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豳风七月1共25页
《诗经·豳风·七月》赏析[论语说文]-wangxiuhuan1945的日志-网易博...
![《诗经·豳风·七月》赏析[论语说文]-wangxiuhuan1945的日志-网易博...](https://img.taocdn.com/s3/m/71b6fed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b.png)
《诗经·豳风·七月》赏析[论语说文]-wangxiuhuan1945的日志-网易博...《诗经·豳风·七月》赏析[论语说文]诗经赏析 2010-03-09 10:07:11《诗经·豳风·七月》赏析《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
《毛诗序》认为它的主题是“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陈奂《诗毛氏传疏》则认为是“周公遭管蔡之变而作”,两者时间相距甚远,似不可凭信。
《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lí),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
”据此,本篇当作于西周初期,即公刘处豳时期。
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
《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正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说:“鸟语虫鸣,革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职,狩猎藏冰,祭献执宫,似国家典制书。
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无体不备,有美必臻,晋唐后陶、谢、王、孟、韦、柳田家诸诗,从未臻此境界”(引同上)。
这一评价,基本上符合诗中实际。
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
必须注意的是诗中使用的是周历。
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
“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
《豳风·七月》课件

总结词:章法有度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豳风·七月》的结构清晰,章法严谨,各章 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了完整的诗歌体系。
《豳风·七月》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总结词:意象丰富
详细描述:《豳风·七月》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场景,如“七月在 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等,这些意象生动形象,给人 留下深刻印象。
03
《豳风·七月》的影响和意义
《豳风·七月》的影响和意义
01
℅这条 into彻ELY theutz头痛 opinion
02
= Januarough all the患者在透 过 pr⒈咔,多 marrity of the这条 into复方汁 tear tun摇头-ough 臭unga 加之1洎"
《豳风·七月》的影响和意义
文学解读
将《豳风·七月》作为文学作品,分析 其文学价值、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 探讨其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
《豳风·七月》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文献研究法
文本分析法
比较研究法
跨学科研究法
通过对《诗经》中其他篇章 以及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 ,为研究《豳风·七月》提供
理论支持和背景资料。
通过对《豳风·七月》的文本 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内在
《豳风·七月》在文学创作中的借鉴和应用
主题借鉴
许多现代文学作品在主题上借鉴了《豳风·七月》的思想内涵,如 关注民生、反映社会现实等。
修辞手法运用
《豳风·七月》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被广泛运用于现代诗歌 和散文创作中。
影响后世文学创作风格
《豳风·七月》所体现的质朴自然、真挚感人的风格对后世文学创 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经《七月》原文赏析

诗经《七月》原文赏析七月作者: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v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1]彼南亩,田[2]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3],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V[4],八月载绩。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5],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q[6],献][7]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8]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9],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c[10],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T(11)。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冲冲,三之日纳于凌*。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注释】:流火: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就已西沉了v发:风寒盛。
栗烈:凛冽一之日,二之日:夏历十一月,十二月三之日,四之日:夏历正月,二月于耜:整修农具。
举趾:举足耕耘[1]:音夜,给人食品[2]:音郡,管农事的管家仓庚:黄莺懿筐:采桑用的.深筐女:女子。
殆:恐萑苇:长成的荻苇。
[3]:音*,斧,受柄之孔方形[4]:音局,伯劳鸟。
载绩:纺麻孔阳:甚为鲜明[5]:草名,即远志。
蜩:音条,蝉陨箨:草木之叶陨落。
箨音唾同:会集。
缵:继续[6]:音宗,一岁的猪[7]:音间,三岁的猪穹窒:堵好墙洞。
[8]:音尽,涂郁:树名。
[9]:音玉,李属断壶:摘葫芦。
叔苴:收拾青麻。
苴音居荼:音涂,一种苦菜。
樗:音初,臭椿树[10]:音路,晚种早熟的谷类(11):音陶,绳子凌*:*窖兕觥:音四公,酒具。
文选 诗经 豳风 七月

今義
詞義
• 1、“七月流火”句:七月,用夏曆。 七月流火” 七月,用夏曆。 授衣” 教材用馬瑞辰、 “授衣”:教材用馬瑞辰、聞一多之 郭錫良注:指分發寒衣, 說。郭錫良注:指分發寒衣,因為到 了九月蠶績之功已成,天開始冷了。 了九月蠶績之功已成,天開始冷了。 • 2、“一之日”句:周曆建子,商曆 一之日” 周曆建子, 建醜,夏曆建寅。 周曆1 建醜,夏曆建寅。故:周曆1月即殷 12月 即夏曆11 11月 冬月)。 曆12月,即夏曆11月(冬月)。 觱發” 栗烈” 雙聲聯綿詞。 “觱發”:“栗烈”,雙聲聯綿詞。冬 月寒風正緊,臘月天氣極冷。 月寒風正緊,臘月天氣極冷。
• 8、秀:《說文》:“上諱”。(光武 、 說文》 上諱”。(光武 帝之名諱。)徐鍇曰: 禾實也。 。)徐鍇曰 帝之名諱。)徐鍇曰:“禾實也。有 實之象,下垂也。 實之象,下垂也。”實則花而不實為 亦即“ 秀,亦即“禿”。 • 9、“一之日”:即夏曆十一月,本詩 、 一之日” 即夏曆十一月, 用到了“ 四之日” 用到了“一、二、三、四之日”。又 用到了“ 用到了“四、五、六、七、八、九、 十月” 是夏曆與周曆並用。 十月”。是夏曆與周曆並用。不用 十一月、十二月告師氏,言告言 11、 言告師氏, ”“薄言采之 ”“薄言有之 薄言采之。 薄言有之” 歸。”“薄言采之。”“薄言有之”。 薄言掇之” 言刈其楚” “薄言掇之”。“言刈其楚”。“言采 其艸微” 駕言出遊” 其艸微”。“駕言出遊”。“ 願言思 子”。“言至於漕”。“言笑晏晏”。 言至於漕” 言笑晏晏” 言就爾居” 酌言獻之” “言就爾居”。“酌言獻之”。…… • 12、“言私”句:毛傳:豕一歲曰豵, 12、 言私” 毛傳:豕一歲曰豵, 三歲曰豜。大獸公之,小獸私之。 三歲曰豜。大獸公之,小獸私之。
(完整版)诗经·豳风·七月》

1、【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 萑:卽荻,“楓葉 荻花秋瑟瑟”,是 蘆葦的一種。這裏 “萑葦”用作動詞, 指收割蘆葦。蘆葦 割下來可以作蠶箔, 是用來養蠶的。
2、【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 猗彼女桑。】
•
蠶月:開始養蠶的月份,指夏曆三月。條桑:採摘桑樹的枝條。下面
講採摘的勞動情形。斨:方孔的斧子。斧斨:泛指斧子。以伐,以之伐,
《毛傳》:“角而束之曰猗。” [清]陳奐《毛詩傳疏》:“猗,當作
掎。”《說文》:“掎,偏引也。”一說:猗,茂盛,使茂盛。[宋]朱熹
《詩集傳》:“取其葉而存其條,猗猗然爾。” [清]戴震《毛鄭詩考證》:
• 授衣假是指唐國學每年九月的假期。《新唐書·選舉志上》:“每歲五月有 田假,九月有授衣假。” 唐 張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九:“初當授 衣假,無吏挽門鈴。” 授衣是指:1.謂製備寒衣。古代以九月為授衣之時。《詩.豳風.七 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2.農曆九月的別稱。 3.謂廷賜錦衣。宋·贺 铸《捣练子》:”想见陇头长戍客,授衣时节也思家”
• 周 历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 本诗用历 三之日 四之日 蚕月、春日 四月 五月 六月
• 夏 历 七月 八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
• 周 历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正 月 二 月
• 本诗用历 七月 八月 九 月 十 月 一之日 二之日
• 衣:上衣。褐:粗麻或獸毛做成的短衣,是窮苦人穿的衣服。卒:動詞,終了。 卒歲:過完一年。周代官方雖用周曆,民間可能仍用夏曆,周曆的二月是夏曆的 十二月,一年快要過完了,因此說“何以卒歲”。 同:動詞,偕同。婦子:婦女和孩子。饁:送飯。畝:本指壟畝,卽田裏種莊稼 的地方,這裏“南畝”泛指農田。“同我婦子,饁彼南畝”是以一個農家家長的 口氣說的,就是說自己偕同婦女。
诗经豳风七月原文及翻译

诗经豳风七月原文及翻译
《诗经·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篇,该篇内容主要描述了在七月,夏日酷热难耐,人们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
下面是《豳风·七月》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
二之日栗烈;
参辰在天,
王孙带之。
【译文】
七月的炎热像流动的火焰,
九月里我们穿上衣裳;
第一天梳理发髻,
第二天染红眉毛;
参宿星团挂在天上,
国君的儿子佩戴着它们。
【注释】
“七月流火”中的“流火”,指的是炎热的夏季天气。
七月的天气像流动的火焰一样热烈,用这样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夏天的炎热。
而“九月授衣”则是说到秋季即将到来,人们需要开始穿上衣服了。
“一之日觱发”是指第一个十日,此时人们开始修剪发髻;“二之日栗烈”则是指第二个十日,此时人们染红眉毛,准备迎接节日。
这种习俗在古代的节日里比较常见,也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参辰在天,王孙带之”中的“参辰”,是指由三颗星星组成的参宿星团,它是二十八宿中的一颗,代表的是夜晚的方位。
而“王孙”则是国君的儿子,佩戴参宿星团的珠宝和装饰,是尊贵的象征。
总之,《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夏季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夏季的酷热,以及人们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还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诗经豳风七月原文及赏析

诗经豳风七月原文及赏析《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诗。
是一首先秦时代的华夏族民歌。
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全诗共分为八章。
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诗经豳风七月》原文及赏析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豳风七月》原文及赏析【原文】七月流火①,九月授衣②。
一之日觱发③,二之日栗烈④。
无衣无褐⑤,何以卒岁(6)?三之日于在耜(7),四之日举趾(8)。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9),田畯至喜(10).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11),有鸣仓庚(12)。
女执懿筐(13),遵彼微行(14)。
爱求柔桑,春日迟迟。
采蘩祁祁(15),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16)。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17)。
蚕月条桑(18),取彼斧斨(19).以伐远扬(20),猗彼女桑(21)。
七月鸣鵙(22),八月载绩(23).载玄载黄,我朱孔阳(24),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25),五月鸣蜩(26)。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27)。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28),载缵武功(29)。
言私其豵(30),献豣于公(31).五月斯螽动股(32),六月莎鸡振羽(33)。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34),塞内谨户(35).嗟我妇子,曰为改岁(36),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37),七月亨葵及寂(38)。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39).七月食瓜,八月断壶(40)。
九月叔苴(41),采茶薪樗(42),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围,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43),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44)。
昼尔于茅(45),宵尔索綯(46)。
亟其乘屋(47),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48),三之日纳于凌阴(49)。
四之日其蚤(50),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51),十月涤场(52)。
朋酒斯飨(53),日杀羔羊。
古代文学《诗经 国风 豳风 七月》赏析

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1,九月授衣2。
一之日觱发3,二之日栗烈4。
无衣无褐5,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6,四之日举趾7。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8,田畯至喜9。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10,有鸣仓庚11。
女执懿筐12,遵彼微行13,爰求柔桑14。
春日迟迟15,采蘩祁祁16。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17。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18。
蚕月条桑19,取彼斧斨20,以伐远扬21,猗彼女桑22。
七月鸣鵙23,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24,我朱孔阳25,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26,五月鸣蜩27。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28。
一之日于貉29,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30,载缵武功31,言私其豵32,献豜于公33。
五月斯螽动股34,六月莎鸡振羽3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36,塞向墐户37。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38,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39,七月亨葵及菽40,八月剥枣41,十月获稻,为此春酒42,以介眉寿43。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44,九月叔苴45,采荼薪樗46,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47,十月纳禾稼48。
黍稷重穋49,禾麻菽麦50。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51。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52。
亟其乘屋53,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54,三之日纳于凌阴55。
四之日其蚤56,献羔祭韭57。
九月肃霜58,十月涤场59。
朋酒斯飨60,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61,称彼兕觥62,万寿无疆63。
七月流火:火(古读huǐ),或称大火,星名,即心宿。
流,流动。
每年夏历五月,黄昏时候,这星当正南方,也就是正中和最高的位置。
过了六月就偏西向下了,这就叫做“流”。
授衣:将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女工。
九月丝麻等事结束,所以在这时开始做冬衣。
一之日:十月以后第一个月的日子。
以下二之日、三之日等仿此。
为豳历纪日法。
觱(bì)发(bō):大风触物声。
栗烈:或作“凛冽”,形容气寒。
褐:粗布衣。
于:犹“为”。
为耜是说修理耒耜(耕田起土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