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
护理部《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案例

护理部《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案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护理部门在患者的诊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个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护理案例,以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
病例概述:患者李女士,45岁,主诉出现多尿、多食、多汗等3个月。
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轻度肿大,血液检查显示甲状腺相关指标异常,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护理目标:1.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遵从性。
3.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4.提供情绪支持,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护理措施:1.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正常化:指导患者规律服用甲状腺抑制剂,监测甲状腺相关指标,如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甲状腺抗体水平,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2.管理病情相伴的症状:对于患者出现的心悸、多汗、多尿、多食等症状,应提供安静环境、减少刺激物,规律饮食,避免含咖啡因和辛辣食物的摄入。
3.监测并发症:定期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肝肾功能、血细胞计数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4.提供心理支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积极倾听并回应患者的情绪表达,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护理效果评估:1.患者的甲状腺相关指标得到控制,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2.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如心悸、多汗、多尿、多食等。
3.患者的并发症得到预防和控制。
4.患者情绪状态稳定,焦虑和抑郁明显减轻。
护理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护理部门在该病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控制病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与患者密切合作,促进其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遵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疾病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神经、精神、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护理问题】1.营养失调;2.活动无耐力;3.应对无效;4.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5.潜在并发症:甲状腺危象【护理措施】1.体重监测:经常测量体重,根据病人体重变化情况调整饮食计划。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矿物质丰富的饮食。
主食应足量,增加奶类、蛋类、瘦肉类等优质蛋白,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
鼓励多饮水,禁止摄入刺激性的食物及饮料,如:浓茶、咖啡等。
减少食物中粗纤维的摄入,以减少排便次数。
避免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
3.药物护理:指导病人正确用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
抗甲状腺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药疹等。
指导患者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处理,定期复查血常规。
4.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嘈杂,限制探视时间。
保持室温恒定、凉爽,保持良好睡眠。
5.休息及运动:有计划地适量运动,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病情为度,一旦出现头晕乏力,立即停止活动。
6.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理解和同情病人,建立互信关系。
鼓励病人参加团体活动,以免社交障碍产生焦虑。
观察病人精神状态和手指震颤情况,注意有无焦虑、烦躁、心悸等甲亢加重的表现,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7.外出戴深色眼镜,减少光线、灰尘和异物的侵害。
眼睑不能闭合者用无菌纱布或眼罩覆盖双眼。
睡觉或休息时抬高头部,使眶内液回流减少,减少球后水肿。
8.避免诱因,指导患者自我心理调整,避免感染、严重精神刺激、创伤等诱发因素。
9.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
若原有甲亢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体温>39℃)、严重乏力、烦躁、多汗、心悸、心率>140次/分、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脱水等应警惕甲状腺危象发生,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健康教育】1.向患者介绍甲亢的基本知识和防治要点,使其认识甲亢发生和加重的常见因素,并懂得如何避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 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其特征表现为基础代谢增加、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常。
(一)护理措施(1)参照按内分泌一般护理常规处理。
(2)保持病室环境整洁、安静、凉爽,减少家属探视,尽量避免不良的声光刺激,注意休息。
(3)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低碘为宜,以满足患者机体的高代谢状态,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4)每日测量空腹体重及4次脉搏。
(5)与患者交谈时态度和蔼,有耐心,注意患者情绪变化,避免各种刺激。
(6)做好疾病相关宣教,使患者配合做好各项检查。
(7)遵医嘱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皮疹、发热、关节痛及肝功能损害等。
当白细胞低于3.0x109/L时,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隔离制度。
(8)若患者有恶性突眼、眼睑闭合不全者,应注意保护角膜和球结膜。
日间外出可戴墨镜,以避免风、光、尘的刺激,避免用眼过度,保持眼部清洁,合理使用眼药水,睡前可适当抬高头部以减轻眼部肿胀,还可涂眼膏、戴眼罩以防感染。
(9)手术或放射性131I治疗的患者应做好术前宣教和术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
(二) 病情观察1)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高热(>39℃)、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加快(≥120次/分)、烦躁或嗜睡等甲亢危象征兆,应及时通知医师并迅速做出正确处理。
(2)观察患者的情绪、精神、面色,若出现甲亢危象征,立即通知医生,并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积极配合抢救。
(三) 健康指导(1)避免劳累和噪音的干扰,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2)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饮食。
避免食用过多的粗纤维食物及含碘食品(海产品、碘盐),以避免引起消化道不适及病情加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护理-1959-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959-甲状腺功能亢进
症患者的护理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
1、甲状腺危象的诱因不包括()
A、感染
B、放射性碘治疗
C、血糖升高[正确答案]
D、口服过量TH制剂
E、手术中过度挤压甲状腺
2、可以降低周围组织对TH反应的药是()
A、普萘洛尔[正确答案]
B、泼尼松
C、苯巴比妥钠
D、地西泮
E、丙基硫氧嘧啶
3、()是甲状腺危象的特征表现,是与重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重要鉴别点
A、频繁的呕吐及腹泻
B、谵妄
C、心动过速
D、高热[正确答案]
E、昏迷
4、下述哪项不是甲状腺危象的发病机制()
A、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至循环血中
B、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增加
C、机体对甲状腺激素反应的改变
D、自身免疫异常[正确答案]
E、肾上腺素能活力增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护理-

甲亢
是由多種原因所致血循環中甲狀腺激素過多,引起高 代謝和基礎代謝增加與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的一 組臨床綜合征。
以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Graves病)最多見。 是一種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見 (20~40歲) 患者血清中存在能與甲狀腺細胞TSH受體結合的 抗體, 甲狀腺刺激性抗體(TSAb)效應同TSH,GD的致病性 抗體
病因
1、自身免疫:是本病的主要原因 2、遺傳因素:有家族發病傾向 3、誘發因素:感染、創傷、精神刺激、勞 累等。
臨床表現
一、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致的臨床表現
(一)高代謝症群 (二)神經精神系統 (三)心血管系統 (四)消化系統 (五)運動系統等
二、甲狀腺腫 三、眼征 四、甲亢危象
一、T3、T4過多綜合症
糖尿病病人的護理-2型糖尿病
治療原則: (一)飲食治療 1、控制總熱量為原則,低糖、低脂、適量 蛋白、高纖維素、高維生素飲食。定時定量。 2、營養成分分配:糖類占總熱量的55%~ 60%;以主食為主,脂肪<30%; 蛋白質15% 3、三餐分配:1/5、2/5、2/5或1/3、1/3、 1/3
糖尿病病人的護理-2型糖尿病
(二)運動療法:有氧運動,運動量:心率 =170-年齡。
(三)藥物: 1、磺脲類: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釋放胰島素
適合輕中度糖尿病,胰島素水準低,分泌延 遲者。 2、雙胍類: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 利用。適合超重的2型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的護理-2型糖尿病
3、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抑制 小腸α葡萄糖苷酶活性,減慢葡萄糖吸收。 (四)酮症酸中毒的處理: 1、胰島素治療:小劑量持續靜脈滴注,4~ 6U/h 2、補液: 3、補鉀 4、糾酸。治療併發症
(完整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教案

根据甲亢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Graves病、结节性 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等。其中,Graves病是最常见的类型, 约占所有甲亢患者的80%以上。
诊断方法与标准
诊断方法
甲亢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测(如血清 TSH、T3、T4水平测定)、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如TRAb、TPOAb等)、甲状腺摄碘率测定等。
03
皮疹
轻度皮疹可给予抗过 敏药物治疗,严重皮 疹应停药并就诊皮肤 科。
04
其他副作用
如关节痛、胃肠道反 应等,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策略
加强健康教育
向患者详细解释甲亢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药物的作用 和副作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种类、 剂量、用药时间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增加餐次
为满足高热量需求,可采 用三餐主食外加2-3次副餐 的形式。
均衡搭配
每餐应包括主食、肉类、 蛋类、奶类、豆类、蔬菜 和水果等食物,以保证营 养全面。
选用优质蛋白质
如瘦肉、鱼、虾、蛋、奶 等动物性蛋白质,以及豆 类等植物性蛋白质。
避免诱发因素,如碘摄入过多等
避免高碘食物
如海带、紫菜、海鱼等海产品, 以及含碘盐等。
Chapter
运动锻炼对甲亢患者益处
改善心肺功能
适量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肺耐 力,减轻心悸、气促等甲亢症状。
调节心理状态
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缓解焦虑, 改善甲亢患者的睡眠质量。
控制病情发展
通过运动锻炼,患者可以更好地 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心率,从 而有助于控制甲亢病情的发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多见于妇女,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高功能腺瘤三类。
临床以原发性甲亢多见,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的同时,出现功能亢进的症状,如性情急躁、容易激动、怕热、多汗、面色潮红、食欲亢进,但体重反而减轻,常伴有眼球突出,故又称突眼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是治疗甲亢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术前着重做好心理护理和生理准备,其中服用硫氧嘧啶药物及碘剂,以对抗机体代谢的增高及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降低基础代谢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
术后护理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警惕并发症的发生,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焦虑;(2)睡眠紊乱;(3)自我形象紊乱;(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5)潜在并发症--窒息;(6)潜在并发症--甲状腺危象;(7)潜在并发症--低钙血症;(8)知识缺乏:术前用药知识。
一、焦虑相关因素环境改变。
自身疾病困扰。
对检查、治疗不了解。
对手术效果有顾虑。
主要表现主诉有忧虑、压抑感,对预后缺乏信心。
难于控制情绪,易激动、发怒,事后常后悔。
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对他人或周围事情漠不关心。
不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护理目标术前病人能够讲述焦虑的临床表现。
病人能够针对焦虑原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病人主诉焦虑感减轻或消除。
护理措施提供安静、舒适、无不良刺激的环境。
介绍负责医师和护士、病室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
同情、安慰、体贴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生活上给予细心照顾。
向病人说明手术的安全性与必要性,以及术前准备的相关检查和治疗的目的。
指导病人掌握消除焦虑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散步、与室友交心等。
对病人提出的疑问给予明确、有效的答复,以消除其顾虑。
对病人主动合作的态度,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
重点评价病人的焦虑感是否减轻。
病人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病人能否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检查和治疗。
病人能否掌握应对焦虑的方法。
二、睡眠紊乱相关因素焦虑。
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常规

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常规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正常甲状腺素分泌的反馈控制机制丧失,引起循环中甲状腺素过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
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高功能腺瘤三类。
①原发性甲亢:最常见,病因不明,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腺体肿大和功能亢进的综合征同时出现,腺体肿大多为弥漫性,两侧对称,患者多有眼球突出。
②继发性甲亢:病因不明且较少见,多由结节性甲状腺肿转变而来,患者多无突眼。
③高功能腺瘤实际上是继发性甲亢的一种特殊型,较少见。
患者无眼球突出。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测基础代谢率每日在清晨静卧、清醒、末进早餐以前,测定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脉率十脉压)-111,可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
2、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消除其焦虑和恐惧心理,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影响基础代谢率的测定。
稳定的情绪是术前准备的必要条件,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适当应用镇静和安眠药物。
3、药物准备术前服用碘剂(卢戈液),可减少甲状腺素释放入血的量,并可减少甲状腺充血,使腺体缩小变硬,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
术前2~3周开始服用,5~l0滴/次,每日3次。
对不能耐受碘剂的患者由每次3滴,每日3次,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20滴为止,维持此量。
告知患者在进餐时与食物同食,减少胃肠道反应。
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服碘剂2周后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可加服硫脲类药物。
4、症状护理指导突眼患者注意保护眼睛,睡前用抗生素眼膏敷眼,可戴黑眼罩或以油纱布遮盖。
以避免角膜过度暴露后干燥受损,发生溃疡。
心率过快者给予口服倍他乐克25mg 或普萘洛尔10mg,每日3次;发生心力衰竭者予以洋地黄制剂。
5、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
禁用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的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戒烟、酒。
6、完善术前检查除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外,还包括颈部x线及喉镜等检查,了解气管是否受压软化以及声带功能是否受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能说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过程。
2.能描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能运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知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导学案例病人,女,46岁,于3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颈前区肿大,伴怕热、多汗、心悸、乏力、胸闷,多食易饥,每餐进食量比原来增多一倍,每天进食4~5餐,无多尿,并出现失眠、性情急躁、双手发抖等不适,1个月前到当地卫生院就诊,考虑为“甲亢”,予西药口服(具体不详)后好转,现再次到我院门诊就诊,遂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收入我科准备行手术治疗。
问题:1.该病人护理评估的重点内容有哪些?2.针对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士应该如何做好围术期护理?一、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甲亢的分类有甲状腺性、垂体性、伴瘤性、卵巢性、医源性和暂时性等。
其中以Graves病(简称GD)最常见,占甲亢病人的80%~85%,下面予以重点阐述。
Graves病(GD),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普通人群的患病率约为1%,女性显著高发,男女比例为1∶(4~6)。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20~40岁为多。
临床特征性表现主要为甲状腺毒症、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或)突眼。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公认本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一)免疫因素GD的发病与甲状腺自身抗体关系密切。
病人体内T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可合成多种针对甲状腺自身组织的抗体。
其中最明显的体液免疫特征,是病人血清中存在针对甲状腺细胞膜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特异性抗体,即TSH受体抗体(TRAb)。
TRAb可与TSH受体结合,产生类似TSH的生物学效应,如甲状腺细胞增生、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增加等。
此外,T淋巴细胞的功能异常,可能与浸润性突眼的发病有关。
(二)遗传因素Graves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并与一定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类型有关,病人家族中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常多见。
(三)环境因素精神刺激、细菌感染、性激素、应激和锂剂等因素可能对本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临床表现多数病人起病缓慢,少数在精神创伤或感染等应激因素刺激后急性起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甲状腺毒症、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症。
(一)甲状腺毒症(TH过多综合征)1.高代谢综合征由于T3、T4分泌过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新陈代谢加速,病人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湿润。
由于蛋白分解增加致体重明显下降。
2.精神、神经系统神经过敏、多言好动、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伸舌和双手向前平伸时有细震颤、腱反射亢进。
3.心血管系统心悸气短、心动过速,在静息或睡眠时心率仍增快是本病心血管系统的特征性表现。
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
收缩压增高,舒张压降低致脉压增大,可出现周围血管征。
合并甲亢性心脏病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心脏增大,甚至心力衰竭。
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偶见房室传导阻滞。
甲亢性心脏病是甲亢最严重的并发症。
4.消化系统多食易饥、稀便、排便次数增加,重者可有肝大及肝功能异常,偶有黄疸。
5.肌肉骨骼系统主要是甲亢性周期性瘫痪,多见于青年男性,主要累及下肢。
部分病人有肌无力、肌萎缩,行动困难,称慢性甲亢性肌病。
亦可致骨质疏松、增生性骨膜下骨炎,后者肢端膨大似杵状指样,称Graves肢端病。
6.其他女性病人常有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病人常有阳痿。
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单核细胞增加,白细胞总数减少。
可伴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轻度贫血。
(二)甲状腺肿大多数病人有程度不等的弥漫性、对称性甲状腺肿大,质地不等、无压痛,肿大的甲状腺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甲状腺上下极可触及震颤和闻及血管杂音。
(三)突眼征部分病人有眼征,其中以突眼较为特异。
按病变程度可分为单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
四、辅助检查(一)基础代谢率测定基础代谢率(BMR)正常参考值为-10%~+15%。
用基础代谢率测定器测定较为可靠,但临床上则更多使用简易测量法:在禁食12h、睡眠8h以上,清晨病人醒来后,不做任何活动,在安静、空腹时测定脉率和血压,按公式“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计算。
轻度甲亢为+20%~+30%,中度为+30%~+60%,重度在+60%以上。
该方法不适用于心律失常的病人。
由于基础代谢率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部分医院已不把它作为常规测定项目。
(二)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病人血清中T3、T4浓度均升高,但两者可以不同步。
测定项目有血清总甲状腺素(T T4)和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 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由于FT3、FT4 不受血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TBG)的影响,能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因此是血清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为临床诊断甲亢的首选指标。
(三)促甲状腺激素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最敏感指标,甲亢时T3、T4升高,反馈抑制TSH分泌,致TSH明显降低。
(四)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GD时血T3、T4增高,反馈抑制TSH,TSH不被TRH兴奋。
当静脉注射TRH后,TSH不升高,则支持甲亢的诊断。
(五)甲状腺摄131I率及T3抑制试验甲亢时摄131I率增高且高峰前移,T3抑制试验阴性。
甲亢者不受抑制,T3抑制试验可用于甲亢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鉴别。
(六)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病人血清中TSH受体抗体(TRAb)呈阳性,有早期诊断意义。
(七)甲状腺的影像学检查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CT、MRI等有助于诊断,可根据需要选用。
五、处理原则Graves病的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131I治疗及手术治疗三种,其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甲亢的基础治疗。
(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硫脲类和咪唑类。
其中,硫脲类包括丙硫氧嘧啶和甲硫氧嘧啶;咪唑类包括甲巯咪唑和卡比马唑。
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阻断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较为常用。
丙硫氧嘧啶还可抑制T4转化为T3。
(二)其他药物治疗1.复方碘口服溶液可抑制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
仅用于术前准备和甲状腺危象时。
2.β受体阻滞剂可阻断β受体和减少活性激素T3的生成,能起到改善心悸、紧张和震颤等症状的作用。
3.甲状腺素片作用是稳定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避免T3、T4减少后对TSH的反馈抑制减弱。
常用于治疗过程中甲状腺毒症缓解,而突眼加重或甲状腺肿变大时。
用甲状腺素片时,抗甲状腺药物需酌情减量。
(三)放射性131I治疗机制是131I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出β射线,破坏甲状腺腺泡上皮,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妊娠哺乳妇女、肝肾功能差或活动性肺结核等病人禁用。
应注意放射性131I治疗可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放射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危象或浸润性突眼加重等并发症。
(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显著,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或甲状腺肿大有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者。
六、常见护理问题(1)焦虑与本病容易引起病人情绪激动及病程长等改变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代谢率增高、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蛋白质分解增加、甲亢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
(4)自我形象紊乱与突眼和甲状腺肿大致身体外形改变有关。
(5)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浸润性突眼有关。
(6)潜在并发症:甲状腺危象。
七、护理目标(1)病人能正确认识疾病,主动有效地控制焦虑紧张情绪。
(2)病人能摄取足够的营养,满足机体需要,体重增加。
(3)病人活动量逐步增加,活动时无明显不适感。
(4)病人能学会修饰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形象。
(5)病人能采用正确的保护眼睛的方法,不发生角膜损伤。
(6)病人能有效地控制诱因,不发生甲状腺危象。
八、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环境和休息病人应安置于安静、凉爽的环境中,室温20℃左右,避免强光和噪声的刺激。
轻症病人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不宜紧张和劳累;病情严重者应严格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①营养丰富:为满足机体代谢亢进的需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丰富矿物质的饮食,增加奶类、蛋类、瘦肉类等优质蛋白以纠正体内的负氮平衡。
②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3000mL,以补充出汗、腹泻、呼吸加快等所丢失的水分,但心脏病病人例外,以防水肿和心力衰竭。
③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辛辣食物,戒烟戒酒,禁饮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的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④避免进食高纤维食物:减少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以免导致肠蠕动加快、加重而引起腹泻。
⑤避免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注意少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食物,以免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多而加重病情。
(二)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尤其是脉率和脉压变化。
准确测量基础代谢率,动态观察甲亢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2.甲状腺危象注意有无甲状腺危象的迹象,如原有症状加重、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大汗淋漓、腹泻、严重乏力等,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并协助处理。
(三)眼部护理由于高度突眼,球结膜暴露,易受外界刺激引起充血、水肿,继而感染,因而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戴眼镜,保持湿润。
(四)用药护理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131I治疗护理。
(五)甲状腺危象的抢救配合(1)积极去除诱因。
(2)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首选丙硫氧嘧啶,首次剂量600mg,口服或胃管注入。
(3)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服丙硫氧嘧啶1h后用复方碘口服溶液5滴,每8h一次或碘化钠静滴。
(4)抑制外周组织T3转换为T4 丙硫氧嘧啶、碘剂、β受体阻滞剂和糖皮质激素均可抑制外周组织T4转换为T3,可根据病情使用。
(5)降低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上述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选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血浆置换等措施降低血浆TH浓度。
(6)对症处理①降温,高热时可作药物或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异丙嗪进行人工冬眠。
禁用阿司匹林,因该药可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而释放游离甲状腺激素,使病情加重。
②补充足量液体。
③持续低流量给氧。
④积极治疗感染、肺水肿等并发症。
(六)心理护理1.正确评估观察病人的精神情绪状态,有无激动易怒、敏感多疑现象。
2.共情病人能体验到病人的内心世界,关心理解病人。
与病人交流时态度和蔼,避免刺激性语言。
鼓励病人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减少其情绪不安。
告诉病人突眼、甲状腺肿大等身体外形变化,在疾病得到控制后会改善;与病人共同探讨修饰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形象,以减轻病人焦虑,树立治疗信心。
3.有效支持了解病人的家庭与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状况等,向病人的家属、同事和同室病友做好解释沟通,使他们理解病人紧张易怒的行为是疾病所致,会因有效治疗而改善,不必与病人计较。
控制各种可能对病人造成不良刺激的信息,帮助病人建立愉快的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