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瓦解齐楚联盟历史典故
【春秋战国】秦国张仪是如何欺楚的

【春秋战国】秦国张仪是如何欺楚的?古人云:“春秋无义战。
”东周时期天下大乱,大小诸侯国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相互间杀伐不已血腥弥天,这样的形势,造就了以游说为生的“纵横家”,合纵连横,各为其主,张仪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略动三寸舌,胜似百万兵。
连横大师张仪为秦国“创利”多多,而他的成功欺楚无疑是他斗胆包天的一次大手笔。
且看《战国策·秦策》的记载——齐助楚攻秦,取曲沃。
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
齐、楚方欢(正和睦)。
子(你)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语气词)为臣约(准备)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对秦王的谦称)所说(通“悦”)甚者,无大(过于)大王(您),惟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大齐王,惟仪之甚憎者,亦无大齐王。
今齐王之罪,其于弊邑之王甚厚(多),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因此)弊邑之王不得事(服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
大王苟(如果)能闭关绝齐(与齐国断交),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方(方圆)六百里。
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役使)矣。
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通报)之于朝廷,曰:“不毂(君主自谦词)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
” 历史群臣闻见者毕(全部)贺,陈轸后见,独不贺。
历史楚王曰:“不毂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寡人自以为智矣。
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灾祸)必至也,故不敢妄贺。
”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重视)王者,以(因为)王有齐也。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孤单)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不)为也。
先绝齐后责(索取)地,且必受欺于张仪。
受欺于张仪,王必惋(悔恨)之。
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也。
”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弓末端,引申为停止)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
喜欢被奉承的楚怀王被张仪游说与齐国断交,最后付出惨重的代价

喜欢被奉承的楚怀王被张仪游说与齐国断交,最后付出惨重的代价大家好,然然今天还是带大家穿越到古代看历史。
人的欲望是很多的,有爱金钱的、有爱权力的、有贪图美色的、有喜欢被奉承的……。
今天跟大家说故事主角就是喜欢被奉承的楚怀王,最终被张仪游说,使他与齐国断交,最后付出惨重的代价。
公元前313年,秦国企图攻打齐国,但是楚国与齐国合纵亲善。
秦惠王决定先破坏楚齐合盟后再攻打齐国。
于是他先免去了张仪的宰相之职,然后派他到楚国游说楚怀王。
张仪到楚国后,了解到楚怀王是个喜欢被奉承的人,于是张仪便尽量挑好听的话跟他说。
他说:“我们秦王最喜欢的人莫过于你楚怀王,而我心甘情愿为其效劳的也是你楚怀王。
我们秦王最讨厌的人是齐王,而我最讨厌的人也是齐王。
但遗憾的是大王你却和齐国友善。
因此,我们秦王不能支持你楚王,而我也不能为你效劳了。
如果你听我的话,跟齐国断绝同盟,你就可以派使者跟我到秦国去,收回秦王过去从楚国兼并的的600里地。
你这样做的结果是削弱了北面的齐国,施恩于西面的秦国,自己又多600里地,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呢”。
楚怀王是个头脑简单的人,他听了张仪的话,心里很高兴,他不假思索地把丞相的印信交给了张仪,每天请他饮酒作乐,好像600里土地已经到手了一样。
楚怀王的大臣们都向他祝贺,只有陈轸感到忧虑不已。
楚怀王问他什么原因,陈轸向楚怀王说出了张仪离间楚齐合盟的真实目的。
但是楚怀王利令智昏,根本听不进陈轸的忠告。
当即派一将领同张仪一道去秦国接受土地。
张仪一回到秦国,马上改变了态度,他假装生病,三个月不见人,把转让土地的事一字不提。
楚怀王觉得张仪迟迟不提土地的事,一定是嫌楚国与齐国断交的不坚决,于是他派人去侮辱齐王,齐王大怒,把象征友好的楚国兵符也折断了,同时与秦国修好。
张仪见齐、楚同盟被拆散了,于是开始上朝。
他对跟随他入秦的楚将说:“你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至某地,宽广一共六里”。
楚将说:“我奉命接受的是600里,不是6里”。
【春秋战国】苏秦张仪公孙衍--春秋战国人物传9

【春秋战国】苏秦、张仪、公孙衍--春秋战国人物传9苏秦、张仪、公孙衍战国中期以后,秦的国势日强。
秦与东方各国的关系,表面上是时张时弛,实际上是日益紧张。
对这种形势,有人主张联合东方各国共同对秦,也有人想分散东方各国,使其分别对秦和好或屈服。
前者是企图进行东方各国间南北向的联合,故有合纵之称。
后者是企图东方各国分别与秦进行东西向的联合,故称为“连横。
”在战国时从事合纵、连横的活动家,被称为纵横家。
苏秦、张仪是纵横家中的代表人物,公孙衍在纵横家中也享有声誉。
第一节苏秦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乘轩里人。
生年不详,约死于公元前321年。
如依《战国纵横家书》说他死于公元前284年,比张仪死得晚。
《史记》有《苏秦列传》。
《战国纵横家书》与《史记》有出入。
今所论述,以《史记》为依据,并旁采《战国纵横家书》。
历史相传苏秦曾到齐国跟鬼谷先生学习。
后来,出外游说了几年,遭受到很多困难、挫折,只得回家。
兄弟嫂妹妻妾都暗地嘲笑他说:东周人的风俗,都治理家里的产业,致力于工商,谋取十分之一二的盈利,他却丢掉根本而去从事耍舌头,还不应贫困吗?苏秦听了这些话,感到惭愧。
于是发愤读书。
过了一年,他揣摩出当时国君的心意,便到秦国,以连横之策说秦惠文王。
当时,秦国刚杀了商鞅,妒恨游说的人,苏秦得不到信用。
他又游说周显王。
显王左右的人向来熟悉苏秦,都轻视他,不听信他的话。
苏秦周游到燕国。
过了一年多,才见到燕跟赵合纵。
燕文侯供给他车马和金银布帛,让他去赵国说赵肃侯,请合韩、魏、齐、楚以抗秦。
赵供给苏秦以更多的车马,财物。
苏秦便去游说韩宣王、魏襄王、齐宣王、楚威王,终于定下合纵盟约,他被任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
苏秦回赵国时,中途经过洛阳,车辆马匹辎重以及各诸侯国派使者护送他的,为数很多,气派跟国王差不多。
周显王听说很惊恐,于是清扫道路,派人到郊外进行慰劳。
苏秦的兄弟、妻子和嫂嫂,斜着眼不敢抬头看苏秦,都俯伏在地,侍候他用饭。
苏秦笑着问他的嫂嫂说:为什么先前傲慢而现在却这样恭顺呢?嫂嫂把脸贴着地面,谢罪说:因为我看到季子地位尊贵,财物很多。
战国争雄——楚国的一再受挫

战国争雄——楚国的一再受挫楚国进入战国时,是领土最大的一个国家,直到战国中期,它与齐、秦三国,是处在国力相当的大国。
但是,楚国由于进入封建社会时改革不彻底,旧贵族势力强,国内政治上用人不当,致使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1。
从六百里到六里的骗局在公孙衍发动的六国"合纵"攻秦战争中,齐、楚两国都参加了,因此齐、楚两国是同盟的国家。
所以秦国不敢贸然向楚国发动进攻,秦要攻楚,必须设法拆散齐、楚的联盟,于是张仪就到楚国进行活动。
张仪是秦国的相,楚国自不敢轻慢,楚怀王听说张仪要来,于是"虚上舍而自馆之"。
张仪到达楚国后对楚怀王说,我们的国王最憎恨的是齐国,最尊敬的是你大王,我张仪也是这样。
大王你若能够闭关绝齐,秦愿以商於之地方六百相赠,还把秦妇嫁给你为妾。
这样秦、楚就是兄弟之国,以后永远不再打仗了。
楚怀王很高兴,群臣都向怀王祝贺,只有陈轸不高兴。
怀王很生气,质问陈轸。
陈轸向怀王指出,我看商於之地得不到,却会使齐、秦联合起来。
这样,楚国的灾难就来了。
怀王问他这是为什么?陈轸进一步阐明说,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是因为有齐楚联合的关系,今闭关绝齐,则楚国孤立。
秦国岂能再重视你这孤立的国家而给你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回到秦国后,一定会食言,这样楚国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两国之兵必定来相攻。
现在不如暗中与齐相好而表面上绝交,同时派人跟随张仪入秦。
若给了土地再同齐断交不晚,若不给土地,就与齐国联合对付秦国。
楚怀王被张仪的花言巧语蒙蔽,只是贪图秦国的六百里土地,对陈轸的正确建议根本听不进,并以相印授给张仪,又送了很丰厚的财礼。
同时关闭同齐国的交通,断绝关系,然后派一位将军随同张仪往秦国接受土地。
果然,张仪回到秦国后就变卦。
他假装从车上摔下来受伤,3个月不出面。
楚怀王听到此事,认为这是张仪以为他同齐国断交的态度不够坚决,于是派人去辱骂齐王。
齐王大怒,与楚断交而卑辞与秦国结好。
秦国破坏齐、楚联盟目的达到,张仪就出来接见楚国使臣,他对楚国使臣说,我有奉邑六里,愿献给你们大王。
张仪欺楚的历史故事

张仪欺楚的历史故事当时的秦国,尚不够强大,不足以单独挑战天下,尚需要找一些同盟国来支持。
秦惠文王决定强拉楚国入伙,张仪当上了秦国的相国之后又出使了楚国。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张仪欺楚的故事。
张仪欺楚张仪以秦国相国的身份,再次来到楚国,向楚怀王表达了秦楚结盟的建议,用当时的话讲,叫做秦楚连横。
楚怀王听罢,不禁仰天哈哈大笑:“凭什么我要跟你们站在一个圈子呢?如今我跟东方的齐国眉目传情,攻守同盟,就很好,足够维护我们楚国的安全的!不需要与你们秦国结盟。
”楚怀王愉快地一揪胡子。
“其实大王结盟秦国的好处很多。
”“是吗,请先生明示。
”“大王一直想要商於沃土,是吧?我有一个办法可让大王不费一兵一卒,唾手而得商於六百里土地。
”“什么办法?”“只要大王宣布与秦结盟,并且封锁东方边境,和齐宣王绝交,我张仪愿献上商於之地六百里。
”张仪抛出诱饵。
楚怀王听了,倒是一惊。
楚怀王犹豫再三,终于不再犹豫了,他声明秦楚连横,然后摆下酒宴,招待张仪,。
众臣举杯:“恭贺大王,贺喜大王,尽收商於六百里土地,先王百战经营所不能实现,大王一朝获申,恭贺大王!”唯独陈轸却说:“我从前在秦国当外交部长,知道张仪此人不可轻信。
”“请闭上你的乌鸦嘴。
寡人不烦一人,不废一兵,取得商於土地,此计划甚善。
你等着看我的谈判成果吧!”楚怀王也是急于为祖国作些大好事,以无愧于先祖,取悦于人民,在臣子面前也有光,于是他抓住张仪这根稻草,想走致富捷径。
而且,秦楚历史关系一直不错,楚人总有亲秦情结,楚怀王乐得与秦连横。
于是楚怀王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与秦结好,与齐国断交。
然后派人跟着张仪去接收陕西至河南交界的商於土地。
张仪抱着楚怀王赠他的犀牛角、象牙、美玉,返回秦国,剩下就是如何摆脱楚使者的纠缠了。
张仪招待楚使者吃西北小吃,吃完从饭馆出来,醉醺醺歪在车子上,唱着:“我的小妹啊!我的小妹啊!——”“相邦先生,您喝醉了吧。
”楚使者话音未落,张仪一个趔斜,栽到车底下去,当场骨折了。
秦国张仪是如何欺楚的历史小故事

秦国张仪是如何欺楚的历史小故事【篇一:秦国张仪是如何欺楚的历史小故事】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失了势,秦国却越来越强大。
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
怎样对付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
这种政策叫做“合纵”。
还有一些政客帮助秦国到各国游说,要他们靠拢秦国,去攻击别的国家。
这种政策叫做“连横”。
其实这些政客并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不过凭他们能说会道的嘴皮子混饭吃。
不管哪国诸侯,不管哪种主张,只要谁能给他做大官就行。
在这些政客中,最出名的要数张仪。
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
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
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
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
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伤痕,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
”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 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
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
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失了势,秦国却越来越强大。
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
怎样对付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
这种政策叫做“合纵”。
还有一些政客帮助秦国到各国游说,要他们靠拢秦国,去攻击别的国家。
这种政策叫做“连横”。
其实这些政客并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不过凭他们能说会道的嘴皮子混饭吃。
不管哪国诸侯,不管哪种主张,只要谁能给他做大官就行。
在这些政客中,最出名的要数张仪。
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
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
【名人故事】张仪戏楚的故事

【名人故事】张仪戏楚的故事张仪戏楚的故事秦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3年),秦国想攻打齐国,但由于担心齐国和楚国缔结了联合纵向联盟,他派张毅到楚国游说楚怀王。
楚怀王听说张仪来,空出上等的宾馆,亲自到宾馆安排他住宿。
说:“这是个偏僻鄙陋的国家,您用什么来指教我呢?”张毅游说楚怀王说:“如果国王真的想听从我的建议,他会切断与齐国的联系,解除契约。
我请求秦王捐出600英里的土地,让秦国的妇女为国王做妾。
秦国和楚国结了婚,永远成为兄弟。
这样,齐国就可以成为我们的国家。
”北面的秦国将受益。
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
"楚怀王非常高兴地应允了张仪。
大臣们来向楚怀王祝贺,唯独陈轸劝谏楚怀王不要轻信张仪。
楚怀王说:“希望陈先生闭上嘴,不要再讲话了,等着我得到土地。
”因此,楚国与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
楚怀王将楚国的印章授予了张毅,并将大量财产交给了张毅,还派了一名将军跟随张毅到秦国收地。
张仪回到秦国,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跌下车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怀王听到这件事,说:“张仪是因为我与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吧?”就派勇士到宋国,借了宋国的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等的一种凭证),到北方的齐国辱骂齐宣王,齐宣王愤怒,斩断符节和秦国结交。
秦始皇和齐国建交后,张益才上了法庭。
张毅对楚国使者说:“我有秦王赐给我的六里封地,我愿意把它献给楚王。
”楚国的使臣说:“我接到楚王的命令,要以六百里收复商鞅之地。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六里。
”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
结果秦、齐两国共同攻打楚国,夺取了丹阳、汉中的土地。
楚国又派出更多的军队去袭击秦国,楚军大败,于是楚国又割让两座城池和秦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
【春秋战国】大秦名相张仪:用智谋和辩术瓦解六国合纵

【春秋战国】大秦名相张仪:用智谋和辩术瓦解六国合纵战国时期的楚国。
一天,楚国令尹(楚相)昭阳家中正在举行宴会,贵卿如云,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席间,令尹昭阳突然发现自己随身佩带的一个玉璧不见了,满座哗然,议论纷纷。
渐渐地人们的目光集中到了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身上。
昭阳见状,不问青红皂白,便命人把那年轻人捆绑起来,拷打逼供。
怎奈,那年轻人虽然被打得皮开肉绽,却死活不肯招认,令尹昭阳只好挥手将那人赶了出去。
那年轻人遭此毒打,心中好不委屈,跌跌撞撞赶回家来,对妻子一五一十地倾诉起来:“唉,想不到自拜见恩师鬼谷子下山以来,初涉楚国竟遭此厄运。
”妻子一面给他擦洗着伤口,一面责怨道:“都怪你一心读书游说,不然,哪能招来这些苦楚。
”此时,那年轻人有说不出的酸甜苦辣,又有理不完的心头乱绪。
一想到同门师兄苏秦如今已在赵国当上了官高禄丰的相国,而自己却尚在家中穷困潦倒,不禁悲从中来。
思前想后,还是欲罢不忍。
于是,他张开嘴巴问妻子:“看我舌头还有没有?”妻子不解其意,笑着说:“舌头还在。
”年轻人欣慰地说道:“舌头还在,这就足够了。
”此人便是张仪。
其后,他真的就凭借这张利口,巧施纵横之术,辅助秦国统一了天下。
受辱赴秦图谋兵事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纵横家苏秦四处奔波,终于先后说服了燕、赵等六国,初欲合纵抗秦。
这一年,适逢秦国派大良造公孙衍(号犀首)破魏军于雒阳,生擒魏将龙贾。
苏秦料到,赵国作为合纵抗秦的盟主,势必要被视为眼中钉,列为首要进攻的目标。
如果秦国对赵用兵,必将惊散刚刚建立的列国合纵,便想派人游说秦惠王,使其暂缓出兵。
赵国尽管颇具文臣武将,策士游客,但苏秦筛来选去,觉得无一人中意。
于是他想到了同窗张仪。
他深知张仪的为人,请将不如激将,于是他叫来手下的家臣,叮咛嘱咐了一番,便打发他去了。
苏秦既不亲自前往,又不堂而皇之地遣使邀请,而是派人乔装打扮,暗中行事。
派去的人寻机接近张仪,暗示道:“当初,先生与苏秦交谊至深,现今苏秦仕途亨通,您何不前去求见,借以实现平生宏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仪瓦解齐楚联盟历史典故
张仪瓦解齐楚联盟历史典故
苏秦游说六国,采用合纵战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
张仪则帮着秦国到各国游说,要这些国家与秦国联合攻击别国,叫“连横”。
六国中,齐国和楚国比较强大,两国结成同盟,对付秦国的“连横”。
这成了秦惠文王的一块心病,他千方百计想破坏齐、楚两国的关系,以便使秦国渔翁得利。
相国张仪了解秦惠文王的心思,对他说:“大王请放心,我有把握叫齐、楚两国反目成仇。
”
秦惠文王便派张仪到楚国去实施离间计划。
张仪先用重金买通了楚怀王身边的宠臣靳尚,然后才去拜见楚怀王。
张仪对楚怀王说:“现在天下虽然一分为七,但能够称为大国的,也只有楚国、齐国和秦国。
秦王派我来贵国,就是为了我们两国之间修好。
大王如果肯与齐国断绝往来,我国愿意把商于地方总共方圆六百里土地送给您,让我们两国世代结为友好邻邦。
”
这商于之地原来是楚国的领土,被秦国夺去了几十年,听说现在能够收复,楚怀王当然很高兴,便答应了张仪的条
件。
大臣们纷纷向楚怀王表示祝贺,只有大夫屈原皱着眉头说:“我看这未必是好事,不要高兴得太早。
”
楚怀王板着脸问他:“我们不费一兵一卒,白白得到六百里地,为什么不是好事呢?”
屈原回答:“现在秦国这样看重楚国,是因为我国与齐国结成了联盟。
如果我国与齐国断交,有事就孤立无援,秦国还会把我国放在眼里吗?”
楚怀王说:“不要管这么多,我们先把六百里土地拿下来再说。
”
屈原担忧地说:“只怕这六百里地也只是张仪的一个诱饵,不一定能够到手。
大王不妨先派人跟随张仪到秦国接受商于,等到手后再与齐国断交也不迟。
”
有人叫陈轸的大臣也站出来说:“张仪是出了名的出尔反尔的小人,大王千万不要中了他的诡计啊!”
靳尚收了张仪那么多贿赂,就帮秦国说了许多好话,竭力怂恿楚怀王按张仪的条件去做,坚决与齐国断交。
楚怀王听惯了奉承拍马的话,认为靳尚的话很有道理,武断地说:“张仪是秦国的相国,怎么会说话不算数呢?我们要得到那六百里土地,当然要马上与齐国断交!”
于是,楚怀王一面与齐国断交,一面派逢侯丑跟随张仪到秦国接受商於。
到了秦国后,逢侯丑向张仪催讨六百里土地,想不到张仪翻脸不认账,半真半假地说:“你不要搞错,谁肯把六百里土地送人?我是把秦王赏我的'六里地送给楚王,这是我自己的封地。
”
逢侯丑强忍着怒气,郑重其事地对张仪说:“我奉楚王之命来贵国接受商于之地六百里,而不是相国所说的六里!”
张仪把眼珠一翻,冷冷地说道:“大概是楚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都是祖先恩德传下来的,怎么可能送人呢?”
逢侯丑发觉大事不妙,连夜动身往回赶。
楚怀王听了逢侯丑的报告,气得差点吐血,大骂张仪是反复无常的小人。
接着,他又气急败坏地下令发兵十万攻打秦国,要用武力夺回商于六百里土地。
陈轸连忙劝阻道:“现在我国已经和齐国断交,如今孤军去攻打秦国,不一定能够取胜,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
楚怀王刚愎(bì)自用,哪里听得进,结果楚军损兵折将,一败涂地,不仅没有夺回商于,还失去了汉中六百里土地。
楚国大伤元气,楚怀王只得忍气吞声向秦国求和。
此后,张仪又先后到齐、赵、燕等国,说服这些诸侯“连横”亲秦。
【张仪瓦解齐楚联盟历史典故】
1.张仪瓦解齐楚联盟的历史典故
2.历史典故:张仪瓦解齐楚联盟
3.张仪瓦解齐楚联盟的历史典故精选
4.2017高考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张仪瓦解齐楚联盟
5.张仪拆散联盟的历史典故
6.关于张仪拆散联盟的历史典故
7.张仪舌在的历史典故
8.「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