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
健康状态有几种状态

健康状态有几种状态
三类
健康状况只分为3类,分别是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状态。
健康情况的全称是healthcondition,是2014年公布的物理医学与康复名词。
1、健康状态:主要是看个人各主要系统、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有无疾病、体质状况和体力水平等。
2、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各种仪器及检验结果为阴性,但人体有各种各样的不适感觉。
这是新的医学理论、新概念,也是社会发展、科学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它与现代社会人们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不断增大有直接关系。
3、不健康状态:人到中年,难免有些毛病,然而很多人发现生病时常常已很重了,有的甚至失去了治愈的机会。
其实大部分疾病在发作前都有一些告警信号,依据这些信号对照自己的身体状况,会对早期发现身体的疾病有一定的益处。
(完整word版)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疾病概论一、基本要求1. 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悉病理变化、病理过程、症状、体征、社会行为的概念。
3. 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基本机制,了解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
4. 熟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掌握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以及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5. 了解疾病谱的变化。
二、知识点纲要(一)健康与疾病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病痛和疾患。
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
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和生命质量下降。
病理变化,简称病变,是指不同疾病中机体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其中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又特称为病理过程。
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也可出现几种不同的病理变化。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体征是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广义的症状可以包括体征。
社会行为是指人际交往、劳动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
疾病一旦发生,机体便进入了与健康状态完全不同的失衡运动态势。
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不健康也无疾病的状态,也叫第三状态。
此时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自觉周身疲乏无力,情绪低落颓丧,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
如衰老、慢性疲劳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健康携带者等。
(二)疾病的病因学与发病学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学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1. 疾病发生的原因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病因。
是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包括:(1)外界因素:1)生物性因素:如各种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临床上称之为感染性疾病)。
什么是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的典型表现

什么是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的典型表现什么是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状态人群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反响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生理状态,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胸闷心悸、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疲乏无力、腰背酸痛、易感疾病等。
按照医学界的说法,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
因为其表现复杂多样,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化诊断参数。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包括:心理障碍、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性功能下降,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腹胀、心慌、胸闷、便秘、腹泻、感觉很疲惫,甚至有欲死的感觉。
然而体格检查并无器官上的问题,所以主要是功能性的问题。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除了疲劳和不适,不会有生命危险。
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发脾气等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出现猝死,就是“过劳死〞。
“过劳死〞——是一种综合性疾病,是指在非生理状态下的劳动过程中,人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导致亚健康的因素⒈饮食不合理。
当机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都可导致机体失调。
过量吸烟、酗酒、睡眠缺乏、缺少运动、情绪低落、心理障碍以及大气污染、长期接触有毒物品,也可出现这种状态。
⒉休息缺乏,特别是睡眠缺乏。
起居无规律、作息不正常已经成为常见现象。
对于青少年,由于影视、网络、游戏、跳舞、打牌、麻将等娱乐,以及备考开夜车等,常打乱生活规律。
成人有时候也会因为娱乐(如打牌、麻将)、看护病人而影响到休息。
⒊过度紧张,压力太大。
特别是白领人士,身体运动缺乏,体力透支。
⒋长久的不良情绪影响。
亚健康的典型表现1、心病不安,惊悸少眠,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气短,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心理状态与身体健康相互影响
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影响心理状态,而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也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负 面影响。
环境和生活习惯对健康和亚健康的影响
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都有重要影响,如空气质量、饮食结构、 运动量等都可能影响人的健康状况。
预防和干预措施的重要性
02
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 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03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 吸、瑜伽、冥想等,有 助于缓解压力和改善心 理状况。
04
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 治疗,针对个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改善方案。
03
疾病
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 致病因素引起的异常生命活动状 态,表现为临床上的症状和体征 。
分类
根据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的不同,疾病可分为感染性疾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 病等。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保持 良好心态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 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治疗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 疗等。
疾病的管理和康复
健康的影响因素
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 式和心理状态等。
健康的重要性
提高生活质量
保持健康的状态能够提高 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 更加快乐、自信和有活力。
预防疾病
健康的身体能够降低患病 的风险,减少医疗费用的 支出,减轻家庭和社会的 负担。
延长寿命
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 健康习惯能够延长人们的 寿命,提高生命的质量。
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可能 包括疲劳、失眠、食欲不振、 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
-疾病、健康与亚健康的区别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主要区别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1.健康与疾病是相对立存在的,但没有疾病不代表健康,有可能处于第三状态—亚健康。
2.健康一定是躯体和社会心理上的同时完好状态酗酒,卖淫嫖娼,赌博是社会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社会心理不健康可导致躯体疾病。
3.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社会政府有责任提供摆脱疾病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维持健康,参与保健活动也是社会成员的责任。
而疾病则是与健康相对立而存在。
疾病是机体在内在和外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自稳态紊乱的生命活动障碍状态。
在此过程中,机体组织细胞产生病理变化,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
机体存在病理变化,宏观表现为症状和体征。
疾病一旦发生,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及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就会受到破坏,机体便进入了与健康状态完全不同的失衡运动态势。
亚健康指处于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也成人体的第三状态,亚健康着重体现在人体的代谢、功能、形态从健康到疾病这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或长或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往往自觉全身
疲乏无力,情绪低落,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等。
也就是可以说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力降低的共同作用结果,是疾病的亚临床状态的更早期形式。
如:衰老,慢性疲劳综合症,经前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
疾病概论

二、病因学
病因学(etiology)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科
(学一。)原因
引起某种疾病不可缺少的特异性因素。
种类: 生物性因素 理化性因素 营养性因素 遗传性因素 先天性因素 免疫性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B型题
下列各种因素分别属于哪一种致病因素? A.生物性因素 B.物理性因素 C.化学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1.蛇毒 C 2.噪声 B 3.HIV 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4.缺碘 D
三、发病学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和共同机制。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损伤与抗损伤 2.因果交替 3.局部和整体 4.自稳调节紊乱
损伤
第一章 疾病概论
introduction to the disease
讲授内容
一、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亚健康的概念 二、疾病的发生原因(病因) 三、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机制(发病学) 四、疾病的过程与转归
2
一、健康、疾病的概念
一、健康、疾病与亚健康的概念
健康(health):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 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病 痛现象。
疾病(disease):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自 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一、健康、疾病与亚健康的概念
健康(health):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 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病 痛现象。
疾病(disease):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自 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抗损伤
四、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一)疾病的经过
潜伏期 前驱期 临床症状明显期 转归期
中学生要如何远离亚健康

中学生要如何远离亚健康(一) 健康的含义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上健康、社会适应变能力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个完全可能健康的人。
这是—个完整而又科学的健康概念,因为它不仅对人类的健康状态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而且对人类健康的内涵的理解寓意更加深刻。
1.做到身体健康:具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主要指生理功能状态良好,没有疾病,并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身体发育均称,有标准们体重,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2.做到心理健康:在心理上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正确对待外界的客观影响,并能在心理上处于平衡的状态。
3.要有健康的社会适应变能力:包括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自我调剂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
4.要做到道德健康:要自律做到不损坏集体的、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接受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并以此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能自愿为他人的健康和幸福作出自己奉献的思想与行为;具有辩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是与非的能力。
(二)什么是亚健康亚健康本身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个确切的定义,常被诊断为疲劳综合症、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等。
1.心理上表现:它在心理上的具体表现是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易受惊吓等。
2.生理上表现生理上表现为疲劳、乏力、活动时气短、出汗、腰酸腿疼等。
(三)怎样是亚健康状态1.于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用心用脑过度,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不敷出的非常负荷状态。
2.由于人体的老化,表现出体力不足、精力不支、神经的适应能力降低。
3.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前期。
在发病前。
人体在相当的时间内不会出现器质性病变,但功能上巳经发生了病变,如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
4.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即使是健康人,也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外于“亚健康”状态。
(四)中学生怎样远离亚健康1.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如果出现疲劳、|头痛、失眠等症状提示你可能巳经超负荷运转了,需要进行调整与休息;2.平时注锻炼身体,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长期坐着工作的人,应该每隔1小时活动一下,可以做简单的保健操,也可以随意活动筋骨。
健康管理师的亚健康预防与调理

健康管理师的亚健康预防与调理在现代社会,亚健康问题日益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作为健康管理师,我们的责任是帮助人们预防和调理亚健康状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探讨亚健康的概念、常见的亚健康表现、亚健康的预防与调理方法等相关话题。
一、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指的是身体和心理功能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在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可能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仍然感到疲倦、精力不济、容易感冒、失眠等。
亚健康状态的存在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二、亚健康的表现1.身体方面的表现: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可能出现疲倦乏力、头晕目眩、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症状。
他们的免疫力也会下降,容易感冒、易发炎等。
2.心理方面的表现:亚健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会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人们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焦虑、情绪低落等。
3.生活习惯方面的表现:亚健康状态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可能发生改变。
他们可能失眠、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这些都会进一步加重亚健康状态。
三、亚健康的预防与调理1.合理膳食:均衡饮食是预防和调理亚健康的基础。
增加蔬果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油脂和糖类的摄入,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机能和免疫力。
2.规律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缓解压力,提高身体抵抗力。
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对亚健康状态的预防和调理非常有效。
3.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基础。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身体的能量,缓解疲劳和焦虑。
4.心理调节: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压力和困难。
通过学习放松技巧、进行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5.定期体检: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总结起来,亚健康状态的发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和问题,因此,健康管理师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又有新发展,它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或病弱。
也就是说,它不仅涉及到人的心理,而且涉及到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健康的整体概念。
生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形匀称,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有弹性,睡眠良好等。
生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达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健康,更谈不上长寿。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
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
据医学家测定,良好的心态,能促进人体分泌出更多有益的激素,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
道德健康也是健康新概念中的一项内容。
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把道德纳入健康范畴是有科学依据的。
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
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心胸坦荡,则会心理平衡,有助于身心健康。
相反,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则会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态,有损健康。
试看,一个食不香、睡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者,何以能谈健康!据测定,这类人很容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也会减弱,最终会在恶劣心态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或者早衰,或者早亡。
亚健康有哪些症状
很多人都听说过亚健康,但并不是很多人都了解它。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故又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
众多学者认...
很多人都听说过亚健康,但并不是很多人都了解它。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故又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
众多学者认为其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躯体亚健康
1.疲劳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疲乏无力为主要表现,并排除一切可能导致疲劳的疾病。
2.睡眠失调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失眠(入睡困难、多梦、以惊醒)或嗜睡,不解乏的睡眠等,排除各种可能导致睡眠絮乱的各种疾病。
3.疼痛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各种疼痛为主要表现,并排除可能导致疼痛的各种疾病。
4.其他症状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其他任何症状为主要表现(排除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的各种疾病)。
生活中长期的种种躯体不适影响和妨碍我们的健康,最终走向疾病甚至发生猝死危机。
(二)心理亚健康
1.焦虑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焦虑情绪,并且不满足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时常伴有急躁易怒、失眠恐慌、噩梦及血压增高、肌肉紧张,口干、多汗、手抖、尿频等植物神经症状。
2.抑郁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抑郁情绪,并且不满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主要表现为情绪消极、郁郁寡欢、悲观、冷漠、缺乏活力与兴趣,甚至产生自杀欲念。
3.恐惧或嫉妒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恐惧胆怯情绪,并且不满足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容易嫉妒、猜疑、神经质、精神不振以及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4.记忆力下降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近期记忆力下降,或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情为主要表现(排除
器质性疾病或非器质性精神类疾病患者)。
(三)社会交往亚健康
1.青少年社会交往亚健康
因家庭教养方式不良及个人心理发育等因素,导致社会适应困难,一旦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能力差以及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处理不好各种人际关系。
2.成年人社会交往亚健康
容易因为需要面对的许多问题,如工作环境变换、人际关系复杂处理、家庭的建立、子女的养育、工作压力、知识更新等,而陷入不良的情绪当中。
3.老年人社会交往亚健康
积极调整不了退休后的生活内容、社会地位的改变,引起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容易使老年人感到孤独、苦闷、孤僻或是自怨自艾。
(四)道德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道德问题,直接导致行为的偏差、失范和越轨,从而使人产生一种内心深处的不安、沮丧和自我评价降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