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分: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配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的实施,统一全国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使全国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制定本标准。
1、范围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二、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相对应,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划分。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4529-1993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指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基本要求而划分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区。
按GB3095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和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3.1.1 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 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3。
1。
2 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指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以及一、三类区不包括的地区。
3.1.3 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三类区)指特定工业区。
3.2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按GB/T14529的规定,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风景名胜区: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3。
3 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指因国家政治、军事和为国际交往服务需要,对环境空气质量有严格要求的区域。
环境功能区

环境功能区划一、环境规划环境规划定义: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规划的一部分内容。
二、环境功能区划1、环境功能区定义环境功能区: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性功能区。
环境功能区依据区域的社会环境、社会功能、自然环境条件及环境自净能力等确定和划分。
在环境管理中,不同的环境功能区执行不同等级的环境质量标准。
例如GB3095-2012规定: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等。
2、环境功能区划定义考虑到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环境投资效益两方面的因素,在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前常常要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功能区的划分,然后根据各功能区的性质分别制定各自的环境目标,这种对区域内执行不同功能的地区从环境保护角度进行的划分被称为环境功能区划。
三、环境功能区分类环境功能区分为水功能区(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区、地下水质量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环境功能区)、声环境功能区、土壤环境功能区三大类。
环境功能区与环境质量标准之间有对应关系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1、水功能区分为以下三类:(1)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是指根据近岸海域的地理、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特征,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近岸海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是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促进海岸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核心原则是可持续发展。
根据海域特点和资源利用需求,可以划分为保护区、开发区、综合利用区等不同的功能区。
保护区主要用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珍稀物种,限制人类活动;开发区重点发展海洋资源和经济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综合利用区则在保护和开发之间取得平衡,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保护区是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区分为自然保护区和人工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划定一定范围内禁止或限制人类活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人工保护区则是通过人工手段,修复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例如人工鱼礁、海洋公园等。
开发区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而划定的区域。
开发区可以是渔业开发区、海洋能源开发区、海洋旅游开发区等。
渔业开发区是为了满足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促进渔业产业的发展;海洋能源开发区是指开发海洋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海洋旅游开发区则是为了开展海洋旅游业,提升海洋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综合利用区是保护和开发的平衡区域。
综合利用区可以是海洋生态农业区、海洋生态工业区等。
海洋生态农业区是指在海洋中开展农业活动,例如海洋养殖、海水稻种植等;海洋生态工业区则是通过开展环保型工业,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排放的减少。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科学性和可行性。
首先,应充分研究海域的地理、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特征,确定合理的划分标准和方法。
其次,要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需求,形成共识,确保划分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监测机制,确保划分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实施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近岸海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环境功能区划成为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
本文将探讨环境功能区划的意义、实施方法以及案例分析。
一、环境功能区划的意义环境功能区划是指根据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需求,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以实现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目的。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环境功能区划有助于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例如湿地、森林、草地等。
通过划定环境功能区,可以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确保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持续发挥。
其次,环境功能区划能够合理利用资源。
通过划定不同的功能区,可以将不同的资源用途与特定地区相匹配,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例如,将耕地集中在适宜农作物种植的区域,将工业区设置在资源丰富的地区等,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再次,环境功能区划有助于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通过对区域内不同功能区的明确划定,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例如,在生态敏感区域,可以采取措施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在水源保护区,可以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等,提高环境管理效果。
最后,环境功能区划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环境功能区划,可以在宏观层面上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
二、环境功能区划的实施方法环境功能区划的实施方法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需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工作。
了解区域内的地理、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并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划定环境功能区的依据和划分原则。
其次,根据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该方案应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然后,开展公众参与和专家评审。
环境功能区划事关公众利益,因此需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并邀请专家进行评审,确保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环境功能区划

的区域 2类标准适用区域:居住、商业与工业混合区,规划商业区 3类标准适用区域:规划工业区和业已形成的工业集中地带 4类标准适用区域;城市道路中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
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和轻轨交通道路两侧区域。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94)
Ⅳ类
Ⅴ类区
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区域
注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Ⅴ类
注 明 :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3838-2002
注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注 明 :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3838-2002
噪声功能区划:0类声环境功能区、 1类声环境功能区、2类声环境功能区、3类声环境功能区、4类声环境
功能区。
注明: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
功能区
范围
执行环 境噪声 质量标
准
0类区 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区域
0类
1类区
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 位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1类
2类区
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 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位于缓冲带内的污染源,应根据其对环境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功能区 的影响情况,确定该污染源执行排放标准的级别。
注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T 14-1996
阅读材料:城市的合理布局
水面、绿化
防护带隔开
防
工业区和生
护
活区
带
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鱼 类保护区、一般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一般景观水域。
6-3环境功能区划

污染控制区
重点污染治理区
新建经济技术开发区
8
(2)部门环境功能区划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工业区、商业区、居民 区、文化区、交通稠密区和清洁区六种类型。 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源头水、国家自然 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鱼类保 护区、一般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一般 景观水域。
噪声功能区划: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 一类混合区、二类混合区、商业中心区、工 业集中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2、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
1)、是为了合理进行经济布局, 2)、是为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
3)、是为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政策执行
4)、科学使用环境投资使得治理方案有效实施
每个区由于其自然条件的不同和人为利用方式的不同,具体
表现为所执行的环境功能不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各异,要
求不同地区在到同一环境质量标准的难度也就不一样。
9Leabharlann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
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的区域(如:居民区、商业区、工 业区、文化区和旅游区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要分别 划分为一、二、三类功能区。各功能区分别采用不同的 大气环境标准(GB3095-1996),保证区域社会功能的发挥。
10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
11
地表水环境功能分区
2
二、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和内容 (一)依据
1.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
保证区域或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与区域或城市总体 规划相匹配。 依据地理、气候、生态特点或环境单元的自然条件 划分功能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水源区 等。 如新经济开发区、绿色食品基地、名贵花卉基地等。
3
2.自然条件
3.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
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

设计过程:1.分析调查评价结果2.分析预测的结果3.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4.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5.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
优化的内涵:不要片面追求技术先进或过分强调投资,要从实际出发,注意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最优化分析等科学方法,选择最佳方案。优化方法:数学优化法、费用效益分析法、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和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优化:区域资源合理利用与工业生态链(循环经济);区域环境容量与污染工业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优化);区域能源合理结构研究(清洁能源、节能);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技术;资源——人口——产业——生态环境——技术发展。
实施:就是按照规划所规定的环境目标和任务组织落实,发挥规划的指令性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条件:一、将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二、环境规划的分解三、落实环境保护资金。基本条件:环境规划纳入总体规划;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资金;编制年度环境保护计划;实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基本措施:1.协调和审议:规划部门内部:环境规划与其它专项规划、总体规划;与有关部门:规划实施、政策法令制定、投资等部门;与邻近地区;与国家办事机构:与国家级规划、大政方针协调;2.组织管理:资源利用开发标准、统计报表制度、法规。3.科学研究:规划方法、规划理论研究:计算机境功能区: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性功能区。类型:城市环境功能区二、空气环境功能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城市声学环境功能区
功能区: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特定作用的地域或者环境单元。目的和作用:合理布局、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依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环境功能区与已有规划相匹配;环境保护的特点与重点划分功能区;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内容:合理确定各类功能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位;提出各功能区生产、生活布局,提出相应的环境目标和环境标准建议;根据生产、生活的环境负荷,制定规划方案;建立环境信息库,供监控和决策。类型:1.部门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噪声功能区划;2.综合环境区划: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污染控制区、重点治理区、新建经济技术开发区;3.环境经济区划;4.创新区划:保育区、提升区、新建区、缓冲区、协调区、敏感区。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概述环境功能区划是从整体空间观点出发,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把规划区分为不同功能的环境单元,以便具体研究各环境单元的环境承载力及环境质量的现状与发展变化趋势,提出不同功能环境单元的环境目标和环境管理对策。
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环境功能内容环境功能:是环境各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系统对人类生存、发展所承担的职能、任务和作用。
包括:①提供人类生存、生产所必需的资源;②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净化调节功能;③文化美学功能。
环境功能分类环境功能基础类型可分为:①满足人类居住环境需要和城镇建设的功能(聚居保障),简称人居环境维护区,主要是指城市化水平较高
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环境功能:是环境各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系统对人类生存、发展所承担的职能、任务和作用。
包括:
①提供人类生存、生产所必需的资源;
②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净化调节功能;
③文化美学功能。
环境功能基础类型可分为:
①满足人类居住环境需要和城镇建设的功能(聚居保障),简称人居环境维护区,主要是指城市化水平较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较高的区域;
②维护生态系统正常的结构功能(生态维护)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简称自然生态保育区;主要是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要保护地区;
③提供人类生存、发展必须的食物,保障食物的产量和质量(粮食供给),简称食物安全保障区;主要是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需要保护并提高农(牧、水)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
④资源提供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但是目前尚未开发且前景不明朗区域,简称后备资源保留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论1.1环境功能区划1.1.1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根据大连市政府发布的《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大政办发[2005]42号文件,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1.1.2声环境功能区划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建设的开发区,目前长兴岛地区还未作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类别划分原则,工业区执行3类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已被确定为工业区,因此应属三类噪声功能区。
1.2评价标准1.2.1环境质量标准(1)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大政办发[2005]42号)文件,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内,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特征污染物铅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规定铅日均值为0.0007mg/m3。
(2)噪声现状评价标准声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昼间65dB (A),夜间55dB(A)。
1.2.2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气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Ⅱ时段二类区标准;厂区其它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新污染源二级标准。
饮食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2)污水排放标准本项目厂区的废水经初步处理后,排放至长兴岛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
本项目污水排放标准执行《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表2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3)噪声排放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2008)的3类标准。
(4)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辽宁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DB21-777-9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2008年第1号。
1.3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1.3.1大气环境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选取以项目中心为原点,半径为3km的区域。
1.3.2水环境根据项目的工程分析,该厂建成后,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少量生产废水,污水排放量为20.5t/d,污水经厂内预处理后排入长兴岛南部污水处理厂,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有关规定,对本项目排水只做简单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1.3.3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 2.4—2009)中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本项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00米。
1.3.4风险评价本项目涉及柴油、LPG为易燃物质。
柴油的存储量小于临界存储量(q/Q值大于1),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
评价范围:选择距离风险源点3公里半径内,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
1.4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1.4.1评价内容表1.7-1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表1.4.2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的性质、规模及其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如下内容为评价重点:①项目工程分析,确定主要污染物的种类、产生量及排放量;②预测主要污染物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③分析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④进行公众意见调查,了解并汇总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
1.5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敏感目标具体见表1.8-1和图1.8-1。
表1.8-1 环境敏感目标统计表敏感目标 与项目相对位置与厂界距离(m )规模新港居住区N2900规划小区用地面积2.63km 2,人口10.7万图1.8-1 敏感目标及评价范围示意图 比例尺1:130000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2.1 建设项目概况2.1.1 项目名称、地点及性质项目名称:大连新绿再生资源加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 建建设地点:大连市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新港村,具体位置参见图2.1-1。
总 投 资: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3.3亿人民币。
大气、风险评价范围本项目新港居住区2.1.2建设内容及规模2.1.2.1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从事废钢铁、第七类进口废物及国内废金属(各种废五金、电机、电器产品、电线电缆)的拆解、国内废家电拆解。
拆解后产品为铁、铜、铝等各种金属及塑料、玻璃、线路板等。
至2014年(一期项目)处理能力为:处理废钢铁40万吨/年,废金属7.4万吨/年,处理废旧家电15万台/年。
2.1.2.2建设规模本项目位于辽宁省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建设废家电工厂、废塑料工厂、废五金工厂等生产设施,废家电贮存库、废塑料贮存库等贮存设施及公用动力、消防环保及辅助设施等。
拟建厂址规划占地面积10万m2,一期建筑面积58400.57m2。
2.2工程分析2.2.1.1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工艺按废家电、废塑料、废金属三大类介绍。
一、废家电工艺废家电工厂共有五条生产线,分别为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脑拆解线。
复印机与电脑主机共用电脑拆解线,电脑显示器在电视拆解线进行拆解。
本项目只处理CRT 显示器,不处理液晶显示器,废家电所带的液晶显示器直接外委处理。
二、废塑料处理工艺废家电生产线拆解下来的所有废塑料均送废塑料工厂进行处理,处理时按不同类别分类进行。
破碎机破碎过程会产生粉尘;密度分选产生生产废水;设备运行产生噪声。
三、废金属处理工艺本项目处理的废金属包括进口及国内的废钢铁、废五金电机及废家电拆解产生的废金属类。
废钢铁入厂后,首先进入H2分选及切割工厂进行分选,部分废钢铁需进行简单的切割,使不同种金属分离。
废五金、废电线类进入废五金工厂进行处理。
废电线用剥皮机剥皮,废五金破碎后经多级分选,将铁、铜、铝分开,分别出售。
其它废钢铁及废家电拆解产生的废金属进入大马力金属破碎机破碎处理。
破碎后经多级红外线分选、磁力分选、X射线分选、手工分选,将铁、铜、铝、不锈钢及其它杂质分开,分别出售。
破碎机破碎会产生粉尘;设备运行产生噪声。
项目使用X射线分选,需报省环保局办理相关手续。
2.2.1.2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污染防治措施(一)废水表2.2-5 废水产生与排放情况(二)废气表2.2-7 废气污染源源强参数及排放情况一览表(三)固体废物表2.2-8 固体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四)噪声表2.2-9 拟建项目噪声源及治理情况 dB(A)3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3.1清洁生产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且采取了多项节能降耗措施;环保设施较完善,污染控制水平较高,对产生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故项目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清洁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2总量控制本建设项目涉及到的污染物控制因子为废水中的COD,COD排放量为0.34吨/年;废气中的SO2,SO2排放量为0.026吨/年。
4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1.1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常规污染物:项目评价范围内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只是由于长兴岛目前处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阶段,以及测点周围植被覆盖率不高等因素,使得监测的PM10的数值略有超标,属正常现象;其他常规污染物任何一次值和日均值均无超标现象,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
4.1.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项目拟建区噪声昼、夜间监测结果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限值(昼间等效声级≤65dB,夜间≤55dB)。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1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1.1正常工况预测结果由估算结果可知,拟建项目正常工况排放的粉尘和铅在其污染源下风向的最大占标率均不超过10%,具体分别为粉尘占标率1.24%、铅占标率2.76%。
根据导则,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小于10%,因此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可定为三级。
估算模式基本上考虑了污染物对环境的最大影响,计算结果偏于保守,根据导则要求,三级评价不需要进一步预测,可直接利用估算模式结果进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工作。
所有预测因子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特征污染物铅,其预测的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对应的质量浓度占标率为2.76%,浓度为5.81×10-5mg/m3。
综上,通过对估算模式预测结果的分析可知,项目污染源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5.1.1.2非正常工况预测结果在非正常工况下,铅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对应的质量浓度占标率为14.4%,满足标准要求;粉尘下风向最大落地浓预测度对应的质量浓度占标率为123%,超标23%,敏感目标处预测浓度占标率为99%,非正常工况下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
当发生除尘器故障时,应立即停止生产。
5.1.2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由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两部分构成。
生产废水主要是塑料分选废水和氟利昂回收、分解废水。
经厂内污水处理装置预处理后,与预处理过的生活废水一同排入长兴岛南部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本项目污水排放量为20.5t/d,南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为3万t/d,南部污水处理厂完全有能力接收本项目排放的污水。
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有效处理后,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5.1.3营运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由预测结果可知,在采取了报告书中的噪声防护措施后,本项目各厂界噪声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区的要求。
目前项目周围最近的居民区距离为2900米,本项目噪声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
5.1.4营运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
项目的工业固体废物种类较多,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矿物油、含多溴联苯废塑料、感光体、含铅玻璃粉、废电池、废线路板、废活性炭等属于危险固废。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废钢铁处理产生的废弃物是金属屑、织物、泥土等的混合物,可做为一般工业固废送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场。
本项目的生活垃圾,送生活垃圾填埋场。
以上几种固体废物严格按照上述措施处理处置和利用后,对周围环境及人体不会产生影响,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
建设项目产生的各项固废均可得到有效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2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本项目确定的防护距离为800米。
本项目距最近的居民区长岭2900米,项目附近也没有规划的居民区,本项目的建设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