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气温》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填写样表

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操作步骤三年级上册一、实验名称:比较资料的软硬实验目的:1、资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备其余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2、用简单丈量的方法查验资料的物理性质,经过比较发现资料的不同物理特征。
实验资料:木片、纸片、金属和塑料片各两个操作步骤:1、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片和塑料尺。
2、再分别用卡纸、铁片和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
3、把察看到的现象记在表格里。
注意事项:⑴挨次选择此中一种资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资料的平面处。
⑵使劲适当,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使劲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可以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一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二、实验名称:比较资料柔韧性实验目的: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用简单丈量的方法查验资料的物理性质,经过比较发现资料的同物理特征。
实验资料:1.一套宽度、厚度相同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资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相同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件。
3.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实验步骤及方法:1、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
丈量资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2、分别丈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事项:1、实验的公正性、必定要把尺子压住。
三、实验名称:造一张纸实验目的:认识纸的制作工艺,理解纸吸水的道理。
实验资料:水、水杯、纸巾、棉布、毛巾操作步骤: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在棉布下边和毛巾上边增添报纸吸水成效更好)1.4、察看我们造的一张纸。
注意事项:1、纸浆必定要稀稠平均;、注意桌面的卫生。
科学实验报告表单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四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年月时间指导老师日实验名称 : 室内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拟实验目的:比拟室内与室外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温度填充图实验步骤:1、测量室内的温度,记住测得的温度和测量的地点;2、测量室外的温度,记住测得的温度和测量的地点;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四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年月指导老师时间日实验名称 : 气温的测量实验目的:气温是指在室外阴凉、通风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实验器材: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黄昏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一支温度计。
实验步骤:1、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3、把测得的气温填入表格。
观察到的现象:1、一天中〔〕的气温高;〔〕的气温低;2、一天中的气温的变化是:〔〕实验结论: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四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年月时间指导老师日实验名称 : 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温度实验目的:比拟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温度填充图实验步骤:1、测量向阳处的温度,记住测得的温度和测量的地点;2、测量背阴处的温度,记住测得的温度和测量的地点;观察到的现象:1、〔〕的气温高;〔〕的气温低;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的地点。
实验结论: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四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年月时间指导老师日实验名称 : 自制风向仪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器材:硬吸管、硬纸板、带橡皮的铅笔、大头针、透明胶带、剪刀。
实验步骤: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 1 厘米的缝隙;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的箭翼。
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观察到的现象:1、风向是指〔〕的方向。
气温观测实验报告范本(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气温在气象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气温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气温观测仪器,如温度计和百叶箱。
4. 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气象观测站四、实验仪器1. 普通温度计2. 最高温度计3. 最低温度计4. 自计温度计5. 百叶箱6. 记录本7. 笔五、实验原理气温是大气温度的简称,是指大气中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强度。
气温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部分,对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农业生产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气温观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大气中空气的温度,从而得到气温数据。
六、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如温度计、百叶箱等。
- 了解气温观测的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
2. 观测阶段:- 将温度计放入百叶箱内,确保其稳定。
- 按照规定的观测时间(如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
- 记录每次观测的温度值。
3. 数据处理:- 计算每次观测的温度平均值。
- 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4. 分析讨论:- 分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 结合气象知识,讨论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七、实验结果1. 气温观测数据:| 观测时间 | 温度(℃) || -------- | -------- || 02:00 | 5 || 08:00 | 8 || 14:00 | 18 || 20:00 | 12 |2. 气温变化曲线图:(此处应附上气温变化曲线图)八、分析与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早晨2时左右。
2. 从气温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
3. 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如高温天气会导致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问题;低温天气则可能导致农作物冻害、供暖需求增加等。
1、温度与气温

四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室内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目的:比较室内与室外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温度填充图
实验步骤:
1、测量室内的温度,记住测得的温度和测量的地点;
2、测量室外的温度,记住测得的温度和测量的地点;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四、二)
2、测量背阴处的温度,记住测得的温度和测量的地点;
观察到的现象:1、()的气温高;()的气温低;
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的地点。
实验结论:
3、把测得的气温填入表格。
观察到的现象:1、一天中()的气温高;()的气温低;2、一天中的气温的变化是:()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四、三)
四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者实验名称: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温度
实验目的:比较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温度填充图
实验步骤:
1、测量向阳处的温度,记住测得的温度和测量的地点;
四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目的:气温是指在室外阴凉、通风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实验器材: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一支温度计。
实验步骤:
1、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
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
温度与气温的实验报告

温度与气温的实验报告温度与气温的实验报告引言:温度和气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程度,而气温则是指大气中分子的平均热运动程度。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气温变化,探究温度与气温之间的关系。
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温度计、温度计夹子、水槽、冰块、热水壶。
2. 实验步骤:a. 将温度计夹在水槽的一侧,确保温度计的水银柱完全浸入水中。
b. 在另一侧的水槽内加入适量的冰块,使水温降低。
c.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温度计的水银柱稳定在一个数值上。
d. 记录下此时的温度,作为冰点温度。
e. 将热水壶倒入水槽的另一侧,使水温升高。
f.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温度计的水银柱稳定在一个数值上。
g. 记录下此时的温度,作为沸点温度。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量,得到以下结果:1. 冰点温度:0℃2. 沸点温度:100℃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冰点温度和沸点温度分别对应着水的固态和气态。
这是因为在冰点温度下,水分子的热运动减缓,形成了固态的冰;而在沸点温度下,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快,形成了气态的水蒸气。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温度与气温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温度计的读数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水温的降低而减少。
这说明温度与气温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冰点温度为0℃,沸点温度为100℃。
2. 温度与气温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温也会相应增加。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尽管本次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温度计读数的误差,这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实验中只涉及了水的温度变化,对于其他物质的温度与气温关系没有进行研究。
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使用更加精确的温度计,以减少读数误差。
2. 扩大实验对象范围,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与气温关系。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温度与气温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报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拟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拟。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黄昏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觉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依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比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觉?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觉?3、比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化了,沙在水中没有溶化。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化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觉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化。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黄昏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芒市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四年级上学期 _____班姓名: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