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量表
儿童行为量表(CBCL)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CBCL)Achenbach (家长用,适用于4—16岁儿童)第一部分:一般项目儿童:性别:男□女□年龄:,出生日期:年月日年级:,种族:父母职业(请填具体,例如车工、鞋店售货员、主妇等)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填表者:父□,母□,其他人□填表日期:年月日第二部分:社会能力Ⅰ(1)请列出你孩子最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游泳,棒球等):无爱好□爱好: a.b.c.(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在这些项目上花去时间多少?不知道较少一般较多□□□□(3)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的运动水平如何?不知道较低一般较高□□□□Ⅱ(1)请列出你孩子在体育运动以外的爱好(例如集邮、看书、弹琴等,不包括看电视)无爱好□爱好: a.b.c.(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花在这些爱好上的时间多少?不知道较少一般较多□□□□(3)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的爱好水平如何?不知道较低一般较高□□□□Ⅲ(1)请列出你孩子参加的组织、俱乐部、团队或小组的名称未参加□参加: a.b.c.(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在这些组织中的活跃程度如何?不知道较差一般较高□□□□Ⅳ(1)请列出你孩子有无干活或打零工的情况(例如送报、帮人照顾小孩、帮人搞卫生等)没有□有: a.b.c.(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工作质量如何?不知道较差一般较好□□□□Ⅴ(1)你孩子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无 1个 2—3个 4个及以上□□□□(2)你孩子与这些朋友每星期大概在一起几次?不到一次 1—2次 3次及以上□□□Ⅵ.与同龄孩子相比,你孩子在下列方面表现如何?较差差不多较好a.与兄弟姊妹相处□□□b.与其他儿童相处□□□c.对父母的行为□□□d.自己工作和游戏□□□Ⅶ(1)当前学习成绩(对六岁以上儿童而言)未上学□不及格中等以下中等中等以上a.阅读课□□□□结果分析:第一部分的项目不记分,由于父母亲的职业最能代表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情况,因此“一股项目”中只着重此条,第二部分的项目除个别条目外,均需记分,其记分方法如下:I(1)无爱好或一种爱好记0分,两种爱好记1分,三种或以上记2分。
行为量表

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一、有关健康问题(1-8项)1.头痛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2.肚子痛或呕吐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3.气管哮喘或哮喘发作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4.尿床或尿裤子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5.大便在床上或裤子里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6.发脾气(伴随叫喊或发怒动作) 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7.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8.逃学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二、其他行为问题9.非常不安,难于长时静坐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10.动作多,乱动,坐立不安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11.经常破坏自己或别人的东西 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12.经常与别的儿童打架或争吵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13.别的儿童不喜欢他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14.经常烦恼,对许多事都心烦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15.经常一个人呆着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16.易激惹或勃然大怒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17.经常表现痛苦、流泪、不愉快或忧伤 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18.面部或肢体抽动、作态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19.经常吮吸拇指或手指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20.经常咬指甲或手指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21.经常不听管教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22.做事拿不定主意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23.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 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24.神经质或过分特殊 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25.时常说谎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26.欺负别的孩子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三、日常生活的某些习惯问题27.有没有口吃(说话结巴)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28.有没有言语困难,而不是口吃(如表达自己的或转述别人的话有困难)如果有请描述其困难程度:________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29.是否偷过东西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30.有没有进食不正常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31.睡眠困难a.从来没有b.轻微或有时有c.严重或经常出现。
学龄前儿童行为发展量表(CCDI)

学龄前儿童行为发展量表(CCDI)一. 说明:CCDI 有320 个题目,其中313 题可以分成7 组,分别用来判断7 个发展项目。
1. 粗动作:自最简单的‘从俯卧翻身’到最复杂的‘骑脚踏车’,借以评估孩子身体挪移以及有关的体力、平衡和协调等粗动作的发展情形。
2. 精细动作:自‘紧握住别人放进他手掌的玩具’到‘誊写简单的字’,以评估他视觉和运动之间协调能力以及精细动作的发展情形。
3. 沟通表达:从最起码的‘对人微笑’到‘能说出自己做的梦的内容’以评估他在与人相处之中表达自己的能力如何。
4. 概念理解:从简单的‘听到自己的名字会有反应’到复杂的‘会做不进位加法’,能评估孩子理解语言,以及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
5. 环境理解:从‘认得出妈妈’到‘会玩有两个以上人参加而且要遵守规则的桌上游戏,例如跳棋、扑克牌’,可以评估一个孩子对语言之外的环境的理解能力。
6. 身边处理:从‘拿着饼干自己吃’到‘自己系鞋带’,评估他自行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
7. 人际社会行为:从‘注意到其他小孩的存在’到‘自己过斑马线’,评估他在家庭、社会生活中做人处事的能力。
此外还有第8 组题目,是把总共320 个题目扣去上面7 组313 题后,剩下的7 题,再加之从7 组题目中选出最能区分发展年龄的120 题,作为整个发展情形的综合评估。
二. 以320 个问题来衡量智能发展填写量表,如果你就是孩子的爸爸或者妈妈,或者是寻常和孩子很接近的人,那末根据平日的观察填答就可以了。
如果你是孩子的老师,对他还不熟悉的话,请你和他实际接触至少一个月,并且参加他的游戏活动以后,有了深刻的了解再填答。
三.填写时注意事项填写的时候,你请先子细阅读每一个题目所描述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小孩在发展过程中某些时候会浮现的。
如果他‘现在有’这个行为,在答案纸这题号下面的空格,打○;如果‘曾经有’而现在不一定有也打○。
如果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过的行为,则打ⅹ。
有时候你不太知道小孩究竟有没有做某个行为的能力,那末最好实际观察一下,或者设计一个可能会让小孩浮现这行为的情况,看实际浮现不浮现来填答。
儿童行为量表(CBCL)

儿童行为量表(CBCL)Achenbach(家长用,适用于4—16岁儿童)译者说明:1.原表用的是大规格纸张,许多项目平列横排,为适应国内常用16开纸的情况,改为上下排列,内容未变。
2.各项目后有横线者请用文字填写;有小方框者,请在相应的方框后打╳。
3.本表内容可分三个部分,翻译时加了“第一部分:……”等三个大标题。
4.在个别项目内加了“译注”,以利使用。
第一部分:一般项目儿童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出生日期:年月日年级:,种族:父母职业(请填具体,例如车工、鞋店售货员、主妇等)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填表者:父□,母□,其他人□填表日期:年月日第二部分:社会能力Ⅰ(1)请列出你孩子最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游泳,棒球等):无爱好□爱好: a.b.c.(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在这些项目上花去时间多少?不知道较少一般较多□□□□(3)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的运动水平如何?不知道较低一般较高□□□□Ⅱ(1)请列出你孩子在体育运动以外的爱好(例如集邮、看书、弹琴等,不包括看电视)无爱好□爱好: a.b.c.(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花在这些爱好上的时间多少?不知道较少一般较多□□□□(3)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的爱好水平如何?不知道较低一般较高□□□□Ⅲ(1)请列出你孩子参加的组织、俱乐部、团队或小组的名称未参加□参加: a.b.c.(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在这些组织中的活跃程度如何?不知道较差一般较高□□□□Ⅳ(1)请列出你孩子有无干活或打零工的情况(例如送报、帮人照顾小孩、帮人搞卫生等)没有□有: a.b.c.(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工作质量如何?不知道较差一般较好□□□□Ⅴ(1)你孩子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无 1个 2—3个 4个及以上□□□□(2)你孩子与这些朋友每星期大概在一起几次?不到一次 1—2次 3次及以上□□□Ⅵ.与同龄孩子相比,你孩子在下列方面表现如何?较差差不多较好a.与兄弟姊妹相处□□□b.与其他儿童相处□□□c.对父母的行为□□□d.自己工作和游戏□□□1Ⅶ(1)当前学习成绩(对六岁以上儿童而言)未上学□不及格中等以下中等中等以上a.阅读课□□□□b.写作课□□□□c.算术课□□□□d.拼音课□□□□其他课(如历史、地理、常识、外语等)e. □□□□f. □□□□g. □□□□(2)你孩子是否在特殊班级?不是□是□,什么性质?(3)你孩子是否留级?没有□留过□,几年级留级质?留级理由:(4)你孩子在学校里有无学习或其他问题(不包括上面三个问题)?没有□有问题□,问题内容:问题何时开始:问题是否已解决?未解决□已解决□,何时解决:第三部分:行为问题Ⅷ.以下是描述你孩子的项目。
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一、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儿童能否自主饮食,是否需要他人帮助。
2.穿衣:儿童能否自主穿衣,是否需要他人帮助。
3.如厕:儿童能否自主如厕,是否需要他人帮助。
4.洗漱:儿童能否自主洗漱,是否需要他人帮助。
5.时间观念:儿童是否具备基本的时间观念,能否按时完成日常活动。
二、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力:儿童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
2.记忆力:儿童是否能够记忆和理解学习内容。
3.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儿童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4.学习方法和习惯:儿童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否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三、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儿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社交技能和情感交流能力。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际关系:儿童是否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否能够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
2.情感表达和交流:儿童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是否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3.社会规则和礼仪:儿童是否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和礼仪,能否在公共场合表现得得体。
4.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儿童是否具备自我意识,能否自我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四、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指儿童在身体运动方面表现出的协调能力和技能水平。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协调性:儿童是否能够保持身体平衡和协调。
2.运动技能:儿童是否能够掌握并完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如跑、跳、攀爬等。
3.体能素质:儿童的体能素质是否达到同龄儿童的一般水平,如耐力、力量等。
4.安全意识:儿童是否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能否在运动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五、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指儿童在与他人沟通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表达:儿童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否能够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
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1.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DST): 该量表是一种用于筛查6个月至
24个月龄婴儿发育异常的工具。
包括视听反应、觅食、拥抱、肢体运动、语言和社交行为等5个方面的评估。
2. 婴幼儿神经发育评估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 该量表主要用于评估婴幼儿神经发育评估量表的质量
和可靠性。
包括质量评估、信度评估和效度评估三个方面。
3. 儿童行为问卷(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 该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6岁及以上儿童行为问题的问卷。
包
括攻击性、焦虑、抑郁、依赖、强迫、社交障碍等各个方面。
4. 婴幼儿发育评估量表(婴幼儿发育评估量表,
Toddler Development Inventory, TDI): 该量表是一种用
于评估0~6岁儿童发育情况的问卷。
包括认知、语言、社会
适应、情感和运动等五个方面。
这些量表可以帮助家长、医生、教育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对
儿童的发育行为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
的干预措施。
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儿心量表)

27 月龄 146 独自上楼 147 独自下楼 148 模仿画竖道 149 对拉锁 150 认识大小 151 正放型板 152 说 7-10 个字的句子 153 理解指令
154 脱单衣或裤 R 155 开始有是非观念
4 月龄 30 扶腋可站片刻 31 俯卧抬头 90° 32 摇动并注视花铃棒 33 试图抓物 34 目光对视* 35 高声叫 R 36 咿语作声 R 37 找到声源 38 注视镜中人像 39 认亲人 R
9 月龄 77 拉双手会走 78 会爬 79 拇食指捏小丸 80 从杯中取出积木 81 积木对敲 82 拨弄铃舌 83 会欢迎 R 84 会再见 R
48 月龄 193 独脚站 5s
112 独走自如
113 自发乱画 114 从瓶中拿到小丸 115 翻书两次 116 盖上圆盒 117 会指眼耳鼻口手 118 说 3-5 个字 119 会脱袜子 R
30 月龄 156 独脚站 2s
157 穿扣子 3-5 个 158 模仿搭桥 159 知道 1 和许多 160 倒放型板 161 说出图片 10 样 162 说自己名字
项目 大运动 精细动作 适应能力 语言 社会行为 项目 大运动 精细动作 适应能力 语言
1 月龄 1 抬肩坐起头竖直片刻 2 俯卧头部翘动 3 触碰手掌紧握拳 4 手的自然状态 5 看黑白靶 6 眼跟红球过中线 7 自发细小喉音 R 8 听声音有反应* 9 对发声的人有注视 10 眼跟踪走动的人
6 月龄 49 俯卧翻身 R 50 会拍桌子 51 会撕揉纸张 52 耙弄到桌上一积木 53 两手拿住积木 54 寻找失落玩具 55 叫名字转头 56 理解手势
0 岁~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项目 1 月龄2 月龄3 月龄4 月龄5 月龄大 运 动□1 抬肩坐起头竖直片刻□11 拉腕坐起头竖直短时□21 抱直头稳□30 扶腋可站片刻□40 轻拉腕部即坐起□2 俯卧头部翘动□12 俯卧头抬离床面□22 俯卧抬头 45°□31 俯卧抬头 90°□41 独坐头身前倾精细动作□3 触碰手掌紧握拳□13 花铃棒留握片刻□23 花铃棒留握 30s □32 摇动并注视花铃棒□42 抓住近处玩具□4 手的自然状态□14 拇指轻叩可分开*□24 两手搭在一起□33 试图抓物□43 玩手适应能力□5 看黑白靶*□15 即刻注意大玩具□25 即刻注意胸前玩具□34 目光对视*□44 注意小丸□6 眼跟红球过中线□16 眼跟红球上下移动*□26 眼跟红球 180°□35 高声叫 R □45 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语 言□7 自发细小喉音 R □17 发 a 、 o 、 e 等母音 R□27 笑出声 R□36 伊语作声 R □46 对人及物发声 R □8 听声音有反应*□18 听声音有复杂反应□37 找到声源社会行为□9 对发声的人有注视□19 自发微笑 R □28 见人会笑□38 注视镜中人像□47 对镜有游戏反应□10 眼跟踪走动的人□20 逗引时有反应□29 灵敏模样□39 认亲人 R □48 见食物兴奋 R 项目 6 月龄7 月龄8 月龄9 月龄10 月龄大 运 动□49 仰卧翻身 R □59 悬垂落地姿势*□68 双手扶物可站立□77 拉双手会走□86 保护性支撑*□50 会拍桌子□60 独坐直□69 独坐自如□78 会爬□87 自己坐起精细动作□51 会撕揉纸张□61 耙弄到小丸□70 拇他指捏小丸□79 拇食指捏小丸□88 拇食指动作熟练□52 耙弄到桌上一积木□62 自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71 试图取第三块积木□80 从杯中取出积木适应能力□53 两手拿住积木□63 积木换手□72 有意识地摇铃□81 积木对敲□89 拿掉扣积木杯玩积木□54 寻找失落的玩具□64 伸手够远处玩具□73 持续用手追逐玩具□82 拨弄铃舌□90 寻找盒内东西语 言□55 叫名字转头□65 发 da-da 、 ma-ma 等无所指 R□74 模仿声音 R□83 会欢迎 R□91 模仿发语声 R□56 理解手势□75 可用动作手势表达(2/3) R□84 会再见 R社会行为□57 自喂食物 R □66 抱脚玩□76 懂得成人面部表情□85 表示不要 R□92 懂得常见物及人名称□58 会躲猫猫□67 能认生人 R □93 按指令取东西项目11 月龄12 月龄15 月龄18 月龄21 月龄大 运 动□94 独站片刻□103 独站稳□112 独走自如□120 扔球无方向□128 脚尖走 R □95 扶物下蹲取物□104 牵一手可走□129 扶楼梯上楼精细动作□96 积木放入杯中□105 全掌握笔留笔道□113 自发乱画□121 模仿画道道□130 水晶线穿扣眼□106 试把小丸投小瓶□114 从瓶中拿到小丸□131 模仿拉拉锁适应能力□97 打开包积木的方巾□107 盖瓶盖□115 翻书两次□122 积木搭高四块□132 积木搭高 7~8 块□98 模仿拍娃娃□116 盖上圆盒□123 正放圆积木入型板□133 知道红色语 言□99 有意识地发一个字音 R □108 叫爸爸妈妈有所指 R□117 会指眼耳鼻口手□124 懂得三个投向□134 回答简单问题□100 懂得“不” R□109 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118 说 3~5 个字 R □125 说十个字词 R□135 说 3~5 个字的句子 R社会行为□101 会从杯中喝水 R □110 穿衣知配合 R □119 会脱袜子 R□126 白天能控制大小便 R□136 能表示个人需要 R □102 会摘帽子□111 共同注意 R □127 会用匙 R □137 想象性游戏 R 项目24 月龄27 月龄30 月龄33 月龄36 月龄大 运 动□138 双足跳离地面□146 独自上楼□156 独脚站 2s □165 立定跳远□174 双脚交替跳□147 独自下楼精细动作□139 穿过扣眼后拉线□148 模仿画竖道□157 穿扣子 3~5 个□166 模仿画圆□175 模仿画交叉线□149 对拉锁□158 模仿搭桥□167 拉拉锁□176 会拧螺丝适应能力□140 一页页翻书□150 认识大小□159 知道 1 与许多□168 积木搭高 10 块□177 懂得“3”□141 倒放圆积木入型板□151 正放型板□160 倒放型板□169 连续执行三个命令□178 认识两种颜色语 言□142 说两句以上诗或儿歌□152 说 7~10 个字的句子□161 说出图片 10 样□170 说出性别□179 说出图片 14 样□143 说常见物用途(碗笔凳球)□153 理解指令□162 说自己名字□171 分清“里”“外”□180 发音基本清楚社会行为□144 会打招呼□154 脱单衣或裤 R□163 来回倒水不洒□172 会穿鞋□181 懂得“饿了、冷了、累了”□145 问“这是什么? ” R □155 开始有是非观念□164 女孩扔果皮□173 解扣子□182 扣扣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此测验旨在早期发现儿童(2月~6岁)的智力发 育的问题,个别实施测验,易于实施,评分和解 释方便,检查时间短,只需10分钟~半小时。 DDST共105个项目,按难度排列,涉及四个方面行 为能力:①个人社会技能:测查早期社会交往及 自助行为;②精细运动适应:如让儿童拾物,测 查其眼手协调运动等能力;③粗大运动:观测儿 童坐立、行走和跳跃等能力;④言语:测查儿童 的言语接受和表达能力。 DDST的每个条目按通过和不能通过二级评分,将 各方面的条目通过数累加成总分,据此分数划分 出儿童智力发育正常、可疑及异常3个等级。
screening test,DDST)
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
该量表用于评估2月~2岁半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水平, 确定婴幼儿智力发育迟滞或偏离正常水平的程度, 并帮助制定相应的早期干预措施。 该量表由3个部分组成:①心理量表有163个项目, 如对铃声的反应、用言语表达要求、用棍子够取玩 具,测查感知觉准确性、言语功能、记忆和简单的 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心理功能;②运动量表包含81 个项目,如行走拾物等,测查粗大和精细运动能力; ③婴幼儿行为记录有30个项目,观察记录儿童在测 查过程中表现出的协作性、胆怯、紧张和注意力等 行为。 每个条目分为通过和未通过二级评分,从心理量表 得到心理发育指数,运动量表得到精神运动发育指 数,据此判断儿童智力发育的水平和偏离常态的程 度。
(一)艾森博克儿童行为量表
量表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只作背景资料不 评分 第二部分为社交能力评量,参加体育运 动情况、课余爱好、参加集体活动情况、 课余劳动、交友情况、与家人及其他儿 童相处情况、在校学习情况 第三部分由113条行为问题组成,是此量 表的重点部分。
113项行为
(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法国心理学家Binet和Simon于1905年编制,评价2 岁幼儿到成人的一般智力水平,1916年美国斯坦福 大学心理学家Terman修订了此量表,称为斯坦 福—比奈智力量表(S-B),此套量表曾先后两次 修订,1986年又作了第4次修订,简称S-B4。 S-B4包括4个分量表和15个分测验:①言语推理: 由4个分测验组成,测查词汇、理解、言语关系等 能力;②抽象/视觉推理:包括4个分测验,测查 临摹和图象分析推理等能力;③数量推理:包括3 个分测验,测查计数、心算和逻辑运算等能力; ④短时记忆:包括4个分测验,测查数字记忆、句 子记忆和物体记忆等能力。
(三)常用心理行为测验的种类
心理行为测验方法很多,分类也不统一,通常按测 验的功能进行分类,常用的测验种类有: ①发育量表,用于评估婴幼儿心理发育水平; ②智力测验,包括适应行为量表,评估儿童智力水 平和能力特点; ③人格测验,了解儿童人格特征; ④神经心理测验,评估大脑功能状况; ⑤临床评定量表,评估临床行为障碍和心理症状。
(二)Rutter儿童行为量表
此量表由英国儿童精神病学专家鲁特设计 本量表分教师用与家长用两种。 将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称为“A行为”,即违纪行为或反社 会行为。包括的项目有:经常破坏自己人的东 西;经常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 偷东西。 第二类称为“N行为”,即神经症行为,包 括的项目有:肚子疼和呕吐,常烦恼,对很多 事情都烦;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 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
(五)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适用年龄范围为6月~15岁,用于评定儿童社会生 活能力,协助智力低下诊断。 全量表共132个项目,分为6个领域:①独立生活 能力:评定进食、衣服脱换、穿着、料理大小便 及个人与集体卫生情况;②运动能力:评定走路、 上阶梯、过马路、串门、外出能力等;③职业能 力:包括抓握东西、绘画、家务及使用工具等技 能;④沟通能力:评定言语反应、言语表达和理 解、日常言语应用技能;⑤社会化:包括游戏、 日常交往、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⑥自我管理: 评定独立性、自律、自控、关心别人等方面。各 领域项目混合,按难度从易到难排列,并设7个年 龄起始点。
(6)瑞文测验(Combined Raven's Test,简称CRT)
(四)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现代对儿童智力低下诊断不仅要求测验智商,根 据智商低于平均水平2个标准差以上为指标,还要 求测验适应行为有适应行为缺损的指标。 我国学者根据国情已编制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该量表于1990年在我国长沙编制,1992年完成了 全国城乡常模的制定。适用对象为3~12岁智力正 常或低下儿童。目的在于评定儿童适应行为发展 水平,协助诊断或筛选智力低下儿童,以及帮助 制定智力低下儿童特殊训练计划。
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
美国耶鲁大学Gesell及其同事所编制。适用年龄 是4周~3岁,主要用于婴幼儿心理发育的诊断。 包括五个行为领域:①适应行为:包括对物体和 背景的精细感知觉及手眼协调能力;②大运动行 为:主要涉及对身体的粗大运动控制;③精细运 动行为:包括手指的抓握和操纵物体的能力;④ 语言行为:观察语言表达及理解简单问题的能力; ⑤个人—社会行为:包括婴儿对居住的社会文化 环境的个人反应等。 该量表根据检查者观察和父母报告对各项目评分。 根据五个行为领域所得分数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计算出各领域的发育商(DQ),据此判断儿童智 力发育的水平和偏离常态的程度。
(五)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一)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言语量表 (1)知识测验:一般知识兴趣及长时记忆的能力。 (2)领悟测验:对社会适应程度,尤其对伦理道德的 判断能力。 (3)算术测验:心算、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 (4)分类测验:抽象和概括能力。 (5)背数测验:注意力和短时记忆力。 (6)词汇测验:词汇解释、言语表达和长时记忆等能 力。
(二) Rutter儿童行为量表
两种问卷均为三级评分。从来没有此种行为 评“0”分;有时有或每周不到一次或症状轻微 评“1”分;症状严重或经常出现或每周至少一 次应评“2”分。 本量表项目不多,易于掌握和使用,较适合 学龄儿童问题行为的流行学调查和临床工作, 为诊断儿童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参考。
(三)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
2.Conners教师用量表采用4级记分法:0分:无 此问题;1分:偶尔;2分:常有;3分:非常多。 28个项目归纳为3个因子:品行问题、多动、注意 缺陷—冲动,包括了儿童在校的常见行为问题。 评分方法和意义与Conners父母问卷相同。
(四)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
四、人格测验
(一)艾森克个性问卷 (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 (三)儿童气质量表
五、儿童神经心理测验
(一)神经心理筛选测验 1.Bender格式塔测验 2.快速神经学甄别测验 3.视觉保持测验
(二)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
1.侧性优势检查 2.失语甄别测验 3.握力测验 4.连线测验 5.触摸测验 6.节律测验 7.手指敲击测验 8.语音知觉测验 9.范畴测验 10.感知觉检查
113项行为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可归纳为以下 几个因子: ①分裂样因子;②多动因子; ③抑郁因子;④体诉因子; ⑤焦虑因子;⑥违纪因子; ⑦攻击性因子;⑧交往不良因子; ⑨退缩因子;⑩性问题等。
评价
《艾森博克儿童行为量表》内容比较全面,选 择的行为因子比较多,对儿童行为的评量比较 全面 本量表的编制考虑到了被测者的性别差异,对 不同性别者应用不同量表,同时从教师、家长、 被评者三个角度提供了三套量表,更有针对性; 在评分系统方面也比较有特色,通过侧面图不 仅知道被测者行为表现所处水平,而且分出内 向、中间或外向三个类型。这份量表是针对性 较强的工具。
Hale Waihona Puke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简称DDST)
个人
社会 精细 运动
言语
粗大 运动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局部)
个 人 社 会
三、智力测验
智商(IQ)是智力数量化单位,IQ被定义为智龄 与实龄之比,再将商数乘以100(消除小数),即 IQ=100×(MA/CA) (一)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三)瑞文渐进模型测验 (四)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三)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
主要评定儿童行为问题,是美国用得最广泛的一种 儿童量表,包括父母问卷、教师用量表与简明症状 问卷等3种形式。 1.Conners父母问卷1969年制定,采用四级(0、1、 2、3分)评分法。0分为没有,1分为偶尔出现,2 分为经常出现,3分为非常多。48个项目归纳为6个 因子: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 动、焦虑,基本概括了儿童少年常见的行为问题。 主要用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辅助诊断和疗效 评定
二、发育量表
发育量表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估婴幼儿心理 发育水平,早期发现儿童心理发育迟滞, 为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和指导。
(一)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 (二)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diagnosis scale,GDDS) (三)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三)瑞文渐进模型测验
由Raven J C于1938年编制,既可做个别测验,又 可当团体测验用,特别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 该测验由系列图案项目组成。每一幅图案缺少某 一部分,要求受试者在6个或8个类似的备选图中 选择一个填补所缺少的部分。从易到难又分出3个 水平的版本:①彩色渐进模型(CPM):适用于 5~11岁儿童和智力水平较低者;②标准渐进模型 (SPM):适用于6岁以上的一般人群;③高级渐 进模型(APM):适用于1l岁以上的平均智力和高 于平均智力的人。
六、临床评定量表
(一)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二)Rutter儿童行为量表 (三)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 (四)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
(一)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