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区间嵌缝施工方案
起点~海沧大道站区间盾构管片嵌缝及手孔封堵施工方案(1)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原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施工计划及工期安排 (3)3.1 工期计划 (3)3.2 人员配置 (3)3.3 材料配置 (3)3.3.1 手孔封堵材料 (3)3.3.2 嵌缝材料 (3)第四章管片嵌缝、手孔的范围及内容 (4)4.1 管片嵌缝范围及内容 (4)4.2 管片手孔封堵范围及内容 (4)第五章施工工艺流程 (6)5.1 手孔封堵施工工艺流程 (6)5.2 嵌缝堵施工工艺流程 (6)第六章施工方法 (7)6.1 管片手孔封堵施工 (7)6.2 管片嵌缝封堵施工 (7)第七章材料性能指标 (7)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10)第九章安全保证措施 (11)9.1安全组织措施 (11)9.2安全技术措施 (11)第十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2)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原则1.1编制目的在充分理解工程设计,全面熟悉现场工况的基础上,对起点(含)~海沧大道站(不含)区间管片嵌缝及手孔封堵施工实施进行总体筹划,对盾构区间管片嵌缝及手孔封堵施工进行技术指导。
通过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建立完善的保证体系,配置足够的施工资源,确保“安全、质量、进度和文明施工及环保”控制目标的全面实现。
1.2编制依据1、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Ⅰ标段土建施工总承包项目合同文件;2、业主提供相关地质资料、设计图纸等技术性资料;3、现场踏勘所采集、获得的资料;4、合同文件中明确要求执行的有关施工、安全、质量及城市管理的规范及规定;5、厦门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规范、规程及相关文件;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1)7、《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17)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9、《起点(含)~海沧达到站(不含)区间结构防水图》10、招标文件明确的和设计、施工所涉及的适用于本区间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国家、部委、福建省和厦门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及法规文件;11、厦门市轨道交通土建施工技术管理规定;12、现场踏勘所掌握的资料和工程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理、气候条件;13、本企业现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资源及多年从事类似工程的经验。
盾构区间附属结构施工方案

盾构区间附属结构施工方案1.1 洞门接口工程施工区间盾构隧道与车站端墙接口采用进、出洞环的方式。
本工程共设4个洞门,各洞门的进、出洞环均采用现浇抗渗混凝土。
1、拆除洞门帘布、管片洞门施工之前,首先对近洞口3环管片进行处理,从衬砌压浆孔内注入聚氨脂水泥浆,待其固结后再将洞口临时密封(折页式压板、帘布橡胶板等)拆除干净,利用专用工具进行洞门环的拆除,先拆一块邻接块,然后再自上而下依次拆除。
砂浆凿除采用人工手持风镐施工,凿至洞门圈内混凝土表面完全出露,清理干净。
2、洞门防水施工区间隧道的洞门处结构复杂,拐角(又称盲区)多,施工缝多,是防水工作的难点,也是防水工作的重点。
盾构机在进出隧道时,管片缺乏后座顶力,管片间的压力松弛,接缝间隙一般稍大,易渗漏水,因此靠近洞门的盾构区间隧道也是防水的重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洞门施工中除采用防水混凝土外,在洞门和区间隧道管片及和车站(或始发井、吊出井)结构的刚性接头中设置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
在主体完工后,对全部缝隙进行嵌缝施作,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提前预注浆或施工时预埋注浆管进行后注浆。
现浇洞门的施工要严格按设计的防水要求进行施作。
施工时若在洞门处有水渗漏,则应进行导流,布置好导流管后再浇灌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再注以化学固结剂进行封堵)。
洞门施工完成后,在拱顶部分通过衬砌压浆孔向洞门管片背衬补充压浆以提高洞门防水性能,压浆完毕后检查防水效果,必要时再次注浆。
洞门采用抗渗混凝土,竖向、环向施工缝各设置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形成洞门防水结构。
在主体完工后,进行嵌缝作业,并注入密封剂。
3、衬砌施工(1)绑扎钢筋钢筋在地面进行加工,保证主筋弧度准确、圆顺;运至工作面进行绑扎、焊接,利用预埋钢筋或植筋作为固定钢筋;模板侧的钢筋绑上混凝土预制块,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避免发生漏筋现象。
钢筋绑扎、焊接完备后,利用电桥检验钢筋与管片预埋钢板以及洞门钢环是否接通,若不接通必须补焊。
隧道管片嵌缝、手孔封堵施工方案

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段会地、地秋、秋中盾构区间管片嵌缝、手孔封堵施工方案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二月十二日目录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2)3、隧道管片嵌缝、手孔封堵施工范围及内容 (2)3.1 嵌缝 (2)3.2 手孔封堵 (3)4、施工方案 (3)4.1管片嵌缝 (3)4.1.1管片嵌缝施工流程 (3)4.1.2基层处理 (3)4.1.3拱顶45°范围、整环及变形缝嵌缝 (3)4.1.4管片拱底86°范围嵌缝 (4)4.2手孔封堵 (4)4.2.1隧道上半部管片螺栓保护罩处理 (4)4.2.2隧道下半部手孔封堵处理 (4)4.3脚手架搭设要求 (4)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6、人员配备、工期安排及保证措施 (5)6.1人员配备计划 (5)6.2工期安排 (6)6.3工期保证措施 (6)7、安全保证措施 (6)7.1安全组织措施 (6)7.2安全技术措施 (6)8、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7)1、工程概况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位于红谷滩新区,起于会展站(不含),止于中山西路站(不含),盾构区间包含会展路站~地铁大厦站区间、地铁大厦站~秋水广场站区间、秋水广场站~中山西路站区间,平面位置及详细参数见图1和详见表1。
表1 盾构区间简介表图1 四标盾构区间平面示意图 针对三条盾构区间隧道管片的嵌缝和手孔封堵施工,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南昌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四标盾构相关设计蓝图遵照政府和法定质量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的相关规定。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GB 50446-2008)《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3、隧道管片嵌缝、手孔封堵施工范围及内容3.1 嵌缝盾构区间本标段车站其它标段会地区间 地秋区间秋中区间(1)一般衬砌环嵌缝范围为拱顶45°,拱底86°。
地铁盾构区间施工方案,方法,工艺,要点、技术措施

1.1.1.1盾构区间总体施工方案1)盾构区间工程概况本工程共20个盾构区间。
全线盾构区间共设联络通道22座(其中,联络通道兼泵房11座)。
根据招标文件、地质勘查情况及设计资料,拟投入24台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对盾构区间进行施工。
2)盾构区间总体施工流程详见下图。
图1.1.1-1 盾构区间总体施工流程盾构施工在场地内安装龙门吊等配套设备,布置浆液拌和、运输、供电、通风、冷却等系统,安排集土、加工、材料堆放场地以及值班、库房等设施。
盾构隧道施工的水平运输采用钢轨铺设单线、变频电瓶车牵引重载编组列车运输,每两列车编组可满足一环掘进的出土与进料。
垂直运输由一台龙门吊调运渣土,一台龙门吊吊放管片和其他材料。
碴土外运至弃土场。
施工全过程坚持监控量测跟踪,实施信息化施工,以控制地层变形和确保施工安全。
1.1.1.2端头加固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设计概况为确保盾构安全始发、安全到达,本工程对盾构始发、接收端头进行土体加固,从而提高端头处土体强度,增强整体性,控制地表沉降,防止端头坍塌。
提高重型机械作用时端头土体的承载力。
止水,防止涌水、涌砂等风险的出现。
2)施工流程(1)旋喷桩施工流程详见下图。
图1.1.1-2 旋喷桩施工流程(2)冻结加固施工流程详见下图。
图1.1.1-3 冻结加固施工流程(3)搅拌桩施工流程详见下图。
图1.1.1-4 搅拌桩施工流程(4)注浆加固施工流程详见下图。
图1.1.1-5 注浆加固施工流程3)施工方法及要点(1)旋喷桩施工方法及要点详见下表。
表1.1.1-1 旋喷桩施工方法及要点)根据测量所定位置,安装打桩机后移至指定桩位并对采用地质钻机钻孔,钻头在预定桩位钻孔至设计标高(预钻孔和插管二道工序可合二为一,启动钻机,同时开启高压泥浆泵低压输送水泥浆,使钻杆沿导向架振动、射流成)喷浆管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旋转不停,后,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在达到设计深度后,接通高压水管、空压管,开动高压清水泵、泥浆泵、空压机和钻机进行旋转,并用仪表控制压力、流量和风量,分别达到预定数值时开始提升,继向浆液罐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高压泵,清洗全部管路中(1)旋喷桩施工易出现断桩、缩颈等质量通病,其主要预防技术措施详见下表。
盾构施工的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涉及多个盾构区间,包括锦绣大道站~丹霞站区间、丹霞站~繁华大道站区间和繁华大道站~芙蓉路站区间。
其中,锦绣大道站~丹霞站区间全长952.8米,丹霞站~繁华大道站区间全长366.4米,繁华大道站~芙蓉路站区间全长658.2米。
所有区间均采用盾构法施工,其中锦绣大道站~丹霞站区间和繁华大道站~芙蓉路站区间各设置一座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
二、施工整体筹划1. 总体施工部署根据现场情况和合同工期要求,本项目计划投入2台土压平衡盾构机及其配套设备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锦绣大道站、丹霞路站、繁华大道站车站主体同步平行施工,并优先完成锦绣大道站始发井、丹霞路站与繁华大道站始发井及接收井的施工。
2. 人员配置项目将组建专业的施工团队,包括盾构机操作手、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全员等,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场地布置应充分考虑施工设备的进出、施工材料的堆放、施工人员的活动空间等因素。
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设施,如施工办公室、材料仓库、施工人员宿舍等。
4. 临水、临电布置施工现场应满足施工用水、用电需求。
合理规划临时供水、供电线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电供应稳定。
5. 设备落实确保盾构机、配套设备、施工机械等设备的完好、齐全,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方法1. 盾构始发盾构机在锦绣大道站始发,掘进至丹霞站区间,然后继续掘进至繁华大道站区间。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隧道结构安全。
2. 盾构掘进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密切关注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调整掘进参数,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盾构接收盾构机到达接收井后,进行接收作业。
确保隧道结构完整,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4. 联络通道施工在锦绣大道站~丹霞站区间和繁华大道站~芙蓉路站区间各设置一座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
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确保联络通道结构安全。
四、安全保证措施1. 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区间盾构如何施工方案

区间盾构如何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工程旨在通过盾构法施工,完成城市地下区间的隧道建设。
工程将穿越不同地质条件,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安全与进度。
本工程的目标是实现隧道施工的高精度、高效率、高安全性,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地质勘察:详细调查工程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结构、岩石强度、地下水状况等,为盾构机选型与施工参数设定提供依据。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结合工程需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盾构掘进路线、管片拼装方式、浆液配比等。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提前采购所需的盾构机、管片、浆液等材料,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盾构机选择与配置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适合本工程的盾构机型号,并合理配置相关设备。
盾构机应具备掘进速度快、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以满足工程需求。
四、盾构掘进技术采用盾构法进行隧道掘进,通过盾构机的切削、推进、排渣等动作,完成隧道的开挖。
掘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掘进参数,确保隧道轴线精度和掘进速度。
五、泥浆与浆液管理盾构掘进过程中,需要使用泥浆和浆液来辅助切削和支撑隧道壁。
应合理选择和配置泥浆和浆液的类型和配比,确保隧道壁的稳定性和掘进效率。
六、管片拼装与加固掘进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管片拼装,确保隧道壁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拼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提高隧道壁的承载能力。
七、监控测量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应实施监控测量工作,对隧道轴线、掘进速度、管片拼装质量等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八、安全风险与措施盾构施工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如盾构机故障、地质突变等。
应制定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九、环境保护与治理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噪音、粉尘、废水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应建立环境治理机制,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置和回收利用。
地铁盾构隧道洞门环梁及嵌缝施工方案要点

目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3)1.1编制依据 (3)1.2编制原则 (3)二、工程概况 (3)三、总体施工安排 (4)3.1 施工安排 (5)3.2 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5)3.3 施工用水用电 (6)3.3.1施工用水 (6)3.3.2施工用电 (6)四、洞门环梁施工 (6)4.1 施工步骤 (6)4.2 施工准备 (6)4.3 拆除零环(最后一环)管片 (6)4.4 防水施工安排 (7)4.5 钢筋施工 (8)4.5.1钢筋焊接加工 (8)4.5.2钢筋成型与安装 (8)4.6 模板施工 (9)4.7 混凝土施工 (9)五、嵌缝施工 (10)5.1前期准备 (10)5.2 嵌缝范围 (10)5.3 施工流程 (11)5.3.1 一般段嵌缝施工 (11)5.3.2 联络通道门洞段嵌缝施工 (11)六、质量保证体系 (11)七、安全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12)7.1 垂直运输 (12)7.2 水平运输 (12)7.3 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管理 (12)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地铁设计规范》(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5)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定额以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规;(6)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7)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
1.2编制原则(1)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2)技术可靠性原则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依据**市其周边地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3)经济合理性原则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
(4)环保原则施工前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紧密结合环境保护法进行施工。
地铁工程区间盾构施工方案

地铁工程区间盾构施工方案1盾构隧道施工1.1端头加固⑴端头地质情况通过详细的分析各盾构井端头的地层情况,对建国路站、中河路站的盾构始发井、接收井的端头地层进行加固,共需加固进出洞端头4座。
隧道覆土及洞身分别为:建国路站端头井隧道覆土主要为:①1杂填土、①2素填土、②2砂质粉土、③3砂质粉土夹粉砂、③6砂质粉土夹粉砂、③7砂质粉土、④2淤泥质粉质粘土、⑥1淤泥质粉质粘土;中河路站端头井隧道覆土主要为:①1杂填土、①2素填土、②1粉质粘土、③3砂质粉土夹粉砂、③5砂质粉土夹粉砂、③6砂质粉土夹粉砂、④2淤泥质粉质粘土、④3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⑥1淤泥质粉质粘土。
⑵端头加固方案盾构始发、到达端头采用Φ850@600三轴搅拌桩+Φ800@600双管旋喷桩进行加固。
建国路站上行线方向加固长度为始发端头15m、到达端头9m;搅拌桩加固深度为隧道底下3m至地面高度范围内,始发端均为搅拌桩强加固,到达端隧道顶以上3m至地面段采用搅拌桩弱加固;旋喷桩加固深度为隧道底下3m至地面高度范围内。
中河路站端头加固长度均为9m,加固深度为隧道底下3m至地面高度范围内,搅拌桩加固隧道顶以上3m至地面段采用搅拌桩弱加固。
搅拌桩强加固水泥掺量不小于20%,搅拌桩弱加固水泥掺量8%,水灰比1.2~1.5;旋喷桩加固水泥掺量不小于35%,水灰比0.7~1.0。
加固后的土体其无侧限抗压强度qu≥1MPa,渗透系数≤1×10-8cm/sce。
施工前打设3~5口降水井,根据情况适当降水,保证盾构始发、到达安全。
建国路站西端头井与中河路站东端头井地基加固平面及剖面见图1~4。
1.2盾构机进场及组装与调试⑴盾构机的组装与调试(1)、盾构机组装调试顺序盾构机组装调试程序见图5所示。
(2)、盾构机组装的总体要求Φ850@600搅拌桩加固下行线线路中心线Φ850@600搅拌桩加固Φ800@600双重管旋喷桩加固上行线线路中心线盾构推进方向3号风亭图 1建国路站西端头井加固平面图Φ850@600搅拌桩加固Φ800@600双重管旋喷桩加固图2 建国路站西端头井加固剖面图Φ850@600搅拌桩加固下行线线路中心线Φ850@600搅拌桩加固Φ800@600双重管旋喷桩加固上行线线路中心线盾构推进方向图3 中河路站东端头井加固平面图Φ850@600搅拌桩加固Φ800@600双重管旋喷桩加固图4 中河路站东端头井加固剖面图①盾构组装前必须制定详细的组装方案与计划,同时组织有经验的经过技术培训的人员组成组装班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区间嵌缝施工方案
1. 引言
盾构区间嵌缝施工是地铁隧道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地铁的运营安全和施工质量。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盾构区间嵌缝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高品质的施工成果。
2. 施工前准备
在开始盾构区间嵌缝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具体准备工作包括:
•区间勘测:对待施工区进行详细的勘测,包括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等信息的收集和记录。
•设计方案的制定:根据勘测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包括嵌缝的材料选择、嵌缝方式等。
•施工人员培训: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工程知识和技能。
•施工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包括盾构机、嵌缝材料的输送设备等。
•施工计划的制定:根据设计方案和勘测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的时间安排、工序等。
3. 施工步骤
盾构区间嵌缝施工的主要步骤包括:
步骤1:准备工作
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盾构机的位置和方向,确保其与待嵌缝的区域对齐。
•准备好嵌缝材料,并将其输送到施工现场。
•检查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其安全可靠。
步骤2:嵌缝材料的注入
•将嵌缝材料注入到预先准备好的嵌缝槽中,确保嵌缝材料填充到位,并且与周围的混凝土牢固粘结。
步骤3:嵌缝槽的密实
•使用振动器对嵌缝槽进行密实,确保嵌缝材料的密实度。
•检查嵌缝槽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以确保施工质量。
步骤4:清理和保护
•清理施工现场,清除嵌缝材料的残留物和碎片。
•对嵌缝槽进行保护,以防止后续施工过程中的损坏或污染。
4. 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进行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对嵌缝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进行盾构机的操作培训和技术支持,以确保盾构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安排专门的质量监督人员,负责监督施工过程的质量。
5. 安全措施
在盾构区间嵌缝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现场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佩戴个人防护用具、遵守相关禁令等。
•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6. 结束语
盾构区间嵌缝施工是地铁隧道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地铁的运营安全和施工质量。
本文档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盾构区间嵌缝施工方案,通过合理的施工准备、施工步骤、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可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高质量。
希望本方案能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并进一步推动地铁隧道工程的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