构 筑 了具有鲜 明特色 的人才培养体 系 。以后还将不 断深 化教学改革 , 教育质量 内涵建设 , 加强 加强师资 队伍 建 设, 提高科学 研究 水平 , 加强实 验室 和实训 基地建设 ,

从《爱弥儿》析卢梭女性教育观及现实意义

从《爱弥儿》析卢梭女性教育观及现实意义

从《爱弥儿》析卢梭女性教育观及现实意义作者:冯冕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26期摘要: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先驱让·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借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经历,系统地阐述了女性教育的自然规律、指导理念和思想内涵,开创了女性教育的先河,并为今后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时代背景及阶级的共同作用,卢梭的女性教育观在内容与目的及其对女性的认识中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然而,无论是其优越性还是局限性,对于现代女性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女性教育;卢梭;《爱弥儿》;启示自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女性教育过于平面化阐述的开始,女性的受教育权鲜少在教育家们的著作中被搬上台面、系统地探讨。

随着联合国在2013年将妇女教育列入消除全球贫困的关键因素,这个占全球人口半数的群体被再次带回公众的视野中。

而早在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卢梭就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借女主人公苏菲探讨了自己对于女性教育看法,为女性受教育权的斗争和其进一步发展成熟推波助澜。

然而,在肯定其进步性的同时,通过深入分析其局限性,有利于打破对女性教育的定式思维,对现代教育施加启蒙式的影响。

一、不可忽略的进步性(一)肯定了男女平等的地位。

“如果排除男性和女性在性方面的不同,男人和女人是没有差别的……就相同的方面来说,他们是平等的。

”在开篇部分,卢梭便用简洁的语言率先肯定了两性的平等,为全文展开奠定了基石。

他在《爱弥儿》中提到“男人和女人都具有理性。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必须通过理性才能了解自己的天职。

女人……凭借这个优势,她们获得了和男人平等的地位。

”卢梭认为,通过运用自己的理性,女人可以获得和男人平等的地位。

(二)对女性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视。

在启蒙运动时期的画像中,法国女性大多以丰腴体态和凝脂般的肌肤示人,而在今天看来很有可能是體脂率过高、长期缺乏运动的表现。

在当时的观念普遍认为户外运动会使女孩丧失淑女气质的大背景下,卢梭提出了“对于女人来说,虽然没有必要像男人一样强壮,但是身体锻炼是必要的……身体的发育要先于精神的塑造,所以要先对身体进行培养,无论男女,这一点都是相同的。

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和女子教育思想

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和女子教育思想

论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和女子教育思想摘要:读完《爱弥儿》之后,对于卢梭的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个方面的观点: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于他的“自然”有了新的理解,有亲自然意识层面的,也有对其深层的认识,即儿童的天性。

而且也了解到自然教育的核心和内涵所在。

另一方面,对于他的女子教育思想也有一定的积极和保守方向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卢梭的这两种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自然教育女子教育引言:《爱弥儿》是一部经典的教育论著,故而专门拜读了卢梭的这部作品。

曾经对于卢梭的教育思想也有过初步的了解,但这次通过认真的品读,我对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和女子教育思想的却又较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其教育思想的论述,希望能够让人们意识到自然教育和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这些思想的积极方面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有所应用,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留存在世,即便所有的教育论被毁,教育的园地依然弥漫着芳香。

由此,足见这两部著作的地位之崇高。

故而,专门拜读了卢梭的经典著作《爱弥儿》。

《爱弥儿》这本书,比我想象中的要相对于《理想国》要便于理解一些。

它以卢梭本人构想中的人物——爱弥儿来强调和论证他的观点和思想。

通过鲜活的事例,把爱弥儿的成长过程连成一个个故事,并把他的思想贯注于其中,有效避免了思想理论专业化方面的艰涩难懂。

在我看来,理论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使得理论完整的被应用于实践、有效的指导实践,最终在实践中被检验,并未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不得不承认,这种方式也实为卢梭的高明之处。

一、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一)自然教育的核心和内涵:读完《爱弥儿》这本书,卢梭的教育思想尽显于前。

尽管《爱弥儿》中教育思想的论述是分五个章节论述的,但整本书中,始终贯穿如一的则是卢梭的“自然教育”的思想。

卢梭认为,人性本善,而人的品性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会发展为不同的品性,为了让人的发展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态势,我们必须通过“自然教育”发展和保持人的自然本性,以达到增进人类幸福的目的。

从《爱弥儿》看卢梭生存教育理念

从《爱弥儿》看卢梭生存教育理念

卢梭 认为在儿童 身心柔弱 的童 年时期不仅 要保持 其 把木板钉成箱子 ,他就想知道木筏是怎样砍 的” 。总 能力 和欲望 的相对和谐 ,还要具备忍受痛苦的能力 。 之 , 爱弥儿通过大 自然的教育有足够的知识 利用环境
忍受痛苦是儿童应 当学 习的头一件事情 , 也是 儿童最 为 自己的生存创造机会 。 需要知道 的事情 。这种在逆境 中勇敢生存 , 忍受痛苦
培养其生存技能, 发挥其主体性与创造性, 从而使其 l 责任应 当是不断地关心我们的生命 。
成为学习的主人 、 生活的主人 、 未来社会 的主人。
三 、 育 目的 : 教 自然人 和 适 应 力

() 2 自主意识教育 。 尊重儿童天性 , 给儿童充分 的
f自由的表现之一 即是尽可能让儿童发挥 其 自主能力 ,
出了教育 的三个准 则 :①必须 让他们使用 大 自然 赋 主 意 义 的 。 “
予他们的一切力量 。这些力量 , 他们是不 至于 随便滥
3生存 能 力的 突 出强 化 . .
生存 能力包括 身体锻炼 , 动手能力教育 和个体 与 用 的。②一切身体 的需要 , 是在智慧方 面还是 体 不论 力方面, 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 弥补他们的不足。 他人 、 ③ 社会和谐相处能力的教 育。 () 1身体锻炼 。 一方面 , 卢梭非常重视强健体魄的 在给他们帮助 的时候 , 应当只限制他们在 真正需要 的
的能力夸大 了他的愿望 的时候 , 就将成 为一个绝对 痛 力的一种表现 。他反对人屈从于千百种技术的支配 ,
利用 我们 的天 才来 增进我们 的技巧 , 只制造 可 苦的人 了。 人幸福的道路不再于减少 其欲望也不 在于 主张“
扩大其能力 ,而在于减少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欲望 , 以随身携带 的工具 。如果他看见人家做弹簧 , 就想 他 在于使能力和意志两者之间得到充分的平衡 。 因此 , 知道钢铁是 怎样从矿石 中练 出来 的, 果他 看见别人 ” 如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读后感三篇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读后感三篇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读后感三篇爱弥儿读后感1这段时间认真阅读了卢梭所著的《爱弥儿》,书中阐述了卢梭对人的教育的观点,使我受益匪浅。

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

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

这种自然教育,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

冰心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蔡志忠也曾经说过: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很值得借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

”卢梭的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兴趣、方法、习惯”。

的确,做好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几点。

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力。

因此,兴趣是前提。

那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对事物的或学问的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保持孩子对事物或学问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学习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学生在学习中,教师应该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当孩子觉得学习很有意思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

自我不断学习操作的过程就是养成习惯的过程。

卢梭说:在儿童期,不要给孩子讲道理,那样只会使他觉得“道理”令人生厌,从小就对“道理”产生反感。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资,我们一定要对他特有的天资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他的方法施以教育,因材施教,才能使付出获得回报。

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讲道理,但感觉效果不是很好。

卢梭的这个观点,对我启发很大。

学生年龄小,对一些道理不能真正理解领悟。

对他们讲道理,不如认真观察他、了解他,尽可能让他的心灵只关注快乐和玩耍。

在快乐和玩耍中学习知识。

对他的一些缺点或错误,要谋定而后动,就像一位良医,不会糊里糊涂开药方,一定是在研究诊断后才开始治疗的。

《爱弥儿》教育思想述评

《爱弥儿》教育思想述评

《爱弥儿》教育思想述评《爱弥儿,或论教育》——法国启蒙教育思想家卢梭(1712-1778)著,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

《爱弥儿》是一部小说体裁的教育著作,反对封建经院主义教育,提倡自然、自由的教育。

本文主要对作者在《爱弥儿》中阐述的“自然教育”的目的、作用、基本原理以及教育阶段论和女子教育观作了简要概述,最后对本书之于教育的贡献及局限性作了总评。

标签:自然教育;教育阶段;女子教育;总体评价一、“自然教育”观在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小说的主人公)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一)“自然教育”的目标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然人”。

在卢梭的理解中,“自然”就等于适合天性的习惯,“自然人”是一切动物中构造的最为完善的动物。

自然人在自然状态下都是自由的、独立的和平等的,他们的全部欲望都建立在生存需要的基础上。

这种自然人,其实也就是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中具有公民品格的人,他是一个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人。

卢梭预言革命定会到来,暴力将埋葬暴君,并且坚信一个理性的社会定会出现。

可是,在现存的专制制度下,人民的主权得不到保障,人的天赋得不到发挥,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这种国家中已没有公民可言,只有专制君主的臣民。

因此,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教育的目的只能是培养“自然人”。

这种自然人不是自然状态中的野蛮人,而是社会状态中的自然人。

(二)“自然教育”的作用他强调:人是教育的产物,教育在塑造人的品性方面,在改变恶劣环境对人的影响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卢梭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具有自爱心和同情心。

《爱弥儿》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他指出:人类的本性是可变的,一切错误和罪恶都是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卢梭的重要著作,被誉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书以卢梭的一个虚构的学生“爱弥儿”为主人公,通过描述他的教育经历来探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自由教育、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爱弥儿》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

自由教育是《爱弥儿》所倡导的教育方法之一。

卢梭认为,孩子应该享有自由发展的权利,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

在书中,爱弥儿的教育师茂丹娜通过观察、倾听和引导等方式,尊重爱弥儿的个人意愿,根据他的兴趣和能力安排学习内容,让孩子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时间。

这种自由教育的方法,可使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自我认知和学习的能力。

自然教育是《爱弥儿》所倡导的教育观念之一。

卢梭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紧密联系自然环境,让孩子在自然中学习和成长。

在书中,茂丹娜带领爱弥儿进行了很多户外教育活动,如观察花草树木、走读乡村、参观农场等,让他直接感知自然界的奥秘和生命的美好。

茂丹娜还鼓励爱弥儿亲近动物,与宠物进行互动,以培养他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自然教育的思想强调孩子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

情感教育是《爱弥儿》所强调的教育目标之一。

卢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感品质。

在书中,茂丹娜注重培养爱弥儿的感恩之心、友善之心和关爱之心。

她通过让爱弥儿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弱势群体、与他人分享等方式,教育他懂得感恩、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这种情感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规范和良好的社会行为,塑造他们优秀的品质和价值观。

《爱弥儿》通过描写一个理想的教育场景,探讨了自由教育、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思想。

其中自由教育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自然教育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情感教育强调孩子的品格和情感发展。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思想,共同构成了《爱弥儿》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爱弥儿》看卢梭的女子教育观0818403001 孔玉玲摘要: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 通过其虚构的主人公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向我们系统地表达了他独有的女子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本文拟从理论基础、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女子教育思想。

他的女子教育观虽然有局限性, 但其理论对后世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无疑对当今社会的女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卢梭《爱弥儿》女子教育观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也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爱弥儿》是卢梭教育思想的重要作品,书中描述了主人公爱弥儿及其未婚妻苏菲受教育的过程, 表达了他反对残害人性的封建专制下的经院主义教育以及主张顺应儿童天性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目前大多数学者对其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自然主义教育所产生的现实意义、自然主义思想对儿童教育的启示这几个方面,但是涉及到有关卢梭女子教育思想的文献却不多。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新颖独特的主题,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打算从该主题切入。

《爱弥儿》第五卷标题为“苏菲或女人”,通过对爱弥儿的未婚妻苏菲教育的描述,集中体现了卢梭的女子教育思想。

自从其观点公开之际就一直受到争议。

本文拟从卢梭女子教育观的理论基础、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出发,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的女子教育思想,最后分析该思想对于当代女子教育发展的重要启示。

一、女子教育观的理论基础1.1自然人性的复归卢梭一生都向往优美的自然景象和质朴的自然生活。

卢梭认为人只有在自然中才是幸福的和自由的。

自然是卢梭的天堂。

卢梭自然主义的女性观就是一种自然人性的复归。

在《爱弥儿》第五卷中,卢梭对男女两性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他出于“自然”,认为男女两性的差异也是自然的结果。

在生理方面,卢梭指出,“男人和女人共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具有人类的特点,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性”。

[1]遵循这种自然法则,女性生理上与男性的差异必然导致其心理方面和社会角色方面与男性的不同。

在心理方面,“一个是积极主动和身强力壮的,而另一个则是消极被动和身体柔弱的,前者必须具有意志和力量,而后者只要稍微有一点抵抗的能力就行了。

”[2]在社会分工方面,大自然委托女性生儿育女的责任,那么女性就要负担起孕育、抚养小孩和辅佐丈夫的职责。

他又指出,男女之间虽有差异,但是可以互补、相互依赖。

可是依赖的程度却不同,男人没有女人可以生存,而女人没有男人就无法生存,她们要依赖男人,进而就应服从男人,但是女性对男性的服从不是由于社会或者经济的原因,而是大自然的馈赠。

显然,卢梭的这种女性观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的色彩。

1.2人生而自由和平等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势力和经院主义的教育方式,从尊重神权慢慢向人权发展起来,认为人人平等。

卢梭正是基于这一理论把女人和男人视为同样的人类,宣扬妇女解放,赞美和褒扬女性,赋予女性以智慧和美德。

在《社会契约论》中,他指出“人人生而平等”。

这种“天赋人权”论,促进了广大妇女的思想觉醒,利于妇女思想的解放。

在卢梭看来,一个人抛弃了自由,就等于抛弃了自己的存在。

人们无论以什么方式和代价而放弃自由,都是既违反自然,又违反理性的。

可见,自由和平等是卢梭一生的追求。

卢梭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同时也是卢梭女性观的哲学起点。

人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在他看来,“就一切跟性没有关系的东西来看,女人和男人完全是一样的,……女人和男人之间的差别只不过是大小的差别罢了”,[3]女性作为社会人中的一半,也是“生而自由的”和“生而平等”的。

因此,女子与男子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追求爱情和友谊的权利。

二、女子教育的目的卢梭认为,女子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但是女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贤妻良母。

他并不赞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女子做男子的那些运动,认为这样就把女子培养成了男子,违背了自然的规律。

他所认为的女子就要按照自然规律做女子该做的事情。

女性天生是弱者,需要男性而生存,温顺、谦逊、淑静和贞洁等是女性终生必备的美德。

女子受教育完全是为了更好地配合男子,使家庭生活舒适有条理,做男子的贤内助,基本谈不上参加社会政治管理工作。

由于妇女们娴于智巧和富于情感,就该因势利导,养成她们的温柔之德和治家之能。

女子教育的归宿,即回归自然状态,找寻自己真正的本性。

妇女安于自然赋予她们的命运是符合天性发展的。

三、女子教育的原则3.1按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教育必须“顺应自然”,这是卢梭女子教育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适当的完善的程度,都有它特有的成熟时期”。

[4]对女子的教育应遵循其年龄特征来进行。

他认为虽然女孩子的智力比男孩子的智力成熟得早,但是也不应该超越年龄条件去强行向她们灌输知识。

在他看来一切超越年龄阶段,不遵循女子身心发展特征来进行的教育都是徒劳无益,甚至是有害的。

3.2晓之以理女孩子充满好奇心与灵感, 对女子的教育应以说服、诱导为主,不可以强迫女孩子去做她们不明白其用处的事情。

他认为“不应当为了使一个小女孩变得很温顺就采取折磨她的办法, 也不应当为了使她变得彬彬有礼就对她采取粗暴的态度”,[5]最重要的是让她自己意识到必须或者应该这么做才对。

教育者应该让她们明白事理,然后她们会自然而然按教育者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一味强直、专断。

3.3严格要求卢梭认为从小就对女孩子严格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他说“她们从小还应受到管束”。

[6]并且,“女人的一生都将继续不断地受到最严格的约束”。

[7]即便严加管束使女孩子们感到苦楚,也应该坚持下去,因为“要是不受这种苦楚, 她们将来一定会遭受更大的痛苦”。

[8]女孩子应习惯于这种种约束,在种种礼数和规矩的严格要求下成长,对她们的缺点不能姑息纵容,必须使女孩子能够顺从他人的意志。

四、女子教育观的主要内容4.1健康教育卢梭认为身体先于精神而生,女子教育应当注重养成其强健的体魄,但目的不是把女子训练得像男子。

首先因为女子是未来的母亲,他说:“妇女不应当像男人那样粗壮,但是也要强壮得同他们相配合,才能生育像他们那样健康的孩子”。

[9]其次,健康还是幸福和容貌的基本条件。

“生命、健康、理性和舒适,应当是压倒一切的,不舒适的事物决不会显得优美,苗条并不等于瘦弱,为了讨得人家的爱,就不应当有一副不健康的样子。

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固然可以引起人家的同情,但是,要想得到人家的喜欢,就必须长得活活泼泼,身体健康”。

[10]再次,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女子操持家务的需要。

“女子必须有足够的体力,做起活来才感到轻松”。

[11]卢梭反对把幼小的女孩圈在房内,过拘谨安静的生活,要叫她们从事体力活动,锻炼坚实灵活的体格。

4.2德性教育卢梭非常注重培养女子的德行,他说“一个德性优良的妇女就等于是一个天使”,[12]他把美德看作是“妇女得到真正幸福的道路”,在卢梭看来,“一个女人应当具备的第一个重要的品质是温柔”,[13]妇女终生必备的品质是温顺,女人要永远听从男人的评判,在对女子的教育中,培养她们温柔顺从的德行十分重要。

他认为女人应服从即便是有许多恶习和缺点的男人,应当从小就让她们知道毫无怨言地忍耐丈夫的错误行为。

其次,还要热爱劳动。

他指出“要防止女孩子们厌弃工作而只知玩乐”,[14]应该教育女孩子做事细心和爱劳动,在他看来,懒惰和桀骜不驯是女子的两个最危险的缺点,而且难以改正,所以要对她们进行严格的约束,并使她们习惯于这种约束,她们才会感到这种约束的痛苦,习惯于被他人控制。

4.3知识教育卢梭为爱弥尔设计的理想的未婚妻苏菲是一位有才识、有能力的女人。

在他看来,女子需要学习,但只需要学习适于她们学习的知识。

包括以下内容:(1)语言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女子在口头表达方面有天赋,优于男子。

他主张要经常训练女孩子的口才,使她们能够自如地用语言来交际,避免显得粗鲁。

(2)算术能力的培养。

因为算数处处实用并且需要更多的时间,她们需要运用算数来管理家务。

因此,女子应学习一些初步的算术知识。

(3)审美能力的培养。

卢梭认为审美能力很重要,因此女性从小要注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女性应该学学唱歌、跳舞和种种有趣的事情,如学绣花和打花边、做剪裁和缝制衣服的工作等等。

卢梭认为一个多才多艺的妇女可以使她的丈夫感到欢喜,增添生活的乐趣,促进家庭的和睦。

4.4爱情教育首先,卢梭认为,女性同男性一样,享有自由平等的追求爱的权利。

卢梭倡导浪漫而自然的爱情,他把爱情作为女性婚姻的基础。

他认为爱情不是简简单单的男女两性的自然吸引,而是男女在长期的相互交往中,彼此互相了解,首先建立起纯洁的友谊,才能心心相印,由相知到相爱。

把两人结合在一起的不应是情欲冲动的心中的盲目的欢乐 ,而是两个诚实的和理智的人的永恒不变的依恋之情,也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够持续长久。

因此两个人只要为人诚实,有美德,在某些方面情趣相投,地位和年龄虽有差别,但性格和脾气合得来,就可以结为夫妇。

有了这些,结合之后就必然会产生温柔的眷恋之心。

婚姻的幸福与否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的差异毫无关系,而是由脾气和性情的差异决定的。

4.5宗教教育卢梭认为,由于女孩没有判断能力,所以要及早对她们进行宗教教育,要让她们的行为受到舆论的约束,“她们信仰什么要完全凭他人来决定”,[15]“所有的女孩子都要信她母亲所信仰的宗教,所有的妇人都要信她丈夫所信的宗教”,[16]因此,即使父亲或丈夫所信仰的宗教是虚伪的,她们也要把他们的话作为宗教的话来加以接受。

宗教教育的方法是直接教授法,即向妇女讲解宗教的时候,不要讲解信仰的理由,不要采用问答法,只要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们应该信仰什么宗教,最终要让他们爱上宗教。

这里要注意苏菲与爱弥儿两人的教育所形成的鲜明对照,即教导爱弥儿不要接受任何关于权威的东西;而培养苏菲不仅要让她接受权威,而且要去创造顺从的条件以便使她把自己的意见至于从属的位置。

五、女子教育观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几个世纪过去了,虽然卢梭男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教育思想带有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如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遭到女权主义者的强烈抨击。

但是卢梭的女性观中还有许多真知灼见,有其合理和进步的意义,至今仍未泯灭它的光芒,它对现代女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5.1明确女性在社会中生存的关键纵观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现代女性获得了政治的平等、经济的独立、人格的尊严等诸多妇女解放的权利,广泛参与了公众活动和公共事务,但是,面对快节奏的工作、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她们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和困惑。

如何摆脱困境,为自己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许多现代女性急需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