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检查

合集下载

骨密度检查报告

骨密度检查报告

骨密度检查报告是指对人体骨质密度进行测量并记录其结果的报告。

骨质密度是指骨骼某一部分的质量除以其体积,常用的单位是克/立方厘米。

骨密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骨质疏松和其他骨骼疾病。

本文将介绍骨密度检查及其报告的内容和意义,并对骨密度报告结果的解读做出分析。

一、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是通过X线或超声波等技术来测量骨骼的骨质密度,其中核磁共振成像(MRI)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

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接受不同部位的扫描,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0-30分钟。

骨密度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易操作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二、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等内容。

其中,检查结果是的核心内容。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的骨密度应当在-1SD到+1SD之间,若骨密度低于-2.5SD,则判断为骨质疏松症。

报告会根据患者的骨密度结果,将其分为正常、轻度骨质疏松、中度骨质疏松或者重度骨质疏松四个等级。

此外,还会提供与患者相同性别和年龄段正常人群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便患者了解自己的骨密度水平和疾病危险程度。

三、的意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容易导致骨折等并发症。

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骨质疏松症,便于患者及时采取预防、治疗措施,减少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还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骼情况,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四、骨密度报告结果的解读1. 正常范围当患者的骨密度在正常范围内时,提示患者骨骼健康情况良好,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

此时,患者只需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即可。

2. 轻度骨质疏松骨密度数值稍有下降,但尚未达到骨质疏松的标准。

这时,患者应当加强锻炼、适当增加钙质摄入量,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等。

3. 中度骨质疏松此时,患者的骨密度已经下降,建议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口服药物或使用注射药物,以增加骨密度。

4. 重度骨质疏松这种情况下,患者的骨密度已经大幅度下降,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避免出现骨折等并发症。

骨密度检查的流程

骨密度检查的流程

骨密度检查的流程
骨密度检查流程如下:
1. 预约与准备:根据医生建议预约检查,了解是否需要空腹或其他特殊准备。

2. 检查前咨询:到医院后,医生询问病史和相关症状,确保适宜进行骨密度检测。

3. 检测位置设定:选择合适的检测部位,如腰椎、髋关节或足跟等。

4. 检测过程:患者舒适躺卧,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时,仪器对准指定骨骼扫描;超声波检测时,在皮肤上涂抹耦合剂并用探头接触受检部位。

5. 数据采集与分析:设备自动记录数据,并由计算机软件计算骨密度值及T-score。

6. 结果解读与诊断: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风险或程度,给出相应治疗建议。

7. 检查后指导:告知患者如何维持骨骼健康,必要时开具药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骨密度检测报告参数

骨密度检测报告参数

引言概述:骨密度检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骨骼健康状况。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等骨骼相关疾病。

本文将对骨密度检测报告的参数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这些参数。

一、骨密度指数(BMD)1. 骨密度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骨密度指数是指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与单位体积的比例。

常见的骨密度指数计算方法包括T值和Z值。

2. T值的意义和解读- T值是将个体的骨密度与同龄性别健康人群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

T值的正负表示个体骨密度与平均值的差距程度。

正常T值范围为-1到+1,超过此范围则可能存在骨质疏松或骨质增多症。

3. Z值的意义和解读- Z值是将个体的骨密度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的人群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

Z值的正负表示个体骨密度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人群的差距程度。

二、骨密度波动系数(CV%)1. 骨密度波动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骨密度波动系数是评估骨密度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的指标。

它表示在相同条件下,同一患者的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变异程度。

2. 骨密度波动系数的影响因素- 骨密度波动系数受到测量设备、操作者技术水平、患者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骨密度T分布(T-score distribution)1. 骨密度T分布的定义和意义- 骨密度T分布是指同一性别、同种族的人群在不同T值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骨密度T分布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骨骼状况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2. 骨密度T分布的解读- 不同T值范围内的骨密度分布情况表示不同的骨质状况。

例如,T值在-1到-2.5之间的骨密度分布情况提示可能存在骨质减少症。

四、骨密度变化率(BMD rate of change)1. 骨密度变化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骨密度变化率是指个体骨密度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速率。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年龄调整百分比和Z值调整百分比。

2. 骨密度变化率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骨密度变化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骨骼健康的变化趋势,指导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骨密度检查报告怎么看

骨密度检查报告怎么看

骨密度检查报告怎么看
骨密度检查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T值(T-score):T值是骨密度测量结果与同年龄、同性别
健康成年人骨密度的标准差之比,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T
值在-1.0及以上为正常骨密度,-1.0到-2.5为骨质减少,低于-2.5为骨质疏松。

2. Z值(Z-score):Z值是骨密度测量结果与同年龄、同性别
的同龄人群平均水平的标准差之比,用于评估骨密度是否正常。

Z值在-1.0及以上为正常骨密度,低于-1.0为异常骨密度。

3. 骨密度图像:检查报告通常会给出患者骨密度的图像显示,可供医生参考。

根据上述内容,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检查报告得出以下结论:
- 如果T值为-1.0及以上,您的骨密度正常。

- 如果T值在-1.0到-2.5之间,您可能存在骨质减少。

- 如果T值低于-2.5,您可能存在骨质疏松。

- 如果Z值低于-1.0,您的骨密度与同龄人相比较低,需要密
切关注。

重要的是,您应该将检查报告结果与医生的诊断结论结合起来,
以了解您的具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果对检查报告结果有任何不明确或困惑的地方,建议咨询您的医生来解答。

骨密度收费标准

骨密度收费标准

骨密度收费标准骨密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用于评估骨骼的健康状况和骨质疏松程度。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上升,骨密度检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制定合理的骨密度检查收费标准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来说都显得至关重要。

一、骨密度检查项目。

骨密度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量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QCT)两种。

其中,DXA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也是临床上常规使用的骨密度检查技术。

QCT则是一种高级的检查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骨密度评估。

二、骨密度检查收费标准。

1. 双能X线吸收法(DXA)收费标准。

(1)普通检查,100元/次。

(2)骨质疏松评估,150元/次。

(3)骨密度治疗效果评估,200元/次。

2. 量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QCT)收费标准。

(1)普通检查,200元/次。

(2)骨质疏松评估,250元/次。

(3)骨密度治疗效果评估,300元/次。

三、收费标准制定依据。

1. 医疗成本。

骨密度检查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同时还需要消耗一定的耗材和耗品。

因此,收费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医疗成本。

2. 市场调研。

在制定收费标准时,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同类检查项目的收费水平,以及患者的支付能力和消费习惯,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来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3. 医疗服务质量。

收费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医疗服务的质量,包括技术水平、服务态度、诊疗环境等方面,确保患者在支付一定费用后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四、收费标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骨密度检查收费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合理、公平、透明的原则。

一方面,要确保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支付能力,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五、结语。

骨密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健康检查项目,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制定骨密度检查收费标准,不仅有利于医疗机构的发展,也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医患双方的良好互动和健康发展。

骨密度收费标准

骨密度收费标准

骨密度收费标准骨密度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骨骼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骨密度检测的收费标准因地区、医院和设备不同而有所差异,下面将介绍一般情况下的骨密度检测收费标准。

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的收费标准主要包括两部分,检查费和诊断费。

检查费是指进行骨密度检测时所需的设备使用费和医护人员服务费,而诊断费则是指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所需的费用。

在大多数医院,骨密度检测的检查费通常在200-500元之间,具体收费标准还会受到医院级别、设备先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而诊断费则会根据医生的职称和经验水平而有所不同,一般在100-300元之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患者需要额外的检查项目或者特殊治疗方案,可能会产生额外的费用。

除了医院的收费标准外,一些社区诊所或者专业的骨密度检测中心也提供相应的服务。

这些地方的收费标准可能会更加灵活,但一般来说也会在200-500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这些地方进行检测时,一定要确认设备的质量和医护人员的资质,以免因为质量问题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总的来说,骨密度检测的收费标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大致在200-500元的范围内。

在选择进行骨密度检测时,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

同时,也要注意确认检测项目的具体费用和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避免因为费用问题而产生不必要的困扰。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对骨密度检测的收费标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骨密度检测这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保持身体健康。

骨密度检查金标准

骨密度检查金标准

骨密度检查金标准
骨密度检查的金标准是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简称DXA)进行测量。

DXA被广泛认可为目前最准确、最常用的骨密度检查方法。

DXA通过使用两种不同能量的X射线进行测量,可以准确地评估骨骼中钙含量和骨密度。

它能够测量骨盆、脊椎和骨骼较小的部位,尤其适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监测骨质疏松症的进展以及评估骨折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骨密度检查的结果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 正常骨密度:T分数大于-1
- 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T分数在-1到-2.5之间
- 严重骨质疏松症:T分数小于-2.5
除了DXA,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用于测量骨密度,如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然而,这些方法相对于DXA来说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作为骨密度检查的金标准,因为它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骨密度测定的注意事项

骨密度测定的注意事项

骨密度测定的注意事项
1. 饮食,在进行骨密度测定前,应尽量避免摄入含钙丰富的食
物或钙补充剂,因为这可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最好在测定前
的24小时内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2. 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骨密度测定的结果,例如含有钙
或铝的药物、某些抗癫痫药物、激素替代治疗等。

在进行测定前,
应告知医生或技师正在服用的药物,以便他们能够评估是否需要调
整药物使用。

3. 服装,在进行骨密度测定时,可能需要穿着特定的服装。


常要求穿着轻便的衣物,如运动服或T恤,并避免穿戴金属饰品、
钩针袜或胸罩中的金属部件,因为这些物品可能会干扰测定仪器的
准确性。

4. 妊娠,如果怀孕或怀疑自己可能怀孕,应告知医生或技师。

骨密度测定通常不适用于孕妇,因为妊娠期间骨骼会发生生理性的
改变。

5. 体位,骨密度测定通常需要采用特定的体位,如躺平或坐立。

在测定过程中,要遵循医生或技师的指示,保持正确的体位,以确
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6. 辐射暴露,骨密度测定通常是通过X射线或其他放射性技术
进行的,因此会有一定的辐射暴露。

然而,这种辐射水平通常是非
常低的,不会对大多数人造成明显的健康风险。

如果你对辐射担忧,可以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总的来说,骨密度测定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但在进
行之前,还是需要注意上述事项,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如果有其他特殊情况或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技师的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可测量任意一侧髋骨,也可以双侧同时测量
骨密度(BMD)测量部位
◆ 【前臂R.O.I】:
Ultradis——前臂超远端 Midradius——前臂中端 1/3—— 前臂远端(桡骨 1/3 处)
测量非优势手即左前臂,左前臂有骨折或 炎症时可测量右前臂
为什么要同时测量腰椎、髋部、前臂 三个部位?
峰值骨量的高低 骨量丢失的快慢
峰值骨量与骨质疏松风险
峰值骨量越低或出现越早
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越大
峰值骨量越高或出现越晚
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越小
骨密度测量方法
X线摄片法
价格便宜
诊断精确度及敏感性低,特异性差
不具备预测骨折能力,只能检测骨折
不能早期诊断,早期骨丢失在普通X片上无 任何表现,只有当骨量丢失30%-50%以上时, 才能从X片上反映出骨质疏松症。
为什么要同时测量腰椎、髋部、 前臂三个部位?
便于增加药物疗效监测的灵活性
如果仅选择一个部位,当治疗持续一段时间后, 可能由于患者该部位出现骨性关节炎或骨折而 不能继续监测
不同部位的骨量变化是不一样的
哪些人需要做骨密度检查?
所有50岁以上女性 所有60岁以上男性 所有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 所有有脆性骨折史的患者 所有有家族骨折史的患者 长期卧床者
测定骨密度
目前定量检测骨密度最成熟的方法是中轴骨
DXA
BMD是骨强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骨密度可反映骨强度的70%,与骨折阀值间
接相关
★骨密度减少与骨折风险增加明显相关
BMD减少1 SD ,骨折风险增加1.5- 2.0倍
★BMD的少量增加就可明显增强骨强度
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是一生中达到的最大骨量或骨密度,即
/FRAX/
FRAX评估治疗阀值
美国FRAX评估治疗阀值
10年内发生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 ≥20% 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的概率≥3% 我国尚未建立治疗阀值,可参照执行 ,但建议每个地区建立自己的FRAX评估 治疗阀值.
FRAX工具适合应用的人群
在站立高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发生的 骨折 引起骨折的暴力不足以导致正常骨骨折
骨折风险评估
WHO骨折风险评估设备 FRAX
FRAX工具简介
是一种应用临床危险因素结 合患者骨密度来评估每一位个体 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绝对风险的 工具,是大量循证医学的证据产物 ,是帮助临床医师做出治疗决策的 简易办法.
骨密度诊断细则
未绝经妇女和50岁以下男性如有明 显继发因素, Z值≤ -2.0或伴有脆性 骨折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诊断细则
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症诊断标 准
Z值≤-2.0
有下面一个或一个以上事件发生:
下肢长骨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两次以上的上肢长骨骨折
骨密度与乳腺癌、前列腺癌
骨尺寸不断生长和骨矿含量不断积累达到稳定时的 骨量。主要由遗传与生活方式决定。
遗传包括性别和种族决定了70-80% 生活方式包括:钙、维生素D的摄入量,体育锻炼,
吸烟等决定了20-30%
峰值骨量
不同部位的骨骼达到骨峰值的时期不同:转子:
16-17岁,腰椎:20-24岁,股骨颈:18-19岁
决定人一生中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的两个关键因素
椎体骨折评价(VFA)应用
VFA:“可视侧位脊柱评估”
侧位脊柱的形态学分析 脊椎半量化评估 (Genant表) 脊椎压缩检测
楔形骨折
双凹骨折
压缩性骨折
矫形分析领域
• 传统DEXA系统的矫形功能 只
MEDIX-DR:
能给出假体(髋,膝)周围的 BMD结果
使得部位外周的高分辨 影像成为可能
骨密度测量方法
单光子吸收法(SPA) 单能X线吸收法(SXA)
只能测量四肢骨的骨密度
由于人体手臂运动频繁,骨密度变化小且难以消 除肌肉影响 必须要求相同厚度的水样密度的软组织,但人体 自然的软组织是不同厚的 精确度差,误差大 国外已被淘汰,但国内仍有医院使用
骨密度测量方法
双光子吸收法(DPA)
骨密度测量方法
中轴骨双能X线骨密度仪扫描方式
第一代:笔束扫描
第二代:扇束扫描 第三代:窄角扇束扫描 第四代:数字闪光成像
一维图像
一维图像 一维图像 二维图像
骨密度测量方法
定量CT法(QCT)
放射剂量比DXA要大上百倍
同时设备庞大且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优点是三维图像定位,敏感性和精确度 高,独立测量松质骨骨矿物质含量
扫描速度快,单部位最快达1.5秒
WHO唯一推荐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能够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骨密度测量方法
外周骨双能X线骨密度仪(PDXA)
辐射剂量小
体积小、易携带 精确度一般,误差较DXA大 只能扫描单部位 扫描速度慢 无统一诊断标准 不能用于治疗监测,只能用于骨质疏松的筛查
密度信息跟踪
手术前后跟踪评估 完善的彩色阶
- 膝部, 侧位膝部 - 肘部 锁骨 肩部 足部 手部
儿童骨密度(BMD)测量部位
国际骨测量学会(ISCD)的官方立场(2007) 腰椎正位(L1—L4)和全身(除头外)的骨 矿含量(TBLH-BMC)是检测儿童BMC和BMD
最准确、且重复性最好的骨骼部位
骨密度测量结果中T值≥+2.5时
妇女:提示患乳腺癌风险高
应嘱病人每年进行乳腺疾病普查
男性:提示患前列腺癌风险高
应嘱病人每年进行前列腺疾病普查
骨密度仪多领域应用与功能

全身体脂成分检测 ●椎体骨折评估(VFA) ●矫形分析领域 ●儿童骨密度 ●儿童骨龄
全身体脂成分检测
全身检测 : 全身BMD + %脂肪 和 %肌肉
且伴有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发生
严重骨质疏松症 符合骨质疏松症,
中国老年学学会诊断标准
标准差诊断法
T值±1SD之内 T值-1~-2SD之内 T值≤-2SD T值≤-2SD并发一处或多处骨 折 没有骨折但T值≤-3SD
中国老年学学会诊断标准
骨量丢失百分率诊断法
骨量正常:±12%之内(含12%)
低骨量的临床危险因素
身高减低 低体重 年龄大 妇女初次月经晚 绝经后 绝经时间 吸烟 饮食钙限制 饮酒 药物(糖皮质激素)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脆性骨折史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评估
低BMD 年龄大 脆性骨折史 一级亲属骨质疏松或脆性骨折家族史 现在吸烟 体重低于48公斤 跌倒 痴呆
脆性骨折与外伤性骨折的鉴别
儿童骨龄
骨龄标准
《中华-05法》骨龄新标准是精确评 估中国儿童骨龄的首选方法,是 唯一国家标准。
ISCD
国际临床骨密度测量学会(
ISCD)是国际骨密度测量标准的
发布单位,具有权威性。
ISCD关于骨密度测量的主要规范
须经常更换同位素源
扫描速度慢(单部位要30分钟) 放射性强度弱,图像不清晰 精确度差,误差大
骨密度测量方法
双能X线吸收法(DXA) 中轴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 外周骨双能X线骨密度仪(PDXA)
骨密度测量方法
中轴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
辐射剂量小
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高、误差小
可扫描全身及多部位
哪些人需要做骨密度检查?
长期大量摄入咖啡 长期超量吸烟(超过20支/天) 长期酗酒 长期摄入碳酸饮料 长期不当节食减肥者 长期日照不足或饮食VD不足 长期偏食、贪食
年龄>40岁,且有下列不良生活习惯者:
骨密度检查前的风险因素评估
◆低骨量的临床危险因素评估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
骨质疏松诊疗与骨密度测定
当 幸 福 来 敲 门
骨密度(BMD)
骨密度(BMD)是指单位面积的矿物质含 量,任何个体的骨密度是骨峰值骨量 和骨丢失量两者的综合。 英文符号为BMD,单位为克/平方厘米。
骨 强 度
骨强度=骨密度+骨质量 目前尚无定量检测骨强度的手段 超声骨密度仪只能定性检测骨强度,不能定量
低骨量:-13% ~ 24%(含24%) 骨质疏松症:≥-25% 严重骨质疏松症:≥-25%并发生一 处或多处骨折,没有骨折但≥-37%
骨密度(BMD)测量部位
【腰椎正位R.O.I】:L1—L4
骨密度(BMD)测量部位
◆ 【髋关节R.O.I】: Neck——股骨颈
G.T.——大粗隆 Inter.Tro——粗隆间 Ward——ward.s三角
种族同性别的人的骨密度做比较
WHO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外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以双能 X 线吸收技术的骨密度数据制定的.1994年世界卫生 组织(WHO)根据白人妇女骨密度基础数据制定 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正常骨密度 低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T值≥ - 1SD -2.5SD < T值< -1SD T值≤-2.5SD

使用Z值,不能使用T值,尤其是儿童 Z值等于或小于-2.0表示:骨密度低于同龄人
Z值大于-2.0,表示:骨密度在同龄人范围内
注:单独依据BMD不能诊断50岁以下 男性患有骨质疏松症
未绝经期妇女及50岁以下男性BMD 报告模板
检查说明: 按ISCD骨质疏松症诊断意见,提示骨密度在同龄人 范围内(骨密度低于同龄人),请结合临床。 建议:6-12个月复查骨密度。 附: ISCD骨质疏松症诊断意见。
为什么要推荐使用FRAX工具?
普通X片无法预测骨折风险;
单独根据骨密度预测骨折风险不能全面 反映骨折的风险,预测的是一种总体的相 对风险,而不是个体的绝对风险;
骨代谢标志物虽然能够独立于骨密度之 外预测骨折风险,但由于其特异性不高, 目前只做药物疗效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