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请假管理制度规范1.doc

合集下载

工作制度汇编请假规定

工作制度汇编请假规定

工作制度汇编请假规定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公司员工管理,规范请假行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1.3 公司领导人员应当以身作则,带头遵守本规定。

二、请假类型2.1 请假分为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年假、调休等类型。

2.2 事假:员工因个人原因需要暂时离开岗位的,提前向直属上级申请。

2.3 病假:员工因病需要休息的,应当提供医院出具的病历或诊断书。

2.4 婚假:员工结婚的,可以享受法定的婚假。

2.5 产假:女员工生育的,可以享受法定的产假。

2.6 丧假:员工直系亲属去世的,可以享受丧假。

2.7 年假:员工根据工作年限享受法定的年假。

2.8 调休:员工因工作需要,经直属上级批准,可以调整休息时间。

三、请假流程3.1 员工需要请假的,应当提前向直属上级提出申请,并说明请假事由、时间等相关信息。

3.2 直属上级应当在接到请假申请后,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审批请假申请。

3.3 请假申请批准后,员工应当及时将请假情况告知所在部门负责人,并做好工作交接。

3.4 员工在请假期间,应当保持电话畅通,随时关注公司和工作相关信息。

3.5 请假结束后,员工应当及时向直属上级报告请假情况,并按时返岗。

四、请假待遇4.1 员工在请假期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

4.2 病假期间,员工工资根据病假工资规定发放。

4.3 婚假、产假、丧假期间,员工工资照发。

4.4 年假期间,员工工资照发。

4.5 事假期间,员工工资根据事假工资规定发放。

4.6 调休期间,员工工资照发。

五、请假违规处理5.1 员工未经批准请假,或者不按时返岗的,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处理。

5.2 员工请假理由不真实,或者请假期间不履行工作职责的,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处理。

5.3 员工一年内累计请假超过一定天数的,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解除劳动合同。

六、附则6.1 本规定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公司请假调休管理制度

公司请假调休管理制度

公司请假调休管理制度公司请假调休管理制度【7篇】公司请假调休加班管理制度怎么制定?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请假调休管理制度,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公司请假调休管理制度【篇1】1、公司的假别主要有: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工伤假、年假、探亲假。

2、员工请假应事先办理请假手续,安排好职务代理人。

填写《员工请假卡》,同时附带与所请假别相对应的证明文件和材料,依规定程序申请办理,并于休假前将审批后的《员工请假卡》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3、如因紧急情况(如生重病、工伤、发生重大事故等)无法事先办理请假手续的,应于休假第一天用电话或委托他人向有权批假的领导请假,并于假后上班的两个工作日内补办手续。

连续请假者须依累计之请假天数按核决权限由有权限批假的领导核决。

请假核决权限表见附件。

4、员工未经请假而擅离岗位或未经核准续假而不到职者,除因临时发生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经查明属实并经权限领导核准者外,均以旷工论处。

5、员工全年请假日数的计算自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中途到职者按比例计算。

请假日数超过各种假别最高规定日数的,须呈报事由说明,核准后实施。

6、请假天数可能影响员工的季度、半年度、年度考核成绩。

7、员工在同一年度内请假,需使用同一张《员工请假卡》,以备年终考核。

8、所有假期请假期间的假日(星期日及国家法定假期)包括计算。

享受以上所有假期时不予享受当月全勤奖、请假当日午餐补贴。

公司请假调休管理制度【篇2】公司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

工作时间:冬季:上午8:30-12:00,下午12:30-17:00夏季:上午8:30-12:00,下午13:00-17:30公司实行上下班指纹考勤制度,员工应按照公司的规定进行指纹考勤,上下班指纹打卡各一次,1.请假、休假制度管理条例1.1员工请、休假需按各类假期规定进行书面申请(填写“请假申请单”),得到批准后方可休假;如遇突发状况需缺/离岗且未及提前书面请假的,应及时打电话向上级主管请假,获批准后通知人事行政部门(如联系不上上级主管,可直接通知人事行政部)方可以假况处理,且须在到公司后的12小时内补填请假申请表;缺/离岗后没有电话通知,或者虽电话通知但未获批准便擅自缺/离岗,或者没有在12小时内填写请假申请单的,人事行政部将按实际离岗时间记为旷工。

公司领导请假管理制度

公司领导请假管理制度

公司领导请假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领导请假制度,保障公司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领导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

他们在工作期间请假需按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公司领导请假需提前向直接上级提交书面请假申请,注明请假事由、请假时间、请假天数等具体信息。

请假事由必须合情合理、请假时间必须合理充分、请假天数必须符合公司规定。

第四条直接上级收到请假申请后,经过审批后批准,请假事宜。

如有特殊原因需要拒绝请假,必须向请假人员说明理由并与请假人员协商解决方案。

第五条公司领导请假需提前做好请假交接工作,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请假期间,应指定代理人负责工作,做好工作交接记录。

第六条公司领导请假需做好请假报备,通知相关部门和员工知悉请假消息,保障公司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七条公司领导请假需按时返岗工作,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请假时间,需提前向直接上级请示并得到批准。

第八条公司领导请假期间,应保持联系,及时关注公司工作进展,必要时应配合处理工作事宜。

第九条公司领导请假需遵守公司请假政策和规定,如有违反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理。

第十条公司颁布本请假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公司领导应严格遵守本制度,不得私自请假,如有违反行为,将受到公司纪律处分。

第十一条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领导部门所有。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领导请假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希望全体领导能够严格遵守,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企业员工请假制度表1.doc

企业员工请假制度表1.doc

公司员工请假制度表1度制假请工员司公则总条一第规为、1定制司公及定规关有家国据根,律纪假请格严,度制勤考司公及理管员人范。

度制本订制特,际实司公合结,度制理管勤考的工员体全司公:围范用适、2序程假请条二第理经总后批审管主门部经,等由事、间时假请、类种假请明注,单假请写填工员、1。

案备部事人政行报并,准核者上以天3假请、2 。

性续连作工保确,作工头手接交须,期假超、3 。

批审导领关有示请告通时及应销司公回满假、4 。

作工接交并,部事人政行报通,假工员司公、5 。

案备部事人政行报需均,假请因原种何论无三第定规及别假种各条假休事公、1工员)1(,后认确告报部事人政行向并查审管主门部属所经,时勤出能不由事列下因。

假休事公为作生发内域区在所①。

时离隔被或断截通),交外除病疾的人本病(染、传灾天。

时坏破被房住人本,害灾的测预能不他其及震地、灾火生发②。

由事他其的布宣时临或定规府政方地及司公③。

给发常照资工时假休事公因)2(假事、22过超得不长最次一上则原,假请事因工员)1(。

日作工个1 工员司公本需院住属亲工员若)2(。

理处假事按,者理护期假事放发不假事)3(事请份月3工员位一:如例【资工资工效绩和资工本基间。

】x*571.2/)资工效绩+资工本基月(-额总资工月=为额总资工发实月当,天x假假病、3内以)含(天二假请病因工员)1(、市到应上以天一。

理处情酌管主门部由可的以级区。

》明证断诊《具出院医由,诊确院医上2(、因原、别假明写,》单假请工员《写填,》明证断诊《持工员由假休病工员)。

案备部事人政行交,准核理经总后批审管主门部由,间时1门部在所向时及人他托委应,症急患前班工员)3(起日之诊就于并,假请代管主补明证假病诊急持内天3,者班上不条假病无。

理处假事按限期交送过超,续手假请办。

理处工旷按间期假病其放发不,间期假病)4(x假病请份月3工员位一:如例(资工效绩的月当,天。

)x*571.2/资工效绩-额总资工月=为额总资工发实假育节和假产、4月半个5息休:假产)1(。

员工请假管理制度(精选篇)

员工请假管理制度(精选篇)

员工请假管理制度(精选篇)一、总则1.1 为规范公司员工请假行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1.3 员工请假应遵循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以请假为由损害公司利益。

二、请假类型及流程2.1 请假类型2.1.1 事假:因个人原因无法上班,需提前向直属上级申请。

2.1.2 病假:因病或其他突发原因无法上班,需提供相关医疗证明。

2.1.3 婚假:员工结婚可享受一定天数的婚假。

2.1.4 产假:女员工生育可享受一定天数的产假。

2.1.5 丧假:员工直系亲属去世可享受一定天数的丧假。

2.1.6 年休假:员工根据工作年限享受一定天数的年休假。

2.2 请假流程2.2.1 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员工需提前向直属上级申请,并按照公司规定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2.2 年休假:员工根据公司年休假规定,提前向直属上级申请。

2.3 请假审批2.3.1 员工请假需填写请假申请单,注明请假类型、请假时间、请假原因等,由直属上级审批。

2.3.2 直属上级应在接到请假申请后24小时内完成审批,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2.3.3 请假审批流程:员工→ 直属上级→ 人力资源部。

2.4 请假时长2.4.1 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根据公司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请假时长。

2.4.2 年休假:根据公司年休假规定确定请假时长。

三、请假期间待遇3.1 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员工请假期间不享受工资待遇,但可享受公司规定的相关福利待遇。

3.2 年休假:员工请假期间享受全额工资待遇。

四、请假违规处理4.1 员工请假未按规定流程申请或审批的,按旷工处理。

4.2 员工请假期间,未经批准擅自离岗的,按旷工处理。

4.3 员工请假期间,违反公司规定或损害公司利益的,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责任。

五、附则5.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公司原有请假制度同时废止。

5.2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请假管理制度

请假管理制度

请假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规范公司员工请假行为,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二、请假类别2.1 请假分为事假、病假、年假、婚假、产假、丧假、陪产假、哺乳假、计划生育假、工伤假、探亲假等。

2.2 事假:员工因个人原因需要临时离开工作岗位,可申请事假。

事假最长不超过3天。

2.3 病假:员工因疾病或受伤需要休息治疗,可申请病假。

病假最长不超过15天。

2.4 年假:员工根据工作年限享有年假。

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每年享有5天年假;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享有10天年假;工作满20年以上的,每年享有15天年假。

年假可以累积使用,最长不超过60天。

2.5 婚假:员工结婚,可申请婚假3天。

2.6 产假:女员工生育,可申请产假98天。

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

2.7 丧假:员工直系亲属去世,可申请丧假3天。

2.8 陪产假:男员工配偶生育,可申请陪产假3天。

2.9 哺乳假:女员工生育后,可申请哺乳假1小时/天,至婴儿满1周岁止。

2.10 计划生育假:员工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可申请计划生育假15天。

2.11 工伤假:员工因工受伤,可申请工伤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2.12 探亲假:员工因工作需要,可申请探亲假。

探亲假最长不超过15天。

三、请假流程3.1 员工申请请假时,应填写请假申请表,注明请假原因、请假时间、请假类别等,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3.2 请假时间在3天及以上的,员工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病假需提供病历证明,婚假需提供结婚证等。

3.3 员工请假期间,应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接受公司的工作安排和指示。

3.4 员工请假返回工作岗位后,应向部门负责人汇报请假期间的工作情况,并补足请假期间的工作。

四、请假工资待遇4.1 事假:员工申请事假,工资按日工资的80%发放。

【热】请假管理制度

【热】请假管理制度

【热】请假管理制度一、引言请假管理制度是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请假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请假管理制度。

二、请假分类本请假管理制度将请假分为以下几类: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工伤假、法定节日、周休息日等。

各类假期的具体规定如下:1. 事假:员工因个人原因需要临时离开工作岗位,可申请事假。

事假最长不超过3天,申请事假需提前1天向部门负责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2. 病假:员工因疾病或受伤不能正常工作,可申请病假。

病假最长不超过15天,申请病假需提供医院出具的病历证明,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离岗。

3. 婚假:员工结婚可申请婚假,婚假最长为3天,申请婚假需提前10天向部门负责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4. 产假:女员工生育可申请产假,产假最长为90天,申请产假需提前15天向部门负责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5. 丧假:员工直系亲属去世可申请丧假,丧假最长为3天,申请丧假需提前1天向部门负责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6. 工伤假:员工因工作原因受伤可申请工伤假,工伤假最长为30天,申请工伤假需提供工伤认定书,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离岗。

7. 法定节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员工可享受相应的假期,无需申请。

8. 周休息日:员工每周可享受1天休息日,无需申请。

三、请假程序1. 员工需在请假前填写请假申请表,注明请假原因、请假时间等,经部门负责人审批。

2. 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工伤假等特殊假期,员工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部门负责人审批。

3. 请假时间超过3天(含3天)的,需报请上级领导审批。

4. 请假期间,员工需将工作交接给同事,确保工作正常进行。

5. 假期结束前,员工需提前向部门负责人申请销假,经批准后方可返岗。

四、请假待遇1. 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工伤假等特殊假期,员工可根据请假时间长短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

请假管理制度(精选)

请假管理制度(精选)

请假管理制度1.目的与适用范围1.1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公司员工的请假行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营,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实习生等。

2.请假类型及条件2.1病假员工因身体不适无法正常工作时,可申请病假。

需提供医生证明或公司指定的医院证明。

2.2事假员工因私事需要请假时,可申请事假。

需提前向直属主管提出请假申请,并在请假当天提交书面请假申请。

2.3年假员工在公司满一年后,可享有年假。

年假申请需提前至少两周提交,由上级领导批准。

2.4婚假员工因结婚可申请婚假,提前15天向公司提交申请,需提供结婚证明。

3.请假流程3.1请假申请员工请假需提前至少一天填写请假申请表格,包括请假类型、请假时间、请假原因等信息。

请假表格需由员工和直属主管签字确认。

3.2请假审批直属主管收到请假申请后,在24小时内进行审批。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迟审批时间,应提前通知员工。

3.3人事部备案审批通过后,人事部将请假信息记录并归档。

员工请假期间的工资、考勤等问题由人事部负责处理。

4.请假期间的注意事项4.1通知请假员工在请假前一天需提前通知其直属主管,并在请假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回复公司的相关沟通。

4.2补偿对于事先通知并经批准的请假,公司将根据员工的请假类型合理调整其工资和福利。

5.违规处理5.1未经批准擅自请假如员工未经批准擅自请假,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2请假期间违规请假期间如发现员工有违纪行为,将根据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6.制度修订与解释6.1制度修订公司人事部有权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并在修订生效前通知全体员工。

6.2制度解释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人事部所有,有关请假事宜的解释均以公司人事部最终解释为准。

7.附则7.1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7.2补充规定具体请假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由人事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规定。

7.3审批流程请假审批流程如有调整,将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请假管理制度规范1
请假管理制度规范(草稿)
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公司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司的请假制度,特制定此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制员工以及处于试用期内的员工。

分则
第三条公司员工请假,需向相关领导和部门递交书面申请,如实填写《请假条》,并在综合部进行备案,否则请假不做生效;员工假期满后,须到综合部
销假,否则做旷工处理。

第四条相关审批人员必须严格把关,保证员工请假的真实性,否则相关审批人员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第五条员工请假,应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填写《请假条》,因身体不适等紧急原因临时请假,应在上班前电话联系告知部门主管,返岗后补办请假手续。

第六条员工请假2天以内经部门主管(车间主任)批准同意;请假3天以上部门主管(车间主任)同意后,需经综合部批准;请假7天以上需经总经
理批准。

批准同意后,请假员工持《请假条》到综合部备案,否则请假
不做生效。

第七条因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应经部门主管(车间主任)批准和综合部同意,否则做旷工处理。

第八条部门主管(车间主任)请假,须经总经理批准,包综合部备案。

第九条员工确因生病不能坚持工作,请病假3天以上的,应提交医院出具的病历本或病假证明,病假期限届满时,员工应返岗。

第十条女,年满20周岁;男,年满22周岁结婚的,给予婚假3天,请假超过3天的部门,工资不予计发;婚假到岗后需提供结婚证原件,发证日期
需是婚假前后一个月内。

第十一条直系亲属丧亡,可以按规定请丧假3天。

第十二条请病、事假1天扣除50元全勤奖,2天以上扣除当月全勤奖120元,婚假、丧假3天以内全勤奖照常计发。

第十三条未办理请假手续或超过请假期限不到岗的,一律作旷工处理,旷工1天,当月全请奖不予计发,另扣发工资50元/天。

第十四条为统筹生产计划,公司不允许员工在一年之内请假超过15天(产假和工伤除外),对于请假超过15天的员工,公司可以按实际超过天数
扣发15元/天工资。

附则
第十五条本规范制度未尽事宜,均按公司其他相关制度或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执行。

第十六条本规范制度的解释、修订权归综合部所有。

第十七条本规范制度由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