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作品赏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徐悲鸿的课件

徐悲鸿的课件

05
CATALOGUE
徐悲鸿的传承和发展
徐悲鸿艺术的传承方式
徐悲鸿艺术传承的途径
徐悲鸿的艺术作品和思想通过多种途径得以传承,包括画册、书籍、展览、教 育机构等。这些途径使得徐悲鸿的艺术理念和技艺得以传播和延续。
徐悲鸿艺术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一些艺术家和学者在徐悲鸿艺术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学习和研 究徐悲鸿的艺术,将其理念和技艺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进一步推广了徐悲鸿 的艺术。
徐悲鸿的艺术影响深远,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对中国现代绘 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徐悲鸿的作品不仅在绘画技巧上有所创新,而且也注重表现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 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徐悲鸿的艺术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绘画领域,还涉及到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对中 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九州无事乐耕耘》赏析
总结词
《九州无事乐耕耘》是徐悲鸿的一幅描绘农耕场景的作品,画面充满了温馨和祥和,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和热爱。
详细描述
《九州无事乐耕耘》是徐悲鸿的一幅描绘农耕场景的作品,画面中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牛羊成群,一片宁静祥 和的景象。徐悲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这一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 爱。
汲取传统精髓
徐悲鸿的书法风格以汲取传统书 法精髓为基础,融合了自己的艺
术思想和实践经验。
刚劲有力的笔触
徐悲鸿的书法作品以刚劲有力的笔 触为主要特点,表现出强烈的个性 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追求创新与变化
徐悲鸿在书法创作中追求创新与变 化,通过尝试不同的书写工具、纸 张和创作方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 书法作品。
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徐悲鸿画作 PPT

徐悲鸿画作 PPT
徐悲鸿
1895年7月19日 徐悲鸿生于太湖之滨的江苏省宜兴一贫 寒家庭。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当地著名画家, 精诗书篆刻。少年徐悲鸿是在“半耕半 读半渔樵”的生活中度过了童年的。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画的《课子图》。
徐悲鸿在树下读书,父亲持扇坐其后,凝神谛听
1901年 徐悲鸿6岁,开始随父读书习字 7岁便想学画 父亲不许 他便悄悄描画屋 畔河边的鸡鸭猫犬 自得其乐
1952卧病在床,但一直关心国内外的艺术活动 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了作,并计划编写《爱 同主义教育挂图》,拟将历代政要艺术珍品集 中编印。
1953 渐能起床活动,便到美院为毕业班学生 讲课和指导教师油画和素描进修班。 作《首之瞻处即光明》和《铲尽崎岖人道平》 奔马图。
9月23日,担任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执行 主席,脑溢血症复发,于9月26日 2时52分逝世, 享年58岁。周恩来总理赴医院向他的遗体告别。
徐悲鸿的爱国情怀
徐悲鸿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不仅热爱艺 术,也是一名富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三 省。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向上海发动了进攻,一个全 国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开始兴起。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 抗日的呼声日益强烈,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却顽固地坚持"攘外必 先安内"的政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徐悲鸿对日益严重的民族 危机非常忧虑,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不抵抗主义特别不满,对 蒋介石这个国民党的"最高领袖"也没有好感。1935年,蒋介石50 寿辰,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张道藩要徐悲鸿为蒋介石画像,再三 相请,都被徐悲鸿一口拒绝。

徐悲鸿作品简介ppt课件

徐悲鸿作品简介ppt课件
16
此画作于1935年,就 是那一年,大师与孙多 慈轰轰烈烈的师生恋被 迫结束。徐忍痛别离之 后,借《诗经》抒情, 以庄姜自比,画了这幅 《燕燕于飞图》隐晦表 达相思之苦。提识曰 “乙亥初秋,写庄姜燕 燕于飞之诗以遣悲怀”, 下扣一枚殷红的“悲” 字心形印
《燕燕于飞图》
17
四、个人评价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杰出的画家,卓越的艺术教育 家。他继承了中国民族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吸取了西 洋古典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技巧,他的作品表现 了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倾向,他在解放以前即参加了中 国人民争取民主的运动。他在艺术教育事业上有极大的贡 献,他以现实主义的正确方向和对艺术天才的无比热爱与 关心,培养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美术家。他在艺术创造上勤 练笃学的精神,足为大家模范……
徐悲鸿简介及其作品赏析
1
目录
一.个人简介 二.艺术之路 三.作品赏析 四.个人评价
2
一、个人简介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 兴人,原名寿康。中国现代美术事 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 术教育家。徐悲鸿父亲是个小有名 气的画家。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 国水墨画。
3
1918年,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留学法国, 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1927年回国,先 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新中国 建立后,任首届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 学院院长等职。
12
《巴人汲水图》创作于 1938年,被誉为徐悲鸿最具 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四大代 表作之一,整幅画作高3米, 宽0.62米。1938年展出时, 即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 作”。
《巴人汲水图》是一幅真 实记录民众阶层生存景象的 艺术珍品,其意义最突出体 现在其现实性。

徐悲鸿作品鉴赏 ppt课件

徐悲鸿作品鉴赏 ppt课件

来其苏。”描写夏桀暴虐,在他的统治下,人民痛苦不堪,商汤带兵去讨伐暴
君,老百姓殷切地期待他们来解救。大地干裂了,瘦弱的耕牛啃着树根,人们
的眼睛里燃烧着焦灼的期待。
21
道 中 小 庙
桂 林 风 景庭 1院小9 3景4 22 年
绘画风格(现实主义)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百年艺术史上 “丹青巨擘、教育巨子”,他对中西方 的审美和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提倡对 民族艺术加以取舍、改良,形成了自己 的艺术改良理论:“古法之佳者守之, 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 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他利用了中 国画线描的表现力,又融汇了素描的造 型准确,独创了前无古人的绘画语言和 艺术形式。影响巨大。
雪山群狮 113×217厘米
10
11
一牛和画徐
样也精马悲
意是神的鸿
韵徐溶作画
生悲入品马
动鸿了中名
、特国凸闻
神别画现天
气钟中出下
十爱,来,
足的注,他
。题重主的
材比要马
,例是之
他、他所
所造成以
画型功能
的准地在
牛确将上
犹,西千
如以画年
他形的来
的传技无
马神法数
12

13
画题 技材 高丰 超富 14 、
新形式国画的诞生。他的写实主张
和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并为一体,成为本世纪最大的主
流画派。
5
九州无事乐耕耘
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该画以1.5亿 起拍,以2.668亿落槌,打破徐悲鸿 其它作品的价格记录。
6
徐悲鸿的马是标志性符号,家喻户晓,画得特别准确。首先,准确是鉴定徐悲

徐悲鸿画马-ppt优秀课件

徐悲鸿画马-ppt优秀课件


11.“ 怡 ” 有 和 悦愉 快之意 。中国 茶道雅 俗共赏 ,不拘 一格。 一方面 ,突出 体现了 道家“ 自恣以 适己” 的随意 性,同 时,不 同地位 、信仰 和文化 层次的 人对茶 道有不 同的追 求。王 公贵族 讲茶道 ,意在 炫耀权 贵,附 庸风雅 ;

12.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 因素的 整合。 整合的 模式是 以华夏 文明为 核心, 核心向 周围扩 散,周 围向核 心趋同 ,核心 与周围 互相补 充、互 相吸收 、互相 融合。 汉族和 汉族以 外的少 数民族 ,都为 中华文 明作出 了重要 的贡献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本 文 以 叙 述为铺 垫,以 议论为 主体。 其叙事 以作者 陆续了 解七门 堰历史 的过程 为线索 ,

9.语 言 简 洁 , 叙事 清楚; 其议论 ,则联 系汉初 宗室王 族作横 向和纵 向的比 较,借 题发挥 ,以此 阐述自 己的思 想观点 。

10.“ 静 ” 是 中 国茶 道修习 的必由 途径。 老子说 :“至 虚极, 守静笃 ,万物 并作, 吾以观 其复。 ”庄子 说:“ 水静则 明烛须 眉,平 中准, 大匠取 法焉。 ”老子 和庄子 所启示 的“虚 静观复 法”是 人们明 心见性 ,洞察 自然, 反观自 我,体 悟道德 的无上 妙法。 道家的 “虚静 观复法 ”在中 国的茶 道中演 化为“ 茶须静 品”的 理论和 实践
徐悲鸿画马
八骏图
徐悲鸿
我国著名画家。画的马形态各异,飘逸 灵动,宛若真马一般。
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徐悲鸿是一位 举世闻名的画家,他擅长画马。 徐悲鸿的《奔马图》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
阅读提示: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一找哪句话最 能概括出:徐悲鸿画马有什么特点?动笔画出来。

徐悲鸿作品鉴赏ppt课件

徐悲鸿作品鉴赏ppt课件

《奔马》(1941年 国画 130×76cm)
画上题有“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
仍有前次之结果也,pp企t课予件 望之。
16
田横五百壮士
ppt课件17来自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品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说的是占 国时代齐国的旧王族田横在秦末农民起义中率众五百人入居海岛, 刘邦建汉后派人招降,田横告别众人赴洛阳,途中拔剑自刎,五百 壮士闻之也全部自杀殉节。画面描写田横与五百壮士告别时的情景, 身着暗红紫袍的田横昂头拱手,正气凛然,众壮士或摩拳擦掌或低 头饮泣,气氛悲壮。借此历史事故表达出针对当时的反动统治和社 会黑暗的愤恨以及对威武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颂。很有意思的是, 徐悲鸿把众壮士中那个身着黄衣者画成了自己的形象,这也是画家 不畏强暴的正义感的一种表达。 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着一种悲
《侧目》(1939年 国画
111×109ppct课m件)
27
此画作于1938年,中国正遭受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徐悲鸿 满怀悲愤,画此负伤雄狮。它 回身昂首,双目怒视远方,这 是一幅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发情 怀的佳作。狮虽然负伤,但未 屈服,仍然保持昂扬斗志和复 仇的信念,象征了中华民族的 自尊自强和不容侵犯。迎风飘 舞的鬃毛,强健有力、紧抓地 面的利爪,喷出怒火的双眼, 都传达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徐悲鸿作品鉴赏
ppt课件
1
1
徐悲鸿简介
2
主张及其风格成就
3
作品鉴赏
4
感悟
ppt课件
2
徐悲鸿 (1895-1953),江苏宜 兴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 美术教育家。取法西方古典写实 绘画,力倡用"写实主义"改造中 国画,特别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 型艺术的基础"论,在画史上产生 了划时代的效果,宣布了从顾恺 之到任伯年一千多年间勾红填色 形式的大体结束和一代新形式国 画的诞生。他的写实主张和从苏 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 为一体,成为本世纪最大的主流 画派。

徐悲鸿介绍及作品课件

徐悲鸿介绍及作品课件
徐悲介及作
目 录
• 徐悲鸿简介 • 徐悲鸿的艺术风格 • 徐悲鸿的代表作品 • 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及贡献 • 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观念 • 徐悲鸿的意义和价值
contents
徐悲鸿的个人背景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 1895年出生在宜兴县。
徐悲鸿幼年随父读书, 后跟随父亲学习画画。
徐悲鸿的父亲是位半 耕半读的村塾老师, 同时也是位乡间画师。
01
02
03
融合中西艺术
他认为中国艺术有很好的 传统,但也应该借鉴西方 艺术的优点,将两者融合 起来。
重视写生
他强调写生的重要性,认 为只有通过对自然和生活 的观察和体验,才能真正 理解艺术的本质。
表现人民生活
他的作品常常表现普通人 民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 他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热 爱。
与其他艺术家的比较和交流
《九方皋》
总结词
这幅画以九方皋为主角,表现了 他在寻找千里马的故事中的智慧 和毅力。
详细描述
徐悲鸿通过描绘九方皋的形象, 展示了他的智慧、勇气和决心。 画中的马匹栩栩如生,象征着追 求真理和完美的精神。
《竹林七贤》
总结词
这幅画以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为题材, 表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智慧。
详细描述
对后世的传承和发展
丰富的艺术遗产
徐悲鸿留下了大量的绘画、素描、水墨画等作品,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为研究和传承中国 美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艺术教育价值
徐悲鸿的作品对后世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绘画技巧、艺术理念和创作精神都为艺术 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THANK YOU
将西方绘画的写实和东方绘画 的意境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 的艺术魅力。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ppt课件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ppt课件
达·芬奇的画是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的稳 定构架.
丁托列托是文艺复兴后期,被称为风格 主义的代表性画家.激烈交错的“动”感是 这类画家的突出特征.两画的完成相距一百 年,达·芬奇等大师们在文艺复兴盛期那种对 平衡、和谐的审美追求此时已发生变化.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二、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时代性:
抗战时期的手 绘宣传海报
地域性:
徐悲刘鸿油文画西《《愚公祖移孙山四》代赏析》
何家英《少女》
思考与讨论: 比较下图两幅《最后的晚餐》,进一步说说
美术作品的时代性特征。
1592——1594 丁托列托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1495——1498达·芬奇
对比
丁托列托的画是一个呈对角线倾斜的大 趋势,气氛骚乱而激动.
马远和夏圭都是中国南宋时期 著名的山水画家,他们以边角 式小山小水取代了北宋流行的 全景式大山大水,开创了中国 山水的新局面,收到了后世画 家的追捧。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成 祖
残 山 剩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同一事物,评价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会不同。
问题思考: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感 谢 您 的 关 注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老师,这幅画值多少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精品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徯 我 后
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评述: 因为当时正是“九一八事变”以后, 东北大片国土沦亡,国民党政府一面屈膝投降帝国主义,一面加紧镇 压人民群众和民主运动,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中。悲鸿借这个题材抒发 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并象征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人民渴望得到解 救的心情。
箫声
画中体现出徐悲鸿在早期有意识地探索 油画的中国特色。其构图、色彩、笔法乃至 思想、情感和笔墨情趣上都具有浓郁的东方 绘画精神,尤其是构图极具想象力和大胆的 革新精神,饱含东方艺术精神和智慧,对画 中人物进行了大胆的切割和截取,其重心严 重地偏离画面中心,既从视觉上又从心理上 造成了一种极不平衡的强烈动势和压迫感, 很好地服务于画面整体思想和情感的主题要 求。背景中的一株也被截取的树木被巧妙地 放置于画面右上侧,使画面重新获得了平衡 ,处在画面中心的长箫极具动感,起到了对 画面人物和树木构图上的联系作用,是构图 上的点睛之笔。
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
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
奔马享名于世。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作者简介
八 骏 图
《八骏图》是徐悲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周穆王八骏为题材, 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在绘画技法上,是极为成功的中西融合 的产物,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 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 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了 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徐悲鸿作品赏析

徐悲鸿(1895-1953年),原名徐寿康。杰出的画家
和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
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
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
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
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
奔马图

这匹马没有马鞍,没有缰绳,在宽广
的原野上狂奔,从神态、气势看,是一匹
骏马,神骏气昂,奋发感人。画面简淡、
高逸,用笔泼辣、凝重,穷紫酣畅,间参

西法,均为徐悲鸿先生独到处。这件作品
不仅从外形显出奔马的神骏和壮美,更重
要的是从内在的精神本质来表现了奔马的
驯良、坚毅、敏捷等性格特征,可谓徐氏
早年的得意之作,画上无题款,有“东海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田 横 五 百 士
正是有感于田横等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节",画家着意 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惜别的戏剧性场景来表现。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 着一种悲壮气概,撼人心魄。画中把穿绯红衣袍的田横置于右边作拱手诀 别状,他昂首挺胸,表情严肃,眼望苍天,似乎对茫茫天地发出诘问,横 贯画幅三分之二的人物组群,则以密集的阵形传达出群众的合力。
愚公移山
该图极具现实意义。作于1940年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 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 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 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抗战中南京、武 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 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 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 济灾民。1939至1940年,应印度大 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 画展宣传抗日,这期间他创作了这幅 《愚公移山图》。
王孙”钤记, 章真堪澄。
负伤之狮
1938年,日寇侵占了我 大半个中国,徐悲鸿怨愤难 忍。他画的负伤雄狮,回首 跷望,含着无限的深意。画 上题写:“国难孔亟时与麟 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 此以聊抒怀。”表现了作者 爱国忧时的思想。中国被称 作东方的“睡狮”,现在被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 北大部分国土,“睡狮”已 成了负伤雄狮。这头双目怒 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 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 蕴藏着坚强与力量。
九 方 皋
画中,主人公九方皋叉腰昂首站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的那匹黑色 骏马,目光流露出不凡的气质与智慧。他的胸有成竹与身后两个浅薄之徒的 自命不凡形成了对比,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在笔墨上,这幅画也表现出了 徐悲鸿高超的绘画技巧,其中在九方皋身上的用笔特点突出,而在骏马身上 则用墨更为彰显,一张一弛,极具特色,特别是在九方皋的眼睛以及骏马的 眼睛表达上,更是传神。整幅画人物和马匹都采用饱满宏大、庄严稳定的构 图,当然其中九方皋和黑骏马的形象被塑造得最为高大,可谓重点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