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物生产过程
织机的工作原理

织机的工作原理织机是一种能够将纱线或线材等经纬纱彼此互交融合,形成织物的机器。
它是纺织行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那么,织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从纱线的输送到织物的形成,为你详细解析织机的工作原理。
一、纱线输送系统织机的纱线输送系统主要由供纱装置、导纱装置和织机鼓组等组成。
供纱装置用于供给纱线,导纱装置则负责将纱线导入鼓组中。
织机鼓组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能够将纱线从纬轴上自由脱落,使纱线顺利进入织机的下一工序。
二、织机梭体系统织机梭体系统是织机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主要由梭体、梭壳和梭梁组成。
梭体是织机中装载纬纱的部分,它能够在织机鼓组两侧自由来回滑动。
梭壳则是保持梭体在鼓组中来回滑动的固定装置,而梭梁则通过连接梭体和梭壳,使梭体能够自由运动。
三、织机的机构系统织机的机构系统可以说是织机的核心部分,它驱动织机的各个部件进行工作。
其中,织机通过薄圆盘机构来调整纬纱的张力,使其达到适当的状态,保证织物的质量。
同时,织机还借助于凸轮机构来控制梭体的运动速度和振幅,从而实现纬纱与经纱的交织。
四、织物的形成在织机工作的过程中,纬纱和经纱相互交织,形成织物。
当梭体从一侧滑向另一侧时,纬纱会被梭体从纬轴上带过,与经纱交织。
通过织机的反复工作,纬纱和经纱在相互交错的过程中,将纺织品不断地织制出来。
织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纱线的输送、梭体的滑动和纬纱与经纱的交织等基本运动原理。
通过不同的机构和装置的协调作用,织机能够高效地完成织物的生产。
织机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直接影响织物的质量,还能够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积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织机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通过计算机的控制和传感器的应用,织机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生产过程也更加稳定和可靠。
这一系列的创新不仅提高了织机的生产能力,还为纺织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结起来,织机的工作原理是复杂而精密的,它同时涉及到纱线输送、梭体系统、机构系统和织物的形成等多个方面。
织造工艺过程

有梭织机引纬特征: (1)引纬器为一体积大、笨重的投射体; (2)投射体内装有容量较大的纬纱卷装---纡子; (3)引纬器被反复发射和制停。
无梭织机引纬特征: (1)以体积小、重量轻的引纬器,或者以空气或水
的射流来代替梭子引纬; (2)直接由筒子纱供纬;梭口高度和筘座动程较小; (3)织机速度及幅宽大幅度提高。
固定筒子上将纬纱引入梭口的织机
具体分类:
➢ 梭子引纬:使装有纡子的梭子通过梭口引入纬纱。 ➢ 片梭引纬:用具有夹持纱线能力的扁平小梭子将纬
纱引入梭口 。片梭织机 ➢ 剑杆引纬:用送纬剑、接纬剑将纬纱引入梭口 。
挠性剑杆、刚性剑杆织机 ➢ 喷射引纬 :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水流喷射引纬。
喷气织机、喷水织机
(2)筘座的转动惯量和筘座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在 保证打紧纬纱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
(3)筘座的运动必须与开口、引纬相配合,在满 足打纬的条件下,尽量提供大的可引纬角。
(4)打纬机构应简单、坚固、操作安全。
打纬机构的分类
1. 打纬机构按其结构型式不同可分为: ➢ 连杆式打纬机构(四连杆、六连杆) ➢ 共轭凸轮式打纬机构 ➢ 圆筘片打纬机构
升降次序的控制装置。
作用:使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
控制综框(经纱)升降的次序
分类: 凸轮或连杆开口机构
多臂开口机构 提花开口机构
二、 引 纬
引纬要求:
引纬时间与开口准确配合, 引入的纬纱张力应适宜。
织机分类:
有梭织机 ---- 用传统的梭子作引纬器或载纬器 无梭织机 ---- 由新型引纬器(或引纬工质)直接从
(1)喷气织机的特点
在几种无梭织机中,喷气织机是车速最高的一种,由于引纬方 式合理,入纬率较高,运转操作简便安全,具有品种适应性较广, 物料消耗少,效率高,车速高、噪音低等优点,已成为最具发展前 途的新型布机之一。
纺织品生产全部流程(工序)

纺织品生产全部流程(工序)本文档旨在介绍纺织品生产的全部流程和工序。
纺织品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工序和环节。
下面将逐步介绍各个工序的主要内容。
1. 原材料准备此工序包括收集并准备纺织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原材料可以包括纺织纤维,化学品,辅料等。
在此阶段,需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生产需求。
2. 纺纱纺纱是将纺织纤维转化为纱线的过程。
此工序包括纤维开松、清洁、梳理以及纺纱机的运用。
纺纱过程的目标是生成稳定、均匀的纱线。
3. 织造织造是将纱线通过织布机织成纺织品的过程。
在织造过程中,纱线按照特定的编织方式被交织在一起形成织物。
织造过程中可选择不同的编织方式,例如平织、提花、针织等。
4. 整理整理是对织造后的纺织品进行处理和修整的过程。
此阶段包括去除杂质、洗涤、干燥和熨烫等环节。
整理过程的目的是使纺织品外观整洁、手感舒适并具备所需的特性。
5. 检验与质量控制检验与质量控制是在纺织品生产的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对纱线、织物和成品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并满足客户需求。
6. 包装和出货在纺织品生产的最后阶段,产品经过包装和标识,以便存储和运输。
适当的包装和标识可以保护产品免受损坏,并确保正确交付给客户。
以上即为纺织品生产的全部流程和工序的简要介绍。
每个工序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和技术要求,对于纺织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 tip请注意,在实际生产中,每个工厂和纺织品类型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工序和流程可能会有所差异。
本文仅提供了一般性的介绍。
:::。
织布机工作原理

织布机工作原理
织布机是一种用于生产织物的机械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纬纱和经纱交叉编织,形成布料的整体结构。
首先,织布机将经纱从一个轴上引出,并经过张力调节装置,使其保持适当的张力。
然后,经纱被送入织布机的织物梭中。
同时,纬纱从另一个轴上引出,并通过多个针眼穿过织物梭和经纱。
织物梭在穿行过程中,纬纱通过针眼的交织,形成交织点。
交织完成后,织物梭再次穿过另一组经纱,纬纱经过紧密排列在一起的织物梭上,以确保织物的紧密度。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完成整个织物的编织。
织物梭的来回移动和纬纱的穿插是由织布机上的传动系统控制的。
传动系统驱动织物梭来回移动,并在合适的时机使纬纱通过针眼。
在织布的过程中,还会使用综带和梭轮等装置来保持纬纱的张力和织物的均匀性。
织布机的工作原理简单而高效,能够快速编织出各种不同材质和花纹的织物。
它是纺织行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工业等领域。
针织布生产工艺流程图

针织布生产工艺流程图针织布是指通过编织机器将纱线交织成针织物的一种纺织品。
它具有柔软、舒适、透气等特点,广泛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针织布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 纱线准备:首先需要准备纱线,根据需要生产的针织布的规格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纱线。
纱线可以是棉纱、毛线、人造纤维等。
2. 上锭:将准备好的纱线上锭到织布机上。
上锭是将纱线固定在织布机的锭轴上,保证纱线的拉力和供给。
3. 编织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针织布的编织结构和花型。
编织结构是指织布机上横纱和纵纱的交织规律,花型是指针织布的纹理和图案。
4. 编织:将上锭好的纱线经由编织机器进行编织,根据编织设计进行横纱和纵纱的交织。
编织过程中需要控制编织速度、拉力、纱线密度等参数,确保针织布的质量和尺寸稳定。
5. 整理:编织完成后,对针织布进行整理。
整理包括除尘、修整、校验等步骤,以提高针织布的质量和外观。
6. 染色和印花:根据需要,对针织布进行染色和印花。
染色是将针织布浸泡在染料中,使其吸收染料颜色;印花是通过刷子或印花机将色浆印在针织布上,形成花纹和图案。
7. 烘干:将染色或印花后的针织布置于烘干室中进行烘干,以使其彻底干燥。
8. 整理和包装:经过烘干后,再次对针织布进行整理,修整、校验,并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运输。
针织布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和质量标准,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环保、能耗等因素,采用节能减排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针织布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例如,引入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针织布的生产工艺流程涉及纱线准备、上锭、编织、整理、染色和印花、烘干、整理和包装等环节。
通过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和质量标准,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针织布。
机织学课件

机织学课件第一章织造工艺流程第一节织物的形成1。
织物的形成织物是由纱线或纤维制成的产品,主要包括机织物、针织物和无纺布是一种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线)在织布机上编织而成的织物,简称织物。
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199纱线称为经纱沿织物宽度排列的纱线称为纬纱。
[面料鉴赏]//1-1▲面料成型过程中的五大动作(薄膜)(1)开口:根据经纬交织规律,将经纱分为上下两片,形成梭口开口动作;2引纬:引纬运动将纬纱引入梭口;(3)打纬:将引入梭口的纬纱推向织造梭口的打纬运动;(4)卷取:卷取运动,使织物远离织物成形区;5送经:让经纱离开织造轴进入工作区的送经运动织物形成示意图(如图1-1)(动画)//1-22,织机工作图图1-2显示织机主要机构的运动,这些运动在锭子旋转一周内依次完成。
各动作之间应建立严格的时间协调关系,合理的协调是保证织机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由于织机主要机构的运动由主轴驱动因此,各机构的动作时间往往用主轴的旋转角度来表示,即形成织机的工作圆图,用来分析和调整织机各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协调各机构运动的目的。
//1-33,织机生产率织机生产率,以下指标常用来衡量:(1)理论产量:PL=6N/PW m/ set h (2)实际产量:p real =P Li η m/ set h (3)引纬率:L = N×B m/min//n卷绕:将小容量的筒纱卷绕成适当密度和良好成形能力的筒纱,同时去除纱上的缺陷和杂质2、整经:根据工艺设计要求,将一定数量的筒纱按照规定的长度、排列顺序、宽度等均匀平行地缠绕在经轴或织轴上。
用于定尺寸或穿线过程。
3.浆纱:浆纱工序的任务是在浆纱机上进行经纱上浆,并根据整个织物所需的经纱总数,将几根经轴的经纱组合起来,并将上浆后的经纱卷绕到织造轴上其目的是使纱线毛羽附着,提高纱线的强度和耐磨性,尽可能保持纱线的弹性伸长,提高经纱的织造性能4.织造经纱和纬纱准备:根据织物工艺设计的要求,织造轴上的所有经纱按一定的规则穿入停经片、综眼和筘齿,以便在织造过程中形成梭口,织造所需织物,并在经纱断头时及时停经,不会造成织造缺陷。
机织物的形成过程

机织物生产过程生产机织物,首先要根据织物的特征、用途、原纱的来源及卷装形式等选择工艺流程。
棉织物、毛织物、丝织物、麻织物等各类织物,虽织造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但它们的工艺流程各有不同,以本色棉织物为例,原纱不一样,工艺流程也不完全相同。
本色纯棉单纱织物工艺流程:经纱管纱─→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烘布─→刷布│↑│↓│↓织造─→验布─→折布─→修织─→打包─→入库给湿↑间接纬管纱─→络筒─→卷纬───→││纬纱给湿│直接纬纬管───────────→│本色涤棉混纺股线织物工艺流程:经纱管纱→络筒→并线→捻线→络筒→整经→并轴或浆纱→穿经↓织造→验布→折布→修织→打包→入库↑纬纱管纱→络筒→并线→捻线→络筒─→定捻─→卷纬下面以本色棉布为例,介绍机织物的生产过程。
一.机织物的织前准备机织物是由经纬纱在织机上交织而形成的。
在织造过程中,经纱与经纱之间,经纬纱之间、经纱与织机上各种物件之间,反复发生着纵向、横向的磨擦和弯曲。
为了使纱线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和弹性,确保纱线在织造过程中不致因上述各种破坏力的作用而发生断袭;为了使纱丝减少疵病,提高光洁度,以确保织造生产效率,获得优良的产品;为了增加纱线的卷装长度,利于连续生产,必须对经、纬纱进行织前准备,以达到提高经、纬纱的工艺性能。
1.络筒络筒工序是在络筒机上进行的。
其任务是将纺纱工程中得到的细纱管纱加以接续,在此过程中,使纱线获得适当的、均匀一致的张力;按规定的要求,检查和清除纱线上的粗细节等纱疵、杂质和尘屑,清疵过程中形成小而坚牢的结头;卷绕成密度均匀、容量充分、成形良好、便于退解的筒子。
2. 整经整经是在整经机上进行的。
整经工序的任务是按工艺设计所规定的经纱根数,从整经机后筒子架上的筒子上,引出一幅片纱,并按设计规定的长度、幅宽,在确保纱线根与根之间、片与片之间、前后之间张力均匀,适当的情况下,将纱片平行的卷绕成成形良好的经轴。
3. 浆纱浆纱是织前准备中的一道关键工序,是在浆纱机上进行的。
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图

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图
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图是描述纺织品生产过程的一种图示工具,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纺织品的生产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纺纱、织造、染整等环节。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图:
1. 原料准备:从棉花、毛、丝等来源采购原料,并进行分级、清洗和筛选,以确保原料质量。
2. 纺纱:将清洗后的原料进行纺纱处理,包括梳理、拉伸、精梳等工序,以获得纤维的细度和均匀度。
3. 织造:将纺纱后的纱线送入织布机中进行织造。
织造过程中,通过调整织机上的综纱密度、纬密度和卷布速度,控制织物的纹理和密度。
4. 染整:将织成的布匹送入染整车间,进行染色和整理。
染色过程中使用染料和助剂,通过不同的浸泡、煮沸、洗涤等工艺,将纺织品进行上色。
5. 后整理:染色完成后,对纺织品进行一系列的后整理工艺,包括烘干、压光、整烫等,以提升纺织品的质感和外观。
6. 检验:对完成的纺织品进行检验,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
7. 包装和出货:对合格的纺织品进行包装,并按照订单要求进
行装箱和出货,以便交付给客户或销售渠道。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图,具体的工艺流程和流程细节还有很多,每个纺织品企业的生产工艺也会有所差异。
但总的来说,纺织品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原料准备、纺纱、织造、染整、后整理、检验和包装出货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工艺和要求。
生产流程图能够帮助企业清晰地了解纺织品的生产过程,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织物生产过程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机织物生产过程
生产机织物,首先要根据织物的特征、用途、原纱的来源及卷装形式等选择工艺流程。
棉织物、毛织物、丝织物、麻织物等各类织物,虽织造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但它们的工艺流程各有不同,以本色棉织物为例,原纱不一样,工艺流程也不完全相同。
本色纯棉单纱织物工艺流程:
经纱管纱─→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烘布─→刷布
│↑│
↓│↓
织造─→验布─→折布─→修织─→打包─→入库
给湿↑
间接纬管纱─→络筒─→卷纬───→│
│
纬纱给湿│
直接纬纬管───────────→│
本色涤棉混纺股线织物工艺流程:
经纱管纱→络筒→并线→捻线→络筒→整经→并轴或浆纱→穿经
↓
织造→验布→折布→修织→打包→入库
↑
纬纱管纱→络筒→并线→捻线→络筒─→定捻─→卷纬
下面以本色棉布为例,介绍机织物的生产过程。
一.机织物的织前准备
机织物是由经纬纱在织机上交织而形成的。
在织造过程中,经纱与经纱之间,经纬纱之间、经纱与织机上各种物件之间,反复发生着纵向、横向的磨擦和弯曲。
为了使纱线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和弹性,确保纱线在织造过程中不致因上述各种破坏力的作用而发生断袭;为了使纱丝减少疵病,提高光洁度,以确
保织造生产效率,获得优良的产品;为了增加纱线的卷装长度,利于连续生产,必须对经、纬纱进行织前准备,以达到提高经、纬纱的工艺性能。
1. 络筒络筒工序是在络筒机上进行的。
其任务是将纺纱工程中得到的细纱管纱加以接续,在此过程中,使纱线获得适当的、均匀一致的张力;按规定的要求,检查和清除纱线上的粗细节等纱疵、杂质和尘屑,清疵过程中形成小而坚牢的结头;卷绕成密度均匀、容量充分、成形良好、便于退解的筒子。
2. 整经整经是在整经机上进行的。
整经工序的任务是按工艺设计所规定的经纱根数,从整经机后筒子架上的筒子上,引出一幅片纱,并按设计规定的长度、幅宽,在确保纱线根与根之间、片与片之间、前后之间张力均匀,适当的情况下,将纱片平行的卷绕成成形良好的经轴。
3. 浆纱浆纱是织前准备中的一道关键工序,是在浆纱机上进行的。
浆纱工序的任务主要是提高纱线的可织造性,同时将经过浆纱的纱片,在张力均匀、排列均匀和卷绕密度均匀一致的情况下,卷绕成成形良好的织轴。
提高纱线的可织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强——通过浆纱,使一部浆液渗透到纱线内部,减小纱线内部纤维间产生滑移的可能性,从而增加纱线强度,提高承受拉伸、冲击负荷的能力。
二是保伸——在上浆、烘燥过程中,保持纱线的弹性和伸长,不致因发生变脆、变僵而增加织造时纱线的断头。
三是减摩——上浆中,使一部分浆液覆于纱线表面,形成一层浆膜,把纱线表面的茸毛贴附于纱线条干上,以减小纱线之间、纱线同机件之间的摩擦系数,提高纱线耐摩磨擦的能力。
4. 穿经或结经这是经纱织前准备的最后一道工序。
这道工序的任务是根据所设计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引出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逐根穿过停经片、综丝眼和钢筘筘齿,以便织造时开成梭口,纳入纬纱,织成有一定幅度和经密的织物。
传统的穿经方法是用手工方法并借助于半自动机械完成的。
当生产的品种批量较大时,可采用自动结经机,将新、旧织轴上的经纱自动地逐根接续、完成穿经工作。
5. 卷纬卷纬是织前的纬纱准备工序。
主要任务是将已经改变卷装形状的纬纱筒子,在卷纬机上重新卷绕,做成能符合织造要求,有合适密度和良好成形、张力均匀、便于退解,并有符合要求的卷装,同时,剔除一部分纱疵,以改状况纬纱质量。
在织造过程中,当纬纱张力过小而纬纱捻度较大,或由于纬纱反捻力强时,有可能产生纬缩和起圈现象。
为了减少或防止上弊病的产生,除了降低纬纱捻度、增加纬纱退解张力外,还常采用给湿、加热的办法使纬纱定捻。
二.机织物的织造
经过织前准备的经纱、纬纱,要在织机上进行交织,最后形成织物。
织机的品种、规格非常多。
按织机的开口机构来分,可分为盘踏(凸轮)式织机、多臂式织机和提花织机三种。
踏盘织机一般用于织制平纹、斜纹等简单组织的织物,多臂织机则可以用于织制花纹稍复杂的小花纹织物,而提花强机则可以织制复杂的大花纹织物。
按织机上的梭箱数目,可分为单梭箱(织机两则各有一只梭箱)织机和多梭箱(织机一侧或两侧各有一只以上梭箱)织机。
前者只能用于织制单色织物,后者可以用于织制花色织物。
根据引纬方法的不同,织机可分为有梭织机和无梭织机两类。
前者靠梭子来穿引纬纱,后者则革除了梭子。
其中,靠剑状杆来引纬的称剑杆织机,靠喷射气流来引纬的称喷气织机,靠喷身水流来引纬的称喷水织机,靠片状梭夹来引纬的称片梭织机。
还有采用其他方法引纬的新型织机。
无梭织机正在以比较快的速度在中国和世界各地推广。
不论是何种织机,完成经、纬纱线的交织,一般都需由开口、引纬、打纬、送经、卷取等五大运动的有机配合以及其他辅助运动的配合,才能得以完成。
1. 开口运动
按设计的织物组织的要求,以一定的规律升降综框,形成梭口,便于梭子在梭口间引纬。
2. 引纬运动
有梭织机两侧有梭箱供梭子停留。
在两侧投梭机构作用下,梭子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并通过梭口,将退解下来的纬纱引入梭口,然后停留在对侧梭箱内,以备下一次引纬。
3. 打纬运动
在织机驱动下,打纬机构将引入的纬纱压向织口,完成同经纱的交织。
4. 送经运动
其任务是随织造的进行,不断使织轴退出一定量的经纱,并使经纱保持一定的张力。
5. 卷取运动
其任务是随织造的进行,及时将形成的织物引离交织区域,并卷绕于布辊上,使纬密符合织造要求。
除上述五项主要运动外,还有断经自停、缺纬自停、纬纱补给(换梭)等由辅助机构控制的辅助运动。
三.机织物的整理
整理工序是机织物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它通常包括验布、折布、分等、修织洗、成包等工序。
1. 验布
验布是由验布工在验布机上进行的。
验布的任务主要是检验成布表面的各种纱疵、织疵,并按标准做好评分和标记及小修工作,对发现的重大疵病及时反馈。
2. 折布
折布工序的基本任务是将检验的布按规定的折幅整齐折叠成匹。
同时,记录布匹长度,加盖印记,按品种、疵点类别推放。
3. 分等
此工序的主要任务是,比照有关标准,根据疵病标记,对织物进行定等,同时掌握修、织、洗范围。
4. 修、织、洗
此工序的主要任务是,按规定的范围,对虽已降等,但经修、织、洗后不致影响质量又费工不大的疵病进行修理、织补和洗涤,以改善布面质量,提高使用价值。
5. 成包
成包工序的主要任务是按有关包装标准和方法,对定等、修织洗的布匹,根据内、外销的要求,分别进行包装,并按规定做好包装标志。
上面简述了本色棉布的生产过程。
色织物的织前准备要比本色板布的复杂,经、纬纱一般要经过煮练、漂白、丝光、染色、烘干等前期加工,才分别进行类似于本色棉布的织前准备。
织物织制后,整理工序一般也较本色棉布复杂。
毛织物织造过程,除精纺毛织物中的轻薄单经产品及粗纺毛织物中低特(高支)产品外,一般毛织物都不经浆纱工序,而是整经卷轴时,对毛经纱上油、上蜡或上合成浆料的乳化液,目的是增加经纱表面的光滑度,减少织造中的磨擦,以降低断头和织疵。
织物下机后要经过最呢(量长度和幅度)、称重和验呢,然后按标准对呢坯定等,再按规定对疵点进行修补,对污渍进行洗揩,对
纱头、浮毛和杂物进行清刷。
最后打包入库。
丝织物的织前准备,对于平经平纬织物、绉经绉纬织物、熟货织物三类及其不同品种有较大区别。
对于真丝平经平纬织物的经纬丝,一般在络丝前有浸渍工序,主要目的是均匀软化丝胶,使丝身柔软光滑,减少摩擦。
其余工序与本色棉布的准备工序相仿。
对粘胶丝平经平纬织物的经纬丝准备,分别从整经和卷纬开始,不安排其他前期准备。
对绉经绉纬织物的经纬丝,则在浸渍、络丝后增加并丝、捻丝、定形、倒筒等工序,经丝也不需经浆丝工序。
对于熟货织物的经纬丝,不需经浸渍工序,在绉经绉纬织物经纬丝准备的定形工序后,进行成绞、练染、色丝挑剔、再络等工序,再分别进行整经、穿结经和卷纬,最后进行织造。
其间也不需要浆丝。
织物织制后,其整理工序同前述本色棉布相仿,经码绸、检验、修绸、织补、坯绸绣字、卷绸、坯分档、入库拔交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