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名著
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五次革命--井尻雄士●《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

就时间三式簿记而言,财富的变化不仅 要用资本账户来解释,还要对照预算 来核算,使原先几乎完全面向过去的 经管责任观同时要面向未来。
“受托责任观”隐含了会计的目标,会计活动对业绩计量也要 服从于该目标。这样的计量首先是经济业绩的计量,会计实务已 经实施了这样的计量——经营收益的计量。然后,作者进一步引 导读者了解业绩计量过程所涉及到的三方:企业管理当局、会计 人员及会计信息使用者。这里的会计人员不仅包括簿记人员,还 包括审计师和其他制定会计准则的专业团体,如美国财务会计准 则委员会。井尻教授假定这三方的利益通常并不一致,因此他的 理论结构包括如下主张: (1)会计的目标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管 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2)强调会计人员与资源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双重关系,将会 计人员看成是处于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中介角色,会计人员的 行为不受资源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 (3)应予公告的财务事项必须建立在委托人有权知道并且必须考 虑信息披露对受托者的成本(例如商业秘密、竞争优势等); (4)为了阻止受托者和委托人滥用业绩计量,计量必须标准化, 必须可验证,这样就不会发生系统生成业绩计量的不一致性; (5)必须对会计人员的责任进行界定,这样业绩计量可以依赖于 可靠的行为来产生和验证,使会计人员免遭无端的指责; (6)强调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效性。
5 实施三式簿记的环境分析
三式簿记没有在实践中推行,与其外在环境不成熟是也分不开的。会计 的变革有它赖以存在的基础,与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他相关环境有直接 联系。从簿记史上看,只有复式簿记的产生带来了一次重大变革。曾 经有人预测井尻教授提出的“三式簿记”会替代复式簿记,但并未变 为现实。这说明社会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完全否定复式簿记,实施三式 簿记的程度。比如复式簿记能够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 发展还不能支持三式簿记的运行,人们对会计管理职能的认识还不够 充分,对三式记账法的实施还不能认同等。 三式簿记最终是否能够替代复式簿记尚难肯定,但它为会计记账方法的 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型模式,无论是对会计实务的发展和还是对会计理 论的创新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从而使其成为世界会计理论宝库中 弥足珍贵的一卷。特别是井尻教授孜孜不倦、苦心钻研的精神更值得 学界后人学习。
金融企业小图书馆书目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周易》
金融巨著:
1、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
2、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
3、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4、布鲁斯-格林威尔:《价值投资》
5、彼得-伯恩斯坦:《有效资产管理》
6、宋鸿兵:《货币战争》1-5部
7、房西苑:《资本的游戏》
8、(美国)弗兰克·J.法博兹 (Frank J.Fabozzi):《债券市场分析与战略》
9、冯仑:《伟大是熬出来的》
10、保罗·福塞尔:《格调》
11、《门口的野蛮人》机械工业出版社
法学名著:
12、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
管理类书籍
13、《营销管理》
14、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15、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16、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理想公司的成功理念》
17、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经济学类
18、亚当斯密《国富论》
19、马克思:《资本论》
20、萨缪尔森:《经济学》
财会类:
21、审计
22、会计
24、经济法
25、财务成本管理
26、公司战略与风险控制。
财务人员必读书目清单

财务人员必读书目清单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给人智慧,带来进步。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财务人员必读书目,欢迎查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1、《手把手教你做优秀出纳:从入门到精通》出纳训练营著本书主要根据出纳训练营的培训课程讲义编写而成,书中不仅介绍了出纳应掌握的业务技术,如现金的收付、各类票据的填写等,还介绍了出纳与企业内外部人士和谐相处的职场技巧。
书中大量的案例均来自出纳训练营实际培训过程中发生的真事,还有一部分则是网友的提问。
阅读本书,有助于你做个优秀出纳。
2、《玩的就是会计(第2弹)》马靖昊著如果你觉得这本书还和第一本《玩的就是会计:马靖昊带你玩转会计江湖》一样,就说说会计好不好玩、看会计怎么追美女嫁老公,那你就想错了!这本第二弹,确实是重磅弹药!本书副标题——重拳出击财务顽疾,就道破这本书的主题——扎实学好会计知识、严格上手实务,猛打财务造假,斩掉上市公司金手指,强烈呼吁减税。
这是我作为一个会计人想说的也敢说的,希望会计人看后对会计行业、对国计民生,都有个全新的认识。
3、《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宋娟编著本书通过平实的语言、生活化的实例,把财务报表这位“少女”由“初识”到“谙熟”,有逻辑、由浅人深地介绍给读者。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能直观地了解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容,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侦破”企业一些基本的财务舞弊行为,从而为选择业务上的合作伙伴,进行高效投资等提供有效依据。
全书包括财务报表基础知识介绍、专业但简单的财务报表分析和案例实际举例三大部分,共13章。
本书适合作为财务知识的“扫盲”读本,尤其适合那些讨厌看到枯燥的数据罗列和分析,没有专业人士指点,却又想要读懂财务报表的人作为自学用书。
作为通俗读物,把它看成是一本财务知识普及的“小小说”也未尝不可。
同时,本书也可用作高校管理类学生的财务入门教材和社会上财务知识培训班的教材。
4、《小艾上班记》(1-6 套装共6册)陈艳红著1.《小艾上班记——真账实操教你学会计》(《小艾1》)此书是“小艾”写的第一本书。
会计专业必看的7本书(PDF版)

会计专业必看的 7 本书文 / 雪诺(知乎答主)1、《公司理财》作者:[美]斯蒂芬 A.罗斯/[美]伦道夫 W.威斯特菲尔德/[美]杰弗利 F.杰富豆瓣评分:9.3这本书是财务管理学的权威著作,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声誉。
书中几乎涵盖了公司理财的所有问题,包括资产定价、融资工具和筹资决策、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长期财务规划和短期财务管理、收购兼并、国际理财和财务困境等,并且在最新的版本中,增加了股票和债券的内容,是非常有名的国外公司理财书籍。
2. 《让数字说话》作者:金十七豆瓣评分:9.0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审计,就这么简单。
从副标题就可以看书这是一本专门讲审计的书籍,审计作为财务工作的一部分,是对数字进行再鉴定的行业,这本书让你发现数字工作的乐趣,通过审计挖掘到数字背后的故事。
3. 《公司财务原理》作者:理查德 A.布雷利/斯图尔特 C.迈尔斯豆瓣评分:8.9这本书是一本公司财务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书籍,书中内容包括风险及风险管理、价值、资本预算的实务问题,财务计划于短期财务管理,公司兼并与治理等等。
既可以作为财会类专业学生的教材,又可以作为财会职场人床边案头的实务参考书。
这本书语言诙谐有趣,是可以引人入胜的权威著作。
4.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作者:唐朝豆瓣评分:8.9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股民,有多年的投资经理,更明白财务的意义,更知道投资者读财报的目的。
书的内容从财务的三大报表说起,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一一谈起,并以贵州茅台的财报为例,因为作者不是专业会计出身,文中没有难懂的晦涩术语,可以让零基础的人轻松读懂财报,读懂财报背后的密码。
对于投资领域人士和企业财务经营者而言,都是难得的佳作。
5. 《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作者:(美)达雷尔•穆利斯/朱迪丝•奥洛夫豆瓣评分:8.7这是一本会计入门书籍,非常简单。
书籍开头以一个小男孩开设柠檬汁摊为场景,用小男孩做生意经历的资金起起落落,来介绍公司财务处理情况,在一个个小故事中就学到了会计的资产、负债、盈余等专业术语,浅显易懂,层层深入,不知不觉之间就学到了很多知识。
学科名著阅读报告

学科名著阅读报告第一部分:学科名著导读学科名著名称:会计简史作者:托马斯·金、周华,吴晶晶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8-3-1内容提要:会计学领域不缺乏著作,但能够会计六大问题做出清楚解释的却少有。
作者以百年来在会计领域中存有较大争议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叙述,分为15个章节对这些重要的会计规则进行解释,其中有成本会计、盈余波动、通货膨胀会计、会计盈余等。
作者在书中将着重讲述财务会计,并同时涵盖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多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各种会计理论和会计规则背后所代表的具体社会背景,展现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会计发展所受到的影响,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对会计准则体系作出基本理解。
第二部分:会计简史心得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此书在于让我们更好的学习了解更加直白的会计准则体系。
我对作者的想法表示赞同,并且在对这本书进行阅读的同时,我也从中得到了一定的收获。
在我看来,目前会计和会计准则的复杂,其主要的原因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过于繁琐而导致的,假如能够化复杂为简单,那么我们便能更好的对其理解。
在以下部分,我将就本书的几个重要部分分别作出个人心得体会。
1.存货计价方法问题我们国内的相关著作一般不会对后进先出法即LIFO进行介绍,并且对于为什么不能使用该方法的原因也少有提到,而对于我们学习的对象,美国,正在使用这个方法,也少有提及。
在我们阅读的《会计简史》的同时,我们能够看到,后进先出法是能够进行使用的,但需要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
在第3章《所得税》中,作者这么说到:“先进先出法以及后进先出法都是基于成本流转假设,与生产过程中的实物流转无关。
在先进先出法下,销货成本按照最先购进的存货的单位成本来计量,因此会计利润和留存的金币成本均较高。
而在后进先出法下,销货成本按照最新购进的存货的单位成本计量。
因此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均被低估,留存的金币成本也较低“。
会计领域专著

会计领域专著
以下是几本会计领域的专著推荐:
1. 《会计原理》:作者Weygandt、Kieso和Kimmel,是一本
经典的会计教材,介绍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财务会计:信息交流和决策》:作者Meigs和Meigs,详
细介绍了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探讨了会计信息如何影响企业决策。
3. 《管理会计:决策者的角色》:作者Atkinson、Kaplan和Young,介绍了管理会计的概念和技术,强调了会计在管理和
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4. 《成本会计》:作者Horngren、Datar和Foster,详细介绍
了成本会计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成本估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等内容。
5. 《审计实务》:作者Messier、Glover和Prawitt,介绍了审
计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审计程序、内部控制和审计报告等方面。
6.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读》:作者Kieso、Weygandt和Warfield,详细解读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介绍了其
背景、原则和应用。
以上是一些比较经典的会计领域专著,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和
研究需求选择适合的参考书籍。
此外,还可以关注相关会计学术期刊和行业杂志,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业界动态。
会计经典名著选读

三式记账法的结构和原理》,井究雄治,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1992 《巴其阿勒会计论》,R.G布朗等,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8 《财务会计理论》,威廉姆.R.司可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政府预算与会计的未来-权责发生制改革纵览与探索》,楼继 伟,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新中国会计五十年》,项怀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管理会计学概论》,李天民,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4 《我的会计观》,王世定,人民出版社,1996 《论财务会计概念》,(美)FASB,娄尔行译,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1992 《现代中国财务会计》,曲晓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会计准则研究-借鉴与反思》,曲晓辉等,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9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庄恩岳,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会计》,乔彦军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以下一些书(从37至44)可能无法购到,只能在国家图书馆等处 查阅 37、《连环账谱》,蔡锡勇著,蔡琦、蔡峰整理,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出版 38、《簿记学》,谢霖著 39、《改良中式簿记概说》(八版),徐永祚著,上海:徐永祚会 计师事务所,1935 40、《中国政府会计论》,雍家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长 沙4版) 41、《无形资产论》(四版),杨众先著,施仁夫译,上海:商务 印书馆,1948 42、《苏联会计述要》,潘序伦,徐可南编,上海:立信会计图书 用品社,1952 43、《簿记核算原理》,[苏]弗· 哥· 马卡洛夫著,中国人民大学 簿记核算教研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52 44、《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顾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29、《现代主计长手册》,吉姆斯.D.威廉森等,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0 30、《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美]阿妮塔.S.霍兰德,埃里 克.L.德纳,J.欧文.彻林顿著,杨周南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31、《初级会计学(第三版)》,朱小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1 32、《高级会计学(第三版)》,阎达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 33、《社会会计》,阎达五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34、《国际会计前沿》,王松年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5、《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6、《会计学》(第三版)(上)(下),查尔斯. T.亨格瑞,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财务必读16本书

财务必读16本书好书是阳光,照亮我们人生的航道;好书是蜂蜜,甘甜我们生活的.芳香;好书是清泉,荡涤我们生命的河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财务必读书,希望你们喜欢。
会计人必读书单1、《一本书读懂财报》2、《手把手教你读财报》3、《给创业小白的财报书》4.《财务智慧》5.《财务报表分析》6.《500强企业财务分析实务》7.《会计学原理》8.《成本与管理会计》9.《财务成本管理》10.《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必读书1.《偷懒的技术:打造财务Excel达人》2、《Excel 2013 高效办公财务管理》3、《Excel图表之道》4.《让数字说话:审计,就这么简单》5.《摩根财团》6.《公司财务原理》手把手教你读财报读后感高中的时候,教导主任曾经说过一段很有道理的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高考要考语数外三门吗?那是因为这分别是祖先的语言、科学的语言和人类共同体的语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问。
” 胡塞尔也说过:“语言即是思维。
”某一领域的语言承载了这一领域的核心知识,想真正了解某一领域不能不学语言。
财务是商业的语言,理论上一切实际发生的商业行为都可以被记录为会计信息。
了解商业,分析商业,运作商业,都应当从了解财务开始。
就像文史哲不分家一样,财务和管理、营销、投融资、运筹、博弈、战略等也是不分家的。
如果套用教导主任的话,商学院最基本最重要的课,除了商业伦理,就是会计了吧。
财务知识枯燥,入门要靠好书提味。
这本唐朝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就不错,推荐一下。
作者是个人股票投资者,通过自学、实践和总结,以一个业余人士的身份写出了相当专业的财务分析指南。
阅读本书,可以理解巴菲特为什么这么喜欢看财报。
阅读本书,除了学习通过投资者的视角看财报的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通过自学所能达到的学术高度。
作者的行动力和终生求索的精神令人倾佩。
我们离开校园后继续学习,就是要靠这样的精神。
我接下来罗列本书一些有价值的点,想要好好学习财报分析还是要精读本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名著导读之四A·C·利特尔顿的《1900年前会计的演进》一、作者简介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教授是我国会计学界熟知的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当代会计学家之一。
他于1886年12月4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卢明顿市,1905年从布卢明顿中学毕业。
在中学毕业到1905年被伊利诺伊大学录取他入学之间,他曾是芝加哥奥尔顿铁路公司的电报操作员。
1912年,利特尔顿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铁路管理专业。
大学时代,他就立志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就职于德勒、普伦德、格里菲思等会计公司。
1915年,利特尔顿受邀回母校任教,讲授会计学课程,1918年和1931年,利特尔顿又先后在伊利诺伊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1919年获得伊利诺伊州第229号注册会计师执照。
他在1915年进入伊利诺伊大学后,先后任讲师(1915—1918)、助理教授(1920—1924)、副教授(1925—1930)和教授(1931—1952)。
利特尔顿于1974年逝世,享年88岁。
利特尔顿是伊利诺伊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助理(1920—1922),并担任商业研究所的所长助理达20年之久,他对会计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由于系主任H·T·斯科维尔教授的支持,他在伊利诺伊大学拟定起草了第一个会计硕士课程教学计划,就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并于1921年秋被首次使用,1922年该校授予了第一个会计学硕士学位。
在利特尔顿的领导下,伊利诺伊大学于1937年开始执行会计学博士学位的教育计划,并于1939年授予了美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学位。
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教师,他还负责伊利诺伊大学不同层次的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据统计,在1915年至1952年的37年的教师生涯中,经他指导的硕士论文占论文总数225篇的34%,经由他指导的博士论文占论文总数26篇的92%,这些论文充分反映了利特尔顿富有创建性的努力、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会计研究生教育的深远影响。
利特尔顿和斯科维尔教授于1919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创立了贝塔·阿尔法·普赛(Bete Alpha Psi)奖,并于1927年至1929年出任该奖项的主席。
利特尔顿于1952年载誉退休后,他还在丹佛大学、密执安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做兼职教授工作。
作为闻名世界的美国当代会计学家之一,他先后担任过美国会计学会会长、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成员等职务。
1934年,他因对会计文化发展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贝塔·阿尔法·普赛(Bete Alpha Psi)奖。
他一生对大学会计教育、会计理论的发展与注册会计师职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此俄亥俄州立大学会计名人堂于1956年将其遴选为会计名人。
1967年,在他退休15年之后,伊利诺伊大学授予其法律学荣誉博士学位。
1968年至1969年,母校再一次授予他第一位韦尔顿·鲍威尔纪念教授荣誉,以表彰他对大学会计教育、会计思想、注册会计师职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1987年,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成立100周年时,斯蒂芬·A·泽夫教授将利特尔顿教授列为注册会计师职业14位杰出领导人之一。
利特尔顿在专业学术领域里非常活跃,先后在美国会计学会(AAA)担任副会长(1936)、研究部主任(1940-1942)和会长(1943),并于1943年至1947年间,担任《会计评论》的主编。
与此同时,他还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担任了会计程序委员会成员(1939-1941)和会计史专业委员会成员(1946-1947)等相应的职务。
利特尔顿教授是一位极富洞察力且博学多才的会计学家,从1919年至1966年,他先后发表了200多篇专业论文,此外,他还独著或者与他人合著了多部有重大影响的会计理论专著,主要包括:《基础会计绪论》(1919)、《1900年以前的会计发展》(1933)、与威廉·A·佩顿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1940)、《会计理论结构》(1953)、与B·S·耶梅合作主编的《会计史论文集》(1956)和《会计学论文集》(1961)、与V·K·齐默尔曼合著《会计理论:连续性和变革》(1962)、与M·穆里茨合编的《会计学优秀论文集》(1965)等。
特别是《公司会计准则绪论》在1940出版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平均每年出售2,000册以上。
利特尔顿在退休以后还一直坚持写作,其最一篇文章写于1970年6月,当时他已84岁。
上述专著和论文均为重要的会计文献,在世界各国会计学界广为流传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利特尔顿的主要观点】利特尔顿对会计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基础性课题,其主要观点有:(1)历史是支持现时理论和实务的源泉;(2)会计是一门反映时代变化和需要的科学,时代变化是其持久的因素;(3)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4)收入确定是会计的中心目的,通过成本与收益的配比过程可以将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做出恰当的比较。
【学术地位】利特尔顿对会计历史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于1933年出版的《1900年以前的会计发展》一书,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不断充实和修改而成的,该书充分体现了他特别擅长运用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研究会计问题的特点。
利特尔顿教授按照一个历史学家的客观态度去对待学问,他的研究充分显示了逻辑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的特征,他同20世纪初的时代主流相一致,认为会计实务先于会计理论,对经验的理性分析产生逻辑性解释。
他一直强调会计思想的逻辑性和一致性。
诺顿·M·贝德福隆和理查德·E·齐格勒在纪念利特尔顿任教伊利诺伊大学37周年时写道:“他让学生和他的同事相信,会计实务有其理论基础,……他让实业者确信,会计原则和准则是会计实务的指南。
”利特尔顿以1800年前后为界将1900年以前的会计思想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并在这部著作中分别作为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阶段大约发端于1300年,在这一阶段由于商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欠和欠人”的情况,促进了复式簿记方法的产生与不断完善,这一重要的历史过程在该书的第一部分分为十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该书的第二部分则提供了大量的关于账户、分类账、账簿等史料,展现了第二阶段会计技术和程序的演变,论证了正是由于工业发展和公司制企业的出现,导致了企业需要信息来控制组织的内部活动,因此“簿记”(bookkeeping)在19世纪开始向“会计”(accounting)转变。
诚如利特尔顿教授在前言中所说,这部书不仅是簿记或会计的发展史,而且再现了作为表示和计量工具的簿记艰难的设计和完善的进化过程,并勾勒了由简单的记录或簿记扩展为会计的环境要素变化。
基于此,郭道扬教授曾于1999年所撰《二十世纪会计史研究和会计史学的创立》中指出,该书的总体贡献在四个方面:一是系统阐述了复式簿记的发展史,并揭示其历史运行规律;二是立足于对历史环境的分析,阐明了由簿记阶段向会计发展阶段转变的根本原因;三是研究了审计发展史,并揭示其历史运行规律;四是阐明了成本会计的起源与初步发展的原因。
二、著作章节内容(目录)第一编复式簿记的演进第一章、簿记的地位第二章、复式簿记产生的前提条件第三章、复式簿记的特征第四章、业务分析第五章、成型的结构—帕乔利第六章、古代簿记与现代簿记的比较第七章、分类账分录类型的演变第八章、日记账分录的演进第九章、财务报表的发展第十章、所有权簿记第二编由簿记向会计扩展第十一章、会计中的业主权理论第十二章、会计中的实体理论第十三章、公司的影响第十四章、折旧第十五章、有限责任第十六章、英国审计的背景第十七章、会计师事业的发展第十八章、英国法定审计第十九章、审计程序第二十章、成本会计的起源第二十一章、19世纪晚期成本会计的发展第二十二章、会计的演进三、主要内容1.复式簿记的产生与发展及其特征复式簿记诞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明确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发达的商业和金融业管理的需要,正是社会的发展为复式簿记的诞生创造了必需的条件。
复式簿记产生的七大前提条件,即私有财产、信用、商业、资本、书写艺术、货币和算术。
复式簿记的本质特征是所有权,即“对所处置货物的直接的所有关系,以及对所产生收益的直接主张权”。
这是因为,直至企业主出现,才开始要求簿记发挥其完全效用,完善簿记的形式是源自早期记录事例的二重性和平衡性,其实质则是冒险资本所获得收益(或损失)的所有权计算。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簿记是“所有者簿记”。
2.簿记向会计的演变阐述了“个体说”和“业主权说”及其对簿记截然不同的影响。
认为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簿记、资本和收入的概念理解不同。
根据第一种理论的资本概念,得出资产负债表的方程式是“资产=投资”,根据第二种理论的资本概念,得出资产负债表的方程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两种观点对簿记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却难分仲伯。
不管怎样,二者体现了自帕乔利时代以来簿记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理论进步,是“簿记向会计拓展的基础因素”。
导致簿记向会计演变的直接因素是公司的影响,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响尤为突出。
公司对资本的大量需求导致了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成为必须;组建公司的行为致使持续经营的观念深入人心;所有者与管理者日趋分化使得股东对“数据”产生强烈需求,受托责任也就日益突出起来;公司的冒险行为导致稳健原则也引起人们的关注。
此外,随着社会投资的加大,债权人对企业也日益关心;同时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层对数据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这一切都无疑推动着簿记向会计发展。
因此,利特尔顿教授认为,“要完整地展现促使簿记向会计转变的各种因素,绝对不能少了公司的影响。
”3.审计的诞生和发展基于英国审计产生的背景,阐述了会计专业人士的成长历程,并对英国法定审计及1900年以前的审计程序作了深刻的分析。
他认为,经济的繁荣、危机和萧条,经营失败和破产法规的发展,以及由于公共建设工程投资增长与公司法规的制定所导致的社会控制加强,是审计诞生的历史背景。
审计诞生是会计区别于簿记的重要基础之一。
就环境条件来看,“审计职业化是最自然不过的发展结果”。
“人类的本质需要这种独立的检查或控制(监督或审计)”。
这些环境条件主要是复式簿记的发展、商业的扩展、16世纪庄园审计、18世纪股票投机、金融危机,以及政府对破产的监管等。
总之,英国审计制度萌芽于16世纪英国庄园和城市财政收支中对掌管会计事项者诚实性的检查,进入19世纪以后,又经英国社会急速工业化和当时议会一再立法的培育而得到显著发展,最终作为职业会计师制度而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