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升高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衔接教育

合集下载

初高中衔接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初高中衔接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7.湿法炼铜法,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8.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9.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
高温 2Mg + CO2 === 2MgO + C
复分解反应:
1.酸碱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2H2O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H2SO4 + Ba(OH)2 == BaSO4↓+ 2H2O
5.氢气燃烧或爆炸:2H2
+
点燃 O2 ===
2H2O
6.碳的燃烧: 7.硫的燃烧:
2CC++OO2点2点=点=燃==燃=燃==CO2C2(O(完不全完燃全烧燃)烧) S + O2 === SO2
8.磷的燃烧:
4P +
点燃 5O2 === 2P2O5
9.二氧化碳被碳还原:
C
+
高温 CO2 === 2CO
Fe + 2HCl == Fe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5.锌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
Zn + 2HCl == ZnCl2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6.铝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初高中衔接教案化学

初高中衔接教案化学

初高中衔接教案化学教案标题:初高中衔接教案化学一、教学目标1. 确保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学习。

2. 帮助学生理解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3.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其化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2. 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包括物质的分类、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基础概念。

2. 引入高中化学知识,介绍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式与化合价等内容。

3. 进一步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包括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酸碱中和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2. 实验操作:组织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3.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包括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内容。

2. 引入高中化学知识,介绍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式与化合价等内容。

3. 进一步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包括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酸碱中和等内容。

4. 组织化学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5. 布置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课堂练习:通过布置的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评估,检查其实验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教学过程的互动和改进。

3. 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初三升高一化学衔接课程教学案及练习

初三升高一化学衔接课程教学案及练习

初三升高一化学衔接课程教学案及练习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衔接教学案一知识目标1、巩固并掌握化合价有关知识,能熟练..地标出元素的化合价;2、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有关概念,了解物质的分类;3、了解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并能准确区分某些常见化学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过程与方法学会思考、分析并总结出有关知识的联系及规律;学习重点能熟练..地标出元素的化合价;了解有关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习过程【一】元素与化合价一、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分类:(1)金属元素:( 字旁,其中汞元素特殊)如钠、镁、铜、铁、铝(2)非金属元素:(字旁、字旁,其中溴元素特殊)如氧、氢、氮、氯、硫、磷、碳、硅(3)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氡练习:书写下列元素符号钾钡钙银铂锰氟碘铅锌二、化合价1.规律:(1)单质的化合价为(2)所有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3)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价;当氧元素与其它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氧通常显价,其它非金属元素显价;当氢元素与其它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氢通常显价,其它非金属元素显价;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价; +2价;三四五价;氯有价,氧有价;铁有、价;铜有、价;3.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硫酸根( ) 价;硝酸根( ) 价;碳酸根( ) 价;氢氧根( ) 价;铵根( ) 价; 磷酸根( ) 价;高锰酸根( ) 价; 锰酸根( ) 价; 亚硫酸根( ) 价; 碳酸氢根( ) 价; 次氯酸根( ) 价; 氯酸根( ) 价; 3应用:(1)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例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碳酸铵 ; 硫酸铁 ; 硝酸钙 ; 氢氧化亚铁 ; 碳酸氢镁 ; 磷酸钡 ; 次氯酸钙 ; 氧化亚铁 ; 氯化铜 ; (2)求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案

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案

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初中与高中衔接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初中与高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不同之处。

2.掌握化学初中与高中的知识点,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高中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对比和衔接。

教学难点:初中学生如何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内容和难度,引起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形成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对比(10分钟)1.学生讨论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不同之处,并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来。

2.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指导学生对比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化学初中与高中的知识点梳理(15分钟)1.教师逐一介绍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解释其重要性和难度。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记录重点知识点,并与初中化学知识点对比,找出差异和联系。

四、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引导(10分钟)1.教师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刻苦学习、如何做好笔记、如何复习知识点等。

2.教师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多思考,多讨论,提高学习效率。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巩固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化学初中与高中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化学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教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思维和方法上的变化,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初高中衔接3-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初高中衔接3-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初高中衔接3-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并能准确区分某些常见化学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

2.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过程与方法:思考、分析,并总结出有关知识的规律学习重点: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习过程:一、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

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3、书写步骤(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H₂O——H₂+O₂(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H₂O=2H₂+O₂(3)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电解2H2O====2H2↑+O2↑(4)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4、反应条件(1)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加热2KMnO4=====K2MnO4+MnO2+O2↑(2)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反应物中没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CuSO4+2NaOH====Na2SO4+Cu(OH)2↓(3)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注“↑”号。

点燃S+O2====SO2(4)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就不注“↓”号。

Fe+CuSO4====Cu+FeSO45、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二、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和四大基本类型。

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比较3、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化学反应能否发生与反应物质本身的性质(内因)和外界条件(外因)有关。

(1)外界条件如,燃烧需要点燃,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加热,水分解需要通电,碳酸钙分解需要高温,氯酸钾分解制氧气需要加热和催化剂,象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都是外界条件。

初中化学高中衔接教案

初中化学高中衔接教案

初中化学高中衔接教案
主题:化学高中衔接
教学目标:
1.了解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初中化学知识对高中学习的帮助。

3.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
1.初中化学知识的复习和回顾。

2.初中化学知识在高中的延伸和应用。

3.高中化学知识的介绍和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1.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包括常见元素的性质、化学键的种类、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等。

2.讨论初中化学知识在高中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

3.引导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知识的框架和体系。

4.介绍高中化学知识的重点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化学反应机理等。

5.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高中化学,包括细致阅读教科书、多做练习题、积累化学知识点等。

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以实例和案例为主导,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应用和价值。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评估:
1.通过课堂讨论和答题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布置作业和课外阅读,检查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1.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与高中教师沟通交流,了解高中化学知识的要求和重点,帮助学生顺利过渡。

希望通过这份教案,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到高中化学的衔接,顺利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教案

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教案

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初高中知识衔接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初高中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学习阶段。

教学重点:初中化学知识复习,高中化学知识介绍
教学难点:初中化学知识和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初中化学知识
1. 回顾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内容。

2. 练习初中化学知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加深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介绍高中化学知识
1. 通过简单的实验或示范,引导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2. 讲解高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如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等内容。

三、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示范
1. 通过具体的例题或案例,展示初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初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总结,为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初中化学知识、介绍高中化学知识,以及展示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示范,使学生在初高中化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和理解高中化学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重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在知识层面实现平稳过渡。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教案名称: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目标:1.了解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之间的衔接关系;2.学习初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式与化合价、常见离子和酸碱等;3.能够灵活运用初高中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初高中化学知识概述2.元素周期表3.化学式与化合价4.常见离子5.酸碱性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出初高中化学衔接的重要性。

二、概述初高中化学知识(10分钟)简要回顾初中化学知识,如材料的分类、化学反应、物质的的结构与性质等。

然后介绍高中化学学科的内容与特点,与初中相比有哪些增加和变化。

三、元素周期表(15分钟)1.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2.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的规律;3.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练习,了解如何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判断元素的性质。

四、化学式与化合价(20分钟)1.回顾初中化学中的化学式和化合价的概念;2.对比初中和高中的化学式写法,如氧化物的写法有积体写法和元素电量法等;3.举例说明不同元素之间的化合价规律,如氧气的化合价为-2,氢的化合价为+1等;4.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悉高中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写法。

五、常见离子(20分钟)1.回顾初中化学中的离子概念;2.介绍常见离子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写法;3.通过案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离子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六、酸碱性质(2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关于酸碱的学习内容;2.介绍高中酸碱性质的新概念和相关知识,如酸碱的饱和度、强酸强碱等;3.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高中酸碱性质的判断和计算方法。

七、小结与反思(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让学生思考学习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意义,以及今后如何更好地学习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来介绍和阐述化学知识点;2.实验法:通过实验来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和规律;3.练习法: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 化学式与化合价1.化学式的定义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微观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表示该物质的1分子,由原子或离子构成表示个数比 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 量方面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表示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表示各元素的质量比3.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如Fe 、Mg 、Cu 、Ag 大多数固体非金属,如C 、S 、P 、Si 稀有气体,如He 、Ne 、Ar 双原子表示 气体非金属,如H 2、O 2、N 2、Cl 2 三原子或多原子O 3、C 60化合物 书写方法组成元素、元素的排列顺序(金属在左,非金属在右)、角标不能掉、氧化物中氧始终在后4.初中常见物质化学式及其名称 1)金属单质:2)非金属单质:氢气 氧气 氮气 氯气 臭氧 碘 碳 硅 硫 磷 H 2 O 2 N 2 Cl 2 O 3 I 2 C Si S P3)稀有气体:氦气 氖气 氩气He Ne Ar4)氧化物:氧化镁 氧化钙(生石灰) 氧化铝 氧化铜 (黑色)MgO CaO Al 2O 3 CuO氧化铁(三氧化二铁,红色,铁锈主要成分) 四氧化三铁(黑色) 二氧化锰(黑色,可做制氧催化剂)Fe 2O 3 Fe 3O 4 MnO 2水 双氧水(过氧化氢) 二氧化碳(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剧毒) 二氧化硫(酸雨) 五氧化二磷 H 2O H 2O 2 CO 2 CO SO 2 P 2O 5钾 钙 钠 镁铝 锌 铁 锡 铅 铜 汞 银 铂 金K Ca NaMgAlZn FeSnPbCuHgAgPtAu5)酸:盐酸硫酸碳酸硝酸亚硫酸HCl H2SO4H2CO3HNO3H2SO36)碱: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NaOH Ca(OH)2Cu(OH)2氢氧化镁(白色沉淀) 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钡一水合氨Mg(OH)2Fe(OH)3Ba(OH)2NH3·H2O7)盐酸盐:氯化钠(食盐)氯化钾氯化银(不溶于水和酸)氯化钙氯化铜(蓝色)NaCl KCl AgCl CaCl2CuCl2氯化铁(黄色)氯化亚铁(浅绿色)FeCl3FeCl28)硝酸盐: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银硝酸钡硝酸铜(蓝色)NaNO3KNO3AgNO3Ba(NO3)2Cu(NO3)29)碳酸盐: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白色沉淀,遇酸溶解放出气体)碳酸钡(同CaCO3)Na2CO3K2CO3 CaCO3BaCO310)硫酸盐: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钡硫酸钙无水硫酸铜(白色,检验水) 五水硫酸铜(蓝色)Na2SO4K2SO4BaSO4CaSO4CuSO4 CuSO4·5H2O11)其他盐:氯酸钾锰酸钾碳酸氢钠(易溶于水,与酸反应放出气体)KClO3K2MnO4 NaHCO3高锰酸钾(紫黑色,溶于水得到紫色溶液,用于检验CO实验现象是紫色褪去)KMnO4知识点二溶解性表与化合价阴离子阳离子碱类硝酸盐盐酸盐硫酸盐碳酸盐氧化物OH-NO3-Cl-SO42-CO32-O2-酸类H+H2O HNO3HCl H2SO4H2CO3H2O 溶、挥溶、挥溶溶、挥铵盐NH4+NH3.H2O NH4NO3NH4Cl (NH4)2SO4(NH4)2CO3——溶、挥溶溶溶溶钾盐K+KOH KNO3KCl K2SO4K2CO3K2O 溶溶溶溶溶钠盐Na+NaOH NaNO3NaCl Na2SO4Na2CO3Na2O 溶溶溶溶溶钡盐Ba2+Ba(OH)2Ba(NO3)2BaCl2BaSO4BaCO3BaO 溶溶溶☆不☆不钙盐Ca2+Ca(OH)2Ca(NO3)2CaCl2CaSO4CaCO3CaO 微溶溶微☆不镁盐Mg2+Mg(OH)2Mg(NO3)2MgCl2MgSO4MgCO3MgO ☆不溶溶溶微铝盐Al3+Al(OH)3Al(NO3)3AlCl3Al2(SO4)3——Al2O3不溶溶溶——锰盐Mn2+Mn(OH)2Mn(NO3)2MnCl2MnSO4MnCO3MnO2不溶溶溶不锌盐Zn2+Zn(OH)2Zn(NO3)2ZnCl2ZnSO4ZnCO3ZnO 不溶溶溶不亚铁盐Fe2+Fe(OH)2Fe(NO3)2FeCl2FeSO4FeCO3FeO 不溶溶溶不铁盐Fe3+Fe(OH)3Fe(NO3)3FeCl3Fe2(SO4)3——Fe2O3☆不溶溶溶——铜盐Cu2+Cu(OH)2Cu(NO3)2CuCl2CuSO4CuCO3CuO ☆不溶溶溶不银盐Ag+——AgNO3AgCl Ag2SO4Ag2CO3Ag2O ——溶☆不微不物质的命名氢氧化某硝酸某氯化某硫酸某碳酸某氧化某备注1、元素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

铝三碳四氧负二,氟氯溴碘负一价。

金正非负单质零,正负总价和为零。

2、原子团化合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3、溶液颜色口诀:铜蓝、亚铁绿、铁黄、高锰酸钾紫4、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化合价不变4、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产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5、酸碱盐溶解性口诀:七字沉淀——“一蓝一红褐五白”●蓝色:C u(O H)2●红褐色:F e(O H)3●白色:M g(O H)2BaCO3、 BaSO4、CaCO3、 AgCl ★其中BaSO4、AgCl既难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硝酸。

6、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十对粒子——“一水两气七字沉淀”①生成水:H++OH-→H2O H++O2-→H2O ②生成气体↑:◆H++CO32-→CO2↑+H2O ◆NH4++OH-→NH3↑+H2O③生成沉淀↓:七字沉淀——“一蓝一红褐五白”★Cu2++OH-→C u(O H)2↓(蓝色)★Fe3++OH-→F e(O H)3↓(红褐色)★Mg2++OH-→M g(O H)2↓(白色)★Ba2++CO32-→BaCO3↓(白色)★Ca2++CO32-→CaCO3↓(白色)★Ag++Cl-→AgCl↓(白色)★Ba2++SO42-→BaSO4↓(白色)8、表中涉及到三种挥发性酸:HNO3、HCl、H2CO3应密封保存;四种微溶物质:C a(O H)2、Ag2SO4、CaSO4、MgCO3;“——”表示三种不存在或遇水就水解的物质:AgOH、Fe2(CO3)3、Al2(CO3)3✓练习1:✓练习2:1.下列四种物质①KClO3②Cl2③HCl④HClO,氯元素的化合价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2.某金属氧化物的组成为MO,如果在其氯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与该氧化物中的化合价相等,则该金属氯化物的组成为()A.MCl B.MCl2 C.M2Cl D.M2Cl3.某元素R的氧化物分子中,R与O的原子个数比为2︰3,则R的化合价是()A.+2价 B.+3价 C.-2价 D.-3价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氯化亚铁FeCl3 B.氢氧化钠NaOH C.氧化镁MgO D.碳酸钠NaCO35.某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M化合价没有变化),则下列化学式中错误的是()A.MCl3 B.MSO4C.M2(SO4)3 D.M(OH)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的化合价数值等于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B.铁的化合价为零C.水中氢气的化合价为零 D.单质铜中铜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铜元素化合价为+1或+2价7.下列化学式中正确的是()A.ZnCl3 B.Ca(NO3)2 C.K2OH D.AlCl28.某金属元素M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M迅,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MO2 B.M2O C.MO D.M2O39.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化合价为+3,则其氧化物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A.47.1% B.26.5% C.77.1% D.72%10.下列各个化学变化前后,同种元素的化合价数值变化最大的是()A.C→CO2B.KClO3→KCl C.KMnO4→K2MnO4 D.NH3→NH4Cl11.下列各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A.N2 、NH3、NO2 B.NH3、N2O5、NO2C.N2、N2O3、NH3 D.NH3、N2、N2O312.X、Y 、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Y为+2价,Z为+5价,X为-2价。

X、Z 两元素在化合物里组成的原子团为-3价,且有5个原子。

则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3.某金属元素R的碳酸盐化学式为R2(CO3)3,则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某元素R,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14.在NaNO3中N的化合价是___价;在NH4Cl中N的化合价是___价.知识点三初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讲,作为课后作业}1.氧气与单质的反应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空气中燃烧:铜在空气中燃烧:铝在空气中燃烧:氢气在空气燃烧: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甲烷在空气中燃烧: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甲醇在空气中燃烧: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加热碱式碳酸铜:过氧化氢分解:加热氯酸钾:加热高锰酸钾:碳酸不稳定而分解:高温煅烧石灰石:3.几个氧化还原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木炭还原氧化铜:焦炭还原氧化铁: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一)金属单质+酸==盐+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镁和稀硫酸反应:铝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镁和稀盐酸反应;铝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铝和醋酸反应:(二)金属单质+盐==新金属+新盐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镁和硝酸铜溶液反应:(三)碱性氧化物+酸==盐+水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四)酸性氧化物+碱==盐+水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氢氧化钾暴露在空气中变质:氢氧化钾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氢氧化钾吸收三氧化硫气体:盐酸和烧碱起反应:(五)酸+碱==盐+水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硫酸和烧碱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硫酸和群殴你过氧化铁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硝碱和烧碱反应:醋酸和烧碱反应:(六)酸+盐==新盐+新盐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硫酸和碳酸钠反应:(七)碱+盐==新碱+新盐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氢氧化钠与氯化铁: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氢氧化钾与硫酸铜:氢氧化钾与氯化铁:氢氧化钾与氯化镁:氢氧化钠化氯化铜:氢氧化钠与碳酸钠:(八)盐+盐==新盐+新盐氯化纳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氯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5.其它反应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生石灰溶于水:氧化钠溶于水:三氧化硫溶于水:硫酸铜晶体溶于水: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知识点四必修一必修二重点化学反应方程式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2Na +O2Na2O2钠块在空气中变暗4Na+O2=2Na2ONa2O在空气中加热(变黄)2Na2O+O2=2Na2O22、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2Na +2H2O =2H2O +H2↑2Na +2H2O =2Na++2OH -+H2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用于漂白)2Na2O2+2H2O =4NaOH +O2↑2Na2O2+2H2O =4Na++4OH -+O2↑碱性氧化物Na2O与水的反应Na2O+H2O=2NaOH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2Na2O2+2CO2=2Na2CO3+O2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Na2CO3+2HCl =2NaCl +H2O+CO2↑CO32-+2H+=H2O +CO2↑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Na2CO3+HCl =NaHCO3+NaClCO32-+H+=HCO3-NaHCO3+HCl=NaCl+H2O+CO2↑HCO3-+H+=H2O +CO2↑6、小苏打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 +CO2 ↑7、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NaHCO3+NaOH △Na2CO3+H2OHCO3-+OH -=H2O +CO32-(若是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 8、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4Li +O2△2Li2O9、氯气的性质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Cu +Cl2点燃CuCl2之后加水,可由绿色溶液(浓)得到蓝色溶液(稀)其它氯气有关的反应:Cl 2 +2FeCl 2 =2FeCl 3 2Cl 2+2NaBr =2NaCl +Br 2 Cl 2 +2NaI =2NaCl +I 2Cl 2+SO 2 +2H 2O =H 2SO 4 +2HCl 2Na + Cl 2点燃2NaCl10、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2Fe + 3Cl 2点燃3FeCl 31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H 2 + Cl 2点燃2HCl氟气与氢气反应(黑暗处即可爆炸) H 2+F 2=2HF12、氯气溶于水(新制氯水中含H + 、Cl -、ClO -、OH -、Cl 2、HClO 、H 2O )Cl 2 + H 2O = HCl + HClO Cl 2 + H 2O = H + + Cl - + HClO13、次氯酸见光分解(强氧化剂、杀菌消毒,漂白剂)2HClO 2HCl + O 2↑14、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及漂白粉的失效2Ca(OH)2 + 2Cl 2 =Ca(ClO)2 + CaCl 2 + 2H 2O 2Ca(OH)2 +2Cl 2 =2Ca 2++2ClO -+2Cl -+2H 2O Ca(ClO)2+CO 2+H 2O =CaCO 3↓+2HClO2HClO 2HCl + O 2↑Ca 2++2ClO - + CO 2 + H 2O =CaCO 3↓+ 2HClO15、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仪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MnO 2 +4HCl(浓) MnCl 2+Cl 2↑+2H 2O MnO 2 +4H ++2Cl -Mn 2++Cl 2↑+2H 2O16、新制氯水注入盛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Cl 2 + 2NaBr = Br 2 + 2NaCl Cl 2 + 2Br - = Br 2 + 2Cl -光照 光照17、铁与硫加热反应Fe +S FeS铁与氧气加热反应3Fe+2O2Fe3O4铁在氯气中加热反应2Fe+3Cl22FeCl320、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 (浓)CuSO4 +2H2O+SO2 ↑21、碳与浓硫酸反应:C+2H2SO4(浓)2H2O+CO2↑+2SO2↑22、工业制单质硅(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SiO2+2C 高温Si +2CO↑23、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 =Na2SiO3+H2OSiO2+2OH -=SiO32-+H2O 24、氮气和氢气反应(工业合成氨)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25、氮气和氧气放电下反应(雷雨发庄稼)N2+O2 2NO2NO +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