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堂瓷器鉴定秘诀之十-汝窑鉴定汝窑的前世今生(精)讲课讲稿
窑彝录「汝窑鉴识秘籍」第十章小北宋官窑篇

窑彝录「汝窑鉴识秘籍」第十章小北宋官窑篇在满地古陶瓷传说和故事碎片都奉为经典的时代,真相,让人看起来反而像是恶搞。
宋人嘴上的“哥窑”,实际是说“小窑”。
是宋人在指官窑附近,另一个小一点的官窑区。
宋人和近代人不同,今人普遍称排行小的男性为“弟”,宋代不是,宋代的武大郎,平时招呼武二郎应是叫“二哥”的,武二郎对武大郎应是敬称为“兄长”的。
在宋代,这种关系里没有“弟”这个字。
宋人父称子也为“哥”。
宋徽宗和大儿子宋钦宗都称宋高宗为“九哥”。
宋高宗的侄子,太子赵昚去见高宗,高宗一定得说:“大哥来了。
”赵构管赵昚叫大哥,宋史记载不止一处。
今天电视剧里的宋代人,如此相互叫来叫去会让人觉得别扭。
不过,如果宋人穿越过来看见有人管自己的兄长叫哥,说不准会更不舒服。
宋人流传下来的“哥窑”之名,其实是官窑外的一个小官窑,排行小,且规模也小的官窑。
如果真的如考古学者所言,南宋官窑窑址附近就有一个“哥窑”,那么,北宋官窑窑址附近也应有一个“哥窑”。
未来北宋官窑发掘,一定会连带掘出来一个小官窑(哥窑)窑址来。
所谓“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衍生出来的“哥窑”、“弟窑”传说,一定是明代以后的人杜撰出来的。
宋代皇室为什么要多此一举,执意在官窑旁建一个相对独立小官窑区呢?其实这和祭祀用瓷器用途不同,烧制仪式不同,及生产分工,工艺需要有关。
所谓哥窑,其实只是单独窑炉、窑区,管理依然是依附于官窑。
走近哥窑真相的视角一定是宗教,而不是帝王。
哥窑是专门烧制祭祀地祇瓷器的。
自哲宗徽宗始,陶瓷参与祭祀,似乎一直遵循着汝窑礼天,哥窑礼地的原则,这可能源于古代“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旧制。
祭天于郊坛,祭地于社稷,祭祖于宗庙。
汝窑作为礼器应起于禋祀郊庙。
这从逻辑中留下一个空白:血祭社稷的礼器中有没有陶瓷器呢?如果有,可能是那种窑器呢?唯一可确认的一点,即汝窑不可兼任。
汝窑器中的祭器上皆是有意彰显的祭天礼神符号,圆形、天青色、单数支丁。
祭祀地祇瓷器的窑器首先得具备“黄琮礼地”的黄色基调,琮形制式的礼神符号,符合这种特征的窑器就是哥窑。
真知堂瓷器鉴定秘诀之十-汝窑鉴定汝窑的前世今生(精)

真知堂瓷器鉴定秘诀之十-汝窑鉴定汝窑的前世今生(精)瓷器鉴定真知堂真知堂鉴古汝窑瓷器名声太大。
且不说《宣德鼎彝谱》里,如何把汝窑排名在江湖第二(老大是柴窑,当时是明朝宣德年间,元明瓷器根本排不上号,柴不可得久矣,能看到实物的只有汝官哥钧定,所以事实上汝窑为中国瓷器之冠军将军)也不说去年国庆节,香港苏富比以2.94亿港元成交的那件原收藏于台北鸿禧美术馆的汝窑小圆洗。
苏富比拍卖的汝窑洗我们说说南宋初年的事。
公元1151年秋十月,皇帝赵构政暇之余,忽然兴起,应当时名将张俊之再三恳请,幸清河郡王府邸。
张俊当时是和岳飞齐名的中兴四将之一。
对南宋初年朝廷稳定,建都临安,是立有大功的,所以被封为清河郡王。
此时岳飞已死十年,宋金和议已签订十年,国家逐步安定,步入正轨。
“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供进御筵节次如后。
安民靖难功臣,太傅,静江、宁武、靖海军节度使,醴泉观使,清河郡王臣张俊进奉。
宝器。
古器。
汝窑: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香合一香球一盏四只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宋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汝窑三足樽席间觥筹交错,张府竭尽财力,用最好的宴席款待皇帝。
宴席后,再奉上各种珍奇异宝。
其中汝窑瓷器赫然在目,排列在宝器,古器之后,共有17件。
周密还写了一本《咸淳起居注》“淳熙六年(1179年),太上太后幸聚景圆赏牡丹,剪好色样者千朵,安置花架皆是水晶及天晴(青)汝窑金瓶。
”在南宋早期,皇室就已经把汝窑瓷器当做珍宝,臣下所拥有的汝窑瓷器,很有可能就跟清朝的紫檀木一样,发现紫檀木必须买下,进贡给皇室。
汝窑,是北宋时期汝州供御的瓷器精品。
宋·叶寘《坦斋笔衡》中说到:“”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
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宋·周辉《清波杂志》亦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汝窑玛瑙釉这些宋人笔记记载当时之事,尤为可信,可见早在南宋初期,汝窑就已经成为名贵的古董了。
浅谈汝窑鉴定的方法

浅谈汝窑鉴定的方法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汝窑窑址在河南省汝州市严和店、大峪等处,其中宫廷用瓷的窑址在宝丰县清凉寺,称“汝官窑”。
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
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被历代称颂,有“宋瓷之冠”美誉,又与同期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合称“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
传世品非常稀少,“近尤难得”,留传至今的珍品仅约70件。
鉴赏、鉴别汝瓷,有本可查的古籍,宋代就有(清波杂志)、(老学庵笔记)、(坦斋笔)、(百宝总珍集)等九个版本。
明清以来,及至民国也都是以宋本为据,传抄摘录。
当今,瓷界各类人士更是苦心臆研、各抒己见、所敍书论、纷至沓来。
综上所述,归纳起来,细验实物,鉴赏鉴别汝瓷,大致可分四个方面:釉况、工艺、纹饰,微观一、釉况:1,釉色青翠晶莹,色泽特殊,有别于其它青瓷。
沉稳凝敛、幽雅恬静,蓝中微闪绿色,属过渡复合色,隨光变化,深浅循替。
2,釉质清澈深穆、纯净滋润、视之若玉。
因含玛瑙成份,似透非透,近于乳浊。
含蓄清丽,有几分参禅悟道的感觉。
3,釉面匀净匀润、素爽洁净。
抚之如婴儿肌肤,细腻柔和,似有体温之感,与耀州窑、越窑器冷硬的釉面大有不同,这个区别是鉴别汝瓷的要义之一。
4,釉色多以天青,天蓝,虾青存在,釉水厚薄适中,多呈半乳浊状,表面多泛玉质感光,斜开片,若隐若现,存在少量缩釉点,也是鉴定要素之一!二、工艺:1,胎质细润,体有厚薄。
手感稍轻,因胎釉烧结度不匹配,只求釉色取胜,而胎体生烧所至。
胎色,古人云:"体略薄、色略灰。
无釉之处,所反之色类乎羊肝"。
故此又云"铜骨"。
2,裹足满釉,底有"细小芝挣钉",多见条状。
汝窑瓷器的风格特点与鉴别方法

汝窑瓷器的风格特点与鉴别方法汝窑瓷器,那可是瓷器界的大明星!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它的风格特点还有鉴别方法。
我记得有一次去博物馆,看到了一件汝窑瓷器,那一瞬间,就好像时间都静止了。
它静静地摆在那儿,却散发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魅力。
那温润的釉色,柔和的线条,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前的故事。
先来说说汝窑瓷器的风格特点。
它的釉色那叫一个绝,多为天青色,这种青啊,可不是那种死板的青,而是一种有着生命感的青,就像雨后初晴的天空,带着一丝清新和灵动。
而且釉质非常细腻,摸上去就像婴儿的肌肤,光滑得让人陶醉。
汝窑瓷器的造型也特别讲究,简洁大方又不失优雅。
不管是瓶、碗、盘还是尊,线条都流畅自然,比例恰到好处。
就拿汝窑的水仙盆来说吧,那圆润的盆口,矮矮的盆身,看起来普普通通,可越看越觉得有韵味。
再瞧瞧它的装饰,汝窑瓷器大多素面朝天,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图案。
但正是这种简约,反而凸显出了它的高贵气质。
接下来说说鉴别汝窑瓷器的方法。
首先得看釉色,真正的汝窑釉色应该是自然均匀的,如果颜色过于鲜艳或者不均匀,那可得多个心眼儿。
然后看看开片,汝窑瓷器大多有开片,而且开片纹路自然细腻。
要是开片生硬粗糙,那可能就有问题了。
还有重量也能作为参考,汝窑瓷器因为其特殊的材质和工艺,通常不会太重,如果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那就不太对劲儿了。
另外,观察底足也很重要。
汝窑瓷器的底足一般都比较规整,修足精细,如果底足粗糙不规整,那可能就不是正品。
鉴别汝窑瓷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需要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多学习。
就像我那次在博物馆,盯着那件汝窑瓷器看了好久,越看越觉得里面有门道。
回去之后我就找各种资料,研究汝窑瓷器的特点和鉴别方法,慢慢地也算是有了一些心得。
总之,汝窑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瑰宝,了解它的风格特点和鉴别方法,不仅能让我们欣赏到它的美,还能避免在收藏的道路上走弯路。
希望大家都能与汝窑瓷器来一场美丽的邂逅,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北宋汝窑鉴定要点和汝窑的发展史

北宋汝窑鉴定要点和汝窑的发展史北宋汝窑鉴定要点和汝窑的发展史1、宋代汝窑瓷器型特征:总体来说,宋代汝窑瓷器具有器型少,形体小、造型古朴的特点。
汝瓷受浙江越窑的影响,盘、洗、盏托的圈足多外圈,这在其他瓷窑比较少见。
因为是宫廷用瓷,在器物造型方面要适应宫廷的需要,因而汝瓷的设计多古朴文雅。
2、宋代汝窑瓷器胎体特征:传世宋代汝窑瓷器的胎体有三个特点,第一点是轻薄,第二点胎色为香灰色,胎骨轻薄,胎质看色粗松实则细密。
汝瓷胎色呈浅灰、灰白,因其色调与香燃烧之后形成的香灰相似,因而俗称“香灰胎”。
第三点是汝瓷胎质细腻滋润,坚致紧密,被誉为“铜骨”。
另外,接触过传世汝瓷的人常有“扣声如磬”的形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汝瓷胎的轻薄与致密。
3、宋代汝窑瓷器釉色特征: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
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
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
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4、宋代汝窑瓷器烧造特征: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
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
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
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
汝窑怎样鉴定,汝窑的特征

汝窑怎样鉴定,汝窑的特征汝窑是宋徽宗在位期间烧造的瓷器,当时为什么要烧这种青瓷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徽宗的追求。
当时臣蔡京和各种道士都在撺掇宋徽宗信奉道教,导致宋徽宗后来笃信道教,他大力推行道教,称自己是“教主道君皇帝”。
史书记载,宋徽宗设道观二十六等,等级非常多,你一年爬一级,也得爬二十六年;又设立了道学,每年举行大考;把古今道教事迹编成《道学》一书。
政和七年,宋徽宗集道士2000人,一起释讲道学。
他是真信,不是假信。
那么,道教主张什么呢?“静为依归”、“清极遁世”,就是要很清静的这种感觉。
道教仪式中,给天神写的祈祷词叫“青词”,又叫“绿章”。
青词、绿章,道教都是追求这个颜色。
今天台北故宫所藏的宋人书札中,有这种天青色的纸,是淡淡的一种蓝灰色,用来写道教的祈祷词。
道教对青色的追求,直接影响了宋徽宗的审美。
欧阳修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道尚取乎反本,理何求于外饰。
”意思是说:我们追求的道,就是返璞归真;我们追求的理,不用加任何装饰。
这个追求的道理不仅影响了汝窑的烧造,也同样影响了宋代其他官窑的烧造。
下一讲就讲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官窑、哥窑。
汝窑天青釉盘,撇口,折沿,曲壁,坦底,圈足外撇。
通体内外施天青色釉,釉汁肥厚莹润,优雅的造型,简单的线条衬托出脱俗的釉色,晶莹如玉。
釉面开细碎片纹,细腻含蓄,制作精美。
盘底满釉,因采用“裹足支烧”,因此外底留有五个芝麻大小的支钉烧造痕迹,露出灰白色的胎土,俗称香灰胎。
此器造型规整,胎质细腻,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开片优美,给人一种“雨过天晴云破处”的优雅质感,通器臻善,几近完美,实为巧夺天工的非凡之作!汝瓷天青色后人难仿制,早在明清时期,就有很多人尝试恢复汝瓷,但直到现在,汝瓷其独特的天青色一直难以复制,这是为什么?现在的人仿汝窑,也有人往釉里掺玛瑙,但是和古代的比例不对,因此色调也达不到古代时的韵味。
现在新仿的汝瓷,外形、尺寸可以做得惟妙惟肖,但色调却绝对达不到当年的水准。
汝窑瓷器的鉴定与欣赏

汝窑瓷器的鉴定与欣赏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其独特的工艺、优美的造型和温润的釉色,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对于汝窑瓷器的鉴定与欣赏,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深入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一、汝窑瓷器的历史背景汝窑烧造于北宋晚期,大约在宋徽宗年间。
当时,宋徽宗追求艺术的极致,对瓷器的品质要求极高。
汝窑瓷器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宫廷御用瓷器。
然而,汝窑的烧造时间较短,前后不过二十余年,加之工艺复杂,产量稀少,因此汝窑瓷器在宋代就极为珍贵。
二、汝窑瓷器的特点1、釉色汝窑瓷器的釉色以天青、粉青、月白等为主,其中以天青釉最为著名。
这种釉色呈现出一种温润、柔和的质感,犹如雨过天晴后的天空,淡雅而宁静。
釉层较厚,釉质细腻,有玉石般的质感。
2、造型汝窑瓷器的造型简洁大方,多为瓶、尊、碗、盘等。
线条流畅,比例协调,体现了宋代追求简约、含蓄的审美风格。
3、开片汝窑瓷器的开片是其一大特色。
开片原本是瓷器烧制过程中的一种缺陷,但在汝窑瓷器中,开片却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
开片纹路自然天成,有蟹爪纹、鱼鳞纹、冰裂纹等,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
4、胎质汝窑瓷器的胎质细腻,呈香灰色,胎体轻薄。
由于烧制温度较高,胎质坚硬,敲击时声音清脆。
三、汝窑瓷器的鉴定方法1、观察釉色真正的汝窑釉色自然温润,色调柔和,不会过于鲜艳或刺眼。
而且釉层均匀,没有明显的色差和瑕疵。
2、查看开片汝窑的开片纹路自然、细密,且深浅不一。
新仿的开片往往过于规整,纹路较粗,缺乏自然的变化。
3、辨别造型汝窑瓷器的造型具有宋代的典型特征,比例协调,线条流畅。
如果造型比例失调,线条生硬,很可能是仿品。
4、检查胎质汝窑的胎质细腻,呈香灰色。
可以通过观察胎质的颜色、质地和厚度来判断真伪。
5、底足特征汝窑瓷器的底足多为芝麻钉,细小而规整。
如果底足处理粗糙,或者不是芝麻钉,就需要引起警惕。
四、汝窑瓷器的欣赏1、艺术价值汝窑瓷器代表了宋代制瓷工艺的巅峰水平,其独特的釉色、造型和开片,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高雅品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瓷器鉴赏汝窑文化PPT课件

汝窑的款识
一般喜欢瓷器的人,首先都要看瓷器的款识,就是把 瓷器翻过来看看底下写的什么。
比如汝窑的款识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是甲、乙、丙。但这种编号不是烧制的时候
写上去的,都是后来才刻上去的。
第二种,底下写很明确的文字。比如写“奉华” 两个字。 还有一种款识;只写一个字:蔡。 一听就是姓氏,
宋代书法四大家, 苏、黄、米、蔡,“蔡”原来应该指蔡 京,字写得漂亮。 但因为他是奸臣, 后来就把“蔡”换成 蔡襄了
课题来源
面对日趋淡出人们视线的中国艺术,面对 国外对中国文化的侵蚀,面对渐渐麻木的 对古典文化的神经。作为一代中国青年, 所作出的一点点对现在的思考和对过去的 怀念。
课题目的
通过对汝窑文化的探究,加深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理解程度。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民 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增长见识,提高艺术品位。 补充课堂知识,扩大知识面。
汝窑的釉色
天青色调为其正色。其实汝瓷的釉色还有粉青、 豆青、卵青、虾青等 汝窑青瓷的釉层极为均匀规整得几乎一丝不苟: 甚至在唇口, 在所有转弯拐角处,釉层都能保持厚 薄一致。 汝釉的上述特色, 部分系匠师技艺精湛。部分 系玛瑙效应。
返回
纹饰
1 蝉翼纹: 用“蝉翼纹”来形容汝官釉面 的开片最为形象 2 蟹爪纹,形容瓷器开片的主次、走向 3 鱼子纹:鱼子纹是指在汝瓷釉面上有片 状泛黄有异于汝瓷天青釉面的色块有铜骨 无纹者。所以,鱼子纹是汝瓷的非典型特 征 返回 4 冰裂纹
汝窑分为汝窑和临汝窑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有两部分,
其一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釉滋润, 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此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 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明代前期景德镇御窑厂曾一度仿 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制, 但鲜有乱真者。 临汝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三处遗址烧制民用青釉瓷 器,现称"临汝窑",系汝窑另一部分。烧瓷时间长,主要烧 青釉,有印花、刻花装饰,以印花为主,造型纹饰与耀州窑 有不少共同点,质量比耀州逊色,烧瓷历史比耀州晚,明受 该窑影响,属耀州窑系。( 临汝窑:即汝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知堂瓷器鉴定秘诀之十-汝窑鉴定汝窑的前世今生(精)
真知堂瓷器鉴定秘诀之十-汝窑鉴定汝窑的前世今生(精)
瓷器鉴定真知堂
真知堂鉴古
汝窑瓷器名声太大。
且不说《宣德鼎彝谱》里,如何把汝窑排名在江湖第二(老大是柴窑,当时是明朝宣德年间,元明瓷器根本排不上号,柴不可得久矣,能看到实物的只有汝官哥钧定,所以事实上汝窑为中国瓷器之冠军将军)
也不说去年国庆节,香港苏富比以2.94亿港元成交的那件原收藏于台北鸿禧美术馆的汝窑小圆洗。
苏富比拍卖的汝窑洗
我们说说南宋初年的事。
公元1151年秋十月,皇帝赵构政暇之余,忽然兴起,应当时名将张俊之再三恳请,幸清河郡王府邸。
张俊当时是和岳飞齐名的中兴四将之一。
对南宋初年朝廷稳定,建都临安,是立有大功的,所以被封为清河郡王。
此时岳飞已死十年,宋金和议已签订十年,国家逐步安定,步入正轨。
“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供进御筵节次如后。
安民靖难功臣,太傅,静江、宁武、靖海军节度使,醴泉观使,清河郡王臣张俊进奉。
宝器。
古器。
汝窑:
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香合一香球一盏四只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宋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
汝窑三足樽
席间觥筹交错,张府竭尽财力,用最好的宴席款待皇帝。
宴席后,再奉上各种珍奇异宝。
其中汝窑瓷器赫然在目,排列在宝器,古器之后,共有17件。
周密还写了一本《咸淳起居注》
“淳熙六年(1179年),太上太后幸聚景圆赏牡丹,剪好色样者千朵,安置花架皆是水晶及天晴(青)汝窑金瓶。
”
在南宋早期,皇室就已经把汝窑瓷器当做珍宝,臣下所拥有的汝窑瓷器,很有可能就跟清朝的紫檀木一样,发现紫檀木必须买下,进贡给皇室。
汝窑,是北宋时期汝州供御的瓷器精品。
宋 ·叶寘《坦斋笔衡》中说到:
“”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
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
宋·周辉《清波杂志》亦云: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
汝窑玛瑙釉
这些宋人笔记记载当时之事,尤为可信,可见早在南宋初期,汝窑就已经成为名贵的古董了。
时人有诗云:“汝窑土脉偏滋媚,高丽新窑皆相类,高庙在日煞直钱,今时押眼看价例”(南宋《百宝总珍集》)
高庙即宋高宗,诗中写到:汝窑瓷器土脉滋润妩媚,高丽青瓷和新烧官窑都仿它仿的很像。
高宗皇帝在世的时候特别值钱,今天它在民间还是很高价的宝贝。
汝窑传世品稀少,清朝雍正乾隆二帝都喜爱收藏,特别是乾隆皇帝,把皇宫所藏的宋代五大名窑很多都刻上了自己写的诗。
在一件奉华款纸槌瓶上,他写到:
汝窑奉华瓶(乾隆题诗)
定州白恶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
口欲其坚铜以锁,底完而旧铁余钉。
合因点笔意为静,便不簪花鼻亦馨;
当日奉华陪德寿,可曾五国忆留停。
意思是定州产的白瓷有芒口,不堪使用,皇帝特命汝州陶出青色的汝窑。
为了让这件器物的口沿更坚固所以用铜镶口,底部完整老旧还能看到支钉的痕迹是铁色的。
这个瓶子用来盛水点笔,可让人心静。
用来做花瓶。
就是不插花满室也能闻到馨香。
当时它在奉华宫里曾经陪着高宗皇帝赵构,那时候可曾记起在五国城被扣留的徽钦二帝?
汝窑奉华瓶底部乾隆诗
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看到这里,有人要说了,你说这些,到底汝窑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那么珍奇呢?还是先看历史文献;
南宋周辉《清波杂志》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原因就是汝窑当时是用名贵的玛瑙末作为釉水烧制的,所以成本极高。
属于宫廷御用的瓷器。
一开始汝窑就是高富帅级别,
那么,汝窑有什么特征可以鉴别呢?近年来民间传说,汝窑满地都是,绝不止官方所言的67件半,那么你是否知道汝窑的特征,看得懂什么是汝窑呢?
明·高濂《遵生八笺》………汝窑余常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支钉。
余藏一蒲芦大壶,圆底光若僧首,圆处密排细小挣钉数十,上如吹埙收起,嘴若笔帽,仅二寸,直槊向天,壶口径四寸许,上加罩盖,腹大径尺,制亦奇矣。
又见碟子大小数枚,圆浅瓮腹、磬口、泑(釉)足、底有细钉,以官窑较之,质制滋润。
《新增格古要论》卷五汝窑
汝窑器出汝州,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胎滋润,薄亦甚难得。
(《新增格古要论》十三卷,明人江西吉水王佐撰。
佐字功载,号竹斋,明宣德二年(1427)进士,官刑部主事,历员外郎,天顺间出守临安,以勤慎著闻於士大夫间。
《新增格古要论》为王氏增补前人曹昭《格古要论》之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博物、赏鉴专著。
原书仍名"格古要论",后人更冠"新增"二字以与曹著区别。
曹昭字明仲,明初江苏松江人,自幼嗜古,"凡见一物,必遍阅图谱,究其来历,别其是否"。
曹氏因"常见近世纨袴子弟,习清事者亦有之,惜其心虽有好而目未之识",遂"取古铜器、书画、异物,分高下、辨真赝,举其要略,书而成编,析门分类"(《格古要论》曹昭自序),撰《格古要论》,成书於明洪武二十一(1388)年三月,)
汝窑三足樽局部
好,所有当代的鉴定家鉴定汝窑瓷器,都来源于这两本书。
书中归纳总结的汝窑特点,就是汝窑瓷器鉴别真伪的秘诀。
卵白色,淡青色,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支钉。
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胎滋润,薄。
特点总结得到位了。
釉水肥厚宛如凝脂,胎薄,底部有芝麻点一样的支钉痕迹,釉水中有隐纹如蟹爪。
凡是有蟹爪纹的都是真的,但是没有蟹爪纹的更好。
今人不知蟹爪纹说的是什么,一般学术界都把汝窑表面的开片称为蟹爪纹,也就是说汝窑瓷器表面基本上都是开裂有开片的,只有一件没有开片的汝窑盨(又称汝窑水仙盆,详见拙作
《汝窑水仙盆应称汝窑盨考》发表于《收藏与投资》杂志上),所以汝窑真品基本上应该都是有开片的。
汝窑器型简单,无大器,釉色温润柔和,有粉青、豆青、月白、天青、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
天蓝色汝窑只见一件馆藏品,一般以天青色为贵,粉青色为上品。
见《遵生八笺》
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意思是汝窑釉下气泡非常少,而且很大,就像清晨一颗孤星悬在天空上一样。
汝窑水仙盆无纹
清蓝浦《景德镇陶录》:土细润如铜,体有厚薄,色近雨过天青,汁水莹厚若堆脂。
有铜骨无纹、铜骨鱼子纹二种。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写道:”汝窑在河南汝州,北宋时所创设也。
土脉细润,如铜体,有厚薄,汁水莹润。
有铜骨无纹者,有铜骨鱼子者……”。
赵汝珍《古董辨疑》:汝窑有厚薄两种。
土细润如铜体,汁水莹泽厚若堆脂,其釉色近于柴窑之雨过天青,以淡青为主,亦有豆青暇青及茶末等色。
釉汁中有如樱眼及蟹爪纹,及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者为真。
真伪多以此辨。
然据内行言,以无纹者为佳。
其未上釉者称为铜骨,因其土中含有铁质故呈淡红之色,颇似羊肝。
因其釉厚多凝于器之上部,若膏脂之溶而不流,凝于中途,显示蜡泪痕之堆积状。
釉汁不满,露骨之处甚广,此原非上釉之原意,乃当时竟以此种为美观,颇为时尚,殊非正当之判断也。
汝窑无纹水仙盆底部乾隆题诗
如此,我们总算搞明白了,什么的瓷器才是汝窑珍品。
胎薄,香灰胎,露胎处如同铜骨,天青粉青卵白色釉,土脉滋润,釉水肥厚宛如凝脂,釉汁中有棕眼和蟹爪纹,底部支钉痕迹为芝麻状细小。
这些条件都符合的才是真品!。