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电容器及其应用
电容器的原理与应用

电容器的原理与应用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荷的电子元件,它在电子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容器的原理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电容器的原理电容器的原理基于两个导体之间的电荷分离现象。
当两个导体之间加上电压时,正电荷会聚集在一个导体上,负电荷则聚集在另一个导体上。
这种电荷分离导致了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场形成。
电容器的容量取决于导体之间的距离和导体的面积,容量越大,电荷储存能力越强。
二、电容器的分类根据电容器的结构和材料,可以将电容器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是电解电容器、陶瓷电容器和电介质电容器。
1. 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器是由铝箔或钽箔作为正极,涂有电解质的导体作为负极构成。
它具有高容量和低成本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源滤波和电路耦合等领域。
2. 陶瓷电容器:陶瓷电容器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具有稳定性好、温度特性良好的特点。
它常用于高频电路和射频电路中。
3. 电介质电容器:电介质电容器使用一种或多种电介质材料作为介质,具有高容量和低损耗的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中。
三、电容器的应用电容器在电子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介绍电容器在几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1. 电源滤波:电容器常用于电源滤波电路中,用于滤除电源中的高频噪声和杂波。
它能够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2. 信号耦合:电容器可以用于信号耦合电路中,将一个电路的信号传输到另一个电路中。
它能够隔离直流信号,并传输交流信号,保证信号的传递质量。
3. 电路保护:电容器可以用于电路的过电压保护。
在电路中加入一个电容器,当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电容器会释放储存的电荷,保护电路不受损坏。
4. 能量储存:电容器可以用于储存能量,如电子闪光灯中的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
此外,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中也广泛使用电容器作为储能装置。
5. 通信设备:电容器在通信设备中有重要的应用,如滤波电容器用于去除通信信号中的杂波,电介质电容器用于储存电荷等。
电容器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电容器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简介:电容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路中。
它具有储存电能的能力,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电容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电容器的基本原理电容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场的形成和电荷的储存。
电容器由两个导体板(通常为金属)以及两板之间的绝缘介质(电解液或固体)组成。
当电容器接入电源时,电荷开始在两个板之间积累,并形成一个电场。
导体板上的正负电荷分别吸引在一起,形成电荷层。
电容器的容量则取决于导体板面积、板间距离和绝缘介质介电常数。
二、电容器的应用领域1. 电子电路中的滤波器电容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的滤波器。
滤波器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和电容值来剔除电路中的高频或低频噪声,保证信号正常传输和处理。
2. 功率因数校正在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是描述电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关系的参数。
电容器可以用来校正功率因数,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3. 电能储存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能,并快速地释放。
因此,电容器在电子闪光灯、激光器、电动汽车等需要短时高功率输出的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4. 调谐电路电容器可以用于调谐电路中,通过改变电容值来调整电路的频率。
这在广播电台、无线通信系统等需要频率调节的应用中非常重要。
5. 传感器技术电容器的电容值可以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这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技术中,例如温度、湿度和压力传感器等领域。
6. 电力电子领域电容器在电力电子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逆变器、整流器、电力过滤器等。
它们能够提供电流的平滑和稳定,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7. 电子设备的开关电容器可以用作电子设备的开关元件,控制电路的通断。
例如,闪光灯电路中的充电和释放过程、计算机主板的开关电源等。
结论:电容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具有储存电能、调节电路频率、校正功率因数等功能。
它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了解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电子电路,促进科技创新。
电容器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电容器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材一、电容器基础知识:1.0定义:1.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
英文名称:Capacitor。
常用字母“C”表示。
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用量最大的三大电子元件之一。
1.2从基本原理而言,电容器就是能够储存电荷的“容器”,其所存储的正负电荷等量地分布于两块不直接导通的导体板上。
(可以此般描述电容器的基本结构:两块导体板(通常为金属板)中间隔以绝缘电介质,即构成电容器的基本模型)1.3任何两个彼此绝缘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2.0单位:2.1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2.2此外还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皮法(PF),由于法拉的单位非常大,所以常用是μF 、nF 、pF 的单位2.3单位换算:1F=103MF = 106μF = 109nF = 1012PF3.0标识:3.1直接标称:如果数字是0.001 ,那它代表的是0.001uF =1nF ,如果是10n ,那么就是10nF ,同样100p 就是100pF ;3.2 数码表示:用1~4 位数字表示,容量单位为pF ,如105 为1UF;156为15UF ;3.3色码表示:沿电容引线方向,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数字,第一二道环表示电容量,第三道颜色表示有效数字后零的个数(单位为pF )。
颜色意义:黑=0 、棕=1 、红=2 、橙=3 、黄=4 、绿=5 、蓝=6 、紫=7 、灰=8 、白=94.0常用容量偏差:4.1常用偏差有:±5%(J)、±10%(K)、±20%(M)、±1%(A)、±2%(G)、+1/-5%(B)、+0/-4(C)、+0/-5%(D)、+10/-0%(E)、+10/-5%(F)、±2.5%(H)、±3%(I)、+5/-4%(L)、+5/-0%(N)、+5/-1.8%(O)、+5/-1%(P)、-4/-8%(Q)、-6/-10%(R)-0/-4%(S)、-3/-7%(T)、+8.1/-12.8%(U)、+8/-0%(V)、+13/+8%(W)4.2电压\容量与偏差表示法例: 250VAC 154J 表示:250VAC 0.15μF±5%600VDC 127K 表示:600VDC 120μF±10%二、电容器分类和特性1.0电容器分类:1.1按照结构分: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和微调电容器;1.2按电介质分:有机介质电容器、无机介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和空气介质电容器等;1.3按用途分:启动运行、功率补偿、旁路、滤波、调谐、耦合、抗干扰等;1.4按介质材料分:金属化膜电容、瓷介电容、涤纶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等等2.0电容器的应用选择2.1高频旁路:陶瓷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玻璃膜电容器、涤纶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2.2低频旁路:纸介电容器、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涤纶电容器;2.3滤波:金属化膜电容、电解电容、纸介电容器、液体钽电容器;2.4调谐:陶瓷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玻璃膜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2.5耦合:纸介电容器、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涤纶电容器、固体钽电容器;2.6启动/补偿:金属化薄膜电容、电解电容器等。
电容器的应用与原理图解

电容器的应用与原理图解1. 电容器的基本原理电容器是一种被用来储存电荷的元件,它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电介质组成。
当电压施加到电容器的两个导体上时,正电荷会在一个导体上聚集,而负电荷则会在另一个导体上聚集。
这个过程导致了电场的建立,电荷被储存在电场中。
2. 电容器的主要特性•电容量:电容器的电容量是指它储存电荷的能力。
电容量的单位是法拉(F)。
•工作电压:电容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称为工作电压。
超过工作电压将导致电容器失效。
•耐久性:电容器的耐久性指的是它的寿命,即能够承受的循环次数。
一般来说,电容器的寿命与使用条件有关。
•频率特性:电容器的电容量可能随着电压或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 电容器的应用领域3.1 电子设备•电源滤波:电容器通过滤去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稳定电流,并提供平滑的直流电压。
•耦合和绕极:电容器被用来连接放大器和扬声器之间,起到阻隔直流并传递交流信号的作用。
•定时和脉冲电路:电容器可用来生成精确的时间延迟,用于计时或产生脉冲信号。
•存储和备份:电容器可用来储存电荷,如闪存。
3.2 电力系统•电能储存:电容器被用于电力系统中,储存电能以供短期使用。
•无功补偿:电容器可用于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效功率损耗。
•电力质量:电容器可用于抑制电力系统的谐波,改善电力质量。
3.3 通信系统•耦合和解耦:电容器可用于耦合和解耦通信线路中的信号。
•滤波:电容器可用于滤除通信线路上的噪声和杂散信号。
•补偿:电容器可用于补偿信号衰减,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4. 电容器的原理图解以下是电容器的电路符号及其原理图解:+---| |---+| |+--------+•---表示平行的金属板,它们是电容器的两个导体。
•| |表示夹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的电介质,它是电容器的储存介质。
5. 总结电容器是电子领域中常见的元件,由两个导体和电介质组成。
它能够储存电荷,并具有一些特殊的特性,如电容量、工作电压和耐久性。
电容器在电子设备、电力系统以及通信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电源滤波、耦合和绕极、定时和脉冲电路、电能储存和无功补偿等方面。
电容器的作用是什么电容器

电容器的作用是什么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电容元件,可以存储和释放电能,在电路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存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可以用来抗干扰、稳定高频电源、控制脉
冲宽度和电压、改变电流的方向,以及抑制正弦波电流中的波动。
电容器的原理是通过在两个导体之间吸收和释放电子来完成能量传输。
当电容器的两侧施加一个电压时,就会在两个导体表面形成电场,使气体
中的电子被物质吸收,即电荷正负电子在两个导体之间吸收聚集。
当电压
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时,这些电子就会从另一端排出,从而完成能量传输。
电容器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电介质圆板或其他形状电介质的物体组成,中间通常有一个电介质空气层或其他绝缘材料层,外面包裹有一层绝缘纸
膜或塑料外壳。
电容器用在电子电路中方法多种多样,它的用途繁多,包括:
一、抗交流干扰:在频率较低的交流电路中,由于交流电压的波动,
电路中可能会形成电容,因此需要电容器来抵消电容的影响,从而减少交
流干扰。
二、限制电流:在高频电路中,由于电感和电容的叠加,会影响电路
灵活性,而电容器可以抵消电感的影响,使电路更加稳定。
三、滤波:在电子电路中,电容器可以用来抑制正弦波电流中的频率波动。
电容器的原理及应用

电容器的原理及应用1. 电容器的原理电容器是一种用于存储电荷并产生电场的设备。
它由两个导电板(极板)之间夹着一层绝缘介质组成。
当电容器接入电源时,正电荷聚集在其中一个极板上,负电荷聚集在另一个极板上,形成了电场。
电容器的原理基于电场的存在,借助于电荷存储和释放的能力。
当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时,电荷从电源流入其中一个极板,并在绝缘介质中储存。
当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时,储存的电荷从一个极板流出,并在电路中释放出来。
一般来说,电容器的电容量(C)越大,储存的电荷就越多。
电容量与电容器的尺寸、极板间距和绝缘介质的性质有关。
常用的单位是法拉(F)。
2. 电容器的应用2.1 滤波器电容器在电子电路中被广泛应用于滤波器的设计中。
滤波器用于去除电信号中的杂波和干扰,使输入信号变得更加纯净。
电容器在滤波器中的作用是通过储存电荷并阻止高频信号通过,从而滤除高频噪声。
2.2 能量储存电容器作为一种能量储存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例如,手持式电子设备常使用电容器作为备用电源,提供稳定的电流。
电容器可以快速充电和放电,因此能够满足设备对瞬态电流需求的要求。
2.3 谐振电路电容器在谐振电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谐振电路用于产生特定频率的振荡信号。
电容器与电感器共同形成谐振电路中的回路,通过在电容器和电感器之间存储和释放能量,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2.4 笔记本电脑电源电容器也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电源的设计中。
由于电容器能够稳定电压和电流,它们可以在电源供电不稳定时提供稳定的电流输出,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避免电力波动对电子设备的损害。
2.5 电子游戏机电容器在电子游戏机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电容器可以被用来储存游戏存档和设置信息,在断电时保存这些数据。
这可以使玩家在重新启动游戏机时不会失去游戏进度和个人设置。
3. 结论电容器作为一种能够储存电荷并产生电场的设备,其原理和应用在电子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电容器的存储和释放电荷的能力,我们可以实现电路中的滤波、能量储存、谐振和稳定电源等功能。
电容器的原理与应用

电容器的原理与应用电容器是一种用于存储电荷的电子元件,它在电路中广泛应用于滤波、耦合、能量存储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电容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电容器由两个带电的金属板和介质组成,在电路中,它的作用是存储电荷并产生电场。
当电容器两极之间连接电源时,一侧的金属板获得正电荷,另一侧的金属板获得负电荷,形成电场。
介质的极化使电荷能够在金属板之间移动,这样电容器就可以存储电荷。
当电源断开后,电容器可以释放储存的电荷,这种特性使得它在电子电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电容器的应用领域1. 耦合电容器耦合电容器常用于放大电路中,它将一个信号的交流成分从输入端传递到输出端,同时阻断直流信号。
耦合电容器可以实现不同阶段之间的信号传递,使得放大电路工作更加稳定和有效。
2. 滤波电容器滤波电容器主要用于电源滤波电路中,它通过对电源电压的波动进行滤波,减小电源中噪声的干扰,使输出的直流信号更加稳定。
滤波电容器能帮助去除电源中的高频噪声,提供纯净的直流电压给后续电路使用。
3. 能量存储电容器能量存储电容器在电子设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一些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电容器常用作临时能量存储装置,用于释放电流以满足瞬时高功耗的需求。
此外,电容器还可用于电动车、闪光灯、相机等设备中,作为能量的储存单元,提供缓冲和备用电源。
4. 信号耦合与隔离电容器在电子通信领域,信号耦合与隔离电容器起到传递信号和阻断干扰的作用。
它们可以将高频信号传输到接收端,同时隔离阻断直流信号和噪声,确保传输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5. 开关电容器开关电容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电容器,它能够在特定情况下改变容量。
这种电容器通常应用于调整谐振电路的频率或实现可变电容的效果。
开关电容器广泛用于射频电路和通信设备中。
三、总结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它在电路中具有存储电荷和产生电场的作用。
通过掌握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电容器是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子元件,它的工作原理基于静电学的基础,具有存储电荷的功能。
电容器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当两个导体板之间有电荷时,它们之间的介质就会存储电能。
电容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中,例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定时电路等。
本文将介绍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电容器的原理1.1 电容器的基本结构电容器由两个导体板、介质和两个导线组成。
介质可以是空气、塑料、瓷器等不导电的材料,导线通常是金属线。
当两个导体板之间有电荷时,它们之间的介质就会存储电能。
1.2 电容的度量单位电容的度量单位是法拉(F),它表示电容器放电时需要放出的电量。
一个法拉电容器,如果放电时电压不变,需要放出一库仑的电荷。
1.3 电容值的影响因素电容的值受电容器两个导体板之间的距离、面积、介质以及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等因素的影响。
当两个导体板之间的距离更近、面积更大、介质的介电常数更大时,电容值也会更大。
1.4 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当电容器两个导体板之间不存在电荷时,电容器处于未充电状态。
当将电容器两端连接到直流电源上,电子就会从负极流向电容器板子上,在板子上形成负电荷。
同时,电子从电容器另一端流回直流电源,收到正电荷。
这样,电容器储存了电荷并处于充电状态。
当电容器两端断开连接时,电容器开始放电,导体板之间的电荷向直流电源的两端移动。
二、电容器的应用2.1 电容器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电容器在放大电路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于消除低频噪声、隔离直流分量、滤波等。
其中,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则是最常见的应用。
比如,对于高频信号更感兴趣,用电容器将低频分量切掉,只留下高频信号;而对于低频信号,则相反地,用电容器将高频分量切掉,只留下低频信号。
2.2 电容器在滤波电路中的应用滤波电路是电容器应用的一大领域,它可以将不需要的信号滤掉,只保留需要的信号输出。
滤波电路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根据滤波器的类型,可以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电容器及其应用
一、概念
1.两个的导体就组成一个电容器.
2. 电容器是用来充电和放电的用电器.
3. 电容器的带电量是指(两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相同).
二、电容
1.电容器的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它等于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两极间电势差(U)的比值,即(定义式),单位是法拉(F)
2.平行板电容器跟平行板的正对面积S、介质介电常数ε成正比,跟两板间距d成反比.
即(决定式),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
3.电容的大小由电容器本身性质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量的多少、板间电势差
的多少。
三、三个基本公式
1. 与平行板电容器有关的题,绝大多数是在考察以下三个公式的灵活运用:
○1(电容的定义式)
○2(电容的决定式)
○3(两极板间的场强大小)
同学们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熟记这三个公式。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电键K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电键闭合.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A.电阻R中没有电流
B.电容器的电容变大
C.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
D.电阻R中有从b流向a的电流解:图中电容器被充电,A极板带正电,B极板带负电.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大小决定因素C
∝d
S 可知当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d 时,电容C 变小.由于电容器始终与电池相连,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U A B 保持不变,根据电容的定义C =
AB U Q ,当C 减小时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量Q 都要减少,A 极板所带正电荷的一部分从a 到b 经电阻R 流向电源正极,即电阻R 中有从a 流向b 的电流.所以选项C 正确.
例2..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接通开关S ,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A 、保持S 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
B 、保持S 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
C 、断开S ,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 、断开S ,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及时练习
1.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在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 )
A.电容变大,质点向上运动
B.电容变大,质点向下运动
C.电容变小,质点保持静止
D.电容变小,质点向下运动
2. 如图所示,已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带电量为Q ,上极板带正电,两板间距离为d 。
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 由极板间的A 点沿直线移动到B 点,AB 间距离为s ,AB 连线与极板间的夹角为θ=30º。
则该过程中电场力对试探电荷做的功是 ( ) A.Qd qsC B.Cd qsQ C.Cd qsQ 2 D.Qd
qsC 2 3.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的距离d 和两板面积S 都可以调节,电容器两板与电池相连接.以Q 表示电容器的电量,E 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则 ( )
+ + + + + + θ A s
A .当d 增大、S 不变时,Q 减小、E 减小
B .当S 增大、d 不变时,Q 增大、E 增大
C .当d 减小、S 增大时,Q 增大、E 增大
D .当S 减小、d 减小时,Q 不变、
E 不变
4、将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去掉电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保持相对面积不变,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则场强不变,电势差增大
B .保持极板间距离不变,减小两极板的相对面积,则场强不变,电势差减小
C .保持相对面积不变,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电量减少,电容增大
D .保持极板间距离不变,增大两极板的相对面积,则电容增大,电量不变
5.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 ,用电动势为E 的直流电源对极板可移动的电容进行
充电。
为了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高于E ,而两极板间的场强保持不变,可以采取的办法 是 ( )
A.电容器充电后,先将电键S 断开,再将两极板间的距离拉大一些
B.电容器充电后,先将两极板间的距离拉大一些,再将电键S 断开
C.电容器充电后,先将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减小一些,再将电键S 断开
D.电容器充电后,先将电键S 断开,再将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增大一些
6. 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接通开关K ,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 )
A .保持K 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
B .保持K 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
C .断开K ,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 .断开K ,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7.如图所示,三个同样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同时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垂直于电场线射入平行板电容器间的匀强电场,它们的运动轨迹分别用a 、b 、c 标出,不考虑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当b飞离电场的同时,a刚好打在下极板上
B.b和c同时飞离电场
C.进入电场时,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
D.在电场中运动过程中c的动能增加最小,a、b动能增加
8. 某种带电粒子以平行于极板的初速度射入平行板电容器,射入时的初动能为E,射出时的末动能为2E。
如果将这种带电粒子入射的初动能增加到2E,其他条件都不变,那么带电粒子射出该电容器两板间时的末动能将是()
A. 2.25E
B. 2.5E
C. 3E
D. 4E
9.如图7-4-2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一小孔M和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 在同一直线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到达N孔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沿原路返回,若保持
两极间的电压不变,则()
图 7-4-2
①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②把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③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④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水平方向成α=37º角。
一个质量为m=0.20g,电荷量为q=-1.0×10-5C的带电质点P,以水平初速度从M极板的下端点射入后沿水平直线运动,到达N极板的上端点时速度恰好减小为零。
已知M极板的下端点和N极板的上端点间的距离为s=48cm。
求:⑴质点P从 M极板的下端点入射时的初速度v0;⑵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U 。
11.如图所示,P 、Q 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为50V ,板间存在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板间的距离d=10cm ,其中Q 板接地,两板间的A 点距P 板4cm .求:
(1)P 板及A 点的电势.
(2)保持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而将Q 板向左平移5cm ,则A 点的电势将变为多少?
高考示例:
1. (2012江苏卷).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板间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变化情况是
A .C 和U 均增大
B .
C 增大,U 减小
C .C 减小,U 增大
D .C 和U 均减小
2. (12湖南)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
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电势能逐渐增加
C.动能逐渐增加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 (13广东) 喷墨打印机的简化模型如下图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经带电室带负电后,以速度v 垂直匀强电场飞入极板间,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中( )
A.向负极板偏转
B.电势能逐渐增大
C.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D.运动轨迹与带电荷量无关
4. (08宁夏)如图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 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
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
开始时悬线静止
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a。
在以下方法
中,能使悬线的偏角a变大的是
A.缩小a、b间的距离
B.加大a、b间的距离
C.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
5. (09福建)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
一带电油滴位于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
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
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A.带点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B.P点的电势将降低
C.带点油滴的电势将减少
D.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量将增大
6. (09天津)如图所示,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平行金属板在真空中水平放置,M、N为板间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 M经过M点在电场线上向下运动,且未与下板接触,一段时间后,粒子以速度v N折回N点。
则
A.粒子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由M指向N
B.粒子在M点的速度一定比在N点的大
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N点的大
D.电场中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点的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