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选择题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卷一、填空题1、1945年2月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订立,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

2、战后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3、发展中国家主要位于洲、洲和洲。

4、建国初期,新中国通过的方式,逐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于年建立。

6、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的重点是在。

7、1978年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和。

8、为了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毛泽东提出的外交原则是。

9、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

10、当人们跨入21世纪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是。

二、选择题1、下列科学家中与发明“原子弹”无关的是A、钱学森B、邓稼先C、李四光D、钱三强2、下列历史现象与文化大革命有关的有①土办法炼钢②破“四旧”③批斗资产阶级当权派④写大字报对别人进行任意攻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然宣称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使命的总统是A、尼克松B、罗斯福C、邱吉尔D、杜鲁门4、下列哪一事件的历史作用与其他选项不同A、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C、文化大革命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5、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A、镇压了反革命B、实行了土地改革C、加入了人民公社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是A、文化大革命结束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D、1949年新中国成7、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A、艰苦奋斗B、爱国主义C、独立自主D、改革开放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具有世界意义变化之一的事件是A、万隆会议B、非洲大陆的解放C、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D、“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9、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表达了获得独立的亚非人民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共同愿望。

其中改变了会议航向,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国家及领导人是A、中国周恩来B、埃及纳赛尔C、中国毛泽东D、美国基辛格10、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上坚持“一边倒”的原则。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测试题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测试题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综合测试题说明:1、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

2、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国际新闻与右边宣传画主题相符合的是A、中国与非洲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成功举行B、国际恐怖组织袭击印度孟买泰姬玛哈酒店C、西方国家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D、美国出兵伊拉克2.“以前是给地主老财干活,现在咱有了自己的地了,等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回家好好种田,娶个老婆生个大胖小子。

”中国贫苦农民实现此愿望与下列哪件大事直接有关A.新中国成立B.解放战争胜利C.土地改革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3.右边是作家魏巍发表于20世纪50年代的著作。

该书描述的是()的事迹A.八路军B.新四军C.东北抗日义勇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C.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D.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5.“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类口号出现在A.三大改造中B.“大跃进”运动中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D.抗美援朝中6.今年5月16日是“文革”爆发纪念日,《历史与社会》科代表计划到时候请一个亲身经历过“文革”的老师开个专题讲座。

这位老师的年龄应该是:A.24岁B.28岁C.31岁D.48岁7.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其标志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制C.兴办乡镇企业D.农民大量进城打工8.右图所示的航天奇观,是在我国下列哪一项技术基础上的进步?A.原子弹B.氢弹C.人造卫星D.航天飞机9.被人们誉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一个名字创造了1000亿元价值”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他敢于冲破经典遗传学的理论禁区,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树立崇高理想B.要有长期扎根农村的思想C.要有艰苦奋斗精神D.要具有创新精神10.初三(1)班同学准备策划一次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

精彩练习历史与社会9年级答案

精彩练习历史与社会9年级答案

精彩练习历史与社会9年级答案
一、单选题
1.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A)A.《史记》
2. 关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C)C.统一了中国的行政区域
3. 我国古代礼制中,家长对子女的最高礼仪是(C)C.孝顺
4. 下列属于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是(D)D.造纸术
5. 关于古代文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A.有《诗经》、《楚辞》
二、多选题
1. 下列有关古代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B、D)A.
封建制度 B.秦始皇统一中国 C.实行民主制度 D.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 下列有关古代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B、C)A.佛教 B.道教 C.儒家 D.基督教
3. 下列有关古代文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B、C)A.有
《诗经》、《楚辞》 B.有《史记》、《后汉书》 C.有《墨子》、《孟子》 D.有《汉乐府》、《韩非子》。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模拟试题二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模拟试题二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模拟试题二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考古学家在中国一处远古人类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磨制石器、粟的种子、彩陶。

请判断这是下列哪一处人类遗址?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2、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采用“皇帝”称谓的是A、炎帝B、黄帝C、嬴政D、刘邦3、海月社区五一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社区七日乐翻天”活动,这体现了社区的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管理功能D、文化功能4、某辆车牌号前面是赣C。

请问这辆车应该属于以下图中哪个省级行政区?5、学习隋唐史时,老师布置黄友好同学查找隋唐经济文化的相关资料。

下列哪部史书能满足他的需求?A、《史记》B、《春秋》C、《汉书》D、《资治通鉴》6、爱华经常通过电台广播、报刊、书籍等收集有关中学生校园生活的资料,然后通过互联网将这些资料发送给在新疆的同学,他使用的这些传媒中,历史最悠久的传媒是A、电台广播B、报刊C、书籍D、互联网7、新东电机厂给每一位员工购买了劳动保险,还组织一批青年员工到华为进行岗位培训,这些做法保障了员工的A、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B、人身自由、平等权C、政治权利和自由、受教育权D、劳动权、取得国家赔偿权、补偿权8、中国近代史上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一艘30万吨的油轮从西亚运输石油到英国的最短距离必须经过A、巴拿马运河B、马六甲海峡C、苏伊士运河D、白令海峡10、右图右边是一个大洲的轮廓示意图,最早踏上这块大陆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11、下列A、B、C、D四处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12、今年是“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发生多少周年?A、74周年、68周年B、68周年、60周年C、64周年、50周年D、58周年、50周年13、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始于下列哪组事件?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B、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C、广州起义、创建工农红军D、武昌起义、建立中国共产党14、中国要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必须实施A、可持续发展战略B、科教兴国战略C、计划生育政策D、西部大开发战略15、“……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 一、选择题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 一、选择题
九择题
1、对二战后整个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的会议是 ( ) A.开罗会议 B.华盛顿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二战后世界上的头号强国是 ( ) 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法国
3、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是 ( ) A.北约的出现 B.华约的出现 C.欧盟的建立 D.北约和华约的出现 4、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华约的是( ) A.罗马尼亚 B.保加利亚 C.南斯拉夫 D.匈牙 利 5、下列国家既不参加北约也不加入华约的是( ) ①比利时 ②瑞士 ③挪威 ④奥地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著名的“铁幕演说”的发表者是 ( ) A.罗斯福 B.丘吉尔 C.斯大林 D.杜鲁门
7、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 ) ①“铁幕演说” ② 雅尔塔协定 ③人民民 主国家的建立 ④杜鲁门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8、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的危机事件是 ( ) A.建立柏林墙B.朝鲜战争C.古巴导弹危 机D.越南战争
二、根据图1――2,填写下表
组 织 北 约 华 约
国 家
三、简要归纳题
1、什么是冷战?
2、二战后为什么会形成冷战局面?
3、运用教材中的有关材料,请你归纳冷战的具体表 现和特点。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选择题专项练习50题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选择题专项练习50题

50个选择题专项练习姓名:1.下列关于冷战说法不正确的是A.“冷战”是美对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B.“冷战”是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C.“冷战”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为起点,目的是遏制苏联D.“冷战”期间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没有采取军事进攻2.为巩固新生政权,我国采取的措施有①抗美援朝战争②和平解放西藏③实行土地改革④实行改革开放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属于A.地主的土地所有制B.农民的个体所有制C.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D.农村的集体所有制4.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是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得出的深刻认识。

能够说明这一道理的正反史实包括①“大跃进”运动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③土地改革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点不包括A.调动农民积极性 B.将土地所有权给农民 C.解放农村生产力 D.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6.右图是漫画“一位农民朋友的足迹”。

发生这一足迹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我国已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 D.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7.造成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发展受挫、人民生活困难的人为因素是①1959-1961年自然灾害②“大跃进”运动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8.下列内容没有关联的一组是A.杜鲁门主义—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B.抗美援朝战争--巩固新生政权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字报、批斗会D."两弹一星"精神--邓稼先9.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

”横批:“已经过去”。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要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他们无畏无惧,争分夺秒救援受灾群众的事迹感天动地。

追溯历史,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为打破“中国贫油”的神话,石油大会战中国工人不怕苦,不怕累,勇于献身,艰苦创业的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正是靠中华民族中蕴藏着的这种精神,中国建成一个个大油田,被工人们称为“铁人”的是()A、邱少云B、邓稼先C、焦裕禄D、王进喜2、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①表明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②是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③体现出中国建设者敢于超越前人,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④展现了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爱国主义信念和豪情。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2008年6月13日,为国际媒体所关注的海峡两会(海基会、海协会)领导人商谈顺利完成,正式达成两岸周未包机和大陆观光客赴台两项协议。

你知道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正式打破海峡两岸交往的坚冰是在哪一年()A、1978年B、1982年C、1987年D、1993年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这说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C、坚持互利互补原则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5、某班排演历史话剧《上甘岭》,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

他扮演的是()A、董存瑞B、邱少云C、黄继光D、罗盛教6、下列举措直接推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①和平解放西藏②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③建立经济特区④修建青藏铁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目前世界上还有20℅~35℅以上的人处于饥饿之中,8亿多人面临着饥饿,导致这种贫困的根本原因是()A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 B、西方殖民掠夺和统治C、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D、独立后长期不稳定和战乱8、目前全世界发达国家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①亚洲②非洲③欧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③④⑥9、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到来,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表明我国()①计划生育成绩显著②人口问题基本解决③人口数量过多④人口形势依然严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我国正在进行的探月活动,从资源利用角度看,此项活动有利于()A、改善生活环境B、发掘新资源C、解决资源区域性问题D、提高资源利用率11、从1999年3月开始,北约打着“人道主义干涉”的旗号,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持续78天的狂轰滥炸。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选择题集锦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选择题集锦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①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标志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建立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2.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那么,关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时间:从1953年开始执行,1958年完成B.内容:涉及的主要是经济领域C.成就:南京长江大桥是这一时期交通领域的著名成就D.影响:完成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任务,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1958年8月1日《人民日报》1版新闻“长风社乘长风破万里浪,早稻亩产一万五千斤”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浮夸风”现象,这个历史时期是指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4.在近代中国,统一、民主和富强是亿万人民的百年梦想,随着,这些梦想才开始逐步变成现实。

A.新中国的成立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C.改革开放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

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②“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小康生活乐滋滋”③“天下第一土,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A. ①②③④B. ③①④②C. ④①②③D. ②①③④6.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地区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现象的消失与下列哪一事件联系密切A.人民公社运动B.土地改革C.大跃进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九年级学生拟举办有关“文革往事”的讲座,他们准备请本校亲身经历过这个历史时期的教师做主讲人。

根据下面四位教师的出生年代,你认为最适合做主讲人的是A.傅老师—1952年B.李老师—1966年C.张老师—1972年D.陈老师—1978年8.有人曾这样写道: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选择题专项练习一、选择题部分(本大题有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下列各大洋中,被五个大洲所环抱的大洋组合是A.大西洋和印度洋 B.太平洋和印度洋C.大西洋和北冰洋 D.太平洋和大西洋2.甲说:“我的家乡是兰州拉面的故乡。

”乙说:“我的家乡是西安秦始皇陵所在的地方。

”根据甲乙的对话我们可以寻找到他们的家乡分别是A.贵州省、江西省 B.甘肃省、山西省 C.甘肃省、陕西省 D.河南省、陕西省3.温州某学校外籍教师Jone是如此描绘他家乡的气候特点:我的家乡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

你可以确定Jone家乡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4.下列示意图中表示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的是5.日本,有着一个岛国特有的生活生产风情。

下列叙述中符合日本风情的是A.一年一度的“渔民节”是渔民最大的节日B.每年的七八月份举办盛大的那达慕大会C.每年冬季进行“转场”,利用休闲安排节庆D.发展绿洲农业,瓜果收获时节,载歌载舞6.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7. 下列各具特色的区域生产生活与当地人们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对应正确的是①湄南河平原稻作农业-------人口众多②哈萨克牧民“转场”-------山地牧场③澳大利亚现代化牧场-------工业发达④新疆绿洲农业-------坎儿井灌溉设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下列省级行政区,既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是A.云南省和辽宁省B.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C.吉林省和海南省D.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温州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降水丰沛,树木四季常绿;水网密布,全省八大河流中有瓯江、鳌江、飞云江三条河流在我市注入东海。

据此回答9-10题:9.材料反映出我市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高山气候10.我市的主要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由此可以推断出我市A.地势东高西低 B.地势西高东低 C.地形种类单一 D.地形种类复杂11.以下关于黄河和长江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自西向东注入海洋②下游都具有江阔水深、航运便利的特点③都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④黄河和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12.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张骞出使西域赞誉为“凿空”之行。

(注记:“凿,开;空,通也。

)这是由于A.张骞没能完成使命 B.开辟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络通道C.加强了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D.大月氏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1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秦皇与汉武在巩固统一上的相似之处有①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制②都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③都派兵北击匈奴④都派人出使国外,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下列各项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是①唐朝时,棉纺织品成为大众产品②1825年,史蒂芬孙坐在电灯下进行工程设计③明朝时,指南针可以为人们的出海导航④1940年,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对伦敦进行了轰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孙子16.1922年,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病逝,在其葬礼期间,美国的所有电话通讯停止一分钟以示致敬。

人们以这种特殊的形式悼念的科学家是A.爱迪生 B.莫尔斯 C.贝尔D.格拉姆17.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奥尔良(奥尔良为法国城市名)、新英格兰等。

这一现象主要源于新航路开辟后A.拓展了人们的眼界 B.促进了各大陆间人们的迁徙C.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D.大量黑奴贩卖到美洲当奴隶18.学习历史应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有因果联系的是①新航路的开辟使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②联合国成立宣告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③英国的殖民统治触发波士顿倾茶事件④凡尔登战役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19.如果给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画像,以下事件中可以作为其背景的是A.签署《权利法案》 B.率领大陆军击溃英军C.率领大陆军攻占巴士底狱 D.领导国会与国王的斗争20.下列历史小论文的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是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试论西汉时儒家学说的提出与发展》C.《浅析唐太宗对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的完善》D.《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研究》21. 一同学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名称相同,请问他姓A.夏 B.周 C.唐 D.秦22.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有①采用“怀柔”民族政策处理民族事务②设立金瓶掣签制和驻藏大臣管辖西藏③任命当地民族首领土司为官管理少数民族④奠定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鞭,使中国开始了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4.古装剧《衣被天下》,取材于改变中国纺织历史的黄道婆的传奇故事,黄道婆让▲纺织技术在中国得到推广。

A.丝绸 B.棉布 C.亚麻 D.涤纶25.爱国诗人丘逢甲1896年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的屈辱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6.秦始皇自称始皇帝之后两千多年,中国一直延续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7.秦、隋、元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点,主要表现为①都是由汉人建立统一政权②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③都对新疆进行了有效的管理④都实行中央集权的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8.右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C.对外闭关锁国D.频遭列强入侵29.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

……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

”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A.辛亥革命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30.“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中的会议指的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31.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事件有A.鸦片战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32.“会议结束了。

长征继续进行,毛泽东在掌舵。

中国的道路---至少今后半个世纪的路---就这样确定了。

”这段话出自一位美国作者《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中。

请你判断,这里的会议指的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33.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与旗帜中“八一”字样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C.广州起义 D.中国共产党成立34.下列属于北伐战争的成果的是①创办了黄埔军校②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③击溃军阀吴佩孚军队的主力④解放南京A.①②B. ①③C.②③D.②④35.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了《新华日报》。

当日,人们从该报了解到的最近发生的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南京大屠杀 D.抗战胜利3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之所以修建在北京宛平的卢沟桥,主要是因为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日军在此大量屠杀中国军民C.这里打响了抗日救亡的第一枪 D.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此初步建立37. 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意义有▲ 。

①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③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8.正视过去才能着眼未来。

73年前,那场日本军队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俘虏大规模的集体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这指的是A.建立了731部队,用人体作细菌实验 B.“扫荡”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C.制造南京大屠杀,连续六星期屠杀30多万人 D.轰炸重庆等后方城市,造成无数平民伤亡39.如果想了解近代经济领域工业化的开启情况,下列著作最有阅读价值的是A. B. C. D.40. 一方面,企业为招不到掌握熟练技术的员工而着急;另一方面,大量务工人员为找不到工作而担忧。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A.经济发展,能完全满足人们就业需要 B.人口素质偏低,给社会就业带来压力C.人口众多,已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D.实行计划生育,与解决就业问题无关4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

”与该诗句所反映的全民大炼钢铁的社会状况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42.改革开放后不久,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___ ▲ ____ 政策的实施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3.2009年9月,宁波、温州、台州和舟山四市达成区域旅游合作协议。

四地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应遵循的区域经济发展原则是A.遵循规律,贸易共赢 B.开源节流,互通有无C.扩大内需,促进增长 D.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世界上最富的20%的人群和最穷的20%的人群相比,1946年的收入差距是46倍,1990 年是60倍,而现在已经超过80倍。

据此请回答44—45题:44.对以上现象正确的认识是A.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B.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因素C.贫困问题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D.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扩大45.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经济 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C.各国要保持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 D.发达国家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46.有人说温州人的成功,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率先握住了无形的手”。

这里“无形的手”喻指A.宏观调控 B.计划经济 C.市场机制 D.政府干预47.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自主学习工业革命的历程和影响,并撰写历史小论文,他们的题目是:甲: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乙: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丙:工业革命带动了西方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丁:工业革命有利于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以上题目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4个B .3个C .2个D .1个48.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受到了“黑社”“黑导”“黑车”“黑店”的困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