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十二时辰对照表
古代24时辰对照表

古代24时辰对照表古代24时辰对照表子时0时:23:00-1:00,属子午同人,表面上有良辰。
丑时1时:1:00-3:00,属子午同仁,表面上有宕星。
寅时2时:3:00-5:00,属子午财神,表面上有角星。
卯时3时:5:00-7:00,属子午护佑,表面上有亢星。
辰时4时:7:00-9:00,属子午财帛,表面上有房星。
巳时5时:9:00-11:00,属子午官职,表面上有心星。
午时6时:11:00-13:00,属子午兵权,表面上有尾星。
未时7时:13:00-15:00,属子午土财,表面上有箕星。
申时8时:15:00-17:00,属子午会友,表面上有斗星。
酉时9时:17:00-19:00,属子午禄位,表面上有牛星。
戌时10时:19:00-21:00,属子午六畜,表面上有女星。
亥时11时:21:00-23:00,属子午游祥,表面上有虚星。
子时12时:23:00-1:00,属子午天乙,表面上有危星。
丑时13时:1:00-3:00,属丑午天乙,表面上有宿星。
寅时14时:3:00-5:00,属丑午地劫,表面上有壁星。
卯时15时:5:00-7:00,属丑午天空,表面上有奎星。
辰时16时:7:00-9:00,属丑午官权,表面上有娄星。
巳时17时:9:00-11:00,属丑午协调,表面上有胃星。
午时18时:11:00-13:00,属丑午婚姻,表面上有昴星。
未时19时:13:00-15:00,属丑午收获,表面上有毕星。
申时20时:15:00-17:00,属丑午正义,表面上有觜星。
酉时21时:17:00-19:00,属丑午思想,表面上有参星。
戌时22时:19:00-21:00,属丑午文书,表面上有井星。
亥时23时:21:00-23:00,属丑午布施,表面上有鬼星。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十二经络时辰表古代每个时辰都是两个小时,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个字代替,时是凌晨23:00—1:00,以此推算,申时是15:00-17:00点.【子时】夜半,胆经当令,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肝经当令,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肺经当令,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大肠经当令,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胃经当令,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脾经当令,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心经当令,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小肠经当令,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膀胱经当令,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肾经当令,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心包经当令,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三焦经当令,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十二经络时辰表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这就是我们一天24小时里的12时辰养生法则。
时间-----对应的经络23: 00-1: 00 子时:鼠:胆经当令胆经。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
十二时辰具体时间

十二时辰具体时间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计量方式,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大约等于两个现代小时。
具体时间如下:
1. 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2. 丑时:凌晨1点至3点
3. 寅时:凌晨3点至5点
4. 卯时:早上5点至7点
5. 辰时:早上7点至9点
6. 巳时:上午9点至11点
7. 午时:中午11点至下午1点
8. 未时:下午1点至3点
9. 申时:下午3点至5点
10. 酉时:下午5点至7点
11. 戌时:晚上7点至9点
12. 亥时:晚上9点至11点
这种时间计量方式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是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的长度并不一定相等,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每个时辰长度相等的十二时辰制度。
在中国古代,十二时辰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天文学、农业等领域,直到现代仍有人使用。
各时辰对应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00 — 1:00)。
【丑Chou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1:00 — 3:00)。
【寅yin2时】平时,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3:00 — 5:00)。
【卯mao3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5:00 — 7:00)。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7:00 — 9:00)。
【巳s i 4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9:00 — 11:00)。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00 — 13:00)。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00 — 15:00)。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00 — 17:00)。
【酉you2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00 — 19:00)。
【戌x u 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00 — 21:00)。
【亥hai4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00 — 23:00)。
(拼音中最后一个字是声调(1、2、3、4代替的)。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划分方法,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大约相当于现代时间的两个小时。
这种时间划分方法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天文学中和医学中都有使用。
下面是“十二时辰”以及与其对应的时间:
1.子时:夜半12点至凌晨1点
2.丑时:凌晨1点至2点
3.寅时:凌晨2点至4点
4.卯时:早晨4点至6点
5.辰时:早晨6点至8点
6.巳时:上午8点至10点
7.午时:上午10点至中午12点
8.未时:中午12点至下午2点
9.申时:下午2点至4点
10.酉时:下午4点至6点
11.戌时:晚上6点至8点
12.亥时:晚上8点至10点
每个时辰的名称和时间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划分方法是相同的。
在现代,这种时间划分方法已经不再被广泛使用,但在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中,例如春节、清明节等,仍然会使用“十二时辰”来安排活动时间。
古代24时辰对照表

古代24时辰对照表以下是古代24时辰对照表:1.子时(23:00-01:00):半夜11点至凌晨1点之间,为母时的前一段,也是黑夜中最晚的时刻,道家称之为“太极开始”,儒家称之为“龙腾”。
2.丑时(01:00-03:00):丑时是24时的第二段,此时正值凌晨1点至3点之间,为平夜部分,俗语有“爆竹声,丑时满城”。
3.寅时(03:00-05:00):寅时是24时的第三段,此时正值凌晨3点至5点之间,为清晨部分,俗语有“八点钟,人活动,寅时入梦乡”。
4.卯时(05:00-07:00):卯时是24时的第四段,此时正值凌晨5点至7点之间,被称为“一天之中最清静的时辰”,俗语有“中午匆匆,卯时尚睡”。
5.辰时(07:00-09:00):辰时是24时的第五段,此时正值清晨7点至9点之间,是一天之中最开始的部分,俗语有“江上见桃花开,辰时昼短夜长”。
6.巳时(09:00-11:00):巳时是24时的第六段,此时正值上午9点至11点之间,道家称之为“胎生之时”,儒家称之为“伏时”,俗语有“鸡鸣喔喔叫,巳时状元中”。
7.午时(11:00-13:00):午时是24时的第七段,此时正值中午11点至1点之间,俗语有“太阳最高处,午时最热也”。
8.未时(13:00-15:00):未时是24时的第八段,此时正值下午1点至3点之间,俗语有“下午炎炎,未时人懒”。
9.申时(15:00-17:00):申时是24时的第九段,此时正值下午3点至5点之间,道家称之为“燥气起处”,儒家称之为“消融之时”,俗语有“夕阳余晖,申时人归”。
10.酉时(17:00-19:00):酉时是24时的第十段,此时正值傍晚5点至7点之间,是夜晚到来之前的最后一段,俗语有“酉时雁叫声,夜色将暗笼”。
11.戌时(19:00-21:00):戌时是24时的第十一段,此时正值晚上7点至9点之间,俗语有“夜深人静时,戌时月当头”。
12.亥时(21:00-23:00):亥时是24时的第十二段,此时正值晚上9点至11点之间,为母时的最后一段,也是黑夜中最早的时刻,俗语有“婴孩娇黄,亥时到床”。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十二经络时辰表古代每个时辰都是两个小时,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2个字代替,子时是凌晨23:00 - 1:00 ,以此推算,申时是15:00-17:00 点.【子时】夜半,胆经当令,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肝经当令,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肺经当令,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大肠经当令,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胃经当令,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 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脾经当令,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心经当令,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 时至13 时)。
【未时】日昳,小肠经当令,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 时至15 时)。
【申时】哺时,膀胱经当令,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 食至17 时)。
【酉时】日入,肾经当令,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 时)。
【戌时】黄昏,心包经当令,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 时至21 时)。
【亥时】人定,三焦经当令,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 时至23 时)。
十二经络时辰表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这就是我们一天24小时里的12 时辰养生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