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组织在境外的发展

合集下载

社会组织的外部环境分析及发展路径

社会组织的外部环境分析及发展路径
化 社 会 组 织 的 发 展 路 径 。 因 此 , 系 划 又 对 社 会组 织 的 发 展 做 了细 致 的规 组 织 的合 法 性 困 境 已得 到 解 决 。 但 就
统 、 深 入 地 分 析 和 比较 当 前社 会 组 织 定 ,提 出要 “ 坚 持培 育 发 展 和 管 理 监 整 体 而 言 ,我 国社 会 组 织 的法 制环 境 所 面I 临的 各 类 环 境 有 助 于 全 面深 化 改 督 并 重 ,推 动 社 会 组 织 健 康 有 序 发 并 未 取 得 突破 性 进 步 ,至 今仍 未 制 定
界在对发展社会组织的研究中存在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根据这一精神不少地区还放开了基过于突出政府作用而忽略环境分析的组织体制并要求引导社会组织层社区社会组织登记门槛对于暂不倾向容易将影响社会组织发展的外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居民活动团队部环境因素等同于国家支持从而窄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比 较 以 上 文 件 可 见 , 中 央 政 府 证 其 发 展 。例 如 , 日本 颁 布 了 社 会
在 对 社 会组 织 的 理 念 上 ,存 在 着 两 个 组 织 法 ,德 国 制 定 了 结 社 法 》 。
境 特征
目标 定 位 ,分 别 为 效 用 目标 和变 迁 目 社 会 组 织 的壮 大 不仅 需 要 取得 合 法 身 结 合 组 织 社 会 学 关 于 组 织 环 境 标 。效 用 目标 期 望 社 会组 织 能够 立 即 份 ,还 要 有 配 套 条 件 支 持 。 发 达 国 家 的 理 论 以及 我 国 的实 际情 况 ,影 响 社 发 挥 服 务 功 能 ,达 到 化 解 社 会 矛 盾 的 ( 如 美 国 ) 的法 律 规 定 了 政 府 对 社 会 会 组 织 发 展 的外 部 环 境 可分 为 目标 环 目 的 。变 迁 目标 期 待 通 过 发 展 社 会 组 组 织 的资 助 ,这 些 资助 通 常 要 占到 社 境 、 法 制 环 境 、体 制 环 境 、 绩 效环 境 织 规 划 行 为 ,最 终推 动 我 国 社 会 结 构 会 组 织 收 入 的 4 0 % 以上 。我 国 目前 税 和 文 化 环 境 。 目标 环 境 影 响 社 会 组 织 变 迁 。效 用 目标 和 变 迁 目标 的 关 系 是 收 制 度 对 社 会 组 织 发展 的 导 向 性 作 用

社会建设和社会组织创新的三个观念性问题

社会建设和社会组织创新的三个观念性问题

援助 项 目开展 合作 , 开展 配 套或 者 相 关 的社 会 项 目。六是 政府 购买 社会 组 织 的海 J ' b l , l l 务, 对 外合
第一 , 中国社会 组织 海 外发 展的 现 状 和 问题 。
我们先来看中国社会组织海外发展的现状 , 从总体 上来看 , 中国社会 组 织海 外 发展 才 刚 刚起步 , 国际 化程度偏低 , 在 国 际社会 的影 响力较 弱 , 无论 是从 组织数量 、 参 与 的内容 、 规模和投 入都 比较 低 , 可 以 说 中国社会 组织 海外 发 展还 处 在初 级 阶段 。现 在 面临 的问题有这几个 方面 : 一是 国际化水 平低 。二 是海外发展对政府资源和国际组织过分依赖 , 走出 去 的社会 组织 , 大部分 都有政府 的背景 或者依赖 于 国际社会 组织 。三是本 土 社会 组 织 国 际化实 践 经 验和 国际化能力 以及 跨 文化 的沟通 能 力不 足 。 四 是严重受 制于外 事 管理 制度 。五 是 缺乏 政府 针对 性 的有效 支持 。六是 缺 乏 法律 和 制 度 的支 持 。七 是关于今 后在海外 的发展 , 也缺 乏研究 和学术 的支 持。八是缺乏资金和人才的支持。 第二 , 中国社 会组 织海 外 发展 的 作用 和 意 义 。 中国社 会 组 织 海 外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的 作 用 和 意义 。一 是 可 以 使 中 国 深 度 参 与 国 际事 务 。二 是提 高 国际非 政府 事务 中 的话 语 权 , 中国在 国 际 事务 中的 话 语 权 非 常 重 要 。可 以通 过 社 会 组 织 从民间发挥作用来赢得世界上对我们 的认知 , 争 取最 大 的 支 持 力 量 。三 是 社 会 组 织 是 公 共 外 交 和 民间外 交 的重 要 手段 , 可 以补 益 中 国政府 官方 外交 的不 足 。 四是 增 进 国际社 会 对 中 国 的 了解 , 塑造 和 改 善 中 国 的 国 际形 象 。五 是 通 过 社 会 组 织在海外 的发展 , 更好 传播 中国的文 化 和价值 观, 提升 国家 整体 的软 实力 。 第三 , 中 国社 会 组 织 海外 发 展 的路 径 。 中 国 社会 组织 海 外 发 展 的路 径 有 哪 些 ?一 是 设 立 分 支机 构 、 代表 处 、 办 事处 、 工作 站 。二 是参 与境 外 合作 项 目, 培 育海 外 项 目的 实践 经 验 。三是 与 中 国“ 走 出 去 ”的企 业 协 作 起 来 , 合 作 开 展 社 会 项 目。 四是 可 以协 助 中 国海外 发 展 的企 业 , 在 当地 赢得 良好 的 发 展 环 境 。 五 是 与 中 国政 府 的 对 外

4、国外NGO发展概况

4、国外NGO发展概况

1995年190亿美元的支出,占GDP5.2%.402574职员, 占非农业就业7.2%,总服务业就业15.3%,公共部门 就业的31.2%。
领域:教育、社会服务、医疗保健。

国外经验
国外实证研究表明:
一、志愿者个人有为他人提供帮助的责任感, 是一种利他的表现。
二、志愿者处于为了提升个人人力资本、社会 资本和其他个人利益的自利的动机。这一点成为 志愿者更多、更持久地提供志愿服务的动力。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

1995年5020亿美元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6.9%,8600000职员,非农就业人口7.8%,总服务业 就业16.5%,公共部门就业46.7%. 活动领域:医疗卫生保健、高等教育。67.8%的非 营利组织就业人数都在以上两领域。 特点:动员大批志愿者。49%的美国公众每年利 用业余时间参加非营利慈善活动。志愿活动创造 价值2000亿美元。基金会高度发达。福特、盖茨 等基金会。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

1995年944亿美元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3.9%; 140万职员,占非农就业的4.9%,总服务业就业 11.6%,公共部门就业30.4%。 分类:社团、财团、公法人,1964年《结社法》, 第登记管理进行规定。 特点:收入来源上,64%来自政府。政府财政支 持是德国非营利组织赖以存在的支柱。
美国非营利组织主要类型
学术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医疗保 健机构、专业协会、教会、工会商会、体 育组织、文化娱乐组织、青年组织、老年 公民组织、志愿组织、民间基金会、公益 性团体、慈善机构等。 美国红十字会、洛克非勒基金会、大都 会艺术博物馆、纽约交响乐团、全球救助 合作社、环境保护基金美国商会等都是比 较典型的非营利组织。

国外社会组织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社会组织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社会组织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者:李红艳来源:《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2013年第02期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从北美、欧亚的发达国家到非洲、拉美和前苏联集团中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组织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社会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各国的社区建设、社会救助、环境保护、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各国及国际治理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一、现代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目前关于什么是社会组织( social organization),国际、国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甚至有不同的称谓或术语,如“非营利组织”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PO)、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NGO)、“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独立部门”(independent sector)、“慈善组织”(charitable sector)、“志愿者组织”(voluntary sector)、“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民间组织”、“免税组织”(tax-exempt sector)、“基金会”(foundation)及“非商业组织”(noncommercial organizations)等等。

有学者统计“社会组织”这一概念在现实中演绎出了接近50种不同称谓,[1]这些不同的称谓由于其表述的主体、背景、场合不同而各有所侧重,但是它们基本上包含了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自主性、志愿性等特征的、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性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历史悠久,它是伴随着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则是出现于17世纪时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社会团体和开展慈善救济等公益活动的组织。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组织在我国逐渐兴起,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社会组织是相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的一种独立的社会实体,其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一定的服务和公益事务,包括慈善、教育、环保、文化等方面。

本文将从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社会组织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成果,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且种类日益丰富。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拥有各类社会组织超过100万个,其中民间非营利组织占比例最高。

社会组织对于社会环境的改善和社会服务的提供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组织的发展也有所变化。

未来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社会组织将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社会组织将不仅仅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会在慈善、教育、文化、医疗等多个领域不断拓展,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和服务的提供。

2.高效化管理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也将逐渐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包括人才培养、组织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提升。

通过提高管理水平,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担当社会职责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3.科技创新未来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将离不开科技的创新。

通过借助新科技的力量,社会组织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并且更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三、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社会组织的发展虽然所向披靡,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不规范由于社会组织的多样性和公益性质,其运营和管理存在较大的特殊性。

同时,目前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薄弱,管理规范程度不高,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将社会组织作为非法牟利的渠道,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2.缺乏人才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其需要的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

第三章 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王智慧)

第三章 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王智慧)

二、国际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是由瑞士银行家亨利· 杜南(Henry Dunant)成立。1863年, 杜南与古斯塔· 莫瓦尼埃、吉勒姆-亨利· 杜福尔、路易斯· 阿皮亚及西奥 多· 莫诺瓦一通成立了“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运动一共有7项基本原则,7项原则分别为: 1)人道Humanity 2)公正Impartiality 3)中立Neutrality 4)独立Independence 5)志愿服务Voluntary Service 6)统一Unity 7)普遍 Universality
案例:
非营利组织是第二职业:罗伯特· 比福德 访谈录
这是一篇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与罗伯特· 比福德一篇访谈录,罗伯特· 比福德 是布福德电视公司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创建了两个非营利性机构 ,即领袖关系网和彼得· 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基金会。原文如下: 彼得· 德鲁克:鲍伯,当您决定在经营自己原有企业的基础上,再创建大型 非营利组织——领袖关系网,并亲自担任该组织的首席执行官时,您已经 40多岁。您认为自己需要学习哪些东西来适应这种转变呢? 罗伯特· 比福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对自己重新进行定位,从如何 经营企业——基本上是我一生的经验积累——转换到如何管理服务性社会 组织,在这里服务是组织生存的主要推动力。 彼得· 德鲁克:您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改变了很多吗?或者你虽然还是在做 同样的事,但是做事的目的和方式已截然不同? 罗伯特· 比福德:我认为应该是后者。我发现我为公司所做的工作与为领袖 关系网所做的工作非常相似。在这两种情况下,我都必须清楚组织的发展 远景以便引导组织其他成员成功地发挥作用以及进行团队合作;在这两种 情况下,我都必须在工作上鼓励和支持组织其他成员,不管是在企业还是 在领袖关系网,都必须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这两种情况下, 我都必须维持一系列重要关系,这会使我及时了解在这两个领域里所发生 的事情。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国家观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国家观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和国家观一什么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马克思用“die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和Bourgeoisgesellschaft”表达。

原主要指西欧中世纪末随着工场手工业出现的社会结构。

市民社会介乎国家与私人生活之间,是横向的经济、社会交往方式(区别于“管”与“被管”纵向结合方式),民众自主性社会组织和结构。

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理解: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实际上指称的是“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理解“市民社会”概念的变化: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较多使用“市民社会”。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谈到,但明显减少。

此后,马克思主张“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的继承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黑格尔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采取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划分。

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划分是认同的,并继承了这一思想。

“在政治国家真正发达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

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的生活······后一种是市民社会的生活······”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的这一法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他处处从各种规定出发······的对立出发,并把这种对立加以强调”,并且“把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看做一对矛盾”。

在中世纪时期,封建统治统摄一切,市民社会中个人的特性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的多元化是不可能出现的,市民社会是依附于政治国家的,两者糅合为一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法(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预防和治理第三章 案件办理第四章 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第五章 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第六章 国际合作第七章 保障措施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加强和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有组织犯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

本法所称恶势力组织,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领域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群众,扰乱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组织。

境外的黑社会组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实施犯罪,以及在境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适用本法。

第三条 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手段,建立健全反有组织犯罪工作机制和有组织犯罪预防治理体系。

第四条 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应当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相结合,坚持与反腐败相结合,坚持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惩防并举、标本兼治。

第五条 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 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根据分工,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依法做好反有组织犯罪工作。

有关部门应当动员、依靠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联合国体系诞生,社会组织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

致力于慈善救助、战后重建的社会组织。
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美国人卜皮尔(Dr. Robert Pierce)于1950年,为援助朝鲜战争的孤儿而 创立。而今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处理以儿童为重点的紧 急性援助和持续性的社区发展组织 Ambition:愿每一个孩子,活出丰盛;求每一颗心灵 ,矢志达成
4.

致力于科学、教育、卫生等领域的社会组织
诺贝尔基金会:根据阿尔弗里德· 诺贝尔遗嘱的规定建 立起来的,在诺贝尔死后大约三年半建立。


师范教育体系形成,出现私立师范学院、民办教育、民 办学校的创办 严修、张伯苓 陈嘉庚
马相伯

卫生领域的慈善医院

总的来说,资本主义进入成熟期以后,社会组 织数量更多,活动范围更广,对经济影响更大 。这一时期产生了对以后影响巨大的非政府组 织。

圈地运动导致两种后果




资本主义在工商业的发展

工业方面:


呢绒工业是英国的“民族”工业,革命前遍布英各城市 和农村,早在 16 世纪,在呢绒业中就出现了资本主义 因素,有分散的工场手工业,也有集中的手工工场形式 。 除了呢绒业而外,在制铁等部门也产生了手工工场的组 织形式。 工业促进贸易兴隆,英国大量出口呢绒等工业品,入口 原材料。由贸易公司承担对外贸易,还有非洲奴隶贸易 ,甚至有人从事海盗工作。 手工工场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增长,推动了金融事业的 发展。英国最早履行银行职能的是“金匠”,“金匠” 接受私人存款,也对外贷款和兑换货币。这可以说是银 行的萌芽。

商业方面:



英国阶级变动:

圈地运动大大地改变了农村的阶级关系。首先是原 来是统一的贵族分裂成为互相敌对的两大集团。

资产阶级代言人——新贵族 封建专制的拥护者——旧贵族

清教徒运动

国教:英吉利国教教会

成为国王工具、国教僧侣奢侈放荡、残酷剥削、繁文缛 节多,浪费时光。 “严肃”的、“勤劳”的生活理想。不铺张,倡导仪式 简化、打扮朴素 宣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宣扬资产阶级道德、新的宗教 、组织形式。
《慈善法》: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慈善法,是当时社会矛 盾发展的产物。加上英国社会由来已久的慈善传统(1 3世纪时,英国已经出现了很多慈善组织,主要是医院 ,有200多所),富裕起来的部分中产阶级兴办慈善 事业的积极性高涨,兴办了大量的慈善组织和公益团体 。

旧济贫法1601:《伊丽莎白济贫法》,以教区为济 贫的基本单位,并将贫困者划分为三类:
第二节 主要国家地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发达国家 美国


主要以非营利组织称呼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非农就 业的7.8% 特点与表现

大批志愿者参与,有统计49%的公众参与志愿服务 宗教性的非营利组织影响大 基金会高度发达,规模最大的是比尔和梅琳达· 盖茨慈 善基金会
三、二战至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前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影响巨大 ,相关的社会组织扮演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二战以后,形成的两大阵营,三种国家 ,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和世界一体化。战后社 会组织发展的表现有:
1.
形式多样化,在社会重建和社会变革中扮演重要 角色。

妇女、青少年、儿童、产业工人、农民、社区居民等社 会组织


经营大农场的农业有利可图:工业发展,城市增长。增 加农产品需求,原料和粮食价格扶摇直上。 封建习惯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差距越来越大:地主把土 地租给农业资本家要比剥削农民更有利。 农业生产者与生存手段分离:脱离土地的农民一方面为 工业提供劳动力,一方面为工业创造市场。 在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地主对农民剥削过渡 到资本家对农业工人的剥削。 经过圈地运动的资本主义农场,生产有了大的发展:农 业技术和机械方面。
社会组织在国际政治领域——NGO论坛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 环境大会上,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非政府组织的国 际会议 标志着非政府组织开始积极介入国际重大事务的决 策,逐步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出现全球 社团革命现象。

2.

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基金会和慈善机构
垄断资本家,将剩余利润集中,成立各种形式的基金会 和信托机构,用于开展公益活动,以减少阶级矛盾的激 化。如塞奇、卡耐基、洛克菲勒(美国的三大先驱基金 会)、福特基金会。 面对日益严重的贫困化,慈善人士尤其是基督教徒兴办 慈善事业。如救助儿童会、乐施会。

3.
全球公民社会运动


基本表现:
1. 2.
3. 4.
5.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存在一个庞大的非营利部门 非营利组织的国家不均衡发展,发展水平与国家 经济发展相关 非营利组织就业人口中,包括大量的志愿者 非营利组织的领域不均衡发展,集中在教育、医 疗、保健领域 非营利组织收入来源中,服务收费占到收入一半

萨拉蒙认为:各国的发展表明,全球结社革 命方兴未艾,其重要性如同20世纪民族国家 的兴起。

清教徒运动:加尔文教



英国专制制度等等

资本主义从16、17世纪萌芽到19世纪正式确立 。马克思就19世纪资本主义做出了全面的分析 :

生活生产力迅猛发展,社会财富急剧膨胀 制度缺陷,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如经 济危机、战争、贫困

资产阶级的应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允许结社的存在与发展 鼓励和保护民间慈善和救济活动的发展


部分济贫院依然是混合型济贫院,儿童与老人混住一起,男人与女人 杂居一起,健康者与身患疾病者同室而居,品行端正者与行为不轨者 群居一处。根据当时的调查记载,“经常有900多贫民挤在一些大房 间中,既无任何措施用于消磨时光,更无什么活跃他们的生活,这里 丝毫没有任何人间生活的情趣,至多只能算是一个‘人的仓库’,一 个房间有时挤60多个人,到处都是床,根本无法放进一张椅子,有时 甚至无法走动。” 在1872年的伦敦地区的97起贫民饿死事件中,只有1人拒绝济贫法机 构同意其进入济贫院的意见,其余的人全部没有申请济贫法救济。到 1908年,125名饿死者中,有55人是流浪者,6人是遭受忽视的儿童, 6人依靠院外救济,80人从未申请济贫院救济,25人拒绝院内救济。
二、资本主义成熟期

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垄 断资本主义”的成熟期,形成垄断和金融寡头。

随着资本主义新发展,社会组织的发展也表现 出新特征
1.

致力于社会变革、社会改造的工人团体涌现


1881英国民主联盟 1883年俄国劳动解放社 1886年美国劳动者联盟 这些都是无产阶级维护自身权益、与垄断资产阶级相抗 衡的社会组织


产生背景: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方 式的确立和发展 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结社,成立社团、俱乐部、 沙龙等,开展大规模启蒙、教育、宣传等活动, 以至组织政治斗争和议会党团活动。


17世纪后期英国革命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资本主义在农业的发展

圈地运动:15世纪末,始于英国东部以及西南部地 区,这个运动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更为猛烈。
5.
致力于环保、和平事业的社会组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1948);世界自然保护基金 (WWF,1961);地球之友(Friends of Earth,1969 );绿色和平(Green Peace,1970)等 反战组织(朝鲜、越南、两伊),无国界医生组织等
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


4.

致力于人权问题的社会组织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 大赦国际
世界人权宣言起草委员会

Dr. Charles Malik(黎巴嫩) Alexandre Bogomolov(前苏联) Dr. Peng-chun Chang (张彭春)(中国) René Cassin(法国) Eleanor Roosevelt (美国) Charles Dukes(英国) William Hodgson (澳大利亚) Hernan Santa Cruz (智利) John P. Humphrey(加拿大)
美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

独立战争之前

17世纪的哈佛大学、新泽西大学等 独立战争期间的民间消防队、仓储团

独立战争之后


19世纪30年代的废奴协会 19世纪初的依法以乡、镇、市、县为名建立的常设 社团,以及根据个人的自愿原则建立和发展的社团

早期的非营利组织和资本主义的民主、自治、 慈善等价值取向及社会精神有关,也反映了社 会不平等的现实。

英国


非营利组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就业人口的 6% 英国非营利组织对政府资助的以来较大,45%

英国皇家协会 爱丁堡皇家协会 科学促进会 皇家研究所 ……
英国皇家协会会员:
自1915年以来,皇家学会的历任会长都是诺贝尔奖获得 者。

德国


非营利组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非农就业的4.9% 德国非营利组织64%的收入来自政府,德国政府采取“ 第三方补贴”原则,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基金会

一 类是无工作能力的老病残障者; 一类是失去依靠的儿童; 最后一类是 有劳动能力者,对于这一类人不予救助, 强制其做工自给。救济资金 的来源则分为济贫税、自 愿捐款以及罚款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