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个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
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孩子的想象力是一种无限的资源,它是一种珍贵的财富,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作为父母或教育者,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有创造力。
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体验各种新奇的事物和情境,通过这些体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我们可以带孩子到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地方,让他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展品和展览,从而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还可以带孩子去旅行,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从而帮助他们拓宽眼界、增长见识,从而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尝试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想一些未来的科技或社会发展,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其中的可能性和影响。
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讲故事等方式鼓励孩子思考一些道德和伦理方面的问题,从而让他们拥有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主思考和创造,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应该通过提供各种不同的玩具、游戏和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他们自由地探索世界和表达自己的想象。
例如,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玩乐高、拼图、手工等创意活动,让他们从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参加各种有趣的比赛和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和失败,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总之,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他们自由地探索世界和表达自己的想象。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拥有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并成为更加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
让孩子的双手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让孩子的双手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孩子的想象力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它可以让他们创造出无限可能的世界。
想象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美好,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创造奇迹。
如果我们能让孩子的双手插上想象力的翅膀,那么他们将能够展翅飞翔,创造属于自己的梦想世界。
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艺术和文学作品,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艺术和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接触和欣赏这些作品,孩子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同时也能够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创造力。
可以带孩子去看绘画展览、演出、音乐会等,让他们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同时也可以阅读各种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小说等文学作品,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在艺术和文学的世界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创造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家庭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的家庭是他们成长的摇篮,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放飞自己想象力的空间。
可以在家中创造一个小小的艺术工作室,供孩子们进行绘画、手工等创作活动;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参与家庭的日常生活,加入自己的想象力元素,比如帮助父母一起做饭、布置家居环境等,这样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释放自己的想象力。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是很重要的。
观察力可以让孩子发现身边的美好,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而想象力则可以让他们想象出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带孩子到户外进行观察,例如野外郊游、动植物园、博物馆等,让他们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向往和畅想;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给孩子一些观察和想象的任务,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去发现新奇和美好。
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发挥想象力的游戏和娱乐环境。
游戏和娱乐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游戏和娱乐活动,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有趣的故事和情节。
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建构玩具,比如积木、拼图、模型等,这些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独特的作品;还可以引导孩子参加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游戏活动,比如角色扮演游戏、故事连环画游戏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马克思曾经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想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因此,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增强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儿童阶段培养孩子丰富的、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进行读写训练,在读写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失为一条易便快捷的有效途径。
下面,我说说几点具体的做法:一、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生字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想象,让静止的生字灵活起来,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可让学生据字思境,据字作画,据字表演,据字编故事等等,用想象赋与一个个生字以灵性。
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放飞想象,不知不觉中便提高了想象力,开了创新的幼芽。
如教“看”时,可以用手搭凉棚放在眼上方,向远处望,问学生:“老师在干什么?”学生往往会说:“老师在学孙悟空看远方呢。
”教师抓住字形的特点,身体力形地作直观表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啄’’字时,学生想象为:“口"是鸟的嘴,“豕”是鸟的身子,“点"像吃到肚子里的虫子。
通过巧妙的比喻,既使他们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二、理解课文,丰富想象在分析、理解课文后,课文表达的意境、故事情节会历历在目。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句子联系起来,再联系现实生活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从中观察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司马光》一课,学习“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我问:“司马光为什么要使那么大的劲砸缸呢?”有人说:“缸又大又结实,不使劲,缸不会破。
”这时,我趁势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有人又说:“司马光当时很着急,怕时间长了小朋友会淹死的,所以要使出最大的劲砸缸。
育儿心得: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育儿心得: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育儿心得: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小孩子的思维是干净,纯洁的,但又是纷繁的,是彩色的,是跳跃的。
他们用探究的,思索的眼光观望着这个世界,试着理解身边的事物,渴望了解神奇的大自然与神秘的世间万物,并且试图更透彻的弄懂这个复杂的社会。
孩子们的小脑袋瓜装着很多问题,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大人有着天壤之别,很多小孩子总是喜欢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针对孩子们的问题,或许很多家长因为知识有限,或许没有时间,更或许很多家长忙于自己的业余娱乐活动,所以很多父母往往没有耐心回答孩子们的提问,而是随意搪塞一下,孩子们的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想象的空间被堵塞了,思维的源泉枯竭了。
更可怕的是,我想,孩子们的心该有多失望啊,对学习还会有兴趣么?其实,我们家儿子沐远也一样,总是喜欢突然袭击式的向我们提出各种问题,令我措手不及。
为了呵护孩子这双想象的翅膀,让孩子能够在知识的海洋自由飞翔,激起孩子学习的热情,我总是想尽办法给孩子满意的答案,并且尽力给孩子创造想象的空间,激发孩子更宽广的想象思维,让想象的翅膀更坚强更广阔。
在外出游玩的路上,看见了路边的植物,我们会随机告诉孩子植物是怎么获取土壤里的营养,还会提问孩子,这植物叫什么名字,它的根茎可以吃吗?更深的延伸下去,会问可以吃根茎的蔬菜有哪些,吃果实的有哪些,吃叶子的蔬菜又有哪些?开花的植物有那些,有毒的植物有哪些,小狗为什么伸出舌头不断地喘气?登上了高山,站在山顶俯瞰山下,孩子他爸也会借机询问儿子,看看山下的房子,像什么?“像一个个的玩具房子,像火柴盒子,像火车的车厢.”思考的源泉一旦打开,孩子的问题就像泉水一样倾泻而出,“荷花的果实是什么?”“莲藕是长在那里的?”青蛙吃什么啊?”“小蝌蚪有眼睛吗?小蝌蚪吃什么?”“蚂蚁有眼睛没有?蚂蚁和白蚁有什么区别呢?”“喜马拉雅山以前是在大海的深处,那么喜马拉雅山是什么颜色的呢?”对于儿子的问题我会竭尽全力给出满意答案,有得问题,连我这个做妈妈的都很难给出最准确的答案,我会诚实的告诉孩子,妈妈不知道,但是妈妈可以给你上网查查资料,或者我们一起看书来找答案啊,一定会找到正确答案的。
让孩子的双手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让孩子的双手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妈妈,我想要一双想象力的翅膀!”小明儿一边说着,一边挥动着双手。
他的眼睛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故事。
妈妈望着小明儿,微微一笑,“孩子,你知道吗?其实你已经有了想象力的翅膀,它们就藏在你的双手里。
只要你用心去插上它们,你就能飞得更高更远。
”小明儿睁大眼睛,好奇地问道:“那想象力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呢?”妈妈坐在小明儿身边,轻轻抚摸着他的手掌,温柔地说:“想象力的翅膀,是透明的,轻盈而柔软的。
它们能够帮助你飞向任何你想去的地方,看到你想看的景色,体验你想体验的感受。
”小明儿眼睛放出更加光芒,“那我要怎么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呢?”“你只需要闭上双眼,用心感受自己的双手,想象它们变成了一双美丽的羽翼,然后,你就能飞向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妈妈微笑着,细声细气地道。
小明儿紧闭双眼,用心感受着自己的双手,想象它们化为了一双美丽的羽翼。
片刻之后,他睁开双眼,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妈妈,我感觉自己真的有了一双想象力的翅膀!”妈妈鼓励地拍拍他的肩膀,“孩子,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飞翔了。
记住,想象力的翅膀并不是用来逃避现实的,而是要让你更加勇敢地面对现实,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小明儿点点头,决心满满地说:“我要把想象力的翅膀插在双手上,飞向更美好的未来!”从那天开始,小明儿就像是拥有了新的能力一样,他开始运用想象力的翅膀,在自己的世界里翱翔。
他飞向了海洋深处,看到了美丽的珊瑚世界;他飞向了高山之巅,俯瞰了壮丽的雪山风光;他还飞向了遥远的星空,感受到了宇宙无限的奥秘。
妈妈看着小明儿的表现,感到非常欣慰。
她知道,想象力的翅膀已经让小明儿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的自信与勇气,也让她感到无比骄傲。
小明儿也不禁感到迷茫。
他发现,有的时候,他的想象力的翅膀似乎并不那么容易就能让他飞向心仪的目的地,有的时候,他依然无法摆脱种种挫折和困难。
“妈妈,为什么有的时候,我的想象力的翅膀似乎会失效呢?”小明儿困惑地问道。
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心得体会沂水县四十里镇第二小学袁家好初冬的清晨,阳光格外灿烂。
11月7日,我们小学语文骨干四组的全体成员相聚四十里参加了本学期的第一次分片联演活动,本学期的专题是——中年级童话类文体的教学和探索,大家都知道,童话作为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在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一直以来深受老师和孩子们的喜爱,但是对于童话类文体的教学,我们思考的并不多,很长时间里,我们一直把它作为一般的叙事性课文在教,我在想,童话难道不能像古诗或者说明文那样有自己的教学策略或者教学模式吗?我们可不可以通过专题的讨论去总结它,摸索它呢?童话故事又该怎样上出该有的童真童趣?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们用心聆听了来自许家湖镇的田艳老师和来自四十里一小的孟祥娜老师执教的同课异构——《巨人的花园》。
跟随孩子们走进了神奇的巨人的花园,我体会到了:“快乐应该与他人分享”的道理,并有自己的一点对于童话类问题教学的思考和反思。
一、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品悟童话之美。
大家都知道,想象和幻想是童话的生命,借助本课中的插图,引领学生进入本课意境,因为中年级的学生对于课文中的色彩艳丽的插图最感兴趣,他们凭借插图,可以感知人物形象,再现童话场景。
与文中的人物对话。
二、根据童话类文体的特点,缩写或创编。
新课标提倡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或有创意的表达,而且许多童话故事的结尾,总是那么的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我们可以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续写童话,创编童话,仿写童话,让学生的心灵在童话的世界里自由的翱翔,自在的徜徉,展开丰富的联想和幻想,完全释放他们的童真和童趣,真正体会到创作童话的快乐。
三、欣赏细读,感悟语言美。
中年级的童话,语言明快,优美,朗朗上口,赋予音乐美,是很适合朗读的题材之一,教学中应以读代讲,以讲助读,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总之,在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里,孩子们在用心阅读童话故事,用智慧和情感在写作童话故事,我要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感受童年的快乐。
让孩子的双手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让孩子的双手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他们天真无邪,充满好奇和想象力。
而想象力,就是孩子的翅膀,让他们在无限的世界中自由飞翔。
教育者、家长和社会都应该让孩子的双手插上想象力的翅膀,让他们成为拥有无限可能性的人才。
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想象力,给予他们更多的探索和创造的机会。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不能一味地给孩子灌输大量的知识,而忽视了他们对世界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望。
孩子们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想象力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发现新的事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地使用他们的双手和想象力去创造和发现。
可以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让他们在自己的玩乐中激发无限的创造力。
可以给他们一些橡皮泥、纸板、颜料、玩具积木等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制作自己的作品,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多元化教育,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中获得启发和成长。
除了日常的学科知识,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艺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兴趣。
这些领域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
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参加美术、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类的课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丽的作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
还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由和创造的乐趣,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们从榜样中学到更多的启发和动力。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发展,让自己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和引领者。
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予孩子更多的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激励,让他们在自己的双手和想象力中充满信心和勇气。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怀,让他们在自己的想象力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双手和想象力中得到更多的发挥和成长。
给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

给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
早上做好早餐,正要叫贝贝吃饭,看到贝贝正认真地涂画着自己的蓝图,感觉到我的靠近,贝贝抬起头看我:“妈妈。
”
“贝贝,画的是什么?能告诉妈妈吗?”我问道
“树、松鼠、熊”贝贝指着画介绍
从蓝图中,很难看出哪里有树、松鼠、熊的样子,但是我坚信,那里,有最美的树林、可爱的松鼠、笨拙的小熊,那里有贝贝的快乐、自信和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什么呢?想象是指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比如,宝宝看到一块香皂,一边嘴里“嘟嘟嘟”地喊,一边用手推,原来是想象成开小汽车。
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古今中外的事例证实,凡是想象力、创造力强的孩子,大都具有强烈好奇心,有学习研究的热情,而且勤奋乐观,还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智力。
幼儿期是孩子想象力非常活跃的时期。
想象力就像一粒种子,如果家长能精心呵护,它就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如果家长再能主动地挖掘培养,想象之树就会越发茂盛。
童话作家郑渊洁个人创办的《童话大王》杂志,一写就是24年,别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他说:“这源于我有隐形的翅膀——想象力。
”如果你也想让孩子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么,就和孩子在游戏的大草原上,一起骑着想象的野马自由驰骋吧!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因某个刺激物的出现而触景生情,诱发想象。
比如某个实物的呈现、游戏活动中的动手操作等,都会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想象,从而发展想象力。
关键提示:孩子的想象内容丰富与否,和孩子的知识和经验有关。
因此,要带孩子多听、多看、多感受,扩大孩子的生活视野,积累知识经验,为想象打下“物质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每个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语言训练;课文生成;以本为本;童话
【中图分类号】g622
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在故事中长大。
当小朋友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有胎教,出生以后也是常常听故事,有的已经养成习惯,甚至到了小学,晚上睡前都要听故事。
当小朋友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也会教小朋友学讲简单的故事,讲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事物,讲自己喜爱的故事、自己的意见,哪怕只是几个字或一句话,都是自己的创造。
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慢慢接触作文,我们把它称为写话,训练时,让孩子都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发挥。
让学生从简单的词语入手,先学会用词语说完整的、规范的句子,然后把这些句子写下来,一定要让学生感到简单,有信心,越写越想写,越写越想表达。
在这样的过程中再教会学生怎样学以致用,用上课外阅读时看到的优美词句。
这样一来,学生就从来没有害怕的体验,为学生将来的作文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怎样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安排:
一、”语言训练点”----词语造句,让孩子每节课都要说。
每一课都有一个和课文相关的语言训练点,这是我们襟江的老传统了,也是备课的一大特色。
那怎样把握才有意义,怎样把握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低年级学生造句容易出现模式化,比如用”
非常可爱”造句,一看到题目,大家都踊跃发言,”小白兔非常可爱。
小熊猫非常可爱。
”这样的句子不能说不对,但对于思维训练没有多大的效果。
要拓展学生的思路,一定要由简单到难,一步步引导学生造出内容各异而又具体的句子。
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例句,”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
”和小朋友造的句子进行比较:这句比我们小朋友造的句子具体在什么地方?学生说:课文中具体写出了小鸟可爱的样子。
如此启发后,学生明白了,连忙改正自己的句子:”小白兔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非常可爱。
”肯定小朋友的答案,这样一说,小白兔就立即变得活灵活现了,并鼓励每个孩子大胆地说。
”小熊猫的身体胖乎乎的,在竹林里打滚儿,非常可爱。
”这样一说,小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好像一下子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就这样一说一评,学生恍然大悟,个个跃跃欲试了。
二、”课文生成”----仿写儿歌,人人争当小作家。
学生刚学会说简单的句子,所以不能一下子就让学生写小短文,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
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格式很规范的儿歌,学生可以仿写。
例如:一年级下册《识字3》是一首优美的小诗,前四行循环往复,琅琅上口,最后一句一问一答,适宜于学生朗读背诵。
所以教学这首小诗时,先让学生观察图中所画景色,初步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然后让学生以某一个地点为场景,如果园、菜园、田野、天空、沙滩、海洋等,先画一画,再去仿照诗歌的格式说一说,写一写。
例:如:我们在二年级上学期,第一篇写
话就是仿写《识字3》小画家。
在教学设计上,我先让学生当一当小画家,画上自己喜爱的东西,可以是动物,水果,植物,自然等,再看着自己的图编一编儿歌,学生兴趣十足。
在这样浓厚的兴趣下,自然而然地轻松地仿写起来。
例:
(1)宁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
画只兔子红眼睛,画个篮球圆鼓鼓。
画个苹果红通通,画棵小草绿油油,你看看,真是个细心的小画家!
(2)宁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
画个西瓜大又圆,画头大象长鼻子,画个梨子像葫芦,画朵花儿红艳艳,你看看,真是个出色的小画家!
这些小诗所写的内容,都是学生在平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突出了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观察,读起来令人觉得真正、实在。
三、”以本为本”----表演童话,填满文本中的空白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从文本中去发现素材,使学生喜欢说话、乐于说话。
低年级语文书上安排了许多童话故事,非常生动有趣,对学生极具吸引力。
加上学生表现欲望强,让他们带上头饰进入角色,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想象也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
所以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在表演中观察、感悟,为写作提供许多素材。
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在学生自读第一句”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后,我就让一名学生扮演乌鸦,一边想象”这只
乌鸦当时是什么心情,会做什么动作,会说什么话”,一边进行表演,而让其他学生边观看边感悟,边想象边品评。
学生经过想象、感悟、品评和讨论后,人人都描绘出了一只活生生的乌鸦。
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片段作文:乌鸦扇动着翅膀,东张张,西望望,时而落到草地上,时而落到树梢上。
它一边飞,一边叹气道:”唉,渴死我了。
老天爷,可怜可怜我,赏点水喝吧。
”接下来的”找到水”“喝不着水”“喝到水”三个环节,我也用相似的方法进行了引导。
这样一篇简单的童话故事立即变得生动起来。
再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头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演一演。
扮演狐狸,想象在树林里找吃的时的动作,心情和语言。
学生通过想象感悟后,再体会狐狸看到肉时的表情、动作和心情。
除了运用书上的语言,狐狸与乌鸦当时的想法也可以表现出来,使课文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在故事的续编部分,用”肉被骗走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想像力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说故事的环节上,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的空间,结合狐狸聪明、乌鸦愚钝的特性来说;又让学生换位思考,结合乌鸦变聪明、狐狸被气的情境来说。
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大胆想像,令课堂增色不少。
在学生说写的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和鼓励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像,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就小学生而言,想像越丰富,语言表达会越生动;想像越活跃,语言也就越有情趣。
我们从一年级下学期就开始正式写话,两周一篇,关键是培养写的兴趣,从最简单的做起,从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这样的训练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和写作打基础。
这样到了高年级,学生就不会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了。
写话教学训练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老师用心去做,给学生精心的指导,学生就会对写话产生浓厚的兴趣,写话的水平就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