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简介

合集下载

关于土豆的基本知识

关于土豆的基本知识

关于土豆的基本知识土豆,是一种主要食用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膳食来源之一。

土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特别是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地区,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蔬菜之一。

本文将介绍土豆的基本知识,包括土豆的形态特征、栽培方法、营养价值等方面。

一、形态特征土豆的植株为草本植物,高度一般在50-100厘米左右。

土豆的叶子呈掌状复叶,叶柄长而粗,叶子大而宽,叶子的边缘呈波浪形。

土豆的花朵较小,颜色较淡,通常为白色、淡紫色或淡红色。

土豆的果实为蒴果,果实内含有许多种子。

二、栽培方法土豆是一种耐寒、喜温的作物,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摄氏度。

土豆的种植一般在春季进行,一般需要进行深翻土壤,以便土壤松软透气。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种植时需要将种子埋在土壤中,一般埋深在10-15厘米左右。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及时的浇水和除草。

三、营养价值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其中,淀粉是土豆最主要的营养成分,占总重量的60-80%。

此外,土豆还富含钾、镁、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和维生素B6等维生素成分。

适量食用土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

四、食用方法土豆可以煮、炒、烤、蒸等多种方式进行烹饪,常见的食用方式包括土豆泥、炸土豆条、土豆焖饭等。

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将土豆与其他蔬菜、肉类等食材搭配使用,以提高口感和营养价值。

土豆是一种重要的膳食来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食用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适量食用土豆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

马铃薯(土豆)的简介、种植技术及深加工产品

马铃薯(土豆)的简介、种植技术及深加工产品

马铃薯(土豆)的简介、种植技术及深加工产品目录一、马铃薯(土豆)的简介 (1)(一)马铃薯(土豆)的名称由来 (1)(二)马铃薯(土豆)的历史起源 (2)(三)马铃薯(土豆)的形态特征 (2)(四)马铃薯(土豆)的生长习性 (3)(五)马铃薯(土豆)的品种分类 (4)(六)马铃薯(土豆)的营养价值 (5)二、马铃薯(土豆)的种植技术 (5)三、马铃薯(土豆)的深加工产品 (8)(一)马铃薯(土豆)的经济价值 (8)(二)马铃薯(土豆)的深加工产品类别 (9)一、马铃薯(土豆)的简介(一)马铃薯(土豆)的名称由来“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

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

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

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二)马铃薯(土豆)的历史起源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16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

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

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它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

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

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土豆家族课件ppt

土豆家族课件ppt

土豆可以搭配其他食材一起烹饪,如 肉类、蔬菜等,以增加营养价值和口 感。
土豆可以作为主食或蔬菜食用,常见 的烹饪方法有煮、蒸、烤、炸等。
02 土豆的种植技术
种植环境与土壤要求
01
02
03
土壤类型
土豆适合种植在疏松、排 水良好的土壤中,如砂质 壤土或壤土。
土壤pH值
土豆适宜的pH值为5.06.0,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会 影响其生长。
土壤肥力
种植土豆的土壤应富含有 机质,并适当施用氮、磷 、钾等肥料。
种植季节与时间安排
春季种植
在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进行播种 ,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秋季种植
在气温开始下降时进行播种,通常 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注意事项
避开高温和雨季,以减少病虫害的 发生。
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
种子处理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薯,并进行 消毒和催芽处理。
做好防护措施
施药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 具,避免农药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药 雾。
04 土豆的收获与储存
土豆的收获时间与方法
收获时间
土豆的收获时间通常在秋季,具体时间取决于种植地区和品种。一般来说,当 土豆的地上部分开始变黄并枯萎时,地下部分的土豆已经成熟,可以收获。
收获方法
收获前应先割掉土豆藤,让土壤自然干燥几天。收获时,可以使用犁或锄头将 土壤和土豆一起挖起,然后用手将土豆分离出来。收获时应避免损伤土豆,以 免影响储存。
土豆的储存方式与注意事项
储存方式
储存土豆前应先进行筛选,去除有伤口、病虫害或软烂的土 豆。然后将健康的土豆放入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可以用 纸箱或麻袋储存。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去除腐烂的土 豆。

关于土豆的基本知识

关于土豆的基本知识

关于土豆的基本知识
土豆是一种常见的根茎类蔬菜,也被称为马铃薯。

它们是全球最重要
的作物之一,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人类饮食。

以下是关于土豆的基本
知识:
1. 起源:土豆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大约在5000年前被当
地人发现并开始种植。

2. 种类:世界上有数千个土豆品种,包括白色、黄色、红色、紫色和
黑色等不同颜色的品种。

3. 营养价值: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钾等营养成分。

同时,它们也是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

4. 储藏方式:储存土豆时应将其放在阴凉干燥处,并避免阳光直射和
高温环境。

如果储存条件不当,土豆容易受到霉菌感染。

5. 烹饪方法:土豆可以煮、蒸、炸或烤等多种方式进行烹饪。

其中最
常见的方法是将其切成块或片后油炸成薯条或薯片。

6. 健康食用建议:虽然土豆富含营养成分,但人们在食用时应注意适
量。

过度摄入土豆会增加身体的碳水化合物和热量摄入,可能导致肥
胖等健康问题。

7. 世界产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土豆生产国,其次是印度、俄罗斯和
乌克兰。

全球土豆年产量约为3亿吨左右。

总之,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土豆在人类饮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它们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种资源,并为我们的健
康饮食提供更多选择。

什么是土豆——土豆的主要价值

什么是土豆——土豆的主要价值

什么是土豆——土豆的主要价值什么是土豆——土豆的主要价值土豆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吃的东西,那么土豆是什么呢?以下是PINCAI边肖整理的关于土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什么是土豆_土豆的主要价值是什么?马铃薯(学名:马铃薯),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

土豆,又称土豆、洋芋、洋芋等。

是茄科植物的块茎。

与小麦、水稻、玉米、高粱一起,成为世界五大农作物。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人工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的秘鲁南部。

马铃薯的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

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食战略,推动将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为大米、小麦、玉米之外的又一主食。

马铃薯的主要价值营养一般** *鲜薯含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

土豆100克含有的营养成分:能量318千焦,钙5-8毫克,磷15-40毫克,铁0.4毫克~ 0.8毫克,钾200-340毫克,碘0.8-1.2毫克,胡萝卜素12-30毫克,硫胺素0.03-0.08毫克,核黄素0.01-0.4-1.1毫克。

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淀粉。

淀粉是食用土豆的主要能量来源。

-一般早熟马铃薯含淀粉11% ~ 14%,中晚熟马铃薯含淀粉14% ~ 20%,高淀粉品种块茎可达25%以上。

块茎还含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块茎中含有约2%的蛋白质,干马铃薯中蛋白质含量为8% ~ 9%。

据研究,马铃薯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其品质与鸡蛋的蛋白质相当,易于消化吸收,优于其他作物的蛋白质。

而且,马铃薯的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无法合成的各种必需氨基酸。

高度评价马铃薯的营养价值离不开其块茎中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蛋氨酸的存在,它们含有高级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

关于土豆的知识

关于土豆的知识

关于土豆的知识
1. 土豆(学名: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块茎作物,中文
名“马铃薯”或“洋芋”。

2. 土豆源于南美洲,是印加帝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15世纪
初传入欧洲。

3. 土豆是世界上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蔬菜之一。

世界各国的土豆品种繁多,颜色、形状、大小、质地各异。

4. 土豆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钾、钙、镁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均衡的食材。

5. 土豆可以生吃、煮食、炸制、烤制、蒸制等多种方式食用,广泛应用于餐饮、烹饪、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中西方菜肴中都有广泛使用,如土豆泥、烤土豆、薯条、炖土豆等。

6. 常见的土豆品种有雪莉、赤皮、花芯、洛川红、青皮等。

在中国,土豆主要分布在云南、甘肃、河北、黑龙江等省份。

7. 土豆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肠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同时,土豆还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抗氧化等作用。

马铃薯

马铃薯

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作物。

又称土豆、洋芋、山药蛋等。

块茎可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同时还是工业原料。

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经济效益大,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物。

1深翻晒土,杀虫灭菌。

前茬作物收割后,及时深翻晒土,晒死土壤中的蛴螬等地下害虫,杀死土壤中的耐低温病菌,为翌年马铃薯生长提供一个较安全的土壤环境。

2 播前催芽,整薯种植。

切薯时应准备多把切刀,并把切刀用沸水或高锰酸钾或酒精消毒,当切刀切到病薯时应立即将切刀重新消毒,以免病菌通过切刀传染,每个切块具有1—2个芽眼,在室内干燥、通风处进行催芽。

用清洁干净的河沙在通风阴凉处作催芽床,将切好的薯块密集平铺于地面,然后盖上湿河沙3厘米厚。

在河沙上密集铺放小块茎,再在其上铺盖上河沙。

如此一层小薯块一层湿河沙(铺放2—3层为宜),铺好后用麻袋或禾秆围盖好。

经6—8天后,当大部分薯块萌发出芽(芽长出一粒花生仁大小)便可播种。

注意事项:催芽中,要经常检查河沙湿润度,太干要及时喷水,忌底部积水。

3播种马铃薯适合在排灌方便、肥沃的砂质土上种植,播种时间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而异,适时早播,有利于高产优质。

同时选用适合的种植方式,确定适宜的密度,有利于田间管理,通风透光,减少病菌传染。

4 施肥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多。

在三要素中K>N>P,并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碳铵等化肥的大量施用造成马铃薯腐烂,影响马铃薯品质和商品率,各营养元素间比例搭配不合理,影响马铃薯对养分的正常需求,同时易造成土壤板结。

施用“肥优特”红薯专用肥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基肥一亩施40-60千克“肥优特”红薯专用肥,其中大量有益微生物有及强的固氮,解磷,解钾,解微等功能,能够改良土壤,破除板结,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平衡施肥,满足马铃薯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

后期根据马铃薯长势情况,马铃薯膨大期适时追肥。

5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利于早出苗。

马铃薯

马铃薯

马铃薯(英文:potato),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地蛋、洋芋、土豆等。

营养价值土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胃肠蠕动[8],疏通肠道。

除此以外,土豆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

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

产地介绍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

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定边成为中国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

种植过程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定边马铃薯选用直径为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

严格按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的施肥原则。

土豆的选购不同的烹饪方法,选择相应的品种,如果是用来烘烤或者制作炸薯条的,可以选择形状长圆,外皮比较粗糙的土豆,这些土豆通常淀粉含量比较高。

如果想做炖肉的配菜,沙拉或者煮浓汤,要挑选皮薄而光滑的,形状各异的土豆,这种土豆通常淀粉含量低,而水分和糖分较高,在水中仍能成块。

秋到冬季是土豆的盛产季节,应挑选形状丰满,表面无伤痕,皱纹的为佳,切忌不可挑选外皮呈绿色或发芽的土豆。

土豆的存储长期存放可以将土豆与苹果放在一起,因为成熟的苹果会释放出一种植物激素—乙烯,这种激素可以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和器官的脱落。

土豆和苹果放在一起时,苹果产生的乙烯会抑制土豆芽眼处的细胞产生生长素,生长素积累不到足够的浓度,自然不会发芽了,熟的香蕉应该也有这种效果。

土豆的烹饪小技巧1.去土豆皮:准备一张锡纸(烘焙用的),将锡纸亮面朝外,揉成一团,用锡纸团将土豆表皮搓揉一遍,将搓揉过的小土豆放入清水盆中,土豆皮便悉数漂浮出来了。

2.削皮时,只削掉薄薄的一层,因为土豆皮下面的汁液有丰富的蛋白质。

去了皮的土豆如不马上烧煮,应浸在凉水里,以免发黑,但不能浸泡太久以免使其中的营养成份流失。

3.土豆表面往往有蓝青色的斑点,配菜时不美观,如在煮土豆的水里放些醋(每千克土豆放一汤匙) 斑点就会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北方为例,五月份左右播种,种子是上年收获的马铃薯,切成块状,每块保留一个芽眼。

十天左右出芽,两三个月地下开始结小马铃薯,地上部分开花,中途要中耕除草两次,十月左右成熟收获.土豆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详!)问题补充:不要百度上找的,不要大篇幅的从网上拉下来2008-11-12 21:39最佳答案世界土豆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

中国土豆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甘肃定西盛产土豆,当地人多称“洋芋”,是当地的主食之一。

2006年4月上旬甘肃定西当地政府向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委员会提出申请,命名该县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4月6日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兼中国特产报社社长刘真、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翔等一行5人来定西县实地考察论证后,报请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审定,同意命名定西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山东滕州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农作物有323个品种,动物有145个品种。

被国家和山东省列为商品粮基地、优质蔬菜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青山羊基地。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土豆种植基地。

普通栽培种土豆由块茎繁殖生长,形态因品种而异。

株高约50~80 厘米。

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

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

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黄或黄色。

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

初生叶为单叶,全缘。

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

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

浆果。

世界各地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因地理气候条件不同而异。

主要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

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应选用直径为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

土豆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疮痂病、早疫病。

细菌病有环腐病、青枯病。

病毒病有花叶病、卷叶病、类病毒病以及支原体病害等。

虫害有块茎蛾、线虫、地老虎和蛴螬等。

大部分栽培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成的。

鉴于普通栽培种土豆品种资源的贫乏,近年来尤其重视综合土豆的近缘栽培种,包括普通栽培种及二倍体栽培种的染色体组,以利于选育高产、高抗和高淀粉、高蛋白质含量的新品种。

选育途径主要有:①利用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

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

土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

100g土豆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

除此而外,土豆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

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

人只靠土豆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

因为土豆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量稍低;而这正好用全脂牛奶来补充。

土豆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

土豆鲜薯可供烧煮作粮食或蔬菜。

但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有困难。

为此,世界各国十分注意生产马铃薯的加工食品,如法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蛋卷等,为数达100多种。

土豆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作饲料,但其中含龙葵碱,须防止引起牲畜中毒。

中国一些地区利用土豆茎叶做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山药蛋,是世界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仅次于稻、麦和玉米。

在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近年约4500万亩,居世界第一位。

马铃薯在全国各省(市)均有栽培,尤其在北方冷凉地区和西南山区种植更广泛。

四川是马铃薯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20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450万亩(含春、秋两季,不包括重庆市),其大面积亩产一般在1000公斤左右。

马铃薯营养全面,价值高,耐贮且贮存时间长,是农村人民改善食品结构,居民进行保健的好食品。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间套、秋冬作和复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业已成为四川省日益重要的粮、菜、饲料和加工原料等重要的作物。

一、温度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因它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区,年平均气温5度-10度,最高平均气温24度左右。

我国的西南山区、西北和北方一些地区,接近马铃薯原产地的气候条件。

不过马铃薯栽种经过多年的人工选择,已有早、中晚熟期不同的品种类型,在多种气候条件下可以种植。

但毕竟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在生物学上对温度的反应有其自然特性,所以,栽培马铃薯时,了解这些情况非常重要。

1、植株对温度的反应播种的马铃薯块茎在地面下10厘米深的土温达7度~8度,幼芽即可生长,10度~20度时幼芽茁壮成长并很快出土。

播种早的马铃薯出苗后常遇到晚霜,一般气温降至-0.8度时幼苗即受冷害。

气温降到-2度时幼苗受冻害,部分茎叶枯死、变黑,但在气温回升后还能从节部发出新的茎叶,继续生长。

植株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1度左右,于42度高温下,茎叶停止生长,气温在-1.5时,茎部受冻害,-3度时茎叶全部枯死。

开花最适温度为15度到17度,低于5度或高于38度则不开花。

开花期到-0.5度低温则花朵受害,-1度使花朵致死。

当然,因品种的抗寒性不同,对温度的反应也有差异。

但在了解马铃薯植株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后,对加强田间的管理,保证马铃薯获得高产,具有生要意义。

2、块茎对温度的反应马铃薯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7度到19度,温度低于2度和高于29度时,块茎停止生长。

在生产实践中常遇到两种块茎生长反常现象。

第一种现象是播种快茎上的幼芽变成了块茎,也称闷生薯或梦生薯。

这种现象是由于播种前块茎贮藏条件不好,窖温偏高。

窖温在4度以上,块茎休眠期过后即开始发芽。

有的窖温在10度以上,块茎上芽子长得很长,把块茎生芽去掉后播种,块茎内养分向幼芽动转移时遇到低温,幼芽没有生长条件,所以又把养分贮藏起来形成了新的小块茎。

如果播种时块茎不发芽或只是开始萌芽而不生长,待温度升高后才正常生长,这样就不会产生块茎。

第二种现象是在块茎遇到长时间高温时即停止生长,待浇水降雨后土壤温度下降,块茎又开始生长,即二次生长。

在这种条件下有的块茎像哑铃,有的像念珠状,出现多种畸形。

当然,这种现象与品种是否耐高温有很大关系。

对高温敏感的品种遇到干旱缺水,土壤温度升高时,二次生长块茎特别多,而耐高温品种可不出现或很少出现地面变成枝条,这就会严重影响产量或降低块茎品质。

对这类品种要及时灌溉降低土温。

二、水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必须供给足够的水分才能获得高产。

马铃薯的需水量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密切而复杂。

特别是与马铃薯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植株所处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施用的肥料种类与数量以及田间管理、种植的品种等,都有很大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植株每制造1公斤干物质约消耗水708升。

在壤土上种植马铃薯时,生产1公斤干物质最低需水666升,最高1068升,而在沙质土壤种植马铃薯的需水量1046~1228升。

一般每亩生产2000公斤块茎,按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量1:1和干物重20%计算,每亩需水量为280吨左右。

马铃薯生长过程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孕蕾至花期,盛花期茎叶的生长量达到了最高峰。

这段时间水分不足,会影响植株发育及产量。

从开花到茎叶停止生长,这一段时间内城茎增长量最大,植株对水分需要量也很大,如果水分不足会妨碍养分向块茎中输送。

另一方面,马铃薯生长所需要的无机元素都必须溶解于水后,才能全部吸收。

如果土壤中缺水,营养物质再多,植物也无法利用。

同样,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刻也离不开水,如水分不足,仅影响养分的制造和运转,而且会造成茎叶萎蔫,块茎减产。

所以,经常保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是马铃薯高产的重要条件。

通常土壤水分保持在60%-80%比较合适。

土壤水分超过80%对植株生长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后期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超过24小时,块茎易腐烂。

积水超过30小时块茎大量腐烂,超过42小时后将全部烂掉。

因此,在低洼地种植马铃薯要注意排水和实行高垄栽培。

三、土壤马铃薯对土壤适应的范围较广,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是轻质壤土。

因为块茎在土壤中生长,有足够的空气,呼吸作用才能顺利进行。

轻质壤土较肥沃又不粘重,透气性良好,不但对块茎和根系生长有利,而且还有增加淀粉含量的作用。

用这类土壤种植马铃薯,一般发芽快,出苗整齐,生长的块茎表皮光滑,薯形正常,而且便于收获。

粘重的土壤种植马铃薯,最好作高垄栽培。

这类土壤通气性差,平栽或小垄栽培,常因排水不畅造成后期烂薯。

土壤粘重易板结,常使块茎生长变形或块茎形不规则。

但这类土壤只要排水通畅,其土壤保水、保肥力强,种植马铃薯往往产量很高。

对这类土壤的管理,掌握中耕、除草和培土的墒情非常重要,一旦土壤板结变硬,田间管理很不方便,尤其培土困难,如块茎外露会影响品质。

这类土壤生产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一般偏低。

沙性大的土壤种植马铃薯应特别注意增施肥料。

因这类土壤保水、保肥力最差。

种植时应适当深播,因一旦雨水稍大把沙土冲走,很易露出匍匐茎和块茎,不利于马铃薯生长,反而增加管理上的因难。

沙土中生长的马铃薯,块茎特别整洁,表皮光滑,薯形正常,淀粉含量高,易于收获。

马铃薯是较喜酸性土壤的作物,土壤氢离子浓度100~1580纳摩/升(PH4.8~7.0)马铃薯生长都比较正常。

氢离子浓度为897.1~2305.2纳摩/升(PH5.64~6.05)时有增加块茎淀粉含量的趋势,但氢离子浓度在15850纳摩/升以上(PH4.8以下)土壤接近强酸时则植株叶色变淡呈现早衰、减产;氢离子浓度在100纳摩/升以下(PH7.0)以上时则绝大部分不耐碱的品种产量大幅度下降;土壤氢离子浓度为15.58纳摩/升以下(PH7.8以上)不适于种植马铃薯。

在这类土壤上种植马铃薯不仅产量低而且不耐碱的品种在播种后块茎的芽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另外石灰质含量高的土壤种植马铃薯,容易发生疮痂病。

因这类土壤中放线菌特别活跃,常使马铃薯块茎表皮爱严重损害。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应选用抗病品种和施用酸性肥料。

四、肥料肥料是作物的粮食。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肥料不足或生长期间出现饥饿状态,就不可能高产。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要肥料较多。

肥料充足时植株可达到最高生长量,相应块茎产量也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