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听诊的操作方法

腹部听诊的操作方法

腹部听诊的操作方法

腹部检查,除了视诊、叩诊、触诊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检查,即听诊。

检查内容及方法在腹部的各区进行听诊,重点听诊上腹部、脐部和右下腹;以脐部最为清楚;听诊部位至少听诊1分钟;重点听诊肠鸣音和振水音。正常表现肠鸣音:肠蠕动时,由于肠管内气体和液体的移动而产生的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

声或是气过水声,称为肠鸣音。正常肠鸣音大约4~5次/分,其频率、声响和音调变异比较大。餐后频繁而明显,休息时稀疏而微弱。振水音:当胃内有大量液体或气体时出现。正常振水音仅于餐后或饮入大量液体时,于上腹部出现。异常表现内容源自人卫慕课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健康评估》

腹部四部触诊听诊胎心音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

腹部四部触诊、听诊胎心音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一)目的 监测胎儿宫内情况。 (二)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

1.告知孕妇于妊娠18~20周,用听诊器或听筒在腹壁上可以听到胎心音,正常值为120~160次/分。 2.告知孕妇于妊娠18~20周开始自觉胎动,正常值3~5次/h。 3.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两轴平行者称纵产式,两轴垂直者称横产式,两轴交叉者称斜产式,属暂时的,在分娩过程中转为纵产式,偶尔转为横产式。 4.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纵产式有头先露、臀先露,横产式有肩先露。 5.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简称胎位。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颏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 (四)注意事项 1.室内环境要安静,孕妇积极配合。

2.听胎心音时,要与子宫杂音,腹主动脉音及脐带杂音相鉴别。若胎心音﹤120次/分或者﹥160次/分,需立即触诊孕妇脉搏作对比鉴别,必要时吸氧,左侧卧位,进行胎心监护。 3.触诊的力量要适度,手法要正确,切忌使用暴力。 4.不宜过度暴露产妇的身体,注意保暖。 (五)相关知识 1.胎心音与其他杂音的鉴别:①胎心音:胎心音呈双音,似钟表的滴答声。速度稍快。 ②子宫杂音:为血流流过扩大的子宫血管时出现的柔和的、吹风样的低音响。③腹主动脉音:为单调的咚咚样强音与孕妇脉搏一致。④脐带杂音:为脐带血流受阻出现的与胎心音一致的吹风样低音响,改变体位可消失。 2.胎心监护的作用:可以连续记录胎心率的变化,而且可以同时观察胎动、宫缩对胎心率影响。它具有两种功能,监测胎心率及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凡有胎动及胎心异常或高危妊娠于妊娠末期及临产后都应做胎心监护。 3.听诊胎心音的部位:妊娠24周前,胎心音多在脐下正中或稍偏左或右听到;妊娠24周后胎心音多在胎儿背侧听得最清楚。 4.自我监测胎动的方法:嘱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一小时胎动,3次相加乘以4得12h胎动数。若胎动每小时少于3次,12h胎动少于10次,或较前下降超过50%且不能恢复者,提示胎儿缺氧。 5.头先露又可因胎头屈伸程度不同分为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面先露。臀先露又可因入盆先露不同分为混合臀先露、单臀先露和足先露。 根据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左、右、前、后、横的关系而有不同的胎位(如表)

肠鸣音消失诊断详述

肠鸣音消失诊断详述 *导读:肠鸣音消失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急性腹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早期为腹膜刺激症状如(腹痛、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等)。后期由于感染和毒素吸收,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一)腹痛 这是腹膜炎最主要的症状。疼痛的程度一般都很剧烈,且呈持续性。 (二)恶心、呕吐: 此为早期出现的常见症状。 (三)发热: 突然发病的腹膜炎,开始时体温可以正常,之后逐渐升高。老年衰弱的病人,体温不一定随病情加重而升高。 (四)感染中毒性休克: (五)腹部体征: 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并伴有明显腹胀。腹胀加重常是判断病情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寂静腹:若腹腔内积液超过500ml以上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一开始即可消失,所谓“寂静腹”。这个症状是由于胃溃疡性穿孔引起的。急性穿孔是胃溃疡最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

之一,因溃疡穿孔而住院治疗的病例占溃疡病住院治疗的20%左右。 肠鸣:是腹中胃肠蠕动漉漉作响的症状。在正常情况下,肠鸣声低弱而和缓,一般难以闻及。当肠道传导失常或阻塞不通时,则肠鸣音高亢而频急。临床根据作响的部位及声音来判断病位和病性。 胃肠道胀气: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常表现为嗳气、腹胀腹痛和矢气(放屁)。正常成人每天胃肠道潴留约100-150ml少量的气体,当气体量增多时,就形成胃肠道胀气。一是随吞咽或饮水等将空气吞入胃肠道,二是食物在肠道内被细菌酵解产生气体,三是气体从血管内弥散至肠腔。 鼓肠:可见于肠麻痹,是因各种原因影响到肠道植物神平衡、或影响到肠道局部神经传导、或影响到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使经系统的肠管扩张蠕动消失,不能将肠内容物推向前进而引起。麻痹性鼓肠为烧伤后败血症常见症状可伴神志改变,创面可短时变坏,色泽污暗,坏死足智及分泌物增多、易出血。 肠蠕动减少:肠蠕动减少可以引起便秘等疾病。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正常,但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粪质不于,排出不畅。可伴见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暖 气反胃,大便带血等症。常可在左下腹扪及粪块或痉挛之肠型。多数腹膜炎可以预防,对常见的致病原因如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腹部手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腹部体格检查操作方法与流程

腹部体格检查操作方法与流程 一、视诊: 1、准备:排空膀胱,低枕仰卧位,双手置两侧,暴露上自剑突,下至耻骨联合。光线充足柔和,从前侧方射入视野。 2、方法:医生站右侧,按顺序自上而下观察,必要时将视线降至腹平面,从侧面切线方向进行观察。 3、内容:(1)外形(2)呼吸运动(3)腹壁静脉(4)胃肠型及蠕动波(5)皮肤(皮疹、色素、腹纹、瘢痕、体毛)(6)疝、(7)上腹部搏动。 二、触诊: 1、准备:排空膀胱,低枕仰卧位,两腿屈曲稍分开,张口缓慢腹式呼吸。 2、方法:医生站右侧,前臂与腹部表面同一水平,手温暖,指甲短,先全手掌置于腹部上部,适应片刻,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协同以旋转或滑动触诊。 (1)腹壁紧张度(浅触):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或先健侧后患侧。腹壁下陷约1厘米。 (2)腹壁肿块(深部触诊):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或先健侧后患侧。腹壁下陷>2厘米,共4-5厘米。 (3)压痛及反跳痛:浅压或深压,以深压为主。压痛点:麦氏点、胆囊压痛点、上中输尿管点、季肋点、肋骨点、肋腰点。反跳痛:压痛点用2-3个手指并拢压于原处稍停片刻,迅速将手指抬起。

(4)脏器触诊:仰卧,两肘关节屈曲,较深腹式呼吸配合。 ①、肝脏(单手):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放在右上腹(或脐右缘),估计肝下缘下方,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壁深部,吸气时,手指缓慢被动上台,朝肋缘向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应在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分别触诊。 ②脾脏: 仰卧,两腿稍微屈,左手经腹前方置左胸下部9-11肋处,将脾从后向前托起,限制胸廓活动,右手掌平放于脐,于肋弓大致垂直,自脐平面与呼吸配合(同肝脏触诊)。右侧卧位时,双下肢屈曲。 ③胆囊:(钩指触诊) 以左掌平放被检查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嘱被检查者缓慢深呼吸配合。 ④肾脏:(双手触诊) 卧位,被检查者两腿屈曲,检查者在右侧以左手掌托起右腰部,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手指方向与右肋缘大致平行,,被检查者较深腹式呼吸配合,检查右肾。在被检查者深呼吸时夹触肾脏。触诊左肾时,左手越过脐前部,从后托起右腰部,右手搭置于左上腹部,依前法双手触诊左肾。 ⑤膀胱触诊:(单手触诊发) 仰卧屈膝,检查者以右手自脐开始向耻骨方向滑动触诊。液皮震颤:被检查者平卧,检查者以一手掌贴于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也可以让另一人将手掌尺侧缘压于脐腹中线

(完整版)腹部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

腹部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 腹部检查的顺序与其他系统检查略有不同,由于触诊可导致肠鸣音的改变,故遵循望、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为宜。 1.腹部的形态或轮廓:正常人腹部平坦对称。弥漫性全腹膨隆见于腹水、胃肠胀气或巨大囊肿等;局部膨隆见于肿块或增大的脏器等;腹部凹陷如舟状者见于恶病质及严重脱水;局限性凹陷多见于手术后疤痕收缩。 2.腹部呼吸运动:正常人呼吸运动自如。呼吸运动受限或消失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水及膈肌麻痹。 3.腹壁静脉:注意检查静脉有无怒张及血流方向。腹壁静脉怒张见于肝硬化及上、下腔静脉梗阻。 4.腹壁皮肤:注意皮疹、色素沉着、腹纹、疤痕、疝、皮肤弹性、水肿、脐及体毛分布等。 5.胃型、肠型或蠕动波:正常人一般看不到胃肠蠕动波。幽门梗阻患者上腹部可见胃型或蠕动波。肠梗阻患者可见梯型肠型,蠕动方向不一致。 6.上腹部搏动:病理情况见于右室肥大、腹主动脉瘤及三尖瓣关闭不全。 【听诊】 1.肠鸣音:要求听诊3-5分钟,注意其频率、音调及强度。正常频率为4~5次/分钟,超过10次/分钟为频率增多,0-l次/3-5分钟称肠鸣音减少,见于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高亢呈金属声见于机构性肠梗阻。 2.振水音:医生用微弯的手指,在病人上腹部进行连续冲击2-3次,同时将耳部接近上腹或用听诊器听取胃内气体与液体碰撞的声音,称为振水音,见于幽门梗阻或胃储留的病人。 3.心血管音:腹主动脉瘤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肾动脉狭窄可在脐左右处听到收缩期吹风性杂音;肝癌肿块压近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性杂音;肝硬化门脉高压腹壁静脉怒张,可听到静脉嗡鸣音。 4.摩擦音:肝、脾周围炎时,在相应部位深呼吸时可听到摩擦音。 【叩诊】 1.肝叩诊: ⑴肝上界叩诊:沿右锁骨中线各肋间从上至下叩诊,叩诊音由清音转为浊音即肝上界。正常人肝上界位于第5肋间。当肝下缘触及时,应叩肝上界以确定肝脏是否真正肿大。正常肝浊音区(右锁骨中线)为9-11cm。 (2)肝下界叩诊:肝下界与结肠、胃等腹腔脏器重叠,故叩诊准确性差。(3)肝区叩击痛:以左手掌平放患者肝区,右手握拳用轻至中度的力量叩击左手背,出现疼痛者称肝叩击痛,见于肝脏肿、肝炎等。 2,胃泡鼓音区叩诊;为于左前胸下部,呈半圆形的鼓音区,为胃内含气所致。3脾叩诊;正常在左腋中线9一11肋间为脾浊音区,前缘不超过腋前线,宽度为5-7cm。 4.肾叩诊:将左手平放于病人肋脊角,右手掌握用轻到中度的力量叩击左手背。正常无肾叩痛。 5.膀胱叩诊:一般从脐下叩至耻骨联合上方,用以了解膀胱充盈度。 6.移动性浊音叩诊法:主要用于检查有无腹水存在。病人取平卧位,从脐部向

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

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心脏听诊多媒体教学软件使用说明 使用:本软件配合心肺听诊硬件使用,心脏听诊包括:基础听诊、鉴别听诊、心音听诊三个方面。软件中的每个部分都可以点击,下面有详细的具体介绍,页面下部的按扭部分,蓝色表示可以点击,灰色的表示不可点击。其中还有一些心音听诊时,使用的听诊、放音、讲解等按扭,点击后会有相应的心音听诊、心音外放及详细的语音讲解。 基础听诊:包括心脏解剖、瓣膜听诊区、正常心音、心音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 鉴别听诊:主要从机理、出现时期、最响部位、呼吸影响、声音性质、临床意义等各方面对各种心音进行鉴别,另外具有听诊、放音两种方式进行鉴别。 心音听诊:主要提供正常声音、心音改变、额外心音、心律失常、心脏杂音、其他疾病、难点鉴别方面的心音。其中每一部分心音都从听诊部位、听诊、放音三个方面进行区别。另外还包括一些疾病的心前区震颤的触诊目录。 说明:软件在使用时,如果将鼠标放在课件的右边框,将出现教学使用的标注工具,如(图一)所示,此工具可以方便学校教学使用。 图一图二 另外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所有的心音听诊时,都在课件中标明了听诊部位(见图二)。 心脏听诊的听诊部位主要有: M:二尖瓣区 A:主动瓣区 E:第二主动脉瓣区 P:肺动脉瓣区 T:三尖瓣区 a: 左腋下部 m:右侧颈部 使用维护保养: 1.该模型采用220V电源,模型使用后注意关闭电源。非专业人员禁止拆开电子标准化病人模型及其控制盒,以防止损坏电子标准化病人模型及发生触电事故; 2,学员应遵循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及操作规范,禁止粗暴操作,做触诊操乍前,应剪短指甲,以防不慎造成模型表皮破坏; 3.该模型搬运过程中请轻拿轻放,以免造成模型内部电子器件损坏; 4.该电子标准化病人模型表皮采用先进的硅胶材料制成,禁止使用酒精、汽油、苯等有机溶剂清洗;切勿使模型接触含有油墨、墨水、印刷颜料等物品(如报纸等),以免在模型上留下无法去除的污渍并加速材料老化; 5,模型上一般的污渍可以使用柔和的温肥皂水去除,用软布擦拭干净,较顽固的污渍可以使用皮革清洁剂进行清洁;6.一段肘间不使用模型时,请覆以防尘罩。

腹部检查,听诊

一腹部检查 首先向孕妇解释检查的项目及其重要性以取得配合。嘱其排空膀胱仰卧于检查床上,暴露腹部,双腿略屈曲分开,放松腹肌,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 (1)视诊:观察腹部大小,有无妊娠纹,手术瘢痕及水肿,如有无悬垂腹,应考虑有骨盆狭窄的可能。 (2)触诊:检查腹肌紧张的程度,有无腹肌分离的情况,运用四部触诊法了解胎儿大小、胎先露,胎产式,胎方位及羊水情况等。同时测量工地高度及腹围,估计胎儿体重。做前三步检查手法时,检查者应面对孕妇。四步触诊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足部。 第一步:检查者双手置于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摸清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然后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如胎头,硬而圆,且有浮球感,如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 第二步: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两手交替,仔细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平坦饱满者为胎背,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四肢,有时可以感到胎儿肢体活动。 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指与其余四肢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儿先露部,进一步查清胎头还是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若先露部仍浮动,表示尚未入盆,若以衔接,则先露部不能不能背推动。 第四步: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先露的两侧,向骨盆入口方向向下深压,再次核对胎先露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入盆的程度,当胎先露难以确定是胎头还是胎臀时,可进行肛门检查协助诊断。 二听诊 可在胎儿背部的母体腹壁上,清楚地听到胎心音。头先露时在脐下两侧,臀先露时在脐上两侧,横位者则在靠近脐部下方听的最清楚。听诊时注意胎心音的速率几有无脐带杂音,当触诊有困难时可借助胎心音和胎先露综合分析判断胎位。

医学好东西腹部检查(五)—听诊

医学好东西腹部检查(五)—听诊 腹部听诊用于检查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和搔弹音等。妊娠5个月以上的妇女还可在脐下方听到胎心音。 一、肠鸣音(borborygmus)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称为肠鸣音。肠鸣音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检查者要耐心、细致,听诊时间不应少于5分钟,或反复多次地进行听诊。 肠鸣音的强度、频率、音调性质与高低等反映肠蠕动强弱、肠内容的多少及肠壁的紧度等状况。正常肠鸣音在脐部听得最清楚,时隐时现,时强时弱,每分钟约出现4~5次。病理情况下可有增强、减弱或消失。 1.肠鸣音增强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达每分钟10次以上,但音调不特别高亢,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如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裆声或金属音,称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此类患者肠腔扩大,积气增多,肠壁被胀大变薄,且极度紧张,与亢进的肠鸣音可产生共鸣,因而在腹部可听到高亢的金属性音调。如肠梗阻持续存在,肠壁肌肉劳损,肠壁蠕动减弱时,肠鸣音亦减弱。 2.肠鸣音减弱肠鸣音明显少于正常,或数分钟才听到1次,称肠鸣音减弱,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胃肠动力低下等。 3.肠鸣音消失若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此时应重点听诊右下腹,并可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无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

二、血管杂音腹部血管杂音对诊断某些疾病有一定作用。血管杂音有动脉性和静脉性杂音。 1.动脉性杂音杂音出现的部位不同常提示不同病变: 腹部血管杂音听诊区 (1)中腹部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喷射性杂音) 常提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前者可在该部位触到搏动的包块;后者则搏动减弱,下肢血压低于上肢,严重者触不到足背动脉搏动。 (2)左、右上腹部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常提示肾动脉的狭窄,可见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 (3)下腹两侧的杂音,应考虑髂动脉狭窄。 (4)当左叶肝癌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亦可在包块部位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 2.静脉性杂音为连续的嗡鸣声,无收缩期与舒张期性质。常出现于脐周或上腹部,尤其是腹壁静脉曲张严重时,此音提示门静脉高压有侧支循环形成。 三、摩擦音在脾梗死、脾周围炎、肝周围炎或胆囊炎累及局部腹膜等情况下,可于深呼吸时,在各相应部位听到摩擦音,重时触诊亦有摩擦感。 四、搔弹音(scratch sound) 在腹部听诊搔弹音的改变可协助测定肝下缘和微量腹水,还可以用来测定扩张的胃界。 1.肝下缘的测定 1)方法取仰卧位,医生以左手持听诊器置于剑突下的肝左叶上,右手指沿右锁骨中线自脐向上轻弹或搔刮腹壁,搔弹处未达肝缘时,只听到遥远而轻微的声音,当搔弹至肝表面时,声音明显增强而近耳。此因实质性脏器对声音的传导优于空腔脏器之故。

肠鸣音

1基本介绍 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续的咕噜声(gurgling sound)或气过水声,称为肠鸣音。 2症状介绍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 ~5 次,其频率、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餐后频繁而明显,休息时稀疏而微弱,只有靠检查者的经验来判定是否正常。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达每分钟10 次以上,但音调不特别高亢,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 如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铛声或金属调,称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此类患者肠腔扩大,积气增多,活跃的肠鸣音可产生较强的共鸣,因而在腹部可听到高亢的金属性音调。 各种原因的肠壁肌肉劳损,肠蠕动减弱时,肠鸣音亦减弱、减少,或许数分钟才听到一次,称肠鸣音减弱,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胃肠动力低下等。如持续听诊3~5 分钟未听到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此时可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以诱发肠鸣音。 3病发原理 胃肠道会发出肠鸣音,医生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瓶子里盛满了水,那么你怎么摇晃都不会发出声音,但如果把瓶子里的水倒出一少半,让空气进去,再盖上盖子摇晃,就会听到瓶子里有叽哩咕噜的响声。 肠鸣音的产生就是如此,胃肠道犹如一个只装了部分水的“瓶子”,其中的稀薄的液体若加上气体,再加上胃肠壁本身的运动(胃肠蠕动)使得胃内容物产生移动,在这一过程中便会有声音的产生,即肠鸣音。 不过,正常人的肠鸣音是感觉不到,用耳朵也听不到的。要想了解肠鸣音,只有将耳朵紧贴于腹壁或用听诊器才能听到它,每分钟大约3-4次。如果自己能够明显感到或能用耳朵听到肚子里作响,那就表明发生了肠鸣音的亢进,反映胃肠道内气体来源或生成过多。是气体和液体随肠蠕动发出的声音。

腹部

76、腹部九分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线将腹部划成9个区.上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两条垂直线为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① 左上腹部:胃,脾,结肠脾曲,胰尾,左肾上腺,左肾 ② 左侧腹部,降结肠,空肠或回肠,左肾下部 ③ 左下腹部,乙状结肠,女性左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左侧精索,淋巴结 ④ 上腹部:肝左叶,胃幽门端,十二指肠,胰头和胰体,大网膜,横结肠,腹主动脉 ⑤ 中腹部:大网膜,下垂的胃或横结肠,十二指肠下部,空肠或回肠,输尿管,腹主 动脉,肠系膜及淋巴结 ⑥ 下腹部,回肠,输尿管,乙状结肠,胀大的膀胱,增大的子宫 ⑦ 右上腹部;肝右叶,胆囊,部分十二指肠,结肠肝曲,右肾上腺,右肾 ⑧ 右侧腹部: 升结肠,空肠,部分十二指肠,右肾下部 ⑨ 右下腹部:盲肠,阑尾,回肠下端,淋巴结,女性右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右精索 77. 蛙腹 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时,乎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腹部呈扁而宽状常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腹水量多亦可见于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腹膜癌转移 78.舟状腹:前腹壁凹陷儿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腹外形如舟状 79、腹壁静脉方向(上,下腔梗阻,门脉高压,正常) ? 正常时脐水平线以上的腹壁静脉血流自下向上胸壁静脉和腋静脉而进入上腔静脉,脐水 平线以下的腹壁静脉血流自上而下经大隐静脉而流入下腔静脉。 ? 门脉阻塞高压时,腹壁曲张静脉常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血液经脐静脉脐孔而入腹壁 浅静脉流向四方。 ? 上腔静脉阻塞时,上腹壁或胸胸壁的浅静脉曲张血流均转向下方。 ? 下腔静脉阻塞时,曲张的静脉大都分布在腹壁两侧,有时在臀部以及股部外侧,脐以下 的腹壁浅静脉血流方向也转向上。 80、腹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意义(板状腹,揉面感,压痛点,反跳痛,麦氏点,胆囊点) 腹膜刺激征: 腹壁紧张,同时伴有压痛和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为急性腹膜炎的重要体征 检查方法 意义 板状腹 腹肌反射性痉挛,腹壁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 见于急性胃肠穿孔或实质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揉面感 全腹紧张,触之犹如揉面的柔韧之感,不易压陷,如面团感 见于结核性腹膜炎 压痛点 压痛局限于某一部位 某些病变特征性表现 反跳痛 检查到压痛后,手指稍停片刻,使压痛趋于稳定,然后将手突然抬起,此时如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剧,并有痛苦表情 提示炎症已及腹膜壁层 麦氏点 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1/3与中1/3交界处 麦氏点压痛见于阑尾病变 胆囊点 位于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 胆囊病变 81、腹部包块的检查内容: 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及与邻近器官关系(腹部皮肤出现玫瑰疹见于伤寒; 腹痛向右肩放射为胆囊炎)

《诊断学》 第五节 听诊

第五节听诊 腹部听诊,将听诊器膜型体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听诊各区,尤其注意上腹部、中腹部、腹部两侧及肝、脾各区。听诊内容主要有: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和搔弹音等。妊娠5个月以上的妇女还可在脐下方听到胎儿心音(130~160次/分)。 一、肠鸣音 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称为肠鸣音(bowel sound)。 通常可用右下腹部作为肠鸣音听诊点,在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其频率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餐后频繁而明显,休息时稀疏而微弱,只有靠检查者的经验来判断是否正常。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达每分钟10次以上,但音调不特别高亢,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如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称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此类患者肠腔扩大,积气增多,肠壁胀大变薄,且极度紧张,与亢进的肠鸣音可产生共鸣,因而在腹部可听到高亢的金属性音调。如肠梗阻持续存在,肠壁肌肉劳损,肠壁蠕动减弱时,肠鸣音亦减弱,或数分钟才听到一次,称为肠鸣音减弱,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及胃肠动力低下等。如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用手指轻叩

或搔弹腹部仍未听到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 二、血管杂音 腹部血管杂音对诊断某些疾病有一定作用,因此听诊中不应忽视。血管杂音有动脉性和静脉性杂音。动脉性杂音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两侧。腹中部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喷射性杂音)常提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前者可触到该部搏动的肿块,后者则搏动减弱,下肢血压低于上肢,严重者触不到足背动脉搏动。如收缩期血管杂音在左、右上腹,常提示肾动脉的狭窄,可见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如该杂音在下腹两侧,应考虑髂动脉狭窄(图2-6-19)。当左叶肝癌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也可在肿块部位听到吹风样杂音或在肿瘤部位(较表浅时)听到轻微的连续性杂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